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课设调相功率放大6.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981744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54.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频课设调相功率放大6.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高频课设调相功率放大6.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高频课设调相功率放大6.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高频课设调相功率放大6.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高频课设调相功率放大6.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频课设调相功率放大6.docx

《高频课设调相功率放大6.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频课设调相功率放大6.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频课设调相功率放大6.docx

高频课设调相功率放大6

高频电子线路

HighFrequencyElectronicCircuit

课程设计报告

 

题目:

调相调制电路的设计

姓名:

张强

学号:

P071513386

专业:

2007级通信工程

(2)班

学院:

电气工程学院

 

目录

目录2

摘要3

第一章绪论4

1、设计的目的及意义4

1.1设计的目的4

1.2设计的意义4

2、设计内容5

2.1问题的提出5

2.2主要技术指标6

3、设计要求8

第二章基本原理分析9

1、原理电路9

2、谐振功率放大器的功率关系和效率12

3、谐振功率放大器折线分析法13

3.1折线分析法的主要步骤13

3.2晶体管特性曲线的理想化及其特性曲线14

3.3谐振功率放大器的动态特性与负载特性15

第三章电路设计17

1、高频功率放大电路的组成17

2、参数设置17

3、参数调试和调整18

3.1导通角c的调整18

3.2欠压、临界、过压工作状态的调整18

4、调试结果分析21

5、误差分析及改善措施21

第四章设计总结23

参考文献24

摘要

调相调制电路的设计

—功率放大电路

专业:

通信工程姓名:

张强指导教师:

王建华

摘要:

高频功率放大器用于发射机的末级,作用是将高频已调波信号进行功率放大,以满足发送功率的要求,然后经过天线将其辐射到空间,保证在一定区域内的接收机可以接收到满意的信号电平,并且不干扰相邻信道的通信。

高频功率放大器是通信系统中发送装置的重要组件。

高频功率放大器是一种能量转换器件,它将电源供给的直流能量转换成为高频交流输出。

高频功率放大器一般都采用选频网络作为负载回路。

高频功率放大器的主要技术指标有:

输出功率、效率、功率增益、带宽和谐波抑制度(或信号失真度)等。

为了提高放大器的工作效率,它通常工作在乙类、丙类,即晶体管工作延伸到非线性区域。

高频功率放大器因工作于大信号的非线性状态,不能用线性等效电路分析,工程上普遍采用解析近似分析方法——折线法来分析其工作原理和工作状态。

关键词:

高频功率放大、谐振功率放大器、输出效率

 

第一章绪论

1、设计的目的及意义

1.1设计的目的

本课题主要涉及通信电子线路中功率放大器工作原理,甲类和丙类放大器的工作原理。

除此之外,本课题还涉及到电子领域中一些比较基础的概念,其理论意义十分广泛且重要,涉及方面广,而且对电路基础、通信电子线路中的一些基础知识要求较高,对以往学过的知识是一次全面的复习。

同时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设与计与实践中。

高频功率放大器的作用:

对高频已调波信号进行功率放大,然后经过天线将其辐射到空间。

谐振功率放大器的主要任务是用来放大高频打信号,主要用于发射机的末级,使之获得足够的高频功率并反馈送到天线辐射出去,谐振功率放大器主要解决的问题是高效率和高功率输出。

根据放大器电流导通角θ的范围,可以分为甲类、乙类、丙类和丁类等功放。

电流导通角θ越小,放大器的效率越高。

如丙类功放的θ<90°,但效率可以达到80%,丙类功放通常作为发射机的末级,以获得较大的输出功率和较高的效率。

1.2设计的意义

功率放大电路和电压放大电路所要完成的任务是不同的。

对电压放大电路的主要要求是使负载得到不失真的电压信号,讨论的主要指标是电压增益、输入和输出阻抗等,输出的功率并不一定大。

而功率放大电路则不同,它主要要求获得一定的不失真(或失真较小)的输出功率,通常是在大信号状态下工作,因此,功率放大电路包含着一系列在电压放大电路中没有出现过的特殊问题。

这时我们要考虑的不仅仅是输出的电压或电流的大小,而是要有一定的功率输出,才能使这些负载正常工作。

这类主要用于向负载提供功率的放大电路常称为功率放大电路。

但无论哪种放大电路,在负载上都同时存在输出电压、电流和功率,从能量控制的观点来看,放大电路实质上都是能量转换电路,功率放大电路和电压放大电路没有本质的区别。

上述称呼上的区别只不过是强调的输出量不同而已。

2、设计内容

2.1问题的提出

1)设计一个高频功率放大电路,对高频已调波信号进行功率放大,然后经过天线将其辐射到空间。

2)高频谐振功率放大器电路可以工作在甲类、乙类或丙类状态。

相比之下丙类谐振功放的失真度虽不及甲类和乙类大,但输出功率大、效率高,节约能源,所以是高频功率放大器中经常选用的一种电路形式。

3)丙类谐振功放效率高的原因在于导通角小,也就是晶体管导通时间短,集电极功耗减小。

但导通角θ越小,将导致输出功率越小。

所以选择合适的θ角,是丙类谐振功放在兼顾效率和输出功率两个指标的一个重要考虑,综合考虑θ=70°作为最佳导通角。

2.2主要技术指标

(一)输出功率

  输出功率是指功放电路输送给负载的功率。

目前人们对输出功率的测量方法和评价方法很不统一,使用时注意。

1、额定功率

它指在一定的谐波范围内功放长期工作所能输出的最大功率(严格说是正弦波信号)。

经常把谐波失真度为1%时的平均功率称为额定输出功率或最大有用功率、持续功率、不失真功率等。

很显然规定的失真度前提不同时,额定功率数值将不相同。

2、最大输出功率

当不考虑失真大小时,功放电路的输出功率可远高于额定功率,还可输出更大数值的功率,它能输出的最大功率称为最大输出功率,前述额定功率与最大输出功率是两种不同前提条件的输出功率。

(二)频率响应

  频率响应反映功率放大器对音频信号各频率分量的放大能力,功率放大器的频响范围应不底于人耳的听觉频率范围,因而在理想情况下,主声道音频功率放大器的工作频率范围为20-20kHz。

国际规定一般音频功放的频率范围是40-16kHz±1.5dB。

(三)失真

失真是重放音频信号的波形发生变化的现象。

波形失真的原因和种类有很多,主要有谐波失真、互调失真、瞬态失真等。

(四)动态范围

放大器不失真的放大最小信号与最大信号电平的比值就是放大器的动态范围。

实际运用时,该比值使用dB来表示两信号的电平差,高保真放大器的动态范围应大于90dB。

自然界的各种噪声形成周围的背景噪声,而周围的背景噪声和演奏出现的声音强度相差很大,在通常情况下,将这个强度差称为动态范围,优良音响系统在输入强信号时不应产生过载失真,而在输入弱信号时,有不应被自身产生的噪声所淹没,为此好的音响系统应当具有较大的动态范围,噪声只能尽量减少,但不可能不产生噪声。

(五)信噪比

信噪比是指声音信号大小与噪声信号大小的比例关系,将攻放电路输出声音信号电平与输出的各种噪声电平之比的分贝数称为信噪比的大小。

(六)输出阻抗和阻尼系数

1、输出阻抗

功放输出端与负载(扬声器)所表现出的等效内阻抗称为功放的输出阻抗。

2、阻尼系数

阻尼系数是指功放电路给负载进行电阻尼的能力。

3、设计要求

1)要求输出功率尽可能大为了获得大的功率输出,要求功放管的电压和电流都有足够大的输出幅度,因此管子往往在接近极限运用状态下工作。

2)效率要高由于输出功率大,因此直流电源消耗的功率也大,这就存在一个效率问题。

所谓效率就是负载得到的有用信号功率和电源供给的直流功率的比值。

这个比值越大,意味着效率越高。

3)非线性失真要小功率放大电路是在大信号下工作,所以不可避免地会产生非线性失真,而且同一功放管输出功率越大,非线性失真往往越严重,这就使输出功率和非线性失真成为一对主要矛盾。

但是,在不同场合下,对非线性失真的要求不同,例如,在测量系统和电声设备中,这个问题显得重要,而在工业控制系统等场合中,则以输出功率为主要目的,对非线性失真的要求就降为次要问题了。

4)在功率放大电路中,为了输出较大的信号功率,管子承受的电压要高,通过的电流要大,功率管损坏的可能性也就比较大,所以功率管的参数选择与保护问题也不容忽视。

5)功率放大电路的分析任务是:

最大输出功率、最高效率及功率三极管的安全工作参数。

在分析方法上,由于管子处于大信号下工作,故通常采用图解法。

6)功率放大电路是一种以输出较大功率为目的的放大电路,它一般直接驱动负载,带载能力要强。

根据技术指标要求及实验室条件提出具体方案,给出原理电路图,分析工作原理,计算元件参数。

 

第二章基本原理分析

1、原理电路

晶体管的作用是在将供电电源的直流能量转变为交流能量的过程中起开关控制作用。

谐振回路LC是晶体管的负载,电路工作在丙类工作状态。

谐振功率放大器的基本电路

外部电路关系式:

晶体管的内部特性:

晶体管的转移特性曲线表达式为:

所以有

集电极电流ic虽然是脉冲状,但由于谐振回路的这种滤波作用,仍然能得到正弦波形的输出。

 

谐振功率放大器的转移特性曲线

谐振功率放大器各部分的电压与电流的波形图如下图所示:

高频功率放大器中各部分电压与电流的关系

2、谐振功率放大器的功率关系和效率

功率放大器的作用原理是利用输入到基极的信号来控制集电极的直流电源所供给的直流功率,使之转变为交流信号功率输出去。

有一部分功率以热能的形式消耗在集电极上,成为集电极耗散功率。

PDC=直流电源供给的直流功率;

Po=交流输出信号功率;

Pc=集电极耗散功率;

根据能量守恒定理:

所以集电极效率为:

由上式可以得出以下两点结论:

1)设法尽量降低集电极耗散功率Pc,则集电极效率c自然会提高。

这样,在给定PDC时,晶体管的交流输出功率Po就会增大;

2)由试可知:

如果维持晶体管的集电极耗散功率Pc不超过规定值,那么提高集电极效率c,将使交流输出功率Po大为增加。

谐振功率放大器就是从这方面入手,来提高输出功率与效率的。

 

3、谐振功率放大器折线分析法

所谓折线法是将电子器件的特性曲线理想化,用一组折线代替晶体管静态特性曲线后进行分析和计算的方法。

工程上都采用近似估算和实验调整相结合的方法对高频功率放大器进行分析和计算。

折线法就是常用的一种分析法。

对谐振功率放大器进行分析计算,关键在于求出电流的直流分量Ic0和基频分量Icm1。

3.1折线分析法的主要步骤

1)测出晶体管的转移特性曲线ic~eb及输出特性曲线ic~ec,并将这两组曲线作理想折线化处理;

2)作出动态特性曲线;

3)是根据激励电压vb的大小在已知理想特性曲线上画出对应电流脉冲ic和输出电压vc的波形;

4)求出ic的各次谐波分量Ic0、Ic1、Ic2……由给定的负载谐振阻抗的大小,即可求得放大器的输出电压、输出功率、直流供给功率、效率等指标。

3.2晶体管特性曲线的理想化及其特性曲线

晶体管实际特性和理想折线

由上图可见,在饱和区,根据理想化原理,集电极电流只受集电极电压的控制,而与基极电压无关。

在非线性谐振功率放大器中,常常根据集电极是否进入饱和区,将放大区的工作状态分为三种:

1)欠压工作状态:

集电极最大点电流在临界线的右方,交流输出电压较低且变化较大。

2)过压工作状态:

集电极最大点电流进入临界线之左的饱和区,交流输出电压较高且变化不大。

3)临界工作状态:

是欠压和过压状态的分界点,集电极最大点电流正好落在临界线上。

3.3谐振功率放大器的动态特性与负载特性

1)谐振功率放大器的动态特性:

高频放大器的工作状态是由负载阻抗Rp、激励电压vb、供电电压VCC、VBB等4个参量决定的。

如果VCC、VBB、vb3个参变量不变,则放大器的工作状态就由负载电阻Rp决定。

此时,放大器的电流、输出电压、功率、效率等随Rp而变化的特性,就叫做放大器的负载特性。

2)谐振功率放大器的负载特性:

在其他条件不变(VCC、VBB、vb为一定),只变化放大器的负载电阻而引起的放大器输出电压、输出功率、效率的变化特性称为负载特性

电压、电流随负载变化波形

由此可得谐振功率放大器的负载特性曲线为:

第三章电路设计

1、高频功率放大电路的组成

设计电路由下图所示:

2、参数设置

谐振功率放大器的主要指标是功率和效率,以临界状态为标准:

1)首先要求得集电极电流脉冲的两个主要参量icmax和c

导通角c:

集电极电流脉冲幅值Icm:

2)电流余弦脉冲的各谐波分量系数0(c)、1(c)、…n(c)可查表求得,并求得个分量的实际值。

3)谐振功率放大器的功率和效率:

直流功率:

交流输出功率:

集电极效率:

4)根据

可求得最佳负载电阻:

在临界工作时,接近于1,作为工作估算,可设定=1,“最佳”的含义在于采用这一负载值时,调谐功率放大器的效率较高,输出功率较大。

可以证明,放大器所要求的最佳负载是随导通角c改变而变化的,c小,Rp大。

要提高放大器的效率,就要求放大器具有大的最佳负载电阻值。

在实际电路中,放大器所要求的最佳电阻需要通过匹配网络和终端负载(如天线等)相匹配。

3、参数调试和调整

3.1导通角c的调整

可得

若保持Vb不变增大偏置VBB;或保持VBB不变增大激励、电压振幅Vb;或同时增大VBB和Vb,这三种情况均可使导通角c增大,若相反,则可使c减小。

但是采取上述三种方法中的任一个方法,当c增大时,ic脉冲电流的振幅Im会加大,输出功率Po当然也会加大,而当c减小时,Im和Po均将减小。

有时希望增大c,但要保持Im不变,则应在增加VBB的同时,适当减小激励Vb。

3.2欠压、临界、过压工作状态的调整

调整欠压、临界、过压三种工作状态,大致有以下几种方法:

变集电极负载Rp;改变供电电压VCC;改变偏压VBB;改变激励Vb。

1)改变Rp,但Vb、VCC、VBB不变当负载电阻Rp由小至大变化时,放大器的工作状态由欠压经临界转入过压。

在临界状态时输出功率最大。

2)改变VCC,但Rp、Vb、VBB不变当集电极供电电压VCC由小至大变化时,放大器的工作状态由欠压经临界转入过压。

在欠压区内,输出电流的振幅基本上不随VCC变化而变化,故输出功率基本不变;而在过压区,输出电流的振幅将随VCC的减小而下降,故输出功率也随之下降。

VCC变化时对工作状态的影响

在过压区中输出电压随VCC改变而变化的特性为集电极调幅的实现提供依据;因为在集电极调幅电路中是依靠改变VCC来实现调幅过程的。

改变VCC时,其工作状态和电流、功率的变化如上图所示。

3)Vbm变化,但VCC、VBB、Rp不变或VBB变化,但VCC、Vb、Rp不变这两种情况所引起放大器工作状态的变化是相同的。

因为无论是Vbm还是VBB的变化,其结果都是引起eb的变化。

由eb=VBB+Vbmcost

ebmax=VBB+Vbm

当VBB或Vbm由小到大变化时,放大器的工作状态由欠压经临界转入过压。

Vbm变化时电流、功率的变化

 

4、调试结果分析

各个元件详细参数可得如下:

Vbb

Vcc

N1

N2

RL

C

-5V

12V

40

20

90

15pF

5、误差分析及改善措施

1) 输入电阻

输入电阻Ri的大小决定了放大电路从信号源吸取信号幅值的大小。

对输入为电压信号的放大电路,即电压放大和互导放大,Ri愈大,放大电路输入端的Vi愈大;对输入为电流信号的放大电路,即电流放大和互阻放大,Ri愈小,注入放大电路和输入电流Ii愈大。

2)输出电阻

放大电路的输出电阻Ro的大小决定它带负载的能力。

对输出为电压信号的放大电路,即电压放大和互阻放大,Ro愈小,负载电阻RL的变化对输出电压Vo的影响愈小,多用于信号的前置放大和中间级放大;对输出为电流信号的放大电路,即电流放大和互导放大,与受控电流源并联的Ro愈大,负载电阻RL的变化对输出电流Io的影响愈小,常用于电子系统的输出级。

3)增益

四种放大电路分别具有不同的增益,如电压增益Av、电流增益AI、互阻增益AR及互导增益AG。

它们实际反映了放大电路在输入信号控制下,将供电电源能量转换为信号能量的能力。

4)频率响应及带宽

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所指的是,在输入正弦信号情况下,输出随频率连续变化的稳态响应。

5)非线性失真

非线性失真是由放大器的非线性特性所引起的。

放大器包括分立器件(如半导体三极管等)和集成电路器件(如集成运算放大器等)。

此外,针对不同用途的电路,还有一些其他的指标,如最大输出功率、效率、信号噪声比、抗干扰能力等。

 

第四章设计总结

这次试验,我们本组的设计题目是高频放大,通过认真的学习和资料的查找,我们更多的了解到所学知识的内涵和锻炼综合运用的能力,经过不懈的努力我们如期完成了设计任务,对此我感到十分的高兴和欣慰!

经过对书本的学习和网上大量资料的筛选从中中接触几点重要的东西:

功率放大主要用来放大高频大信号,其目的是为了获得高功率和高效率的有用信号。

功率放大的主要指标是功率和效率,丙类谐振功放利用折线化后的转换特性和输出特性进行分析计算,为了提高效率,常采用减小管子导通角和保证负载回路谐振。

一个完整的功率放大器由功率管、馈电电路和阻抗配置电路组成。

阻抗匹配电路是保证功放管集电极调谐、负载阻抗和输入阻抗符合要求的电路。

在给定的功放管后,放大器的设计主要就是馈电电路和阻抗匹配电路的设计。

功放管在高频工作的时候很多效应都会表现出来,因此,理论分析与实际参数有一定的误差,分布电阻、电感和电容等效应不可忽略,功放管的实际工作状态要由实验来调整。

经过这次课程设计使我懂得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是很重要的,只有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只有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起来,从理论中得出结论,才能真正为社会服务,从而提高自己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在设计的过程中遇到问题,可以说得是困难重重,这毕竟第一次做的,难免会遇到过各种各样的问题,同时在设计的过程中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对以前所学过的知识理解得不够深刻,掌握得不够牢固,通过这次课程设计之后,一定把以前所学过的知识重新温故。

必须通过观察效果来改变参数的数值以期达到最好。

而参数的调试是一个经验的积累过程,没有经验是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将其完成的。

我们小组的高频功率放大电路是整个调相电路设计最后一个环节,很多参数都是要依据前面信号发生和调制模块而设置,所以,理论数据和实验数据有一定的差距。

这次课程设计终于顺利完成了,在设计中遇到了很多问题都在和同学的讨论和老师的指导下迎刃而解。

最后,对给过我帮助的所有同学和各位指导老师再次表示忠心的感谢!

 

参考文献

[1]严国萍,龙占超.通信电子线路.北京:

科学出版社,2006年

[2]张肃文,陆兆雄.高频电子线路(第三版).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年

[3]阳昌汉.高频电子线路.哈尔滨:

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00年

[4]高吉祥.电子技术基础实验与课程设计.北京:

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年

[5]诸昌清.电子线路试验.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年

[7]谢自美.电子线路设计·实验·测试(第三版).武汉: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年

 

以下为设计总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IT认证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