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村精准扶贫工作总结.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983395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0.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村精准扶贫工作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某村精准扶贫工作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某村精准扶贫工作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某村精准扶贫工作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某村精准扶贫工作总结.docx

《某村精准扶贫工作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村精准扶贫工作总结.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某村精准扶贫工作总结.docx

某村精准扶贫工作总结

某村精准扶贫工作总结

  新坝镇元山子村精准扶贫工作总结XX年,我村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农村工作和扶贫工作会议精神,在扶贫开发工作上,以加强农村基层组织为核心,以建设新农村为主题,紧扣“富民产业扶贫、能力素质提升、夯实基层基础”三项重点,制定发展规划,积极争取项目,多方筹措资金,健全扶贫机制,强化扶贫责任,全力实施“产业扶贫、基础扶贫、生态扶贫、科技扶贫、社会扶贫”五项工程,扶贫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扶贫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发挥比较优势,培育特色产业,实现产业扶贫。

一是特色种植业明显优化。

立足节水、面向市场,持续调整优化种植结构,不断壮大玉米制种、葵花制种,今年落实制种面积3900亩,引进金苹果、隆丰种业、县种子公司3家企业落实制种玉米3300亩,葵花制种500亩,葫芦制种100亩,占到总播面积3960亩的98.48%,其中建档立卡户参与49户,种植制种玉米325亩,特色产业的不断壮大,有效增加了农民收入。

二是畜禽数量和结构进一步优化。

实施扶贫开发圈舍新建工程,争取项目资金37万元,今年新建高标准圈舍74户222间,其中扶持建档立卡户18户,新建高标准圈舍54间,为其脱贫打下了基础。

至目前,全村高标准圈舍达到168户,占全村农户的75%。

积极引进和优化以西门塔尔肉牛和高山细毛羊为主的牛羊新品种,采用科学喂养新技术,牛羊养殖的畜种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

今年全村新增养殖大户8户,牛饲养量达到1000头,羊饲养量达到5000只,全村畜禽饲养量到达10000头,为贫困户投放种羊9只,畜牧业收入达到146万元,养殖收入较去年增加22万元。

三是劳务输出不断壮大。

全村输转富余劳动力45人,实现劳务收入达到28万元,人均达到6222.22元。

四是积极培育新型主体。

积极鼓励能人大户和土地流转大户发展家庭农场1个,流转土地120亩,年收入达到4.8万元。

改善基础设施,夯实发展后劲,实现安居脱贫。

渠道建设方面,积极争取项目资金48.6万元完成4个社高标准渠道衬砌2.7公里,受益110户446人,解决了灌溉渗漏严重、水利用率不高的的问题,其中受益建档立卡户12户37人。

电力建设方面,完成4.7公里农电线路改造,架设30KVA变压器1台,100KVA变压器2台。

人居环境改善方面,不断加大危房改造力度,完成贫困户危旧房改造6户,完成住房维修22户,完成六社居民点绿化350米,栽植樟子松148株,为贫困户架设太阳能热水器14台,发放科学储粮仓104个,配备垃圾斗12个,完成92户门面刷白2700平方米,门前硬化5400平方米,路肩整理4公里,认真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进一步改善村容村貌,极大地改善全村的生产生活环境。

整合政策资源,完善保障机制,实现保障扶贫。

教育上,对学前教育阶段的5名贫困生发放生活补助3000元,对义务教育阶段的4名品学兼优学生给予资助4000元,对初中教育阶段的6名品学兼优学生给予资助9000元;对高中教育阶段的9名贫困生家庭给予资助13500元,对雨露计划的3名学生给予资助4500元,对大学阶段的10名大学生落实了每人每年6000元助学贷款,累计教育补助达到9.4万元,解决了贫困户子女上学难的问题。

文化体育上,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完成400米8000平方米文化墙建设,为农家书屋更新补充价值800元的图书65册,农家书屋藏书达到1300册,积极组建村广场舞蹈队1个12人,开展农民运动会、广场舞比赛、“快乐老乡”、“科技三下乡”等文化活动10多场次,极大地丰富了群众的的精神文化生活。

医疗卫生上,积极筹措资金新建100㎡高标准村级卫生室1个,完成门前硬化250㎡,配备健康一体机1台和2万元的“10小件”基本诊疗设备,极大地改善了全村的就医环境和条件,提高了村卫生室的诊疗水平;依托新坝中心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组建的乡村签约服务团队,为贫困户提供面对面公共卫生服务4次,服务群众105人。

社会救助上,加大低保户社会保障水平,对全村19户52人扶贫和低保交叉户,按照XX年农村低保标准2434元与贫困线标准2736元的差额,进行了临时救助;逐步提高医疗救助水平,对3户五保户XX年农村合作医疗基金进行全额补助,13户低保户个人缴费部分给予了15%的资助,资助金额达到元。

农村公共维护机制建设试点上,积极争取农村公共维护机制建设试点项目,完成全村渠道、桥涵等公共实施维修维护。

开展技能培训,提升能力素质,实现智力扶贫。

大力开展以“陇原巧手”手工编织技能、电子商务、“两后生”、新型职业农民、转移就业为主的培训班4期培训150多人,依托高台县六六福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建成元山子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站,自9月份上线运营以来,网上交易金额达到XX多元;继续深化村干部创业工程,落实村干部创业的同时形成村干部、致富能人、经纪带头人“1+3”结对帮扶带动工程,结成帮扶对子20对,带动了20户贫困户中的党员群众创业致富。

完善扶贫机制,强化金融支持,实现社会助贫。

一是推进扶贫双联融合。

进一步深化双联单位、帮扶单位、企业、先进村与村党组织结对共建,帮扶干部与贫困户结对帮扶,能人大户、党员、专业合作组织定向帮扶等形式,形成“单位企业帮扶村党支部、干部职工帮扶贫困户、贫困户自主创业脱贫、全社会参与扶贫”的良好局面,为精准式扶贫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二是强化金融扶持支贫。

抢抓农村合作银行等金融机构信用贷款扶持政策,为符合贷款条件的户贫困户发放双联惠农贷款万元,发放发展贷款万元,累计贴息万元,为贫困户脱贫致富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扶持;同时依托政策扶持建立扶贫资金互助合作社1个,吸纳入社社员50人,资金5万元,解决了部分农户贷款难的问题。

三是村级集体经济进一步壮大。

按照“扶贫扶智”、“扶户扶村”的思路,进一步开拓村干部创业的视野,在理思路、出点子、找项目、谋发展上出实招、下良药,为增加全村农民收入的同时壮大集体经济,今年村级集体经济达到10万元以上。

二、取得的经验和启示近一年来,元山子村紧密结合全村实际,科学规划,统筹协调,突出重点,分类指导,成功探索出“精确规划、精心组织、精细实施、精准投入、精深参与”的精准扶贫新模式,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瞄准对象,精确规划是前提。

严格按照县乡村三级联动,严把入户调查、申请评议、公示公告、信息录入等关口,精准识别扶贫人群,建档立卡,建立翔实的数据资料库。

对贫困人口坚持分类指导,对症施策,每户一本台账、一个脱贫计划、一套帮扶措施,综合开展帮扶,有效解决扶不到点上、扶不到根上、扶不到真贫上的问题。

在精准识别出52户157人贫困人口后,我们创造性地制定了“两个规划”,即贫困村脱贫解困规划、贫困户脱贫致富规划。

按照贫困户个性需求和共同特征,因户施策,一户一计,建立台账,落实帮扶措施,确立了“增收产业、基础设施、技能培训、助学助医、社会保障”五个方面的扶持发展内容,统筹解决贫困群众生产生活问题。

强化领导,精心组织是保证。

扶贫开发工作直接面对贫困群众,事关农民切身利益,涉及农村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的各个层面,是执政为民的重要体现。

在扶贫开发工作中,严格实行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的领导责任制,不断强化对扶贫开发工作的组织领导,按照市县要求,组建驻村工作队,切实加强对精准扶贫的组织领导和工作指导,市县联村领导和帮扶单位、企业成员全部抓点示范,经常深入贫困村检查指导扶贫工作,及时研究解决出现的困难和问题。

同时通过召开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对精准扶贫建档立卡、组建驻村工作队等内容进行专题培训,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坚定信心。

(三)整合资源,精准投入是保障。

防止和避免项目资金撒胡椒面的扶贫方法,要注重打好涉农项目资金组合拳,建立“多条渠道进水、一个龙头出水”的项目整合机制,把扶贫整村推进、以工代赈、财政一事一议奖补、农村危旧房改造、道路建设、文化和教育卫生、双联部门帮扶等项目资金整合起来,按照“集中管理、分类申报、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各记其功”的原则统筹使用,有效扩大项目资金使用效益。

注重发挥财政扶贫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更多地采取财政扶贫资金贴息支持农户贷款、建立发展互助资金项目、以奖代补扶持群众发展产业等方式发放,为扶贫开发撬动更多资本。

注重加快融资机制改革,着力推动农村“三权”抵押贷款,简化程序,积极发放双联惠农贷款、小额信用贷款,缓解贫困群众资金短缺难题,实现补助资金直接到户,为扶贫攻坚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持。

创新举措,精准实施是关键。

一是以贫困农户为工作重点,创新机制、突出重点、强化保障,大力实施特色产业增收、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建设、能力素质提升、公共服务保障、微型金融服务“六大扶贫攻坚行动”,着力解决制约发展的突出问题。

二是健全干部驻村工作队、落实干部帮扶责任人制度。

坚持“工作到村、扶贫到户、责任到人”原则,让干部与贫困户“结对认亲”,实现每个贫困村都有驻村工作队,每个贫困户都有干部帮扶责任人,在结对帮扶过程中,驻村工作队依据村情,充分尊重民意,制定帮扶规划,全面推进基础设施、民居改造、产业发展、能力提升。

三是坚持以创新驱动和融合发展打好理念组合拳,促进扶贫模式转变。

坚持把产业培育、基础设施、美丽乡村、能力提升等重点工作任务与扶贫开发有机结合,实现村有富民产业,户有增收渠道,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村容村貌明显改善、能力素质明显提升,确保各项工作共同促进融合发展。

、群众主体,精深参与是动力。

坚持政府主导、群众主体,在充分征求群众意愿的基础上,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着重发展到户增收项目和产业扶贫项目,变输血为造血,激发贫困群众的内在活力,全面加快脱贫致富步伐。

充分发挥群众参与扶贫开发的主动性和全程参与的重要性,严格“四议两公开”和“一事一议”制度,采取民办公助、以奖代补、先建后补等方式。

坚持脱贫计划由群众来评,帮扶措施由群众来议,主导产业由群众来定,资金项目由群众来管,真正让广大贫困农户成为扶贫项目建设的规划者、参与者、建设者、受益者,充分调动广大贫困农户投身扶贫攻坚主战场的积极性。

三、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一是重视程度不够,发展动力不足。

个别村社干部、党员对新形势下、新常态下的精准扶贫工作认识不到位,没有从讲政治的高度去认识精准扶贫工作,加之受本位思想的影响,导致个别干部拈轻怕重,不敢争项目、跑项目,遇到难题绕着走。

部分群众由于文化水平不高,思想观念落后,对各项政策理解和接受能力较差,等靠要思想比较严重,缺少自主创新、自我造血的发展动力。

二是基础设施薄弱,发展后劲不足。

农田水利建设陈旧落后。

全村80公里渠道,大部分渠道为改革开放前后修建,至目前仍有42公里渠道带病运行,破损、渗漏问题严重,严重影响了全村农田的正常灌溉。

全村农村危房改造、村容村貌治理难度大,资金投入需求量大,职业教育培训、农村医保报销欠账多,面临各种困难多。

三是产业结构单一,增收步伐缓慢。

主要表现为种植结构单一,农民增收渠道单一且不稳定,贫困户增收比较困难。

加之农民组织化程度不高,大部分农户还停留在保底增收上,对新品种、新技术认识不到位,接受能力相对缓慢,导致贫困农户参与发展产业难问题依然存在,影响了增收致富步伐。

四是能力素质偏低,群众参与不够。

由于农户知识结构不均衡,丝线观念落后,对新品种、新技术接受能力较差,自我知识更新速度慢,造成新技术、新成果应用转化率低,以“留守老人、留守妇女”特殊群体为主的劳动力成了农业生产主力军,在全村普遍存在,从而导致无法满足现代农业发展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严重制约了农业科技的快速进步。

四、下一步的工作重点针对本村存在的“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生产力水平低下、农民收入结构单一、农村劳动力素质较低、等靠要思想严重”等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按照精准扶贫工作任务和目标要求,下一步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优化产业结构,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充分挖掘本村资源优势,积极培育特色产业,积极同资质好、讲诚信、实力强的制种企业合作,大力发展订单农业,形成长期合作的伙伴关系,积极发展“种养加”循环利用的生态模式,利用充足的秸秆资源大力发展养殖业,从而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贫困户脱贫2.积极争取项目,完善基础设施夯后劲。

加强协调联系,积极争取项目资金,进一步加大对道路交通、教育卫生、水利设施、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提高公共设施的服务质量和水平,重点改变山区村容村貌落后,渠道破旧,水资源利用率不高的问题。

3.开展技能培训,提升能力素质增收入。

协同村两委联系元山子村的帮扶企业及相关用人单位,组织一批青年外出务工,帮助开眼界、换思想、学技术、长本领,以解决元山子村剩余劳动力,增加群众现金收入。

积极协调县农业局、畜牧局,邀请农牧专家、技术人员进行授课,加强农业技术培训,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地开展农民科技知识讲座,提高农民种植、养殖水平,不断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