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房山良乡第二中学初三一模语文.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996282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85.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房山良乡第二中学初三一模语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北京房山良乡第二中学初三一模语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北京房山良乡第二中学初三一模语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北京房山良乡第二中学初三一模语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北京房山良乡第二中学初三一模语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京房山良乡第二中学初三一模语文.docx

《北京房山良乡第二中学初三一模语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房山良乡第二中学初三一模语文.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北京房山良乡第二中学初三一模语文.docx

北京房山良乡第二中学初三一模语文

2019北京房山良乡第二中学初三一模语文

2019.04.10

一、积累运用(16分)①中国首部以太空历险为背景的科幻大片《流浪地球》于年初上映。

故事设定在不远的将来,太阳发生急剧变化,将在短短100年后发生膨胀成为红巨星,吞噬地球轨道。

为此人类组成联合政府,决定在地球上建设巨大的推进器,“开动”地球告别太阳系,带着地球去流浪,驶向比邻星。

②朋友圈对于这部电影的评价是两极分化的。

科幻作家朋友们大呼过瘾。

称为”开启了中国科幻电影元年”;批评者则颇为激烈,称是“烂得不能再烂的渣片”。

有位科学家朋友最有趣,他一边“热泪盈眶”,一边觉得“乏善可陈”努力让自己“冷静下来”。

这些反应可以说颇具代表性,因为“中国科幻电影”对我们来说实属陌生。

③科幻是一种文学。

对于这个定位,很多批评者尤其是科学家朋友可能不那么清楚。

所以很多人吐槽《流浪地球》的一些科学设定,如“重核聚变”是伪私学、“地球被木星引力俘获”不合理。

这都是过度地把科幻等同于科普了。

④现在流行一个说法叫作“强行科普”,就是借用流行话题来展开比较有趣的科普解释。

对于科普工作者来说,这当然是一个有利地切入方式。

不过对于电影观众来说,可不能要求他们是准备接受科普教育才买票的。

电影里的科学设定A存在某些科学硬伤,故事情节设定还不尽合理,B不要棒杀。

就像《星际穿越》一样,在电影院里能够感动观众的,一定是悲欢离合的真情故事,而不是“最权威的引力科学顾问”或“史上最准确的黑洞形象”。

⑤让科幻回归文学吧!

让观众在电影院里欢笑、感动和流泪。

哪怕出了电影院,他们就匆忙奔向饭馆,看电影那一刻的感动还留在心里,这才是作为文学、作为娱乐的电影最重要的。

⑥其实自从《2012》、《星际穿越》、《火星救援》登陆中国市场后,我们才逐渐认识到科幻也是好莱坞电影的一个主要类型。

这得益于“美苏争霸”时阿波罗登月计划掀起的美国民众对科学和科幻的热情,当然更得益于欧美悠久的科学传统,从凡尔纳以来的科幻文学传统。

据郭帆讲述,自己在十五岁时看了卡梅隆导演的《终结者2》,从此立志要拍科幻片,才有可能后来去拍《流浪地球》。

值得一提的是,最近才开通微博的卡梅隆导演居然用英文回复了郭帆,他希望“流浪地球的太空之旅顺利,也祝中国科幻电影之旅好运。

”网友们惊呆卡神能为国产科幻电影发声。

《流浪地球》深孚众望,首日票房超过2亿,大年初四统计为总票房第一。

据媒体预测,这部电影的票房可能会达到53亿,进入中国电影史上单片票房总收入前三名,成为名(fù)其实的“大片”,为提高我国科幻电影的地位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⑦你还会发现《星际穿越》(2014年)、《星际迷航》(1966年)等科幻大片,拯救地球、拯救人类的总是年轻人,《流浪地球》也把希望寄托在了年轻一代身上。

电影主角是一个21岁的叛逆年轻人,他离家出走,偷开姥爷的工程车去“透透气”,没想到误打误撞拯救了地球和人类的命运。

带着地球去流浪的人们,在这个过程中增强了自信,学会了理解,懂得了担当,拥有了坚毅。

敢于梦想,不落窠臼,实现了不可能实现的事情。

(根据肖隆平、邓海滢网络文章改编)1.对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字形或笔顺的判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不落窠臼(guǒ)名负其实“越”字的第12画是“撇”B.不落窠臼(kē)名副其实“越”字的第12画是“点”C.不落窠臼(guǒ)名副其实“越”字的第12面是“撇”D.不落窠臼(kē)名负其实“越”字的第12画是“点”2.探究文中划线的词语,以下说法错误的一项是()(2分)A.“热泪盈眶”的“盈”与《曹刿论战》中的“彼竭我盈”的“盈”基本意项相同。

B.“乏善可陈”的“陈”与《醉翁亭记》中的“杂然而前陈者”的“陈”字意思不同。

C.根据语境“深孚众望”的使用是正确的。

D.“不落窠臼”一词可以用“不落俗套”来替换。

3.在第④段A,B处填入关联间,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既然……那么……B.因为……所以……

C.即使……也……D.无论……都……4.文章第⑥段划线部分有两处标点使用不当,请将修改好的部分抄写在答题卡上。

(2分)答:

(1)

(2)5.文中第④段和第⑤段各有一个句子表达不得体,请找出一处并把修改后的句子抄写在答题卡上。

(2分)

答:

6.下面是《流浪地球》片尾曲《带着地球去流浪》的歌词,结合上面文段的内容,对歌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带着地球去流浪童声齐诵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独唱:

记得我们一起坐在海边看天还以为那就是最最遥远却不知道你就要去向那里更不知道你一去不还今天还不知道啊你和思念哪个更远明天更不知道啊我们要带着家园飞向谁边合唱:

流浪蓝天流浪篮天独唱:

流浪蓝天,带着家园流浪蓝天A.歌词开头齐诵部分引用曹操的《观沧海》,给歌曲营造了苍凉慷慨的意境,起调不凡。

B.“却不知道你就要去向那里更不知道你一去不还”这一句写出了彼此分隔之远,后会无期。

C.“你和思念哪个更远”,把本不可以比较的双方----一去不返的人和对其的思念放在一起比较,意在突出思念之情。

D.“更不知道啊我们要带着家园飞向谁边”以及反复咏叹“流浪蓝天”,都体现了带着地球流浪的人内心的迷茫与无助。

7.以下是“流浪地球”的三种书体,根据书体发展历史的从早到晚,排序正确的一项是()(2分)

A.bcaB.bacC.cabD.abc

8.下列语句是与“科幻”相关的言论,其中对修辞分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

A.雨果·根斯巴克认为科幻小说是帮助读者吸收科学知识的糖丸。

分析:

这句话使用比喻修辞,生动地写出了科幻作品可以让读者轻松了解科学知识,给人带来愉悦感。

B.科幻小说不信神鬼怪力,只是执着的在现有的知识上开拓知识;它并不是未来的神话,而是可行的未来。

分析:

这句话使用拟人修辞,形象地告诉读者科幻小说和神话的不同,科幻小说不重视虚构,重视知识的准确性。

C.科幻能把我们从成见的束缚中释放出来,激发我们质疑本以为无可挑剔的问题,强制我们叹服本以为不可理喻的想象。

分析:

这句话使用对偶修辞,写出了科幻作品在引人质疑和激发想象方面的巨大作用。

D.为什么说科幻小说家是“预言家”?

虽然科幻小说家的预测往往是错误的,但他们偶尔正确的预测引起了公众的注意。

分析:

这句话使用设问修辞,写出了科幻作品具有预见性的特点,虽然预测经常出错,但是并不妨碍科幻作品的预测,能引发人的注意和思考。

二、古诗文阅读(共14分)

(一)默写(共4分)9.________________,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论语》)(1分)10.________________,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登飞来峰》)(1分)11.《木兰诗》中通过描绘边塞夜景,体现出木兰从军后战地生活艰苦的一组对偶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二)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12-13题。

(共4分)

【甲】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乙】赤壁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2.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甲】诗首句写景兼点时令,择取两种富有地方特征的事物,描绘出暮春景象,烘托出一种哀伤愁恻的气氛。

B.【甲】诗中的“过五溪”说明诗人旅途之艰难,也包含了诗人对友人的牵挂和痛惜之情。

C.【乙】诗开头借一件古物兴起对历史的慨叹,小中见大,为后文抒怀做了很好的铺垫。

D.【乙】诗中,作者关注的重点是赤壁之战,以两位美女的命运来反映赤壁之战对东吴政治军事形势的重大影响。

13.你认为“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广为流传的原因是什么?

(2分)

答:

(三)阅读下列【甲】【乙】两段文字,完成14-17题。

(共6分)【甲】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其妻曰:

“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

“吾孰与徐公美?

”妾曰:

“徐公何能及君也?

”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

“吾与徐公孰美?

”客曰: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暮寝而思之,曰: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优孟,故楚之乐人①也。

长八尺,多辩,常以谈笑讽谏。

楚庄王之时,有所爱马,衣以文绣②,置之华屋之下,席以露床③,啖以枣脯。

马病肥死,使群臣丧之,欲以棺椁④大夫礼葬之。

左右争之,以为不可。

王下令曰:

“有敢以马谏者,罪至死。

”优孟闻之,入殿门,仰天大哭。

王惊而问其故。

优孟曰:

“马者王之所爱也,以楚国堂堂之大,何求不得,而以大夫礼葬之,薄。

请以人君礼葬之。

”王曰:

“何如?

”对曰:

“臣请以雕玉为棺,文梓⑤为椁,梗、枫、豫章为题凑⑥,发甲卒为穿圹⑦,老弱负土,齐、赵陪位⑧于前,韩、魏翼卫其后,庙食太牢⑨,奉以万户之邑。

诸侯闻之,皆知大王贱人而贵马也。

”王曰:

“寡人之过一至此乎⑩!

为之奈何?

注:

①乐人:

指能歌善舞的艺人。

②文绣:

华美的刺绣品。

③露床:

没有帐幔的床。

④椁:

外棺。

⑤文梓:

纹理细致的梓木。

⑥题凑:

下葬时将木材累积在棺外,用来护棺。

木头都向内,叫做题凑。

⑦穿圹:

挖掘墓穴。

⑧陪位:

列在从祭之位。

⑨庙食太牢:

为死马建立祠庙,用太牢礼祭祀。

太牢:

牛、羊、猪各一头,是最高的祭礼。

⑩一至此乎:

竟到这种地步吗?

14.下列每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2分)

A.朝服衣冠/入朝见威王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孰视之

B私我也/自私自利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

C又弗如远甚/神弗福也邹忌讽齐王纳谏/常以谈笑讽谏

D臣诚知不如徐公美/帝感其诚邹忌修八尺有余/静以修身

15.依据上下文,对文中三处画线语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甲】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理解:

邹忌在与妻、妾、客的对话中,在当面与徐公比美并暮寝而思之后,明白了自己受蒙蔽的原因。

【乙】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理解:

邹忌巧妙地将自己的妻、妾、客人与威王的宫妇,群臣,全国百姓进行类比,使用排比,一环扣一环地分析大臣们不同的表现,体现了大臣们尽职尽责的态度,给人以无可辩驳的感觉。

【丙】马者王之所爱也,以楚国堂堂之大,何求不得,而以大夫礼葬之,薄。

请以人君礼葬之。

理解:

优孟首先肯定马在庄王心中的重要地位,然后言辞幽默夸张地以反语讽谏,说以大夫礼不够隆重,应以仁君之礼葬之,是想要让庄王认识错误,收回成命。

16.古代臣子劝谏君王的方式除了【甲】【乙】两段文字中的讽谏之外,还有直谏,请选择一种方式,劝说一下链接材料中的齐景公。

(2分)

链接材料:

“齐景公好弋①,使烛邹主②鸟而亡③之。

公怒,诏④吏欲杀之。

注:

①弋:

(yì)带有绳子的箭,用来射鸟。

此处名词作动词,指用弋射。

②主:

看管,掌管。

③亡:

丢失,逃跑。

④诏:

诏书,皇上的命令或文告。

这里指下令。

答:

三、名著阅读。

(5分)17.读故事,完成下题:

孔子不到三十岁就因苦读博学而声名鹊起,于是开始创办私塾教授学业。

孔子一心要改变当时礼崩乐坏的社会现状,他带领学生开始周游列国,希望能找到机会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但是因小人离间或者由于国家忙于战争而自保,君主们没有一个人信孔子的主张,他四处碰壁,甚至遭遇陈蔡之困,好几天吃不上饭。

孔子晚年回到家乡,把精力放到整理古籍和教育学生上面,弟子们继承孔子思想并发扬光大,最终形成儒家学派,对后世中国人的思想影响深远。

这个故事反映了下列选项中的哪一句思想()(2分)A.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B.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C.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D.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18.名著是人类文化的精华。

阅读名著,牵手大师,可以增长见识,启迪智慧,提高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

请你从《红岩》《鲁滨逊漂流记》《海底两万里》《骆驼祥子》等作品中,根据人物的经历、文章的主旨等方面内容,拟出一副对联的下联,并在括号中写出相应人物姓名。

(3分)上联:

搏命运风浪奏出一支支悲壮的乐曲(贝多芬)

下联:

()

四、现代文阅读(25分)

(一)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9-21题。

(共7分)

【材料一】

古人选择度量衡单位用词的基本准则是“远取诸物,近取诸身”,意思是说古人从周围环境以及自己的身体上选择一些名词用作度量衡的单位。

例如大家很熟悉的“寸”字,许慎的《说文解字》这样解释:

“十分也。

人手却一寸动脉谓之寸口。

”意思是说人手后退一寸的脉搏处叫寸口,故谓之“寸”。

“寸”的小篆字形为“

”,“

”是一只手,“-”是指事符号,来指示寸口的位置,中医把脉的时候就是按寸口这个地方。

至于“尺”字,《说文解字》里说:

“十寸为尺。

尺,所以指尺规矩事也。

”“尺”的小篆字形为“

”,像人张开拇指和食指或中指在测量长度,像极了我们口语中所说的“拃”(读作zhā)这个动作,巧的是如果以一指宽为一寸,那么一拃正好是十个手指并拢的长度。

【材料二】

“丝”这个长度计量单位现在几乎很少有人知道,更不知道1丝=0.01毫米。

“丝”并不像米、厘米、毫米那样常用,但“丝”作为长度计量单位,其实在成书于公元四世纪的《孙子算经》里就出现了:

“度之所起,起于忽。

欲知其忽,蚕吐丝为忽,十忽为一丝,十丝为一毫……”,意思是说,“忽”是长度的最小单位,从长度来看,十忽等于一丝。

不仅“丝”被用作很小的计量单位,“毫”也如此,我们能从它们的字义上找到线索。

“丝”字的甲骨文形体像两束丝,因此它最初的意思就是指蚕丝。

“毫”本来是指鸟禽“细而尖的毛”。

蚕丝和鸟类的毛都是微小的事物,两者相较,蚕丝更细,古人把“丝”和“毫”分别用作“忽”之上的长度计量单位的缘由据此可以推断。

【材料三】

长度单位古今对照表

朝代

数值

战国

秦汉

三国

南朝

宋元

明清

现代

一尺换算厘米数

16.95

23.1

23.1

24.2

25.8

29.6

30.7

31.68

31.3

33.33

19.根据材料一、材料二,推断古人选用“丝”“毫”作为很小的长度计量单位的原因。

(2分)

答:

20.根据材料三回答问题。

(3分)

(1)从古至今一尺的实际长度有何变化趋势?

请用一句话概括。

(1分)

答:

(2)《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中说邹忌“修八尺有余”,《隆中对》说诸葛亮“身长八尺”,两文中的“八尺”所指的实际长度一样吗?

请说明理由。

(2分)

答:

21.根据以上三则材料,下列理解和推断错误的一项是()(2分)

A.以上三则材料围绕的共同说明对象是中国古代长度计量单位。

B.“十分为寸”“十寸为尺”“十忽为一丝,十丝为一毫”,由此可以推测中国古代长度单位使用十进制。

C.“丝”“毫”都是很小的长度计量单位,这两个字合成的词“丝毫”的意思就是极微小的一点点。

D.成语“七尺之躯”古时用来指代成年男子,根据文章内容,推断这个成语出自唐代以后。

(二)阅读《倒挂的油画》,完成22-25题。

(共10分)

倒挂的油画

金建云

(1)我家的餐馆开在美院边上,美院的师生常常来餐馆吃饭。

我的父亲是个很优秀的厨师,他不懂艺术,但是一直很尊重这些搞艺术的人。

(2)父亲眼中似乎只有两类画家:

一类是成功的,另一类是怀才不遇的。

成功的画家常常请客,在餐馆里提前存上一笔钱,吃完饭就拂袖离去;怀才不遇的画家都喜欢

赊账,偶尔还掉账单的一部分,然后继续赊账。

(3)陈是个怀才不遇的画家。

有一天,陈吃完饭后,找父亲借钱。

他说自己的母亲病危,他非常想去见她最后一面。

父亲想都没想就帮他出了机票钱,嘱咐他立刻打的去机场,千万不要留下终身遗憾。

(4)一个月之后,陈重回餐馆吃饭。

他对父亲千恩万谢,一定要送他一幅画。

父亲指着餐馆墙壁上挂满的画说:

“你看,很多有困难的学生都以画抵账,我这里最不缺的就是画了。

过去的事情你不要放在心上,尽管来吃饭就是……”

(5)陈恳切地说:

“这幅画不是为了抵账,而是为了报恩。

我陪伴在母亲身边看着她咽气的时候,最感谢的人就是你。

你让我没有留下终身遗憾,我实在不知道怎么表达自己的感情,就画了

这幅油画。

您务必要收下,否则我……”

(6)父亲终究不忍拂了陈的好意,便把这幅画带回了家里。

这是一幅抽象派的油画,几团大大的色块,深浅不一,形状莫名。

由于客厅、卧室墙壁上都有了装饰品,所以父亲把这幅画挂在了厕所里。

于是,我们家人如厕的时候都可以欣赏这幅画了。

(7)厕所靠东,朝阳温暖的光线常常落在这幅画上,色块隐隐浮动,凸凹有致。

我们越看越觉得奇妙,不知不觉脑中就会出现很多美丽的联想。

母亲说她每次注视这幅画的时候都会想到她的家乡,想到漫天彩霞和她少女时候的梦;父亲说他会联想到自己的父亲,父亲去世的时候他无法送终,那种挥之不去的哀愁也浓缩在浮动的色块中了……

(8)后来,父亲把这幅画从厕所请到了客厅最显眼的位置。

父亲常说陈能画出这么伟大的作品,让我们这一家“粗人”都为之感动,有朝一日他会大有出息的。

果然,没过10年,陈成为我国著名的抽象派画家之一。

他的画开始被许多美术馆和博物馆收藏,据说市面上每幅画已经卖到了百万元。

陈还是常常带朋友来我家的餐馆吃饭,他早就不赊账了,还常常请父亲喝一杯他自带的洋酒。

相识于贫微时的感情,不用太多的言语,一颦一笑中就能看懂。

(9)有一天,陈忽然说想看看当初送给父亲的画:

“这么多年来,那仍是我这一生中最满意的作品。

”父亲将他带到了家中,一进客厅陈就大叫起来:

“你把我的画挂颠倒了!

(10)我们一家人都不好意思地笑了起来,原来当年他忘记了签名,而我们都是些看不懂抽象画的“粗人”。

陈取下画,转过来,郑重其事地在右下角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然后他半开玩笑地对父亲说:

“哪一天你缺钱了,打电话给博物馆,他们会送钱上门并千恩万谢的。

(11)父亲很认真地说:

“这幅画已经是我家的宝了,看了这么多年,我们已经有了感情。

我虽然是个粗人,但是绝不会卖艺术和感情的。

(12)陈高兴地拍了拍父亲的肩膀说:

“老哥,你真是我见过的最有文化的厨子。

这幅画在你手里,真是值了。

(13)于是,这幅画就继续留在了我家的墙上。

只是,我们一家人还是喜欢扭头来欣赏它颠倒过来的样子,就好像它本来就该如此一样。

随着年龄的增长,看到很多鱼龙混杂的现象,我越来越感觉到父亲朴实话语中的真谛——一个人风雅与否,不在于他是否懂得艺术和美,而在于他是否有一颗敬畏和尊重的心。

22.阅读全文,用简洁的语言将本文的故事情节补充完整。

(2分)

开端:

父亲借钱给画家陈回家探母,陈感恩送画。

发展:

高潮:

结局:

我珍藏了这幅油画。

23.小说第七段写我和父母面对油画产生了丰富的联想,这部分在文中有何作用?

(2分)

答:

24.小说中父亲说自己是个粗人,你认为他是个粗人吗?

请结合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

(3分)

答:

25.阅读文章最后一段,从深入理解主题的角度提出一个问题,并简要说明你提问的理由。

(3分)

你的问题:

你的理由: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26—28题。

(共8分)

拒绝阅读就是拒绝美好

①一个人对文化品的需求程度,实际上是一个人整体素养的反映。

一个拒绝阅读的人,是不可能有很高文化素养的。

②现在,大多数的人都在一门心思追逐财富,每天不肯拿出哪怕一个小时来阅读。

其实,这些人犯了一个最大的错误,他们不懂得财富只是人的躯壳而已,文化和信仰才是一个人的精髓。

一个只是拥有财富而没有文化的人,不过是财富的管家罢了。

③现在的大学里也在发生着让人痛心的事,很多大学生每天仅仅限于自己专业的学习,而没有在社会文化方面加强自己的阅读。

其实,他们不明白这样一个道理:

如果仅仅限于专业,自己不过就是一个接受了专业训练的文盲而已,是一个专业工具罢了。

比如两个弹奏钢琴的人,两人同样拥有熟练的演奏技巧,一个是有着丰富文化知识的人,他在用钢琴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追求;一个却仅仅是个熟练的演奏者,他看重的仅仅是钢琴的技法。

他们最后的区别是:

前者成了伟大的钢琴家,后者仅仅是个钢琴演员。

④专业知识可以获得文凭,可以成为硕士、博士,但那不是文化。

一个社会没有这样的文化氛围,没有这样的文化追求,是可怜的,也是不可能和谐发展的。

⑤很多海外的华人,现在最苦闷的事情就是他们的孩子对中华文明的一无所知。

他们的孩子接受了良好的西方教育,过着优裕的生活,说着流利的外语,但是他们的内心却非常空虚。

为什么?

因为,他们没有了文化的归属感。

说自己是华人,对于中华文化一无所知;说自己是外国人,自己又没有外国人的血统。

我们所熟知的华人科学家李政道、杨振宁、丁肇中就没有这样的困惑,因为他们都有着深厚的中华文化修养,他们始终认为自己是中华民族的一分子,他们一刻也没有停止过对祖国文明的渴望和追求。

⑥很多华人认识到了这一点,他们开始从国内购买大量的国学书籍,让孩子补上国学课。

⑦事实上,身居国内的人,这样的危险同样存在。

很多的富二代、富三代已经变成了一个十足的财富管理者,仅仅精于自己家族和企业的业务领域,而对于社会文明则茫然无知。

这样的茫然和无知,导致的后果是他们社会责任的严重缺失,对国家和民族利益的漠视。

⑧中国慈善事业的严重滞后,富人缺少同情、帮助弱者的善良情怀,就是这种缺失的直接后果。

说到底,就是文化的严重缺失。

⑨我们应该这样认为,我们正面临着一场文化缺失的危机。

放眼我们的社会,有哪些人心怀着巨大而崇高的社会责任心在认真地阅读?

我们现在不缺少财富,缺少的是文化素养,是巨大的社会责任心,是善良的人文情怀。

而这些,恰恰是一个人的美德,是一个社会的价值核心,是一个民族的道德良心。

⑩阅读使人丰富文化知识,提升道德品格,涵养崇高情怀。

而一个人只有培植了崇高品格,才会赢得他人和社会的尊敬,才能获得真正的快乐和幸福。

26.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本文谈论的“阅读”不是指对专业教科书的学习,更多的是指对民族传统文化和社会文化的阅读。

B.一门心思追逐财富、缺乏文化阅读容易导致对社会文明的无知和社会责任的缺失。

C.作者拿钢琴家和钢琴演员的事例进行对比,揭示了“文化阅读能够让人发展得更好,挣钱更多”的道理。

D.很多海外华人从中国购买大量国学书籍,让孩子补上国学课,是为了更好地让孩子获得文化归属感。

27.下面对文章结构层次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本文开头点明阅读与文化素养的关系,结尾揭示阅读与道德、品格、情怀等人文素养的关系,虽一线贯通,却始终未能点题。

B.文章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开头指出拒绝阅读的弊端,中间列举三类人因各种原因而缺少文化阅读的事实,证明中心论点,最后总结全文,揭示阅读的重大意义。

C.本文层次分明。

第③④段论述大学生缺少文化阅读的弊端;第⑤⑥段举海外华人因孩子缺乏中华文明而苦恼的事例,论述了文化阅读的重要性;第⑦—⑨段举富人缺少文化素养的事例论述文化缺失的后果。

三个层次,条理分明,井然有序。

D.文章各部分衔接紧密,如第⑦段“事实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