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模拟考试试题B卷 附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996769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5.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模拟考试试题B卷 附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中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模拟考试试题B卷 附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中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模拟考试试题B卷 附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中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模拟考试试题B卷 附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中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模拟考试试题B卷 附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模拟考试试题B卷 附答案.docx

《中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模拟考试试题B卷 附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模拟考试试题B卷 附答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模拟考试试题B卷 附答案.docx

中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模拟考试试题B卷附答案

2020年中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模拟考试试题B卷附答案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

120分钟,本卷满分为150分。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

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密封线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姓名:

_______

考号:

_______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9小题,每小题2分,共58分)

1、班主任苏老师发现,承担本班数学教学任务的林老师经常让学生罚站.面対这种惆况,苏老师应该()。

A.严厉批评林老师.责令其立即改正

B.耐心与林老师交流,探讨更好的学生管理办法

C.学习借鉴林老师的做法,提升自己的课堂管理能力

D.尊里林老师的主动权,不干预林老师的这种课堂管理行为

2、冯老师在做家访时,坚持“四多四少”原则,即“多一点针对性,少一点随意性;多一点肯定,少一点求全责备;多一点情感交流,少一点情况汇报;多一点指导,少一点推卸责备”。

下列对冯老师的做法说法正确的是()。

A.不可行,仅报喜不报忧,一味迎合家长

B.不可行,虽重情感交流但回避了问题

C.可行,体现了他注重沟通策略,尊重家长

D.可行,体现了严格要求自己,家长至上

3、下列法律中含有规定我国小学生法律地位条款的是()。

A.《教育法》和《义务教育法》

B.《教育法》和《教师法》

C.《宪法》和《民法》

D.《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4、下列哪一项体现了博客辅助教师来发布信息的功能?

()

A.教师利用博客发表与学科相关的主题,组织学生对该主题进行讨论,收集其他教育工作者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和教育理念等的评价建议,通过回复这些评价建议,共同探讨使自身不断完善

B.教师发布具有较高的教学价值的信息和资源,吸引很多教师和学生来访问该博客,实现信息更为广泛的共享

C.教师利用博客发布教学通知、布置作业,书写日常的生活感悟、教学心得等日记随笔,将教学资源上传

D.教师根据教学资源种类或用途,将博客中收集的多种形式教学资源分类存放,也可以根据日志内容不同,将博客中书写的日志分类存放

5、初一学生小武想做一名科学家,班主任说:

“你现在学数学都那么吃力,以后学物理、化学肯定学不好,一定不能把当科学家当做人生目标”。

班主任的说法()。

A.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

B.忽视了学生的发展性

C.忽视了学生的创造性

D.忽视了学生的差异性

6、“慎独”作为提升师德修养的方法。

就是()。

A.在没有外在监督的情况下坚持自己的道德信念.自觉按道德要求行事.不因为无人监督而恣意妄行

B.一个人用慎重的态度对待自己

C.在自我的世界孤芳自赏

D.独立面对自己的种种不足

7、近几年,在许多场合见义勇为被自我保护替代了。

事实上,人需要的不仅仅是自我保护的智慧,更需要的是勇气和血性。

很难想象,如果我们的民族在某一天再一次面临危亡的时候。

我们的国人是不是要用“自我保护”的口号来心甘情愿地做“亡国奴”呢?

这段话主要支持了这样的论点()。

A.见义勇为让位于自我保护是现在社会的流行观点

B.不能借口树立自我保护意识而忽视勇气和血性的培养

C.如果没了勇气和血性.一些中国人将有可能做“亡国奴”

D.自我保护意识应被取消.因为我们需要的是勇气和血性

8、为了提高学生的法制意识,预防可能发生的未成年人犯罪事件,学校拟采取应对措施。

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是()。

A.聘任优秀的律师担任法制教育的兼职教师

B.聘任当地派出所干警担任校外法律辅导员

C.要求教育未成年学生的父母配合开展法制

D.要求班主任承担对未成年学生的监护责任

9、“教育有法可依,但无定法可抄”,这说明教师劳动具有()。

A.情境性

B.创造性

C.示范性

D.个别性

10、在下列传统节日中,有吃粽子、赛龙舟习俗的是()。

A.清明节

B.重阳节

C.端午节

D.元宵节

1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规定,我国中小学课程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开设的学段是()。

A.小学一年级至高中

B.小学三年级至高中

C.小学五年级至高中

D.初中一年级至高中

12、制约课程改革的三大因素是()。

A.政治、经济、文化

B.社会制度、生产力发展水平、课程理论

C.社会、知识、儿童

D.教育目的、教育理念、课程理论

13、下列有关作家、作品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变形记》的作者是奥地利作家弗兰茨•卡夫卡

B.《墙上的斑点》是一部意识流小说,

C.《等待戈多》是一部荒诞派戏剧

D.《百年孤独》是一部批判现实主义小说

14、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下列情形中,学校不能给予老师行政处分或者解聘的是()。

A.故意旷课,损害教学的

B.体罚学生,屡犯不改的

C.穿戴不整,影响仪表的

D.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

15、为了改变学生从课本中找“标准答案”的习惯,刘老师经常在课堂上设计一些开放性问题。

引导学生自由讨论,探索答案。

同事马老师对刘老师说:

“你这样做会使学生思维太发散,也浪费时间,将来考试肯定会吃亏的。

我从不这样做!

”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A.马老师的说法合理,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成绩

B.刘老师的做法得当,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C.马老师的说法欠妥当,不利于维持课堂秩序

D.刘老师的做法欠妥,不利于保证正常教学进度

16、新的教育思想必须在教育教学改革的()中产生。

A.研究

B.实践

C.理论

D.制度创新

17、教师进行人格修养最好的策略是()。

A.“取法乎下”

B.“取法乎中”

C.“取法乎上”

D.“无法即法”

18、某中学化学老师宋某正组织学生上实验课,学生李某因借用坐在实验桌对面的同学的的钢笔,碰倒了酒精灯,酒精溅在本组同学韩某的手上并燃烧,致使韩某手部皮肤被灼伤。

在这起事故中,应当承担赔偿责任的是()。

A.学校和宋某

B.宋某和李某的监护人

C.学校和李某的监护人

D.李某的监护人和韩某的监护人

19、“子虚乌有”一词出自以下哪部作品?

()

A.司马相如《上林赋》

B.张衡《东京赋》

C.左思《三都赋》

D.司马相如《子虚赋》

20、“教育活动必须符合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这句话体现的原则是()。

A.国家性原则

B.公共性原则

C.方向性原则

D.强制性原则

21、()是我国古代最大的一部官修书,也是我国古代最大的一部丛书。

A.《四库全书》

B.《永乐大典》

C.《汉书》

D.《隋书》

22、下列各城市中属于六朝古都的是()。

A.北京

B.开封

C.西安

D.南京

23、在生物实验课上,韩老师自始至终引导学生完成事先准备好的填空题:

“实验过程一:

从____号烧瓶倒入____号烧瓶……”“显微镜的取镜和放置:

右手紧握____左手托住____……”这说明韩老师()。

A.教学理念偏失

B.教学态度不端

C.教学评价不当

D.教育行为失当

24、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

“若止印三二张,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下列对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A.造纸技术的重大改进

B.雕版印刷术得以推广

C.胶泥活字印刷的诞生

D.金属活字印刷的出现

25、20世纪50年代,著名话剧《茶馆》和《等待戈多》的上演均引起轰动。

它们的共同之处是()。

A.属于现实主义的文艺作品

B.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精神

C.描写了社会历史的演变

D.反映了当代人的精神创伤

26、初中生小虎平时纪律松散,经常迟到,上课还与邻座讲话。

班主任让小虎把桌椅搬到教室后面的角落里一个人坐。

下列选项中,对该班主任行为评价正确的一项是()。

A.激励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B.没有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C.没有尊重学生的人格

D.维护了教师的权威

27、《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

教育公的关键是()。

A.机会公平

B.过程公平

C.结果公平

D.区域公平

28、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体现了国际社会对青少年儿童权利的重视,体现所有儿童都享有生存和发展的权利,应最大限度地确保儿童的生存和发展这一精神的重要原则是()。

A.儿童利益最佳原则

B.尊重儿童基本权利原则

C.尊重儿童观点与意见原则

D.无歧视原则

29、下列可以在学校周围设置的场所有()。

A.营业性歌厅

B.网吧

C.综合性超市

D.营业性舞厅

二、材料分析题(本题共3小题,每题14分,共42分)

1、一班的A老师正在上《为你打开一扇门》一课,突然,从窗外传来一阵急促的“滴嘟--”“滴嘟--”声,这声音犹如一块巨石落入平静的水面,教室里顿时喧闹起来。

紧接着,像有谁下了一道命令:

“向左看齐”,所有的学生都向左边看去。

这是怎么回事,还没等老师喊出话来,坐在靠窗边的同学已经站起来,趴在窗台上向外张望,其他的同学更是着急,他们有的站在椅子上,有的一蹦一跳,脖子伸得老长,平时上课就坐不住的索性冲出座位,涌到窗前。

他们你扒我,我推他,争先恐后地向外张望--原来是两辆红色的消防车由南向北从窗前驶过……

教室里恢复平静后,A老师灵机一动,便放弃了原来的教学内容,而让同学把刚才的所见、所闻、所想说出来,写下来。

结果,同学们个个情绪高涨,说得头头是道,写得也很精彩,乐得老师满脸堆笑。

二班的B老师面对以上的情境板起面孔,维持纪律,让学生回到座位上,继续原来的教学。

而学生却余兴未止,沉浸在刚才的氛围中……B老师不愿意放弃原来的教学内容.否则他认为自己“没有完成教学任务”。

请从职业理念的角度出发,评析一下A、B两位老师的做法。

 

2、刚参加工作的夏老师,承担高中一年级的英语教学,第一次上课时,夏老师正用英语做自我介绍时,其他同学都在认真听讲,唯独坐在第一排的一个男生没有抬头。

夏老师注意到,他正在看一本英语小说,他虽然有些不快,但也未多想,就开始教学。

夏老师朗读课文的时候,发现那个男生根本就没有把课本拿出来。

“要不要提醒他呢?

”夏老师一分神,结果读错一个单词。

“切”那个男生发出了不屑的声音。

夏老师感觉特别尴尬,上课也没了状态,课后,夏老师从别的老师那里了解到,这个男生叫李奇,曾经因父母工作的关系,在国外上了几年学,英语水平已经很高了。

夏老师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并主动找到李奇交流。

夏老师了解到李奇非常喜欢外国文学。

于是,夏老师找到许多最新原版英文书籍,认真阅读、思考,并利用课外时间与李奇交流心得。

渐渐地,李奇也喜欢主动找夏老师交流。

夏老师让李奇担任班级英语课代表,还鼓励他在班上积极分享阅读体会和学习经验。

一段时间后,夏老师发现,李奇不仅在课堂上积极发言,还主动带领其他同学一起学校,整个班级学习英语的气氛越来越浓厚了。

问题:

请结合材料,从教师职业道德的角度,评析夏老师的教育行为。

 

三、写作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

1、一位著名演员在一次表演课上,对即将成为职业演员的学员们说:

上山的人永远不要瞧不起下山的人,因为他们曾经风光过;山上的人不要瞧不起山下的人,因为他们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爬上来。

根据材料所引发的思考和感悟,写一篇不少于1000字的论说文。

要求:

用规范的现代汉语写作,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标题自拟。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9小题,每小题2分,共58分)

1、B

2、C

3、A

4、C

5、B

6、A

7、B

8、D

9、B

10、C

11、B

12、C【解析】社会、知识、儿童是制约课程改革的三大因素。

13、D

14、C

15、B

16、B

17、C

18、C

19、D

20、B

21、A

22、D

23、A

24、C

25、B

26、C

27、A

28、B

29、C

二、材料分析题(本题共3小题,每题14分,共42分)

1、A老师的做法是恰当的,符合职业理念的要求;8老师的做法不恰当,违背了职业理念的要求。

首先,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材料中,A老师针对课堂突发状况,灵活地改变教学计划,既有助于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也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实践能力的发挥:

而B老师不能灵活地处理课堂突发状况.阻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发挥。

其次,新课改的教学观认为教学要从“关注学科”转向“关注人”。

材料中,A老师放弃了预设的教学内容.根据突发状况,临时调整,让学生写作文,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有助于学生的发展:

而B老师在学生注意力已经分散的情况下,仍按照原计划进行,不仅课堂秩序不好,也不利于学生情感的培养,没有做到关注学生的情感。

最后,“以人为本”的学生观要求学生是发展的人.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

材料中,A老师充分了解学生注意力受新异事物影响的特点.认识到学生是处于发展中的人.面对学生注意力分散的情况,以此为契机,促进学生的发展:

而B老师没有认识到学生的发展特点,也没有认识到学生是处于发展中的人,不能灵活运用。

不利于学生的发展。

因此,作为一名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积极践行素质教育观、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及新课改下的教学观的要求,灵活处理课堂突发状况,促进学生的发展。

2、夏老师的教育行为是合理的,严格遵循了中小学教室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是值得学习的。

(1)夏老师的行为体现了为人师表。

为人师表的师德规范要求教师与同事团结协作。

夏老师在面对李奇这位学生表现出的问题行为时,在尊重李奇的个人爱好的同时,积极从其他老师那里了解并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是尊重学生、团结同事的典型表现,有助于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

(2)夏老师的行为体现了教书育人。

教书育人的师德规范要求教师应该遵循教育规律,在教育工作中循循善诱、因势利导。

夏老师针对李奇表现出的行为,一方面积极和其交流,另一方面,针对李奇英语水平较高的实际情况安排其担任英语课代表、鼓励其和同学积极分享,是从教育规律出发,对李奇因势利导。

(3)夏老师的行为体现了终身学习。

终身学习的师德规范要求老师应当不断的更新知识结构、拓宽知识视野。

夏老师面对李奇英语水平较高的情况,积极阅读最新原版英文书籍并认真思考,有助于夏老师实现自身专业知识的优化更新,有助于和李奇的有效互动,有助于李齐的教育工作。

三、写作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

1、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

每次重要的考试结束后,学生、家长、老师甚至领导都在关注着分数。

在大多数人眼中,分数从某种程度上就是学生的学习状况、老师授课情况的反映。

这种情况导致许多班主任及任课老师对学习成绩优异、表现好的学生关爱有加,而对成绩较差、行为规范较差的学生不能说是“横眉怒目”,至少是心怀怨气吧!

实践证明,这样对待学生,特别是对待“学困生”“后进生”,往往使他们丧失学习信心,失去克服困难的勇气,甚至产生颓废的情绪。

因此,作为一名教师,在看待学生上,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

每个人都不是一成不变的,人的一生都处在变化之中,如果人一成不变,那就不会成长。

此外,在人的成长过程中,学习成绩一直都优秀的毕竟只是少数,还有很多人像爱迪生、爱因斯坦一样,在很小的时候并没有表现出自己的天赋。

因此,老师对学习成绩较差的、表现差的学生,千万不要用一成不变的眼光去看待他们,而是要尽可能多地表扬来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发现他们身上的每一个闪光点,从而使他们树立学习信心,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

古人云:

“三岁看小,七岁看老。

”实际这是一种静态看人的观念,在绝大多数的情况下,我们不可能从一个人小时候的表现就预言其在事业中的成就。

这也使我想起了我初中的一个同学,不管如何努力,成绩就是不好。

我的班主任就歧视他、看不起他,说他将来一定不会有出息。

而导致他早早就外出打工。

但是他并没有自卑和沉沦下去。

而是通过自己的努力,成就了一番事业。

而今,在深圳、广州都有他的公司。

在2015年的校庆时,他还拿出10万块钱作为学校的奖学金。

由此可见,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不能以静态,更不能以眼前学生的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学生的学习成绩是反映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但不是教育的全部。

俗话说: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十个指头有长短”。

再好的学生难免也有不足之处,再差的学生身上也有自己的优点。

所以作为教育者还应该用一种独特的眼光看待学生的个性。

每一个具体的学生在某一阶段的智力水平、认识水平、生活环境、兴趣爱好等方面是各不相同的。

教育不能用机械的、静止的眼光看待学生,而应当尊重个别差异,促进健康发展。

因此,了解和关心学生的个别差异,善于捕捉和发现每一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加以培植,培养其自信心。

促使他们的个性特长得到充分展示与完善,你会发现每一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

在实践中,我发现有一个做法比较可行,让优秀生与困难生结对,榜样的力量比枯燥的说教效果好。

教师要学生的身心发展,以德育人,开发智慧,因此,我倡导班级管理的理念是:

把学生培养成为一个懂得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发展的人。

总而言之,对待学生,我们既要考虑学生的过去,重视学生的存在,更要着眼学生的未来。

我们要更多地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善于发现学生的潜能,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从而学会学习,全面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