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从众.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982712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0.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剖析从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剖析从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剖析从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剖析从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剖析从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剖析从众.docx

《剖析从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剖析从众.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剖析从众.docx

剖析从众

“剖析从众”教学设计

山东省济南开元中学    李倩    2011年8月3日08:

48

蔡洁于11-8-309:

50推荐张老师的《剖析从众》教学设计,选材典型恰当,让学生从这些事例中悟理、明理;教学环节清晰完整,分析总结到位。

 

第三单元走自己的路

第六课从众与自主

剖析从众  

【教材分析】

“剖析从众”分为两个层次:

“从众种种”和“从众是与非”。

本部分侧重分析学生中常见的从众现象,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从众现象。

<第一层次>从众种种

首先从生活现象出发,分析什么是从众和从众现象。

“从众”指的是在社会群体的压力和影响下,不知不觉或不由自主地与多数人保持一致意见或行为的现象。

从众现象分为心理从众和行为从众。

<第二层次>从众是与非

本层次首先指出从众有积极的从众,也有消极的从众和有害的从众。

接着以一篇阅读材料,从三个角度分析了积极从众的意义:

有助于完成群体的目标;有助于增强个体内心的安全感和自信心;有助于学习他人的经验。

最后,教科书以“物理学家富尔顿的习惯,愚蠢的毛毛虫和学生消极从众的表现三篇阅读材料分析消极从众的影响:

阻碍个人的发展;影响集体的事业;违法犯罪行为往往是从盲目从众开始的。

【学情分析】

作为八年级的学生,进一步走向独立自主,同时希望得到同龄人和群体的认可,所以更容易产生从众行为。

但是由于这个年龄段的学生还缺乏独立思考和明辨是非的能力,因此难以区分积极从众和盲目从众,容易给自己带来消极影响。

通过本目的学习就是要帮助学生明确从众是一种正常普遍现象,但应该避免盲目从众。

【课标依据】

三1.1正确认识从众心理和好奇心,发展独立思考和自我控制能力,不良嗜好,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把握从众心理,学会独立思考、正确选择,杜绝不良嗜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能力目标:

正确认识从众现象,避免盲目从众行为,培养独立思考和辨别是非的能力

知识目标:

知道从众的含义,了解导致从众的原因,明确从众行为的利弊。

【教学准备】

1.事例、资料的准备。

搜集积极从众和盲目从众的事例,并制作多媒体课件。

2.学生的准备。

指导学生课前搜集造成盲目从众的原因。

积极从众和盲目从众的影响,并以文字或图片形式进行展示。

【教学活动设计】

<导入第六课>进入少年期,我们逐步走出对父母、师长的依赖。

开始向往独立,追求自主;我们交往的重心开始转向同伴---同学和朋友。

在于同伴的相处中,怎样做到合群而不盲从?

怎样克服从众心理,走向真正的自主?

第六课  从众与自主-----第一课时 剖析从众

导入方式一:

在学习新课之前,先出一道题考考大家。

(课前先在班上找7位有威信的同学告知实验目的,同时要求他们绝对保密,否则实验会失败)(知识链接:

本实验被称为阿希实验。

阿希实验是研究从众现象的经典心理学实验,它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所罗门·阿希在40多年前设计实施的。

给学生呈现三条线段a,b,c,其中a与b长度相等

    a

                        b             c

 

 

 

图一                    图二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看图一中的线段a与图二中的哪条线段相等。

依次找出事先安排好的7位同学,按照约好的意图回答a=c,然后找其他同学回答,看看全班有多少同学受前面7位同学的影响做出了错误回答。

最后揭晓正确答案。

导入方式二:

讲述或展现视频:

葛优的一个广告“我挑神州行的卡,就和找饭馆一样,哪家人多,我进哪家。

神州行,听说将近两亿人用,我相信群众,神州行,我看行。

这种现象反映了大家存在的一种什么现象?

从众现象。

这是我们本节课讲要学习的内容

      1剖析从众

环节一:

从众种种

1、   学生看课本52页故事“都跟着跑起来了“

设问:

结合刚才进行的小实验和上述两个材料,谈谈你认为什么是从众?

归纳总结:

从众的含义:

课本53页,大家怎么认为,自己就怎么认为;大家怎么做,自己就怎么做。

心理学把这种现象称为“从众现象”。

2、  从众现象在我们周围是常见的。

无论在学校里,还是在社会上都会经常发生。

那么请同学们分组讨论,列举身边存在的从众现象。

可以给学生提示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比如:

学习习惯,业余爱好,消费方式,生活习惯等方面。

教师可以以自己的从众经历给同学以启发。

然后请同学发言,在学生列举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事例有意识,简炼的在黑板上分类板书。

(两类:

行为从众,心理从众)最后让学生根据板书内容,自然归纳出从众的两种不同表现形式。

从众现象主要表现为心理从众和行为从众

3、   归纳总结,引出下一问题:

总之,在学习习惯,业余爱好,消费方式,生活习惯等方面,从众现象都是随处可见的。

那么大家认为,从众好不好呢?

可以让学生简单的谈一谈,从而引出第二环节。

环节二:

从众是与非

1、从众具有两重性,在某些场合或条件下,有些从众心理、行为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引导学生探讨从众现象的积极作用,可以采用案例分析法,给学生展示几个典型的积极从众案例。

①     新生入学后,都在探索新的学习方法,寻求新的学习动力。

班级、宿舍每个成员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成绩以及平时学习时间的利用,都成了其他成员最直接的“参照物”、他们在形成自己的学习特点的同时,在某些方面也程度不同地与班级、宿舍大多数人保持一致。

不仅如此,作息习惯、生活情趣、业余爱好也易趋同和从众,共同合成对班级、宿舍成员的鞭策力.某医学院93级6名学生,大学五年一直同室而卧,早晨6时起床,晚11时入睡,该室同学能弹会拉,运动会上“屡建奇功”,演讲比赛叱咤风云,毕业分配前5人报考研究生全被录取

②     小明和同伴有说有笑的走进教室,看到班里静悄悄的,有的同学在写作业,有的在进行课前复习……两人连忙停止说笑,来到桌前,取出课本。

③       珠海百余市民假日街头奉献爱心义务献血3万多毫升

④     济南街头的慈善一日捐活动

学生讨论,教师归纳总结:

在某些场合或条件下,有些从众心理、行为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表现在(参见课本55页第一幅框内或教参118页)①有助于完成群体目标②有助于增强个体内心的安全感和自信心;③有助于学习他人的经验,扩大视野,修正自己的思维方式,减少不必要的烦恼和误会。

2、从众作为一种普遍的现象,通俗的解释就是“人云亦云”,”“随大流”,在某些情况下,从众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如果盲目从众,结果就可能完全不同了。

给学生展示四段材料:

①      课本55页,物理学家福尔顿的遗憾

②      课本56页,法国科学家进行的“愚蠢的毛虫”实验

③   有这么一个实验:

某高校举办一次特殊的活动,请德国化学家展示他最近发明的某种挥发性液体。

当主持人将满脸大胡子的“德国化学家”介绍给阶梯教师里的学生后,化学家用沙哑的嗓音向同学们说:

“我最近研究出了一种强烈挥发性的液体,现在我要进行实验,看要用多长时间能从讲台挥发到全教室,凡闻到一点味道的,马上举手,我要计算时间。

”说着,他打开了密封的瓶塞,让透明的液体挥发……不一会,后排的同学,前排的同学,中间的同学都先后举起了手。

不到2分钟,全体同学举起了手。

此时,“化学家”一把把大胡子扯下,拿掉墨镜,原来他是本校的德语老师。

他笑着说:

“我这里装的是蒸馏水!

④      16岁的张某曾被评为三好学生,父母夸他有出息,老师为他高兴,同学们都羡慕他。

但自从结识了社会上一帮游手好闲的“朋友”后,他就渐渐变了。

他见那些朋友都吸烟、喝酒,自己不吸烟、不喝酒,怕他们瞧不起自己,于是也跟着一块儿吸烟、喝酒,去营业性舞厅和网吧。

由于花钱越来越多,家里给他的零花钱满足不了他的需求,于是开始偷窃。

一次在偷窃他人财物时被公安人员抓获,给予治安处罚。

但张某仍不悔改;后来伙同他人持刀抢劫路人,触犯刑法,被人民法院依法判处有期徒刑。

学生讨论:

从众的消极影响。

归纳总结:

从众的消极作用(参见课本57页或教参118页)

①     阻碍个人发展,如弱化自我意识,束缚独立思考,抑制开放、竞争、开拓和进取的意识扼杀创新精神和创造力等

②     影响集体的事业

③     更严重的是,不少青少年违法犯罪就是从盲目从众开始的

在这里可以举例引申:

在一些共同犯罪中,相当一部分青少年并没有完全认识自己的所作所为,只是随其他成员盲目干事,人云亦云,没有明确的犯罪动机。

如一个少年抢劫、盗窃团伙,6人中有3人不满12周岁,这3人跟随一个16岁的“头目”在两年内作案数十起。

当问到他们为什么犯罪时,他们都说:

“他(指‘头目’)让我们干的。

”调查显示,三人以上团伙犯罪占青少年犯罪的70%以上。

结合第四课交友的智慧—远离损友对这一消极影响在进行讲解。

随着交往范围的不断扩大,社会中的消极因素可能对我们产生影响,我们涉世不深,辨别和控制能力还比较薄弱,如果盲目从众,有可能在交友上犯错误,给自己带来不利影响,甚至有可能走上违法犯罪。

3、实例分析

课本57页探究,列举自己和同学的各种盲目从众现象,并尝试分析它的消极影响

本课小结:

从众是生活中的一种普遍现象。

从众是一把双刃剑,既有积极意义,又有消极影响。

凡事都从众或都追求个性,是不对的。

那么如何避免盲目从众带来的消极影响,这将是我们下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板书设计】

                   第六课  从众与自主

1、 剖析从众

(1)从众种种   ①含义:

大家怎么认为,自己怎么认为;大家怎么做,自己怎么做。

                

②主要表现:

  心理从众                行为从众

               ③从众现象十分常见

(2)从众是与非

      两重性    积极作用

                 消极影响

 

备课资料

视频:

《葛优神州行我看行》

有关从众效应

           

 

 

 

(设计教师:

山东省济南燕山学校 李倩)

 

 

本教学设计的优点:

1、采用葛优的妇

孺皆知的广告,导入新课,实践证明效果非常好,学生的积极性马上调动起来了。

2、本课重点学习从众的积极与消极影响,所以采用了对比教学法。

对于从众的是与非采用了归纳教学法,先选取典型事例,然后推导出结论,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形成了较好的学习效果。

本教学设计的不足:

1、采用归纳法进行教学,所采用的案例应该更多地来自学生当中的,这样才更容易达到教学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