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雅笔记诗歌鉴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988534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21.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博雅笔记诗歌鉴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博雅笔记诗歌鉴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博雅笔记诗歌鉴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博雅笔记诗歌鉴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博雅笔记诗歌鉴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博雅笔记诗歌鉴赏.docx

《博雅笔记诗歌鉴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博雅笔记诗歌鉴赏.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博雅笔记诗歌鉴赏.docx

博雅笔记诗歌鉴赏

博雅笔记----智慧备考

【古诗鉴赏】

古诗词常见的艺术手法总结(清单)

抒情手法

表现手法

修辞手法

 

【直接抒情】

(直抒胸臆)

如:

杨炯《从军行》“宁做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如: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间接抒情】

1、〖借景抒情〗

如:

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如:

《诗经·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2、〖托物言志〗

如:

杜荀鹤《小松》“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3、〖借事抒情〗

如:

张籍《秋思》“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重重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4、〖借古讽今〗

如:

李清照《夏日绝句》

“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5、〖借典抒情〗

如: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如:

王维《山居秋暝》

1、【衬托】

正衬

如: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千古风流人物---赤壁战场—周瑜”

反衬---以物衬人

如:

杜牧《齐安郡后池绝句》“尽日无人看微雨,鸳鸯相对浴红衣”

如:

吴融《途中见杏花》“一枝红艳出墙头。

墙外行人正独愁。

反衬---以人衬人

如:

《秦罗敷》“行者看罗敷—少年看罗敷—县令看罗敷”

反衬—以物衬物

如:

“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月出惊山鸟”

2、【对比】

如:

贺知章《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如:

高适“战士军前半生死,美人帐下犹歌舞”

如:

《白梅》“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对比不是语言运用的技巧,而是一种内容设置的技巧

3、【渲染】

如:

白居易《问刘十九》“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4、【动静结合】

以静衬动----

如:

李白《望庐山瀑布》“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

以动衬静----

如:

王维《山居秋暝》“清泉石上流”

1、【比喻】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2、【比拟】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3、【夸张】

如:

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4、【对偶】

如:

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亭浊酒杯

5、【借代】

李清照《如梦令》“知否?

知否?

应是绿肥

抒情手法

表现手法

修辞手法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以动衬动---

如:

苏轼《江上看山》“船上看山走如马,倏忽过去数百群。

前山槎牙忽变态,后岭杂沓如惊奔。

仰看微径斜缭绕,上有行人高缥渺。

舟中举手欲与言,孤帆南去如飞鸟。

动静互衬----

如:

辛弃疾《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中心说丰年,先写鹊惊、蝉鸣衬静;再用蛙声一片,稻香一片动静互衬”

5、【虚实结合】

如:

姜夔《扬州慢》“过春风十里(虚),尽荠麦青青(实)”

如:

欧阳修《踏莎行》“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

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实)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

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虚)”

6、【正侧结合】

如:

王昌龄《从军行》“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7、【象征】

如:

梅---象征高洁、清秀、淡雅、朴素、菊---象征高洁、傲霜斗雪的坚强;兰芷—象征名贵、孤芳、清高、;牡丹象征富丽

8、【抑扬相生】

如:

李商隐《贾生》“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9、【白描】

如:

温庭筠《商山早行》“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红瘦。

6、【对比】

如:

梅尧臣《陶者》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

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

7、【设问】

李煜“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8、【反问】

秦观《鹊桥仙》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9、【通感】

林逋“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10、【双关】

如:

刘禹锡《竹枝词》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11、【互文】

如:

白居易《琵琶行》“主人下马客在船”

12、【比兴】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13、【叠字】

如:

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抒情手法

表现手法

修辞手法

 

 

 

10、【细节】

如:

赵师秀《约客》“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张籍《秋思》“行人临行又开封”

11、【联想】

如:

骆宾王《于易水送人》“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12、【想象】

如:

刘禹锡《望洞庭》“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博雅笔记----诗歌鉴赏样题

【2010广东高考题】

1、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7分)

望江东

黄庭坚

江水西头隔烟树,望不见、江东路。

思量只有梦来去。

更不怕、江阑①住。

灯前写了书无数,算没个、人传与。

直饶寻得雁分付②,又还是、秋将暮。

【注】①阑:

阻隔;阻拦。

②直饶:

纵使。

分付:

交付。

(1)简析“隔”字的双重意蕴。

(3分)

(2)请从虚实关系的角度分析这首词的上片或下片。

(4分)

【尝试答题】

 

【帮您一把】

(1)简析“隔”字的双重意蕴。

(3分)

考查类型:

炼字

隔,隔断、阻隔之意。

诗人身处江西,目光被树阻隔而难望见江东。

同时,也是自身被阻隔,而回不到江东。

一语双关,增强于江东留恋之情。

(2)请从虚实关系的角度分析这首词的上片或下片。

(4分)

考查类型:

分片赏鉴主旨。

上片:

词人触景生情,实写江边目光阻隔感受,虚写梦中回到江东。

抒发不忍离去之愁。

下片:

词人实写灯下写书信,虚写希望大雁捎带思念,却是节令已过。

流露浓重的牵挂不舍愁绪及深深的无奈之情。

 

【2010汕头题】

2、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7分)

途中见杏花

吴融

一枝红艳出墙头。

墙外行人正独愁。

长得看来犹有恨,可堪逢处更难留。

林空色瞑莺先到,春浅香寒蝶未游。

更忆帝乡千万树①。

澹烟笼日暗神州。

【注】①帝乡,此指长安。

长安多杏树。

(1)请说明这首诗的首联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3分)

2)这首诗中流露出诗人的哪些情感?

请简要分析。

(4分)

 

【尝试答题】

 

【帮你一把】

(1)首联运用了反衬的表现手法(或:

以乐景衬哀情)。

(1分)

早春时节,一枝俏丽鲜艳的杏花伸出墙头,昭示着春天的生气,可是作者面对这美好的景象,却感到忧愁、苦涩。

(2分)【注】如果考生回答触景生情且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

(2)①惜春之情。

(1分)杏花开放了,带来春天的消息,却元蜂蝶采赏,只能自开自落;自己行色匆匆,更无法等到花朵开尽。

(1分)

②流离之苦(或:

身世之叹)(1分)。

诗人飘零在外,纵逢赏心悦目之景也难停留;杏花独自盛开于早春,无蝶欣赏,正是诗人孤独寂寞的写照。

(1分)

③故国之思。

(1分)诗人由眼前鲜艳的杏花联想到当年在京城看到的千万树杏花盛开的绚丽景象,这幅长安杏花图代表着作者深情怀念着的长安生活,与今日的流离在外形成对比,说明诗人虽然落魄飘零,却依然心系朝廷,点出了愁怀所在。

(1分)

(三点任意答出两点即可给4分,但每点必须分析。

答出情感给1分,分析给1分

诗歌鉴赏复习提纲

鉴赏古代诗歌思想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

题目类型:

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表现了怎样的情?

主旨是什么?

结合意境提问?

就某句某联发问?

解题格式:

1、所抒感情:

通过什么内容+抒发(寄寓/揭露)什么感情

2、概括诗歌主旨:

这是一首什么样的诗+诗歌各句分别写了什么+通过什么手法+

抒发什么情感+评价(总分总式)

1、题材特点:

自然风光、农村景物、田园生活、隐居生活

2、特征(意象)有:

高山、流水、明月、清风、农家风光、山间胜景等

3、表现手法:

(1)写景:

衬托(动静明暗虚实点面 正侧)远近高低 绘声绘色 白描拟人

(2)抒情:

借景抒情  情景交融(乐景写哀哀景写乐)寓情于景(或物)

4、思想内容:

A、表达对现实的不满,怀才不遇的苦闷

B、对宁静、平和、归隐生活的向往,抒发闲适自得的心情

C、自己遗世独立的高尚情怀和隐居生活的幽寂高雅

D、歌颂劳动生活,以及在劳动中与农民的深情厚意

E、反映农村生活与人民生活的贫困

F、揭露封建剥削

5.语言特点:

描写见长  质朴自然  清新洗练  雄浑壮丽意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

1、表达技巧:

⑴常用修辞:

比喻、象征、拟人、对比。

⑵从具体描写方法看,正面描写、侧面烘托。

⑶表现手法:

托物言志;

2、鉴赏内容

⑴分析物象的外在特征、环境特点和内在品性。

⑵联系诗人自身经历和所处社会环境,揣摩诗人所托之情,所言之志。

3、思想内容:

①借物寄托、借物抒怀。

或发其志士之悲、君国之忧;或写其怀才不遇、秋士迟暮的感受。

②所借之物,是作者的理想、旨趣、节操的化身,是作品主旨和形象的载体。

1、情感特点

情感1:

茫然、怅然若失。

情感2:

宽慰

情感3:

劝慰中带难分难舍(情深意长的勉励)

情感4:

表诗人志节(坦陈心志的告白)

情感5:

想象友人别后的怅惘、孤寂、落寞。

(别后情境的想象、担忧与对友人的思念)

情感6:

朋友间的友谊

2、常用表现手法

在艺术手法上大多是采用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抒情方式,也借助于想象、联想塑造形象,或叙事抒情融为一体。

3、把握送别诗中常见意象

杨柳、长亭、南浦、寒蝉、船(舟)、阳关、古道、夕阳、西风、灞桥、美酒

(一)鉴赏方法:

1、弄清触发的媒介:

古迹、典故、人物

2、弄清史实:

作品涉及到的史实和人物一定要有所了解

3、体会意图:

古迹或人物的遭遇与诗人经历有哪些相似或相关之处。

4、领悟感情:

诗人借助这些历史史实或人物表达怎样的感情。

(二)、所抒之情

咏史诗以简洁的文字、精选的意象,融合对社会历史的感悟,抒发作者的情感。

A、称颂、仰慕英雄

B、以古讽今,讽谕现实;昔盛今衰的黍离之悲

C、自比自况,感慨个人遭遇;抒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情感等

D、不要重蹈前人覆辙

E、讽刺当政者荒淫无耻

(三)、常用表现手法

以景衬情正反对比今昔对比侧面烘托

1、内容:

边塞风光(奇丽壮阔)

统治者 ( 穷兵黩武) 

将士 (生活艰苦、报国豪情)

对家乡:

思乡念亲;

对友人:

惜别感伤、壮别感奋

2、风格——雄壮豪迈。

  

3、常用手法——比喻、夸张、用典。

4、思想内容:

①抒发报效国家、渴望建功立业的豪情;

②赞颂边疆将士不畏辛劳、保卫边陲的战斗精神、奉献精神;

③状写将士的愁、家中亲人(妻子)的离恨;

④表现塞外生活的艰辛、控诉战争的残酷,讽刺并劝谏拓土开边、穷兵黩武的统治者;

⑤描摹塞上绝域的奇异风光,歌颂祖国边塞的大好河山;

⑥注意矛盾心情:

慷慨从戎与久戎思乡、卫国激情与艰苦生活、痛恨庸将与献身精神等的矛盾。

5、常见意象

①从用品看:

金鼓、旌旗、烽火、羽书、戈、矛、剑、戟、斧、钺、刀、铩、箫笛

②从地名和民族名看:

碛、西、轮台、龟兹、夜郎;胡、、羯、夷、楼兰、安西、单于;

③从景物看:

大漠、烽烟、长城、黄沙、长云、秋月、雪山、孤城、雁飞、鹰扬、箭飞、马走

④景物的特点:

雄奇、奇丽、奇寒、辽阔、壮阔、广阔

⑤感情特点:

豪迈、豪气、豪情、报国之志、杀敌豪情、昂扬精神

1、了解常见思想情感。

羁旅愁思 思念亲友

征人思乡闺中怀人

2、分析人们思乡缘由

战乱频仍;山长水阔;久戍边关;

宦游不归; 漂泊在外; 贬官异地;

雁归故乡;  逢年过节

3、人们在诗中如何表达思乡之情?

触景伤情:

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感时生情:

中秋望月;重阳登高;伤春悲秋;日暮思归

托物传情:

月、雁、笛、柳。

因梦寄情:

夜来有梦登归路,不到桐庐已及明

妙喻传情:

乡愁

思乡怀人诗鉴赏方法

①初读全诗,整体感知,确定情感类别。

②抓关键句,挖掘字词,初悟情感。

③抓住意象,构建图景,再悟情感。

④根据题目,组织语言,形成答案

小结:

1.从题目认识对象2.从字面读出感觉

3.从注释破解难点4.从作者了解背景

5.从原作找到根据  6.从题干得到启示

7.从首联找到特点8.从尾句参透主旨

9.从景物把握情感10.从意境洞察心胸

古代诗词意象鉴赏

形象的类别

形象的塑造

常见的意象

一、人物形象

1、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

李白—“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2、忧国忧民,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

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3、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

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4、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

陆游—“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辛弃疾--“把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5、友人送别,思念家乡的形象。

李白—“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6、献身边疆,反对征战的形

王昌龄—“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7、幽怨宫中,寂寞难挨的宫女

李白—“夜悬明镜青天上,独照长门宫里人”

二、景物形象

山水诗

田园诗

边塞诗

三、具体形象

咏物诗

1、睹物兴怀诗歌

落叶

孔绍安

早秋惊落叶,飘零似客心,翻飞未肯下,犹言惜故林。

2、托物寄意诗歌

石灰吟

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3、借物自比诗歌

病牛

李纲

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精疲谁复伤。

但使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

1、人物形象的塑造常从肖像、神态、动作、语言、心理等角度切入。

外貌描写

温庭筠《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

懒起画娥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心理描写

乐府诗《十五从军行》十五从军行,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升旅谷,井上升旅葵。

春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2、写景状物的切入点---色、声、态

(1)色:

直接写色:

白居易《忆江南》江南好,风景旧曾谙②;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③。

能不忆江南!

间接写色:

王维《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色衬情感: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色衬凄清:

韩偓《深院》“鹅儿唼啑栀黄觜,凤子轻盈腻粉腰。

深院下帘人昼寝,红蔷薇架碧芭蕉。

(2)声

直接写声:

“林莺啼到无声处,青草池塘独听蛙”“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间接写生:

韦应物“山空松子落,幽人应未眠”

无声胜有声:

柳宗元《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3)态

形态----

位置----

“风急天高猿啸哀”(仰)

“渚清沙白鸟飞还”(俯)

状态----

“明月松间照”静

“清泉石上流”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