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题中考文言文模拟训练题含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990700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7.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新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题中考文言文模拟训练题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人教版新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题中考文言文模拟训练题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人教版新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题中考文言文模拟训练题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人教版新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题中考文言文模拟训练题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人教版新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题中考文言文模拟训练题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新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题中考文言文模拟训练题含答案.docx

《人教版新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题中考文言文模拟训练题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新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题中考文言文模拟训练题含答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新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题中考文言文模拟训练题含答案.docx

人教版新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题中考文言文模拟训练题含答案

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古诗文检测

(一)

古诗文默写(10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肯将衰朽惜残年!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2.汉文有道恩犹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3.苏轼在《水调歌头》中望着明月遥祝兄弟平安,现在人们也常常用来祝福亲友的词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范仲淹《岳阳楼记》中表达作者宏大的政治抱负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默写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首联和颔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言文阅读(30分)

岳阳楼记

①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②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③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④嗟夫!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

其必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

微斯人,吾谁与归?

1.解释加点词的意思。

(3分)

(1)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2)而或长烟一空

(3)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

(1)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译文:

(2)噫!

微斯人,吾谁与归?

译文:

3.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先写岳阳楼的雄伟景观,再借景抒发不同的览物之情,卒章显志,点明主旨。

B.“微斯人,吾谁与归?

”既是慰勉滕子京,也体现了作者欲与古仁人同道的旷达胸襟。

C.选文中的“乐”与《醉翁亭记》中的“乐”相同,都是追求与民同乐的理想境界。

D.选文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由景抒情,由情入议。

句式骈散结合,行文富于变化。

醉翁亭记

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

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

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

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

庐陵欧阳修也。

1.解释下列各组中加粗词语的意思。

(3分)

(1)名之者谁?

(2)至于负者歌于途

(3)杂然而前陈者

2.翻译句子(4分)

(1)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译文:

(2)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译文:

3.下面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本文通过对醉翁亭秀丽风光的描写和对游人之乐的叙述,表达了作者对美好山川的热爱和与民同乐的情怀,抒发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和寄情山水以排遣愁怀的放旷情怀。

B.这篇散文中,有景物的描写,人事的叙述,情感的抒发,而这三者都生动而含蓄委婉地表现了欧阳修贬官之后的特殊心境。

C.本文第三段以醉翁亭的美丽风光为背景,写滁人的游乐和太守的宴饮,描绘出一幅与民同乐图,同时也间接显示了太守治滁的政绩。

D.本文描写了众百姓一派闲适快活、安详和平的景象,但太守自己却“颓然乎其间”,形象地描绘出太守精神不振、借酒浇愁的样子。

湖心亭看雪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见余大喜,曰: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拉余同饮。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

“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张岱《湖心亭看雪》)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3分)

(1)湖中人鸟声俱绝

(2)是日,更定矣

(3)是金陵人,客此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4分)

  

(1)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2)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湖中人鸟声俱绝”一句中“绝”字妙在从听觉写出大雪后一片寂静,湖山封冻,人、鸟都不敢外出,连空气仿佛也冻结了的情景。

B.“痴”与课文开头“独往湖心亭看雪”相呼应,写出了作者超然脱俗的性格。

C.作者写作本文时,明朝已经灭亡,可是他仍然用明朝的年号,含蓄的表达了作者对故国的怀念。

D.作者以舟子的喃喃之语来收束全文,画龙点睛,深化意境。

对此迷人雪境,“痴”情人不止“我”一个,这也是一种巧妙的正面描写。

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古诗文检测

(二)

古诗文默写(10分)

1.戍鼓断人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杜甫《月夜忆舍弟》)

2.相见时难别亦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商隐《无题》)

3.李白《行路难(其一)》一诗中,哪句表达了作者执着追求理想的坚定信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欧阳修《醉翁亭记》中描写春夏景色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默写温庭筠《商山早行》前二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比较阅读甲、乙两则文言文,完成1--3题(共9分)

(甲文)《岳阳楼记》选段

(乙文)范文正公轻财好施,尤厚于族人。

既贵,于姑苏近郊买良田数千亩,为义庄,以养群从之贫者,择族人长而贤者一人主其出纳。

人日食米一升岁衣缣①一匹嫁娶丧葬皆有赡给。

聚族人仅②百口。

公殁逾四十年,子孙贤令③,至今奉公之法,不敢废弛。

(选自《渑水燕谈录》卷四)

1.请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3分)

(1)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2)前人之述备矣

(3)范文正公轻财好施

2.用“/”下句断句(断三处,不要求加标点)。

(3分)

人日食米一升岁衣缣一匹嫁娶丧葬皆有赡给。

3.乙文体现了范仲淹怎样的精神品质?

(请用甲文中合适的句子加上自己的话概括)(3分)

比较阅读甲、乙两则文言文,完成1--3题(共9分)

【甲】《醉翁亭记》选段

【乙】业①不知书,忠烈勇武,有智谋。

练习攻战,与士卒同甘苦。

代②北苦寒,人多服毡罽③,业但挟纩④,露坐治军事,傍⑤不设火,侍者殆僵仆⑥,而业怡然无寒色。

为政简易,御下有恩,故士卒乐为之用。

朔州之败,麾下尚百余人,业谓曰:

“汝等各有父母妻子与我俱死无益也可走还报天子。

”众皆感泣不肯去。

【注释】①业:

即杨业,又名杨继业,山西太原人,宋代著名将领。

②代:

地名,治所在今山西代县。

③毡罽(jì):

毛织品。

④纩(kuàng):

丝棉絮。

⑤傍:

同“旁”。

⑥殆僵仆:

几乎倒下。

1.请选出下列各项中加粗词语含义相同的一组(3分)(         )

A.太守自谓也   业谓曰    B.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   而业怡然无寒色

C.人知从太守游而乐   故士卒乐为之用  D.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众皆感泣不肯去

2.用“/”下句断句(断三处,不要求加标点)。

(3分)

汝等各有父母妻子与我俱死无益也可走还报天子。

3.从【乙】文记载的“朔州之败”事件中,可以看出杨业这个形象有哪两个特点?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比较阅读甲、乙两则文言文,完成1--3题(9分)

【甲】《湖心亭看雪》选段

【乙】从武林门而西望保叔塔突兀层崖中则已心飞湖上也。

午刻入昭庆,茶毕,即棹小舟入湖。

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才一举头,已不觉目酣神醉,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大约如东阿王梦中初遇洛神时也。

余游西湖始此,时万历丁酉二月十四日也。

晚同子公渡净寺,觅阿宾旧住僧房。

取道由六桥、岳坟、石径塘而归。

草草领略,未及遍赏。

次早得陶石篑帖子,至十九日,石篑兄弟同学佛人王静虚至,湖山好友,一时凑集矣。

(袁宏道《初至西湖记》)

注释:

①昭庆:

指西湖北岸的昭庆寺。

②东阿王:

曹植。

③洛神:

洛水的女神。

曹植《洛神赋》中对洛神之美有极其惊艳的描写。

④净寺:

即西湖南岸的净慈寺。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3分)

(1)上下一白

(2)从武林门而西

(3)即棹小舟入湖

2.用“/”下句断句(断三处,不要求加标点)。

(3分)

才一举头,已不觉目酣神醉,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大约如东阿王梦中初遇洛神时也。

3.下面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湖中人鸟声俱绝”中的“绝”字,从听觉入手,写出了寒冬雪后西湖的冷寂。

“则心已飞湖上也”中的“飞”字,写出了一个初游西湖者目夺神摇的内心激荡,遥见塔影凌空,便自心飞神越。

B.写赏雪,却写道湖心亭上金陵人饮酒的场面,只是为了突出西湖雪景的奇特迷人。

“湖山好友,一时凑集矣”则突出了“山”“湖”“好友”齐聚的喜悦。

C.“痴”字与开头“独往湖心亭看雪”相呼应,写出了作者超然脱俗的性格。

“大约如东阿王梦中初遇洛神时也”一句写出了作者对山水的痴迷。

D.“天与云与山与水”,连用三个“与”字,写出了天空、云层、山峦、湖水浑然一体,举目皆白的景象。

“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连用四个比喻,寥寥数笔,写出了扑面而来的西湖美景。

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检测题

古诗文默写

(一)(10分)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肯将衰朽惜残年!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7.汉文有道恩犹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8.苏轼在《水调歌头》中望着明月遥祝兄弟平安,现在人们也常常用来祝福亲友的词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范仲淹《岳阳楼记》中表达作者宏大的政治抱负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默写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首联和颔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古诗文默写

(二)(10分)

1.戍鼓断人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杜甫《月夜忆舍弟》)

2.相见时难别亦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商隐《无题》)

3.李白《行路难(其一)》一诗中,哪句表达了作者执着追求理想的坚定信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欧阳修《醉翁亭记》中描写春夏景色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默写温庭筠《商山早行》前二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言文阅读(57分)

《岳阳楼记》阅读测试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3题(共10分)

岳阳楼记

①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②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③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④嗟夫!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

其必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

微斯人,吾谁与归?

1.解释加点词的意思。

(3分)

(1)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2)而或长烟一空

(3)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

(1)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译文:

(2)噫!

微斯人,吾谁与归?

译文:

3.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先写岳阳楼的雄伟景观,再借景抒发不同的览物之情,卒章显志,点明主旨。

B.“微斯人,吾谁与归?

”既是慰勉滕子京,也体现了作者欲与古仁人同道的旷达胸襟。

C.选文中的“乐”与《醉翁亭记》中的“乐”相同,都是追求与民同乐的理想境界。

D.选文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由景抒情,由情入议。

句式骈散结合,行文富于变化。

(二)、比较阅读甲、乙两则文言文,完成1--3题(共9分)

(甲文)《岳阳楼记》选段

(乙文)范文正公轻财好施,尤厚于族人。

既贵,于姑苏近郊买良田数千亩,为义庄,以养群从之贫者,择族人长而贤者一人主其出纳。

人日食米一升岁衣缣①一匹嫁娶丧葬皆有赡给。

聚族人仅②百口。

公殁逾四十年,子孙贤令③,至今奉公之法,不敢废弛。

(选自《渑水燕谈录》卷四)

1.请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3分)

(1)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2)前人之述备矣

(3)范文正公轻财好施

2.用“/”下句断句(断三处,不要求加标点)。

(3分)

人日食米一升岁衣缣一匹嫁娶丧葬皆有赡给。

3.乙文体现了范仲淹怎样的精神品质?

(请用甲文中合适的句子加上自己的话概括)(3分)

《醉翁亭记》阅读测试

(一)阅读(《醉翁亭记》回答如下问题(10分)

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

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

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

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

庐陵欧阳修也。

1.解释下列各组中加粗词语的意思。

(3分)

(1)名之者谁?

(2)至于负者歌于途(3)杂然而前陈者

2.翻译句子(4分)

(1)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译文:

(2)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译文:

3.下面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本文通过对醉翁亭秀丽风光的描写和对游人之乐的叙述,表达了作者对美好山川的热爱和与民同乐的情怀,抒发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和寄情山水以排遣愁怀的放旷情怀。

B.这篇散文中,有景物的描写,人事的叙述,情感的抒发,而这三者都生动而含蓄委婉地表现了欧阳修贬官之后的特殊心境。

C.本文第三段以醉翁亭的美丽风光为背景,写滁人的游乐和太守的宴饮,描绘出一幅与民同乐图,同时也间接显示了太守治滁的政绩。

D.本文描写了众百姓一派闲适快活、安详和平的景象,但太守自己却“颓然乎其间”,形象地描绘出太守精神不振、借酒浇愁的样子。

(二)比较阅读甲、乙两则文言文,完成1--3题(共9分)

【甲】《醉翁亭记》选段

【乙】业①不知书,忠烈勇武,有智谋。

练习攻战,与士卒同甘苦。

代②北苦寒,人多服毡罽③,业但挟纩④,露坐治军事,傍⑤不设火,侍者殆僵仆⑥,而业怡然无寒色。

为政简易,御下有恩,故士卒乐为之用。

朔州之败,麾下尚百余人,业谓曰:

“汝等各有父母妻子与我俱死无益也可走还报天子。

”众皆感泣不肯去。

【注释】①业:

即杨业,又名杨继业,山西太原人,宋代著名将领。

②代:

地名,治所在今山西代县。

③毡罽(jì):

毛织品。

④纩(kuàng):

丝棉絮。

⑤傍:

同“旁”。

⑥殆僵仆:

几乎倒下。

1.请选出下列各项中加粗词语含义相同的一组(3分)(         )

A.太守自谓也   业谓曰    B.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   而业怡然无寒色

C.人知从太守游而乐   故士卒乐为之用  D.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众皆感泣不肯去

2.用“/”下句断句(断三处,不要求加标点)。

(3分)

汝等各有父母妻子与我俱死无益也可走还报天子。

3.从【乙】文记载的“朔州之败”事件中,可以看出杨业这个形象有哪两个特点?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湖心亭看雪》阅读测试

(一)阅读下面文言,完成1—3题。

(10分)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见余大喜,曰: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拉余同饮。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

“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张岱《湖心亭看雪》)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3分)

(1)湖中人鸟声俱绝

(2)是日,更定矣

(3)是金陵人,客此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4分)

  

(1)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2)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湖中人鸟声俱绝”一句中“绝”字妙在从听觉写出大雪后一片寂静,湖山封冻,人、鸟都不敢外出,连空气仿佛也冻结了的情景。

B.“痴”与课文开头“独往湖心亭看雪”相呼应,写出了作者超然脱俗的性格。

C.作者写作本文时,明朝已经灭亡,可是他仍然用明朝的年号,含蓄的表达了作者对故国的怀念。

D.作者以舟子的喃喃之语来收束全文,画龙点睛,深化意境。

对此迷人雪境,“痴”情人不止“我”一个,这也是一种巧妙的正面描写。

(二)阅读下面两段文言,完成1—3题。

(9分)

【甲】《湖心亭看雪》选段

【乙】从武林门而西望保叔塔突兀层崖中则已心飞湖上也。

午刻入昭庆,茶毕,即棹小舟入湖。

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才一举头,已不觉目酣神醉,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大约如东阿王梦中初遇洛神时也。

余游西湖始此,时万历丁酉二月十四日也。

晚同子公渡净寺,觅阿宾旧住僧房。

取道由六桥、岳坟、石径塘而归。

草草领略,未及遍赏。

次早得陶石篑帖子,至十九日,石篑兄弟同学佛人王静虚至,湖山好友,一时凑集矣。

(袁宏道《初至西湖记》)

注释:

①昭庆:

指西湖北岸的昭庆寺。

②东阿王:

曹植。

③洛神:

洛水的女神。

曹植《洛神赋》中对洛神之美有极其惊艳的描写。

④净寺:

即西湖南岸的净慈寺。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3分)

(1)上下一白

(2)从武林门而西

(3)即棹小舟入湖

2.用“/”下句断句(断三处,不要求加标点)。

(3分)

才一举头,已不觉目酣神醉,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大约如东阿王梦中初遇洛神时也。

3.下面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湖中人鸟声俱绝”中的“绝”字,从听觉入手,写出了寒冬雪后西湖的冷寂。

“则心已飞湖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