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七年级上册古诗.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989142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48.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鄂教版七年级上册古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鄂教版七年级上册古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鄂教版七年级上册古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鄂教版七年级上册古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鄂教版七年级上册古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鄂教版七年级上册古诗.docx

《鄂教版七年级上册古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鄂教版七年级上册古诗.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鄂教版七年级上册古诗.docx

鄂教版七年级上册古诗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夜雨寄北

【唐】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秋 词

刘禹锡

(其一)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画眉鸟

[宋]欧阳修

百啭千声随意移, 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 不及林间自在啼。

 

泊秦淮

(唐)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宋)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淮上与友人别

【唐】郑谷

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

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宋 王观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欲问行人去那边?

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

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水槛遣心

杜甫

其一

去郭轩楹敞,无村眺望赊。

澄江平少岸,幽树晚多花。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 白

扬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

【赏析】

   王昌龄和李白都是唐时著名的诗人,两人是很要好的朋友。

李白写这首诗的缘由,从诗题可以直接知道:

李白听到好朋友王昌龄被贬谪(左迁)到荒远的龙标去的消息,遥对着朋友所在的方向,写下这首诗寄给他。

一二句写景叙事。

在扬花落尽、子规悲啼的暮春时节,忽然听到好友远贬龙标的消息,这于作者无异晴天霹雳。

在这时节,作者眼前飘舞的只是零落的扬花,耳边听到的只是子规的悲啼。

“扬花”,含飘零之感,唤起读者对王昌龄流落远方的担忧;“子规”,有离别之恨,触发宦游异乡的人们的心头的凄情;“五溪”,本已是极偏远的地区;而“龙标”,却还在更荒僻的远方……这种种的愁情离绪叠加在作者心头,更加以悲景衬托离情,表现出作者对好友旅途艰辛、贬所荒远的深切同情。

三四句借景抒情。

“我”要将自己的这一片忧愁之心托寄给明月,让它陪伴着好友一直跟随到夜郎西。

在这里,作者大胆想象,直接袒露自己听到朋友远谪后的内心情感。

有道是“明月千里寄相思”,作者所寄的——是对好友身遭贬谪的同情,是对好友长途跋涉的担忧;是陪伴友人一路前行的一片深情,是告慰友人并不孤单的一种情怀……所有这些,真切地传达出作者得知友人遭贬后的心灵震撼以及由此而引发出来的强烈的主观感情。

全诗就事写景,借景抒情,特别是运用奇特的想象直抒胸臆,十分恰切地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不幸遭遇的急切关照和安慰之情,从而使这首诗成为友情诗中的名篇。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注解:

1、巴山:

在今四川省南江县以北。

2、共翦西窗烛:

翦同剪;在西窗下共剪烛蕊。

3、却话:

重头谈起。

韵译:

你问我回家的日子,我尚未定归期;

今晚巴山下着大雨,雨水涨满秋池。

何时你我重新聚首,共剪西窗烛花;

再告诉你今夜秋雨,我痛苦的情思。

赏析:

这是一首抒情诗。

诗的开头两句以问答和对眼前环境的抒写,阐发了孤寂的情怀和对妻子深深的怀念。

后两句即设想来日重逢谈心的欢悦,反衬今夜的孤寂。

语浅情深,含蓄隽永,脍炙人口,余味无穷。

有人考证,以为此诗是作者于大中五年(851)七月至九月间入东川节度使柳中郢梓州幕府时作。

其时义山妻王氏已殁(王氏殁于大中五年夏秋间)。

为此,以为此诗是寄给长安友人。

但义山入梓幕,与其妻仙逝,均在大中五年夏秋之际,即使王氏仙逝居先,义山诗作在后,在当时交通阻塞和信息不灵的时代,也是完全可能的。

就诗的内容看,按寄内解,便情思委曲,悱恻缠绵;作寄北看,便嫌细腻恬淡,未免纤弱。

这首诗所寄何许人,有友人和妻子两说。

前者认为李商隐居留巴蜀期间,正是在他三十九岁至四十三岁做东川节度使柳仲郢幕僚时,而在此之前,其妻王氏已亡。

持者认为在此之前李商隐已有过巴蜀之游。

也有人认为它是寄给“眷属或友人”的。

从诗中所表现出热烈的思念和缠绵的情感来看,似乎寄给妻子更为贴切。

开首点题,“君问归期未有期”,让人感到这是一首以诗代信的诗。

诗前省去一大段内容,可以猜测,此前诗人已收到妻子的来信,信中盼望丈夫早日回归故里。

诗人自然也希望能早日回家团聚。

但因各种原因,愿望一时还不能实现。

首句流露出道出离别之苦,思念之切。

次句“巴山夜雨涨秋池”是诗人告诉妻子自己身居的环境和心情。

秋山夜雨,总是唤起离人的愁思,诗人用这个寄人离思的景物来表了他对妻子的无限思念。

仿佛使人想象在一个秋天的某个秋雨缠绵的夜晚,池塘涨满了水,诗人独自在屋内倚床凝思。

想着此时此刻妻子在家中的生活和心境;回忆他们从前在一起的共同生活;咀嚼着自己的孤独。

三、四句“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这是对未来团聚时的幸福想象。

心中满腹的寂寞思念,只有寄托在将来。

那时诗人返回故乡,同妻子在西屋的窗下窃窃私语,情深意长,彻夜不眠,以致蜡烛结出了蕊花。

他们剪去蕊花,仍有叙不完的离情,言不尽重逢后的喜悦。

这首诗既描写了今日身处巴山倾听秋雨时的寂寥之苦,又想象了来日聚首之时的幸福欢乐。

此时的痛苦,与将来的喜悦交织一起,时空变换,

此诗语言朴素流畅,情真意切。

“巴山夜雨”首末重复出现,令人回肠荡气。

“何当”紧扣“未有期”,有力地表现了作者思归的急切心情。

这首诗,《万首唐人绝句》题作《夜雨寄内》,“内”就是“内人”—妻子:

现传李诗各本题作《夜雨寄北》,“北”就是北方的人,可以指妻子,也可以指朋友。

有人经过考证,认为它作于作者的妻子王氏去世之后,因而不是“寄内”诗,而是写赠长安友人的。

但从诗的内容看,按“寄内”理解,似乎更确切一些。

第一句一问一答,先停顿,后转折,跌宕有致,极富表现力。

翻译一下,那就是:

“你问我回家的日期;唉,回家的日期嘛,还没个准儿啊!

”其羁旅之愁与不得归之苦,已跃然纸上。

接下去,写了此时的眼前景:

“巴山夜雨涨秋池”,那已经跃然纸上的羁旅之愁与不得归之苦,便与夜雨交织,绵绵密密,淅淅沥沥,涨满秋池,弥漫于巴山的夜空。

然而此愁此苦,只是借眼前景而自然显现;作者并没有说什么愁,诉什么苦,却从这眼前景生发开去,驰骋想象,另辟新境,表达了“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的愿望。

其构思之奇,真有点出人意外。

然而设身处地,又觉得情真意切,字字如从肺腑中自然流出。

“何当”(何时能够)这个表示愿望的词儿,是从“君问归期未有期”的现实中迸发出来的;“共剪……”、“却话……”,乃是由当前苦况所激发的对于未来欢乐的憧憬。

盼望归后“共剪西窗烛”,则此时思归之切,不言可知。

盼望他日与妻子团聚,“却话巴山夜雨时”,则此时“独听巴山夜雨”而无人共语,也不言可知。

独剪残烛,夜深不寐,在淅淅沥沥的巴山秋雨声中阅读妻子询问归期的信,而归期无准,其心境之郁闷、孤寂,是不难想见的。

作者却跨越这一切去写未来,盼望在重聚的欢乐中追话今夜的一切。

于是,未来的乐,自然反衬出今夜的苦;而今夜的苦又成了未来剪烛夜话的材料,增添了重聚时的乐。

四句诗,明白如话,却何等曲折,何等深婉,何等含蓄隽永,余味无穷!

《秋词》赏析——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作者小传】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人,为匈奴族后裔。

晚年任太子宾客,世称“刘宾客”。

他和柳宗元一同参预那唐朝永贞年间短命的政治改革,结果一同贬谪远郡,顽强地生活下来,晚年回到洛阳,仍有“马思边草拳毛动”的豪气。

【背景】

这首诗是诗人被贬郎州司马时所作。

永贞元年(公元805年),顺宗即位,任用王叔文改革朝政,刘禹锡也参加了这场革新运动。

但革新遭到宦官、藩镇、官僚势力的强烈反对,以失败而告终。

顺宗被迫退位,王叔文赐死,刘禹锡被贬。

可贵的是,诗人在遭受严重打击后,并没有消沉下去。

《秋词》就是被贬郎州时写的,从诗中可以看到,刘禹锡并没有悲观失望,而是一反常态,赞美秋天,给人一种昂扬向上的信心。

这与他多次被贬,多次抗争的性格是一致的。

【译文】

1、悲寂寥:

因寂寞空虚而感到悲伤。

2、春朝:

春天。

3、排:

推开;冲出。

4、便:

就;于是。

5、碧霄:

蓝天。

自古以来每逢秋天都会感到悲凉寂寥,我却认为秋天要胜过春天。

万里晴空,一只鹤凌云而飞起,就引发我的诗兴到了蓝天上了。

【鉴赏】

秋,在大自然中,扮演的永远是一个悲怀的角色,它的“瘦”早已成为一种独特的意象,让一代代的人不停的咀嚼、回味。

于是,秋,便在一页页枯色的纸张里,在一个个方正的汉字中低吟,把那缕缕的哀怨、愁绪、思念、牵挂,熏染得迷迷离离。

然而刘禹锡的《秋词》,却另辟蹊径,一反常调,它以其最大的热情讴歌了秋天的美好。

更为难得可贵的是,《秋词》还是诗人被贬朗州后的作品。

原诗两首,所选的是第一首。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潮。

”自宋玉于《九辩》中留下“悲哉,秋之为气也”的名句后,悲,就成了秋的一种色调,一种情绪;愁,也就成了心上的秋了。

然而,诗人开篇,即以议论起笔,断然否定了前人悲秋的观念,偏说秋天比那万物萌生、欣欣向荣的春天要好,强调秋天并不死气沉沉,而是很有生气。

表现出一种激越向上的诗情。

“我言”说出的是诗人的自信,这种自信,尽管染上的,是一种不幸的色彩,然而,诗人阔大的胸襟却非凡地溶解了这种不幸。

“胜春朝”就是诗人对于秋景最为充分的认可。

这种认可,绝非仅仅是一时的感性冲动,而是融入了诗人对秋天的更高层次的理性思考。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诗人抓住秋天“一鹤凌云”,这一别致的景观的描绘,展现的是,秋高气爽,万里晴空,白云漂浮的开阔景象。

那振翅高飞的鹤排云直上,矫健凌厉,奋发有为,大展鸿图。

那凌云的鹤,也载着诗人的诗情,一同遨游到了云霄。

虽然,这鹤是孤独的,然而它不苟生于沼泽湖泊之间,偏要博击长空,一展雄姿,它所呈现出来的气势,却是非凡的。

这只鹤的顽强奋斗,冲破了秋天的肃杀氛围,为大自然别开生面,使志士们精神为之抖擞。

一个“排”字,所蕴涵的深意,尽在不言中了。

也许,诗人是以“鹤”自喻,也许是诗人视“鹤”为不屈的化身。

这里,有哲理的意蕴,也有艺术的魅力,发人深思,耐人吟咏。

它给予读者的,不仅仅是秋天的生机和素色,更多的是一种高扬的气概和高尚的情操。

读这样的诗,洋溢在我们心头的,绝非什么悲凉的气息,我们随着诗人的“诗情”,借助诗人想象的翅膀,天马行空般驰骋于碧空之上。

于是,鹤飞之冲霄,诗情之旷远,“实”和“虚”便融合在了一起,所获得的全然是一种励志冶情的美的感受。

全诗气势雄浑,意境壮丽,融情、景、理于一炉,表现出的高扬精神和开阔胸襟,唱出的那曲非同凡响的秋歌,为我们后人留下的,却是一份难能可贵的精神财富。

画眉鸟

百啭千声随意移,

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

不及林间自在啼。

注释

①啭:

鸟婉转地啼叫

②随意:

随着自己(鸟)的心意。

③树高低:

树林中的高处或低处。

④金笼:

贵重的鸟笼,喻指不愁吃喝、生活条件优越的居所。

⑤百啭千声:

形容画眉叫声婉转,富于变化。

⑥始知:

现在才知道。

不及:

远远比不上。

解说

作者来到树林里,看到画眉鸟在开满红红紫紫山花的枝头自由自在地飞翔,听到它们在高高低低的树梢上随着自己的心意尽情愉快地唱歌,不由得感慨到:

如果把它们锁起来,即使是锁在金笼里,它们也不会唱出这样美妙的歌声了。

因为自由是生活愉快的先决条件。

鸟是这样,人不也是这样吗?

今译

千百声的鸟啭,随着自己的心意任意回荡着,

(就在那)山花万紫千红绽放,高低有致的林木里。

这才明白:

(以前)听到那锁在金笼内的画眉叫声,

远比不上悠游林中时的自在啼唱。

赏析

本篇借咏画眉以抒发自己的性灵,

题一作《郡斋闻百舌》。

画眉、百舌,都是声音婉转的鸣禽,诗人在《啼鸟》诗中也写过“南窗睡多春正美,百舌未晓催天明。

黄鹂颜色已可爱,舌端哑咤如娇婴。

”可见他对“林间自在啼”多么欣赏,这儿以“锁向金笼”与之对比,更见出诗人挣脱羁绊、向往自由的心理。

诗人本在朝为官,后因党争牵连,贬为知州知县,此两句大概有所寄托。

欧阳修的《画眉鸟》,前两句写景:

画眉鸟千啼百啭,一高一低舞姿翩翩,使得嫣红姹紫的山花更是赏心悦目。

后两句抒情:

看到那些关在笼里的鸟儿,真羡慕飞啭在林间的画眉鸟,自由自在,无拘无束。

这里也要了解的是,作者欧阳修此时因在朝中受到排挤而被贬到滁州,写作此诗的心情也就可知了。

写画眉实是写自己,画眉鸟的百啭千声的表达的是归隐山林、不受羁绊的心曲。

看山花烂漫、叶木葱笼,管什么金带紫袍;无限的欣喜快慰如山间清流泻出,洗尽俗尘,只余下悦耳的音韵流转。

运用了对比手法:

前两句(写自由自在,任意翔鸣的画眉)与后两句(写陷入囚笼,失去了自由的画眉)构成对比!

[作者简介]

杜牧(803年~805年),字牧之,号樊川,京兆万年(今陕西省西安市)人。

出身于世代官僚地主家庭。

二十六岁中进士,为弘文馆校书郎。

后来除在地方上做十年幕僚外,又在黄、池、睦、湖等州做过刺使,还曾在中央任过监察御史,膳部、比部及司功员外郎等职,终于中书舍人。

著有《樊川文集》。

杜牧是晚唐一位著名诗人。

青年时期的杜牧,怀有经邦济世之志,喜读兵书,为人刚直不阿,敢于指陈时弊。

后来,由于卷入了牛李党争的政治漩涡之中,使他的政治主张未得旋展,终于堕入颓废享乐、纵情声色的生活里面。

杜牧在文学方面,主张文以致用,强调内容为主,形式为辅,提倡言之有物,朴实无华的文风;反对无病呻吟,片面追求形式。

在晚唐追求浮丽柔靡的文坛上,他主张“本求高绝,不务奇丽”,以豪迈俊爽,拗峭清丽独树一格。

他的七律和七绝都写得很成功,而七绝尤为凝炼、自然,很多名篇为后人所传诵。

由于他在诗歌方面成就较高,后人把他与杜甫相提,称为“小杜”,或为李商隐并提,称为“李杜”。

杜牧虽然写了一些进步诗篇,但也写了不少消极颓废、趣味低下的作品,这些含有糟粕的诗歌,应引起注意,给予批判。

泊秦淮

(唐)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题解]

秦淮河是六朝旧都金陵的歌舞繁华之地,诗人深夜泊舟河畔,隔江传来商女《后庭花》的歌声,听着这亡国之音,不禁激起时代兴衰之感,后两句对只知征歌征舞、买笑逐欢,而不以历景为鉴的统治者,给以深深的谴责。

本诗情景交融,朦胧的景色与诗人心中淡淡的哀愁非常和谐统一。

[注释]

①笼:

笼罩。

烟雾浮在江水上,月光照在沙上,所以都用“笼”字。

②商女:

歌女。

后庭花:

即《玉树后庭花》,它是宋朝时陈朝的末代皇帝后主陈叔宝的作品,是反映宫廷腐化生活的靡靡之音。

陈后主每天同宠臣、嫔妃饮酒作乐,政治腐败,终于为隋所灭。

[译诗]

迷蒙的烟雾笼罩着寒江,小洲白沙上映着银色的月光,

夜晚我停船在秦淮河岸,正临近酒家所在的地方。

商女不知什么是亡国恨事,

隔江还在把《后庭花》声声歌唱。

[赏析]

这是一首即景生情之作,通过写夜泊秦淮所见所闻的感受,揭露了晚唐统治者沉溺声色,醉生梦死的腐朽生活。

秦淮河两岸是六朝时的繁华之地,是权贵富豪、墨客骚人纵情声色、寻欢作乐的场所。

诗人夜泊秦淮,在茫茫沙月,迷蒙烟水中眼见灯红酒绿,耳闻淫歌艳曲,不禁触景生情,顿生家国亡思,将对历史的咏叹与对现实的思考紧密结合,从陈的荒淫之国联想到江河月下的晚唐命运。

全诗寓情于景,意境悲凉,感情深沉含蓄,语言精当锤炼,沈德潜称之为“绝唱”。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赏析:

南宋,与杨万里、范成大、尤袤并称“中兴四大诗人”的陆游,在其留传下来的85卷《剑南诗稿》中有不少抒发老年情怀的诗作,《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便是其中的佳构之一。

此诗作于宋光宗绍熙三年(公元1192年),时年诗人67岁,闲居在故乡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市)。

原诗共两首,此处所选的是其中的第二首。

与诗人其他的老年诗相比,这首诗在写法上别具一格。

其主要特色在于以梦境抒发情怀。

写到梦境的诗词,在陆游之前已有不少佳作。

李白的诗《梦游天姥吟留别》,描绘的是光怪陆离、异彩纷呈的梦;杜甫的诗《梦李白二首》,摹写的是渗透了诗人与李白形离神合、肝胆相照友谊的梦;苏轼的词《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记叙的是诗人悼念亡妻、寄托哀思的梦。

而陆游诗中的梦,大都是爱国之梦。

在陆游的《剑南诗稿》中有近百首记梦的诗。

清代赵翼《瓯北诗话》卷六曾评陆游诗道:

“即如记梦诗,核计全集,共九十九首。

人生安得有如许梦!

此必有诗无题,遂托之于梦耳。

”此评语认为陆游的诗记梦并非全是写真梦,有的属于托梦咏怀。

这是颇有见地的。

事实上,陆游的诗记梦,有的是写真梦,而更多的还是托梦咏怀,当然,也不排除二者兼而有之。

这首《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似可视为既写真梦又托梦咏怀之作。

此诗前三句,写梦因。

“僵卧”:

躺着不动。

“孤村”:

一作荒村。

“轮台”:

汉代西域地名,即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轮台县;诗中泛指边防重镇。

个中包含三个层次。

一是梦境产生的前提:

“僵卧”、“夜阑”。

俗话说: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诗人白日忧国忧民,才会在夜阑卧床睡眠中“有所梦”,而倘若不是“僵卧”,不是“夜阑”,就不可能有梦的出现。

故“僵卧”与“夜阑”是梦境产生的前提。

二是梦境产生的主观因素:

“尚思为国戍轮台。

”如果诗人没有为国戍边的情怀,就不可能有“铁马冰河入梦来”。

三是梦境产生的外界条件:

“风吹雨。

”可以说,正是有了“风吹雨”这一外界条件,诗人才在似睡非睡、模模糊糊之中生出“铁马冰河”的梦境来。

最后一句,写梦境。

与诗人那些通篇记梦的诗作有别,此诗写梦境也独树一帜。

全诗由梦因引出“铁马冰河”的梦境之后便戛然而止,给人留下更多联想、想象的空间。

人们尽可以据此梦境展开丰富的想象,具体想象诗人当年是如何身披铁甲,手持兵器,骑那披着铁甲的战马驰骋沙场、英勇杀敌,作此诗时他又是如何梦绕神牵“九州同”的。

可见,思想性与艺术性较为完美的统一,使得此诗成为陆游的代表作之一,也成为中国古代包括老年诗在内的所有诗歌的代表作之一。

 

淮上与友人别

扬子江头杨柳春,

杨花愁杀渡江人。

数声风笛离亭晚,

君向潇湘我向秦。

注释

①淮(huái):

扬州。

②扬子江:

长江在江苏镇江、扬州一带的干流,古称扬子江。

③离亭:

驿亭。

亭是古代路旁供人休息的地方,人们常在此送别,所以称为“离亭“。

④潇湘(xiāoxiāng):

指今湖南一带。

⑤杨花:

柳絮。

⑥秦:

指当时的都城长安。

在今陕西境内。

⑦风笛:

风中传来的笛声。

⑧杨柳:

“柳”与“留”谐音,表示挽留之意

译文

扬子江的岸边杨柳依依,那乱飞的柳絮,愁坏了渡江的游子。

晚风阵阵,从驿亭里飘来几声笛声,我们就要离别了,你要去潇水和湘水流经的城镇(今湖南一带),而我要去京城长安。

背景

这首

是诗人在扬州(即题中所称“淮上”)和友人分手时所作。

和通常的送行不同,这是一次各赴前程的握别:

友人渡江南往潇湘(今湖南一带),自己则北向长安。

赏析

晚唐绝句自杜牧、李商隐以后,单纯议论之风渐炽,抒情性、形象性和音悦性都大为减弱。

而郑谷的七绝则仍然保持了长于抒情、富于风韵的特点。

一、二两句即景抒情,点醒别离,写得潇洒不着力,读来别具一种天然的风韵。

画面很疏朗:

扬子江头的渡口,杨柳青青,晚风中,柳丝轻拂,杨花飘荡。

岸边停泊着待发的小船,友人即将渡江南去。

淡淡几笔,象一幅清新秀雅的水墨画。

景中寓情,富于含蕴。

依依袅袅的柳丝,牵曳着彼此依依惜别的深情,唤起一种“柳丝长,玉骢难系”的伤离意绪;蒙蒙飘荡的杨花,惹动着双方缭乱不宁的离绪,勾起天涯羁旅的漂泊之感。

美好的江头柳色,宜人春光,在这里恰恰成了离情别绪的触媒,所以说“愁杀渡江人”。

诗人用淡墨点染景色,用重笔抒写愁绪,初看似不甚协调,细味方感到二者的和谐统一。

两句中“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等同音字的有意重复,构成了一种既轻爽流利,又回环往复,富于情韵美的风调,使人读来既感到感情的深永,又不显得过于沉重与伤感。

次句虽单提“渡江人”,但彼此羁旅漂泊,南北乖离,君愁吾亦愁,原是不言自明的。

“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三、四两句,从江头景色收转到离亭别宴,正面抒写握别时情景。

驿亭宴别,酒酣情浓,席间吹奏起了凄清怨慕的笛曲。

即景抒情,所奏的也许正是象征着别离的《折杨柳》吧。

这笛声正倾诉出彼此的离衷,使两位即将分手的友人耳接神驰,默默相对,思绪萦绕,随风远扬。

离笛声中,天色仿佛不知不觉地暗了下来,握别的时间到了。

两位朋友在沉沉暮霭中互道珍重,各奔前程──君向潇湘我向秦。

诗到这里,戛然而止。

这首诗的成功,和有这样一个别开生面的富于情韵的结尾有密切关系。

表面上看,末句只是交待各自行程的叙述语,既乏寓情于景的描写,也无一唱三叹的抒情,实际上诗的深长韵味恰恰就蕴含在这貌似朴直的不结之结当中。

由于前面已通过江头春色、杨花柳丝、离亭宴饯、风笛暮霭等一系列物象情景对离情进行反复渲染,结句的截然而止,在反激与对照中愈益显出其内涵的丰富。

临歧握别的黯然伤魂,各向天涯的无限愁绪,南北异途的深长思念,乃至漫长旅程中的无边寂寞,都在这不言中得到充分的表达。

“君”“我”对举,“向”字重叠,更使得这句诗增添了咏叹的情味。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欲问行人去那边?

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

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注释

[1鲍浩然]:

人的朋友。

[2]眼波横:

这里的水像美人流动的眼波。

[3]眉峰聚:

这里的山如美人蹙起的眉毛。

[4]眉眼盈盈处:

这里指山与水交汇处。

[5]欲:

此词以新巧的构思和轻快的笔调,在送别之作中别据一格。

开篇“水是眼波横”二句匠心独运:

前人惯以“眉如春山”、“眼如秋水”之类的譬喻来形容女子容颜之美,如托名于刘歆的《西京杂记》卷二:

“文君姣好,眉色如望远山”;李白的《长相思》:

“昔时横波目,今作流泪泉”;白居易《筝诗》:

“双眸剪秋水,十指剥春葱”。

(案:

亦有以“秋水”形容男子眼神者,如李贺《唐儿歌》:

“一双瞳人剪秋水”。

)而作者此处则反用其意,说水是眼波横流、山上眉峰攒聚,其妙处不仅在于推陈出新、发想奇绝,而且在于运用移情手法,化无情为有情,使原本不预人事的山水也介入送别的场面,为友人的离去而动容。

“欲问行人”二句,仍就“眉眼”加以生发,亦见用笔灵动、造语新奇。

“眉眼盈盈处”,既是喻指友人故乡的秀丽山水,又令人想见友人妻妾倚栏盼归之际美目传恨、秀眉凝愁的情态。

妙语双关,熔铸非易。

过片后“才始送春归”二句抒写良情别绪:

方才“送春”,已是十分怅恨;今又“送君”,更添怅恨十分。

旦夕之间,两谙别苦,情何以堪?

但作者却故意出以淡语,含而不露。

“若到江南”二句再发奇想,叮嘱友人如能赶上江南春光,务必与春光同祝惜春之情既溢于言表,对友人的祝福之意亦寓于句中。

译文

水像美人流动的眼波,山如美人蹙(cù)起的眉毛。

朋友要去哪里呢?

是去那山水交汇处。

才刚送走了春天,又要送你回去。

假如你到江南,还能赶上春天的话,千万要把春光留住。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词。

起拍“水是”、“山是”两句,含意丰富,令人遐想。

词人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其它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