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工业主导产业选择问题研究.docx
《甘肃工业主导产业选择问题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肃工业主导产业选择问题研究.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甘肃工业主导产业选择问题研究
甘肃工业主导产业选择问题研究
一、甘肃工业主导产业选择的理论视角依据
主导产业的选择,目前在国内主要有以下几种思路:
一是把制约地区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即瓶颈产业作为地区的主导产业;
二是把现有产业结构中产值比重大的支柱产业作为今后发展的主导产业;
三是把收入弹性高、生产率上升快、产业关联效果大的产业作为主导产业;
四是把具有区域优势的产业作为主导产业;
五是把具有动态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发展潜力较大、能够带动和支撑整个地区经济增长的产业作为主导产业①。
国际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确定主导产业一般采取罗斯托基准、赫希曼基准、筱原基准。
除了上述经典基准以外,以下因素也都应该考虑而且都有重要指导意义:
工业布局理论关于市场指向、原料指向、区位指向、运输指向等原则;
近几年来关于出口导向战略的讨论和实践总结;
关于劳动密集产业、资金密集产业、技术密集产业的讨论;
关于实施名牌战略的建议;
关于以资源换资金、以市场换资金、以存量换资金的思路;
关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改造传统产业、淘汰落后产业的政策;
关于发展特色产业的措施;等等。
但实际情况十分复杂,许多因素又是交织在一起的。
实践证明最核心的是比较优势,而这一点,又要实实在在地落实在效益原则上。
浙江农业结构调整中响亮地提出“效益农业”的思路,是一个十分典型的例子。
产业政策是一种主观计划,当这种主观认识符合资本追逐利润的剩余价值规律的要求,符合产业发展的内在要求,符合市场经济的要求时,就会与资本、与投资人产生共鸣和共振,激发合力。
结合工业发展新阶段面临的环境和条件,以及工业的基础和现状,甘肃工业主导产业的选择需要考虑以下因素:
(1)竞争力和盈利原则。
(2)从比较优势出发,构建特色经济。
(3)从辐射能力、产业链和带动程度的要求出发,培育产业群。
(4)从甘肃军工比重比较大的现状出发,高度重视军事工业和国防科技的作用。
(5)从市场指向和地区条件出发,既要重视国际市场,更要重视区内市场和区域布局的合理半径。
要围绕市场调整结构,要从市场需求和比较优势出发来选择产业。
甘肃重工业太重,需要调整,但不能机械地强调轻工业或者重工业,轻重工业结构是否合理关键不在于轻工业还是重工业本身,而在于市场需求,随着市场需求的改变,轻重工业的地位也会发生变化。
从改革开放开始的25年中轻工业产品独占鳌头,是因为之前30年短缺经济积累了轻工产品的大量需求从而产业的市场发展空间;现在,这种格局正在悄悄发生改变,化工、汽车、机械等重工业产品的地位正在日益突显。
因此,衡量轻重工业结构是否合理的标准关键是市场,是比较优势。
(6)区位因素和交通条件。
(7)新经济与甘肃工业主导产业选择。
结构转型的目标要符合大趋势,甘肃工业主导产业的选择必须与新经济的发展方向相一致。
(8)全球化与甘肃工业主导产业选择。
甘肃工业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的培育是在全球化的背景中进行的,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抓住发达国家新一轮结构调整和产业转移机遇,推动甘肃结构转型和工业化进程。
(9)西部大开发与甘肃工业主导产业选择。
西部大开发为甘肃的工业发展提供了机遇,甘肃产业的选择和培育,可以围绕西部大开发大工程,改造、改组、重塑机械工业和装备工业;把资源优势转化为成本优势和产业优势;在生态环境工程和资源开发中发展加工业、制造业等等。
(10)有利于专业化、规模化、区域化、社会分工和协作。
一是对产业链和产品链的认识。
产业链条短无疑是甘肃工业发展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因此,拉长产业链和产品链,增加附加价值,是甘肃结构调整的一项重要内容。
但这个问题也不能绝对化,关键所在不是产业链的问题,而是有没有竞争力和比较优势,更应该考虑和强调的是规模化、专业化、社会化、分工和协作,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增强竞争力。
如果从一个区域内的产业群、产业关联度的角度来想问题可能更为客观和合理。
二是对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的思考。
一般认为,最终产品具有品牌效益和主动权,中间产品往往受制于最终产品生产厂家的生产状况和采购选择。
其实不然,关键点还是要看你有没有竞争优势,如果有竞争优势,即使是中间产品,对于下游来说,仍然是最终产品。
一个地区如果零部件中间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市场很发达,实际上就创造了产业发展最需要的配套条件,恰恰为吸引新的投资者进入创造了条件。
(11)农业结构调整也要考虑市场导向、效益导向、国际市场、运输成本等,这也有利于农村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是甘肃农业走出困境的农业的产业化、现代化、规模化,农村的进一步改革尤其是土地流传制度的改革,开拓国际市场,按照国际标准进行农业生产和流通,参与国际市场分工,不仅可以使劳动力成本低廉的甘肃得到更多的收入,而且,国际化、标准化、绿色食品,已经是国际趋势,农业的生存和发展都必须作这方面的考虑。
(12)要素流动弹性与甘肃工业主导产业选择。
由于甘肃区位条件不是很好,应该选择流动弹性较大的产业。
二、甘肃工业主导产业选择的方向和重点
《甘肃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以科技进步和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积极转变增长方式,坚持走新兴工业化道路,突出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做大做强石油化工、冶金有色、装备制造、农产品加工和制药等五大产业,建设全国重要的石油化工、冶金有色、新材料基地和具有区域优势的特色农产品加工基地,进一步加快工业化进程。
同时,有选择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根据甘肃工业发展的比较优势和新时期面临的发展机遇,甘肃工业主导产业选择的方向和重点应有以下几个方面:
1大力发展石油化工、冶金有色等传统支柱产业。
重点抓好石油炼化后加工、天然气开发利用、有色金属原材料深度加工,适当控制资源开发规模,着力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水平,延长产业链,发展下游产品,加快产业升级换代步伐。
“十一五”期间,重点建成以兰州为中心的兰州、玉门、长庆三大石油化工基地,同时,在金昌、白银、嘉峪关等地建设全国重要的冶金有色和新材料基地。
2做大做强装备制造、制药等优势产业。
应积极利用多年来机械工业发展所积累的经验,发挥人才与技术优势;并利用全国新一轮重化工业化的历史机遇,做大做强装备制造业,进一步提高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省工业的比重,争取60%的产品达到国内先进水平,20%的产品达到国内领先水平,较多占领国内市场并挤入国际市场。
充分发挥医药资源丰富和医药科技水平相对先进的优势,加快中成药、新型藏药、新型合成药及生物制品的开发,主要发展人用疫苗、动物防疫疫苗、微生物发酵与酶技术应用、特色中藏药新药与新制提取新技术、新型医疗器械等,促进国家一、二类新药的规模化生产,并向深加工、精加工发展。
3有选择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是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缩小与国外、国内先进地区技术差距的有效途径。
要选择重点领域和产业,集中力量进行突破,同时在国际、国内先进领域,选择少量可能实现跨越发展的高新技术领域,集中力量,周密布置,组织攻关。
“十一五”期间应选择新材料、生物技术与新医药、先进制造技术、电子信息、新能源与节能、环境保护、核技术等高新技术产业,以开发科技含量高、有市场前景的名优特新产品为目标,重点开发新型合金、结构材料与功能材料、生物制剂与特色新药、数字通信与计算机软件、微电子与军事电子等高科技产品,积极推广应用核辐照育种、节能、节水灌溉和环保等领域的高新技术。
4发展特色农业,建立特色农产品加工基地,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1)大力推广应用先进适用农业技术,优化品质结构,有计划地促进附加价值高的优质品种的引进、培育和推广,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旱作农业、节水农业和设施农业。
(2)依托现有特色农产品资源,从提高特色产品比重、提高传统“地方特产”产品的技术含量、发展不同档次产品三个方面着手,积极开拓知名品牌,增加生产规模,向特色要效益。
(3)提高农产品加工深度,改变农产品“资源型、趋同型、低度化”的状况,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和系列加工,延伸产业链条,拓展加工层次和深度,不断满足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
(4)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以特色农业基地建设和龙头加工企业发展为突破口,以健全和完善利益机制为纽带,按照生产专业化、经营一体化、管理企业化的要求,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突出特色建基地,连片开发建基地,围绕龙头建基地,使基地建设与支柱产业和龙头企业发展结合起来,为产业化奠定良好基础。
因地制宜建设马铃薯生产加工基地、淀粉原料生产加工基地、酒用原料生产加工基地、优质瓜果生产加工基地、中药材生产加工基地、优质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和特种养殖基地等具有特色和规模的农业商品生产加工基地,积极培育特色瓜菜、林果、畜牧、中药材等农村支柱产业和草产业、沙产业、花卉业、制造业和特种养殖业等新兴产业。
三、甘肃工业主导产业的培育和发展
甘肃工业主导产业的培育和发展,从大的方面来讲,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进行:
1制度创新是关键和核心。
甘肃选择的工业主导产业,很多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甚至在改革开放以前就已经是甘肃的主导产业,如石油化工、机械制造等,但是这些主导产业并没有发挥它们应有的作用,甚至一些主导产业已经衰退,使甘肃与东部地区的经济差距也越来越大。
使原有的和新确定的主导产业成为新时期经济的核心和主导,使同一产业发挥以往不同的作用,必须进行创新,形成区域创新能力。
通过创新,把社会中已存在的潜在的经济活力激发出来,产生经济效益,带动其他经济部门的发展。
同时,也应看到,如果甘肃仅仅拘泥于学习国外和东部地区的先进经验,虽然可以利用“后发优势”加速地区经济的发展,但从长远看,如果不进行创新,甘肃永远无法实现跨越式发展,与东部地区会始终存在“最后最小差距”。
2增量推动和存量调整并举。
增量推动主要包括高新技术产业、西部开发的大型项目等新项目和新增投资的推动,可以是中央投资,也可能是利用外资的项目,也可能是利用民间资金的项目,没有大项目的推动,甘肃工业化进程会很慢。
同样,发挥存量的作用,也具有同样重要的作用。
如果没有对庞大的国有企业的结构调整,特别是大中型国有企业和军工企业的结构调整,也会减缓甘肃的工业化进程。
3县域经济为主的区域推动战略与大中型企业为主的产业推动战略并重。
一方面,要加快县域经济发展,通过区域经济实现产业群的集中化、规模化、专业化,实现聚集效益,还必须把甘肃已经形成的现代化大工业的存量优势发挥出来,才能加快甘肃的工业化进程。
4甘肃工业主导产业的具体培育战略。
具体来说,甘肃工业主导产业的培育战略包括:
(1)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改造传统产业、淘汰落后产业。
(2)积极推进大项目战略和政府外交,通过一些大型项目,竖起一批主导产业、支柱产业、骨干产业,使项目建设和工业强省有机结合。
(3)发展县域经济和区域经济,形成聚集效益。
(4)重组和整合大中型国有企业和军工企业,发挥存量优势,培育支柱产业。
(5)转变甘肃的资源优势,发展相对高耗能产业(在充分利用节能技术的前提下)、绿色产业、生态产业、旅游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等。
(6)生态环境建设、资源开发与工业化和经济发展结合。
(7)推动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经营的战略,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