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上好一节高效的复习课.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983176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6.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上好一节高效的复习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如何上好一节高效的复习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如何上好一节高效的复习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如何上好一节高效的复习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如何上好一节高效的复习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如何上好一节高效的复习课.docx

《如何上好一节高效的复习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上好一节高效的复习课.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如何上好一节高效的复习课.docx

如何上好一节高效的复习课

如何上好一节高效的复习课

如何上好一节高效的复习课

十中附小课题组成员吴仙兰

担任过毕业班的老师们都知道,到了六年级的下学期,将有一半以上的课程是在复习和整理。

每到课程结束,紧张的复习压得学生和老师喘不过气来。

所以如何上好一节复习课,尤其是怎样上好一节高效的复习课,这一直是我很困惑的问题,当然也一直是我所努力的方向,今天我就针对这个问题,把自己平时的一点思考拿出来,和大家一起探讨,希望能够抛砖引玉。

如果说平时教学像“栽活一棵树”,总复习就好似“育好一片林”。

栽活一棵树容易,育好一片林要花功夫。

因此复习课最难上,尤其是毕业班的复习课更难上,这是我发自内心的感叹,复习课这么难上,那么我们对复习课又有多少研究呢?

没有,至少在公开课或大型赛课中很少露面。

多数常态下的复习课,依然在上演着昨天的故事。

我想大家不愿意上这样的课,不愿意研究这样的课的原因应该基于这个“难”字。

难在哪里,我在这里分析一下,看看有没有道理:

1、教学目标比较难以把握。

复习课的目标主要有查漏补缺、系统整理和综合应用;它不同于新授课,更不同于练习课。

新授课目标集中,只需攻下知识上的一个或几个“点”;

练习课是将某一点或一部分知识转化为技能技巧;复习课不是旧知识的简单再现和重复,关键是把旧知识转化,并产生新鲜感,努力做到缺有所补、学有所得。

把平时相对独立地进行教学的知识,其中特别重要的是把带有规律性的知识,以再现、整理、归纳等办法串起来,进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沟通,并使之条理化、系统化。

另外,还要让学生在综合练习和应用中校验知识,进一步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进一步形成知识网络。

如何在一堂中实现这些目标显然要较费功夫。

2、教学任务的不确定性。

新授课在授课时都有明确的任务目标,师生很容易把握。

而复习课则没有明确的教学内容的规定。

那么,一节课需要完成哪些任务?

确立什么样的教学目标?

这往往是执教者很难把握的问题。

3、到目前为止,复习课还没有一个基本公认的课堂教学模式。

新授课的教学模式一般为“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模式,而就复习课的模式进行研究的却比较少。

所以对复习课的课堂教学模式,大家也都处于探索的阶段。

3、似曾相识的疲劳性。

新授课对学生来说,其知识内容都是新的,容易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而复习课的内容,对学生来说是熟悉的,有些甚至已完全掌握。

他们对学过的内容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因而失去了好奇心。

总之,真正想上好复习课并不是轻而易举的事。

如果不认真安排,不精心设计,不但收不到良好的效果,还会得不偿失。

要想上好一节复习课,我们首先考虑的问题就是怎么样去设计一节复习课。

我认为在设计复习课之前要有以下方面的准备:

一、思想上引起重视。

首先要从思想上引起重视。

作为复习内容,不论是学生还是老师都或多或少有点轻视的念头,因为已经是学过的知识了,不再有多难,多重要。

所以从思想上就放松了认识,其实不然,我认为学过的知识,上过的课不一定能够完全回忆得起来了。

且不谈部分年级有频繁更换教师的现象,教师与教师之间对知识点的挖掘是有差距的,就是同一个教师对知识的认识与掌握也是有层次性的。

因此,复习课的教学不能含糊。

其次,知识是有连贯性的,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分散地认知的,到现在的复习期间,教师就像一串念珠中的那条线一样,能帮助学生把这些知识点串起来,形成一个整体,建构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二、找准研究起点,激活学生经验,制定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

首先根据前一段所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订一个复习计划。

复习前教师要将前面所教过的知识做一番综合整理,系统归类,纵横沟通,找出知识的重点、难点和学生易混易错之处。

同时对学生实际掌握知识的情况,做一个切实的估计,哪些是学生已经掌握的,完全不需要再重复,哪些是学生有一定困难的,需要点到,哪些是学生没有掌握的,需要重点讲练,这些,必须基于对学生的真实地了解,不能仅凭教师的臆想而定。

教师要通过合适的方式,找准学生的起点,激活学生的学习经验,展开有效的复习。

如果情况不甚明了,可以进行一次书面摸底,将结果进行整理分析,从而确定哪些知识可以一带而过,哪些知识需要重点复习。

一堂课准备复习多少章节知识,这些章节里包括多少知识点,有多少核心概念。

哪些知识点与考试有关?

所在知识点在考试中以何种题型出现?

这些在复习课之前都要准备和设计好。

这样确定了复习内容,明确了目的要求,再考虑合适的方式方法,从而订出一个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

计划订好之后,如果是期末复习,要向学生宣布计划。

这样做一方面可以起到进行复习动员的作用,另一方面还可以征求一下学生的意见,使计划更为完善。

让学生知道这样复习的重要性、复习内容和进程,调动他们积极地与教师配合,使复习发挥最好的效果。

三、布置好课前预习,让复习课省时、高效。

比如六年级下册《整理和复习》内容涉及面广,而且又是逐年学习的知识,如果都在课堂上进行逐项回忆,不仅花费的时间较多,且完不成既定的教学任务。

因此,在复习各部分内容之前,均要布置好学生的课前预习,让每一位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去收集、归纳、整理所学知识。

当然,预习不可能人人都做得很好,但在课堂上,在学生你一言我一语的交流与互补的基础上,教师再加以引导,就能形成较完整的知识体系,避免了学生对复习课的枯燥乏味之感,既有利于提高学生复习的主动性,更有利于提高课堂复习的效率。

因此,每章节(或每课)课前预习不可小视,最好复习之前要布置预习作业,老师布置预习作业时一定要有可操作性,要防止出现预习问题“今天请同学们回去预习例几或多少页”这样空乏的预习要求,同时又不能将问题设计得过大,要善于将预习要求分解为若干小点或用若干小问题来呈现,以方便学生根据预习问题来展示自学。

如:

复习“平面图形的面积”,可以设计这样几道预习题:

(1)我们学过哪些基本的平面图形?

它们的面积计算公式是什么?

用字母怎样表示?

(2)这些平面图形面积计算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

在撰写预习题时,还注意不将一些抽象的、属于教师讲解的、学生难以理解的内容划定为统一的预习内容。

下面谈谈我在复习课设计方面的一些具体做法:

一、用知识树来网络知识点。

复习之前我们一般都要把整个章节的知识点进行整理,这时我常用的方法是引导学生用知识树将那些零碎的、散乱的但又有联系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并将他们系统化、综合化。

让知识树为复习课注入生机。

我们知道,复习课若就知识整理知识,学生肯定收获不大,也不能很好地体现新课程的理念。

我认为设计的关键是要体现数学思想的一个高度,贯穿数学方法一条主线,构建数学知识一个逻辑的框架,就像一颗知识树来网络知识点,以达到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效率的目的。

知识点的体系化、结构化将有助于学生更简单、高效的复习。

下面我结合《数的整除》复习课的某一个教学片段来说明知识网络图的建构。

1、猜谜导入 

本单元知识的一个最大特点是概念多,并且概念之间的联系非常紧密。

首先我是用猜谜语的形式导入新课,猜什么呢?

猜一猜老师的年龄:

我的年龄是1966年11月27日 19661127这8个数字我分别用ABCDEFGH来表示。

然后根据我提供的条件,写出我的出生日期。

 

C:

2和3的最小公倍数D:

6和12的最大公因数E:

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F:

最小的奇数G:

偶数中唯一的质数,H:

一位数中最大的质数

还有A、B两个字母,没有提供条件,能猜出来吗?

说一说各是多少?

为什么?

2、知识梳理  

(1)概念的回忆  

仔细观察,在刚才的这组信息中,涉及到了哪些与“数的整除”有关的知识?

在数的整除中,我们还学到了哪些知识呢(随着学生的问答,教师在黑板上张贴有关的概念。

)  

课前老师已经让你们对这些概念的意义进行了复习,在复习的过程中,有没有碰到什么困难?

小组讨论、汇报。

教师重点帮助学生理清质数与质因数、合数与分解质因数、质因数与分解质因数、公约数与互质数之间的关系。

  

(2)知识网络图的建构  

这么多的概念,如果仅仅是这样子贴在黑板上,你有什么感觉?

(零乱)其实在数学世界里,知识并不是孤立与零乱的。

只要运用正确的方法进行梳理,就能把那些零乱知识点联结成一个个知识的网络。

接下来,我们就尝试着把“数的整除”中的这些概念联结起来。

有信心吗?

话说“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同学们想一想:

这些概念中谁是它们的“王”?

(整除)由“整除”直接引申出了哪些概念呢?

(约数和倍数是在能够整除的情况下产生的)从约数中引申出了哪些概念呢?

(因为质数和合数是跟约数的个数有关)刚才,像这样“由前往后推”,是对知识进行梳理的一个很重要的方法。

同学们再来找一找,“能被2、3、5整除的数的特征”是由谁引申出来的呢?

(整除)你是怎么想的?

互质数是谁引申出来的呢?

(因为公因数只有1的两个数叫着互质数)像这样“由后往前找”,也是梳理知识的一个很重要的方法。

接下来,请同学们根据概念之间的联系,运用刚才讲到的两种梳理方法,把剩下的知识点继续联结起来。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绘制知识网络图。

选出具有典型错误的网络图和正确的网络图。

先请错误的小组来进行汇报,为什么有这样的联系?

汇报完毕,其它小组的同学进行提问、纠正,再展示正确的网络图。

经过同学们共同的整理,一张“数的整除”知识网络图出现了,一个个成果的诞生。

(3)介绍“知识树”  

教师出示准备好的“数的整除”知识网络图,并把图竖起来,让学生观察它像什么?

(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这棵树的树根是什么?

(整除)正是由于有了“整除”这个根,这棵树才生出了树干,长出了枝叶。

尽管在刚才梳理的过程中,同学们摆出了不同的形式,但它们其实都是反映出了这些知识间的树状结构。

随着同学们学习的不断深入,知识面的不断拓宽,今后你们还会接触到更多的“知识树”。

  

二、设计合理的教学环节,使学生产生学习的欲望、复习的欲望。

例如《立体图形》的新授课教学在小学中占了很大的比例,可见知识点非常之多,包括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和圆锥体的特征、表面积、体积的计算及相关的变式题。

要想在12册的系统复习课中用一节课的时间进行复习,难度是非常大的,但是如果分几节课进行复习,又会失去知识间的紧密联系以及知识的系统性。

如何来进行复习?

如何让学生复习的有成效?

如何让学生有兴趣参与课堂?

我是这样设计教学环节:

师:

班里要开辟一个生物角,同学们经过热烈的讨论,决定把生物角设计成一个水世界。

同学们,如果是你,你想在水世界里添置些什么?

生:

金鱼,也可以是普通的鱼。

生:

我想养一些水草,放一些鹅卵石。

生:

我想养一些小蝌蚪。

师:

你们想添置的东西都要放在哪里啊?

生:

鱼缸里。

师:

好,我们的首要任务就是做一个鱼缸,如果玻璃的厚度忽略不记,制作鱼缸先要干什么?

生:

因为鱼缸一般都是长方体的,所以,要知道鱼缸的长、宽、高。

(师用课件出示一个鱼缸,并标出长、宽、高。

)图

师:

好了,鱼缸做好了。

现在我们可以往里面放东西了。

吴老师要问大家了,从制作鱼缸到放入各种东西的过程中,你发现了哪些数学问题?

生:

要通过长、宽、高求出做鱼缸所需的玻璃,也就是长方体的表面积,但是要注意鱼缸是无盖的。

生:

放的水不能太满,要不然把鱼鹅卵石等放进去时水会满出来的。

水的体积就是用长方体的底面积乘水的高度就可以了。

生:

放进去的鱼、水草、鹅卵石等等的体积也可以通过求水面的升高部分的体积来求。

(师板书几个问题)

师:

请你根据已知的数据,选择一个问题解决。

然后请学生汇报。

例题很典型,既是学生熟悉的但又是学生没有尝试过的问题,从他们的发言情况来看,学生非常有兴趣。

由于这个环节设计比较合理,这节课容量很大,基本上覆盖本单元所有知识点,而且学生也非常感兴趣。

复习效果也非常好。

三、精选例题与习题,切忌“题海战术”,注意查缺补漏

在复习中的讲解和练习都离不开具体的题目,因此要选取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题目作为知识系统整理的样本,科学地设计和安排典型的例题,通过典型的例题带动知识的内在联系。

在选取例题的过程中,一定得注意把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多设计一些生活中带有具体情境的数学问题,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复习兴趣,同时又培养了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数的整除这节课的练习中,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题目,“看到1你想到了什么?

”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的反映:

1是最小的奇数;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1是所有非零自然数的因数;1是所有非零自然数最小的因数;多好的问题,一个简单的1,让学生搜集自己记忆中的各个知识点,把点连成线,使学生意识到自己学过的知识是有联系、是相互关联的,而并非独立存在的。

我们的数学教学是在植树种点,也是在给孩子创设一片数学的森林。

学生学过的知识就好像一颗颗的树,我们数学教师的任务是让学生在看到树的时候还要看到树在森林中,在走进森林的时候,才发现树原来不是孤立的。

另外我们应该在充分用好教材的基础上,搜集近几年各个地方的毕业考试卷,深入“题海”,进行研究分析,从中领会命题的题型和方向,以便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在复习某一章节知识的同时,应多方收集,广泛查阅,在设计练习时还要做到学生都会的不练,学生都不会的不练,学生练了也不会的不练,教师应全面了解,充分估计,精心设计与筛选练习题,要突出重点,使其具有针对性与实效性,以达及时反馈,查缺补漏的目地。

四、重视学生错题的订正。

做题是基础工程、发现错误及时进行纠正才是目的。

会学习的孩子特别重视错误的订正,决不轻易放过任何一个错误,许多成绩好的学生都有自己的错题集,经常拿出来看看,提醒自己。

有位记者访问了一所名牌中学的7位高考单科状元,问他们在学习上有什么好的经验。

虽回答各异,但有一个惊人的共同点是:

他们都能从失败和错误中吸取营养,滋润成功。

甚至有4人不约而同地拿出一个本子,封皮上工工整整地写着3个字:

错题集。

因为经验告诉我们,第一次做错的题目往往还会错。

如果舍不得花时间从深层次上找原因,就会出现做过的题目、考过的题目、类似的题目下次再考还是不会,看起来做了很多题目,很累,但成绩永远没有大的提高。

所以要重视学生错题的订正,为了更好的激发学生订正错题的兴趣。

我的做法是要求学生每人准备一本错题订正本,封面写上错题监狱,把那些平时老是做错的题目一一关进监狱,并给这些错题建立档案:

这个档案怎么建立呢?

就是在旁边写上:

犯人姓名:

2/3×3/5÷2/3×3/5=1

犯罪原因:

运算顺序错,乱简便。

犯罪时间:

2011年六年级第二学期第16周

居住地:

数学练习册16页第二题

正确答案:

2/3×3/5÷2/3×3/5=9/25

建议有空的时候要经常去看看他,就是再做一遍的意思,如果还是做错,就在旁边写上第二次犯罪,第二次如果做对就在旁边写上暂时释放。

事不过三第三次做错就判死刑。

有了“错题监狱”,学生做题就更细心了。

减少了许多低级的错误。

如今,“暂时释放”的“犯人”越来越多,“第二次犯罪”的“犯人”越来越少了。

数学作业的形式也不会那么单调了。

每天的固定作业是当警察抓坏蛋,虽然做起来比较麻烦,但学生很感兴趣。

五:

适当开展竟赛活动

期末复习期间我一般要开展两项活动:

第一项活动是师徒结对子的活动,不过这项活动前题一定要师徒同奖,否则没有效果。

在复习中,我还尝试开展“竞争对手比一比”的活动。

因为复习阶段对每一个孩子的心理都要格外关注。

如果能形成一个个层次相当的竞争小组或一对对程度相当的竞争对手,效果也是不错的。

所以我让每位同学都在身边为自己选了一个“竞争对手”,把每个“竞争对手”的名字都被贴在教室的墙上,完全公开。

因为能成为别人的竞争对手对学生们来说也成了一种荣誉。

这个对手不一定是自己班级学生,也可以是年段其他班级的学生。

也可以是自己。

对手可以调换。

我的表格是这样设制的。

竞争对手表

吴维伊的竞争对手:

蓝宇诗。

人生格言:

只要今天比昨天进步,就是成功

蓝宇诗竞争对手:

我自己。

人生格言:

今日事,今日毕。

开展给自己找竞争对手的活动,说白了就是自己给自己施加压力,我认为有时候,将你送上领奖台的不单单是支持你的朋友,还有你的“竞争对手”。

竞争对手是什么?

不是你的敌人,而是你优秀的榜样,我们需要朋友,我们也需要“竞争对手”,虽然对手有时会打败你,让你受到一定的打击,但这恰恰是促进你改进和学习更为重要更为有效的方法。

所以当孩子们,又要到冲刺的时候了,在学习上给自己找一个合适的“竞争对手,也就是为自己找一个好榜样,不断激励自己,挑战自我,我认为是很有必要的。

有一句话说得对,山外有山,强中更有强中手。

不要对自己取得的一点点成绩就抱有骄傲自满的态度,应该看看比自己更优秀的学习榜样和竞争对手,只有这样,你才会不断进步。

学习上适当的竞争对学生来讲是有益的,但要帮助学生选择合适的“竞争对手”,告诉学生不要盲目和别人比,要与自己水平差不多的同学竞争才有意义。

有的学生盲目“拔高”,自己本是中等生却和班里学习成绩最好的同学比,越比越没信心。

还有的学生盲目乐观,每次考得不好就安慰自己,反正我比××强,结果越比越落后。

盲目竞争,找错对手也不行。

学生每超过自己一次或对手一次,我都会在这个“竞争对手表”上作上标记,并颁发奖励眷一张。

我抓住学生喜欢摸奖的心里,答应学生当奖励眷累积到一定张数时可以到老师的百宝箱里摸一个礼物,学生积极性很高。

在开展这项活动的同时,还要告诉学生在学习上,不仅要学会竞争,还要学会合作,平时要多和同学交流探讨,不明白的问题积极请教,不仅对学习有利,还能增进同学感情,缓解学习压力。

六、关注学生

复习课的好坏与学生的基础有关。

基本功好的同学对复习的要求高、内容多、难度大,而基础差的同学复习时则要求内容少一点、难度低一点。

在复习课上要充分关注所有层次学生,要放手优生,关注中等生,抓好学困生。

复习应做好三点:

1.巧妙用好优生的“优”。

对于优生来说,通过新课的学习,他们已经掌握95%了,复习时,他们觉得得心应手,闲着没事。

老师如果让“优差”结对,定向帮辅,充分发挥优生的课堂“边角”时间的作用,既解决了优生的“闲”,也减轻了差生的“忙”的问题。

与此同时,老师也可以布置一些提高题供这些优秀生学习和练习。

2.着眼关注中等生。

复习时,中等生应是教学关注的主流,因为他们潜力最大,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时间的设计、教学任务的落实都应该以中等生学习情况为标准,以中等生的疑点、易混点精讲,关注中等生学习提升是教学的重要环节。

3.抓好后进生的“双基”。

后进生是每个班级一定有的,只是差到什么程度的问题。

我认为要上好复习课,首先要解决后进生的问题。

只有将保底工程做到最好,才可以说真正提高了复习的效果。

我平时上复习课常常这样做:

大约用一半的时间对付后进生,把基础最薄弱的那几个座位换到最前面来,针对平时最集中的问题给他们讲细,讲透,争取人人过关。

因为人少,人人都有发言的机会,准确的说不是机会,而是任务,每个人都必须回答。

因为人少,所有的巩固练习都可以面批面改,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确实不能马上解决的记下来,课后解决。

其他中等及以上的部分同学怎么办?

给他们布置一点学习任务,让他们自己去学习,或者干脆来几道思考题,让他们去研究。

平时上新课的时候,这些所谓的优生已经占了便宜了,现在让他们稍稍牺牲一下,也是可以接受的!

有时为了调动数学学困生参与复习课的积极性,我常常把补差工作放在课堂教学之前,变“亡羊补牢”为“防患于未然”。

既课前将一部分学困生找来,找一些有关下堂复习课的话题,同他们聊聊、议议,相机给他们补补差。

这样课堂上他们就能和一般的同学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复习、探究,获得成功的机会将大大提高,复习的有效性将得以体现。

当然差生的辅导要常抓不懈。

如果到了期末考试时才想到差生,这有点为时太晚。

七、加强数学概念的复习,夯实基础

数学概念是学好数学基础的基础,数学概念的文字叙述一般都很严密,精练,具有高度的概括性。

复习概念时,应教会学生“咬文嚼字”,逐字推敲,弄清每个字词的含义,分清每个概念的层次要点。

例如:

平行线的定义是“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

指导学生找出定义中的三个要点:

“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直线”,方程的定义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指导学生找出定义中的“未知数”、“等式”两个重要条件;倒数的定义是“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指导学生找出“乘积是1”、“两个数”、“互为”等关键词语。

让学生分析,如果将这些关键词去掉一个后,它们会发生什么变化?

有些容易混淆的概念可以通过对比、辨析,帮助学生搞清它们的异同点。

如:

求比值和化简比;比、比例、正比例、反比例;圆柱的侧面积公式和体积公式等。

那些有待进一步学习的概念,如负数、正比例与反比例等,就不必追求讲深讲透,只要让学生在教材给定的水平上,获得初步认识、初步了解就可以了。

八、熟记法则、公式、定义以及常用数据,注重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

在复习中要求学生必须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法则、公式、计量单位之间的进率。

特别是学生较难记的如:

1公顷=10000平方米;1千米=100000厘米,这两个单位在求面积、比例尺时用得很广。

再如:

升、立方分米;毫升、立方厘米,这些单位相对比较抽象,小学生接触不是很多,学生的记忆就不是很牢,平时应多加练习,让学生去实践感知。

同时应将米、平方米、立方米这类单位进行区别与对比,让学生得以熟练掌握。

一些常用的数据如:

1-10pai的倍数,1-20的平方,最好也让学生记下来,目的是为计算圆周长、圆面积、体积不容易出错,同时还可以提高解题速度。

还有一些特殊的分数与小数的互化等,学生如能记下,在小数、分数、百分数互化以及在简便计算中使用就十分方便,能为计算节省大量的时间。

另外像125×8,25×4这些得数是整十整百整千的也最好记下来、因为它在简便计算中用得比较多。

复习阶段老师和学生都很辛苦,所要思考的东西依然很多,所要做的事情还是有一大堆。

走在复习的道路上,回首已走过的这段路,貌似还是失落了不少东西。

有效、高效复习的背后依然要多多思考!

以上只是我们的一些浅知拙见,不妥之处,敬请指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