云南省水富一中届高三月考二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002135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86.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省水富一中届高三月考二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云南省水富一中届高三月考二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云南省水富一中届高三月考二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云南省水富一中届高三月考二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云南省水富一中届高三月考二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云南省水富一中届高三月考二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

《云南省水富一中届高三月考二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省水富一中届高三月考二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云南省水富一中届高三月考二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x

云南省水富一中届高三月考二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

云南省水富县一中2018届高三月考卷

(二)

高三文综历史部分

1、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0分,共48分)

1.唐朝均田制规定:

六十岁以上的老人(男子)和笃疾、废疾人给口分田四十亩;寡妻、妾给口分田三十亩。

这表明唐朝前期(  )

A.具有民本主义思想

B.开始实行均田制度

C.土地兼并现象严重

D.基本实现男女平等

2.《琅玡台刻石》是最可信的秦代传世石刻之一。

碑刻铭文有:

“维二十八年(前219年),皇帝作始。

端平法度,万物之纪。

以明人事,合同父子。

……器械一量,同书文字……功盖五帝,泽及牛马。

莫不受德,各安其宇。

”关于碑刻铭文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反映小秦始皇对法家思想的推崇

②铭文反映秦始皇时期统一文字、度量衡等信息

③铭文应是小篆,字体特点是结构平衡对称,整齐安定

④该铭文的描述有一定夸大之嫌

A.①③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④

3.2010年12月16日出版的《求是》杂志发表文章: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

文章指出:

“要把加快民族地区发展作为当前的紧迫任务”。

这体现了(  )

A.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愿望B.民族平等原则

C.少数民族优先发展的政策D.共同繁荣原则

4.斯塔夫里阿诺斯在他的名著《全球通史》中这样写道:

“东周时期,周王只是名义上的统治者……实际上,周王之所以能幸存到公元前256年,主要是因为他们(周王朝)提供了精神上的领导。

周王朝还起到了高级祭司的作用。

”依据作者的观点,周天子的名号能够存在到战国时期是因为(  )

A.中国统一民族的逐渐形成

B.封建礼教力量的作用

C.诸侯国需要精神力量的支撑

D.周初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5.1916年孙中山先生曾对宁波帮企业家作过高度评价:

“凡吾国各埠,莫不有甬人事业,即欧洲各国,亦多甬商足迹,其影响与能力之大,固可首屈一指者也。

”下列有关宁波帮企业兴起和发展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宁波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商业传统

B.宁波开放较早,与外国联系较多

C.受”一战”期间出现的”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

D.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和中华民国的建立

6.黄宗羲在《原法》中说:

“用一人焉则疑其自私,而又用一人以制其私;行一事焉则虑其可欺,而又设一事以防其欺。

”下列制度中能体现这一特点的有()

①中外朝制度②文臣任知州,并设通判③二府三司制④元朝的一省制

A.①②④B.②④C.①②③D.②③

7.20世纪六七十年代,欧共体形成、日本兴起、中国重返联合国,这些事件突出反映出(  )

①新兴力量冲击着美国的霸权②世界格局表现出多极化趋势

③两极格局下的世界并不太平④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8.英国人呤唎在《太平天国革命亲历记》中写道:

太平天国军民每隔七天要做礼拜,由长官和书手站在正中,众人分别站立两旁,诵赞美诗;一人朗诵黄表奏章,众人跪拜,读完后,焚化黄表。

材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太平天国是基督教化的运动

B.传播基督教是太平天国重要内容

C.宗教是太平天国革命的外衣

D.传教士为太平天国制造舆论声势

9.下图是一幅残缺的历史图片,有人认为它描绘的是中国近代的情景。

做出这一判断主要是依据图中的(  )

A.服饰B.发型C.行为举止D.交通工具

10.下图为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贸易中的比重变化图(%),对该图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

A.英国完全丧失了在世界经济中的优势地位

B.英国能略占优势的重要原因是殖民地广阔

C.美国已取代英国成为新的世界经济和殖民霸主

D.两次工业革命中美法的发展速度都比较缓慢

11.阅读下表,该表反映出(  )

A.英国已建立福利国家制度

B.经济危机波及世界所有国家

C.“以工代赈”成为首要之举

D.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矛盾加剧

12.苏格拉底是保守派的代表,当时不存在明确的生活准则使他深为忧虑。

……(他)发起一套辩证科学……用这种方法可以发现有关绝对真理、绝对善或者绝对美的观念,而这些观念与成为个人放纵不羁、公共道德败坏之借口的相对主义大不相同,因为它会为人生提供永久性的指导。

苏格拉底深为忧虑的原因是(  )

A.人是万物的尺度的观念导致价值标准混乱

B.希腊的政治腐败阻碍哲学的进步

C.人们不重视辩证法导致道德标准失控

D.希腊人不理解人生追求是真善美

分卷II

二、非选择题

13.(18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我们日本的有识之士,断然推翻旧政府,建立新政府。

国内无论朝野,一切都采用西洋近代文明,不仅要脱去日本的陈规旧习,而且还要在整个亚细亚洲中开创出一个新的格局。

其关键所在,唯“脱亚”二字。

现在的支那、朝鲜对于我日本却没有丝毫的帮助。

……既然如此,作为当今之策,我国不应犹豫,与其坐等邻国的开明,共同振兴亚洲,不如脱离其行列,而与西洋文明国共进退。

对待支那、朝鲜的方法,也不必因其为邻国而特别予以同情,只要模仿西洋人对他们的态度方式对付即可,我们要从内心谢绝亚细亚东方的坏朋友。

兵为凶事,战为不祥,古今皆以为如此,没有人不希望国家无事太平。

然而,在某些时间和某些地点,打仗未必是凶事,打仗未必是不祥之事……以羁縻俄美两国,乘机垦虾夷(今北海道),收琉球、取朝鲜、据满洲、压中国、临印度,以张进取之势,固退守之机。

日本在地理上与支那相近,欧洲列强能有今天的幸运,十几年来日本不仅与之有共同方向,给予大力协助,作为东道主人也给了他们不少便利,所以今天占领台湾全岛和福建省的一半,实在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摘自[日]福泽谕吉《福泽谕吉全集》

材料二罗斯福曾说:

及早打败日本的关键在于通过中太平洋发起全面进攻,并以南北太平洋两翼实行辅助作战,鼓励中国作出努力反对日本,使日本越来越深地陷入中日战争,美国的远东政策应以中美两国政策的紧密合作为基础。

又说:

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日军可以将许多师团调到其他战场来作战,他们可以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他们可以毫不费力地把这些地方打下来,他们可以一直冲向中东。

日本可以和德国配合起来,举行一个大规模的夹攻,在近东会师,把俄国完全隔离起来。

材料三1951年9月,美日签署和约,规定,日本放弃对台湾及澎湖列岛、千岛群岛及南库页岛的权利等。

同日,美日签署《美日安全条约》,规定美国享有在日本国内及周围驻扎陆海空军之权利,以维持远东的国际和平和日本免受外来武装进攻之安全。

1953—1954年,美国先后同韩国和台湾签署了《共同防御条约》。

1954年9月,美英法澳新五国与菲律宾、泰国、巴基斯坦签署了《东南亚防御体系》。

——材料二、三均摘自刘德斌《国际关系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福泽谕吉“脱亚论”产生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中罗斯福论点产生的历史背景并指出二战期间和二战后中国国际地位变化的具体表现。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材料三中所述的史实对二战后亚太地区政治局势的影响。

 

14.(19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所谓西学者,无非中国数千年来所创”,……我们现在又向西方学习,学的即是我们传过去的东西,中国古已有之,传到西方,现在“天将器还中国”,我们又学习,这是合理的,必要的。

——桑咸之《晚清——政治与文化》

材料二 无论政治、学术、道德、文章,西洋的法子和中国的法子绝对是两样,断不可迁就调和……若是决计革新,一切都应该采用西洋的法子——陈独秀《今日中国之政治问题》;不必拿什么国粹、什么国情的鬼话来讨论。

材料三 中国应该大量吸收外国的进步文化……形式主义地吸收外国的东西,在中国过去是吃过大亏的。

中国共产主义者对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应用也是这样,必须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完全地恰当地统一起来。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1)概括指出材料一的主张,该主张在当时有何积极意义?

(2)根据材料二指出陈独秀对待中西文化的态度。

材料中“西洋的法子”核心内容是什么?

(3)中国共产主义者曾多次将“外国的进步文化”与“中国具体实践完全地恰当地统一起来”,试举两例。

(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应该如何对待外来文化?

 

【历史选修1】

15.材料:

1901年1月29日,慈禧太后以光绪帝名义在西安发布变法诏谕:

“我中国之弱,在于习气太深,文法太密。

庸俗之吏多,豪杰之士少……误国家者在一私字,困天下者在一例字,至近之学西法者,语言文字、制造机械而已,此西艺之皮毛,而非西政之本源也”。

“舍其本源而不学,学其皮毛而又不精,天下安得富强耶?

”“著军机大臣、大学士、六部、九卿、出使各国大臣、各省督抚,各就现在情形,参酌中西政要,举凡朝章国故、吏治民生、学校科举、军政财政,当因当革,当省当并,或取诸人,或求诸己,如何而国势始兴,如何而人才始出,如何而度支始裕,如何而武备始修,各举所知,各抒所见”。

以奕劻、李鸿章、荣禄等人为督办政务大臣,以刘坤一、张之洞为参预政务大臣,共同负责主持新政工作。

在随后五年左右的时间中,改革逐步推行。

史称“清末新政”。

——据《清德宗实录》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新政与戊戌变法的共同之处。

(2)戊戌变法与清末新政两次改革的结果差异很大,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并指出清末新政的实质。

【历史—选修3】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那场战争貌似一场末日之灾:

开战之初以色列的存亡危在旦夕;随后美苏发生核对抗的风险骤增;阿拉伯国家实施石油禁运,世界经济遭受重创。

由于和以色列关系太紧密,美国被很多欧洲和阿拉伯盟国孤立。

不过,如果放在历史的长镜头下看,1973年战争却是意义重大——为和平打开了大门。

安瓦尔·萨达特大胆的渡河一击替在前几次中东战争中屡遭羞辱的阿拉伯人挽回了一些尊严,以色列人也学会了一点:

阿拉伯对手不会再像1967年战争那样,一开打就往后适窜,因此有必要争取和平。

——《华盛顿邮报》《1973年中东战争的启示》

材料二到20世纪70年代早期,核技术已成为未来高效发电方法的首选,比石油或煤炭更加高效(而且更有利于环保)。

在石油危机的冲击下,欧共体已经开始了大型核能开发项目……

——威廉·恩道尔《石油战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73年战争”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人类应用核能的历史,谈谈你对合理使用核能的认识。

 

【历史选修4】

17.古希腊哲学家对欧洲和伊斯兰教的文化传统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直到17世纪,绝大多数的欧洲哲学家仍然把希腊人看作是思想的权威。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罗马法学家西塞罗很受苏氏哲学的影响,说苏格拉底“把哲学从天上带到了地上,带到了家庭中和市场上,带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论苏格拉底的法律思想》

材料二困扰柏拉图的是他不能获得令其满意的知识来控制世界。

……在寻找这一问题答案的过程中,柏拉图形成了自己的看法:

我们所生活的世界并不是一个唯一的世界……实际上,不是一个真实的世界,而只是表象或者理念世界的不完全反应。

……只有那些在追求智慧的过程中运用自己推理才干的哲学家才能知晓这个世界的秘密。

——《新全球史》

材料三尽管是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最后不再相信柏拉图的表象和理念的理论,他认为这一理论对理解世界是不必要的。

……他的著作表达了对世界全面而连贯的理解,以至于他后来的学生,中世纪的基督教学者称其为“知识之父”。

——《新全球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与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西塞罗这一观点的理解。

(2)据材料二归纳柏拉图的哲学思想,并指出“哲学家”在柏拉图政治思想中的重要地位。

(3)据材料三与所学知识,概括亚里士多德对待柏拉图的态度,并分析他被称为“知识之父”的理由。

答案解析

1.【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六十岁以上的老人(男子)和笃疾、废疾人”“寡妻、妾”,说明有关注弱势群体的一面,具有民本主义思想,故A项正确;北魏时期已经开始实行均田制度,故B项错误;土地兼并现象严重是在唐朝中后期,而且导致均田制无法实施,故C项错误;基本实现男女平等不符合史实,故D项错误。

2.【答案】D

【解析】从材料可以看出秦始皇推崇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这正是法家的思想,故①正确;从材料“器械一量,同书文字”等可以看出秦始皇时期统一文字、度量衡等方面的信息,故②正确;铭文是小篆字体,但小篆字体特点不是结构平衡对称,整齐安定,故③不正确;“功盖五帝,泽及牛马。

莫不受德,各安其宇”对秦始皇的个人功德有明显夸大之嫌,故④正确,据此答案应为D项。

3.【答案】D

【解析】题干强调加快民族地区的发展,强调要大力发展少数民族经济,以实现共同繁荣,故D项正确;A,B项侧重政治权利,与题意不符,故A,B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优先发展少数民族的政策,故C项错误。

4.【答案】A

【解析】材料观点认为,东周时,周王只是名义上的统治者,他们之所以能幸存到公元前256年,主要是因为他们提供了精神上的领导,周王朝还起了高级祭司的作用,而且,周王朝本身就被当作民族统一的象征,故A项正确;西周、东周属于奴隶社会,与封建礼教力量的作用无关,故B项错误;战国时期诸侯国实力增强,纷纷争霸,需要精神力量的支撑说法不正确,故C项错误;周初实行分封制,不利于中央集权形成,故D项错误。

5.【答案】C

【解析】宁波地处东南沿海,优越的地理位置使得明清时期就有著名的宁波商帮,故A项正确;宁波在鸦片战争后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中,宁波就是第一批被迫开放的商埠,故B项正确;“实业救国”思潮在甲午战后兴起,故C项错误;民国的建立推动了民族工业迅速发展,故D项正确。

6.【答案】C

【解析】黄宗羲的意思是说彼此之间要互相监督、牵制,体现了权力制衡的含义。

汉武帝时中朝议决,外朝执行,起到了削弱相权的作用。

宋朝二府(枢密院、政事堂)三司(为度支、户部、盐铁),二府使得政权和军事权分离,另外又将财政大权从宰相手中分割出来而设置了三司。

宋代地方通判对知州有监督作用。

7.【答案】A

【解析】欧共体、日本、中国都属于两极格局之外的新兴力量,其崛起反映出美国霸权受到挑战,故①正确;20世纪六七十年代,多极化趋势逐渐出现,故②正确;两极格局下的世界并不太平体现在局部热战如朝鲜战争、越南战争上,与材料多极化趋势信息不符,故③错误;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与材料信息无关,故④错误,选择A项符合题意。

8.【答案】C

【解析】依据材料“一人朗诵黄表奏章,众人跪拜,读完后,焚化黄表”的现象可知其并不是真正的基督教行为,因此说太平天国是基督教化的运动是错误的,故A项错误;太平天国的真正目的是要借助外来宗教建立人间天国,“传播基督教是太平天国”重要内容,不能反映其实质目的,故B项错误;太平天国虽然引入了外来宗教,但真正目的是利用其思想进行革命,故材料中所述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宗教是太平天国革命的外衣”,故C项正确;依据材料“太平天国军民每隔七天要做礼拜”可以判断出并非是传教士为太平天国制造舆论声势,故D项错误。

9.【答案】D

【解析】图片出现的人力车,又称东洋车、黄包车,是19世纪后期由日本传入,而服饰、发型是清朝特征,行为举止不能判断其所处时代,故A、B、C项错误,D项正确。

10.【答案】B

【解析】从图中数据看,英国在世界贸易中的比重仍然领先美国,故A、C项错误;第一次工业革命英国发展最快,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美国的发展速度领先英国,故D项错误。

英国发展缓慢,重要原因是英国拥有广阔的殖民地,获利丰厚,因此不愿意更多的进行国内的技术革新,故B项正确。

11.【答案】D

【解析】材料反映的是资本主义国家受世界性经济危机的影响,出现失业率高的现象。

失业率高,加剧了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矛盾,故D项正确;英国建立福利国家制度是在战后,故A项错误;材料只是反映部分国家失业率,不能说明经济危机波及世界所有国家,故B项错误;“以工代赈”是罗斯福新政时期推行的,故C项错误。

12.【答案】A

【解析】苏格拉底针对雅典社会世风日下、道德沦丧的现象,他针砭时弊,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的观念导致价值标准混乱,为此他倡导“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希望重新建立人们的道德价值观,以挽救衰颓中的城邦制度,A项正确。

13.【答案】

(1)背景:

①明治维新后,日本军国主义势力抬头,福泽谕吉的“脱亚论”适应了日本对外扩张的要求;②新航路开辟后,亚洲许多国家沦为西方的附庸,“脱亚论”反映了日本由受害者成为加害国的政治企图;③侵略中国、朝鲜等亚洲国家,是日本对外扩张的重要步骤,“脱亚论”是日本一步步实现全球扩张的阴谋体现。

(2)背景:

日本轰炸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美国卷入二战;中国抗战有力地打击了日本法西斯,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表现:

出席开罗会议和波茨坦会议,与美英苏等国联合发表《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收回被日本占领的东北、台湾等固有领土;成为联合国的创始国和常任理事国。

(3)影响:

加剧了亚太地区冷战局势和热战危机;美国加强了对亚太地区的政治渗透和军事占领;形成了对新中国的军事包围,阻止了台湾与中国大陆的统一;促使日本军国主义的复活等。

【解析】

(1)历史背景依据材料一中“推翻旧政府,建立新政府”“对待支那、朝鲜的方法,也不必因其为邻国而特别予以同情,只要模仿西洋人对他们的态度方式对付即可”“收琉球、取朝鲜、据满洲、压中国、临印度,以张进取之势”“所以今天占领台湾全岛和福建省的一半,实在是理所当然的事情”的信息,联系所学知识,结合时代背景来归纳即可。

(2)第一小问背景结合材料二中“罗斯福曾说:

及早打败日本的关键在于通过中太平洋发起全面进攻,并以南北太平洋两翼实行辅助作战”“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日军可以将许多师团调到其他战场来作战,他们可以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归纳出太平洋战争爆发,美国卷入二战,中国抗战有力地打击了日本法西斯,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二小问具体表现结合二战期间和二战后的史实来分析,可归纳出出席开罗会议和波茨坦会议,与美英苏等国联合发表《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收回被日本占领的东北、台湾等固有领土;成为联合国的创始国和常任理事国。

(3)可从战后美苏冷战的时代特征、美国在亚太地区的战略、对中国、对日本等方面来分析影响。

14.【答案】

(1)主张:

西方科技是从中国传入的;向西方学习科技是必要的、合理的。

积极意义:

为学习西方找到合理的依据,减少向西方学习的阻力。

(2)态度:

否定中国已有的文化;全盘西化。

核心:

民主、科学。

(3)毛泽东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结合,探索出了工农武装割据、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正确道路。

邓小平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创立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

(4)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辩证地吸收;将外来文化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解析】第

(1)问,主张结合材料中的“所谓西学者,无非中国数千年来所创”“学的即是我们传过去的东西”“我们又学习,这是合理的,必要的”。

(2)问,态度结合材料中的“一切都应该采用西洋的法子;不必拿什么国粹、什么国情的鬼话来讨论”分析即可;核心即民主与科学。

第(3)问,比较简单,关键是看清“中国共产党”即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

第(4)问,对外来文化有前面的材料可以得出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辩证地吸收;将外来文化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15.【答案】

(1)向西方学习;自上而下的改革;侧重制度改革。

(2)原因:

改革主导者不同;地方实力派对改革的认识与支持程度不同;推行过程不同;面临国内外情势不同。

实质:

维护专制统治,抵制革命。

【解析】本题以19世纪末20世纪初清政府的两次改革为切入点,考查其异同之处。

主要考查考生阅读分析材料,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问,可从两次改革的对象、性质、内容等角度入手回答,如据所学知识可知两者均向西方学习、均为自上而下的改革;据材料“国势”“人才”“武备”乃百日维新的内容可知两者均侧重于政治改革。

(2)问,第一小问可从主导者、进程、国内外情况等方面分析;第二小问在回答实质时,应结合时代背景回答。

16.【答案】

(1)影响:

导致国际局势紧张(美国和其他国家关系紧张);引发了“石油危机”;认识到要用和平方式解决争端。

(2)认识:

核技术的应用应该以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为出发点,防止核能运用于战争给人类带来灾难;科学开发和利用核能为人类造福,如核电站的建设和使用;安全使用核能,避免事故发生。

【解析】

(1)结合材料一的内容归纳总结,例如从“开战之初以色列的存亡危在旦夕;随后美苏发生核对抗的风险骤增”和“由于和以色列关系太紧密,美国被很多欧洲和阿拉伯盟国孤立”可以归纳为世界局势紧张;从“阿拉伯国家实施石油禁运,世界经济遭受重创”可以概括为引发了“石油危机”;从材料一的第二段可以概括为要用和平方式解决争端。

(2)可以通过对核能的用途入手,例如核能用于军事,核能用于经济等,阐述对利用核能的合理认识。

17.【答案】

(1)理解:

苏格拉底对人性本身的研究,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2)理念论。

地位: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主张由哲学家担任国家的统治者。

(3)态度:

吾爱吾师,但吾更爱真理。

理由:

其哲学思想成为中世纪天主教神学家的重要理论来源;他创立的逻辑学至今仍被学术界奉为权威;在生物学领域提出的方法曾受推崇;物理学领域提出的观点曾长期占据统治地位。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古希腊思想家核心观点的理解。

第一问实际上考查的是对苏格拉底思想影响的理解:

天上的是神,地上的就应该是人,因此苏格拉底在思想上的杰出贡献是:

使希腊哲学由对神的关注变为关注现实人生。

第二问考查的是对柏拉图哲学思想的理解:

其核心观点是:

理念论;哲学家的地位应该是国家的统治者。

第三问考查的是亚里士多德的思想贡献:

态度可以用岳麓版必修三思想文化史中关于亚里士多德的子目标题:

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

亚里士多德对于科学的贡献可以从逻辑学的三段论;生物学领域提出的方法备受推崇;物理学领域提出的观点曾长期占统治地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