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易错题解题方法大全3元素及其化合物.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989017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436.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化学易错题解题方法大全3元素及其化合物.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高考化学易错题解题方法大全3元素及其化合物.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高考化学易错题解题方法大全3元素及其化合物.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高考化学易错题解题方法大全3元素及其化合物.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高考化学易错题解题方法大全3元素及其化合物.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化学易错题解题方法大全3元素及其化合物.docx

《高考化学易错题解题方法大全3元素及其化合物.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化学易错题解题方法大全3元素及其化合物.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化学易错题解题方法大全3元素及其化合物.docx

高考化学易错题解题方法大全3元素及其化合物

高考化学易错题解题方法大全

——元素及其化合物

【范例31】甲、乙两烧杯中各盛有100mL3mol/L的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向两烧杯中分别

加入等质量的铝粉,反应结束后测得生成的气体体积比为甲:

乙=1:

2,则加入铝粉的质量为

A.5.4gB.3.6gC.2.7gD.1.6g

【错解分析】此题的关键是学生将铝与盐酸、氢氧化钠反应到底哪一个不足,哪一个过量判断失误。

部分学生认为与盐酸反应的铝就是加入的铝,从而选C

【解题指导】根据铝与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方程式判断,若在含等物质的量的HCl和NaOH溶液中分别加入足量的铝粉,产生的H2之比为1:

3。

而题中为1:

2,说明铝粉的量相对盐酸是过量的,而对NaOH是不足的。

与前者反应的铝粉是2.7g,则与后者反应的铝粉应为5.4g。

【练习31】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硫酸、氢氧化钠溶液分别放在甲、乙两烧杯中,各加等质量的铝,生成氢气的体积比为5:

6,则甲、乙两烧杯中的反应情况可能分别是

A.甲、乙中都是铝过量B.甲中铝过量、乙中碱过量

C.甲中酸过量、乙中铝过量D.甲中酸过量、乙中碱过量

【范例32】不论以何种比例混合,将甲和乙两种混合气体同时通入过量的丙溶液中,一定能产生沉淀的组合是

序号

CO2

SO2

石灰水

HCl

CO2

石灰水

CO2

SO2

Ba(N03)2

NO2

S02

BaCl2

CO2

NH3

CaCl2

A.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④③④D.①②③④

【错题分析】审题不细未注意到丙过量。

对相应物质的化学性质掌握不到位。

解题时要认真审题、一一排查,同时要掌握NO2的氧化性,SO2具有还原性,SO2具有酸性氧化物的性质、SO2气体通入Ba(NO3)2溶液后,由于溶液酸性增强,SO2将被NO3-氧化生成SO42-,此时有BaSO4沉淀生成。

【解题指导】

对于①,由于石灰水过量,因此必有CaCO3和CaSO3沉淀生成。

对于②,同样由于石灰水过量,因此必有CaCO3沉淀生成。

对于③,CO2气体与Ba(N03)2不反应,SO2气体通入Ba(NO3)2溶液后,由于溶液酸性增强,SO2将被NO3-氧化生成SO42-,因此有BaSO4沉淀生成。

对于④,NO2和SO2混合后,SO2将被NO2氧化成SO3,通入BaCl2溶液后有BaSO4沉淀生成。

对于⑤,当NH3过量时溶液中CaCO3沉淀生成,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H3+CO2+CaCl2+H2O===CaCO3↓+2NH4C1;当NH3不足时,最终无沉淀生成,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H3+2CO2+CaCl2+2H2O===Ca(HCO3)2+2NH4C1。

【答案】D

【练习32】把少量CO2分别通入浓度相同的①Ba(NO3)2溶液;②Ba(OH)2溶液;③溶有氨的BaCl2溶液中。

预计能观察到白色沉淀的溶液是

A.①和②B.只有②C.②和③D.只有③

【范例33】把铜粉和过量的铁粉加入到热的浓硝酸中,充分反应后,溶液中大量存在的金属阳离子是()

A.只有Fe2+B.只有Fe3+

C.有Fe2+和Cu2+D.有Fe3+和Cu2+

【错解分析】忽略过量的铁还将Cu2+置换出来从而错选C。

明确:

氧化性:

Fe3+>Cu2+>Fe2+

铁过量时一次发生:

Fe+2Fe3+==3Fe2十,Cu2++Fe==Cu+Fe2+

【解题指导】浓硝酸具有强氧化性,热的浓硝酸可将Fe和Cu分别氧化成Fe3+和Cu2+,过量的铁又与Fe2+和Cu2+反应生成Fe2+和Cu,所以充分后,溶液中大量存在的金属阳离子为Fe2+,

【答案】A

【练习33】在硫酸铁溶液中,加入ag铜,完全溶解后,又加入bg铁,充分反应后得到cg残余固体,且b<c,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最后得到的溶液中不含有Fe3+B.残余固体一定全部是铜

C.最后得到的溶液中只含Cu2+D.残余固体可能为铁、铜混合物

【范例34】一定量的Fe和Fe2O3的混合物投入250ml2mol/L硝酸溶液中,反应完全

后,生成1.12LNO(标况),再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1mol/LNaOH溶液,要使铁元素完全沉淀下来,所加入的NaOH溶液体积最少是()

A.450mlB.500mlC.400mlD.不能确定

【错解分析】未能掌握解题的技巧。

忽略NO的释放、溶液中硝酸根要减少。

解题时:

利用元素守恒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

此题中最终溶液是硝酸钠溶液,故存在硝酸钠溶液。

【解题指导】本题涉及到的反应较多,况且铁最终是以Fe(OH)3还是Fe(OH)2形式沉淀,难以确定;硝酸是否过量也不能确定,看来计算很困难。

但若从NaOH考虑,加入的NaOH恰好使铁元素沉淀,溶液为硝酸钠溶液。

不难得出:

n(NaoH)=n(NO3-)=n(HNO3)-n(NO)=0.25LΧ2mol/L—0.5mol=0.45mol

V(NaoH)=0.45L=450ml

【答案】A

【练习34】将一定质量的镁、铜合金加入到稀硝酸溶液中,两者恰好完全反应,假设反应过程中还原产生全是NO,向所得溶液中加入物质的量浓度为3mol/LNaOH溶液至沉淀完全,测得生成沉淀的质量比原合金的质量增加5.1g,则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开始加入合金的质量可能为6.4g

B.参加反应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为0.1mol

C.生成沉淀完全时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为100mL

D.溶解合金时收集到NO气体的体积为2.24L

【范例35】某学生用NaHCO3和KHCO3组成的某混合物进行实验,测得如下数据(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则下列分析推理中不正确的是()

50ml盐酸

50mL盐酸

50mL盐酸

m(混合物)

9.2g

15.7g

27.6g

V(CO2)(标准状况)

2.24L

3.36L

3.36L

A.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3.0mol/L

B.根据表中数据能计算出混合物中NaHCO3的质量分数

C.加入混合物9.2g时盐酸过量

D.15.7g混合物恰好与盐酸完全反应

【错题分析】出错原因关键是对题目所给的数据中不能提取有效的信息。

解题时要注意数据的变化规律,判断反应中反应物的量的关系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解题指导】由表中数据得出第l组中盐酸过量.第2、3组中盐酸不足,全部与HCO3—反应放出CO2:

c(HCl)==3.36L/22.4L/mol/0.05L==3mol/L。

A选项正确;由第l组数据列方程式可求出NaHCO3的质量分数。

B选项正确;加入混合物9.2g时盐酸过量,C选项正确;13.8g混合物恰好与盐酸完全反应.D选项不正确.

【答案】D

【练习35】把一定量的Na2O2的NaHCO3的混合粉末分为两等份,将其中一份加入100mL稀盐酸中恰好完全反应,生成的气体干燥后体积为2.24L(标准状况下);再将此气体通入另一份混合物中,充分反应后,得到O22.016L(标准状况下),则原混合粉末中Na2O2和NaHCO3的物质的量之比及稀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A

B

C

D

Na2O2和NaHCO3的物质的量之比

8:

1

9:

2

8:

1

2:

9

原稀盐酸的物质的量的浓度(mol·L-1)

3.4

1.1

1.8

1.3

【范例36】某无色溶液中可能含有I一、NH4+、Cu2+、SO32-,向该溶液中加入少量溴水,溶液呈无色。

则下列关于溶液组成的判断正确的是()

①肯定不含I一②肯定不含Cu2+③肯定含有S032-④可能含有I—

A.①③B.①②③C.③④D.②③④

【错题分析】此题的综合性较强,离子之间相互干扰,学生注意不到这些隐含条件而造成错误。

解题时一定要先寻找隐含条件、离子间的的相互影响及离子间氧化性还原性的能力大小关系。

【解题指导】当向原溶液中加入少量溴水时,溶液仍呈无色.说明原溶液中肯定不合Cu2+。

由于亚硫酸根离子的还原性强于碘离子。

因此加入的少量溴水先和亚硫酸根离子反应。

离子方程式为SO32-+Br2+H2O==SO42-+2Br一+2H+,反应后溶液呈无色,因此③和④也正确.

【答案】D

【练习36】在一种酸性溶液中存在NO3-、I一、Cl_、Fe3+中的一种或几种,向该溶液中加入溴水,溴单质被还原,由此可推断该溶液中()

A.一定含有I一,不能确定是否有Cl—B.一定含有NO3-

C.不含有Fe3+D.一定含有I一、NO3-和Cl—

【范例37】高温下硫酸亚铁发生如下反应:

2FeSO4

Fe2O3+SO2↑+SO3↑若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氯化钡溶液中,得到的沉淀是()

A.BaSO3和BaSO4B.BaSC.BaSO3D.BaSO4

【错解分析】学生误认为SO2会与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BaSO3,没有把握好BaSO3的性质。

学生应明确:

BaSO3是一种弱酸盐可溶于强酸溶液中,可与强酸反应生成亚硫酸。

但遇到硝酸时会被硝酸氧化为BaSO4,仍有沉淀。

【解题指导】SO2和SO3通入氯化钡溶液,只有硫酸钡沉淀,因为亚硫酸钡溶于稀硫酸。

但遇到硝酸时亚硫酸钡将转化为硫酸钡沉淀。

【答案】D

【练习37】下列褪色过程不是因为氧化还原反应而褪色的是()

A.SO2气体通入到溴水中使溴水褪色

B.氯水使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褪色,再加入NaOH后不变红

C.SO2气体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D.在含有碘单质的淀粉溶液中,加入KOH溶液后蓝色褪去

【范例38】溴化碘(IBr)的化学性质与卤素单质相似,能与大多数金属反应生成金属卤化物,和某些非金属单质反应生成相应的卤化物,跟水反应的方程式IBr+H2O=HBr+HIO,下列有关IBr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IBr是双原子分子B.在很多反应中IBr是强氧化剂

C.和NaOH溶液反应生成NaBr和NaIOD.和水反应时,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错解分析】误认为是氧化还原反应,此类问题分析化合价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借用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来解决问题。

【解题指导】A.IBr是有两种元素组成的故应为双原子分子B.在IBr中I元素的化合价为+1,是不稳定的易得电子变为-1,所以是强氧化剂。

同理IBr和NaOH溶液反应生成NaBr和NaIO。

D项和水反应时,水既不是氧化剂又不是还原剂

【答案】D

【练习38】“XYn”表示不同卤素之间靠共用电子对形成的卤素互化物(非金属性:

X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ICl与水反应可生成HCl和HIO,则1molICI参加反应转移电子为1mol

B.某温度,液态IF5电离:

2IF5≒IF4++IF6-,则c(IF4+)×c(IF6-)是一个常数

C.BrCl与Zn反应生成ZnCl2和ZnBr2

D.XYn与卤素单质一样都是非极性分子

【范例39】向某稀HNO3和Fe(NO3)3的混合溶液中逐渐加入铁粉,产生无色气体.该气体遇空气变红棕色,溶液中Fe2+浓度和加入Fe粉的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则稀溶液中HNO3和Fe(NO3)3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A.2:

1B.1:

1C.4:

1D.3:

1

【错题分析】学生未掌握解决图像题目的要领,不能从图像中提取出有效的信息。

读图时一要注意图像的拐折点的含义,二要注意坐标对应的数据。

从中找出恰好反应点。

【解题指导】从曲线可知,当加入lmolFe时,n(Fe2+)=0,说明Fe和稀HNO3反应生成Fe3+.由Fe+4HN0(稀)==Fe(N03)3+NO↑+2H20。

即lmolFe消耗4molHN03,由Fe+2Fe3+==3Fe2十和曲线中又加入lmolFe,使n(Fe2+)=3mo1.则原混合物中Fe3+为lmol,则原混合物中HNO3和Fe(NO3)3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4:

1.

【答案】C

【练习39】向某FeBr2溶液中,通入1.12L(标准状况下)的Cl2,测得溶液中c(Br-)=3c(Cl—)=0.3mol/L。

反应过程中溶液的体积变化不计,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原溶液的浓度为0.1mol/LB.反应后溶液中c(Fe3+)=0.1mol/L

C.反应后溶液中c(Fe3+)=c(Fe2+)D.原溶液中c(Br-)=0.4mol/L

【范例40】某学生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方法对A盐进行鉴定:

由此分析.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有()

A.A中一定有Fe3+B.C中一定有Fe3+C.B为AgI沉淀D.A一定为FeBr2溶液

【错题分析】学生未注意到酸化的AgNO3溶液具有氧化性,若A中含Fe2十时可被氧化为Fe3+。

解题时学生可采用逐项代入法和假设法相结合的方式来解决,可大大提高准确性。

【解题指导】由题意知,B为AgBr沉淀,则A中一定含有Br一.酸化的AgNO3溶液具有氧化性,A中可能含有Fe2十或Fe3+,但C中一定含有Fe3+.

【答案】B

【练习40】某工厂用CaSO4、H2O、NH3、CO2制备(NH4)2SO4,其工艺流程如下:

下列推断不合理的是

A.往甲中通入CO2有利于(NH4)2SO4的生成

B.生成lmol(NH4)2SO4至少消耗2molNH3

C.可采用加热蒸干的方法从滤液中提取(NH4)2SO4晶体

D.CaCO3煅烧所得的CO2可以循环使用

【范例41】A、B、C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三种化合物,它们各由两种元素组成.甲、乙是两种单质,三种化合物和单质之间存在如下关系:

 

(1)在A、B、C这三种化合物中,必定含有乙元素的是(用A、B、C字母填写)

(2)单质乙必定是(填“金属”或“非金属”),其理由是

(3)单质乙的化学式可能是,则化合物B的化学式是.

【错题分析】学生平时不注意基本素材的积累和运用而造成知识的调用和迁移应用能力差。

面对此种抽象性较强的题目,学生感觉无从下手。

解题时可根据题目信息采用将可能的答案代入与正向推导相结合的方式来解决,同时要注意通过验证来提高准确性。

【解题指导】据题意①甲+乙→A(含甲、乙).②甲+B→单质乙+C.从①②可看出.A、B中一定含有乙元素.③A(含甲、乙)+B(含乙)—→单质乙+C,从③式分析.A、B中化合态的乙元素反应后变为游离态的乙,A、B中的乙元素的价态必分别处于正价和负价.反应时发生电子转移生成单质.而金属元素无负化舍价,所以可以推断出乙必定是非金属元素.处于正、负价态的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相互反应生成单质的例子很多.如2H2S+SO2==3S↓+2H2O等.所以.乙可能是S或N2等,化合物B是它们的氢化物H2S或NH3.

上述反应①为O2+S==SO2(或N2+O2==2NO);反应②为2H2S+3O2==O2+2H2O(或4NH3+5O2=5NO+6H2O);反应③为2H2S+SO2==3S↓+2H2O或6NO+4NH3==5N2+6H2O)上述反应的反应条件均已略去.

【答案】

(1)AB

(2)非金属因为A、B中均含乙元素.并有如下反应:

A+B==乙+C,且乙为单质。

可知乙元素在A、B中分别呈正、负价.由于金属元素无负化合价,所以乙必是非金属

(3)S(或N2)H2S(或NH3)

【练习41】A、B、C、X均为中学常见的纯净物,它们之间有如下转化关系(副产物已略去)。

试回答:

(1)若X的强氧化性单质,则A不可能是。

(填选项)

a.Sb.N2c.Nad.Mge.Al

(2)若X是金属单质,向C的水溶液中滴加AgNO3溶液,产生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则B的化学式为;C溶液在贮存时应加入少量X,理由是(用必要的文字和离子方程式表示),检验此C溶液中金属元素价态的操作方法是。

(3)若A、B、C为含有金属元素的化合物,X为强电解质,A溶液与C溶液反应生成B,则B的化学式可能为,X的化学式可能为(写出不同类物质)

或,反应①的离子方程式为

或。

【范例42】某校化学实验兴趣小组为了探究在实验室制备Cl2的过程中有水蒸气和HCl挥发出来,同时验证氯气的某些性质,甲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支撑用的铁架台省略)。

 

(1)有0.2molHCl的浓盐酸与足量的Mn02反应制C12,制得的C12体积(标准状况下)总是小于l.12L的原因是

(2)①装置B中盛放的试剂名称为,作用是.

②装置D和E中出现的不同现象说明的问题是。

③装置F的作用是。

④写出装置G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实验有缺陷,不能确保最终通入AgN03溶液中的气体只有一种。

为了确保实验结论的可靠性,证明最终通入AgN03溶液的气体只有一种,乙同学提出在某两个装置之间再加一个装置,你认为该装置应加在与之问(填装置字母序号),装置中应放入(填写试剂或用品名称)

【错题分析】实验题一般是以元素化合物为载体,综合性强,学生往往因考虑不全而造成失分。

对这类题目学生一定不要急于下结论,要将题干和问题通读一遍,因问题往往是解题的突破口。

带着问题再去审题,这样不会使思考的方向偏离主题。

【解题指导】

(1)MnO2与浓盐酸的反应,随着反应的进行,盐酸浓度降低到某一数值后,反应将停止,因此的、制得的C12小于理论值。

(2)B中盛放无水硫酸铜,检验水蒸气的存在;D和E中实验现象说明干燥的氯气不具有漂白性,潮湿的氯气(或HClO),具有漂白性;F的作用为吸收氯气。

G中为HCl与AgN03的反应。

(3)在F和G之间加入一个装置用来检验在F中氯气是否被完全吸收,可以用湿润的有色布条或湿润的淀粉Kl试纸。

【答案】

(1)浓盐酸的浓度随着反应的进行降低到一定数值以后,将不再反应;加热时浓盐酸因挥发而损失

(2)①无水硫酸铜检验有水蒸气产生

②干燥的氯气无漂白性,潮湿的氯气(或次氯酸)有漂白性

③吸收氯气

④Ag++C1_==AgCl↓

(3)F、G湿润的淀粉Kl试纸(或湿润的有色布条)

【练习42】用下图装置进行SO2转化为SO3的转化率测定实验:

2SO2+O2

2SO3△H=-196.6kJ/mol

 

 

 

 

 

 

(1)要顺利进行实验,上图Ⅰ、Ⅱ、Ⅲ处各应连接1个合适的装置,请从下列A~E中选择适宜的装置,将其序号填入空格内。

 

 

 

 

Ⅰ、Ⅱ、Ⅲ。

(2)实验前,必须进行的操作是(填操作名称,不必写具体过程)

(3)实验时,浓硫酸能顺利滴入烧瓶中,甲装置所起作用的原理是:

(4)从乙处均匀通入O2,为使SO2有较高的转化率,实验时滴入浓硫酸与加热催化剂的先后顺序是。

(5)实验中当Cr2O3表面红热时,应将酒精灯移开一会儿再加热,以防温度过高,这样做的原因是若用大火加热有Cr2O3处的反应管时,SO2的转化率会(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6)实验时若用25.2g的Na2SO3,加入的浓硫酸是足量的,反应结束时继续通入O2一段时间,称得Ⅱ处装置的质量增加11.3g,则本实验中SO2的转化率为。

(保留3位有效数字)

【例43】取A、B两份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NaOH溶液.体积均为50ml.分别向其中通入一定量的CO2后,再分别稀释为100mL.

(1)在NaOH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CO2后.溶液中溶质的组成可能是:

①②,③④.

(2)在稀释后的溶液中分别逐滴加0.1mol/L的盐酸,产生的CO2的体积(标准状况)与所加盐酸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

 

①分别加人足量的盐酸后的溶液中的溶质是.原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②A曲线表明.原溶液通入CO2后.所得溶质与HCl反应产生CO2的最大体积是mL(标准状况).

③B曲线表明,原溶液通入C02后.所得溶质的化学式为

其物质的量之比为.

【错题分析】学生不能明确Na2C03和NaHCO3,Na2CO3和NaOH分别与盐酸反应的过程,不能正确理解图像的含义。

学生解题时应明确:

Na2C03和NaHCO3与盐酸的反应过程是C032-+H+==HCO3—、HCO3—+H+=CO2↑+H2O

Na2CO3和NaOH与盐酸的反应过程是OH-+H+==H2O、C032-+H+==HCO3—、HCO3—+H+=CO2↑+H2O

【解题指导】①有图知B溶质为Na2C03和NaHCO3,A溶液溶质为Na2CO3和NaOH,加入足量盐酸生成溶质NaCl,则n(NaCl)==0.075L×0.1mol/L==7.5×10-3mol.n(NaOH)==n(NaCl)==7.5×10-3mol,c(NaOH)==7.5×10-3mol/0.05L==0.15mol/L.②A中产生CO2为0.015L×0.1mol/L==1.5×10-3mol,V(CO2)==1.5×10-3mol×22.4L/mol==33.6ml.③B中产生CO2为0.05L×0.1mol/L==5×10-3mol,V(CO2)==5×10-3mol×22.4L/mol==112ml.

【答案】

(1)NaHCO3Na2CO3Na2C03和NaHCO3Na2C03和NaOH

(2)①NaCl0.15mol/L②33.6③Na2C03和NaHCO31:

1

【练习43】向某NaOH溶液中通入CO2气体后得溶液M,因CO2通入量的不同溶液M的组成也不同。

若向M中逐滴加入盐酸,产生的气体体积V(CO2)与加入盐酸的体积V(HCl)的关系有下列图示四种情况(不计CO2的溶解),则下列对应图形的判断正确的是

 

【范例44】某厂的酸性工业废水中含有一定量的Fe3+、Cu2+、Au3+等离子。

有人设计了图中的工艺流程,利用常用的酸、碱和工业生产中的废铁屑,从废水中回收金。

并生产一定量的铁红和氧化铜。

 

填写下面的好空白

(1)图中标号处需加入的相应物质分别是①、②、③、

④、⑤;

(2)写出①处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写出③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铁红的化学式为;分别写出铁红和氧化铜在工业上的一种主要用途:

铁红;氧化铜

【错题分析】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差,思维不严密推导不合理。

解决本题要充分利用题给工艺流程和提供的部分物质,迁移所学的铁三角转化、金属活动性顺序、金属离子的沉淀等知识综合解决。

【解题指导】由工艺流程图示知,E为铁元素的离子,而A为铜、金的单质,通过过滤将铁元素与活泼性比它弱的铜、金分离出来,因此①处加入的物质为铁屑,发生的反应为Fe+2H+==Fe2++H2↑,2Fe3++Fe==3Fe2+,Cu2++Fe==Cu+Fe2+,2Au3++3Fe==2Au+3Fe2+;②处加入稀硫酸以除去铜、金中过量的铁屑,并将过滤后的硫酸亚铁溶液与含Fe2+的E溶液相混合;③处利用金不溶于硝酸的性质将铜与金分离开;④处将得到的铜离子用氢氧化钠转化为氢氧化铜沉淀,从而再受热分解为氧化铜;⑤处加入氢氧化钠将亚铁离子转化为氢氧化亚铁沉淀,再利用空气将其转化为氢氧化铁沉淀,最终受热分解为铁红(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公务员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