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二36我国的政党制度.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99092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8.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二36我国的政党制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二36我国的政党制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二36我国的政党制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二36我国的政党制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二36我国的政党制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二36我国的政党制度.docx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二36我国的政党制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二36我国的政党制度.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二36我国的政党制度.docx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二36我国的政党制度

复习学案:

3.6我国的政党制度(必修2)

【目标导航】

一、考点集结

1.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

2.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和指导思想

3.完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4.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

二、考向动态

1.结合十七届五中全会关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论述,说明党的性质、宗旨、指导思想、与时俱进的执政能力,理解党的先进性。

2.理解我国政党制度的内容、意义,对比人大说明政协的性质、职能。

【基础知识梳理】

一、中国共产党执政:

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1.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

(1)不是自封的,是中国人民经历长期的实践郑重做出的选择。

(2)是由中国共产党的和决定的。

①性质:

先锋队,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②宗旨:

全心全意。

2.执政方式:

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1)中国共产党具有历史和法律赋予的执政资格,也具有的执政能力。

(2)三种执政方式内涵

①科学执政:

遵循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以的思想、制度和方法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②民主执政:

坚持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支持和保障人民,坚持和完善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以发展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③依法执政:

坚持,领导立法,带头守法,保证执法,不断推进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的法制化、规范化。

(3)关系

①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

②科学执政、民主执政要通过依法执政体现出来,又要靠依法执政来保证实现。

③依法执政有利于保证党始终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

二、中国共产党:

以人为本执政为民

1.指导思想: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1)形成:

在的历史进程中,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起来,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2)内涵:

包括、“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邓小平理论

主题: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揭示:

社会主义的本质核心:

党的

精髓:

解放思想、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主题:

建设怎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本质:

、执政为民

科学发展观

主题:

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内涵:

第一要义是,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3)地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3.执政理念:

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1)原因:

中国共产党的决定了它决不为少数人谋利益,也没有自身的特殊利益。

(2)体现:

党坚持以人为本。

党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

党始终把现实好、维护好、发展好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

三、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工作:

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

1.地位:

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是我国的一项政治制度。

2.基本内容

通力合作的友党关系

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双方是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

首要前提、根本保证

坚持的领导

基本方针

长期共存、、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根本活动准则

遵守

重要机构

3.优越性:

适合国情优势显著

(1)内容:

适合我国国情,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显著的优越性。

(2)要求:

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共产党领导、多党派的政党制度,绝绝不是西方宣传的所谓一党制,也根本区别于西方的多党制。

决不能照搬西方的政党制度

4.民主党派的参政权和政协的性质、职能

(1)民主党派享有权,其参政的基本点:

一个“参加”,三个“参与”。

(2)人民政协

①性质:

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合作的组织形式;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具有广泛代表性的组织,是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

②主题:

团结和。

③职能:

、民主监督、。

【要点名师透析】

中国共产党与人大的关系

(1)二者有区别:

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但它不是国家机关,不能直接行使国家职能;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依法组织建立并监督其他国家机关。

(2)内在联系:

人民代表大会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在党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党集中人民意志形成的路线、方针、政策必须经法定程序即人大的批准才能上升为国家意志,实现对国家的领导;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必须在全国人大制定的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

例题:

(2011·海南高考)24.(19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2010年7月,中共中央召开政治局会议,确立“十二五”规划纲要编制指导原则。

2010年10月,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为编制好“十二五”规划纲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及其相关部门对“十一五”规划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对我国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深入研究,召开各种座谈会、专家咨询会和论证会,广泛征求党内外意见。

中共中央政治局和国务院多次召开会议对国务院编制的“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进行讨论修改。

规划纲要草案于2011年3月提交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和全国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讨论,根据代表和委员的意见做了38处修改。

3月14日人大闭幕会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高票获得通过。

材料二

表1中国国民经济发展主要指标

注:

“[]”表示五年累计数,“—”表示无数据

(数据来源:

《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纳要》)

(1)结合材料,分析“十二五”规划纲要制定过程所体现的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

(9分)

(2)根据表1,概括“十一五”规划主要经济发展目标的实现情况。

在“十二五”期间,我国应如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实现表1所列出的经济发展目标?

(10分)

【解析】本题以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十二五”规划为背景材料,设计政治学科内的综合试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答本题时一要注意观点与材料的一一对应,避免只写观点不联系材料,或者只写材料不写观点;二要注意表格题的答题方法:

看标题把握中心,看项目进行纵向、横向比较,还要注意注释。

(1)问以“十二五”规划的制定过程考查党的三种执政方式:

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并注意联系材料。

(2)问设计了两个问题,一是概括表格的经济信息,把数字语言变成文字语言,二是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角度结合材料回答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材料所列发展目标的措施,注意答案的针对性。

【答案】

(1)坚持科学发展观,遵循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提出制定“十二五”规划建议,体现了科学执政;(3分)在指导规划编制过程中,广泛征求意见,体现了民主执政;(3)国务院完成规划纲要草案编制,经人大会议审议通过,党的主张上升为国家意志,体现了依法执政。

(3分)(如果只简单列出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三种方式,得3分。

(2)“十一五”期间我国经济保持快速增长,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都远高于规划目标。

(2分)服务业增加值比重没有达到预期目标。

城镇化率提高较快,实现了规划目标。

(2分)

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2分)推动服务业大发展,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三大产业协同带动转变。

(2分)统筹城乡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2分)

2.全民理解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关系

(1)区别

中国共产党

民主党派

性质不同

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建设者、爱国者的政治联盟

基础不同

阶级基础是工人阶级,群众基础是中国人民

现阶段以各界知识分子为主

地位不同

执政党、领导核心

参政党、参政议政

(2)联系

①政治上:

执政与参政、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

这种领导是指政治原则、政治方向和重大方针政策的领导。

②组织上:

相互独立,不存在隶属关系。

③法律上:

地位平等,都必须以宪法和法律为根本活动准则。

④事业上:

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亲密友党。

⑤监督上:

互相监督的关系。

例题1:

(2011·海南高考)11.2011年全国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期间,政协委员、政协各参加单位和专门委员会,紧紧围绕“十二五”时期发展的主题、主线、目标任务和重大举措,通过提案建言献策。

会议共收到提案5762件,其中,委员提案4965件,八个民主党派中央和全国工商联提案285件。

政协委员、政协参加单位提交提案

①是人民政协履行职能的重要方式

②是人民政协实现工作方式转变的重要举措

③是人民政协行使社会管理职能的重要载体

④是协助党和国家机关实现决策民主化、科学化的重要渠道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解析】解答本题时应注意行为主体——人民政协,区分政府与政协的职能。

政协委员通过提议案建言献策,是政协在行使参政议政的职能,有利于党和国家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提议案是政协一贯的工作方式,没有体现工作方式的转变,①④符合题意,②错误;社会管理职能是政府的职能,不是政协的职能,③错误。

故选B。

【答案】选B。

例题2:

(2011·山东高考)28.(25分)“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山东省委、省政府将进一步推进转方式调结构,努力实现富民强省新跨越。

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为进一步推进转方式调结构,2010年10月,山东省委组织专家分赴全省17市进行了实地调研。

针对调研中发现的新问题,山东省委认真听取民主党派和群众的建议,深化了对转方式调结构的认识。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回答山东省委为什么要组织调研,听取民主党派和群众的建议。

(8分)

【解析】本题以“十一五”成就、“十二五”规划作为素材,围绕“转方式调结构”这一主题,考查经济模块、政治模块、哲学模块的相关知识,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体现了政治高考迎着热点上的特点。

(1)小题从政治生活角度考查学生对山东省委调研工作的科学性和民主性的认识,要抓住设问中的主体山东省委,也就是从党的角度考虑问题。

【答案】

(1)①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山东省委组织调研、听取建议是科学执政、民主执政的要求;

②我国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要求听取民主党派建议;

③听取群众建议是对人民主体地位的尊重,有利于发挥人民的首创精神。

【高考真题体验】

1、(2011·福建高考)29.2011年2月,中共中央举办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

胡锦涛总书记在开班式上强调,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材料表明了中国共产党

A.依靠依法执政来保证科学执政

B.提高社会管理和依法行政水平

C.创新社会管理,提供社会公共服务职能

D.努力提高执政能力,不断完善执政方式

【解析】本题以党中央重大会议为背景,体现了高考对学生关心国家大事的考查,考查学生的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A项考查对教材细小知识的理解,依法执政的内涵重在突出一个“法”字,该题综合考查党的执政方式,但没涉及具体的“依法执政”,故A不选;B、C两项的行为主体都是政府,不是党的知识;D项说法正确,符合材料要求,故选。

【答案】选D。

2、(2011·广东高考)27.某县委2010年底试行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工作以来,出现了从“组织公开什么,群众就看什么”到“群众关注什么,组织就公开什么”的转变。

这种转变体现了党

A.重视人民的主体地位B.增加人民的监督权力

C.强化人民的政治责任D.扩大人民的政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