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983621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9.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

《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

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①当今的艺术仿佛在兴致勃勃地享受一场技术的盛宴。

戏曲舞台上眼花缭乱的灯光照射,3D电影院里上下左右晃动的座椅,魔术师利用各种光学仪器制造观众的视觉误差,摄影师借助计算机将一张平庸的面容修饰得貌若天仙……总之,从声光电的全面介入到各种闻所未闻的机械设备,技术的发展速度令人吃惊。

然而,有多少人思考过这个问题:

技术到底赋予了艺术什么?

关于世界,关于历史,关于神秘莫测的人心——技术增添了哪些发现?

在许多贪大求奢的文化工程、文艺演出中,我们不难看到技术崇拜正在形成。

②技术是艺术生产的组成部分,艺术的创作与传播从来没有离开技术的支持。

但即便如此,技术也从未扮演过艺术的主人。

《史记》《窦娥冤》《红楼梦》等之所以成为经典,是因为它们的思想光芒与艺术魅力,而不是因为书写于竹简,上演于舞台,或者印刷在书本里。

然而,在现代社会,技术的日新月异造就了人们对技术的盲目崇拜,以至于许多人没有察觉艺术生产正在出现一个颠倒:

许多时候,技术植入艺术的真正原因其实是工业社会的技术消费,而不是艺术演变的内在冲动。

换言之,这时的技术无形中晋升为领跑者,艺术更像是技术发明力图开拓的市场。

③中国艺术的“简约”传统隐含了对于“炫技”的不屑。

古代思想家认为,繁杂的技术具有炫目的迷惑性,目迷五色可能干扰人们对于“道”的持续注视。

他们众口一词地告诫“文胜质”可能导致的危险,这是古代思想家的人文情怀。

当然,这并非号召艺术拒绝技术,而是敦促文化生产审慎地考虑技术的意义:

如果不存在震撼人心的主题,繁杂的技术只能沦为虚有其表的形式。

④这种虚有其表的形式在当下并不少见,光怪陆离的外观往往掩盖了内容的苍白。

譬如众多文艺晚会和其他娱乐节目。

大额资金慷慨赞助,大牌演员频频

现身,大众传媒提供各种空间……形形色色的文艺晚会如此密集,以至于人们不得不怀疑:

这个社会真的需要那么多奢华呈现吗?

除了晚会还是晚会,如此贫乏的文化想象通常预示了主题的贫乏——这种贫乏多半与技术制造的华丽风格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此时的技术业已游离了艺术的初衷,众多的娱乐节目——而不是艺术——充当了技术的受惠者。

⑤技术是一个中性的东西,是一种工具,关键在于怎么使用。

对于技术的盲目崇拜无异于对于工具的盲目崇拜,这种崇拜的实质,是重技而轻道,重物而轻人。

如果任由其泛滥,容易遮蔽掉技术背后真正关键的东西——使用技术的人的作用与良知。

前一段诸多社会事件引起舆论大哗的时候,并没有多少人将这些社会事件与技术联系起来。

从瘦肉精饲料、三聚氰胺奶粉、毒胶囊的制作到利用电话、互联网精心设计的钱财欺诈,舆论同声谴责的是无良企业、利欲熏心的商家、心狠手辣的骗子以及失职的监管机构,而技术研发者的责任似乎被轻轻放过,人们没有看到参与这些社会事件的技术人员出面道歉,这个环节成为盲点因而遭到遗忘——文化领域的事情也似乎常常如此。

社会的进步、文化的繁荣,需要让技术与道德的关系重回人们的视野之中,如此我们方可避免陷入技术盲目崇拜的陷阱与误区。

(摘编自《新华文摘》)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从现象看,技术崇拜就是大型文艺晚会中声光电的全面介入和各种闻所未闻的机械设备等诸多技术手段的过度应用。

B.从原因看,技术崇拜过分强调日新月异的现代技术对艺术创作和传播的作用,许多时候源于艺术生产中的技术消费。

C.从结果看,技术崇拜所形成的华丽风格,弥补了娱乐节目艺术主题的不足,从而让娱乐节目成为技术使用的受惠者。

D.从实质看,技术崇拜无异于工具崇拜,重技而轻道,重物而轻人,忽视了艺术演变的内在冲动在艺术生产中的作用。

2.下列对原文思路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①段针对当前许多文化工程、文艺演出中技术应用贪大求奢的现象,对技术的作用进行了反思和追问,明确指出艺术领域中技术崇拜正在形成,自然引出本文话题。

B.②段先明确艺术和技术的关系,接着分析文学作品成为经典的原因,指出在现代社会艺术和技术本末倒置;③段联系中国艺术传统,进一步阐述艺术和技术的关系。

C.④段与②③两段形成递进关系,先指出光怪陆离的外观往往掩盖了内容的苍白,接着通过一些娱乐现象表明由技术主打的娱乐节目主题贫乏,技术游离了艺术的初衷。

D.⑤段首先指出技术的工具性,然后联系社会现象,揭示技术使用人员的作用和良知才是真正的关键所在,从而得出重新审视技术和道德关系的结论,与①段相照应。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古代思想家反对“文胜质”的倾向,认为繁杂的技术具有炫目的迷惑性,“炫技”可能干扰人们对于“道”的持续关注。

B.技术是艺术生产的组成部分,艺术是技术发明力图开拓的市场,因而从事文化生产应该审慎地考虑技术使用的意义。

C.艺术生产从来离不开技术的支持,如果艺术作品不存在震撼人心的主题,那么炫目的技术就只能是虚有其表的形式。

D.让技术和道德的关系重回人们的视野,避免陷入技术盲目崇拜的误区,这是实现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繁荣的需要。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痛哭和珍

石评梅

惨淡庄严的礼堂,供满了鲜花,挂满了素联,这里面也充满了冷森,充满了凄伤,充满了同情,充满了激昂!

多少不相识的朋友们都掬着眼泪,来到这里吊你,哭你!

看那渗透了鲜血的血衣。

四围都是哀声,似乎有万斤重闸压着不能呼吸,烛光照着你的遗容,使渺小的我不敢抬起头来。

和珍!

谁都称你作烈士,谁都赞扬你死的光荣,然而我只痛恨,只伤心,这黑暗崎岖的旅途谁来导领?

多少伟大的工程凭谁来完成?

况且家中尚有未终养的老母,未成年的弱弟,等你培植,待你孝养。

不幸,这些愿望都毁灭在砰然一声的卫士手中!

当偕行社同学公祭你时,她们的哀号,更令我心碎!

你怎忍便这样轻易撒手离开了她们,在这虎威抖擞,豺狼得意的时候。

一直是同患难,同甘苦,同受惊恐,同遭摧残,同到宗帽胡同,同回石驸马大街。

三月十八那天也是同去请愿,同在枪林弹雨中扎挣,同在血泊尸堆上逃命;然而她们都负伤生还,只有你,只有你是惨被屠杀!

她们跟着活泼微笑的你出校,她们迎着血迹模糊的你归来,她们怎能不痛哭战线上倒毙的勇士,她们怎能不痛哭战斗正殷中失去了首领!

和珍!

我不愿意你想起我,我只是万千朋友中一个认识的朋友,然而我永远敬佩你作事的毅力,和任劳任怨的精神,尤其是你那微笑中给与我的热力和温情。

现在夜已深了,你的灵前大概也绿灯惨惨,阴气沉沉的静寂无人,这是你的尸骸在女师大最后一夜的停留了,你安静的睡吧!

不要

再听了她们的哭声而伤心!

明天她们送灵到善果寺时,我不去执绋了,我怕那悲凉的军乐,我怕那荒郊外的古刹,我更怕街市上,灰尘中,那些蠕动的东西。

他们比什么都蠢,他们比什么都可怜,他们比什么都残忍,他们整个都充满了奴气。

当你的棺材,你的血衣,经过他们面前,触入他们眼帘时,他们一面瞧着热闹,一面悄悄地低声咒骂你“活该”!

他们说:

“本来女学生起什么哄,请什么愿,亡国有什么相干?

”虽然我们不要求人们的同情,不过这些寒心冷骨的话,我终于不敢听,不敢闻。

自你死后,自这大屠杀闭幕后,我早已失丢了,吓跑了,自己终于不知道竟究去了那里?

和珍!

你明天出了校门走到石驸马大街时,你记得不要回头。

你一直向前去吧,披着你的散发,滴着你的鲜血,忍痛离开这充满残杀、充满恐怖、充满豺狼的人间吧!

沉默是最深的悲哀,此后你便赠给我永久的沉默。

和珍,梦!

噩梦!

想不到最短时期中,匆匆草草了结了你的一生!

然而我们不幸的生存者,连这都不能得到,依然供豺狼虫豸的残杀,还不知死在何日?

又有谁来痛哭凭吊齿残下的我们?

三月廿五赴和珍追悼会归来之夜中写。

4.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从追悼会惨淡庄严的礼堂写起,连用六个“满”字,以鲜花和素联将冷森、凄伤、同情的气氛烘托到极致,读来使人潸然泪下。

B.文章主要以第二人称来写,便于抒发感情,既拉近了作者与刘和珍的距离,也拉近了读者和刘和珍的距离,自然实现了生者和逝者的对话。

C.最后一段“然而我们不幸的生存者……又有谁来痛哭凭吊齿残下的我们?

”深刻地揭示出时局的险恶、反动派的凶残以及作者对未来的担忧。

D.本文是作者赴刘和珍追悼会归来的当日连夜写成的,凄婉哀怨,而又蕴含钢铁般的意志和无穷的力量,因而读来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5.作者在痛哭和珍时,也写到自己,她是怎样写自己的?

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5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本文写道:

“沉默是最深的悲哀,此后你便赠给我永久的沉默。

”而鲁迅先生在《记念刘和珍君》中写道;“沉默啊,沉默呵!

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试比较这两段话的含意。

(6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综艺节目《中国诗词大会》举办两季以来,难得的是同时收获了高收视率与好口碑。

第一季首播时,收视率就达到了全国第四位。

今年播出的第二季借助央视这一强势平台,又占据了春节黄金档的十余天强势档期,收视率更是飙升。

  在微博上,不仅普通网友纷纷留言关注,一些知名“大V”也出言点评,《中国诗词大会》等文化类节目点爆牧视热点,成为现象级电视节目,给荧屏吹来一股清新之风。

这样的节目也给电视人带来深思与启迪:

我们不该将宝贵荧屏资源拱手让给那些粗俗无聊,浪费大量人力、物力的“曝米花”节目,以博得些许廉价掌声,换取毫无意义的虚假收视。

  节目的火爆,带来的是各位参赛选手的人气高涨。

勇夺第二季《中国诗词大会》总决赛冠军的,是来自上海的“00后”高中女生武亦姝,她在节目中的淡定从容,“圈粉”无数,被网友们盛赞为“满足了对古代才女的全部幻想”。

而除了武亦妹这样的“才女型”选手成了新晋“网红”,许多参赛选手凭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腔热爱,与苦难不断斗争的毅力,也成为了媒体深度挖掘的对象。

像白茹云、王海军这样选手的参赛,一方面让社会大众知道了诗词与普通人的生活并不遥远,另一方面也传递了温暖与感动。

《解放日报》《人民日报》、新华社等微信公众号上,也都发布了介绍节目中人气参赛选手的文章,获得了不错的阅读量。

  网友们对节目的高评价,对参赛选手、嘉宾以及节目幕后的关注,反映出了社会大众对传统文化有强烈的了解欲望。

事实上,在今年《中国诗词大会》火爆荧屏之前,已经有过《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中国谜语大会》等一系列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为核心的节目,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这些节目改变了以往文化宣传高高在上的姿态,而是创新形式、寓教于乐,润物无声地令传统文化获得了当代观众的认可。

  另外,节目还使得不少观众增强了对传统文化的敬畏之心,更是树立一种文化自信。

网友“美好好”表示,“期待全社会能由之激发起一种发自内心,出于真诚的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尊崇”。

网友“似水在流年”的体会则是,“全程看完,感受到中华文化是意象里的中国,是诗词大会的中国,这背后是全体黄皮肤的中国人!

这是我们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根和标识”。

 (摘编自2017年2月10日《人民日报》(海外版)》)

材料二:

早在2014年,习总书记就明确指出,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

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

总书记对传统文化的关注,也是社会的广泛共识。

《中国诗词大会》实现了“有意义

”与“有意思”的融合,是文化供给端少有的“老少皆宜”。

《中国诗词大会》的热播,还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

这一热点与当代国人对传统文化回归的呼唤紧密相连,从另一个角度讲,也是国人文化自信的体现。

  (摘编自2017年02月

08日《湖南日报》)

材料三:

《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中出现的诗词,从《佛经》、楚辞到毛泽东诗词,时间跨越数千年,涵盖了先秦、两汉、魏晋、唐宋、明清到近现代整个中国诗歌史。

竞赛题是央视请高校专家出的,题目所涉诗歌不是局限于唐诗宋词等中国诗词高峰期的作品,而是突出精品,选择普通观众熟悉的,日常吟诵得多的,能带来审美享受的主流作品。

  (摘编自2017年02月09日《长江日报》)

材料四:

  近日,在央视一套、十套播出的《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落下帷幕,节目的热播也掀起了新一轮学习古典诗词的风尚。

  日前,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2000名18~35岁的青年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18.5%的受访青年在平时生活中经常阅读或学习古典诗词,70.0%的受访青年认为在今天仍需培养古典诗词爱好,75.5%的受访青年认为社会应加强古典诗词方面的教育。

  如何推动古典诗词走进今天人们的生活?

爱访青年的建议有:

与流行文化对接,找到当代人更易接受的传播方式(58.0%);在网络文化中植入古典诗词的成分,推动其普及(49,4%);提倡全民鉴赏古典诗词,降低传统文化的学习门槛(31.1%)等。

  (节选自《人民周刊》2016年第12期,有删改)

7.(填涂答题卡第5题)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与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的收视率超过第一季,再创历史新高,成功根源在于其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为核心,获得了好口碑。

B.在电视人眼中荧屏是一种资源,《中国诗词大会》使他们产生了思考:

不能为追求收视率而任由劣质节目霸占荧屏。

C.武亦姝、白茹云和王海军均因参加《中国诗词大会》而被媒体深度挖掘,这也更进一步地引发了人们对诗词的认识。

D.《中国诗词大会》等一系列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为核心的节目,改变了此前文化节目高高在上的姿态,在形式等方面进行了创新。

8.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5分)

A.根据第一则材料,可看出《中国诗词大会》受到了很高的评价,其实质是反映了当前社会大众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期待和渴求。

B.第二则材料和第一则材料都不同程度地指出了《中国诗词大会》热播的原因,但第二则材料对原因分析则更为全面。

C.第三则材料概述了《中国诗词大会》所用竞赛题的来源和诗词选择标准,以观众的心理需求和实际水平为明确导向。

D.第四则材料具有新闻调查的性质,作者使用了一系列数据表达观点,即大多数的受访者认为仍需培养古典诗词爱好。

E.材料一和材料四都在叙述新闻事实时,提到了新闻背景,这有助于读者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和作者观点

的来龙去脉。

9.根据上述材料,谈

谈你对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活动形式的理解。

(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先妣事略

[明]归有光

先妣周孺人,弘治元年二月十一日生。

年十六来归。

逾年,生女淑静。

淑静者,大姊也。

期而生有光。

又期而生女、子,殇一人,期而不育者一人。

又逾年生有尚,妊十二月。

逾年生淑顺,一岁又生有功。

有功之生也,孺人比乳他子加健①。

然数颦蹙顾诸婢曰:

“吾为多子苦。

”老妪以杯水盛二螺进,曰:

“饮此后,妊不数矣。

”孺人举之尽,喑不能言。

正德八年五月二十三日,孺人卒。

诸儿见家人泣则随之泣然犹以为母寝也伤哉于是家人延画工画出二子命之曰鼻以上画有光鼻以下画大姊以二子肖母也。

孺人讳桂。

外曾祖讳明;外祖讳行,太学生;母何氏。

世居吴家桥,去县城东南三十里,由千墩浦而南直桥,并小港以东,居人环聚,尽周氏也。

外祖与其三兄皆以资雄,敦尚简实,与人姁姁②说村中语,见子弟甥侄无不爱。

孺人之吴家桥,则治木棉。

入城,则缉

③,灯火荧荧,每至夜分。

外祖不二日使人问遗。

孺人不忧米盐,乃劳苦若不谋夕,冬月炉火炭屑,使婢子为团,累累暴阶下。

室靡弃物,家无闲人。

儿女大者攀衣,小者乳抱,手中纫缀不辍,户内洒然。

遇童仆有恩,虽至棰楚,皆不忍有后言。

吴家桥岁致鱼蟹饼饵,率人人得食。

家中人闻吴家桥人至,皆喜。

有光七岁与从兄有嘉入学。

每阴风细雨,从兄辄留,有光意恋恋,不得留也。

孺人中夜觉寝,促有光暗诵《孝经》,即熟读,无一字龃龉,乃喜。

孺人死十一年,大姊归王三接,孺人所许聘者也。

十二年,有光补学官弟子。

十六年而有妇,孺人所聘者也。

期而抱女,抚爱之,益念孺人。

中夜与其妇泣,追惟一二,仿佛如昨,余则茫然矣。

世乃有无母之人,天乎!

痛哉!

【注】①加健:

更加费劲。

②姁(qú)姁:

和蔼亲切。

③缉

搓麻线。

10.(填涂答题卡第6题)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诸儿见家人泣/则随之泣然/犹以为母寝也/伤哉/于是家人延画工画/出二子/命之曰/鼻以上画有光/鼻以下画大姊/

B.诸儿见家人泣/则随之泣/然犹以为母寝也/伤哉/于是家人延画工画/出二子/命之曰/鼻以上画有光/鼻以下画大姊/

C.诸儿见家人泣/则随之泣然/犹以为母寝也/伤哉/于是家人延画工/画出二子/命之曰/鼻以上画有光/鼻以下画大姊/

D.诸儿见家人泣/则随之泣/然犹以为母寝也/伤哉/于是家人延画工/画出二子/命之曰/鼻以上画有光/鼻以下画大姊/

11.(填涂答题卡第7题)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孺人:

古代称大夫的妻子,明清七品官的母亲或妻子封孺人,也通用为妇人的尊称。

B.弘治:

是明孝宗朱佑樘的年号。

同一皇帝在位时也可以改元,明清也用年号代称皇帝。

C.《孝经》:

讲述中国古代儒家伦理学的著作,指出孝是诸德之本,是儒家“四书五经”之一。

D.补学官弟子:

补充空缺官职任教官生员。

学官又称教官,指主管学务的官员和官学教师。

12.(填涂答题卡第8题)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归有光的母亲热爱劳动,终日劳苦。

她世居吴家桥,娘家富有,在归家生了许多小孩后也不停地干活。

B.归有光的母亲待人慈善,教子从严。

佣仆即使被责打了也不忍心责怪她,有光背书没有错漏她才高兴。

C.归有光与堂兄有嘉同学交好。

每逢阴雨天气,堂兄总是在私塾过夜,我心里却舍不得家必定要赶回家。

D.《先妣事略》和《项脊轩志》都是借助写生活中的琐事表达自己的感情,娓娓道来,写得情真意切。

13.把下面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追惟一二,仿佛如昨,余则茫然矣。

(归有光《先妣事略》)(3分)

(2)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

(归有光《项脊轩志》)(4分)

(3)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

(司马迁《报任安书》)(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8分)

阅读下面的小令,完成14~15题。

(8分)

[黄钟]人月圆

山中书事

张可久

兴亡千古繁华梦,诗眼倦天涯。

孔林乔木,吴宫蔓草,楚庙寒鸦。

数间茅舍,藏书万卷,投老村家。

山中何事,松花酿酒,春水煎茶。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4分)

A.“黄钟”是这首小令的曲调,“人月圆”是曲牌名,“山中书事”是题目。

B.首句以历史盛衰来表达作者对历代王朝的繁华只是瞬间一梦的感慨。

C.“孔林……楚庙”三句意在借助历史人物赞颂儒家圣贤与英雄豪杰。

D.作品语言委婉自然,结构严谨,虚实结合,意境阔大,耐人寻味。

E.下片是对眼前山中生活的叙写,描摹了山居读书、酿酒饮茶的悠闲宁静生活。

15.“诗眼倦天涯”中的“倦”字用得好,请简要赏析。

(4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

(本题共8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8分)

(1)《庄子·逍遥游》指出“__________,__________”,就像倒在堂前洼地的一杯水,无法浮起一个杯子一样。

(2)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_________,__________。

(李白《将进酒》)

(3)固知一死生为虚诞,_______________。

(王羲之《兰亭集序》)

(4)外无期功强近之亲,____________。

(李密《陈情表》)

(5)____________,总是离人泪。

(王实甫《长亭送别》)

(6)__________,莲动下渔舟。

(王维《山居秋暝》)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填涂答题卡第9题)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美术家和工人等合作制胎、掐丝、涂色、烧蓝、点蓝、打磨,使景泰蓝器物推陈出新,能搏得多方面人士的青睐。

目前各地都很重视名山事业,仅我们枣庄就有抱犊崮、日月山乡愁文史馆,熊耳山国家地质公园等依托山区发展旅游产业。

“人类基因组计划完成之日、就是人类自己灭亡之时”的说法虽然太极端,但绝不是惊世骇俗。

④《滕王阁序》一文写景怀古纵横捭阖,言志抒情抑扬顿挫,字句排偶对仗,并大量地运用典故,堪称华丽风格的典范。

⑤名山大川、名胜古迹,蕴含着自然与人类历史文化之美,无论有没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评定,都能让我们感慨系之。

⑥万紫千红的语文天地给你们带来什么?

是思考的凝重,还是情感的愉悦?

是想象的自由,还是交流的畅达?

A.①③④B.①⑤⑥C.②③⑤D.②④⑥

18.(填涂答题卡第10题)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屈原与司马迁是中华历史上先后出现的杰出人物,一个毅然赴死,一个忍辱而生,不管是死还是生,都是直面人生。

B.景德

镇瓷器工艺精湛,采用纯天然颜料着色,具有高雅、时尚、个性的艺术享受,还能吸附有毒有害气体,是一种环保艺术品。

C.在对科学的探求中,人类表现出非凡的智慧,不但开创出和谐而优美的境界,而且不断加深了对客观世界的认识。

D.朱丽叶苏醒后,爱人罗密欧已自杀殉情,也用匕首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观众看到此情此景,一种灵魂的震撼油然而生。

19.(填涂答题卡第11题)关于《滕王阁序》中的有关典故,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A.“徐孺下陈蕃之榻”的含义是“徐孺子使陈蕃为他放下专门陈设的卧榻”。

徐孺子曾说:

“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

B.“无路请缨”的含义是“没有得到为国效力的机会”。

这里化用了西汉终军向汉武帝请求出使的故事,表达了王勃愿意为国效力的愿望。

C.“叨陪鲤对”的含义是“接受父母的教导”。

这里化用孔子教导儿子孔鲤的故事,也暗含了作者以后要常在父亲身边照料父亲的意愿。

D.“酌贪泉而觉爽,处河辙而相欢”分别化用廉吏吴隐之饮贪泉并赋诗言志、《庄子》中的鲋鱼处境来表达作者坚持操守的积极追求。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6分)

写作的公民意识,指关注社会、参与社会的发展,并在这一过程中学习、了解

自己的责任与权力。

①,同学们既要理直气壮地捍卫自己自由表达的写作权利与尊严,也要尊重他人的写作权利,特别要尊重那些与自己意见不同的人,尊重社会的各种文化。

写作的公民意识需要我们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高中生的写作要有社会性,我们固然要②,表现重大的社会主题,但更要注意从身边的普通人和日常生活入手,关注社会,关注人生。

在这样的实践中,③。

21.请从下列历史人物或文学形象中任选一组,说明你更喜欢哪一位,并陈述理由。

第一组:

孔子与庄子

第二组:

李白与杜甫

第三组:

林黛玉与薛宝钗

要求:

对所选人物进行比较,不出现常识性错误,字数在60字左右。

(5分)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

美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