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九江一中0910学年高二第一次月考语文.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981677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2.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九江一中0910学年高二第一次月考语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江西省九江一中0910学年高二第一次月考语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江西省九江一中0910学年高二第一次月考语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江西省九江一中0910学年高二第一次月考语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江西省九江一中0910学年高二第一次月考语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西省九江一中0910学年高二第一次月考语文.docx

《江西省九江一中0910学年高二第一次月考语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九江一中0910学年高二第一次月考语文.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江西省九江一中0910学年高二第一次月考语文.docx

江西省九江一中0910学年高二第一次月考语文

江西省九江一中09-10学年高二第一次月考

语文

第I卷(选择题,共36分)

一、(每小题3分,共18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栈道/饯行       角楼/角力      呱呱坠地/沽名钓誉

B.恪守/骨骼        露骨/露脸       殊途同归/自出机杼

C.窒息/桎梏       风靡/奢靡       前仆后继/物阜民丰

D.市侩/荟萃       畜牧/耕畜       炙手可热/栉风沐雨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针砭帮交大杂烩乐不可知B.坐落毕竟发祥地招之即来

C.渔利搏弈仪仗队令人扼腕D.装潢宣泄一溜烟荣膺桂冠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道德水平的滑坡日益制约着中国的发展,频频发生的各类安全事件让我们看到了社会道德的缺失;不过,能在这时发现问题,亡羊补牢,尚未太晚。

B.魔术师刘谦真的是费了不少功夫。

不过世间没有神仙,魔术师的表演往往是故弄玄虚,希望大家看了我的揭秘以后不要有被骗的感觉。

C.前不久召开的全国餐厨垃圾资源化利用现场交流暨研讨会上,一个数字触目惊心:

我国城市每年产生餐厨垃圾不低于6000万吨。

D.除了赛车呼啸而过的极速感觉外,还有现场上赛车呼啸而过的那种振聋发聩的声音,那声音是你绝对要捂住耳朵才可以承受的。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保障返乡农民工的合法土地承包,对生活无着的返

乡农民工要提供临时救助或纳入农村低保。

B.此次整顿互联网低俗之风的行动,动真格,出重拳,决心之坚,力度之大,措施之

猛,是前所未有的,受到人民群众的热烈拥护和高度评价。

C.学校能不能实施素质教育,能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新人,是关系到我们党和国家前

途命运的大事,也是教育战线的根本任务。

D.坚定信心是战胜危机的有效途径,务实合作是战胜危机的力量源泉,承担责任是战

胜危机的重要基础。

5.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的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

A.美国《时代》周刊20日刊发了记者发自四川的报道,标题是“从废墟中崛起”,报道称“四川大地震后展开的重建活动是中国最令人惊叹的行动之一”。

B.消息传出,一片叫好之声中,间或也有一些忧虑:

4万亿投资会不会造成经济过热,这种忧虑不无道理,至少可以使我们保持清醒。

C.资金的投向将直接造福百姓,从安居工程到医疗卫生、文化教育、再到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在“软件”上关注了百姓的未来生活品质。

D.即将出炉的奥巴马“新政”或许将带来好消息,因为与布什政府相比,奥巴马更有意愿拯救美国汽车工业的“三巨头”:

即通用、福特和克莱斯勒。

6.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曾宪梓先生对中国内地的总捐款额超过4亿人民币。

有人这样问他:

有钱快乐,还是没钱快乐?

曾宪梓先生这样回答:

“。

不要成为钱财的努力,要做钱财的主人。

①我不算有钱②穷人有穷人的快乐,有钱人有有钱人的苦恼③有钱不一定快乐

④看你怎么用⑤但是我把钱用在有益的事业上

A.①③②④⑤B.①⑤②③④C.③②④①⑤D.②③④①⑤

3.下列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吾不能早用子

B.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C.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

D.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4.下列加点的实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①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②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B.①秦王必喜而善见臣②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C.①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②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

D.①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②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

5.下列加点的虚词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①夜缒而出,见秦伯②其人居远未来,而为留待

B.①臣乃得有以报太子②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C.①君安与项伯有故②失其所与,不知

D.①燕王再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②越国以鄙远

6.下列有关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左传》以《春秋》的记事为纲,以时间先后为序,详细地记述了春秋各国内政外交等大小事实,不仅是我国最早最完备的编年史,也是先秦著名的文学作品。

B.《战国策》最初有《国策》、《国事》、《短长》、《事语》、《长书》、《修书》等名称。

经过汉代刘向整理编辑,主要记载战国时期各国谋臣策士游说诸侯或进行谋议论辩时的政治主张,长于议论和叙事,文笔流畅。

C.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司马迁编写的《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三千年间的历史。

全书共130篇,包括本纪12篇,世家30篇,列传70篇,书8篇,表10篇。

毛泽东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D.《国语》是我国最早的国别史,相传它和《左传》都是出于左丘明之手。

《国语》的文字质朴简练,在内容上比较接近《左传》,又具有同样的史料价值,故有“春秋外传”之称。

二、(每小题3分,共9分)

阅读下面短文,完成7--9问题。

黄帝是中华民族的祖先,这已是每一位华夏儿女的共识。

出于对自己祖先的崇敬,也出于增强华夏民族凝聚力的考虑,现在不少地方每年都有对黄帝的祭奠活动,应当说是十分有意义的。

但各个地方都争着说黄帝是自己那个地方的人氏。

或说黄帝是在自己那儿出生的,或说黄帝是在自己那个地方故去的……黄帝到底是什么地方的人氏?

他又是怎样成为我们民族的

共同祖先的?

作为历史学者,应当对这些问题有一个科学的回答。

首先我们应明白,黄帝作为华夏民族的祖先,只是一种文化现象,是华夏族作为一个民族所具有的共同文化在民族心理素质上的表现,它与真的历史并不是一回事。

我国华夏民族形成于战国时期,那个时期成书的一些有关古帝王的谱系书,如《世本》、《帝系》、《五帝德》等,便已经将黄帝和其他古帝王编在了一个共同的谱系上,并以黄帝作为这些古帝王最早的祖先;其后司马迁作《史记》,更将这个谱系收录在他的《五帝本纪》里,又将黄帝列在了华夏最早的五位帝王之首,并以黄帝作为这五位帝王的直系祖先,甚至以后的夏商周秦的各位帝王,也都被说成是黄帝的后嗣裔孙。

由于《史记》在人们心目中的崇高地位,黄帝的祖先地位就这样确立了。

然而,这种按“五帝”谱系排列的古史系统并非真的历史,它并不符合古代历史发展的实际,而只是出于战国晚期之人的人为编排。

黄帝既不可能是所有五帝三王的直系祖先,也不一定生活在其他古帝王之前,他与其他各位古帝,实际上都是我国上古各个具有不同血缘亲属关系的氏族部落的首领,他们各自生活在不同的时期和不同的地域,谈不上有何亲缘关系。

其时也未有如同以后秦汉皇朝那样的一统国家,甚至也未有夏商周那样早期国家的出现。

早在上世纪40年代,我国著名的古史专家徐旭生先生就曾指出:

“我国近二十余年史学界所公信的一点观念:

我国有记录历史开始的时候,也同其他民族的历史相类。

这就是说,它是复杂的,合成的,非单一的。

”在他之前,著名的“古史辨”派大家顾颉刚先生亦曾表达过我国春秋以前各古老部族非出于一元的观点,他认为,只是到春秋以后,大国攻灭小国,疆界日益扩大,民族日益合并,种族观念渐淡而一统观念渐强,于是许多民族始祖的传说亦渐归到一条线上,才有了将这些民族始祖统一编排进一个谱系,或编排成君臣上下关系等等说法。

实际上,考古材料也可以证明我国古代民族非出于一元的论断。

从各地发掘的众多新石

器时代的遗址看,与传说中黄帝那个时代相当,我国黄淮江汉广大地区分布着的,确实不只是一种单纯的考古文化,即使在中原地区,其内部各个区系的文化也是自成系列的。

有学者用“满天星斗”这个词汇来形容我国文明起源的多元性质,应当说是符合实际的。

尽管我们现在还不能完全解说清楚某某考古文化,即是传说中某某部落集团的物质文化,但由此判断我国传说时代各古老部族非出于一元,应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总之,无论从哪个角度讲,我国文明初期各氏族部落及其首领,都不可能出自某位共同的祖先,所谓以黄帝为首的“五帝”系统,以及以黄帝作为五帝三王共同祖先的安排,都只能出自后世人们的主观意识,是居住在黄淮江汉范围内各古老部族通过长期交融,最终形成为一个统一的华夏民族以后,为了构建自己新的共同历史的产物。

7.下列对“黄帝”的解说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A.是我国古代氏族部落的共同首领。

B.是华夏民族的人文始祖,而不是真实的氏族部落的同一首领。

C.是最早居住在黄淮江汉的五帝三王的共同祖先。

D.是华夏最早五位帝王之首,是夏商周秦的各位帝王的直系祖先。

8.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战国晚期之人人为地将“五帝”编在一个共同的谱系上,这种按古史系统编排的方式并不符合古代历史发展的实际。

B.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的《世本》、《帝系》、《五帝德》是最早把黄帝列为古帝王祖先的谱系典籍,而确立黄帝祖先地位的是《史记》。

C.将民族始祖统一编排的说法是与春秋以后国家兼并、疆界扩大、民族日益合并、种族观念强化的历史背景联系在一起的。

D.从考古发现看,新石器时代在黄淮江汉地区分布着的文化不只是单纯的一种,在中原地区,其内部各个区系的文化也自成系列。

9.下列不能用来证明本文观点的一项是()

A.在我国历史发展的长河中,种族是复杂的、非单纯的,各古老部族并非出于一元,因此也就不可能有统一的始祖。

B.各位古帝生活在不同的时期和地域,谈不上有亲缘关系,其时也未有国家的统一,因此不可能有同一的直系祖先。

C.历史学者应当对黄帝到底是什么地方的人氏,他怎样成为我们民族的共同祖先等问题有一个科学的回答,还历史以真实。

D.我国文明起源的多元化如“满天星斗”,各个种族原是各有各的始祖,以黄帝为首的“五帝”系统不符合我国的历史实际。

三、(每小题3分,共9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0—12题

 

先君序略

戴名世

先君讳硕,字孔万,号霜岩,一号茶道人。

家世孝弟力田,以赀雄乡里。

里中皆称戴氏忠厚长者。

县大夫辄尝馈问,以风示县人。

先君为人醇谨,忠厚退让,从不言人过失。

与人交,无畛域;与人语,辄以为善相劝勉,津津不休,一见之此语,再见之亦此语,有兴起者,辄喜不寐。

无老幼贤愚,皆服其长者,不敢犯;犯之亦不校,平生未尝有与人失色失言者。

第其艰难险阻,备尝人间苦,不能以告人也。

岁甲午,年二十一,补博士弟子。

家贫,以授经为业。

岁辛丑、壬寅间,始担囊授徒庐江,岁一再归,博奉金以活家口。

顷岁授徒里中,然性不喜家居,辄复客于外。

今竟死于外。

呜呼,悲哉!

其为文不属草,步阶前数回,即落笔就之,不改窜一字。

尤喜诗,诗辞大抵多悲思凄楚之音,凡百馀卷,皆可传诵也。

自以荏苒半生,坎坷无一遇,米盐常缺,家人儿女依依啼号,尝曰:

“读书积善欲获报,如捕风捉影。

如吾等者,岂宜至此!

”时形诸感叹。

家人唯吾母事之谨,儿子辈妄意他时富贵以娱亲,朝夕定省、甘旨皆缺。

先君卒于陈家洲。

洲去县一百四十里,以去岁十月初一日往。

先是,先君客舒城山中,夏秋之间治装归矣。

忽疮起于足,痛几危,越月始稍稍愈,愈而归。

归不复去,以山多峻岭,不可骑,难以徒步也。

居无何,足大愈,适吴氏来请,遂去。

名世送之郭外,岂知其永诀而遂不复见乎!

到洲五十日而卒。

先是,十日前有书来,云疮发于项偏左。

名世等以先君壮年盛德,此卒疾余毒,不为意。

已而诸生知不可起,始使人来报,比至,则已不及待矣。

先君居洲未两月,而洲之人皆感动。

其死也,皆呱呱而泣曰:

“天无眼矣!

”呜呼!

人莫不有死,而先君客死,早死,穷死,忧患死,此不肖名世所以为终天之恨,没世而不能已者也。

(节选自《戴名世文集》)

【注】畛域:

范围,界限。

10.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县大夫辄尝馈问,以风示县人风:

教诲,告诫。

B.不敢犯;犯之亦不校校:

通“较”,计较。

C.第其艰难险阻,备尝人间苦第:

如果,假若。

D.自以荏苒半生,坎坷无一遇遇:

际遇,机会。

11.以下每组句子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平生未尝有与人失色失言者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B.然性不喜家居,辄复客于外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

C.比至,则已不及待矣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D.其死也,皆呱呱而泣曰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戴氏家族原本富甲一方,但是到了先君戴硕这一代,已经家道中落,只能靠在私塾教书维持生计,先君因此尝尽人间辛酸。

B.先君戴硕虽然是穷苦的读书人,但是对劝人做善事一直孜孜以求,娓娓不倦,许多人都立即感奋相应,他也因此欢喜难眠。

C.先君戴硕文思敏捷,诗文非常出色,但是科举考试一生坎坷不遇,因此常常感到忧伤愤懑,诗中充满一种凄苦悲凉的情调。

D.先君戴硕在担任私塾教师时因病亡故,死于穷困忧患,作者借洲人哭“天无眼”,抒发自己对父亲的崇敬、怀念和悲痛之情。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14分)

四、(24分)

13.把文中划横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家世孝弟力田,以赀雄乡里。

(3分)

译文:

(2)家人唯吾母事之谨,儿子辈妄意他时富贵以娱亲,朝夕定省、甘旨皆缺。

(4分)

译文:

(3)居无何,足大愈,适吴氏来请,遂去。

(3分)

译文:

14.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

西楼

曾巩

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

朱楼四面钩疏箔①,卧看千山急雨来。

注释:

①【疏箔】用芦苇或柱子编成的帘子,有缝隙可通风。

(1)诗的前两句描写了怎样的画面?

各从什么角度描写的?

(4分)

答:

(2)诗的三、四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内心世界?

请简析。

(4分)

答:

15.补写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6分)

(1)云树绕堤沙。

,天堑无涯。

(2)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

(3)想当年,,气吞万里如虎。

(4)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

(5),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6),到黄昏,点点滴滴。

五、(21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19题。

吃饭

王琼华

“我是陈宝山,老部长,您还记得我吗?

快下班时,一个电话让我呆了一下。

便想起了这个陈宝山。

几年前。

我曾到一个叫陈家岔的村里蹲点扶贫,有一个帮扶对象叫陈宝山。

一听手机里的声音就知道是他。

陈宝山当时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就是他这名字挺好.可家里境况太不好了。

帮扶一年后.他这家还是村里一个贫困户。

我回城里时很真诚地跟他说:

“以后有什么困难.还可以直接来找我、.”

看来陈宝山没忘记我这个交代

也正是这样.我走出办公楼时.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要请陈宝山吃一顿饭因为我也记得陈宝山当年说过的一句话:

“这人呐,一日三餐都有一碗饱饭吃就好、”我摸透了他的脾气.在进城路上他肯定不会掏钱吃饭的。

看到陈宝山时.我怔了一下。

哎哟.这陈宝山今天还穿了一件西装。

这大概又是哪个好心人救助的吧。

还不错,进城来找人知道换一件体面的衣服。

我说:

“宝山,我们先吃饭去。

“好的,我已经订了包厢。

“你订了包厢?

他点点头说:

“在粤港大酒店。

我问过人,那里的海鲜做得最地道。

“哈哈哈,想吃一回海鲜?

行啦,我请你吃一回海鲜。

”我不好断了人家的念头。

都知道,全城要数粤港大酒店吃饭价位最高。

看来这陈宝山真要把海鲜当泥鳅吃。

也许陈宝山看出了一点什么,马上咧嘴一笑:

“今天是我请您吃饭。

——“好啊,你请客,我埋单!

但这话我没说出口,因为他把我扯进了一辆小车,还是奔驰。

接着,陈宝山很熟练地把车子开动起来。

他见我一头雾水,便爽朗地说:

“这车子是我挖到的。

”一番交谈,我才知道陈宝山现在成金矿老板了。

这让我立即警觉起来。

平常,我最不喜欢跟这老板那老板打交道。

看来陈宝山这顿饭也不是要让我白吃的。

他肯定知道我一句话能让他把矿挖得更好。

陈宝山敬了我三杯酒后,见他还是没说出这进城请吃饭的原因,我便问:

“宝山,要我帮什么忙呢?

“没忙要您帮。

“怎么啦,宝山要灌醉我才说实话?

“我灌不醉你,这种地方牌子的酒我本来就喝不惯。

不过我打听过了,您喜欢喝这牌子的酒。

我暗暗噢了一声,有点自嘲起来:

“没事还这么用心请我吃饭?

你这宝山,肚子里还真能憋住话呀。

“我这人就是这脾气,半句话也憋不住,肚子里能憋住的就是一泡尿。

我哈哈大笑。

没想到陈宝山有钱了也变得这么会说话。

于是,我便回敬了三杯。

见他有些醉意了,我又问:

“说吧,有什么事跟我直说。

“没事没事,我来城里就是请您这恩人吃顿饭。

一直到吃完饭,陈宝山也没有说什么事。

难道他也了解我做人的脾气吗?

当他开车把我送回办公楼时,我还是问:

“宝山,如果真有事,就说出来吧。

看到你能赚钱了,我心里挺高兴的。

“真没什么大事。

“没大事,那就有小事?

“您也知道,在村子里没人看得起我。

我就是挖了一窖金子,他们也不正眼看我。

村里人都敬重您,您是大领导,心肠挺好,人家还说,您这人挺随和,但不随便,听说我们县里头头来请您吃饭也没请动您。

看看,能让您吃我一顿饭,我陈宝山这脸面当然风光了。

嘿嘿,村里村外还有哪个老板能请动您呢?

看到陈宝山得意的样子,我倒发呆了。

没想到今天有钱的陈宝山会怀揣这么一种心态。

想当年,他蔫头耷脑当人家的跟屁虫也没吭上一声……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09年第5期,有改动)

16.小说第二自然段写了“我”以前与陈宝山交往的情况,这属于什么叙述方法?

就全文来看有什么作用?

(5分)

17.文中说“难道他也了解我做人的脾气吗?

’,从全文来看,“我”在“做人”方面有什么“脾气”?

(5分)

18.如何理解“看到陈宝山得意的样子,我倒发呆了”这句话在文中的含意?

(5分)

19.对陈宝山的这一做法,人们会有不同的看法。

请谈谈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6分)

六、(共9分)

20.阅读下面一则消息,用一句话将这则消息的主要内容表述出来。

不超过18字。

(4分)

近日,央行表示正加快制定《放贷人条例》,将允许个人和企业注册成立“只贷不存”的放贷机构。

据悉,此举将有助于规范民间金融,为中小企业提供更多融资渠道。

社会关注已久的民间借贷问题有望得到重大突破,企业和个人都可成为“只贷不存”的放贷人。

21.根据上下文意,续写句子(5分)

有科学家认为,人才分为四种:

一是“一”字型人才,这种人才的知识面虽然较宽,但缺乏深入研究和创新。

二是“1”字型人才,

(2分)

三是“T”字型人才,这种人才虽然知识面比较宽,但是不能冒尖,缺乏创新。

四是“十”字型人才,

(3分)

七、(60分)

22.请在下面两个作文题目中,任选一个作为文章题目,写一篇文章。

(1)善待责难

(2)守护正直

要求:

①写议论文;②不少于800字;③不得抄袭。

九江一中高二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答案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

(3分)

(2)

(4分)

(3)

(4分)

14.(8分)

(1)

(2)

15.(6分)

(1)云树绕堤沙。

,天堑无涯。

(2)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

(3)想当年,,气吞万里如虎。

(4)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

(5),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6),到黄昏,点点滴滴。

16.(5分)

17.(5分)

18.(5分)

19.(6分)

20.(4分)

21.(5分)二是“1”字型人才,

(2分)

四是“十”字型人才,

(3分)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

   1、D  2、C  3、A 4、D 5、C

  6、A(B“与卫星相比”错。

C原文是“数百颗小行星时隐时现……人们还难以精确计算其轨道”“小行星带大约包括50万颗体积极小的碎块,它们可以被帕洛马山天文台200英寸的天文望远镜拍下来”。

D“根据观测”错,原文是“根据这些小行星与太阳之间的距离进行推算”)

  7、D(最后一段连续用了四次“只有”,目的都是强调小行星的体积之小质量之小)

8、D(A原文是“有智慧的生命”。

B“不显现的小行星”不能计算轨道。

C“不会再有更小的”错。

  9、C.(对:

对答)

  10、B.(A.者:

代词,……的人/助词,表提顿;B.于:

介词,比;C,之:

代词,前置宾语,它,这些情况/助词,定语的标志;D.焉:

代词,她/兼词,在那里。

  11.C

  12、A.(B.文中并没有写樊姬“举荐贤臣”,只有推荐美人。

C.文中只写虞丘子“进贤”有写他“退不肖”。

D.孙叔敖是虞丘于推荐给楚庄王,由楚庄王决定他担任令尹的。

    13.

(1)为什么散朝这么晚?

也许您饥饿疲倦了吧?

(全句意思译对1分,“罢”和“晏”译对各1分)

(2)我听说虞丘子担任楚国丞相十余年,推荐的不是自己的子弟就是同族的兄弟,没有听说他推荐贤人斥退不贤的人,这样做是蒙蔽国君而堵塞贤人进身的路。

(全句意思译对1分,“非……则”、“肖”、“蔽”各式各样分)

  (3)楚庄王让孙叔敖担任令尹,治理楚国三年,楚庄王得以成为霸主。

(全句意思译对1分,“季”和“霸”译对各1分)

  14、

(1)“悲”、“念”(1分),羁旅之悲和思乡之愁(2分)

  

(2)秋风萧瑟、黄叶飘零的景象,既用来衬托旅思乡愁,也可以说是用来比拟诗人的萧瑟心境、飘零旅况。

(3分)

  15、略  

  16

(1)妈妈太与众不同了。

(2)小时候,妈妈不同寻常的言行让我觉得自己的脸都给丢尽了。

(3)以“观察家”的身份注视着家庭成员的一举一动,让伙伴们惊愕。

(每点2分,共6分)

  17、孩子对父母的管教有一种逆反心理。

妈妈以“观察家”的角色出现在孩子们面前以便减少孩子在接受父母教育时的那种对抗。

(5分)

  18、经过“爬树”事件,“我”发现别的妈妈都是“呵斥”孩子,而“我”的妈妈却给予“我”关心、赞扬和鼓励,并由此得到“我”许多伙伴们的认可和赞叹。

“我”体会到了妈妈在教育孩子方面的良苦用心,这令“我”感到十分自豪》(6分)

  19、DE  

  20、买家追捧海外回流的大件器物。

(或海外回流的大件器物颇受买家欢迎。

)  (5分)

  21、

(4分)

  [附]《列女传·楚庄樊姬》译文

  樊姬,是楚庄王的夫人。

楚庄王登上王位之后,喜欢打猎,樊姬不断规劝楚庄王,可是楚庄王依然喜欢打猎,于是樊姬就不吃禽兽肉。

楚庄王改正了过错,处理政事很勤敏。

楚庄王曾经上朝,散朝很晚。

樊姬下殿来迎接他,问:

“为什么散朝这么晚?

也许饥饿疲倦了吧?

”楚庄王说:

“跟贤人在一起,就不知道饥饿疲倦了。

”樊姬问:

“大王所说的贤人是谁啊?

”楚庄王说:

“是虞丘子。

”樊姬听了,掩着嘴荚起来。

楚庄王问:

“你笑什么呢?

”樊姬说:

“虞丘子算是贤臣了,但不能说是忠臣。

”楚庄王问:

“为什么这样说呢?

”樊姬说:

“我伺候大王十一年了,派人到郑国、卫囚寻求贤女献给大王,现在比我贤良的有两人,跟我并列的有七人,我难道不想独占大王的爱宠吗?

我听说堂上女子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