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教学要求.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984622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103 大小:65.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教学要求.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3页
四川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教学要求.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3页
四川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教学要求.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3页
四川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教学要求.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3页
四川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教学要求.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川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教学要求.docx

《四川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教学要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教学要求.docx(10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川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教学要求.docx

四川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教学要求

四川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教学要求

(历史学科)

前言

《四川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历史学科教学要求(必修模块)》以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历史学科课程标准(实验)》为依据,针对我省普通高中历史学科教学实际,对课程标准各模块专题的“内容标准”提出较明确、具体的学习要求以及相应的教学建议。

每个模块先综述其课程目标,然后通过“内容标准——学习要求——教学建议”三个栏目,具体解读和阐释每个专题的内容标准、学习要求和教学建议。

“内容标准”是教师探求教学目标的源头,本书采取直录的方式,方便教师对应检索。

“学习要求”按课采用表格的形式,分“基本要求”、“发展要求”列出,提出学生学习要达成的三维目标,帮助教师把握教学的尺度,提示教师要完成的教学任务。

其中“基本要求”是指全体学生在本模块学习期间要达到的要求,属于高中历史学业水平测试或模块测试所要求的范围。

“发展要求”是部分学生特别是有志于向人文社会科学方向发展的学生在历史课程学习期间要达到的要求,是教师要进一步完成的教学任务,“发展要求”内容暂不列入高中学业水平测试范围。

   

在“教学要求”中,对历史知识与能力的要求按照《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既定的能力层次来制订,并以行为动词来表示,如:

识记层次的“列举”、“知道”、“了解”、“说出”、“讲述”等;

理解层次的“概述”、“理解”、“说明”、“阐明”、“归纳”等;

应用层次的“分析”、“评价”、“探讨”、“比较”、“讨论”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要求,采用“体会”、“认识”、“感受”、“感悟”等心态词汇,以明确在这一维度的目标。

“教学建议”针对教学重点难点内容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建议,其中借鉴了省内外课改一线教师成功的教学实践,供教师在教学中参考。

并对模块中某些不作课堂教学要求的内容提出处理意见。

必修(I)

1、 教学目标

《历史》必修(I)着重反映的是人类社会政治领域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内容。

政治活动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并给社会发展带来巨大的影响;政治活动本身丰富而复杂,并且总是与社会经济、文化活动密切相关,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

人类政治活动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重要的政治制度、重大的政治事件及重要人物。

因此,了解这些制度、事件和人物,探讨其在人类文明演进历程中的作用与影响,汲取历史经验教训,是我们了解人类政治活动的重要目标。

在知识与能力目标上,通过学习,要能够了解人类历史上重要的政治制度、政治事件及其代表人物等基本史实,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在过程与方法目标上,要学习搜集历史上有关政治活动方面的资料,并能进行初步的归纳与分析;学会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待不同政治制度的产生、发展及其影响,理解政治变革是社会历史发展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并能对此进行科学的评价与阐释。

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上,要理解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人类社会一个漫长而艰难的历史过程,树立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而奋斗的人生理想;要懂得从中国国情出发,学习和借鉴中外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提升民主法治意识,增强个人的公民素养。

实际上,上述三方面的目标是相辅相成的统一体,要基于对政治制度、政治事件和政治人物的了解,掌握技能和方法,培养和熏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这样的三维目标是通过九个贯通古今、关联中外的学习专题来承载的。

所以,师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要按《历史教学指导意见》的要求,把握每个专题的教学深度与广度,落实每一个专题教学的三维目标,以保证高中历史课程总体目标的实现。

2、教学要求

内容标准

课次

学习要求

教学建议

一级

二级

基本要求

发展要求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1.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及其关系,分析它们在当时所起的作用。

2.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1.了解“家天下”制度的开始和“商朝的政治特点”。

2.通过对宗法制度相关内容的学习,分析其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

1.注意分析分封制和宗法制互为表里的关系,作为周王朝的主要政治制度,维护了当时周王朝的统治,也突出反映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2.“中国早期国家出现的突出标志”部分由各学校根据自身情况自行确定是否选学。

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

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

1.了解秦的统一。

2.知道皇帝制度创立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

3.知道“汉承秦制”的概念。

4.结合秦朝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的史实,正确评价秦朝中央集权制度。

1.知道秦朝的“三公九卿”制和“朝议”制度。

2.体会中央集权制度对国家稳定和统一的重要意义。

1.补充秦初“分封与郡县之争”,从郡县制建立背景的角度以加深学生对郡县制的理解和认识,并适当地与分封制作简要比较。

2.将“汉武帝设刺史”部分调至第三课学习。

3.将第三课的“法令出一”部分调至本课学习。

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

1.列举汉代中央“中朝”的形成、唐朝三省六部制、宋朝分割相权的措施等史实,说明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演变的特点。

2.列举汉代州的设置和元朝行省制度等史实,说明中国古代地方管理制度演变的特点。

3.知道世官制、察举制和科举制。

1.了解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变化,说明选官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2.了解秦、汉、唐、宋、元朝的监察体制,说明古代监察体制的作用。

1.注意从中央政治制度和地方政治制度两个方面做纵向的概括,以把握历史的演变特点。

2.通过分析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理解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3.将“法令出一”部分调至第二课学习。

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

1.了解明朝废丞相、设内阁的史实。

2.了解清朝设置军机处的史实。

3.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1.归纳中国古代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确立和发展的基本线索,明确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含义,感受专治的诸多弊端。

2.认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3.知道明清“改土归流”的措施及其在西南地区产生的影响。

1.进行专题总结,明确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含义、归纳其确立和发展的基本线索、认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2.“清朝的边疆政策”一目中除“改土归流”的相关知识外,由各学校根据自身情况自行确定是否选学。

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列举1840年至1900年间列强的侵华史实。

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

1.列举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发动的主要侵华战争。

2.结合《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说明西方列强侵华给中华民族带来的深重灾难。

知道划分“势力范围”和“门户开放”政策的主要内容及对中国的危害。

1.注意将中国近代史置于世界历史的大背景中,宏观把握历史发展脉络。

2.通过不平等条约具体内容的分析,指导学生归纳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的过程和阶段性特点。

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1.知道三元里抗英、左宗棠收复新疆、黄海海战、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2.概述义和团反帝运动和中国军民抗击八国联军的斗争事迹。

3.体会中国近代爱国军民为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的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1.概述“左宗棠收复新疆”。

2.认识中国军民抗御外敌、坚决维护国家主权是列强未能把中国变为其殖民地的主要原因。

1.注意从列强侵华和人民抗争两个角度构建中国近代史主线:

一是西方列强的侵华和中国半殖民地化的形成和加深;二是中国军民的抗争和救国探索。

2.可利用教科书所提供资料,援引一些历史影视资料片段,再现历史场景,使学生体会爱国军民为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而表现出来的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以激发他们对这段历史的亲近意识,激活课堂思维。

列举侵华日军的罪行,简述中国军民抗日斗争的主要史实,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探讨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

伟大的抗日战争

1.列举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和南京大屠杀等侵华日军的罪行。

2.概述中国军民抗日救亡运动的重大事件。

3.简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的史实、中共全面抗战路线。

感悟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

4.知道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主要史实。

5.探讨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地位。

1.了解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2.探讨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历史地位。

1.本课贯穿着全民族团结御侮这一主线:

中国军民由抗日救亡运动发展到全民族抗战,全民族抗战的主要表现和最终结果。

2.引导学生客观地评价国民党正面战场抗战。

3.注意历史与现实的有机结合,引导学生确立这样的认识:

牢记历史并不是要延续仇恨,而是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

只有不忘过去、吸取教训,才能避免历史悲剧重演。

还要让学生深切理解“落后就要挨打”这一道理,从而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树立为国家富强、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作贡献的人生理想。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

太平天国运动

1.知道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

金田起义、定都天京、天京事变、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

2.知道《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的内容。

1.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

2.简述《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的影响。

3.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

1.联系“鸦片战争”的相关知识,适度引入列强侵华的史料,帮助学生认识太平天国运动的时代背景,指导学生从阶级矛盾、民族危机等方面分析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原因。

2.太平天国的“北伐、西征和天京突围三次战役”部分由各学校根据自身情况自行确定是否选学。

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

辛亥革命

1.知道中国同盟会成立、“保路运动”、武昌起义爆发、中华民国成立、清帝退位、《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等史实。

2.认识辛亥革命在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

1.认识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2.体会孙中山等革命者前赴后继的献身精神。

1.利用《武昌起义形势图》、《清王朝分崩离析图》等地图资料,提供“武昌起义—革命扩展—成立民国”的线索,引导学生归纳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

2.“同盟会成立后的武装起义”部分由各学校根据自身情况自行确定是否选学。

1.概述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史实,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

2.概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

新民主主义革命

1.知道五四运动的导火线及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的表现。

2.了解中国共产党一大、二大的召开及其意义。

3.了解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工农武装割据”、红军战略转移、国共合作抗日以及人民解放战争等中共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及意义。

1.从国际、国内两方面分析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分析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2.从社会性质、政治、经济、国际意义等视角,引导学生分析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

3.体会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为人民解放事业不懈奋斗的精神。

可以从社会性质、政治、经济、国际意义等视角,引导学生讨论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需要适当联系“辛亥革命影响”知识,使意义的讨论具有一定的对比性和历史纵深感。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的统一

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史实,阐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认识我国民主政治的特色。

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

1.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史实: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开国大典。

2.阐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的过程及意义。

1.了解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的内容和意义。

2.认识三大政治制度构成了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内容,是中国民主政治的基本特色。

3.感受新中国成立的神圣和庄严,体会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喜悦,加深对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的价值观认同。

1.联系七届二中全会和人民解放军军事上的胜利,结合本课内容,帮助学生建构知识框架。

2.运用相关文献史料来帮助学生理解三大政治制度的基本含义。

3.充分利用一届政协、开国大典的史实,采用情景体验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1.了解“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踏,说明民主法制建设的必要性和艰巨性。

2.列举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主要成就,认识实行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意义。

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其历史性转折

1.了解“文化大革命”中民主和法制遭受严重破坏的典型史实。

2.知道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法制建设方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修订、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把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写进宪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的史实。

1.了解中共八大召开的背景和在民主政治建设方面提出的主要任务。

2.运用史实来说明民主法制建设的必要性和艰巨性。

3.认识实行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意义,说明政治民主化和法制化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核心。

1.搜集和运用“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历史图片、历史资料、包括一些影视资料和典型个案等材料,分析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踏,感受民主政治建设出现的重大挫折。

2.引导学生多角度地有史有论地总结历史教训,并凸显民主法制建设的必要性和艰巨性这一主题。

3.引导学生简要勾勒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历史进程,便深入理解社会主义的民主法制建设。

4.“‘文革’背景”、“徘徊中前进”部分由各学校根据自身情况自行确定是否选学。

简述“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认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

“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及其实践

1.简述“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

2.知道香港和澳门顺利回归的史实。

3.了解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4.认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意义。

1.理解“一国两制”的含义。

2.理解香港、澳门回归的历史意义。

1.鼓励学生发散思维,畅谈港澳回归的意义,展望台湾回归的前景,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2.联系近代史的有关内容,归纳和概括香港、台湾问题的由来;组织“认识台湾”的资料搜集活动。

3.关注与台湾话题有关的时事,培养历史与现实对话的学习方法和历史意识,强化国家统一意识,激发学生复兴中华民族的使命感和责任心。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了解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的意义。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1.知道新中国第一次建交高潮、《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及其意义、中国参加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及其意义。

2.知道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及其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的意义。

1.了解新中国成立之初采取的外交方针。

2.体会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促进人类和平与进步的重要价值。

1.联系当时的世界形势,分析新中国建立初期外交政策制定和调整的背景。

2.介绍新中国成立初期外交活动中的一些重大片断,增强历史生动感和鲜活性,引导学生更好地感悟历史。

3.引导学生联系近代中国的屈辱外交史,对照新中国的外交成就,说明“弱国无外交”的道理,增强学生历史使命感。

1.简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基本史实,概括我国在外交方面所取得的重大成就。

2.了解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主要史实,探讨其对国际关系产生的重要影响。

外交关系的突破

1.简述新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经过及其意义。

2.了解中美关系正常化过程、中日建交的史实,并探讨其影响。

1.了解新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背景。

2.理解中美、中日关系改善的原因。

3.感受新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培养学生的世界意识和团结合作的精神。

1.引导学生回忆联合国成立的有关史实,说明中国重返联合国的历史必然。

2.引导学生充分体验中国重返联合国的喜悦,进一步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为例,认识我国为现代化建设争取良好的国际环境、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共同发展所做出的努力。

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

1.列举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活动。

2.列举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在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

3.认识改革开放后我国的重要外交活动的重要国际意义。

1.知道不结盟政策是新时期中国的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具体表现。

2.知道实行对外开放,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同世界上一切国家建立和发展外交关系的出发点。

1.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国际社会中发挥日益重要作用的原因,加深对“发展才是硬道理”这一论断的理解。

2.通过对近代中国的屈辱外交与新中国的外交成就的对比分析,进一步激发学生振兴中华民族的使命感和责任心。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了解希腊自然地理环境和希腊城邦制度对希腊文明的影响,认识西方民主政治产生的历史条件。

民主政治的摇篮古代希腊

1.了解希腊自然地理环境和希腊城邦制度对希腊文明的影响。

2.认识西方民主政治产生的历史条件。

1.认识古希腊文明是西方文明的源头,理解古希腊民主政治与西方近现代民主政治的传承关系。

2.体会古代希腊文明的灿烂辉煌。

1.通过地图资料的运用,引导学生认识自然地理因素对古希腊文明的影响,

结合古代中国进行对比分析。

养成在分析历史现象时,注意考虑地域因素的意识。

也要防止出现“环境决定论”的史观。

2.“希腊公民的素质”部分由各学校根据自身情况自行确定是否选学。

知道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内容,认识民主政治对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意义。

卓尔不群的雅典

1.知道梭伦改革、克利斯提尼改革及其对雅典民主政治建设的作用。

2.知道伯里克利时代雅典民主政治发展的表现。

3.认识雅典民主政治对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意义。

1.了解梭伦改革的历史背景。

2.全面认识雅典民主政治的得与失。

1.结合雅典民主政治的案例,引导学生认识古希腊政治制度的民主性及其对人类文明发展的意义。

2.引导学生梳理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历程。

3.“希波战争”部分由各学校根据自身情况自行确定是否选学。

了解罗马法的主要内容及其在维系罗马帝国统治中的作用,理解法律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价值。

罗马人的法律

1.知道“习惯法”、“成文法”、“公民法”、“万民法”。

2.了解罗马法在维系罗马帝国统治中的作用。

3.理解法律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价值。

1.理解“习惯法”到“成文法”、“公民法”到“万民法”演变及原因。

2.认识罗马的法律制度既是罗马文明的代表性成就,也与近现代西方国家的法律制度有着传承关系。

1.结合罗马由共和国到帝国的历史变迁,帮助学生理解公民法向万民法转变的必要性,感受罗马人积极探索治国方略的精神和灵活务实态度。

2.“西塞罗和自然法精神”部分由各学校根据自身情况自行确定是否选学。

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了解《权利法案》制定和责任内阁形成的史实,理解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

1.了解《权利法案》的内容及其作用。

2.了解责任内阁形成的史实,并理解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1.知道光荣革命的背景、结果。

2.体会君主立宪制取代君主专制是主权在民取代主权在君的政治变革,是人类历史进程中的一大进步。

1.通过对同一历史时期的中英政治制度的比较,引导学生理解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认识主权在民取代主权在君的政治变革,是人类历史进程中的一大进步。

2.“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及“英国议会中的‘第三院’”部分由各学校根据自身情况自行确定是否选学。

说出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和联邦制的权力结构,比较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美国1787年宪法

1.知道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了解联邦制的权力结构。

2.比较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1.了解独立后美国面临的窘境,理解1787年宪法产生的原因。

2.在充分掌握1787宪法内容的基础上,理解“制约与平衡”原则这一人类政治智慧的具体体现。

1.通过一些民主案例的分析,帮助学生准确理解美国1787年宪法中“分权与制衡”的原则。

2.“两党制的雏形”部分由各学校根据自身情况自行确定是否选学。

1.知道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和《德意志帝国宪法》的主要内容,比较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与法国共和制的异同。

2.分析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西方政治发展中的作用。

民主政治的扩展

1.了解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主要内容和《德意志帝国宪法》的主要内容。

2.比较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与法国共和制的异同。

3.分析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西方政治发展中的作用。

1.通过对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和《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分析,认识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实质并探究法国、德国资产阶级代议制出现不同特点的原因。

2.通过对英、美、法、德代议制确立史实的学习,体会世界政治文明的多样性。

1.引导学生从形式、原则、元首产生及任期、权力构成、特点等方面对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与法国共和制进行对比分析。

2.“震荡中的法国”部分由各学校根据自身情况自行确定是否选学。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简述《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认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重大意义。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知道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

2.认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重大意义。

1.简述《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

2.分析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

3.感受马克思、恩格斯为追求真理和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崇高理想和伟大精神。

1.指导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教科书中的“知识链接”,了解《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

2.引导学生从社会经济前提、阶级基础、理论来源、马克思和恩格斯实践活动等方面,分析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

3.联系专题三“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本专题“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等等,认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重大意义。

了解巴黎公社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其在建立无产阶级政权上的经验教训。

国际工人运动的艰辛历程

1.了解巴黎公社的诞生及其革命措施。

2.认识巴黎公社在建立无产阶级政权上的经验教训。

1.认识巴黎公社革命爆发的偶然性。

2.理解巴黎公社革命失败的必然性。

1.通过了解巴黎公社的革命措施,认识其在建立无产阶级政权上的宝贵经验。

2.启发学生从主客观条件两方面,分析巴黎公社革命失败的原因,体会其教训的深刻性。

3.“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和“第二国际的斗争”两目内容,由各学校根据自身情况自行确定是否选学。

1.概述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史实,认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的历史意义。

2.概述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建立的史实,认识其历史意义。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1.了解二月革命、《四月提纲》、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等史实。

2.认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的历史意义。

1.了解二月革命胜利后俄国两个政权并存的特殊局面,认识《四月提纲》的历史意义。

2.探讨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首先在俄国取得胜利的原因。

1.指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梳理十月革命胜利的史实。

2.联系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和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史实,引导学生从国内、国际两方面认识十月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

3.本专题学习要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