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主题班会 心理健康教育合理认知在教师心理健康.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994245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1.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主题班会 心理健康教育合理认知在教师心理健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中学主题班会 心理健康教育合理认知在教师心理健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中学主题班会 心理健康教育合理认知在教师心理健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中学主题班会 心理健康教育合理认知在教师心理健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中学主题班会 心理健康教育合理认知在教师心理健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学主题班会 心理健康教育合理认知在教师心理健康.docx

《中学主题班会 心理健康教育合理认知在教师心理健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主题班会 心理健康教育合理认知在教师心理健康.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学主题班会 心理健康教育合理认知在教师心理健康.docx

中学主题班会心理健康教育合理认知在教师心理健康

幸福不幸福全在于自己

——合理认知在教师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教师职业是太阳底下最光辉、最神圣的职业,它维系着千百万孩子的健康成长,维系着千百万家庭的幸福快乐,因而应该是最蕴含生命力和创造性、最好充满幸福和欢乐的职业。

然而,笔者与同事杨顺连老师一起在2000年5月用SCL-90精神症状自评量表对全县小学教师进行大样本测查,发现近三分之二的小学教师至少存在某一方面的精神症状,有四分之一的小学教师存在五方面以上的精神症状,其中有少数教师程度已相当严重,直接影响了工作质量和生活质量。

我们的另一份自制调查问卷调查显示,87.1%的小学教师每天工作时间超过8小时,66.2%的小学教师超过9小时,22.9%的小学教师超过10小时;几乎所有的小学教师感到“压力很大”,近一半小学教师觉得“压力大的主要原因是工作负担太重”,一半以上小学教师感到“最苦恼的事是学生难教”;55.2%的小学教师“工作心情不愉快”,不愉快的主要原因还是由于“工作压力实在太大了”,“教师工作实在太累了”。

据中学教师称,由于中考、高考升学率的压力等原因,他们所承受的心理压力比小学教师有过之而无不及(笔者的调查报告见《教育信息报》2000年11月4日理论版整一版)。

于是,人们陷入了一种尴尬之中:

社会发展使得教师成为越来越令人羡慕的职业,同时也使得教师成为越来越令人心力交瘁的职业。

这种尴尬使不少中小学教师长期处于类似“心理感冒”的一种“亚健康”状态中,不仅导致教师早衰甚至早逝,并且弥漫性地投射到学生身上,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许多研究表明,只有心理健康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心理健康的学生,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既要“治标”又要“治本”,这个“本”就是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水平。

这些年,我们大声疾呼全社会都来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在赞美教师的蜡烛精神,强调教师的奉献与责任的同时,给教师以更多的关爱,形成一个“社会善待教师,教师善待学生”的良性循环,让教师有健全的身心,健康的体魄来支撑“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让他们能“用美的心灵去塑造美的心灵。

然而,由于“大国办了个穷教育”或者说“穷国办了个大教育”,目前要靠政府和社会的力量在短期内大幅度改善教师的生存状态是不大可能的。

在外界条件无法根本改变的情况下,教师自己是否无能为力了呢?

笔者认为:

“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创造人类幸福,全靠我们自己。

”。

在目前的压力状态下,帮助教师掌握心理保健的知识和方法,学会自我调节,自我缓释,自我放松,自我成长,对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是非常必要的。

出于一种“助人自助”的神圣感和使命感,笔者和同事一起在城镇、农村、山区各选择一所学校,进行“教师心理健康自我教育”的行动研究。

我们提出了一些支柱性的口号:

“我们没办法改造客观世界,但是我们有办法改造主观世界。

“幸福是一种感觉,快乐不快乐全在于自己。

“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把我们压垮,只有自己才会把自己压垮;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把我们打倒,只有自己才会把自己打倒。

我们把可读性很强,操作性也很强的心理健康自学材料发给教师,要求他们自学、自省、自悟;

我们每月一轮顶风冒雨深入三所学校作心理健康专题讲座;

我们布置教师运用所学心理学知识做书面认知作业;

我们要求教师睁大眼睛从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寻找快乐;

我们让教师根据不同的情绪困扰开展小组讨论,在交流与合作中缓解心理压力,促进人际交往,解决共同问题;

我们要求校长创设良好的人际环境,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校园心理气氛;

我们建议各校最好形成一种制度,让教师经常参加文化休闲活动,为教师创造一种放松身心、开放自己、成就自己的机会……

国内许多研究表明,中国教师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主要是中国教师的社会地位不高,办学条件欠佳,工作负担过重,职业竞争激烈,心理压力过大,应激反应过频等原因引起的。

这些当然都是事实!

但是,在我们开展研究的两年时间里,这三所学校的各种外界条件基本不变:

办学条件并无明显改观,工资待遇和社会地位并无明显提高,工作负担并无减轻,职业竞争反而愈演愈烈,但是由于被试教师学会了自我调节和自我保健,减少了很多应激反应和心理冲突,减轻了很多心理压力,用SLC-90和16PF两份心理测试卷的相关样本前后测统计检验表明,教师的精神症状明显减少,心理健康水平显著提高。

我们的研究结果雄辩地证明,通过外在的教育性、预防性心理干预和教师的自学自省自悟,唤醒教师心理自我保健的强烈意识,引导教师自行解决可能产生的心理问题,这是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

这条途径为什么能够如此显著地增强教师心理保健的意识和能力,有效地提高教师心理健康的水平呢?

是因为我们的研究始终建立在一个强大的心理学理论支柱之上:

“合理情绪疗法”。

“人不是为事情困扰着,而是被对这件事的看法困扰着。

”合理情绪疗法的创始人,美国临床心理学家艾利斯把这句话作为其心理治疗理论的起点。

他强调人的认知在情绪和行为中的主宰作用,认为,人们往往不快乐,是因为被“绝对化倾向”、“过分概括化(即以偏概全)”、“糟糕至极”等不合理的认知束缚了心灵,导致了情绪困扰。

要想从灰色的情绪中解脱出来,就必须与不合理信念作斗争,用合理信念来取代不合理信念。

而他的ABCDE操作模式来是解决情绪困扰的有力武器:

A:

发生的事件(应激源);

B:

人们对事件所持的观念或信念;

C:

观念或信念所引起的情绪及行为反应;

D:

劝导干预;

E:

效果(不良的情绪和行为消失或减弱)。

举例说明。

我们发现某位同事最近无精打采,情绪低落,寝食难安,面黄肌瘦,容易发火,对学生偶有体罚。

(这是C,不良的情绪和行为反应)

我们问他原因,他说,妻子患了晚期胃癌,如果手术治疗肯定人财两空,可是风雨同舟相濡以沫走过这么多年,怎么忍心见死不救?

妻子要是撒手西去,我的家庭怎么办?

我的孩子怎么办,我还怎么活得下去?

(这是A,外界负性事件。

同事的言下之意:

造成他情绪和行为异常的原因是“妻子患了不治之症”(A)。

可是根据合理情绪疗法,事件A不能直接导致不良反应C,是人们对事件A的认知评价中的不合理信念B引起了情绪困扰C。

上面这位教师要想摆脱困扰,应该怎么办?

显然,A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很难改变;只能通过改造不合理信念B来改变情绪和行为C。

这一步就是D:

把不合理信念B(绝对化倾向,把妻子患病感受为糟糕至极,天塌下来一样等)挖掘出来,进行自我劝导、自我辩解,用正确合理的信念来取代不合理的信念。

出现结果E:

能心平气和地接受现实,理智地看待妻子患病这件事情,不良情绪和行为逐渐消退,心理恢复平衡。

在课题研究中,我们和被试教师一起寻找各种已经或可能引起教师情绪困扰和行为异常的负性事件(A),包括来自教师职业的、来自调皮学生的、来自家长的、来自竞争的、来自人际交往的,来自家庭的。

我们组织教师按A的不同类型,进行小组讨论、大组交流,学着用ABCDE操作模式进行心理调节。

(一)对学生恨铁不成钢引起的不良情绪怎么缓解?

无论在问卷调查还是在行动研究中,教师的不良情绪最多的是来自学生,以至于我们在根据负性事件类型进行分组讨论时,不得不把“主要烦恼来自学生”的教师进行再分组。

各小组教师你一言我一语,运用ABCDE模式进行心理调节。

现举一例。

A(负性事件):

班里有些学生不爱学习,不遵守纪律,总是拖欠作业,因此成绩总是不好。

C(情绪和行为反应):

苦恼、生气、不平、焦虑、伤心、失眠、吃不下饭、对学生常恐吓、偶有体罚。

B(把貌似合理实则不合理的信念挖掘出来):

——学生应该学好功课,不好好学又屡教不改的学生真是朽木不可雕也;

——这么不听话,把我的话当耳边风,这是对我的挑衅和蔑视;

——班里的后进学生比别班的多,也更差,太不公平了,运气怎么这么差;

——自己辛辛苦苦工作,学生不配合,考试成绩拖后腿,家长和领导还以为我没本事,影响自己的声誉又影响考核成绩;

——自己为教育这些后进学生付出了那么多心血,但是成效不大,自己真是太没用了,简直一文不值……

D(自我劝导、自我辩论,用合理信念取代不合理信念):

——学生确实应该认真学习,按时完成作业,但是十个指头有长短,学生也有个别差异,我们不能要求每一个学生都学得一样好(克服绝对化倾向);

——学生不做作业可能是不懂,也可能是贪玩,不是故意跟自己过不去。

要是因为没听懂,自己的教育也许存在问题;要是因为贪玩,爱玩是孩子的天性,要是他们也能像大人那样有自制力,就不成其为孩子了。

况且学生也是挺苦挺累的,他们承受的课业负担比我们那时重多了,他们的玩耍和童趣又实在太少,也是值得同情的。

(设身处地,换位思考)

——公平是相对的,现实生活中很难找到绝对公平。

每个班都有不肯做作业的学生,有成绩落后的学生,并不是我班独有的现象。

自己班的后进生比较多,但这不是领导故意赞成的,要是把这些学生调到别的班里,对其它同事来说岂不也一样?

(克服要求绝对公平的思想)

——其实学习不认真的学生也有许多优点(比如说体育、劳动、乐于助人、有义气等),不能否定他们的一切,不能用有色眼镜看他们(克服“以偏概全”);

——自己在后进学生的转化上做了大量工作,虽然效果不显著,也不是毫无效果,有几位不是有了明显进步吗?

即使这项工作不能令人满意,自己也不是一文不值,有的方面曾经受过领导的表扬,自己还是很有价值的(自我效能感);

——即使真的一点效果也没有,但是尽到自己努力了,对得起学生和家长了,可以考虑适当降低对这几位学生的作业要求。

(克服完美主义倾向)。

E:

(效果):

心理恢复平衡,能够心平气和地看待后进生的违纪行为和成绩不良,消除或缓解了焦虑、苦恼、愤怒、不平等诸多不良情绪,心情舒畅,饮食和睡眠情况明显改善,并与后进学生建立了平等友好的关系。

(二)师生之间发生冲突怎么自我调节?

师生关系是学校里最经常、最普遍、最本质的人际关系,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不仅是维护学生身心健康,让学生在学校里快乐地勤奋学习的重要保证,也是维护教师身心健康,让教师在学校里幸福地努力工作的重要保证。

我想所有教师都明白这个道理,可是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的事件却屡屡发生。

勿庸置疑,有些教师体罚学生确实是师德问题,他们不爱自己的职业,讨厌自己的学生,恃强凌弱摧残学生的身心。

可是对一部分体罚学生的教师来说,他们其实对学生很热爱,他们其实对工作很负责,他们的体罚行为虽然外在地表现为“师德”问题,其内在的原因却是心理问题,他们是在恨铁不成钢的极度焦虑状态下不善于自我调节,做出了不理智的事情。

有一位新任班主任从楼下走过,三位学生在楼上打赌谁敢喊新班主任的名字,学生小刘“勇敢”地扯着嗓子喊起来。

班主任立即进入强烈的应激状态,他怒发冲冠,三步两步上楼,一个耳光打过去,小刘左耳膜破裂。

班主任后悔莫及,赔礼道歉承担经济损失,但还是受到了严厉的惩罚:

扣除当年资金,两年不能加薪,三年不得职评,班级管理和教学成绩也每况愈下。

一连串的负性事件使他长期陷入自责自怨自艾的郁郁寡欢之中,生活和工作从此失去了快乐。

他在伤害学生的同时,自己受到了更为严重的伤害和惩罚!

同样是学生直呼教师的名字,而对有的教师来说却是小应激而已,片刻之间烟消云散;另一些教师则安然无恙,波澜不惊。

同样一个负性事情,为什么在不同教师身上引起的反应如此不同?

起决定作用的还是对这一事件的认知评价。

我们与教师一起运用ABCDE模式分析这一事件。

A(事件):

学生直呼老师的姓名或在黑板上写老师的名字。

B(不合理信念):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天地君亲师”之说,学生竟敢叫老师的名字,真是目无尊长,无法无天;

学生叫教师的名字,是看不起教师,是对教师权威地位的挑衅,如果不压下去,以后还怎么维护自己的威信?

这是故意捣乱,想给老师一个下马威,是对教师批评他的一种报复。

……

C(情绪和行为反应):

生气,愤怒,暴跳如雷,体罚学生。

D(自我劝导,自我辩论):

师道尊严是封建社会的传统师生观,在社会主义的学校,教师和学生在人格和地位上是完全平等的,教师既是学生的良师也是学生的益友,既然是朋友,叫一叫名字也不是什么大逆不道的事情;

名字只是一个符号,本来就是给人叫的。

在国外,学生直呼教师名字,儿子直呼老子名字的现象司空见惯,那么,学生叫教师的名字又有什么大不了的呢?

学生直呼老师姓名或把老师的名字挂在黑板上,也有好处,至少能使学生牢牢地记住老师,不至于教了他们几年还不知道老师姓甚名谁;

孩子到底还小,他们叫老师的名字只是出于调皮和好奇,不是故意要与老师过不去,更不是欺侮老师。

不要跟小孩一般见识。

学生叫老师名字,老师爽快地答应,对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和自己的心情更有好处。

E:

不良情绪体验消失,恢复心理平衡,以后遇到同类事情,能够一笑了之。

假如教师对类似事件有如上认知,怎么会对学生的调皮行为动粗呢!

(三)竞争失败的阴影怎么摆脱?

中小学教师的压力都很大,其中有两类教师的心理压力特别大,一类是学校中的弱势群体,他们年龄偏大,知识结构落后,教学方法陈旧,面临着被时代所抛弃的威胁(篇幅所限,这类问题暂且不论);另一类是学校里的年轻教师,他们渴望出类拔萃,渴望成为名师、教坛新秀、学校领导,渴望通过公开竞争从山区农村调到条件比较好的城镇。

然而主客观条件所限,往往一时难以如愿,一旦竞争失败,他们就可能出现心理问题。

笔者认为,对于志存高远的年轻教师来说,目标很重要,心理平衡也很重要;成功很重要,幸福快乐也很重要。

必须树立远大的奋斗目标,并且百折不挠,坚持不懈;同时,还必须淡泊名利,宁静致远。

这两者看起来矛盾其实并不矛盾。

从成功学的角度,为了开发人的潜能,增加成功机会,我们主张年轻教师的期望水平高一点,要树立远大的奋斗目标,并且百折不挠,坚持不懈;从心理健康的角度,为了避免遭受挫折失败后陷于心理障碍中,我们建议他们从实际出发,适当降低期望值,重新调整目标,淡泊名利,宁静致远。

平衡这两者关系是一门科学也是一种艺术,最好同时确立两个层次的人生目标。

最高目标:

在条件许可范围内,追求卓越,追求自我实现,追求事业成功。

对教师来说,争取出类拔萃,做一个学者型教师。

基本目标:

追求平平安安,平平常常,平平凡凡。

对教师来说,完成教育教学任务,保证基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全家和睦、幸福、安康。

基本目标是最高目标的基础和条件,最高目标是基本目标的延伸和发展。

没有最高目标,会影响潜能的发挥;没有基本目标,万一最高目标达不到,可能产生心理问题。

以基本目标作为人生目标的底线,有利于身心健康。

不过最终只有真正解决认知问题,才能真正解决心理问题。

列举研究中的两个案例:

有一位骨干教师,各方面条件不错,他怀着必胜的信念报名参加公开招聘校长的考试。

笔试和面试两关顺利通过,但在最后考核关被淘汰了(这是诱发事件A)。

接下来的几天里,他难过、失望、烦躁不安,无精打采,对任何事情都提不起精神,以往的雄心与抱负灰飞烟灭,只留下心中挥之不去的隐痛(这是负性情绪C)。

几位要好的同事劝导他,其中一句简单的话语拨动了他的心弦:

“当你眼中有泪时,你将看不到美好的明天”。

于是,他开始进行自我调适。

通过冷静的思考,他发现自己对参加校长竞聘这件事存在不少绝对化、偏面性的认识(不合理信念B):

1、要么不参加招聘考试,既然参加了,就必须成功,否则就是不可容忍的;

2、只有当上校长才能更好地发展自己,一辈子当普通教师,太屈才了;

3、竞聘失败是件很丢脸的事情,暴露了我想当官的思想苗头,别人会讥笑我,我还怎么做人?

4、这次竞争失败,证明我是一个无能的失败者,我将没有任何快乐可言了;

针对这些不合理信念,他一一进行自我辩论,产生了以下新的想法(与不合理信念辩论D):

1、天外有天,山外有山,谁能保证自己事事成功呢?

参加者那么多,名额又那么少,竞聘失败是正常的。

2、发挥自己才能的机会很多,不一定非要当校长才能挖掘自己的潜能;

3、暴露自己想当官也并非坏事,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谁不想往高处走呢?

而且现在观念变了,相信别人能理解。

4、竞争失败已成事实,不可改变,一味地难过消沉没有丝毫意义,反而真会让人看不起,不如振作起来,快乐进取;

5、竞争失败也是因为自己能力还不够,工作还没有做到位,还不具备当校长的条件,这恰恰给自己指明了弱点,若不改掉这些弱点,即使当上校长也做不好工作;

6、竞争失败虽然令我难堪和沮丧,但也并非糟糕透顶,“无官一身轻”,不当校长可以省去不少烦心事,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于专业水平的提高,最终对自己的专业发展还会有好处;

7、不少同行都说,一些教师当了校长之后,高高在上,与教师格格不入,那么我恰好可以免去这一后患,与同事们密切交往,保持珍贵的友谊;

8、我的女朋友也希望我把功名得失看淡一点,目光看远一点,追求健全的人格和幸福的生活,这使我很受安慰和鼓舞。

至此,这位教师豁然开朗,心中一片明丽,他恢复了心理平衡,重又满怀信心地投入到紧张繁忙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去(心理自我调节效果E)。

上述案例雄辩地证明,合理情绪疗法是帮助中小学教师冲破心理牢笼的一个可以随身携带的法宝。

回味上述案例,可以发现以下事实:

运用合理情绪疗法消除负性事件引起的不良情绪,关键是两条:

第一是挖掘出自己对该事件认知评价中的所有不合理信念B;第二是要用正确合理的信念来代替不合理信念B。

一旦从根本上改变了对诱发事件的看法,也就从根本上解决了不良情绪和由此引起的不良行为。

在这个过程中,运用ABCDE模式,挖掘不合理信念B,这是第二位的,短期内可以学会的,而树立正确的理念和认知才是第一位重要的,非得长期自我修养不可。

换句话说,我们要想对症下药地运用合理情绪疗法这个良方,来对自己进行心理自助,不仅要掌握ABCDE模式的运用技术,更重要的是必须学会用理性的,睿智的、全面的观点看待世界的万事万物,也就是说,要有合理的认知。

合理的认知是心理健康的基础,错误的认知是导致心理障碍的最重要原因之一。

对于教师来说,不合理认知不仅影响自己的心理健康,而且必然导致教育行为上的偏差,进而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

要避免错误认知对情绪的困扰,必须在头脑里牢固地树立起许许多多正确的认知观念,一旦需要,立即从头脑里闪现出来,调动起来,作为强有力的武器,与不合理信念作斗争。

教师至少必须牢固地树立以下正确合理的信念:

(一)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学会悦纳学生

教师观的核心是学生观。

正确的学生观至少应该包括:

一是要把学生当人。

学生既然是人,就有人格尊严,就有尊重和自尊的需要,教师必须把他们当作一个独立完整的人来对待;既然学生是人,就有差异,十个指头有长短,世界上找不到完全相同的两个人,因而每一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教师要承认这种差异,悦纳这种差异,允许学生优秀,也允许学生不优秀,鼓励学生的进步,也容忍学生的退步;成绩好的学生是可爱的,暂时落后的学生也是可爱的;听话的学生是可爱的,淘气顽皮的学生也是可爱的。

这样,就有可能建立民主平等和谐安全的师生关系,在理想的师生关系中享受人间最美好的感情。

二是把孩子当孩子。

学生是人,但这种人不是“大人”,而是“小人”,不管他的个子有多高,块头有多大,孩子毕竟是孩子,他们眼里看到的世界与教师眼里看到的世界是不同的,他们犯的错误有很多是成长中的必然,是美丽的错误,是教师年轻时也犯过的错误。

我们要蹲下来与孩子说话,宽容地看待他们,全面地发展地看待他们。

如此,教师就可以大大减少因“恨铁不成钢”而产生的极度焦虑、愤怒和哀怨,在师生友好交往中与孩子们一起体验成长的快乐。

三是把学生当学生。

学生是人,是孩子,我们要尊重他们,爱护他们,保护他们,但是这绝不意味着放弃严格教育的责任。

教育的最终目的和终极的功能是为年轻一代的幸福服务,教师不仅要为学生今天的幸福负责,也要为他们明天的幸福、一生的幸福负责。

这样一来,一种神圣的使命感、责任感就会油然而生,这种使命感和责任感是教师实现人生价值的动力,也是教师心理健康的滋润剂。

(二)树立崇高的职业观,学会悦纳教师职业

如何看待教师职业?

是把它作为一个养家糊口、获取工资报酬的饭碗,还是把它作为一种实现人生价值的事业?

职业境界不同,在心中引起的体验是截然不同的,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也是截然不同的。

有的教师认为自己从事的是一种天底下最痛苦的职业,备课、上课、改作、辅导、解决纠纷,既是消防队长又是派出所长,既是领导又是保姆,讲得口干舌燥,累得腰酸背痛,一天到晚疲于奔命,有时还要面对学生和家长的无理取闹,如果有机会选择,下辈子再也不当教师了。

2018年教师节受到温家宝总理亲切接见的特级教师霍懋征,年轻时放弃大学教授不当,放弃教育部官员和全国妇联官员不当,醉心于小学语文教育长达61年,至今仍以83岁高龄坚守在教育岗位上,她耳聪目明,精神抖擞,兴致勃勃,一天工作十多个小时还是其乐融融。

白岩松问她何以能这样,她说看到那么多孩子健康成长起来了,成了国家的有用之才,而且他们都得到了幸福和快乐,因此自己就感到十分幸福和快乐。

两种截然不同的精神状态,源于两种截然不同的职业境界。

当你把教师职业当作一项事业而不仅是一个饭碗时,当你把教育岗位当作一种创造性地实现自身价值的舞台而不是一种负担时,我们就会像霍懋征一样,在工作中得到欢乐,而不是烦恼和悲伤,更不是职业倦怠,我们就会感到,工作着是美丽的,忙碌着是快乐的。

(三)树立积极的人生观,让生活变得丰富多彩

教师工作具有很强的周期性和重复性,如果不注意自我调节,为师之初的兴奋感和新鲜感很快就会被心力交瘁和烦恼苦闷所替代,到了一定年限,职业倦怠——一种弥漫性的消极情绪就会悄无声息地潜入教师的心灵:

过了暑假盼寒假,过了寒假盼暑假,教育教学工作演变成被动的应付和痛苦的煎熬,在这样的状态下工作,当教师还有什么快乐幸福可言?

教师又怎能做到身心健康?

美学家认为,世界上并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同样,生活中并不缺少快乐,缺少的是发现快乐的眼睛。

教师必须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在平凡的工作中享受工作,在平凡的生活中享受生活。

教师的快乐在哪里?

就在所谓单调重复的生活中,就在所谓平淡无奇的日子里。

假如我们能用积极乐观的态度看学校,看学生,看生活,看世界,那么,我们就会对周围的世界常常保持新鲜感,我们就会使单调重复的工作和生活变得丰富多彩,我们就会把平常无奇的日子过得有滋有味道,那么,对我们来说,每一次日出都会像第一次看见那样美妙,每一朵花儿都会像玫瑰花那样温馨,每一节课都会像毕业实习课那样新鲜,每一个学生都会像小天使那样可爱。

请试试:

把每一个教案当作一首散文诗来写,把第一次晨间谈话当作一次讲演来做,把每一节课当作一台精彩的节目来演……

假如没当过班主任,主动要求当一次试试,你当然得准备吃苦受累,但是在与学生的友好交往中,你能获得许多以往所享受不到的纯洁高尚的人间情感;

假如没上过公开课,争取上堂观摩课试试!

在准备过程中你也许会紧张忙碌,也可能会产生一些小应激,但是却能让你经历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探索的喜悦!

假如没做过教育科研,申报一个课题试试!

教育科研是复杂的、辛苦的、需要奉献精神和创造激情的,可是饱尝了创造的艰辛之后,当你在教育科研领域大声发出自己的声音时,这种成功喜悦是任何世俗的名利地位和物质享受都无法比拟的,它会让你真正感受到自己是有价值的、优秀的、独一无二的,这种自我实现需要的满足就像一剂心理健康的甘露,丝丝滋润你的心田。

教师劳动是一种充满生命涌动的、高度创造性的劳动,这样的一种高尚的劳动没有理由不使我们的人生充满意义!

(四)运用正确的思维方式,学会快乐地生活

多年前有一首流行歌曲唱道:

“幸福不是毛毛雨,不会自己从天上掉下来”。

笔者认为,幸福虽然不会从天上掉下来,却可以从自己心底里找出来。

对同一个事物,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主观认识,不同的主观认识会产生不同的情绪体验,在你的内心唤起的是幸福感还是痛苦感,全在于你对这件事情怎么看。

苦和乐是相对的,都是对生活的一种感受,快乐不快乐全在于自己,就看你有没有正确合理的思维方式。

人们常常陷入思维误区,从而造成认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