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重庆市八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解析版解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994269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76.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重庆市八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解析版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学年重庆市八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解析版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学年重庆市八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解析版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学年重庆市八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解析版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学年重庆市八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解析版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重庆市八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解析版解析.docx

《学年重庆市八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解析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重庆市八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解析版解析.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重庆市八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解析版解析.docx

学年重庆市八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解析版解析

2015-2016学年重庆市八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

北京时间2016年3月30日4时11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了第二十二颗北斗导航卫星。

回答下列问题。

1.“北斗导航卫星”正常运行后,所在的最小一级天体系统是

A.地月系B.银河系C.河外星系D.总星系

2.第二十二颗北斗导航卫星发射时,旧金山(西八区)的当地时间是

A.30日12时11分B.30日0时11分

C.29日12时11分D.29日0时11分

3.下图是太阳直射点一年内移动轨迹示意图,当该卫星发射时,太阳直射点位于

A.DA段B.AB段C.BC段D.CD段

4.此时,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是

A.向北、向西B.向南、向西C.向南、向东D.向北、向东

5.3月30日之后的几天中,重庆的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变化是

A.正午太阳高度变小、昼变长夜变短B.正午太阳高度变大、昼变短夜变长

C.正午太阳高度变大、昼变长夜变短D.正午太阳高度变小、昼变短夜变长

地球是太阳系中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回答下列问题。

6.下列行星属地内行星,且离地球最近的是

A.木星B.土星C.金星D.水星

7.离太阳最近的行星是

A.木星B.土星C.金星D.水星

下图为地球公转示意图,图中四点为二分二至日。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8.图中表示北半球夏至日(6月22日)的是

A.甲B.乙C.丙D.丁

9.图中地轴与地球公转轨道面的夹角是

A.0ºB.90ºC.23º26ˊD.66º34ˊ

下图是“大气垂直分层”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0.图中三个垂直分层的名称,正确的是

A.①对流层B.②臭氧层C.③平流层D.③电离层

11.图中三个垂直分层中,热量主要直接来自地面的是

A.①B.②C.③D.①、②

读下列四图,回答下列问题。

12.图中正确的大气运动为(箭头表示空气运动方向)

A.①B.②C.③D.④

13.在②地区,产生热力环流的主要原因是

A.城市污染严重B.城市废热排放多

C.城市多上升气流D.城市多下沉气流

下图为亚洲东部和南部某月气压与风向的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4.有关该图表示的时间,以及M点的风向,说法正确的是

A.1月、西北风B.7月、西北风

C.1月、东南风D.7月、东南风

15.M地季风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B.海陆热力差异

C.受地形的影响D.沿海洋流的影响

锋面一般可以分为冷锋和暖锋。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6.关于锋面的叙述,正确的是

A.冷暖气团的交界面叫锋面

B.锋面总是倾斜在暖气团一侧

C.锋面两侧温度、湿度、气压、风等差别不大

D.锋面过境时一定出现云雨、大风天气

17.当暖锋过境时常出现的天气是

A.狂风暴雨B.天气晴朗,气压下降

C.气温湿度骤降,天气晴朗D.连续性降水

下图为太平洋洋流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8.以下全部属于寒流的一组是

A.①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

19.太平洋中有两个重要渔场,它们是

A.⑤、⑥附近B.②、⑥附近C.③、④附近D.①、⑤附近

下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图中①~④四个箭头表示地质作用。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20.岩石圈是指

A.地壳B.地壳与地幔的总称

C.地壳上部的岩石层D.地壳和上地幔顶部

21.位于印尼中爪哇省的默拉皮火山是全球最活跃的火山之一,自2010年10月26日以来猛烈喷发10多次。

能表示默拉皮火山活动过程的箭头是

A.①B.②C.③D.④

22.下列岩石属于沉积岩的是

A.石灰岩B.大理岩C.安山岩D.花岗岩

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23.图中①~④四个岩层由新到老的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B.④③②①C.①③②④D.④②③①

24.图中甲~丁四地中,属于背斜构造的是

A.甲B.乙C.丙D.丁

25.其中甲地地形特征及形成原因,正确的叙述是

A.属于山岭,由于受挤压作用,岩层向上隆起

B.属于山谷,由于受挤压作用,岩层向下凹陷

C.属于山岭,由于受挤压作用,中心岩层坚实,不易被侵蚀

D.属于山谷,由于受张力作用,岩层破碎,易遭受外力侵蚀

外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有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和固结成岩等。

据此及下列材料完成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与外力作用相关的部分地理事物或现象:

①冲积平原和三角洲②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③横断山地“水拍云崖”的雄奇壮丽景观④沙丘

26.上述地理事物或现象中,位于干旱地区的是

A.①B.②C.③D.④

27.上述地理事物或现象中,成因最相似的是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下图中L为南半球某一纬线的一部分,K为晨昏线,晨线与昏线分别交L于M、N。

回答下列问题。

28.若L纬线上MN的弧度为120º,L的纬度为60ºS,则奥斯陆(60ºN,10.7ºE)的昼长时间为

A.16小时B.12小时C.8小时D.6小时

29.若MN经度差为90°,N地的日出时间为

A.3:

00B.6:

00C.9:

00D.18:

00

30.若MN经度差增大(但小于180°),则:

A.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B.K线上纬度最高点昼长为24小时

C.东亚地区盛行东南季风D.南纬30º~40º大陆西岸温和多雨

31.读图,回答问题:

(1)图中①处是___(填气压带名称),②处是____(填气压带名称),③是_____风带。

(2)7月份,由于海陆分布的影响,①、②、⑤三个气压带中,_____(填数字代号)气压带被分裂成高、低气压中心,其中,在亚欧大陆上的气压中心名称是_________,该气压中心是由于海陆差异形成的,当该气压中心强盛时,南亚地区盛行风,气候特点是。

(3)常年受①气压带影响,形成的降水特征是_______;②气压带是在因素作用下

形成的。

气压带①、风带③交替控制的地区的降水特点是。

(4)四地气候资料图中,b气候类型是常年受气压带(填数字代号)影响形成的;

主要分布在南、北纬40º~60º大陆西岸的气候类型是(填字母代号);在大陆西岸,受②气压带、④风带交替影响形成的气候类型是(填字母代号)。

32.下图是板块分布示意图,图中数字代号代表相应的板块。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阿拉伯半岛所在的板块是(填数字代号)。

红海的变化趋势是(不变、变大、变小),判断理由是:

它是由于板块间的形成的。

(2)喜马拉雅山是由于③板块与(填数字代号)板块挤压碰撞形成的。

南美洲西海岸的山脉是由于①板块与(填数字代号)板块挤压碰撞形成的。

(3)亚洲东部的岛弧是由⑥板块与(填板块名称)挤压碰撞形成的。

参考答案

1.A

2.C

3.A

4.A

5.C

【解析】

试题分析:

1.“北斗导航卫星”均为地球人造卫星,绕着地球运动,在这个天体系统中,中心天体为地球,属于地月系,地月系为最低级的天体系统,故选A。

2.北京时间为东八区区时,发射时间为北京时间2016年3月30日4时11分,旧金山位于西八区,比北京时间晚16小时,北京时间减去16小时,为29日12时11分,故选C。

3.发射时间为北京时间2016年3月30日4时11分,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且向北移动,结合直射点一年内移动轨迹示意图,可知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图中的DA段,太阳故选A。

4.发射时间为北京时间2016年3月30日4时11分,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且向北移动,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所以太阳直射点自东向西移动,故太阳直射点此时向北向西移动,故选A。

5.3月30日以后几天内,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越来越大,北半球各地昼逐渐变长,夜变短。

故选C。

考点:

区时计算天体系统层次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及对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影响

【知识拓展】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二分日全球昼夜平分;太阳直射点在北(南)半球,北(南)半球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北极点附近出现极昼。

夏(冬)至日太阳直射点在北(南)回归线,北(南)半球昼长达一年中最大值,北(南)极圈内出现极昼。

区时的计算方法:

①先确定当地的时区和区时。

②找出另一城市所在的时区。

③计算出两个城市之间的时区差,即为区时差。

④根据东早西晚的原理,计算出另一城市的区时,当要计算区时的时区位于已知时区的东边时,在已知时区的基础上加时区差,反之则减时区差。

日出、日落方位判断:

当太阳直射北半球时,东北方向日出,西北方向日落;当太阳直射南半球时,东南方向日出,西南方向日落;当太阳直射赤道时,正东方向日出,正西方向日落。

6.C

7.D

【解析】

试题分析:

6.太阳系的八大行星按照距离太阳远近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其中运行轨道在地球轨道以内的水星和金星称为地内行星,其他的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称为地外行星。

其中地内行星中金星离地球近,故选C。

7.太阳系的八大行星按照距离太阳远近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离太阳最近的行星为水星。

故选D。

考点:

太阳系八大行星的位置

8.A

9.D

【解析】

试题分析:

8.读图可知,图中甲处北极圈及以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右倾右冬,左倾左冬,判断丙为冬至日,则甲为夏至日),为夏至日地球公转位置,故选A。

9.地轴与黄道面的夹角为66º34ˊ,故选D。

考点:

地球公转位置判断地轴与黄道面的夹角

10.A

11.A

【解析】

试题分析:

10.在垂直方向上,大气的物理性质有明显的差异。

根据气温的垂直分布、大气扰动程度、电离现象等特征,一般将大气分为三层。

最底层为对流层,向上依次为平流层和高层大气。

对流层气温随海拔增高而降低,平流层气温随海拔增高而增高;高层大气的底层气温随海拔增高而降低,上层气温随海拔增高而增高。

①层为对流层,②为平流层,③层为高层大气,故选A。

11.对流层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为地面,结合上题分析可知,①层为对流层,②为平流层,③层为高层大气,故选A。

考点:

大气垂直分层

【知识拓展】大气受热的过程:

“太阳暖大地”:

太阳辐射能是地球上最主要的能量来源,虽然需要穿过厚厚的大气,但大气直接吸收的太阳辐射能量很少,只有臭氧和氧原子吸收一部分波长较短的紫外线,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波长较长的红外线,而能量最强的可见光被吸收的很少,绝大部分透过大气射到地面,地面因吸收太阳辐射能增温。

“大地暖大气”:

地面增温的同时向外辐射热量。

相对于太阳短波辐射,地面辐射是长波辐射,除少数透过大气返回宇宙空间外,绝大部分被近地面大气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使大气增温。

“大气返大地”:

大气在增温的同时,也向外辐射热量,既向上辐射,也向下辐射,其中大部分朝向地面,称为大气逆辐射,大气逆辐射把热量还给地面,在一定程度上补偿了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对地面起到了保温作用。

12.A

13.B

【解析】

试题分析:

12.主要考查的是大气的运动的相关知识。

A为热力环流,地面受热后气体膨胀上升,地面冷却气体收缩下沉;B是错误的,城市是热岛,气流膨胀上升;C是错误的,白天,陆地升温快,气体受热膨胀上升,海洋收缩下沉;D是错误的,水平气压梯度力应该由高气压流向低气压。

故选A。

13.读图结合上题分析,②地区为城市,由于城市人口众多,经济发达,工业生产及交通运输等产生大量人为热,导致城市气温高于郊区,城市气流上升,郊区气流下沉,在近地面气流从郊区流向城市,在高空从城市上空流向郊区上空,从而形成热力环流,故选B。

考点:

热力环流的形成及城市热岛效应

14.A

15.B

【解析】

试题分析:

14.读图,亚欧大陆形成高压,我国东部地区盛行西北季风,此时为北半球冬季,为1月,故选A。

15.读图可知,M位于我国东部地区,此时盛行西北季风,亚欧大陆东部的西北季风是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的,故选B。

考点:

东亚季风成因

【名师点睛】东亚季风的形成原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1月(冬季)亚洲高压(蒙古高压)切断了副极地低气压带,使得副极地低气压带仅存在于大洋中(北太平洋中的阿留申低压和北大西洋中的冰岛低压),在东亚形成了西北季风;7月(夏季)亚洲低压(印度低压)切断了副热带高压带,使得副热带高压带仅存在于大洋中(太平洋中的夏威夷高压和大西洋中的亚速尔高压),在东亚形成了东南季风。

此题关键是理解、掌握、运用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导致冬夏季风的转换规律。

16.A

17.D

【解析】

试题分析:

16.冷暖气团的交界面叫锋面,A对。

锋面总是倾斜在冷气团一侧,B错。

锋面两侧温度、湿度、气压、风等差别很大,C错。

锋面过境时可能出现云雨、大风天气但不一定,D错。

故选A。

17.当暖锋过境时,由于暖气团势力弱,所以移动速度慢,会带来连续性降水天气,故选D。

考点:

锋面系统与天气

【知识拓展】冷暖气团相遇时的交界面就是锋面,在剖面图上锋面一般以倾斜线表示。

因冷气团密度大,故无论是何种性质的锋,冷气团总在锋面的下侧,暖气团总在锋面的上侧。

那么如何区分冷锋和暖锋呢?

冷锋和暖锋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冷锋、暖锋中的冷暖气团势力强弱不同,所以锋面类型和锋面前进的方向也就不同。

冷锋是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的锋。

冷气团与暖气团在锋面上被迫抬升的气流运动箭头方向相反。

暖锋是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的锋。

暖气团沿锋面爬升的气流方向箭头,与锋面另一侧的冷气团移动的方向是一致的。

由此,可借助于冷气团的箭头方向来判别冷、暖锋。

二、锋面符号不同。

冷锋用线条加(黑)三角表示,三角形标在暖气团一侧,而暖锋用线条加(黑)半圆表示,半圆标在冷气团一侧。

三、锋面坡度(即锋面线与地面的夹角)不一样。

因冷气团移动速度快,因此在冷锋中冷气团推动锋面快速移动,暖气团迅速抬升,因此冷锋坡度大;而暖锋中暖气团缓慢爬升到冷气团之上,推动锋面缓慢移动,故暖锋坡度小。

四、冷锋、暖锋降水的位置和范围大小不同。

冷锋降水主要出现在锋线后及附近,雨区狭窄;而暖锋降水全在锋线前,雨区范围较宽。

五、冷锋、暖锋降水的时间、强度也不一样。

冷锋降水时间短,强度大。

暖锋降水时间长,强度小。

六、冷锋、暖锋过境时和过境后的天气变化情况不同。

冷锋过境时,常常出现阴天、刮风、降雨(雪)、降温等天气现象。

冷锋过境以后,冷气团占据原来暖气团的的位置,气温下降,湿度下降,气压升高,天气转晴。

而暖锋过境时,云层加厚,遮满天空,常常形成连续性降水(即持续较长时间的不间断降水)。

暖锋过境后,天气在暖气团控制下,气温升高,湿度加大,气压降低,天气转晴。

以上是冷锋和暖锋的主要区别,锋面系统是影响我国的主要天气系统,我国的降水和一些灾害性天气大都与锋面活动有联系,其中以冷锋的影响为主。

我国北方夏季的暴雨多是由冷锋形成的锋面雨;冬季暴发的寒潮也是冷锋南下时形成的。

18.A

19.D

【解析】

试题分析:

18.读图根据世界洋流分布及分类可知,寒流是由水温低的海区流向水温高的海区。

图中

为秘鲁寒流,

为东澳大利亚暖流,

为千岛寒流,

为加利福尼亚寒流,

为日本暖流,

为阿拉斯加暖流。

为寒流的是①③④,故选A。

19.读图结合上题分析,

为秘鲁寒流,

为东澳大利亚暖流,

为千岛寒流,

为加利福尼亚寒流,

为日本暖流,

为阿拉斯加暖流。

日本暖流和千岛寒流交汇形成北海道渔场,秘鲁寒流为上升补偿流,形成秘鲁渔场。

分别位于①、⑤附近,故选D。

考点:

世界洋流分布规律及对海洋生物的影响

20.D

21.D

22.A

【解析】

试题分析:

20.岩石圈包括地壳的全部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故选D。

21.火山喷发属于岩浆喷出地表形成的,读图可知,图中①为外力作用,②为沉积岩被挤压发生弯曲,③为变质作用,④为岩浆喷出,故选D。

22.石灰岩属于沉积岩,大理岩属于变质岩,安山岩和花岗岩属于岩浆岩,故选A。

考点:

岩石圈的范围三大岩石分类地壳物质循环

【名师点睛】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

岩石与地壳物质循环:

三大岩石与岩浆之间的相互转换,构成了地壳物质的循环过程。

(1)岩浆岩:

岩浆在上升过程中冷却、凝固而成,在地表以下形成侵入岩(如花岗岩);喷出地表后冷却凝固,叫喷出岩,又称火山岩(如玄武岩)。

(2)沉积岩:

岩石在外力作用下,经过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和固结成岩作用形成,具有层理结构,一般含有化石。

如石灰岩、页岩、砂岩、砾岩等,以及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

正常情况下,沉积岩层呈上新下老的关系。

亦可根据所含化石确定时间先后顺序。

物质构成和化石还可以反映当时的沉积环境,如煤层说明以前是湿润的森林,石灰岩层说明以前是温暖的浅海环境,等等。

(3)变质岩:

由其它岩石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发生变质作用形成。

如石灰岩受热后成为大理岩,页岩受挤压形成板岩等。

23.A

24.B

25.C

【解析】

试题分析:

23.读图可知,图中岩层均为沉积岩,根据沉积岩的形成来看,下面的先沉积,上面的后沉积,故选A。

24.中间岩层向上弯曲的为背斜,读图可知,乙处中间岩层向上弯曲,为背斜,甲为向斜,丙处为断层地质构造。

故选B。

25.读图可知,甲处地势高于周边,为山岭,从地质构造来看,应为向斜,向斜一般形成谷地,但由于向斜槽部受挤压,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形成山岭,故选C。

考点:

地质构造与地貌外力作用与地貌

26.D

27.C

【解析】

试题分析:

26.干旱地区由于降水少,气候干旱,外力作用以风力为主,流水作用微弱,而冲积平原和三角洲属于流水的沉积地貌,①错。

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是流水侵蚀形成的,②错。

横断山地“水拍云崖”的雄奇壮丽景观为流水的侵蚀作用,③错。

沙丘是风力的沉积作用,④对。

故选D。

27.由上题分析可知,冲积平原和三角洲属于流水的沉积地貌。

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是流水侵蚀形成的。

横断山地“水拍云崖”的雄奇壮丽景观为流水的侵蚀作用。

沙丘是风力的沉积作用。

②③均为流水侵蚀作用,故选C。

考点:

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28.C

29.A

30.B

【解析】

试题分析:

28.读图可知,根据纬线弯曲方向与晨昏线的关系,可以判断此图为以南极点为中心的俯视图,此时若L纬线上MN的弧度为120º,则该纬线的夜长为8小时,根据南北相同纬线的昼长对称原则,则奥斯陆(60ºN,10.7ºE)的昼长时间为8小时,故选C。

29.若MN经度差为90°,则该纬线该日的夜长为6小时,昼长为18小时,N地的日出时间为3点,故选C。

30.若MN经度差增大,说明南纬60︒的夜长增长,太阳直射点北移,A错。

K线上纬度最高点出现极昼,昼长为24小时,B对。

此时太阳直射南半球,北部球为冬季,东亚地区盛行西北风,C错。

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南半球昼长夜短,为南半球夏季,南纬30º~40º大陆西岸炎热干燥,D错。

故选B。

考点: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与昼夜长短的变化

31.

(1)赤道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东北)信

(2)②亚洲低压(印度低压)热力性质西南(季)高温多雨

(3)(全年)多雨动力干湿季分明(降水集中在夏半年)

(4)②cd

【解析】

试题分析:

(1)读图可知,①位于赤道附近,为赤道低气压带,②处位于北纬30︒附近,为副热带高气压带,③位于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赤道低气压带之间,为东北信风带。

(2)7月份,由于海陆分布的影响,陆地上温度高,形成低气压,切断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结合上题分析,②处位于北纬30︒附近,为副热带高气压带,故②处气压带被切断。

亚欧大陆上的低压中心为印度低压。

形成原因为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此时气压带风带位置北移,南亚地区受南半球东南信风向北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右偏形成西南季风。

风从海洋带来大量降水,高温多雨。

(3)由上题分析,①位于赤道附近,为赤道低气压带,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形成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

②处位于北纬30︒附近,为副热带高气压带,是动力因素形成的。

由赤道低气压带和东北信风带交替控制下形成热带草原气候,降水有明显干湿季,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降水多,受信风带影响降水少,为干季。

(4)读图可知,a为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b为热带沙漠气候(全年高温干燥)c为南半球的温带海洋性气候,d为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是由于全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②)控制形成的。

主要分布在南、北纬40º~60º大陆西岸的气候类型是为温带海洋性气候(c),在大陆西岸,受②气压带、④风带交替影响形成的气候类型是地中海气候(d)。

考点:

气压带的分布及对气候的影响

【知识拓展】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规律

(1)大致以赤道为对称轴,南北对称分布。

(2)高低气压相间分布。

(3)信风带与极地东风带风向相同,与西风带风向相反。

(4)一般地,赤道低气压带分布在赤道附近;副热带高气压带分布在30°纬线附近;副极地低气压带分布在60°纬线附近;极地高气压带分布在90°纬线附近。

32.

(1)③变大张裂(彼此分离)

(2)⑥⑤

(3)太平洋板块

【解析】

试题分析:

(1)阿拉伯半岛位于印度洋板块上,红海位于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生长边界上,不断变大,是板块彼此分离导致的。

读图可知,

为美洲板块,

为太平洋板块,

为印度洋板块,

为非洲板块,

为南极洲板块,

为亚欧板块。

(2)喜马拉雅山是由亚欧板块(⑥)与印度洋板块(

)挤压碰撞形成的,南美洲西侧的海岸山脉是由南极洲板块(

)与美洲板块(

)挤压碰撞形成的。

(3)亚洲东部的岛弧是由亚欧板块(

)与太平洋板块(

)挤压碰撞形成的。

考点:

板块分布及对地形的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