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格教案7.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987541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8.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表格教案7.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表格教案7.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表格教案7.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表格教案7.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表格教案7.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表格教案7.docx

《表格教案7.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表格教案7.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表格教案7.docx

表格教案7

课题

21.圆明园的毁灭

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圆明园的辉煌和它的毁灭,使学生记住国耻,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2、体会作者是怎样围绕中心表达的。

3、学习本课生字词,练习用“宏伟”“凡是”造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通过理解语言文字,想象圆明园原来的样子;了解圆明园是怎样被毁灭的,激发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前置性

作业

1.收集关于圆明园的资料,和我们一起分享一下吧!

2.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并说说向我们介绍了什么?

3.品读课文,找出文中高度评价圆明园的历史地位和文化价值的句子,说说自己的体会。

4.思考:

课文的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但作者为什么用那么多的笔墨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

课时

3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新。

上一篇课文讲的颐和园,原来是一座皇家花园,是专门供皇帝、后妃游乐观赏的,现在已经成了人民的公园,是中外游客的旅游胜地。

今天这篇课文中讲的圆明园原来也是一座皇家园林,可是现在怎么样了呢?

二、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注意纠正字音。

三、初步理解课文。

1、提出要求:

小声朗读课文,想想课文可以分成几段,每段讲的是什么。

2、学生自学后,讨论。

3、请三人朗读第二段,每人读一个自然段。

讨论:

这三个自然段是从哪三个方面介绍圆明园的?

四、学习本课生字词。

1、检查生字读音。

2、抄写生词。

五、布置作业:

朗读课文,想想圆明园原来是什么样子的。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

指名朗读第二段,读后说说这一段是从哪三个方面介绍圆明园的。

二、理解圆明园的位置和总体布局。

1、默读第二段,想想共有几句话,每句讲的是什么。

2、学生自学后讨论。

圆明园的位置在哪儿?

圆明园的总体布局是怎样的?

什么叫“众星拱月”?

谁能用个简单的图把讲圆明园总体布局的这句话画出来?

三、理解圆明园中的著名景点。

1、默读第三段,想想这段共有几句话,讲到了圆明园的哪些景点。

2、学生各自阅读思考,然后同座交流。

3、讨论。

(1)这段共有几句话?

其中哪几句是总的介绍,哪几句是讲具体景点的?

(2)齐读第一句。

这一句总的介绍园内景观,讲了哪些方面?

“金碧辉煌”是什么意思?

“玲珑剔透”是什么意思?

“象征”是什么意思?

(3)补充介绍“买卖街”“山乡村野”。

(4)指名读第二、三、四、五句。

读后讨论:

刚才读的几句话是把景点分成哪几类来介绍的?

(5)在圆明园浏览会有怎样的感受呢?

齐读第六句。

“有如”是什么意思?

(好像)“流连其间”是什么意思?

在圆明园里,为什么好像漫游在天南海北,可以饱览中外风景名胜呢?

四、理解圆明园内收藏的历史文物。

1、默读第四自然段,想想这段共有几句话,每句讲的是什么。

2、学生自学后讨论:

为什么说圆明园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最珍贵”从哪些地方可以体会到?

五、总结。

课文第二段从三个方面介绍了当年圆明园的辉煌,它不仅宏伟、壮观、美丽,而且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六、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三课时

一、检查学生背诵第二段。

二、理解第三段。

1、指名朗读第三段。

2、各人小声朗读第三段,边读边想,英法联军采用了哪些手段毁灭圆明园的?

3、学生自学后讨论。

4、小结。

(一是抢掠,二是破坏,三是火烧。

5、再指名朗读第三段,读出气愤的语气。

三、联系全文,理解第一段。

1、齐读第一段。

2、“不可估量”是什么意思?

为什么说“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四、朗读全文,体会中心思想。

1、自由朗读课文。

2、通过朗读课文,你产生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集中到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和对侵略者的仇恨这一中心思想上)

五、布置作业:

朗读课文。

教学后记:

 

 

课题

22.狼牙山五壮士

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狼牙山五壮士痛歼敌寇、壮烈牺牲的英雄事迹,学习他们爱护群众、仇视侵略者、为祖国为人民勇于献身的精神。

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抄写自己受感动的句子。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五壮士英勇跳崖的部分。

教学重点

理解描写五壮士痛击敌人和英勇跳崖的动作、神态的语句。

体会他们的思想感情和伟大精神。

前置性

作业

1.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2.再读课文,想想课文的叙述顺序,并试着分段

接受任务——()——()——()——跳下悬崖

3.精读课文,画出描写五壮士英勇奋斗的神态、动作、语言的语句,结合当时的背景,说说自己的体会

4.思考:

课文中两次讲到完成掩护任务,哪一次是作为重点来写的,为什么这样写

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一)谈话引入

在抗日战争年代,为了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中国人民进行了艰苦卓越的八年抗战。

八年中,中国大地上发生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涌现了千千万万民族英雄。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15课《狼牙山五壮士》,就是发生在河北省保定地区狼牙山的一个真实故事。

(二)板书课题

“狼牙山”在哪里?

“壮士”指什么人?

二、初读课文,感知课文

(一)默读预习要求,联系课前预习,谈谈自己对课文内容的了解。

(二)放录音,听课文,感知课文

1.这五名战士是怎样完成任务的?

结果怎样?

我们一起听录音。

2.说说五壮士的英雄事迹。

3.课题中哪个字最能体现他们的精神?

什么精神?

(三)自学课文

1.投影表示自学要求,指名读。

2.读课文,读准生字的音。

3.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对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4.结合课后思考练习题,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练习说段意。

5.学生自学课文。

6.分小组学习,讨论重点词语和分段情况,练习说段意。

7.交流学习情况。

8.指名读准生字的字音。

9.理解重点词的意思。

10.画出你认为自己最受感动的句子读一读。

11.分段,说段意。

(理清文章的叙述顺序)

接受任务──诱敌上山──引上绝路──顶峰歼敌──跳下悬崖

(四)指名读课文

1.思考:

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2.哪些段落写得详,哪些段落写得简略。

三、质疑问难

四、作业:

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一)复习提问:

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作者是按什么顺序记叙的?

哪些段落比较详细?

哪些段落比较简略?

(二)出示课题,明确学习目标

课文为什么要把五位战士称为“五壮士?

他们有哪些勇敢的表现和壮烈的举动?

表现了他们的什么精神?

(三)自读课文,讨论交流

(四)全班交流学习情况

1.五位壮士的勇敢和壮烈表现在他们引敌上山、痛击敌人的动作和神态的描写上。

(1)出示课文内容,指名读。

(2)找出描写五壮士痛击敌人的动作和神态的词句,从他们不同的神态和动作你感到了什么?

(3)同学们带着满腔的仇恨,一起朗读课文。

2.课文的第三段也表现了五壮士的勇敢和壮烈。

(1)讨论回答:

他们完成任务后,为什么往三面都是悬崖的狼牙山顶峰棋盘陀转移?

(2)出示课文内容,指名读。

(3)说说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3.课文的第四段写五壮士在峰顶歼敌,没有了子弹,他们就用石头砸,更表现了他们的勇敢和壮烈。

(1)默读课文,说说这一段先写了什么?

后写了什么?

分层

(2)在峰顶歼敌是从几方面来写的?

(3)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

4.五壮士最后英勇跳崖,这是多么悲壮啊!

(1)哪些词语表现了五壮士的英勇悲壮?

(2)讨论回答:

说说“屹立“的意思。

五壮士为什么“露出胜利的喜悦”?

为什么说“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

这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总结全文

三、质疑问难

四、作业

朗读课文

教学后记:

 

课题

23.难忘的一课

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所讲的故事,并从中体会强烈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爱国情意。

2.知道课文哪些内容围绕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详写。

学习这种表达中心思想的写法。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积累常用词语。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体会其中的思想感情,并学习课文表达中心的写法。

教学难点

课文中三次出现“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理解“我”每一次的感受。

前置性

作业

1.收集关于台湾的资料

2.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3.品读课文,思考:

“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每次都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

每一次“我”又有什么感受?

谈谈自己的体会。

课时

1课时

 

一、谈话导入

狼牙山顶峰响起的壮烈的口号声,让我们感受到了日寇的的凶残和中国人民的坚强不屈;1945年台湾“光复”后,从小学校里传出的朗朗读书声,又让我们感受到了什么呢?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难忘的一课》。

(板书课题)

二、引导自学,整体把握

1、质疑:

通过你的预习,你认为这一课要学习什么?

怎么学?

【——通过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为什么回让作者那么激动;要从小学校里传出的朗朗读书声中找到自己的感受。

】(设计意图:

让学生知道课文前引言就是自学的目标,学会自己主动按照提示进行自学。

读课文,借助工具书等解决字词障碍;找重点句子和不明白的地方和伙伴交流、查找资料学习;说出自己的感受。

(设计意图:

明确语文学习的方法,)

2、导学:

(1)思考文题:

看到课题你能想起什么呢?

——设问:

谁给作者上的难忘的一课呢?

(谁上课)这难忘的一课的内容是什么呢?

(内容)为什么这么令人难忘呢?

(难忘)

(2)提示:

课文中作者多次提到的一句话是什么?

(这种学习方法是刚开始,因此,提示孩子本课的学习方向和学习重点。

(3)读课文、交流

带着问题读自己认为重要的段落,然后和小组的伙伴交流。

——阅读课文,组内交流。

(4)班内交流,教师引导、点拨。

抓住多次出现的句子,理解分析

a、文中哪个句子多次出现?

出现在文中什么地方?

b、每次出现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引导学习:

第一次出现

1.导:

这句话出现的地方;老师是怎样写的?

(一笔一画,认真吃力。

从这“一笔一画”、“认真吃力”你看出什么?

是怎样体会的?

说明什么?

“我”这时是怎样的感受?

(“光复”不久,老师就把自己刚刚学会的祖国文字教给学生,体现了对祖国的爱。

引导理解:

第二次出现

1、说第二次出现的地方。

2.问:

他们是怎样朗读的?

找出词语。

(严肃认真,富有感情,大声地、整齐地、一遍又一遍)

3.谈谈你的体会,你的理解。

重点理解:

“好像每个字,每个音,都发自他们火热的真挚的心。

“火热的真挚的心”指的是什么?

(强烈的、深厚的爱国之情。

4.“我”这时的感受?

(感动)

5.感情朗读。

学习第三次出现

1.思考:

“我”是怎样说的?

为什么“激动”?

2.“我”这时是怎样的感受?

(激动,被这种强烈的民族精神,深厚的爱国情意所深深感动。

3.理解最后两句话的含义。

“我”这时的全部感情是什么?

(浓烈的爱国情意,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民族精神。

5.朗读

(设计意图:

抓住重点句分析课文,理解作者的每一次感受。

感受台湾人民强烈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爱国情意;同时进行朗读训练)

三、总结升华。

1、朗读全文。

2.说说课文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中心思想)

(表达了台湾人民及作者的强烈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爱国情意。

2.围绕这个中心,按照什么顺序记叙的?

课文哪些内容写得比较详细?

为什么要这样安排?

(为了突出中心。

3、在“一国两制”的政策下,香港于1997年7月1日回到祖国怀抱;澳门于1999年回归祖国。

我想,台湾人民也将在不久的将来回到祖国的怀抱。

因为:

“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中国!

四、作业布置:

有感情朗读课文,并写会生字词。

五、板书设计:

难忘的一课

“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强烈民族情,浓浓爱国意

 

教学后记:

课题

24.最后一分钟

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

2.了解诗歌所表达的内容,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情感.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前置性

作业

1.收集关于香港回归的资料

2.读诗歌,说说诗歌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3.在小组内练习有感情的朗读诗歌

课时

1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还记得那个日子吗?

1997年7月1日.对,就是香港回到祖国母亲怀抱的日子.在那一刻,鲜艳的五星红旗在香港的上空迎风飘扬;在那一刻,美丽的紫荆花在香港四处开放,中华民族又圆了一个团聚的梦,祖国大地又亮起了一片自由的曙光.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诗歌:

《最后一分钟》.

二、初读感知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自己认为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读后,同桌间互相检查,或教师指名读.

◆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可以在小组内互相交流.

◆默读诗歌,想想每节诗主要讲了什么.不懂的诗句提出来,和小组同学一起讨论讨论.

讨论交流

◆指名读诗,读后评价是否正确流利.

◆相互交流:

了解了些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文中四次提到“最后一分钟”,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三、体会诗歌内容

◆读第1节,想一想:

还有最后一分钟,香港就要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此时此刻,所有中国人的情感是怎样的?

(激动无比的.)读出这种情感.

◆读第2、3节,想一想:

作者分别想到了什么?

(百年的痛苦欢乐,挺直了中国人的脊梁,展~t-eq香港的土地和天空,~--?

-等条约终被撕毁,领土、主权的回归.)有感情地朗读第2、3节.(自豪、激动、喜悦.)、

◆读第4节,想一想:

“第一朵紫荆”是什么?

我们应该带着怎样的情感来读?

(急切、盼望.)

◆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四、总结升华

◆读了这首诗,你懂得了什么?

(中国强大了,祖国领土更完整了,中国人是爱自己的祖国的,盼望祖国早日实现和平统一大业.)

◆观看香港回归时的图片或影视资料,感受那令人振奋的一刻.

五、布置作业

阅读有关回归的资料,了解香港的风土人情、地理环境,了解香港的过去与现在.

教学后记:

 

课题

口语交际、习作七

设计

教学目标

1、学写读后感,提高阅读和作文的能力。

2、通过交流搜集的资料,谈感想,提高认识事物的能力。

3、培养学生初步的演讲能力,增进学生对近代中国屈辱历史的了解。

4、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增强学生的历史责任感。

教学重点

提高阅读能力,能够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有自己的感受和体会,学写读后感。

教学难点

在口语交际和习作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口头和书面的表达能力,做到语言精炼,感情真挚。

课时

4课时

 

第一、二课时 习作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学习了本组课文我想大家一定感触很深,对“圆明园”灿烂文化的追忆和对侵略者强盗行径的痛恨我们难以忘怀;狼牙山五壮士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伟大的献身精神让我们深深感动;《难忘的一课》《最后一分钟》字里行间饱含的强烈的民族精神和爱国热情让我们的心久久不能平静。

这些感受我们能用自己的笔写下来吗?

读了文章、书籍,把自己的体会、感想写下来,就是读后感。

通过对本单元课文内容的激情回顾,激发学生爱国热情以及学写读后感的欲望。

 

二、自读阅读提示,了解写好读后感的方法

1、默读提示,边读边想:

你读懂了什么?

2、读后交流:

 ⑴ 什么是读后感?

(读了文章、书籍,把自己的体会、感想写下来,就是读后感。

⑵ 如何才能写好读后感?

预设:

1、“读”是基础,只有仔细地阅读,认真地思考,深入地感悟,理解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体验到了文章的思想感情,读出了自己的感受和体会,才能有感而发写好读后感。

2、“感”是重点,要着重写出自己的感受,不宜过多地重复作品的内容。

3、为了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感受,也可以适当引用相关的资料。

自学阅读提示,让学生自主提炼写好读后感的方法,既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又为习作做了良好的铺垫。

4、点拨:

平时在阅读文章或书籍时,可以在文旁圈点批注,随时记下瞬间的思考与感受,遇到相关的资料也可以随时积累下来,为写好读后感做好阅读等方面的准备。

三、阅读范文,感悟写法

1、自由阅读范文《愤怒和惋惜──读《圆明园的毁灭》有感》。

边读边思考:

从这篇读后感中你体会到了写读后感的哪些方法?

2、小组讨论,习得写法:

通过读《愤怒与惋惜》,引导学生发现读后感的写法。

3、交流读后感的一般写法:

⑴ 紧扣原文,抓住重点:

读后感的“感”,必须是从原文引发出来的感想、体会,不要面面俱到,泛泛而谈,应集中到自己感受最深的一点或几点上来发表议论。

⑵ 联系实际,情感真实:

读了一篇文章,产生了对现实生活和自己思想上某些问题的思考,这才激发了“感”。

所以,写读后感一定要联系社会实际和自己的生活、思想实际。

联系实际一定要实事求是,写出自己的真实感想,忌说假话、空话、套话。

⑶ 叙议结合,以“感”为主:

读后感属议论文范围,但不同于一般的议论文,常用的写法是夹叙夹议。

可以适当引用原文中对自己教育最大、体会最深的章节、句段或人物的语言、精彩的场面等,在此基础上写出自己的感想。

为了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感受,还可以适当引用相关的资料。

另外,恰当运用一些平时积累的名言警句、古诗文名句和谚语等,也可以增强文章的说服力与感染力。

⑷ 一般来说,读后感的题目是“读《×××》有感”或“《×××》读后感”,当然,也可以根据文章的内容或自己最深的感受拟一个醒目、新颖的正标题,下面再写上副标题。

如:

愤怒与惋惜──读《圆明园的毁灭》有感

成功=刻苦+勤奋+机遇──读《岳飞苦练成帅才》有感

4、归纳写读后感的一般写法:

紧扣原文,抓住重点;联系实际,情感真实;叙议结合,以“感”为主。

引导学生自主发现读后感的写法,让学生在阅读、讨论、交流,在自我发现的基础上,归纳出读后感的一般写法以及要注意的事项。

四、独立选材、激情写作

1、同学们,本组课文的学习留给你的情感激荡还记忆犹新吗?

你们课下搜集的有关中华民族受尽欺凌的历史以及中华儿女奋力抗争、爱国爱人民的故事带来了吗?

在写读后感的时候,可以选择我们课文,也可以选择自己搜集的材料,你想写哪篇文章的读后感,请同桌交流一下。

2、交流写作内容,相机指导:

交流预设:

《难忘的一课》中“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在文中三次出现,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台湾人民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热情,那强烈的民族精神、深厚的爱国情意让我感动。

我决定写《难忘的一课》读后感,题目为──

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读《难忘的一课》有感

 学习了《狼牙山五壮士》我感受到抗日英雄的临危不惧、爱党爱民、视死如归的革命精神。

写一写我们今后应该用我们的实际行动热爱祖国,振兴中华。

     写作内容的交流激发了学生抒发内心感受的热情,使学生对于写作的思路更明晰,写作的重点更突出,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鼓励学生写出自己的感想。

3、自由选题,练习写作:

同学们已经选择了自己所要写的内容。

那就请拿起你的笔写出你的感受。

五、自改互评,定稿誊抄

1、写完后自己阅读,修改。

2、学生分作文小组互评互改,根据同学指出的不足进行修改。

3、选择典型作文,示范如何评价、修改:

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参与评价;注意对语言的评价,抓住学生用的准确的语句进行积极评价;抓住学生独特的感受进行积极评价;对于习作中出现的问题,以协商的形式达成共识。

4、学生再次修改,定稿誊抄。

自我评价,学生互评,典型作文评价,多渠道,多角度,提升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

六、总结习作成果,鼓励勤写读后感

本次习作,同学们感情真挚,感受真实独特,有的写出了对侵略者任意践踏我家园的不满和痛恨,并且感受到“落后就会挨打”为了让祖国不再遭受欺凌,我们的祖国必须富强;有的写出了对革命英雄的无比崇敬和爱戴;有的写出了海外游子对祖国的热爱和依恋;还有的写出了自己作为新时代的中华儿女的思考和抱负,立志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努力学习,为了祖国的繁荣昌盛贡献自己的力量。

祖国文字浩淼而深厚,很多文章让我们读了都感觉余音绕梁,深受启发。

请同学们在今后读书时,时常拿起自己的笔,写一写自己的感受,真正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

第三课时  口语交际

一、主持演讲比赛,激情导入

1、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要有高瞻远瞩、面向未来的宽广胸襟,但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只有牢记历史教训,保持清醒的头脑,锐意进取。

我们的民族,我们的国家才能绵延不息、繁荣昌盛。

2、同学们的读后感,非常震撼人心,催人奋发。

写完读后感,你心中是否还有许多的话要说呢?

今天我们就以“不忘国耻,振兴中华”为专题举行一次演讲比赛。

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习作,列一个简单的提纲,想一想自己想说些什么?

二、启发思维,小组交流

1、动笔列提纲。

2、小组内试着讲一讲,互评。

三、推荐演讲,互相点评

1、同学们在组内讲的有声有色,有些同学还恰当地运用手势、表情来配合演讲。

下面,请每组选配代表进行第一轮的比赛。

2、各组代表演讲:

提醒听众注意力集中,听完以后热情鼓掌。

3、刚才的演讲中,哪位同学的演讲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想对他说些什么?

(可以是肯定同学演讲中的优点,也可以是忠肯地提出建议。

4、总结怎样演讲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⑴ 围绕一个主题。

⑵ 抓准几个方面。

⑶ 列举有力事例。

⑷ 组织通顺语言。

⑸ 表达有声有色。

四、自荐演讲,自评

1、鼓励同学们根据刚才同学们的建议,调整自己的演讲思路。

2、谁愿意走上讲台,尽情抒发自己对祖国深深的爱。

五、评选“最佳演讲奖”,总结

同学们,祖国母亲身上的伤痕和悲痛我们怎能忘怀?

但不忘历史不等于铭记仇恨,我们应该做的是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努力学习,不让历史的悲剧重演,使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之林。

  第四课时 习作讲评

一、鼓励优点。

培养兴趣

1.教师发下习作本,学生阅读批语和自己的习作。

2.学生说一说自己在本次习作中的优点:

表达准确的词语,语言优美的句段,3妙的构思,从而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为下一步学生自己修改作文,拓展思路。

二、教师点评。

好文欣赏

4.教师从优点和不足等方面小结本次习作的情况。

5.提出学生的共同问题,在全班进行集体评议、修改。

6.宣读比较优秀的习作,让学生欣赏。

三、小组合作,自己修改

自己朗读自己的习作,再读给小组的同学听一听,请他们帮着评改,自己进行修改。

 

教学后记:

 

 

课题

回顾、拓展七

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读后感的写作方法,写一篇读后感.

2.通过习作和口语交际,增强学生的民族意识,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3.进一步提高学生搜集和运用资料的能力.

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交流平台)

一、谈话引入

1、回顾本组课文,激发交流资料的兴趣:

2、交流彼此搜集的资料,教师巡视。

从回顾本组课文内容切入话题,肯定学生搜集的资料,更加激发学生交流资料的兴趣。

二、交流搜集、整理资料的经验

1、刚才同学们在组内交流资料。

老师到各个小组看了看,发现大多数同学的资料内容丰富、条理清晰,查阅起来非常方便。

在本单元课文的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