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公共安全教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995483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4.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公共安全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1公共安全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1公共安全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1公共安全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1公共安全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公共安全教案.docx

《1公共安全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公共安全教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公共安全教案.docx

1公共安全教案

第一课安全乘车

教学目标:

1、通过对乘车知识的了解,提高学生的陆地交通安全意识。

2、通过对交通安全应急常识知识的学习,掌握一些基本的自救方法,学会自救、互救,以及应对事故发生的应急措施。

3、增进学生的安全意识。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知道乘坐交通工具的安全事项。

通过对交通安全应急常识知识的学习,掌握一些基本的自救方法,学会自救、互救,以及应对事故发生的应急措施。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师:

同学们,各种各样的车辆已经越来越快地融入到我们的生活之中,它给我们的出行,带来了便捷的条件,节省了很多时间。

骑车、乘车也是一门学问,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讨论有关这方面的交通安全知识。

二、骑自行车应该遵守的规定

1.请有骑自行车经验的学生交流。

2.看书上的插图,判断对错。

3.教师小结:

(1)未满12岁的儿童不准在马路的慢行道上骑车。

(2)自行车的铃、闸齐全并有效。

(3)骑车时应靠右边慢行道行驶,人行道上不准骑自行车。

(4)不闯红灯,拐弯减速慢行;不准双手离把,不准追逐打闹。

三、乘汽车的安全

1.学生各自谈谈乘公共汽车、打的车、摩托车时的安全做法。

生:

上下车要有秩序;上车后要抓牢、扶稳;乘车时头、手等身体部位不能伸出车外;下车时要等车子完全停稳,不急于跳车;要到站时,提前到车门旁边等候;不能和司机说话,不随意在车内说话、打闹;不乘坐酒后驾驶司机的车辆。

生:

下车后,如果想到马路对面去,不要在车前、车后突然横穿马路,车子开走以后,看清有无车辆行驶,再穿行;乘坐小型车时,要系好安全带;乘坐摩托车时,要戴好头盔等。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

师:

同学们,各种各样的车辆已经越来越快地融入到我们的生活之中,它给我们的出行,带来了便捷的条件,节省了很多时间。

骑车、乘车也是一门学问,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讨论有关这方面的交通安全知识。

二、骑自行车应该遵守的规定

1.请有骑自行车经验的学生交流。

2.看书上的插图,判断对错。

3.教师小结:

(1)未满12岁的儿童不准在马路的慢行道上骑车。

(2)自行车的铃、闸齐全并有效。

(3)骑车时应靠右边慢行道行驶,人行道上不准骑自行车。

(4)不闯红灯,拐弯减速慢行;不准双手离把,不准追逐打闹。

三、乘汽车的安全

1.学生各自谈谈乘公共汽车、打的车、摩托车时的安全做法。

生:

上下车要有秩序;上车后要抓牢、扶稳;乘车时头、手等身体部位不能伸出车外;下车时要等车子完全停稳,不急于跳车;要到站时,提前到车门旁边等候;不能和司机说话,不随意在车内说话、打闹;不乘坐酒后驾驶司机的车辆。

生:

下车后,如果想到马路对面去,不要在车前、车后突然横穿马路,车子开走以后,看清有无车辆行驶,再穿行;乘坐小型车时,要系好安全带;乘坐摩托车时,要戴好头盔等。

师:

同学们概括的比较全面,现在自己再结合课本,看看课本上还有什么补充。

(1)上车前先看清公共汽车是哪一路,因为公共汽车停靠站,往往是几路公共汽车同一个站台,慌忙上车,容易乘错车。

(2)待车子停稳后再上车或下车,上车时将书包置于胸前,以免书包被挤掉,或被车门轧住。

(3)上车后不要挤在车门边,往里边走,见空处站稳,并抓住扶手,头、手、身体不能伸向窗外,否则容易发生伤害事故。

(4)乘车要尊老爱幼讲礼貌,见老弱病残及孕妇要主动让座。

(5)乘车时不要看书,否则会损害眼睛。

四、遇到交通事故时怎么办

1.观看相关的录象,学习正确及时的处理方式。

2.布置场景,让学生模拟练习交通事故中的自救与互救。

五、晕车的预防和处理。

1、安排一个孩子在路途中晕车了,提问学生:

应该怎么呢?

2、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讨论开了,各抒已见。

3、老师进行正确地引导,并且示范正确的操作方法:

(1)可以含一块口香糖或薄荷糖、酸梅。

(2)可以多解开几粒上衣扣子,让空气流到身体里面。

(3)用湿毛巾轻敷额头上。

(4)眼睛看外面的风景,让视线放远一点,精神会好一点。

(5)告诉孩子:

要乘车的前一天晚上,要早点睡觉,以免睡眠不足影响精神。

六、小结:

1.总结骑车、乘车是的交通规则。

2.遇到紧急事故不要慌张,运用所学到的自救和互救本领。

第二课同学之间互助友爱

教学目标:

1、同学之间要友爱

2、教育学生同学之间要互帮互助,团结友爱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候

二、复习,看到老师要讲礼貌

三、新课导入

出示课件,出示学生打架的图片

师:

同学们看图,这两个同学做的对不对?

生:

思考回答

四、新课讲授

学习课文,同学们之间要有爱

要互相帮助,不能打架,做一个有爱心的好学生

五、应用与练习

看图说一说,这些同学做的好不好,不好的同学要怎样改正。

情景练习:

请同学们上台表演,知道做错事要说对不起,知道要互相帮助。

课堂小结:

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简单的点评,布置作业。

第三课预防校内外活动的意外伤害

教学目的:

1.使学生明白校内安全的重要性,知道在校内应注意哪些情况可能对自己造成伤害,应该怎样去防范。

2.知道在课间活动中要按顺序、守规则。

3.能用正反事例说明课间活动要守秩序。

4.使学生明白在学校我里参加游戏、运动、劳动等活动也会有一定的不安全因素,要防止危险的发生。

懂得课间活动守秩序,大家才能愉快又安全。

  教学重点:

使学生生知道校内活动守秩序应该怎样做。

 教学难点:

为什么校内活动要守秩序。

课前准备:

1.让同学们收集有关校内发生的不安全事故。

2.了解一些校纪校规。

教学过程:

一、校内的安全教育

课件出示在其他学校发生的一些伤害事故(如,湖南湘乡发生在育才中学的踩踏事故),引起学生的重视。

(使学生知道为什么要守秩序、注意安全。

(1)通过学习,让学生对照自己是还有上述行为。

 

(2) 交流:

自己以后该怎样做。

二、 课间活动的安全教育

(一)校园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可请学生列举一些现象)  1.学生集会、集体活动、课间活动的安全隐患。

  2.学生饮食、就餐的安全隐患。

  3.校园隐性伤害的隐患。

(二)学生集会、集体活动、课间活动中应该注意的安全事项。

1.上下楼梯要注意什么?

(可请学生举手,让学生在思考中意识哪些事在楼梯上是不能做的。

 )

(1) 不要因为赶时间而奔跑。

  

(2) 在人多的地方一定要扶好栏杆。

(3) 整队下楼时要与同学保持一定距离。

  (4) 上下楼时不要将手放在兜里。

(5) 不要在楼道内弯腰拾东西、系鞋带。

  (6) 上下楼靠右行。

2.课间活动应当注意什么?

(1)要注意选择安全的场所。

要远离变压器、高压电线;不要攀爬水塔、电杆、屋顶、高墙;不要靠近深湖(潭、河、坑)、水井、粪坑、沼气池等。

这些地方非常容易发生危险,稍有不慎,就会造成伤亡事故。

(2)要选择安全的游戏来做。

不要做危险性强的游戏,不要模仿电影、电视中的危险镜头,例如扒乘车辆、攀爬高的建筑物、用刀棍等互相打斗、用砖石等互相投掷、点燃树枝废纸等。

这样做的危险性很大,容易造成预料不到的恶果。

(3)游戏时要选择合适的时间。

游戏的时间不能太久。

这样容易过度疲劳,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就会大大增加。

最好不要在夜晚游戏,天黑视线不好,人的反应能力也降低了。

容易发生危险。

小结:

学校安排在两节课之间休息是想让同学们休息一下,上上厕所、喝点儿水;也可以适当地开展一些有益的活动,换换脑筋,以便下一节课能精神饱满地学习。

大课间设置的目的是让同学能一天有足够的活动时间。

3.同桌互相说说:

你还知道课间活动应注意些什么吗?

课间活动的时间短,全校同学同时活动,人很多,因此,大家都要守秩序。

按顺序走出教室是课间活动守秩序的第一个要求。

上体育课有哪些安全事项?

(1)学生要服从老师的指挥,有秩序地集合、解散,遵守体育规则,这是确保安全的基本要求。

(2)服装:

要穿宽松、舒适的服装,不要穿紧身的、裙子和皮鞋,以免运动时扯破衣裤,或扭伤脚踝。

(3)开展活动前,要将口袋中的小刀、钥匙、钢笔等坚硬的、锐利的东西掏出来,发卡等饰物也要取下,以免弄伤自己。

(4)在垫上运动时要摘下眼镜。

(5)在做剧烈体育运动之前,要先做好准备活动,使身体适应,防止肌肉拉伤,关节扭伤。

(6)无论课上还是课下都不要攀爬篮球架足球门,以免受伤。

(7)剧烈运动之后,不要马上大量饮水,喝冷饮。

(四)齐读《校园安全七字歌》

课间游戏不可少,有趣正规不打闹。

要想跑步上操场,场地宽大最理想。

楼梯扶手不要趴,掉下容易摔傻瓜。

体育活动按规则,危险动作易伤人。

三、发生意外时的自我保护

(1)遭遇意外时,一定要保持镇定,不要盲目逃生,只有保持冷静的情绪,理智应对,才能有序撤离危机现场。

(2)若在逃生的途中被推倒在地,失去平衡的话,要设法靠近墙壁,身体蜷成球状,面向墙壁,双手紧扣置于颈后,这样手指、背部和双腿可能受伤,但保护了最脆弱的部位。

(3)平时注意培养自我保护意识。

四、总结:

校内安全不容忽视,希望每个同学今后能自觉遵守校纪校规,确保自身和他人安全。

第四课预防爆竹伤害

一、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培养

1、燃放鞭炮要有安全意识。

2、从小养成在安全场所燃放鞭炮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重点

知道燃放烟花爆竹不当会给人带来伤害甚至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培养安全文明燃放烟花爆竹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

掌握燃放鞭炮的注意事项。

四、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教师谈话:

同学们,你们喜欢过年吗?

为什么?

生:

可以燃放鞭炮

师:

班上有多少同学也喜欢烟放鞭炮的?

请举手。

2、看来,很多同学都喜欢放鞭炮。

我们把鞭炮请到黑板上来吧。

(板书:

鞭炮)

3、有两位小朋友也和你们一样喜欢放鞭炮。

咦,他们怎么了?

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出示:

平安故事)

4、指名学生说说发生了什么事?

5、为了避免今后不再发生类似的事情,我们要做到安全燃放鞭炮。

(将课题补充完整)

(二)了解中国春节燃放鞭炮的习俗

1、了解燃放鞭炮的由来。

2、你还知道人们在什么情况下会燃放烟花爆竹吗?

看来,人们对烟花爆竹有着一份特殊的情感,不管大人小孩都喜欢放,喜欢看,你们想亲眼目睹一下放鞭炮的情形吗?

3、播放燃放烟花爆竹视频,感受烟花的美和喜庆的氛围。

看了刚才的视频,你有什么感受?

4、教师小结:

这五彩缤纷、绚丽多姿的礼花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为人们传递着快乐和幸福,表达了人们的美好祝愿。

(三)了解燃放烟花爆竹不当造成的后果

1、烟花爆竹能给我们带来喜庆、快乐,但如果我们燃放不当的话,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呢?

2、课前,老师让大家搜集燃放烟花爆竹引发事故的资料,大家都搜集了吗?

咱们来交流交流。

3、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

4、教师小结:

不安全、不文明燃放烟花爆竹会给自己和别人带来伤害,甚至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让我们记住这些惨痛的教训,时时处处做到安全文明燃放烟花爆竹。

(四)了解燃放鞭炮的注意事项

1、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正确燃放鞭炮呢?

请同学们到平安指南中去寻找答案。

2、学生交流。

3、出示书上六幅图,指名学生说出要注意的事项。

4、为了让同学们能够更好地记住燃放鞭炮的注意事项,养成安全文明燃放鞭炮的良好习惯,老师还帮助大家创编了一首平安歌谣。

(出示:

平安歌谣)

大人指导放鞭炮,选时选地要记牢。

避开人群易燃物,点燃捂耳远处跑。

(五)总结

1、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吗?

2、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如何安全燃放鞭炮以及哪些地方燃放鞭炮最安全!

课后,请同学们回家为你居住的小区绘制一幅《安全燃放鞭炮地图》,好吗?

第五课迷了眼睛怎么办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遇到灰尘或其他异物迷眼睛时的正确处理方法。

2.培养学生在遇到突然发身损害身体健康的情况时,能冷静对待、正确处理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迷眼的正确处理方法和遇到此类事情我们应该采取的态度,要沉着,稳定,不慌张。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夏季的傍晚或者早晨,我们会发现有很多的飞虫,当我们在走路、玩耍、骑车时,可能会有飞虫或者灰尘飞进我们的眼睛里。

我们都知道的,一旦眼睛里进了东西,我们会感觉非常难过,很想把东西赶快取出来,就情不自禁的要用手去揉。

其实用手来揉眼睛,是不对的,同学们你们知道为什么吗?

二、学习新课:

1.为什么不能用手来揉眼睛?

因为:

①人的手上有很多的病菌,揉眼时,可能病菌也会进入眼睛里,引起发炎。

②容易使进入眼睛里的尘粒刺破眼球的表面而引起发炎。

2.既然在迷眼时不能用手揉,那么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办呢?

轻闭双眼,眼球向下转,泪水冲刷。

轻提眼皮,泪水冲刷。

请人帮忙翻开眼皮,用干净的手帕轻轻地擦掉异物。

如果还是取不出来,我们就到医院请医生帮忙。

3.组织学生表演迷眼剧情。

(一个小朋友,不小心迷了眼,他用了闭眼,提眼皮,找人帮忙,用手帕轻擦等方法,还是不能把异物取出来,最后他去了医院,医生帮了他很大的忙,取出了异物。

最后他开开心心地回家了。

三、巩固新知:

1.老师通过提问的方式,询问为什么迷了眼不能用手揉、以及迷了眼的应付措施。

2.老师设置表演的故事情节,组织学生进行表演,并选出表演最好的组给予鼓励,激发学生的兴趣,最终达到巩固本课所学内容的目的。

第六课火灾中如何脱险和自救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火灾的状态、特点,掌握火灾中逃生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学生通过多媒体的演示,了解火灾的残酷、危急;亲历探究正确逃生方法的过程;采用模拟火灾现场,让学生积累火灾逃生的经验。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教学活动,学生体会火灾的危险和学生逃生的必要性。

明白遇到危险时不慌乱,要冷静。

在遇到火灾等灾害时保全自己的生命是最重要的。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学习火灾逃生的安全知识,掌握正确的逃生方法。

(2)教学难点:

利用多媒体了解火灾现场,模拟火场中逃生。

教学过程

(一)教学流程

1.创设教学情境

(1)(教师在黑板上写出“火”字)火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你知道火的作用吗?

(2)(教师在黑板上的“火”字后面写出“灾”字,出现“火灾”一词)同学们你们知道火灾吗?

谁能向大家介绍一下火灾是什么样子的?

打开教材,读一读相关的介绍。

(播放火灾现场的视频。

(3)俗话说水火无情,火烧当日穷,看了这熊熊大火,你有什么感想?

(学生可以从火灾的危害,预防等方面谈感想,引入如何在火灾中逃生)

2.新授

(1)同学们说得很好,火灾是危险的、残酷无情的,我们平时用火要小心谨慎。

如果火灾真的就发生在你身边了,你会选择正确的方法逃生吗?

那么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在火灾中正确的逃生方法。

(教师将板书补充完整《学会在火灾中逃生》)

(2)出示PPT课件的选择题。

请学生选择正确,并说明理由。

①油锅着火时怎么办?

A.用手将锅端下;

B.用锅盖或湿毛巾盖在锅上。

②在给酒精锅加添酒精时突然起火怎么办?

A.用嘴吹灭;

B.用茶杯盖或小菜碟盖在酒精锅上.

③家电着火了怎么办?

A.将手擦干关闭电源;

B.取水灭火.

④睡觉时被烟呛醒,应该怎么办?

A.穿好衣服带上贵重物品往外跑;

B.迅速下床俯身冲出房间.

⑤大火封门时怎么办?

A.应该使尽力气往门外冲;

B.改走其它出口.

(3)你知道在火灾发生时,哪些做法是正确的,哪些做法是错误的吗?

(PPT出示判断题)

①不慌张,不乱跑,不贸然出门.

②摸门把手,如果烫,不能开门出去.

③跳楼逃生.

④乘电梯逃生.

⑤向楼下撤离.

⑥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⑦趴在床下或桌下.

⑧拨打报警电话119求救.

请同学们做出判断,并说明原因。

(4)实际模拟火灾现场,选择正确方法逃生。

同学们说的很好,下面老师想和大家一起做个游戏,你愿意吗?

布置游戏场景,道具准备:

盛水的脸盆,毛巾,座机电话,红领巾

学生分组,研究如果室内发生火灾,应该怎样逃生,怎样求救。

小组选代表说一说。

游戏设计:

老师发布火灾信息,指定一个小组模拟逃生过程。

(1)学生把毛巾浸湿,掩住口鼻,快速向门口撤离。

(2)大火封门了,出不去怎么办?

不能跳楼,一人在窗口挥动红领巾求救,一人拨打119报警。

每组模拟做完以后,让学生评价,教师适当点拨。

3.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师:

生命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多么珍贵啊。

所以我们一定要学会保护自己,珍爱生命。

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第七课水灾安全教育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洪水的相关危害,提高防洪意识。

2.了解洪水的特点等相关知识。

3.了解洪水暴发时的紧急自救措施。

二、教学内容:

(一)导入

1.观看洪水造成的危害的视频及图片。

2.学生谈观看后的体会。

3.教师总结。

(二)了解洪水的相关知识

1.了解洪水的类型

洪水可分为:

暴雨洪水(含山洪)、风暴潮、冰凌洪水、冰川洪水、融雪洪水、泥石流和跨坝洪水等多种类型。

主要的是暴雨洪水。

结合本地特点,请学生分析本地可能发生什么洪水。

(暴雨洪水、泥石流、跨坝洪水)

2.洪水的主要特点:

(1)季节性明显

(2)洪水峰高量大

(3)江河洪水年际变化不稳定

(三)了解洪水暴发时的紧急自救措施

1.受到洪水威胁,如果时间充裕,应按照预定路线,有组织地向山坡、高地等处转移;在措手不及,已经受到洪水包围的情况下,要尽可能地利用船只、木排、门板、木床等,做水上转移。

2.洪水来得太快,已经来不及转移时,要立即爬上屋顶、楼房高屋、大树、高墙,做暂时避险,等待援救。

不要单身游水转移。

3.在山区,如果连降大雨,很容易暴发山洪。

遇到这种情况,应该注意避免渡河,以防止被山洪冲走,还要注意防止山体滑坡、滚石、泥石流的伤害。

4.发现高压线铁塔倾倒、电线低垂或断折;要远离避险,不可触摸或接近,防止触电。

5.了解呼救的方法:

SOS标识、利用鲜艳醒目的颜色呼救、拨打119(了解119不仅是火警,也可以是抢险救援电话)

(四)学生总结本课所学知识,特别是紧急自救方法的知识。

(五)强调平时不到溪边玩耍、摸鱼等,防止跨坝洪水。

三、教师总结:

水火无情,我们平时要多关注周围的环境,避免伤害。

第八课预防手足口病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手足口病的传染方式、发病症状。

2、能说出预防疾病的方法。

3、增强学生预防疾病的意识.

二、教学准备:

手足口病的教学挂图、收集有关此病的资料.

三、教学过程:

1、疾病概述:

该病传播方式多样,以通过人群密切接触传播为主。

病毒可通过唾液、疱疹液、粪便等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引起间接接触传播;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飞沫传播;如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水源,亦可经水感染;口腔器械消毒不合格亦是造成传播的原因之一。

手足口病分布广泛,无明显的地区性;四季均可发病,以夏秋季高发。

本病常呈暴发流行后散在发生;流行期间,学校易发生集体感染,家庭也亦可发生聚集发病现象。

该病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在短时间内可造成较大规模流行。

2、预防措施

讨论:

怎样预防手足口病的传染(饭前便后要洗手;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不去人多的公共场合;多吃蔬菜和新鲜的水果;多运动增加抵抗疾病的能力);了解洗手的正确顺序:

正确的洗手方法是个人良好卫生习惯的重要内容之一,能有效的防止肠道病毒的传播。

在与患者接触后,触摸眼、口、鼻前,打喷嚏或咳嗽后,如厕后,戴口罩前及摘口罩后,接触公共设施如扶手、门柄、电梯按钮、公共电话后、从外面回家后等均应及时洗手。

推荐五步洗手法:

湿、搓、冲、捧、擦,把好“手”关。

教会学生正确洗手方法。

一、湿在水龙头下把手淋湿,擦上肥皂或洗手液。

二、搓:

手心、手臂、指缝相对搓揉20秒。

(一)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摩擦。

(二)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搓擦,交换进行。

(三)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沿指缝相互摩擦。

(四)一手握另一手大拇指旋转搓擦,交换进行。

(五)弯曲各手指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搓擦,交换进行。

(六)搓洗手腕,交换进行。

1、冲:

用清水把手冲洗干净。

2、捧:

用清水将水龙头冲洗干净,再关闭水龙头。

3、擦:

用干净的毛巾擦干。

三、延伸活动将所述的预防方法用图画的形式画出来,并用简单文字写出图画内容,制成宣传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