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高考语文总复习 考点集训十二 文学类文本阅读 散文doc.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001880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50.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高考语文总复习 考点集训十二 文学类文本阅读 散文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浙江省高考语文总复习 考点集训十二 文学类文本阅读 散文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浙江省高考语文总复习 考点集训十二 文学类文本阅读 散文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浙江省高考语文总复习 考点集训十二 文学类文本阅读 散文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浙江省高考语文总复习 考点集训十二 文学类文本阅读 散文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江省高考语文总复习 考点集训十二 文学类文本阅读 散文doc.docx

《浙江省高考语文总复习 考点集训十二 文学类文本阅读 散文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高考语文总复习 考点集训十二 文学类文本阅读 散文doc.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浙江省高考语文总复习 考点集训十二 文学类文本阅读 散文doc.docx

浙江省高考语文总复习考点集训十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doc

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

(时间:

90分钟 满分:

83分)

(43分)

一、(2013·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20分)

牛铃叮当

李清明

①水乡多水牛。

②从我记事开始,一直到成年走出水乡,多以水牛为伴。

不但假期要整天放牧水牛,即使上学了每天也带上镰刀和竹筐,放学的路上割上满满一筐青草,回去喂养水牛。

③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在我们水乡,可谓是一方水土养一方牛。

洞庭湖多年淤积的湖洲上围垦成水乡一个个垸落。

湖汊内港、沟渠水塘星罗棋布,到处长满茂盛的芦苇、青草和野蒿,这些都是水牛们上好的饲料。

水牛生命力强,容易饲养。

春、夏、秋三季均以自然生长的草蒿为食;到了万物枯萎的冬日,每天也只需一捆干草便能果腹。

④漫长的农耕时代,水牛一直被视为农家的命根子。

从牛犊学会走路的那天起,它的脖子上便被精心挂上一串铜制的铃铛。

农忙季节,水牛可用于犁田、耙田;农闲时分,水牛能帮助拉磨,碾压菜籽、稻谷,以便得到食油、大米。

记得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村里就购买了东方红牌拖拉机,还配备了犁、耙等成套的耕田机械。

没承想几吨重的“铁牛”开进农田却经常陷进淤泥中,有时淹得只看见顶部的烟囱,最后还得用十头八头水牛合力,才能“拖拉”出来。

⑤水牛天生就能游泳,还是长距离泅渡的高手。

水浅处水牛游得很慢,一边游还一边不忘啃食水中的荷叶、蒿草和野生水稻;一旦游到水深处,它便变得特别快捷,一边用力划动四肢,一边高高抬起头角,“嗯呀——嗯呀”十分得意地叫唤不停。

夏天,水牛成了我和一班好伙伴最好的“游泳老师”。

跟着水牛学游泳,我们先是用柳条鞭子将水牛赶至河里,双手死死地拽住牛尾巴,待水牛飞速抢渡时,再使劲用双脚拍击水面。

不消两日,我们便掌握了“牛刨”“蛙泳”等全套的游泳本领。

⑥与水牛朝夕相处,我们也摸透了它温和、驯良的习性。

只要你往牛头前一站,哪怕它正在吞食草料,也会赶紧把头一低,让你攀住牛角,爬到它背上。

待你坐好,水牛还不忘摆动头角,“嗯呀——嗯呀”撒娇般地叫唤几声,牛铃也会“叮当——叮当”地响个不停。

骑在牛背上的我们,头上扎着柳条帽,腰间别着把弹弓,右手高高扬起柳条鞭子,活像一个个舞剑骑马、披挂出征的大将军。

⑦别看水牛平日温驯,一旦打起架来却异常勇猛,尤以处于发情期的公牛为甚。

当攻击开始时,公牛们双眼通红,抵足弓背,头缩至前腿中间,亮出尖尖的双角,冲撞挑击。

一时间,牛铃骤响,沙飞石跳,响声震天。

这时,只有将干草燃成的火把投掷到牛头角力处,方能将它们分开。

⑧终于,水牛老了。

连田也耕不动的水牛,静静蹲在牛栏中,等待自己大限的到来。

因为害怕掉膘,乡亲们往往会提前宰杀水牛。

被牛绳绑囚在树下的水牛,看到屠夫磨刀霍霍,都会掉下一颗颗好大好大的眼泪,似有深深的不舍和无限的悲戚。

想起水牛这一辈子所求最少,干的却是最苦最脏最累的活,站在一旁的我们不禁泪眼模糊。

⑨现今的水乡,早已不用水牛精耕细作,而是直接向稻田抛撒谷种,等天收粮,靠天吃饭。

放眼望去,湖洲上唯有水草疯长,久而久之便成了放养水牛的天然牧场。

春天里,不再耕田的水牛被赶至牧场,脖子上换上了刻有记号的新铃铛,直到冬天才各自牵回。

一起牵回的还有傍着公牛母牛的新生牛犊。

牛犊的认领沿用的是乡里的老规矩:

将各家的大牛小牛赶至一处,看哪头牛犊跟谁家的大牛走,哪头牛犊就算是谁家的。

⑩如今,利益的驱动让这样的老规矩开始面临挑战。

由牛犊引发的纠纷,每有耳闻。

曾有相邻的两家因争六条小牛而互不相让,直至对簿公堂,一家甚至提出要用船装着大牛小牛去省城做“亲子鉴定”。

自然,鉴定最后平息了纠纷,但花去的鉴定费、差旅费和诉讼费加起来远远超过了几头小牛的价值,这一时成了人们茶余饭后谈论最多的黑色幽默。

⑪打那以后,水乡的水牛们大都由放养改成了圈养。

岁月流逝,牧童牛笛仿佛一夜之间成了绝响。

没了广阔湖洲茵茵绿草的映衬,少了骀荡和风的吹拂……牛铃依旧叮当,但总觉得少了往昔的悦耳与悠扬。

(本文有删改)

1.第四段中“铁牛”“拖拉”加上引号,有什么特别用意?

(3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赏析第五段中画线句。

(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作者为什么把牛犊引发的纠纷称作“黑色幽默”?

(3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文中多次写到“牛铃”,有什么艺术效果?

(5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简要概括本文主旨,并谈谈你的感悟。

(5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2015·重庆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10题。

(23分)

甘森的西红柿

甘建华

从柴达木西部的尕斯库勒湖畔,沿着输油管线迤逦而来,路上连草都很难看到一棵,天上飞鸟也不见踪影。

笔直平坦的公路上,伴随的只有连绵不绝的昆仑山。

高原缺氧,旅途劳顿,我们一直处于昏昏欲睡的状态。

走着走着,蓦然抬望眼,前方出现了十分醒目的几栋红顶房,一眼望去仿若一座漂浮在茫茫瀚海之中的孤岛。

莫非是日光水汽折射下的海市蜃楼?

司机轻咳一声,嗓中吐出四个清脆的字:

“甘森到了。

房屋精致稳固、庭院干净美观超乎我们的想象,生产区的整洁、生活区的布局超乎我们的想象,就连院落正中的那几棵白杨树,翠绿挺拔的雄姿也超乎我们的想象。

更别说见到蔬菜大棚中盛开的大丽花,嫩绿的小白菜,绿中泛红的青椒,美艳欲滴的西红柿,真让我们一声连着一声地惊叹。

教导员宋代勇,从绿色蔬菜大棚里,摘下来三个西红柿,笑嘻嘻地给我们一人递上一个。

仔细端详着长相似心形、皮质似婴儿的浆果,实在抵挡不住它的鲜嫩水灵。

那样的沙甜,那样的微酸,那样的美味,那样的滋润。

以前我们吃过多少西红柿啊,怎么就从来没有享受过这样味道醇正的口福呢?

口福之外,另有一种眼福等待着我们,这就是甘森热泵站的亲情文化墙。

一块制作精美的铝合金板,上方写着:

“家庭因你的平安而幸福,输油事业因你的奉献而繁荣。

这个西部荒漠深处的亲情文化墙,大多是一家三口的全家福,照片下面的留言,既有妻子对丈夫的关心,也有儿女对父母的惦念,还有孩子对远方父母的祝愿。

宋代勇说:

“亲情文化是咱们中国人的传统美德,每当看到这个广告牌,我们的心中都会泛起一股温馨与暖意,只有好好工作,才能对得起家人的深情厚意。

宋代勇女儿是这样留言的:

“您是家里的一片天,没有了天空,鸽子就无法自由飞翔,多爱护身体。

”郭光元儿子:

“您的坚忍不拔和铮铮铁骨是我永远的榜样,我从您那儿汲取到奋发的力量,走过挫折,迈向成功。

”青海土族职工甘述文两个小女儿甘卉、甘婷:

“上班多保重,没有你的爱,无论多豪华的家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家。

我无法把几十则亲情话语一一抄录下来。

记得当时我的鼻孔是酸酸的,眼睛有些模糊,手有些颤抖,字也有些歪斜,但我的感动却是的的确确的。

甘森的蒙古语意思就是“苦水”。

花格输油管道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原油输送管道,甘森热泵站位于这条管道的中段,是社会依托条件最差、自然条件最为艰苦的地方。

它距花土沟镇230多公里,距格尔木市270多公里,海拔2910米。

甘森还是一个风口,据说西北风从此进入格尔木地区,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刮风扬沙,最多时站里一天能拉出去十吨的沙子,一年用过的扫把不计其数。

站在甘森站的院落里,任凭强烈的紫外线照在脸上,我的思绪飞越到了新中国成立初期。

1954年初夏,我的父辈们高喊“到柴达木去!

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千里迢迢地来到异乡。

尽管黄沙漫漫,寒风呼啸,气候异常干燥,鼻孔里结着血痂,然而他们不悔,都把这儿当成了自己的家园。

1958年地中四井日喷原油800吨,为当时步履艰难的祖国作出了巨大贡献,也使冷湖成为继玉门、新疆、四川之后的第四大油田,迅速崛起。

原石油工业部的一位副部长当年在青海油田考察时,曾经潸然泪下地说道:

“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别说工作,只要能待住,生活,也是英雄啊!

”柴达木油田的英雄们以三代人艰苦卓绝的奋斗精神和无私奉献的崇高美德,积60年两万多个日日夜夜之功,造就了一个千万吨级的大油气田!

一步一回头,一生一世情。

无论时光怎样流转,无论相隔多么遥远,我都不会忘记柴达木沙海中的那座绿岛,绿岛上那群默默工作的石油兄弟姊妹,以及他们亲切的笑容和特别珍贵的亲情文化。

当然,还有那个味道格外甜美的西红柿。

我得说,那是我迄今吃过的味道最美的西红柿。

(有删改)

6.怎样理解文中用“十分醒目”和“海市蜃楼”这两个词语来描述甘森?

(2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作者在旅途中与到达甘森后的所见有何不同?

这样写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有何表达效果?

(5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作者用“甘森”的蒙古语意思引出其环境条件之苦,又写了新中国成立后甘森的发展之变,请分别予以概括。

(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文中为什么要写甘森热泵站的亲情文化墙?

请简要分析。

(5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文章末段写西红柿为什么说“味道格外甜美”和“迄今吃过的味道最美的”?

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7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0分)

三、(2015·浙江省高考命题专家原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5题。

(20分)

江南春

叶德成

①春迟迟,暖风拂面。

草萋萋,万木葱茏。

不知不觉,春天又一次来到人间。

此时百花怒放,并蒂串连,把春风的多彩多姿展现得淋漓尽致,可算是“春天交响曲”。

此情此景,总能让人感受到一种自然慷慨给予的春光和绚烂,收获一种时光沉淀下来的沉静与安详。

②春意渐浓,人流如潮,踏春而来,足音轻叩,行走在江南斑斓的春天里。

杏花、桃花、樱花,层层叠上,多情姿媚,流香四溢,芳馨袭人。

漫山遍野的花仙子楚楚动人、美艳多姿,株株花繁似锦,红的灿若蒸霞,绿的娇嫩含羞,像一首抒情的诗,像一个个美丽动人的故事。

蜜蜂乐了,蝴蝶乐了,游人乐了。

“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不知是春风醉了江南,还是江南醉了春风。

“赏花开自在,寻恋之芳踪”,眼中漾着淡淡花香。

也不知我的脚步是否惊扰了千年繁华的“吴越春梦”。

③江南宝地、太湖之滨,江南地区矗立着一座座山水兼得、人文荟萃的城市。

二十几年前大学毕业不久,年少不更事的我辞去优越的政府机关工作,从闽南只身踏上江南这块热土打拼,历经万难千险做出了自己的一番事业,创出了一番天地,现在回想起来感慨万千。

如今我已深深地爱上了这片土地,更爱上了这里的江南风光。

④蠡园是江南名城无锡的一个著名游览胜地,与范蠡西施的故事有着很深的渊源。

传说当年范蠡与西施就是隐居于此,因西施、范蠡泛舟湖上而得名的蠡湖,原名“五里湖”,是太湖东北岸的一个内湖。

三面环水,远眺翠嶂连绵,近闻长浪拍岸;南堤春晓,桃红柳绿;枕水长廊,步移景换;假山耸翠,曲折盘旋;亭台楼阁,层波叠影。

后人在蠡湖之滨又建造了蠡园,园以湖名,湖因园胜,曲岸枕水,秀丽明媚。

当代大文豪郭沫若咏有佳句:

“欲识蠡园趣,崖头问少年。

”蠡园的假山就水而叠,因水而活,尽显山水交融之“假山真水”的无限情趣。

⑤这里还有江南独秀的太湖鼋头渚,有以自然景观著称的梅梁胜迹,有乾隆皇帝下江南钦命的“天下第二泉”,有江南名园“寄畅园”、惠山祠堂群、惠山古街、龙光塔等数不胜数的胜迹,堪称“露天历史博物馆”。

古城墙下的花红柳绿,荡漾着盎然春意,成为春日里踏青的最好去处。

⑥太湖佳绝处,毕竟在鼋头。

江南的太湖风光,融淡雅清秀与雄奇壮阔于一体,碧水辽阔,烟波浩渺,峰峦隐现,气象万千。

独占鳌头的江南太湖风景鼋头渚,山清水秀,天然胜景。

赵朴初赞道“鼋头渚景色胜天堂”,一代大师的瑰丽诗句,更使鼋头渚的风韵名扬境内海外。

春风吹来,吹开了鼋头渚畔的万树樱花,长春桥两旁的百余株单瓣早樱,远望如雪花飞絮,近看浓淡相宜,花枝水影,相互映衬,美不胜收。

从山下俯视,感觉那阵阵春风吹皱了湖水,吹绿了山野。

在春日姹紫嫣红中,在苍翠绵延的山峰里,忽见樱花的粉红、雪白,铺天盖地缀满枝头,那种明快的青春气息和撼人的气氛,让人屏住呼吸,让人心潮涌动,让人过目难忘。

⑦醉在江南的旖旎风光之间,坐下来喝茶聊天让人醉意更浓。

“太湖翠竹韵飘香,壶中清友自芬芳。

”最美江南,春茶最好。

江南茶品种很多,除了太湖翠竹还有洞庭碧螺春、无锡毫茶、西湖龙井、安吉白茶、黄山毛峰、君山银针等。

“洞庭无处不飞翠,碧螺春香万里醉。

”太湖洞庭山所产的碧螺春集吴越山水的灵气和精华于一身,以形美、色艳、香浓、味醇“四绝”闻名于中外。

这套茶艺共12道程序,碧螺春沉入水中后,杯中的热水溶解了茶里的营养物质,逐渐变为绿色,整个茶杯好像盛满了春天的气息。

太湖毫茶外形纹紧而卷曲,肥壮翠绿,身披茸毫,香高持久,滋味鲜醇,汤色绿而明亮,茶汤晶莹隐翠,叶底嫩匀。

冲泡后白毫显见,汤色碧绿澄清,别具风味。

若以二泉水冲泡,相得益彰,则更得毫茶之真味。

⑧在这高速旋转的生活节奏中,不妨独坐春山,一壶茶、一卷诗,让生活节奏慢下来,细细感受一下春的诗意,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不过激、不当真、不生气,调心安适,通透人生,处处美景也。

(选自《华夏散文》,有删改)

11.第①段在文中有何作用?

请简要分析。

(3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本文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请举两例并简要赏析。

(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文章为什么讲述关于西施和范蠡的传说?

请简要分析。

(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理解文中画线句子的含意。

(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概括文章主旨,并联系现实谈谈你的看法。

(5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2015·台州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20题。

(20分)

我的母亲

老 舍

母亲的娘家在北平德胜门外,土城儿外边,一个小村里。

村里共有四五家人,都姓马。

虽然是农家,却养不起牛马,人手不够的时候,妇女便也须下地做活。

母亲生在农家,勤俭诚实,身体也好。

假若我没有这样一位母亲,我恐怕就要大打折扣了。

我有三个哥哥、四个姐姐,但能长大成人的,只有大姐、二姐、三姐、三哥与我。

我是“老”儿子。

生我的时候,母亲已有四十一岁。

可是,我给家庭带来了不幸:

我生下来,母亲晕过去半夜,才睁眼看见她的“老”儿子;一岁半,我把父亲“克”死了。

在我的记忆中,她的手终年鲜红微肿。

白天,她洗衣服,一洗就两大绿瓦盆。

她做事丝毫也不敷衍,就是屠户们送来的黑如铁的布袜,也给洗得雪白。

晚间,她与三姐抱着一盏油灯,还要缝补衣服,一直到半夜。

她终年没有体息,在忙碌中还把院子屋中收拾得清清爽爽。

桌椅都是旧的,柜门的铜活久已残缺不全,可她的手老使破桌面上没有尘土,残破的铜活发着光。

院中,父亲遗留下的几盆石榴与夹竹桃,永远会得到应有的浇灌与爱护,年年夏天开许多花。

有时候哥哥去读书,去当学徒,去卖花生或樱桃之类的小东西。

母亲含着泪把他送走,不到两天,又含着泪接他回来。

我不明白这都是什么事,而只觉得与哥哥很生疏。

与母亲相依为命的是我与三姐。

她们浇花,我也张罗着取水;她们扫地,我就撮土……从这里,我学得了爱花,爱清洁,守秩序。

这些习惯至今还被我保存着。

有客人来,无论手中怎么窘,母亲也要设法弄一点东西去款待。

舅父与表哥们往往是自己掏钱买酒肉食,这使她脸上羞得飞红,可是殷勤地给他们温酒做面,又给她一些喜悦。

遇上亲友家中有喜丧事,母亲必把大褂洗得干干净净,亲自去贺吊——份礼也许只是两吊小钱。

到如今我的好客习性,还未全改,尽管生活是这么清苦,因为自幼看惯了的事情是不易改掉的。

母亲活到老,穷到老,辛苦到老,全是命当如此。

她最会吃亏。

给亲友邻居帮忙,她总跑在前面:

她会给婴儿“洗三”(穷朋友们可以因此少花一笔“请姥姥”钱),她会刮痧,她会给孩子们剃头,她会给少妇们绞脸……凡是她能做的,都有求必应。

但是吵嘴打架,永远没有她。

她宁吃亏,不斗气。

可是,母亲并不软弱。

父亲死在庚子闹“拳”的那一年。

联军入城,挨家搜索财物,我们被搜两次。

母亲拉着哥哥与三姐坐在墙根,等着“鬼子”进门,街门是开着的。

“鬼子”进门,一刺刀先把老黄狗刺死,而后入室搜索。

他们走后,母亲把破衣箱搬起,才发现了我。

假若箱子不空,我早就被压死了。

皇上跑了,丈夫死了,鬼子来了,满城是血光火焰,可是母亲不怕,她在刺刀下,饥荒中,保护着儿女。

北平有多少变乱啊,有时候兵变了,街市整条烧起,火团落在我们院中。

有时候内战了,城门紧闭,铺店关门,昼夜响着枪炮。

这惊恐,这紧张,再加上一家饮食的筹划,儿女安全的顾虑,岂是一个软弱的老寡妇所能受得起的?

可是,这时候,母亲的心横起来,她不慌不哭,要从无办法中想出办法来。

她的泪会往心中落!

这点软而硬的个性,也传给了我。

我对一切人与事,都取和平的态度,把吃亏看作当然的。

但在做人上,我有一定的宗旨与基本法则,什么事都可将就,而不能超过自己划好的界限。

我怕见生人,怕办杂事,怕出头露面;但到了非我去不可的时候,我便不敢不去,正像我的母亲。

从私塾到小学,到中学,我经历过起码有二十位教师吧,但是我的真正的教师,把性格传给我的,是我的母亲。

母亲并不识字,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

生命是母亲给我的。

我能长大成人,是母亲的血汗灌养的。

我能成为一个不十分坏的人,是母亲感化的。

我的性格、习惯,是母亲传给的。

她一世未曾享过一天福,临死还吃的是粗粮。

唉!

还说什么呢?

心痛!

心痛!

(有删改)

16.第二段中“我恐怕就要大打折扣了”一句中的“大打折扣”在文中指的是什么?

(3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文章开头一段写了什么内容?

在全文中有何作用?

请简要回答。

(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请简要赏析文中的画线句。

(3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在作者的心中,母亲是怎样的一个人?

请简要概括。

(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母亲并不识字,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这句话带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认识。

(6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热点题型阶段检测(三)

(时间:

80分钟 满分:

69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9分)

多样化是一种视野

王 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