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开放获取运动的追溯与展望.docx
《我国开放获取运动的追溯与展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开放获取运动的追溯与展望.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我国开放获取运动的追溯与展望
我国开放获取运动的追溯与展望
刘巧英
2012-12-1815:
52:
46 来源:
《情报资料工作》2011年06期
【英文标题】OpenAccessinChina:
RetrospectandProspect
【作者简介】刘巧英,女,1977年生,中原工学院图书馆信息部主任,馆员(郑州450007)
【内容提要】文章回顾了我国开放获取运动的发展历程,分析了当前开放获取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最后对其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ThispaperreviewsthedevelopmentofopenaccessinChina,andanalyzestheproblemsofopenaccessatpresent,atlastprospectsthefutureofopenaccess.
【关键词】开放获取/信息资源/网络资源openaccess/informationresource/networkresource
“开放获取”在网络环境中被热捧和呈现“加速度”趋势,并被寄予能抗衡甚至是解决学术出版危机、学术交流危机、信息获取危机的厚望。
实际上,作为信息共享和信息交流的一种模式,开放获取在我国早已存在,只是阶段不同、内涵不同。
本文追溯了我国开放获取的思想基础和发展轨迹,解析了我国开放获取运动当前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发展进行展望。
1我国开放获取的历史回顾
1.1开放获取的思想基础
《世界人权宣言》的第19条规定:
“人人享有主张和表达的自由,此项权利包括持有主张而不受干涉的自由和通过任何媒介和不论国界寻求(seek)、获得(receive)和传递(impart)信息和思想的自由”[1]。
这是把“信息自由”具体化为个人寻求、获得和传递信息的自由,并且纳入表达自由的范畴。
我国的宪法同样将“自由、平等地获取信息作为一种基本人权”神圣地赋予每个公民。
“信息自由”正是信息开放获取的思想基础。
1.2我国开放获取的发展追溯
(1)缘起。
在科学期刊出版的早期,就孕育着开放获取的思想。
科研人员发表论文是不需要支付费用的,只是将自己提交的科研论文转换为另一种如学术声望、职业影响力等无形的利益。
图书馆的问世,开启了信息开放获取运动的大门。
图书馆宣言中也多次强调图书馆作为知识信息中心应平等为公众提供自由获取信息和知识的责任。
1957年,国务院批准了《全国图书协调方案》,试图通过馆际互借方式来实现公众信息的获取。
在没有网络之前,开放图书馆、馆际互借作为开放获取信息的萌芽时期,获取资源类型和获取形式较单一,普及性不强。
(2)普及推广。
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信息化进程的加快使开放获取运动在网络环境下有了新的依托和技术保障。
尤其是CERNET、中国科技网、中国图书馆信息网络(CLINET)、电子政务等的建设,为我国开展更广泛的信息获取服务提供了技术支持。
联机公共目录查询系统(OPAC)、CALIS、全国编目中心、现行文件利用中心、数字图书馆、文献传递系统等资源共享平台的建设使信息开放获取运动得以在更广的范围推广和普及。
这一时期的开放获取信息类型多样,不仅有纸质图书,还有电子图书、编目数据、政府公开信息、馆藏目录、特色资源等,但某些资源还有所限制,未能全部免费开放。
(3)明确提出。
2002年,刘闯、王正兴[2]介绍了美国对国家投资获取的科学数据采取“完全开放”的共享政策,显现对“开放获取”概念的认同。
同年,在“中国科学数据共享”会议上,徐冠华、孙鸿烈等院士明确提出切实改变我国传统的科学数据占有观念,打破信息壁垒,实现科学数据合理的开放存取。
2003年,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在“开放获取柏林会议”上代表中国的科学家签署了柏林宣言。
2004年5月,路甬祥院长代表中国科学院,陈宜瑜代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分别签署了柏林宣言,表明中国科学界和科技资助机构对开放获取支持的态度和决心。
2005年6月,中国科学院与国际科学院组织联合主办“科学信息开放获取战略与政策国际研讨会”。
2010年10月,中国科学院与德国马普学会在北京共同举办“第八届开放获取柏林会议”。
宣言的签署和会议的举办表明我国对开放获取的意义和内涵有了更为明确的认识。
这一时期,开放获取引起学术界、出版界的广泛关注,掀起理论研究热潮。
(4)深化实践。
随着开放获取理论研究的深入,对开放获取的认识也实现了从认知到实践的飞跃。
创建开放获取期刊(OpenAccessJournal,OAJ),如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收录的核心期刊中OAJ占近35%[3];建立OA仓储,如青年学者自建的“奇迹文库”[4]、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的“预印本系统”[5]、教育部发展中心主办的“中国科技论文在线”[6]、国家图书馆创建的“图书情报开放文库”[7]、香港科技大学的机构典藏[8]、厦门大学学术典藏库[9]等;集成OA搜索引擎平台,如奇幻基金会的开放式课程计划[10]、大学联合体的中国开放式教育资源共享协会[11]、以视频为主的大学堂[12]等。
此外,个人网页、微博等都是获取开放获取资源的有效途径。
这一时期,开放获取的内涵不断得到推广,开放获取信息量逐年增加,但不可否认的是也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2我国开放获取存在的问题分析
2.1国家层面的政策支持不够及时、全面
开放获取不能是某一个机构的战略,而更应该是国家的战略。
国家的战略政策支持对开放获取不仅有导向作用,而且还起着决定性的推进作用。
一直以来,我国相关部门和人员虽在进行开放获取政策的基础研究[13]和推出试验[14],也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对相关的政策进行专题研究。
但总体来说,相对开放获取资源的快速发展来说,政策的制定和执行都显然滞后,且不全面。
借鉴欧盟科技研究会的建议,国家战略政策应解决的是开放获取的版权、科研成果传播的投入、数字订购的增值税、知识库与互操作问题以及相关利益方的参与[15]。
所以,我国开放获取政策不仅应包括开放获取的版权政策、学术成果的合理使用政策等相关的知识产权政策,还应包括基金资助科研成果强制性进入开放获取知识库存取政策,使科研成果能自由地传播和获取,提高研究水平和避免国家重复投入,以及开放获取实施的指导政策,如机构知识库建设的软硬件支持、各方利益的协调和贴补政策。
此外,还应有本土化的科研成果评价体系和电子期刊管理体制政策等,将开放获取期刊纳入职称晋升和考核评定中去。
科研成果只有得到认可才能激起科研用户自愿、自觉、主动地上传自己的科研成果到开放获取仓储中,丰富仓储内容,促进良性循环。
2.2开放获取信息质量不能有效控制
目前,作者不愿意向开放获取期刊投稿多因为不能确定其学术品质;普通公众对开放获取资源的质疑多因为对资源的权威性、新颖性和深广度不确定;科学家们对开放获取的态度暧昧多因为害怕自己的科研成果在学术不端现象较为严重的网络环境中被无法控制地、无节制地抄袭,等等。
这些现象只能归为我国对开放获取资源的质量控制不够,不足以以准确、过硬的资源质量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到开放获取运动中来。
开放获取信息质量得不到有效控制,势必影响开放获取的稳步发展,影响开放获取资源的利用价值和影响力的提高。
尽管我国的开放获取期刊也在“同行评议法”、“引文分析法”、“网络计量学法”等方面进行了努力和尝试,但由于缺乏强力有的政策支持和系统全面的网络期刊评价指标体系而未能全面成功开展。
而对开放获取的另一重要途径,即开放获取资源仓储的控制更是显得力不从心,以至于知识库内容杂乱,影响可持续发展。
创建最早的奇迹文库就是一典型案例,因质量和内容更新不及时导致利用率的骤降而备受冷落。
此外,公益性的OA搜索引擎、个人网页、博客等开放获取资源的质量是否都需要控制,若需要而又如何控制,又有谁来实施控制?
等等,一系列的问题亟待研讨和解决。
2.3开放获取信息资源整合不够深入
由于开放获取运动是自发的,各个机构或个人多根据自身的意愿行事,对开放获取资源的管理也基本处于无序状态,致使用户只能看到分散于各结点的海量开放获取资源,而不能轻松便利地获取利用,这与开放获取的初衷相违背。
虽然我国的一些机构也开始重视和付诸实践整合开放获取信息资源,如中国教育图书进出口公司2007年开发了国内首个开放获取资源整合平台——Socolar(Beta版)[16]、西安空军工程大学电讯工程学院开放获取研究中心2008年开发了“开网”(ArchiveofOpenAccessPapers)平台[17]、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NSTL)的开放获取期刊统一检索平台[18]等,这几个国内较大的整合平台都进行了语义扩展和主题、关键词的语义关联等方面的相关检索实验,但都缺少语义扩展检索功能,也缺少针对主题、关键词之间的语义关联结果产生。
各个整合平台所收录开放获取资源的范围也有很大的局限性,且存在着重复性建设,极大地浪费了系统空间。
这些表明现有的开放获取资源整合平台还处在信息整合阶段,只揭示了各开放获取资源系统之间的关系,没有深入到各开放资源系统内部,没有揭示内部的知识结构和语义关系,没有形成对各开放获取资源系统内部的概念及概念之间的语义关系进行揭示和整合,整合还不够深入,还没有达到知识整合的层次。
知识整合是利用现有的语义互联网和本体技术以及知识管理和知识组织技术,建立一个全方位的、带有语义关联的、减少资源重复性建设的、不断扩充人类知识的智能网络环境[19]。
它能够解决跨语言的语义关联问题,能够解决现有开放获取资源搜索范围狭小的问题,能够提高文献信息的查准率和查全率,使开放获取资源的整合提高到一个更新、更高的层次。
2.4各方利益博弈不能持续抗衡
开放存取运动不是由科研机构或者少数部门来推动的,它受到社会各方的广泛影响,每一个参与者都有自己利益上的要求,并在法律、习惯与传统等框架或规则范围内进行激烈的竞争,所以,开放获取从某种意义上是国家、研究机构和研究人员、出版商、支持组织、用户之间的利益之争。
而在现有的开放获取模式中,占主导地位的开放获取期刊的作者付费模式几乎将资金雄厚的出版商抗拒在外,国家对开放获取运动虽有明确态度和滞后的政策支持,但公益性投入在社会利益和整体利益不明显的状况下还远远不够,具有读者和作者双重身份的研究人员从本意上还是不愿付费发表而只想免费阅读;由于缺少宣传和开放获取文化的氛围,社会团体的资金资助更是寥寥无几。
多方利益博弈不能有效抗衡,使得公益性服务的开放获取运动不能像商业出版机构那样具有活力和动力,使得我们对开放获取既满腹期待,又充满爱怜。
应站在什么立场上,应如何协调有关方面的利益,应制定什么样的引导政策和各方利益保护政策,是推进开放获取的关键。
因此,对研究机构和研究人员的合法权利应做出相应的保护,吸引他们主动地、自觉自愿地参与进来;对出版商不能简单对抗,而是通过赢利点的切入,引导其向开放获取靠拢并介入,弥补现行开放获取力量薄弱、资源分散、难以持续的状况。
2.5社会公众对开放获取的认识尚有偏差
多项调查数据显示[20-21],创作科研成果最多的科研人员对开放获取了解不够,即使知道但认同度也很低,甚至还有些抵触,主要是认为开放获取期刊质量不高,不被同行和所在机构认可,开放获取知识仓储内容准确性不高,系统性能不稳定不足以利用等。
跟普通社会公众一样,认为免费获得的资源都是质量不高、利用价值不大的,认定只有高价购买的国际数据库才是最权威的。
殊不知,数据库商高价卖给用户的资源中也有众多的开放获取期刊。
这些认识的偏差致使科学界对开放获取支持的动力不足,是制约我国开放获取运动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2010年在北京召开的“第八届开放获取柏林会议”上,参会的发达国家倡导“开放获取”运动的领军人物中不乏诺贝尔奖获得者、大学教务长等群体代表。
而在国内,比较积极的人士大多来自图书馆系统,很少有科学家、院士参与其中。
从这一点也反映了国内科学界在观念上的惰性和公共意识的缺失,未明了自身所从事科研活动的终极意义。
作为发展中国家,尽管开放获取运动需要时间和耐心,但作为迅速崛起的科技大国,国际同行却等不及中国对“开放获取”的继续观望。
3我国开放获取运动的未来发展展望
3.1引入商业运行机制,形成开放获取合力
开放获取被明确提出的根本原因就是商业出版机构参与学术出版为谋求利润的最大化,垄断学术期刊出版市场,不断提高定价进而造成学术交流困难。
尽管开放获取出版模式是希望通过一种全新的出版模式与现有的商业出版模式对抗,以谋求学术出版与学术信息交流中利益关系的平衡,实现学术成果的共享和自由交换,但并不代表完全将商业机构排除在开放获取运动之外,这就像我们不能否认商业经营模式在学术出版国际化产业道路上对学术交流和学术传播所做出的贡献一样。
只要商业机构能在开放获取运动中找到利益平衡点,利用商业资本的介入将更能提高开放获取的规模和效率。
这是因为开放获取运动需要付出成本,现行外部条件很不稳定,出版经费和存储条件得不到长久保障,远没有商业机构那样有雄厚技术和资金的支持。
尽管也尝试引导公益性学术力量的资金扶持,但这种公益性的扶持多是具有地区限制的,或没有持续保障的,难以形成规模和效应。
所以,开放获取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可大胆引入商业运行机制,利用商业资本和商业运行规则,在开放存取信息的基础上开发具有一定价值的产品,并通过开放存取信息的衍生产品而盈利,或通过广告和其他服务找到盈利的模式。
最终建立作者自存储、公共服务机构集体整合、商业机构参与建设的良性机制,形成开放获取合力,使开放获取运动开创出一个新的天地,真正体现开放获取的力量。
3.2扩展资源类型,构建开放获取知识库亮点
学术界普遍认为,开放获取资源主要包括开放获取期刊和开放获取仓储两种类型。
而更多的学者更愿意按开放获取资源的交流方式将开放获取资源划分为:
开放获取期刊、开放获取知识库(也称e印本文库)、开放获取资源导航库(也称开放目录)、免费个人空间(包括个人博客、网页、社区和论坛等)以及其他如免费数字图书馆、开放获取资源搜索引擎等。
开放获取作为信息共享的未来主流模式,开放获取资源在数量快速增长的同时,在平均质量和类型上也应有所提高和扩充,尤其是要将目前用户较难以获取的如学位论文、研究报告、专利、软件、教学课件等对用户的科研和教学有着重要价值的灰色文献纳入开放获取知识库中,使这些灰色文献成为开放获取知识库的最大亮点。
并对这些灰色文献信息进行知识整合,使之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能为用户提供创造性知识的知识库,让用户切实亲身体会到开放获取知识库的魅力所在,体现开放获取的重要价值。
3.3引导多方参与,让开放获取成为一种习惯
开放获取不仅仅是一个概念或一句口号,更应该是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实实在在的行动。
虽然在我国开放获取还是新生事物,社会公众对开放获取的政策和有关实践了解较少,还需要时间和耐心去验证开放获取的价值,但这并不阻碍开放获取的强势发展。
只是在未来的发展中,不再是图书馆界和学术界身单力薄地宣讲,而应有更多的科学界、企业界、出版界人士和普通公众参与。
开放获取不应是科技圈的小游戏,而应是全社会的大行动。
在国家政府的政策指导下,在权威科学家的积极倡导下,在科研人员和出版界的共同努力下,在企业团体的一致支持下,共同演绎开放获取的魅力,让开放获取成为网络时代的一种习惯。
【参考文献】
[1]世界人权宣言[DB/OL].[2011-07-25]http:
//www.un.org/chinese/work/rights/.
[2]刘闯,王正兴.美国全球变化数据共享的经历对我国数据共享决策的启示[J].地球科学进展,2002
(1):
152-157.
[3]蒋静.我国科技期刊开放存取现状调查[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1,22(3):
334-336.
[4]奇迹文库[DB/OL].[2011-07-25].
[5]预印本服务[DB/OL].[2011-07-25]
[6]中国科技论文在线[DB/OL].[2011-07-25].
[7]图书情报学开放文库[DB/OL].[2011-07-25].
[8]香港科技大学机构典藏[DB/OL].[2011-07-25].http:
//repository.ust.hk/dspace/.
[9]厦门大学学术典藏库[DB/OL].[2011-07-25].
[10]开放式课程计划[DB/OL].[2011-07-25].http:
//www.myoops.org/cocw/index.htm.
[11]中国开放式教育资源共享协会[DB/OL].[2011-07-25]
[12]大学堂[DB/OL].[2011-07-25].http:
//realcourse.gridscn/.
[13]曹平.论学术信息资源开放获取政策的构建[J].情报探索,2011(5):
93-95.
[14]中科院和德国马普学会共同举办第八届开放获取柏林会议[EB/OL].[2011-07-26]
[15]ResultsofECquestionnaireonOA[EB/OL].[2011-07-26]http:
//www.earlham.edu/peters/fos/fosblog.html
[16]Socolar[EB/OL].[2011-07-26].
[17]开网-开放存取论文仓储[EB/OL].[2011-07-26].
[18]NSTL开放获取期刊集成检索系统[EB/OL].[2011-07-26].:
8080/NSTL-OAJ/.
[19]张立新.开放获取资源的知识整合研究[D].长春:
东北师范大学,2010.
[20]周阳.开放获取的国内用户认同与需求度调查分析[J].情报资料工作,2009(6):
96-100.
[21]方东权,等国内开放存取研究进展及主要问题探析[J].图书馆论坛,2011
(2):
48-50,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