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应收及预付款.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994453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81.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32应收及预付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32应收及预付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32应收及预付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32应收及预付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32应收及预付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32应收及预付款.docx

《32应收及预付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2应收及预付款.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32应收及预付款.docx

32应收及预付款

第三节

债权、债务的发生和结算

债权、债务是企业涉及最频繁的,每个企业都会发生的。

债权——收款的权利。

债务——偿还的义务。

一、应收及预付款。

分析:

应收款项:

指的是企业销售商品或者是提供劳务。

销售出去的劳务提供了,但是还没有收钱,产生了收款的权利。

所以称为应收账款。

预付账款:

由于企业购买商品或者接受劳务,提前支付给我们销售方的就是预付账款。

(一)应收账款应该包含的内容。

1、价款。

2、增值税。

3、代购货方垫付的款项(运杂费,包装费等)。

分析:

1、价款:

卖出去商品的价钱。

2、增值税:

如果该项商品涉及增值税,增值税是价外税,单独核算。

但是要记得,在收钱的时候,可要收回的是价税合计。

3、代购货方垫付的款项(运杂费,包装费等)

应收账款还要在销售商品过程中,有可能产生为购货人代垫的运杂费,保险费等。

和商品的购销也是相关的,所以还要收回代垫款项。

下面来看应收账款的会计核算。

分析:

应收账款,收款的权利,资产类的会计科目。

借方表示增加。

贷方表示权利的减少。

钱收回来了——权利就叫减少。

应收账款,属于资产类,所以余额一般在借方——表示尚未收回的权利。

赊销的会计核算

借:

应收账款

贷:

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银行存款

分析:

销售商品没有收回来钱,就产生了赊销。

应收账款:

销售商品是企业耐以生存的主要的行为。

所以贷记主营业务收入。

主营业务收入,有商品的购销,就会有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如果这时,作为销货方还为购货人代垫了运杂费,如果是从银行直接划钱的,银行直接花出去运费了,所以银行存款减少,记贷方。

 

收回货款

借:

银行存款

贷:

应收账款

分析:

卖出现去商品没有收钱,有价钱,税钱,以及代垫的运费。

但是不可能永远收不回来。

当款项收回的时候,放到银行里面了,银行存款增加。

而企业应收的权利减少了,收回来了,应收账款就减少,记贷方。

 

(二)预付账款

1、按照合同约定,预付款项

借:

预付账款

贷:

银行存款

分析:

预付账款:

在购买商品过程中产生的,购买东西的时候,由于与供货商是第一次做生意,没有信誉上的保证,所以供货商说按照合同约定的销售价格先预付20%的货款,这种情况就会产生预付账款。

预付账款:

现在把钱预付给别人,从银行减少银行存款,

预付账款是一项收取货的权利,把钱付了就获得了收货的权利。

只要是权利都属于资产类的会计科目。

 

预付账款以后就要进行正常的商品采购。

2、采购,收到材料和发票账单

 

借:

原材料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

预付账款

分析:

在进行采购的时候就要收到发票账单,同时会收到采购的材料。

如果在实际成本法下,发票账单收到了,材料也已经验收入库了,就要增加原材料。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放到借方,是因为购买商品过程中产生的就叫进项税额,

贷记——预付账款。

 

(1)预付金额<发票账单金额,补付

借:

预付账款

贷:

银行存款

分析:

在采购的时候就会有采购的金额和预付的金额有差异,肯定不能付100%的货款,只可以付一部分的货款。

是在采购结束以后,来比较一下预付款项和发票的金额,与实际采购的金额,

如果预付金额<发票账单金额,补付(是指以前付少了,现在要补起来)

补付钱,从银行存款划走了,贷记银行存款。

借记预付账款。

 

(2)预付金额>发票账单金额,退回

借:

银行存款

贷:

预付账款

分析:

预付金额>发票账单金额,如果采购结束,来递交预付和实际采购数字,就有可能会发生,

预付金额>发票账单金额(实际采购金额)

实际采购金额100元,我们却预付了200元钱。

就要将多付的钱要回来。

收回来多付的钱,就要增加银行存款,贷记预付账款。

这就是通过预付和采购的会计核算需要大家掌握只要企业在日常的采购过程中通过预付账款来核算,经过一切与该项业务的核算均应通过预付账款进行核算。

刚开始的时候按照合同约定,预付了20万,

进行第一步会计核算:

预付款项,20万中由银行划走了,

1.贷记银行存款20万

2.预付账款20万。

当真实采购,收到了采购商品和发票账单,这时发现采购商品时花了30万,假如零售的税金是1700元,

这时候按照采购的金额

1.借原材料30万

2.增值税1700元,就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3.贷记预付账款,317000元。

采购以后要比较,预付了20万,但是实际采购317000,还应该再补付117000元,补的时候:

1.借记预付账款

2.贷记银行存款。

如果企业在采购商品的过程中,第一步是通过预付账款核算,今后所有和该项经济业务相关的都要进行预付账款的会计核算。

 

例子:

如果是付得多了要退回来。

预付了10万,但是采购的时候只发生5万,要把多付的5万块钱还给我们,收回来银行存款,

1.借记:

银行存款。

2.贷记:

预付账款。

采购的时候与刚才做的是一样的。

这是对预付账款的会计核算。

只要企业第一次通过预付账款进行采购,经后经营业务都必须通过预付账款进行会计核算。

预付账款是企业资产类的科目,借方表示增加,贷方表示减少,预付账款的余额一般会在借方。

表示企业实际预付的款项,

 

 

分析:

应收账款:

收款的权利,这些收款的权利有可能发生价值的减损,同样本着谨慎性原则,要对这些价值减损计提准备科目,:

应收账款价值减损就叫产生了坏账,应收账款收不回来了。

企业有了坏账。

对于坏账,可以用两种方法进行会计核算。

1.一种叫直接转销法。

2.一种叫备抵法。

目前为止,我们国家的会计法律和法规规定了,对应收账款的减值要求企业选择备抵法进行会计核算,备抵法就会产生备抵会计科目,备抵会计科目讲固定资产的时候说过了:

1.累计折旧——固定资产的备抵科目,

2.坏账准备——是应收账款的备抵科目。

顾名思义,在坏账没有真正产生之前,我要把它提前准备出来,如果企业真有有应收账款的坏账收不回来了,再冲减这些准备科目。

备抵科目要和他的上级科目,即被备抵科目记账方向要相反。

不能是相同。

坏账准备——是应收账款的备抵科目。

1.坏账准备贷方——表示增加。

2.坏账准备借方——表示减少。

坏账准备的余额一般会在贷方。

表示企业坏账准备的收回。

坏账准备——是应收账款的备抵科目要和应收账款的记账方向相反,

这就是应收账款的减值需要用到坏账准备科目。

坏账:

就是收不回来的应收账款。

在什么时候企业有无法收回的应收账款,

比如:

1.企业的债务人死完了,——钱收不回来了。

如果自然人死亡,企业叫破产清算。

如果债务人破产清算了,在破产,财产清查以后还有不能偿还的,企业就会产生坏账。

2.如果是自然人死亡,死亡的财产用他的遗产清偿以后,还不能偿还完的。

就叫企业产生了坏账。

3.还有可能,这个应收账款在企业业务时间非常长了,超过三年以上,企业有确凿的证据证明该笔应收账款收不回来了,就叫企业产生了坏账。

无论是哪种情况都不是企业想看到的,会计核算本着谨慎性原则,不能高估资产,所以要对固定资产计提累计折旧,要对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

坏账准备现如今的会计准则说了,三种方法企业选择哪个都可以。

1、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

2、账龄分析法。

3、销货百分比法。

1、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

但是无论选择哪种方法都要用备抵法进行会计核算。

这本教材是选择用余额百分比法进行会计核算。

也称为余额百分比法。

2、账龄分析法。

按照应收账款的年龄进行排序,应收账款的年龄越大,也叫时间越长。

收回的可能性就越小。

3、销货百分比法。

按照企业一年或者一个月的销售额的一定比例来计提坏账准备,当年销售额越大,坏账准备的金额就越大。

现在详细讲解余额百分比法进行会计核算。

要求每年年末坏账准备的余额必须要等于该年年末应收账款余额乘以计提比例。

就叫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

 

以下就讲的是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来计提坏账准备。

2、坏账准备的每年年末的计提

 

按照本科目余额的方向分析 

(1)科目无余额

“应收账款”余额×坏账准备提取比例算出来的这个数字,进行会计核算。

借:

资产减值损失

贷:

坏账准备

 

分析:

每年年末,年末就是12月31日,到了每年的12月31日,在选择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进行计提坏账准备的时候,在定要看一下,在今年年末坏账准备这个科目的余额情况,

一定要看一下坏账准备的余额。

如果今年坏账准备的余额是0,没有余额,计算方法就会非常简单。

“应收账款”余额×坏账准备提取比例算出来的这个数字,进行会计核算。

每年年末,坏账准备增加了,准备上了,但是资产发生了减损,资产减值损失是费用类的科目。

借:

资产减值损失(增加)。

贷:

坏账准备(增加)。

这就是每年年末,发现会计准备没有余额,要做这样的会计科目。

 

(2)科目借方余额

“应收账款”余额×坏账准备提取比例+借方余额

借:

资产减值损失

贷:

坏账准备

分析:

如果在年末的时候,我们发现坏账准备科目有余额,而且这个余额在借方。

现在同样也要先算数字,

1.应收账款的余额——乘以——坏账准备提取比例。

2.要具体算一下,坏账准备应收账款的借方余额到底是多少。

3.算完以后,将这两个数字加上。

(3)坏账准备有科目贷方余额。

(是最复杂的情况)

应收账款余额——乘以——坏账准备提取比例的得数——减去——坏账准备的贷方余额。

 

分析:

现在有贷方余额了,应收账款余额——乘以——坏账准备提取比例的得数——减去——坏账准备的贷方余额。

两个数字相减,结果有可能是正数,有可能是负数,如果正负不同,要作不同的会计核算。

 

如果是正数:

分析:

就要做补记的会计核算,

 

借:

资产减值损失。

贷:

坏账准备

 

如果是负数:

就要做充减的会计核算。

冲减与刚的补记相反就可以了。

借:

坏账准备。

贷:

资产减值损失。

这是选择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记提坏账准备,每年年末要做的核算。

一到年末,要看坏账准备有余额吗?

如果没有时最简单的,如果有要看是借方还是贷方。

1.如果是借方余额——“应收账款”余额——乘以——坏账准备提取比例——加上——借方余额

2.如果是贷方余额——应收账款余额——乘以——坏账准备提取比例的得数——减去——贷方余额。

 

1、科目无余额:

“应收账款”余额×坏账准备提取比例算出来的这个数字,进行会计核算。

借:

资产减值损失

贷:

坏账准备

 

2、坏账准备有科目借方余额:

应收账款余额×坏账准备提取比例+坏账准备的借方余额

借:

资产减值损失

贷:

坏账准备

 

3、坏账准备有科目贷方余额:

应收账款余额X坏账准备提取比例—坏账准备的贷方余额。

如果是正数:

分析:

就要做补记的会计核算,

借:

资产减值损失。

贷:

坏账准备

如果是负数:

就要做充减的会计核算。

冲减与刚的补记相反就可以了。

借:

坏账准备。

贷:

资产减值损失。

 

3、坏账准备的一般的会计核算。

(1)确认(发生)的坏账损失

借:

坏账准备

贷:

应收账款。

分析:

企业有应收账款收不回来了,真的收不回来了,就叫确认了坏账,或者叫发生了坏账。

应收账款收不回来了,要减少企业的权利,企业权利少了,就要贷:

应收账款。

现在企业有钱收不回来,不是准备,是真的发生了坏账,所以要冲减准备科目,

这是会计核算上说有钱收不回来。

但是会计虽然核算了款收不回来,对于企业来说债权债务并没有散失,一定要继续去追偿这笔钱的权利,可能企业坚持不懈地去追这笔钱,又把这个钱要回来了,就叫已确认的坏账重新收回。

这时要核算两步同时来完成。

第一步加上第二步。

第一步:

冲销已经确认的坏账,就是这个钱我们要回来了,权利又获得了,我们的坏账又要准备上了,所以:

借:

应收账款。

贷:

坏账准备。

第二步:

钱收回来了,存到了银行里面了,增加银行存款,减少应收账款。

借:

银行存款

贷:

应收账款。

 

这就是钱收回来了的两步核算,

第一是确认坏账,钱真的要不回来了。

坏账不再准备,应收账款也要同步减少。

借:

坏账准备

贷:

应收账款。

 

第二是钱又能要回来了,已确认的坏账又重新收回。

要作两步:

第一步:

冲销已经确认的坏账,要冲减掉,又获得了权利,坏账又要准备上了。

借:

应收账款。

贷:

坏账准备。

第二步:

钱收回来了,增加银行存款,减少应收账款。

借:

银行存款

贷:

应收账款。

这是坏账准备理论上要掌握的,要记得选对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计提坏账准备每年年末要看余额有还是没有,进而再看余额的方向。

作为一般的会计核算要记得发生了坏账或者叫确认了坏账,以及已确认的坏账已经收回的会计核算。

对于坏账准备具体的会计核算,后面还要讲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