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环境对广西贸易方式转变的影响研究分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990434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78.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法制环境对广西贸易方式转变的影响研究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法制环境对广西贸易方式转变的影响研究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法制环境对广西贸易方式转变的影响研究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法制环境对广西贸易方式转变的影响研究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法制环境对广西贸易方式转变的影响研究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法制环境对广西贸易方式转变的影响研究分析.docx

《法制环境对广西贸易方式转变的影响研究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法制环境对广西贸易方式转变的影响研究分析.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法制环境对广西贸易方式转变的影响研究分析.docx

法制环境对广西贸易方式转变的影响研究分析

法制环境对广西贸易方式转变的影响研究

摘要:

在依法治国的大背景下,加强在贸易领域的法制环境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在现实中广西贸易领域中存在诸多困境,不仅面临着法制环境的缺失,难以在合法性的基础上构建贸易体系,而且在法制环境缺失的背景下,为广西贸易带来负面影响。

法制环境对广西贸易方式转变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农业与第三产业的发展上,主要包括法制环境对于广西土地政策支持旅游业发展的影响、针对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旅游业影响、有关“零关税”政策对物流行业和进出口商品的影响等方面。

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旨在说明贸易与法制之间的关系极为密切,法制环境对于广西的贸易方式转变是至关重要的。

正是在此基础上,本文在最后提出了法制与政策的建议,通过完善法制规范体系、加强法律宣传教育、促进执法与司法、以及通过政府的依法制定政策等方式,共同实现广西贸易方式转变。

关键词:

广西;法制环境;贸易方式转变;政策建议

Abstract

TheGuangxilegalenvironmentandtradetransformationforanalysis,throughthestudyofrelevantliterature,collectingsurveydata,charts,analysisofrelevantcases,exploretheeffectoflegalenvironmentonthetransformationofthemodeoftrade,andputforwardsomerelevantpolicyrecommendations.

Keywords:

Guangxi;legalenvironment;Tradetransformation;Policyrecommendations;

一、前言

当今中国经济正处于飞速发展时期,对外贸易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撑,正处于贸易方式转型这一关键时期,增强外贸实力也成为各地区加快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而贸易环境的优化逐渐也引起国家政府的高度关注。

我国在中国东盟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广西作为东盟各国与中国进行泛北湾经济开展的重要枢纽,它的法制环境对贸易方式转变对广西经济有重大的影响,甚至与东盟经济和世界经济也息息相关。

1.1研究背景和目的

1.1.1研究背景

我国自与东盟十国签署了《中国—东盟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并与2005年正式生效开始,广西因其接壤东南亚陆地的地理优势,作为我国与东盟的对外贸易开展的重要枢纽,在近几年经济发展迅速,对外贸易规模也在不断扩大。

2012年,国务院又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对外贸易措施,使广西的高新技术产业及机电服装等产品又得到了迅速的增长。

但是,广西在外贸规模扩大的同时,也逐渐显露出其粗放型贸易增长方式的劣势,导致了许多贸易问题,阻碍了外贸经济的增长,所以如今广西的贸易方式仍在进行不断地改善,其贸易方式也在转型升级过程中。

1.1.2研究目的

而法制环境作为贸易增长的决定因素之一,其完善程度也决定着广西贸易方式的转变的是否可以快速完成。

而根据资料显示,以往的研究只着重分析了直接影响外贸增长的表面因素,仅浅略的停留在表层,而很少对忽略了广西法制大环境这一根本性决定因素进行研究。

因此本文从法制环境方面考虑,论证广西与贸易相关法律法制与广西贸易方式转变的相关性,探究广西法制环境对贸易方式转变的影响,并根据结果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因而,通过本文的研究,试图在如下两个方面发挥作用:

一方面,通过构建良好的法制环境,以便推动广西贸易发展,进而为促进整个广西省经济发展提供借鉴;另一方面,在法治国家价值的大背景下,本文通过对广西贸易中的法制环境建设相关问题的分析,旨在为广西省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贯彻落实法治建设提供参考。

二、文献综述

2.1法制环境的相关研究

高全喜(2009)认为中国法制的30年变革从总的方面来说,是中国近代以来的社会大转型的一个部分。

尽管我们的30年法制变革还不能说塑造出一个从容的大国政制,但它表现出来的面对世界的开放性,以及实现出来的促进中国走向世界的法制路径,不失为“中国经验”的一个表征。

许章润(2013)认为在近代中国转型的大背景下,法制的世俗化进程表现为一种世俗理性主义,反映在法制的世俗理念转型及其实践操作两方面。

虽说对于“以法治国”与“法治国家”之“法”、“法律”与“法治”或者“法制”的理解经历了不同的阐释阶段,亦存在官民两界的理念落差,一时间似乎亦难实现东西法理的圆融,但是,总体而言,摒除启示性和独断论的宗教与伦理辖制,寄望于纯粹形式理性的法律体系之治,还原法律之为人世绳矩的规范意义,大致构成了这一愿景的基本内涵。

窦玲(2004)认为法律制度的建设与经济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

法制的健全与否直接关系到商品市场、劳动力市场、资金市场等一系列市场体系的完善程度,关系到市场规则的确立,并对一系列违反规则的行为予以有效地制裁,以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

刘汉秉(1989)认为外贸法制环境是整个外贸环境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所谓外留环境,峪沈是一个国家开展对外贸易所面临的,由政治、经济、法律、市场、交通、通讯以及经济地理和人文历史等条件所综合形成的硬环境。

蒋浦,等(2009)认为边境贸易是广西对外贸易的重要形式,在广西的对外贸易活动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边境贸易是指一国与其接壤的国家为方便两国边境居民的需要,在特定的边境地区以优惠待遇进行的小额贸易。

边境贸易与国际贸易、国内贸易共同构成了中国贸易的三大支柱。

2.2贸易方式转变的相关研究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主要贸易方式有对等贸易、加工贸易、补偿贸易这三种贸易方式。

所以,我国主要是购买外国的先进技术与设备,并利用国内价格较低的生产要素成本,生产价格低、数量多的劳动密集型的轻工业产品取得对外贸易收益。

吕哲在《转变我国对外贸易增长方式的制度分析》一文中提出我国现行的贸易制度对于贸易增长方式的转变有着不可忽视的阻力。

这种粗放型贸易形式虽然也使得我国取得了一定的国际贸易竞争力,但出口商品大多质量较为低下,缺乏自主品牌,且贸易环境恶劣,相关法制不完全,所以国际竞争力也相对较弱,在商品出口上受到了许多贸易阻碍和贸易摩擦,自1995年到2004年,我国成为遭受反倾销最多的国家,遭受的反倾销案例多达365起。

这种贸易方式使我国外的贸顺差和资源消耗量逐渐增大,人民币升值困难,生产要素价格也不断上涨,整个对外贸易形式使得贸易效益逐渐降低,阻碍了经济长期持续的发展。

2005年,我国政府提出将转变外贸增长方式作为一个重要战略方针,并努力实现我国贸易方式从粗放型贸易向效益型贸易方式的转变:

以扩大内需为主,增加国内进口量,加速国内科学技术的进步,出口科技含量高,价格高的技术密集型产品,建立相关法律体系,规范企业贸易行为。

现如今,基于这些促进贸易方式转变的措施,我国正在快速的向更有国际竞争力的效益型贸易方式过渡,并在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又出现了许多跨境电商等类似新型便利的对外贸易方式,例如,仅仅在2016年的前四个月里,阿里巴巴外贸服务平台“一达通”的出口额就突破了150亿美元,这使得我国贸易方式加速的向更加优质的方向转变。

2.3法制环境对贸易方式转变的相关研究

吕哲在《转变我国对外贸易增长方式的制度分析》一文中认为“一个国家的对外贸易增长方式不仅由该国的要素结构、贸易政策导向、科技及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还由制度安排决定。

”诺斯的制度变迁理论也说明了经济的增长受制度变迁的影响,新制度学派也认为这点在制度转型的国家应尤为突出。

自1979年改革开放后,我国的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我国也逐渐建立起完整的法制体系,进而我国的经济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

从1979年改革开放后至2001年中国加入WTO,这一阶段我国对外贸易相关法律体系逐渐完善。

从2001年以来,我国经济逐步融入全球经济,这使我国经济的法制建设,特别是对外贸易法制环境建设得到了一次良性发展的机会。

对外贸易作为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带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消费水平的提高,所以贸易方式转变的成功也将对我国经济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个良好的法制环境将有助于我国在对外贸易上建立完整规范的贸易体系,创造平衡的交易制度、更合理的规范并监督对外贸易的企业,进而减少贸易摩擦并创造更优质的贸易环境,使我国与他国贸易更规范,更便捷的进行。

一个良好的法制环境相当于对实现我国贸易方式的转变提供了快速通道,这将加快贸易方式的转型及提高经济的增长。

所以,建设好与外贸易相关的法制环境至关重要。

综上所述,笔者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可见其中存在包含了如下几个方面:

1.法制环境的基本概念研究成果比较丰富;2.有关贸易领域的法律规范性研究重在从宏观的角度分析法制规范的重要性,但是缺乏与广西省贸易加以结合,并进行具体问题的探讨;3.研究方法上主要运用文本研究,缺少实证研究方法。

笔者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试图吸收前人的研究中的可取之处,并对其中的不足之处加以弥补。

本文的研究重在通过从法制的角度来分析广西省的贸易发展,通过大量的实证研究数据来增强本文研究结论的说服力,不仅涉及到贸易领域中较为专业的问题,而且紧扣法制环境这一基本前提,通过微观和宏观的双重角度来具体分析法制环境下广西的贸易发展面临的困境与出路。

三、法制环境与广西贸易方式转变影响的实证研究

3.1广西法制环境演变历程

通常意义上的法制包括“硬”“软”两个方面,即国家所规定的硬性法律法规条文以及政府对法律法规进行执行和监督的过程。

而法制环境则是对法律制度方面的建设,是一个国家各方面运转的核心依据。

一个良好的法制环境是国家发展的基本,并决定着一个国家的发展前景。

在新中国成立近70年的历史中,中国的法制环境建设经历了不同的时期,尤其是自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国人大常委将立法工作重要议事日程后,我国逐渐建立了完整的法律体系,司法机关的建设也得到了加强,并在法制环境的建设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同时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

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委员信春鹰曾说:

“中国法律体系的形成是回应社会的需要,为的是民众的福祉。

”这是我国法制环境建设的基础,亦是目的。

如今,我国的法制环境建设已日趋完善,形成了一个相对优良的法制环境,各类法律法规在维护经济发展秩序和社会公平和谐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各地企业及公民的主体权利也得到了保障。

而我国政府及人民的法制观念也在进一步更新,秉承着“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原则,向拥有更加完善的法律体系与和谐有秩的社会迈进。

而相关对外贸易的法律法规则是在根据国家贸易方式的转变而逐步进行改善,2004年7月1日,我国施行了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但至今仍有部分法律条文仍在改善中,刘晓苹在《试评我国现行的对外贸易法制》一文中也提到,我国当今正处于对新型对外贸易法律体系的构建中。

本文根据广西独有的贸易环境和贸易发展方式,在法制环境建设方面,主要以一些经济型政策和政府扶持政策为研究方向。

广西地处泛珠三角经济圈、大西南经济圈和东盟经济圈的混合部,与东南亚陆地接壤,海洋相连。

在与东盟十国日益紧密的经济联系和贸易交往的基础上,在2001年第五次中国与东盟领导人会议上,中国-东盟和自由贸易区雏形建立。

各国领导人共同决定在十年内建立起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在2002年第六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上,朱镕基总理与东盟十国领导人共同签署了《中国-东盟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确定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基本框架,在经过个各方的谈判和协商后终于于2005年7月1日正式生效。

近年来,广西与东南亚各国在经济、教育、技术和文化等方面交流密切,2003年广西与东盟进出口总额已达到8.2亿美元,已经占到广西外贸出口总额的25.7%,东盟已经成为广西的第一大贸易伙伴。

截止到2003年,东盟在广西投资举办了324家三资企业,东盟已经成为广西第二大投资来源地。

为了进一步促进广西贸易的增长,着眼挖掘区域优势、缩小区域差距,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召开全区实施双核驱动战略工作会议,部署实施双核驱动战略。

自治区党委十届六次全会又进一步提出了:

“深入实施双核驱动战略,加快构建沿海沿江沿边三区统筹新格局。

”的战略要求,统筹“三沿”,挖掘各区潜力,进行特色发展。

是政府着眼新形势,根据广西的实际情况提出的未来战略发展方向。

(二)广西贸易发展方式的现状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发展迅猛,广西积极拓展对外贸易,大力引进外资,为推进经济持续快速增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但20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冲击了我国的外贸市场,广西的对外出口也面临着极大地考验。

从对外贸易的商品结构上来说,广西出口的整体竞争力比较低下。

据《广西数据年鉴》显示,2010年广西对外贸易中,农副土特产品进口额和出口额分别占到了44%和6%;工业制品进口额和出口额分别占到了40%和40.17%,但家电等电子产品总额却只占到了总额的1.9%。

这充分显示了广西的出口商品类型:

主要以劳动密集型商品为主,科技含量和附加值较低,只有在数量方面占优势。

自2010年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后,东盟国家与广西贸易增长势头强劲,2012年东盟国家与广西贸易总额达到了3628.5亿美元,同比增长了23.9%,经济合作效果显著。

据《广西数据年鉴》显示,2011年广西对外进口贸易中,一般贸易、加工贸易和边境小额贸易分别占进口总额的74%,0.6%和11%;在对外出口贸易中,一般贸易、加工贸易和边境小额贸易分别占出口总额的48%,.12.6%和34.5%。

这反映出广西对外贸易的一般性特点:

一般性贸易仍然是广西对外贸易的基础,加工贸易所占得比例偏低甚至还有持续走低的趋势;在一般贸易中,进口比出口的比例要大,而小额边境贸易在出口中占有较大比例,这反映出在广西边境贸易中零散户较多。

从商品结构来看,广西的进出口商品结构尚处于较低的层次。

下图为广西进出口商品结构(数据来自《广西数据年鉴》)。

从上图可以看出,水果、橡胶和矿产品等资源性产品是广西从东盟国家进口的主要商品,而出口产品则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

东盟国家向广西出口矿砂、煤炭、农产品等,进口产品则是一些技术含量低的劳动密集型产品。

不仅如此,广西出口产品附加值较低,尚未形成自主品牌,出口产品市场竞争力较小,难以形成稳定的产业链。

 

(三)法制环境对广西贸易方式转变的相关研究

对外贸易发展是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三大马车“之一,并对我国经济的增长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和广西“双核驱动,三区统筹”战略未广西贸易方式的转变起着推动作用。

自从2010年我国和东盟国家落实了《全面晋级合作框架协议》后,东盟自由贸易区极大的改变了广西的外贸发展方式。

3.1农业方面

广西因其独特的地理特点和气候特征为其在发展畜牧业、渔业和种植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土壤。

广西出口产品也主要以劳动密集型为主。

为进一步促进广西农产品的出口环境,我国与东盟各国签订了《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中国与东盟农业合作谅解备忘录》等条约,大幅度降低农产品进出口关税,加快了广西与东盟农产品贸易的前进步伐。

但受经济大环境的影响,尤其是2008年以来经济危机的冲击,广西与东盟国家之间的进出口贸易合作受到了冲击,广西抓住中国-东盟博览会召开的机会,大力发展“引进来”和“走出去”战略,提高广西出口产品附加值,调整广西产业结构,增加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并积极开展与东盟国家的贸易合作,优势互补,塑造自身品牌。

3.2工业方面

3.1促进产业优化升级。

为响应国家“走出去”战略并更好的与东盟国家开展友好互促的贸易合作关系,广西加快了引进国外先进经验、管理模式、先进技术等步伐,加强自身经济实力,从农业化的固有模式中走出去,打响自身工业品牌,延伸产业链,优化产业结构促进西部工业发展。

3.2竞争促使工业转型。

但从另一方面来说,有利益就会伴有一定的风险,在东盟各国与广西的贸易关系中,竞争性依旧是主导关系,双方在第三方市场上的激烈竞争使得广西工业承担更大的压力,这种增大的压力无形中又促进了广西在工业上的积极转型,使西将注意力从劳动密集型转向科技型、创新型和发展型,以在竞争激烈的贸易环境中获得收益。

3.3国家“减税政策”的增益效果。

国家在自由贸易区内推行“减税”政策,促进了广西与东盟各国的贸易规模,简化了分工并提高生产效率,扩大了资源密集型产业方面的优势,与广西本身发达劳动密集型产业相结合,更加扩大了其竞争优势。

3.3促进了广西第三产业的发展

3.3.1广西土地政策支持旅游业发展

广西出台了《加快旅游业发展的若干政策》,该政策从用地计划、用地报告、土地供应和土地流转等方面大力支持旅游业的发展。

该政策优先保障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北部湾国际旅游度假村、巴马长寿养生国际旅游区等重大旅游项目用地需求,保障广西重点旅游项目的用地计划,政府将重点旅游项目用地优先列入年度用地计划中。

此外,在对新增建设用地的有偿使用费安排时,对符合条件的旅游用地给予资金支持。

3.3.2东盟自由贸易区对旅游业的影响

在东盟自由贸易区和国家扶持政策出台之前,广西就以“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一句而闻名于国内外,广西自然资源丰富,自然风景优美,在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形成为广西旅游业带来了巨大的市场。

经过年发展和政府的大力支持,目前广西已经形成了东西南北四大旅游区,已然形成了产业化和规模化。

广西通过和东盟各国进行合作开发,在经营管理模式和项目开发技术等方面取得了长足优势。

在旅游项目开发、旅游项目用地建设和旅游项目宣传服务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随着广西和东盟自贸区的合作的逐渐深入,广西旅游业的发展商机越来越多,效益也越来越大。

3.4“零关税”政策对物流行业和进出口商品的影响

自2010年1月1日起,中国与东盟双方签署了7000种商品将享受“零关税”的待遇,进一步实现贸易的自由化。

服务市场也将进行实质性的开放。

广西作为与东盟与中国贸易的“桥头堡”,区位优势很明显:

广西具有沿海、沿边和沿江的区位优势,同时也是中国大陆与中、东、西的交汇点,是中国华南经济圈、西南经济圈与东盟经济圈的结合地带,目前已成为中国西南乃至西北地区最便捷的出海通道。

据统计,中国与东盟在合作中开放的公路、铁路、航空港等大多集中在北部湾沿岸,作为我国唯一一个海上口岸、陆上口岸、空中口岸和内河口岸于一身的省份,促进了东盟和广西的双边物流业务高速发展。

到目前为止,广西的物流公司已达到3900多家,物流行业在东盟自由贸易区的促进下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为了更好地迎接挑战,广西将对物流行业进行战略性改革,完成由封闭性的内陆物流到开放性的国际物流的转变。

3.5专项政策支持文化发展

文化作为软实力是经济发展的坚实后盾,只有大力发展宣传特色文化,挖掘文化底蕴,增强文化软实力,才能在竞争中吸引市场、开拓市场并稳定市场。

国家实施财政专项支持政策。

国家在“十一五”期间以2005年自治区本级预算安排的宣传文化发展专项资金为基数,按每年6%递增的方法,建立广西壮族自治区财政专项资金,列入政府的财政预算。

资金运用的重点在于投资建设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

各级政府并进一步完善了相关法律法规,制定和完善财政专项资金政策,对广西具有民族特色的地域文化给予支持。

4.法制环境对广西贸易方式转变影响的实证分析

4.1数据来源

《广西数据年鉴》南宁海关统计数字整理所得

4.2图表分析

图表12001-2012年间广西与东盟贸易状况(单位:

亿美元)

表1为广西壮族自治区自2001年到2012年间与东盟贸易的情况。

从图表可以看出自2001年到2008年广西的对外外贸易逐步增长,但因2008年的经济危机,使得2009年与东盟的贸易量急剧减少。

2010年,我国和东盟国家落实了《全面晋级合作框架协议》,部署了双核驱动战略及一系列相关法律条文,使得广西与你东盟的贸易总额得到回升并出现大幅度增长,此后几年,广西的贸易总额保持了每年近20%的增加额增长。

表22008-2013年广西出口纺织品、机电产品、农产品占总出口产品百分比情况

出口产品种类

年份

纺织品(%)

机电产品(%)

农产品(%)

2008

42.1

24.4

27.9

2009

41.7

25.9

27.5

2010

38.8

29.8

26.6

2011

35.2

30.6

26.4

2012

33.5

33.7

26.1

2013

30.0

35.4

25.7

由表2可见,自2008年到2013年,广西的对外出口产品结构在逐渐变化,纺织产品这类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比重在逐渐降低,而机电产品这类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出口比重逐渐升高,尤其是2010年开始这种变化尤为明显,可见良好的法制环境会加速广西贸易方式的转变。

4.3法制环境对广西贸易方式转变的实证分析

利用表1和表2的数据进行检验,根据年份与贸易总额的数额关系,得出其相关性,因为年份又与法制环境相关联,进而可推断出法制环境与贸易总额的关系,贸易方式的转变也带来贸易总额的提升,因此便可验证法制环境与贸易方式转变的相关关系。

4.3,2协整检验

协整理论,两个序列协整关系存在的前提条件是两个序列的数相同,因此,在对时间序列进行协整分析之前,先要对这些序列进行平稳性检验。

运用DF-ADF检验检验时间序列的平稳性。

入软件,得出,显著性水平ɑ的值为0.05,各序列的DF-ADF概率值都小于0.05,因而可以判断出此序列为平稳序列。

统计量的概率值为0.0000,小于0.05,因此,以LGDP的一阶差分来看,也可判定其为平稳序列。

综合以上分析,序列的一阶差分都是平稳序列。

长期均衡关系分析,协整关系的存在说明广西的法制环境的变化对广西对外贸易总额的增长有稳定、长期的必然关系。

用Eviews软件代入数据,从各个数据的t统计量上来看,t值在0.05以上的说明显著性水平是显著的,也就说明各变量之间存在显著的关系。

因此,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广西的法制环境变化对贸易增长存在正相关关系,同时广西法制环境的良性变化也促进者贸易方式的良性转变。

 

五、结论与政策建议

5.1主要结论

广西作为东盟与中国贸易的前沿和窗口,是我国发展对外贸易的重要通道。

但广西出口商品多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附加值较低,难以形成自主品牌,为了加强广西进出口商品竞争力,优化广西进出口贸易环境,加快广西贸易结构优化升级,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土地政策和发展指导性战略,加快与东盟各国贸易合作,使广西在农业、工业、物流和第三产业竞争力大幅提升,促进广西从劳动密集型产业贸易向高附加值、高科技方向转变,使广西能够更加充分发挥地理优势和文化优势,促进经济转型和快读发展。

5.1.1《全面晋级合作框架协议》的签署使广西产生了贸易转移。

贸易自由区取消了大部分的关税,这使得广西的出口成本下降,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广西的外贸出口,再加上广西的一些出口产品被其他东盟国中成本更低的商品所取代,贸易创造就此产生。

与此同时,闲置下来的剩余劳动力将转化为新兴产业的劳动生产力,节约了广西有限的资源,投入到其他部门当中,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通过进一步细分的国际分工,扩大了产业需求,刺激了贸易总额的增长。

5.2.2广西的贸易转移效应

起先广西的贸易主要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产品附加值低,市场竞争力较小,国家实施了“零关税”或下调关税,使得广西贸易受到冲击,一些市场存活力较低的产业进一步被竞争所摧垮,各企业只有调整自身结构,学习先进经验和创造进行转型,才能应对市场上极恶劣的贸易竞争。

5.2法制与政策建议

在国家法治建设的大背景下,为解决广西贸易过程中面临的困境,必须要加强与此相关的法制建设与完善,为广西的贸易发展提供法制保障。

同时,相关的政府部门职能发挥也至关重要,发挥法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