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培练习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99041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9.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栽培练习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栽培练习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栽培练习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栽培练习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栽培练习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栽培练习题及答案.docx

《栽培练习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栽培练习题及答案.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栽培练习题及答案.docx

栽培练习题及答案

药用植物栽培思考题及答案

习题

项目1主要农业气象因素的观测

一、填空题

1.中药材生产标准规程的英文字母缩写符号是SOP,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英文字母缩写符号是GAP。

2.重要的农业气象要素有辐射、温度、降水、湿度和风等,它们是影响农业生产的诸多环境因素中最活跃的因素。

3.生物的生命活动都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进行,不论是一般的生命活动还是生长、发育,都有三个温度基本点,即维持生长发育的最低温度、最适温度和最高温度,这三者合称为三基点温度。

4.作物在三基点温度的在最适温度下植物生长发育迅速而良好;在生长发育的最低和最高温度下植物停止生长发育,但仍能维持生命。

5.三基点温度中,常有这样的现象,即最适温度接近最高温度,而远离最低温度。

但在农业气象灾害中,低温危害也比高温危害多。

5、温度对作物和变温动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包括温度强度和持续时间两个方面,积温就是衡量这两个方面的综合效应的一种农业气象指标。

6.海拔越高,气压越__低___。

7.北半球中纬度地区,主要盛行__西___风。

二、名词解释

1.辐射强度:

指单位时间内与辐射能流方向相垂直的单位面积上得到的辐射能,即与入射光垂直的面上的辐照度。

2.光饱和点:

在一定的光照强度范围内,光照度增加,光合强度也增加,但光照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光合强度不再随光照度的增大而增强,这个光的临界点称为光饱和点。

3.光补偿点:

当光照度降低时,光合强度也随之降低,植物的光合强度和呼吸强度达到相等的光强值称为光补偿点。

4.植物的光周期:

光周期现象是植物生长发育对昼夜长短的不同反应。

即白天光照和夜间黑暗的交替与它们的持续时间对植物开花有很大的影响,称为光周期现象。

5.长日性植物:

只有在光照时间长于某一时数才能开花,如减少光照时数,就不开花结实。

6.短日性植物:

只有在光照长短小于某一时数才开花,如延长光照时数,就不开花结实。

7.中间性植物:

这类植物开花不受光照时间长短的影响,在长短不同的任何光照下都能正常开花结实。

8.临界光长:

将植物能够通过光周期而开花的最长或最短光照长度的临界值,称为临界光长。

对于短日性植物是指所需光照长度的上限,对于长日性植物是指所需光照长度的下限。

9.冷害(寒害):

在冻结温度以上的低温危害称冷害或寒害。

10.冻害:

冻结温度以下的危害则称为冻害。

11.热害:

植物因温度过高而造成的危害称热害。

12.温周期现象:

植物的生长和产品品质,在有一定昼夜变温的条件下比恒温条件下要好。

这种现象称“温周期现象”。

13.蒸腾系数:

作物蒸腾消耗单位重量的水分所制造的干物质重量,称为水分利用率或蒸腾效率,其倒数称蒸腾系数。

或者是:

作物制造单位重量的干物质所蒸腾消耗水分的重量。

14.相对湿度:

湿空气中实际水汽压e与同温度下饱和水汽压E的百分比。

15.风、风向和风速:

空气相对于地面的运动称为风。

一般情况下,风是指空气运动的水平分量。

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常用十六方位表示。

风速是空气在单位时间内移动的水平距离,常用米·秒-1为单位。

16.气压:

某地的单位面积上大气柱的重量。

17.霜冻:

在温暖时期,温度在短时间内下降到足以使作物遭到伤害或死亡的灾害性天气。

18.春化现象:

秋冬播种的冬性植物在种子发芽或苗期生长阶段需要经受一段时期的低温,到第二年才能和春播植物一样正常生长发育、开花结实的现象称为春化现象。

如春小麦、板蓝根等。

三、问答题

1.土温对作物的影响主要有哪几个方面:

答:

①土温影响植物根系对水分和养分的吸收

②土温影响植物块根、块茎的形成

③土温影响种子发芽、出苗

④土温影响昆虫的发生

2.试阐述实际生产中调节土壤蒸发的农业技术措施。

答:

为了保持土壤中的水分,可采取某些措施以减少土壤中水分的蒸发。

例如疏松表土,切断毛细管,然后把表土压碎拍实。

地膜覆盖以及抑制蒸发剂等技术。

3.重要的农业气象要素有

答:

重要的农业气象要素有辐射、温度、降水、湿度和风等,它们是影响农业生产的诸多环境因素中最活跃的因素。

4.为什么作物群体的光饱和点和光补偿点均较单叶为高

答:

这是因为当光强时,群体上层叶片已饱和,但下层叶片的光合强度仍随光强的增加而增强,群体的总光合强度还在上升。

同样,群体内叶片多,相互遮荫,当光照减弱,上层叶片达到光补偿点时,下层叶片光强低于光补偿点,所以光合作用小于呼吸作用,所以整个群体的光补偿点较高。

5.光照强度与作物发育的关系

答:

强光有利于作物生殖器官的发育,相对的弱光照有利于营养生长。

因此,多云的天气条件,对以植物营养器官为收获对象的作物有利;晴朗的天气条件,对以果实或籽粒为收获物的作物有利。

遮光实验证明,在强光下,小麦可分化更多的小花,在弱光下,小花分化减少。

强光还有利于黄瓜雌花增加,雄花减少。

而弱光则使棉花营养体徒长,落铃严重,果树已形成的花芽可能退化,开花期和幼果期遇到长期光照不足会导致果实发育停滞甚至落果。

6.根据植物对水的适应性,将植物分成哪几种类型?

答:

根据植物对水的适应性,将植物分成4种类型:

分别是:

(1)旱生植物:

具高度的抗旱能力,常见的有;肉质植物、深根性植物、真旱生植物等。

(2)湿生植物:

生长在潮湿地区,常生长在沼泽、河滩、山谷等地,如秋海棠。

(3)中生植物:

介于二者之间,绝大多数陆生植物都属于这种类型。

(4)水生植物:

生长在水下土壤中的植物,分为浅水植物如莲;漂浮植物如浮萍;沉水植物如水王荪。

7.根据植物对光照强度需要不同,可将植物分为哪几种?

答:

根据植物对光照强度需要不同,可将植物分为

(1)阳生(喜光)植物:

要求充足的直射阳光,光饱合点是全光照的100%,光补偿点在3~5%如地黄。

(2)阴生(喜阴)植物:

不能忍受强烈光照,光饱合点为全光照的10~15%,光补偿点在1%以下,如人参。

(3)中间类型的耐阴植物:

在全日照或稍荫蔽的环境下均能正常生长。

 

项目2土壤要素观测

一、填空题

1.土壤是陆地表面具有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

由岩石风化而成的矿物质、动植物残体腐解而产生的有机质、生活着的微生物及水分、空气组成的。

它的特点是具有肥力。

2.土壤水分即土壤溶液,可分分为:

吸着水(吸附在土粒表面的水,植物不能利用)、毛管水(保持在毛管孔隙(8mm~0.1mm,0.1~0.001mm)里的水,是植物利用的最主要水分,在土壤中,毛管水常随毛管引力升到地面蒸发掉,松土可切断毛细管,减少蒸发)、重力水(土壤水分过多时,水分受重力作用,沿非毛细管向下渗透,这种水为重力水,一直到达地下,成为地下水和补给来源。

可被植物利用,但不能被土壤保存)和地下水(重力水流到不能透过和土层或岩石时停留下来成为地下水,可经毛细管上升被植物利用)。

3.是由腐殖质与钙质将分散的土粒胶结在一起所形成的土团。

一般以1~10mm直径和团粒结构肥力好,尤以2.25mm直径,近似球形结构为好。

能从大气降水及大气干旱两方面来解释,团粒结构在调节土壤水分、空气的矛盾上所具有的意义。

4.土壤的反应是指土壤的酸碱度,用PH表示。

是在土壤形成时产生的,受气候、母质、植被及耕作管理条件的影响。

二、问答题

1.试着解释土壤的肥力。

土壤的肥力:

土壤供给植物正常生长发育所需要的水、肥、气、热的能力。

水、肥、气、热是组成土壤肥力的四个因素,水、肥、气是物质基础,热是能力量条件。

它们互相联系,互相制约。

衡量土壤肥力的高低,不仅要看每个肥力因素的绝对贮备量,更重要的是看每个肥力因素的量是否配合适当。

按其来源不同可分为:

自然肥力、人为肥力和有效肥力。

2.什么叫土壤质地?

并把它分成哪几种?

说出它们的识别方法、改良措施、适合种植的植物。

答:

土壤质地:

是土壤中大小矿物质颗粒的不同百分率组成。

直接影响土壤肥力、耕作及植物生长。

任何一种土壤都不是由单纯一种矿物质颗粒组成。

依各种土粒在土壤中所占的比例,将土壤分为:

(1)砂土:

砂粒含量一般超过50%以上。

特点:

通气透水性好,耕作阻力小,养分转化快,保水保肥力差,土壤温度变化剧烈。

土壤松散,发小苗不发老苗。

识别方法:

干燥时,手抓全部散开。

改良措施:

多施有机肥;掺和粘土。

适合种植的植物:

根、根茎类药材。

(2)粘土:

粘粒含量可达80~100%,砂粒含量仅0~20%。

特点:

通气透水性差,耕作阻力大,养分转化慢,保水保肥力强,供肥慢,肥效持久,早春土温上升缓慢,发老苗不发小苗。

一般药材不宜在粘土上种植。

识别方法:

湿度合适时,可成环无裂痕。

改良措施:

增施有机肥;掺合砂子;深耕等。

(3)壤土:

粉粒含量多,砂粒、粘粒含量适中,兼有二者的优点。

能满足植物生长对养分的需要。

适合大多数药用植物生长。

依粘粒、砂粒含量不同,又分为重壤土(可弯曲成环,加压有裂痕,宜种植木本、果实、种子类药材)、轻壤土(弯曲易断裂、很多药材适宜种植)、砂壤土(可成团,不能成条,宜种植根、根茎类药材)。

3.土壤有机质是什么?

土壤有机质:

是一种黑色或暗褐色的胶体物质,常与矿物质紧密结合形成有机-矿质复合胶体。

成为植物可吸收利用的养分。

(1)提供养分。

有机质经微生物分解后,为植物提供生长所需的N(NH4)、P(H2PO4)、S(SO4)等养分。

(2)改良土壤结构。

腐殖质在土壤中主要以胶膜在形式包被在土粒的表面,使砂土增加粘性,由于其粘结力比砂粒强,比粘粒弱,可使粘土变得松软,改良土壤结构,防止土壤板结,减少耕作阻力。

(3)提高土壤的通气透水、保水保肥能力。

(4)促进植物生长。

使土壤色加深,加强土壤吸热能力,所含的一些芳香族物质和有机酸,能刺激植物的生长。

(5)促进有益微生物的活动。

4.如何合理利用土地?

答:

合理利用土地(提高土地利用率)有间作(在同一块土地上,同时相间种植两种以上生长期相近的作物),间作应正确选择植物种类,如高杆与矮杆,深根与浅根,喜阳喜阴等植物进行搭配;套种(利用两种或两种生长期限不同的植物,交错播种在同一块土地上)即在前作近成熟时,及时在它的行间播种后作植物,可解决前作末熟,后作需要播种的矛盾;轮作(同一块土地上,轮换种植不同的植物)合理轮作不仅可提高土壤肥力和单面积产量,同时可减少病虫害、杂草的危害。

5.肥料三要素是指哪些元素?

为什么?

答:

通常把氮、磷、钾叫做“肥料三要素”。

氮、磷、钾作物需要较多,而土壤中含量却较少,要用肥料补充。

6.合理施肥的依据是什么?

答:

根据药用植物的需肥黑狸施肥;根据土壤性质和养分供应能力施肥;根据肥料的性质施肥。

 

项目3药用植物繁殖

一、填空题(答案在后面)

1.种子发芽试验的目的是测定种子批的——发芽潜力。

2.全面深入了解发芽试验的目。

的,对正确评价种子批的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3.种子发芽试验时,应将幼苗培养到适当的发育阶段,以便看清幼苗主要构造的,正确鉴定幼苗。

4.砂床法测定种子健康时,砂子在清洗后须经方可使用,以免带人杂菌。

5.吸水纸法培养和砂床培养法测定种子健康时,加入2,4-D的作用是。

6.净度分析中,将试验样品分成三种成分:

净种子、、杂质,并测定各成分的重量百分率。

7.在净度分析中,最后结果的各成分之和应为100.0%、小于0.05%的微量成分在计

算中应除外。

如果其和是99.9%或100.1%,从增减0.1%。

8.在发芽试验中,正常幼苗百分率修约至最接近的整数,应进位。

9.种子活力测定方法的种类多达数十种,其分类的方法归纳起来不外乎直接法和两类。

10.净度分析中,半试样法应对每一份半试样的所有成分分别进行计算,百分率至少

保留小数,并计算各成分的平均百分率。

11.杂质是指除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