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第五次备课.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976776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29.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语文第五次备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五年级语文第五次备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五年级语文第五次备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五年级语文第五次备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五年级语文第五次备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五年级语文第五次备课.docx

《五年级语文第五次备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语文第五次备课.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五年级语文第五次备课.docx

五年级语文第五次备课

19、谈礼貌

主备人:

张建彬

备课时间:

2007年4月10日

教学目的:

1、学会本课生字,绿线中的生字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懂得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能使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社会生活更加美好。

让学生从小养成以礼待人,使用礼貌语言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初步感知说理性文章的表达方法。

教学方法:

谈话法讨论法朗读法

教具准备:

投影、录音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初读课文。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感知说理性文章的表达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

  1、同学们,我们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文明古国,礼仪之邦”。

人在社会上生活,总要和别人交往。

在人们的交往过程中,一个人是否讲礼貌,往往能反映出这个人的文明素质和文化修养。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篇专门谈礼貌的课文。

  2、板书课题:

谈礼貌齐读。

  学生围绕课题质疑:

  (什么地方要讲礼貌?

礼貌对我们来说有何意义?

……)

  二、初读课文

  1、提出自学要求。

  朗读课文,遇到生字读读生字表上的拼音,读准字音;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把它读流利。

  2、检查:

 

(1)读新词语:

  礼貌 矛盾 咳嗽 思想 情操 

粗暴 纠纷 安慰 文化 修养

 

(2)朗读下列古训或俗话:

  君子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

  礼到人心暖,无礼讨人嫌

 (3)挑选自己认为读得最好的段落,当众读一读,师生评点,随机纠正读错的字音,指导读通句子,读好人物对话。

  三、默读课文

 默读课文,不理解的地方作上标记“?

”,然后提出来。

 (放到下节课讨论)

  四、指导书写生字

  1、学生自读生字,说说哪些字不易写好,哪些地方书写时应注意。

  2、范写下列生字,边写边讲述注意点。

貌、嫌、咳、嗽、鬼

布置作业:

1、完成习字册中练习。

  2、抄写课后习题3的词语。

                    

 

编号:

51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精读课文。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感知说理性文章的表达方法。

  3、教育学生从小学会以礼待人和养成使用礼貌语言的习惯。

教学过程:

一、质疑导入,激发情趣

  上节课,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初读了课文。

我有一个疑问,想请同学们来解决这个问题。

课文讲了好几个有关讲礼貌的故事,可教师想不通:

为什么课题不用《礼貌的故事》,而要用《谈礼貌》作为课题呢?

请同学们读读课文,再讨论讨论。

学生交流,适时点拨。

  学生思考问题

  二、精读感悟,迁移运用

 

(一)精读第一自然段。

  1、自读,思考:

这一段主要讲了什么道理?

  2、自读,交流。

(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为了说明这个道理,作者用了一句古训。

  板书:

君子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

齐读。

  3、、请同学们用课文中的语句来说一说这句古训的意思。

  4、谁能用课文中的有关词语,分别说说“失色于人”、“不失色于人”、“失口于人”、“不失口于人”的意思。

  5、齐读第一自然段,边读边把这个道理记在脑子里。

 

(二)精读第二至第四自然段。

  1、课文用三个小故事来进一步说明讲礼貌的好处。

请同学们先把写故事的语句用括号圈出来,再自由选择一个故事读一读,要注意把故事中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读好。

谁能把故事读得有声有色,就说明他已经读懂了。

  练读,交流读,评点

  板书:

故事说理

  2、现在我们再来看看第一个故事后面的一句话。

  出示:

这正如俗话所说,“礼到人心暖,无礼讨人嫌。

”。

  联系故事内容来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

(讨论、交流、评点)

  完成如下板书:

神态、动作、语言

  3、如果我们把这三段话交换一下位置再读一读,你有什么想说的?

  出示第二自然段中写故事的语言及第三自然段中说理的句子。

  再读第二、三个故事后面的话,再结合故事内容谈谈自己的理解。

(讨论、交流、适时评点)

  板书:

贴切

  小结:

可见,为了说明一个道理,要从不同的角度,选择合适的事例,再根据这个事例进行恰当的说理,才能使人信服。

  4、这一段主要讲了什么?

  读一读,学生讨论、交流。

  三、交流收获,自悟自得

  学习了这篇课文,你取得了哪些收获?

  齐读第五自然段。

  交流。

布置作业:

    

1、完成练习册。

  2、尝试从生活中选择事例,并结合事例说说礼貌待人的好处。

板书设计:

19、谈礼貌              

神态

故事动作

语言

 

                    

编号:

52

练习五

主备人:

张建彬

备课时间:

2007年4月12日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比较准确明白一些新词儿的意思。

2、理解词语大体意思,积累词语并学会运用。

3、用钢笔描红一段话,注意整体布局。

4、通过本次活动,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要求学生在演讲中,说话语句通顺连贯,条理清楚,养成良好的说话态度和语言习惯。

教学重点:

1、让学生比较准确明白一些新词儿的意思。

2、理解词语大体意思,积累词语并学会运用。

教学难点:

通过本次活动,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要求学生在演讲中,说话语句通顺连贯,条理清楚,养成良好的说话态度和语言习惯。

教学方法:

谈话法情景创设法

教具准备:

小黑板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语文与生活诵读与积累

课时目标:

1、让学生比较准确明白一些新词儿的意思。

2、理解词语大体意思,积累词语并学会运用。

教学过程:

一、学习语文和生活

1、学生朗读短文回答问题。

2、学生自由朗读短文。

3、出示:

劲歌劲舞

理解:

风格粗犷、节奏强烈的流行歌曲和现代舞蹈。

4、再读短文,读出感情。

5、结合文中配图,引导学生观察丁大勇手舞足蹈的样子,从而理解新词儿。

6、第二部分

(1)、学生自由读词语。

(2)、齐读、小组读、个人读。

(3)、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这些词都是所谓“新词儿”。

(4)、小组合作交流,教师适时点拨指导。

7、想一想,你还能举出几个这样的新词儿。

二、诵读与积累

1、出示12个词语。

2、学生练习流利朗读12个词语。

要求:

读准字音,尝试理解词语。

3、参考注释如下:

娓娓而谈:

形容说话不知疲倦或婉转动听。

信口开河:

不经思考、不负责任地随口乱说。

夸夸其谈:

说话或写文章浮夸,不切实际。

无稽之谈:

没有根据、无从查考的话。

老生常谈:

原指老先生的平凡议论,今指很平常的话。

4、学生练读

5、开火车读

6、个人读

7、学生试背

8、指名背诵。

 

编号:

53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写好钢笔字和口语交际

课时目标:

1、用钢笔描红一段话,注意整体布局。

2、通过本次活动,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要求学生在演讲中,说话语句通顺连贯,条理清楚,养成良好的说话态度和语言习惯。

教学过程:

一、写好钢笔字

1、指导

(1)指读题目,教师进一步明确练习要求。

(2)要求学生朗读这段话选自《月光启蒙》。

(3)引导学生观察书写的格式,字与字之间,字与标点之间的距离以及每个字放在一行的位置。

(4)让学生说说哪些相邻的字的繁简相差较大,笔画间架结构要均匀。

(5)教师重点指导重点词的间架结构和整体布局。

2、练习

(1)学生练习描红。

(2)教师根据描红情况及时小结。

二、口语交际。

(一)教师谈话;

同学们,这一课我们进行一次“小小即兴演讲会”,因为是“即兴”演讲,所以

由大家一起来定一个话题,大家说今天说什么话题呢?

(学生讨论,教师归纳定一个话题)

(二)提出要求:

根据所定的话题,演讲人要明确自己演讲的主题,快速构思,然后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见解、和感受。

(三)演讲时的注意事项:

演讲时要注意自己的神态大方自然,声音宏亮,语调抑扬错。

(四)先分小组进行,然后每个小组选出两名代表上讲台演讲比赛。

(五)指导学生评议:

在评议时,首先要肯定演讲人的成功之处,再婉转地提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这样的互动才是真正的口语交际,同学们相互之间才能同成长。

(六)教师小结活动情况,表扬这次演讲表现好的同学

 

第六单元

主备人:

张建彬

备课时间:

2007年4月10日

教材简析:

这一组教材有三篇课文,即讲读课文《七律长征》、《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大江保卫战》、实践活动课和练习六。

《七律长征》这是毛泽东同志在红军长征结束时写下的一首诗。

全诗生动地概述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艰难历程,讴歌了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中所表现出的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本文是篇记叙文,讲的是红三军团长征过草地时,因为断粮,彭得怀忍痛命令把自己最喜爱的大黑骡子和其他五头牲口全部枪杀充饥的事,表现了彭德怀爱黑骡子更爱战士的思想感情,赞扬了他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精神。

《大江保卫战》是一篇通讯。

课文浓墨重彩描述人民解放军官兵在大江保卫战中的惊心动魄的场面、铮铮铁汉的英雄本色和感人事迹,表现了人民子弟兵同心协力、英雄无畏的献身精神。

练习5安排了五个项目,内容包括语文与生活、诵读与积累、写好钢笔字、口语交际和学写毛笔字。

教学理念:

本单元讲述的毛泽东、彭德怀及人民子弟兵为了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不怕牺牲、同心协力、同甘共苦的大无畏精神。

结合运用多种文字表现手法,将叙述、描写、抒情对白等熔为一体,富有激情和力度塑造了人民子弟兵的英雄无畏。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和敬爱人民子弟兵的思想感情。

教学目标:

1、学会本单元15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7个只识不写。

理解本课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激发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和敬爱人民子弟兵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学会本单元15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7个只识不写。

理解本课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1、理解课文中几处难懂的句子。

2、了解课文内容,激发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和敬爱人民子弟兵的思想感情。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录音机投影

课时安排:

20、七律长征………………………………………2课时

21、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2课时

22、大江保卫战………………………………………2课时

练习六…………………………………………………2课时

实践活动课……………………………………………1课时

 

编号:

54

20、七律长征

主备人:

张建彬

备课时间:

2007年4月11日

教学目的: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全诗。

2、理解诗句,体会中国工农红军战胜种种艰难险阻,完成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3、认识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重点:

理解长征中红军遇到的艰难险阻和战士们对待困难的态度,领会全诗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体会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和乐观精神。

教学方法:

感悟朗读法

教具准备:

中国地图、录音机。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初读课文

课时目标:

1、认识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解题。

教师简介历史背景:

国民党反动派对红军发动了五次“围剿”。

从1931年到1934年,在毛泽东同志正确路线指引下,红军取得了四次反“围剿”的伟大胜利。

以后,由于王明的错误路线排斥了毛泽东同志的正确领导,造成了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

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为了保存革命力量,红军不得不离开中央苏区根据地,开始长征,北上抗日。

长征途中,1935年4月,党中央在贵州省遵义召开了遵义会议,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同志的领导地位,结束了王明的错误路线对党的统治,从此中国革命转危为安,从胜利走向胜利。

党中央率领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经过福建、江西、广东、湖南、广西、贵州、四川、云南、西康(现已撤销省的建制)、甘肃、陕西等11个省,在整个长征途中,红军爬雪山,过草地,历尽千辛万苦,克服重重困难。

红军战士击溃敌人的多次围追堵截,连续行军二万五千里,终于在1935年10月胜利到达陕北根据地。

1936年10月,第二、四方面军也到达陕北,与第一方面军会合。

毛泽东同志写下了《长征》这首诗,从诗中我们可以体会到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中所遇到种种困难和红军战士在战胜这些困难时所表现的大无畏的革命精神。

二、 初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并提出不理解的问题。

2、范读、教读。

(1)老师先范读课文,明显暗示出诗句停顿节奏。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2)学生按节奏试读,达到能读上口,会停顿的程度。

三、读句、释词。

1、读每一句诗,先理解句中词语的意思。

2、再读诗句,说说每一句话的意思。

布置作业:

1、朗读这首诗。

2、写课后练习读读写写的词语。

                                              

编号:

55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精读课文。

课时目标:

理解长征中红军遇到的艰难险阻和战士们对待困难的态度,领会全诗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朗读全诗。

2、指名背诵并解释全诗。

二、明确教学目标。

三、品诗、品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1、指名读开头两句诗: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师:

这两句是全诗的总起,从1934年10月到1935年10月,红军徒步长征二万余里,纵横十一个省,每天跟敌人,跟饥饿、疲劳、伤病,跟自然界的困难作生死的搏斗。

这中间的艰难险阻是可想而知的,但红军战士对这一切的回答是什么?

你从这里感受到什么?

指导朗读这两句诗,进一步体会诗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自由朗读全诗,思考:

从哪些诗句中可以看出“红军不怕远征难”?

你是怎么想的?

让学生根据下面的提示,在四人小组里练说:

第一步先找出的是那一句。

第二步说说从这句诗中看出红军遇到了什么困难。

第三步说说红军是如何对待困难的。

3、学生交流后,汇报。

4、你能有感情地朗读诗句吗?

5、想象诗句所展示的画面,体会“腾细浪、”“走泥丸”“云崖暖”“铁索寒”等词语中所包含的思想感情。

(1) 轻声读中间四句诗,想象一下红军过五岭、乌蒙,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的情景。

(2)交流。

(3)讨论“腾细浪、走泥丸、云崖暖、铁索寒”这四个词语中包含着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6、红军长征途中征服了万水千山,作者为何只选择五岭、乌蒙、金沙江和大渡河来写?

7、齐读最后两句。

师:

毛泽东用“更喜”来形容什么?

这突出了红军的什么精神?

四、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五、背诵全诗。

六、欣赏歌曲《长征》。

七、总结。

伟大的长征虽然已经过去半个世纪了,但红军的英雄形象还留在我们的记忆中。

布置作业:

扩展阅读。

推荐毛泽东的另一首歌颂长征的词《忆秦娥.娄山关》。

 

编号:

56

21、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

主备人:

张建彬

备课时间:

2007年4月12日

教学目的:

1、分角色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6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会用“艰苦”、“燃眉之急”造句。

3、借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彭德怀与战士同甘共苦的精神。

4、结合课文内容说出“它融进了北进的滚滚铁流,融进了宣传鼓动员的竹板声里”等句子的含义。

教学重点、难点:

1、分角色朗读课文。

2、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彭德怀与战士同甘共苦的精神。

3、结合课文内容说出“它融进了北进的滚滚铁流,融进了宣传鼓动员的竹板声里”等句子的含义。

教学方法:

谈话法朗读法讨论法

教具准备:

录音机、投影仪。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初读课文。

课时目标:

1、学会本课6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会用“艰苦”、“燃眉之急”造句。

2、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

1、 同学们,通过课前搜集资料,你了解哪些红军长征的故事?

(指名说)

2、师针对学生回答,简介一些红军长征的故事。

过渡:

今天我们学习的这个故事就发生在长征最为艰苦的一段历程。

出示课题:

14 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   (让学生齐读)

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

根据学生回答,师简介彭德怀生平。

过渡:

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呢?

请同学们快速读课文。

二、学习课文

1、快速默读课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指名回答(课文记叙了红三军团长征过草地时,因为断粮,彭德怀忍痛命令把自己最喜爱的大黑骡子和其他牲口全部枪杀充饥的事。

2、指名分段读课文,教师随机纠正读音。

3、再读课文,本文按什么顺序写的?

(事情发展的顺序写的。

4、小组讨论课文可以分几段?

每段写了什么?

讨论交流:

第一段:

(1节)讲红军过草地时饥寒交迫,后继部队连野菜都挖不到。

第二段:

(2~20节)讲彭德怀忍痛命令把自己最喜爱的大黑骡子和其他牲口全部枪杀充饥的事

 第三段:

(21节)讲大黑骡子的身影融进北进的滚滚铁流,融进了宣传鼓动员5的竹板声里。

5、指名按分好的段落朗读课文并评议。

三、 指导写生字

布置作业:

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巡视辅

 

编号:

57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精读课文。

课时目标:

1、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彭德怀与战士同甘共苦的精神。

2、结合课文内容说出“它融进了北进的滚滚铁流,融进了宣传鼓动员的竹板声里”等句子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这节课我们来继续学习21课(学生齐读课题)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们知道了什么?

板书:

彭德怀爱大黑骡子

2、这是一头怎样的骡子呢?

(学生找句,读句)

二、学生品读课文,体会思想感情。

(一)理解句子,体会彭德怀对大黑骡子的喜爱。

1、从课文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彭德怀非常喜欢他的大黑骡子?

2、学生一边读,一边找出描写彭德怀喜爱大黑骡子的语句:

理解句子,体会彭德怀对大黑骡子的喜爱。

3、学生读找出的句子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1)相机指导学生理解第一句中“悄悄地”一词的涵义。

(2)对于第四句中的省略号,引导学生展开想像,补充一些令人感动的细节(场面)。

师:

彭德怀这位铁骨铮铮的军人,对待大黑骡子却是如此得深情,下面请同学们把这些话连起来读一读,再来体会体会。

4、学生自由练读这几句话。

(二)感悟彭德怀虽深爱大黑骡子,但更爱战士们的情怀。

1、彭德怀既然那么喜爱他的大黑骡子,为什么还要把它掉?

2、读读课文,对于这个问题,其实课文有一节已经告诉我们了,找找看?

3、齐读第三节。

理解“燃眉之急”什么意思?

近义词(迫在眉睫)。

请用“燃眉之急”造句。

4、“燃眉之急”在课文中指的是什么?

(战士们一个个因饥饿而昏倒在地)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读第一节)

5、是啊,草地上断粮了,战士们的情况已迫在眉睫了,怎么办?

6、所以,彭德怀决定杀坐骑来解决燃眉之急。

你从彭德怀杀骡子看出了什么?

板书:

更爱战士们

7、战士们同意彭德怀杀骡子吗?

战士们在这个问题上是怎样的态度?

师引读课文3——11节

8、请大家找出11——20节描写彭德怀在杀大黑骡子问题上有什么感情变化?

找词语。

9、你能读懂彭德怀“不耐烦”的背后的原因吗?

指导朗读。

谁来读出“怒吼”背后的感情?

引读13——19节

10、“枪声响了。

彭德怀向着斜倒下去的大黑骡子,缓缓地摘下军帽…………”这时的彭德怀又在想些什么?

三、小结。

从这我们可以看出彭德怀爱他的大黑骡子,但是更爱他的战士。

这种深沉的爱,多么感人啊!

同学们,你们能读出这种感受吗?

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然后再进行分角色朗读。

四、分角色朗读课文第二段。

五、引读课文最后一节,为什么说:

“它融进了北进的滚滚铁流,融进了宣传鼓动员的竹板声里”?

六、总结课文,升华主题。

布置作业:

1、分角色朗读课文。

  2、收集有关彭德怀的小故事。

板书设计:

21、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

     爱!

   杀?

   更爱战士!

编号:

58

22、大江保卫战

主备人:

张建彬

备课时间:

2007年4月13日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五自然段。

2、会本课6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会用“惊心动魄”、“闪烁”造句。

3、通过对具体语言材料的阅读赏析,理解含义较为深刻的句子,学习人民子弟兵在洪水恶浪面前,为了保卫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而奋不顾身的大无畏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从课文具体的语言文字中,体会解放军战士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与人民群众的鱼水深情。

教学方法:

情景创设法讨论法

教具准备:

组织学生上网查阅98年抗洪救灾的背景材料,以及抗洪救灾中涌现的可歌可泣感人故事。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初读课文。

课时目标:

初读感知、理清思路、学习第一段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师述:

曾经有这样一首歌唱遍祖国大江南北,许许多多的人为之留下了感动的泪水。

请听——《为了谁》。

2、过渡:

这首歌赞颂了抗洪救灾中英勇无畏的人民子弟兵。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有关1998年抗洪救灾的课文。

3、板书课题:

大江保卫战

4、教师简介背景

5、学生提出感兴趣的问题,归纳整理出几点。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通顺,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肆虐:

肆,不顾一切,任意妄为;虐,残暴狠毒。

任性,凶狠,想怎么就怎么。

本文指洪水凶猛。

铮铮铁汉:

铮铮,形容金属撞击所发出的响亮声音。

形容人刚强无比,是硬汉子。

2、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教师正音。

3、思考分段,简述段意

第一段

(1):

写长江遭遇特大洪水,人民子弟兵打响了大江保卫战。

第二段(2-5):

写我部队官兵在大江保卫战中表现神勇,涌现出许多动人事迹。

第三段(6):

赞扬了人民子弟兵的精神永远铭记在人民心中。

三、学习第一段

1、范读,思考:

这一段写了几层意思?

概括归纳:

一、灾情危急,二、奔赴战场

2、圈画出反映灾情危急的词语、标点,读一读并体会。

“暴雨”、“大暴雨”、“一场接着一场”、“暴怒的巨龙”、“疯狂地撕咬”以及三个“!

”。

3、指导朗读。

4、画出子弟兵奔赴战场的词语,读一读。

5、指导朗读,体会子弟兵们大战洪水的英勇气概。

6、用自己的话说说本段内容。

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

2、朗读课文。

 

编号:

59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精读课文。

课时目标:

通过对具体语言材料的阅读赏析,理解含义较为深刻的句子,学习人民子弟兵在洪水恶浪面前,为了保卫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而奋不顾身的大无畏精神。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指名读词语。

2、齐读第一段,说说主要内容。

二、学习第二段

1、默读,思考:

这一段写人民子弟兵在大江保卫中的动人事迹,主要写了哪几个典型事迹?

(1)   默读。

(2)交流概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