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内科体格检查.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975798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3.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神经内科体格检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神经内科体格检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神经内科体格检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神经内科体格检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神经内科体格检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神经内科体格检查.docx

《神经内科体格检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神经内科体格检查.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神经内科体格检查.docx

神经内科体格检查

第四章神经系统疾病的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之二

2010年08月01日星期日22:

11

四、脑神经检查

   在临床工作中,脑神经检查对神经系统疾病定位诊断有重要意义。

对脑神经进行检查时.应确定是否有异常、异常的范围及其关联情况。

   I一)嗅神经

   属于中枢神经,是特殊的感觉神经。

   1检查方法首先询问患者有无嗅幻觉等主观嗅觉障碍,然后让患者闭目.先后堵塞一侧鼻孔,用带有花香或其他香味(非挥发性、非刺激性气味)的物质如香皂、牙膏和香烟等置于患者受检鼻孔。

患者应该能够区分有无气昧,并说出牙膏与香烟的气味不同即可。

醋酸、乙醇和甲醛溶液等刺激性物质可刺激三叉神经末梢,不宜被用于嗅觉检查。

鼻腔有炎症或阻塞时不能做此检查。

   2异常表现和定位

   

(1)嗅觉丧失或减退:

头面部外伤累及嗅神经常导致双侧嗅觉丧失}嗅淘处病变如脑膜瘤等压迫嗅球、嗅束多引起一侧嗅觉丧失;嗅觉减退也可见于帕金森病和阿尔茨海默病等。

   

(2)嗅觉过敏:

多见于癔症。

   (3)幻嗅:

嗅中枢的刺激性病变可引起幻嗅发作如颢叶癫痫。

幻嗅还可见于精神分裂症、乙醇戒断和阿尔茨海默病等。

   l二)视神经

   属于中枢神经.主要检查视力、视野和眼底。

   l视力代表视网膜黄斑中心凹处的视敏度.分为远视力和近视力。

   

(1)远视力:

通常采用国际标准视力表,自上而下分为12行,被检者距视力表5m.使】_O这一行与被检眼在同一高度,两眼分别检查,把能分辨的最小视标记录下来.例如右眼l_5,左眼L2。

视力的计算公式为V—d/D,V为视力,d为实际看见某视标的距离.D为正常眼看见该视标的距离,如5/10指患者在5m处能看清正常人在10m处能看清的视标,视力为05。

戴眼镜者必须测裸眼视力和矫正视力。

   

(2)近视力:

常用的有标准视力表.被检眼距视标30cm测定,在充足的照明下.分别查左眼和右眼,自上而下逐行认读视标,直到不能分辨的一行为止,前一行标明的视力即代表患者的实际视力。

   正常远视力标准为1.0,如在视力表前1m处仍不能识别最大视标,可从lm开始逐渐移近,辨认指数或眼前手动,记录距离表示视力。

如在50cm处能说出指数,则视力一指数/50cm;如不能辨认眼前手动,可在暗室中用电筒照射眼,记录看到光亮为光感.光感消失为失明。

   2.视野是双眼向前方固视不动时所能看到的空间范围,分为周边视野和中心视野(中央30。

以内)。

   

(1)周边视野检查:

①手动法(对向法)粗略测试.患者与检查者相距约1m对面而坐.测试左眼时,受试者遮其右眼,左眼注视检查者右眼,检查者遮其左眼,用示指或视标在两人中间等距离处分别从颢上、颢下、鼻上和鼻下等方位自周围向中央移动,啊患者看到后告知,可与检查者的正常视野比较。

②用周边视野计可精确测定,常用者为直径3mm的白色视标,半径为330mm的视野计,其范围是鼻侧约60。

.颓侧约90。

,上方约55。

,下方约70。

.外下方视野最大。

   

(2)中心视野检查:

目标可以是检查者的脸,患者遮住一只眼睛,然后询问是否可以看到整个检查者的脸。

如果只能看到一只眼睛或没看到嘴.则可能存在中心视野缺损。

必要时可用精确的视野计检查。

在中心视野里有一椭圆形的生理盲点,其中心在固视点外侧。

   3.眼底检查时患者背光而坐,眼球正视前方。

检查右眼时,医生站在患者右侧.右手持眼底镜用右眼观察眼底;左眼相反。

从离开患者50cm处开始寻找并逐渐窥人瞳孔.观察时限底镜要紧贴患者面部,一般不需散瞳。

正常眼底可见视乳头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缘清楚.色淡红,视乳头中央区域的生理凹陷清晰,动静脉伴行。

动脉色红.静脉色暗,动静脉比例为2,3。

检查后应记录视乳头的形状大小、色泽、边缘以及视网膜和血管情况。

4异常表现和定位

(1)视力障碍和视野缺损:

单侧视交叉前和双侧视交叉后病变均可引起视力减退.如双侧视皮质病变可导致皮质盲。

视觉传人通路上的病变可引起视野缺损,如一侧枕叶病变出现对侧偏盲和黄斑回避。

视交叉中部病变(如垂体僧,颅咽管瘤)使来自双眼鼻侧的视网膜纤维受损,引起双颞侧偏盲;视束或外侧膝状体病变引起对侧同向性偏盲;视辐射下部受损(颢叶后部病变)引起对侧同向性上象限盲.视辐射上部受损(顶叶肿瘤或血管病变)引起对侧同向性下象限盲。

   

(2)视乳头异常(图43):

①视乳头水肿(papllled…):

是最常见的视乳头异常,表现为视乳头异常粉红或鲜红,边缘模糊,血管被肿胀的视乳头拱起.静脉扩张,可见出J衄和渗出,是颅内压增高的客观体征。

②视神经萎缩(opuca订。

phy):

根据病因分为原发性视神经萎缩和继发陛视神经萎缩,前者表现为视乳头普遍苍白而边界清楚t见于中毒、眶后肿瘤直接压迫、球后视神经炎、多发性硬化、部分异常变性病等。

继发性视神经萎缩表现为视乳头普遍苍白而边界不清楚.常见于视乳头水肿和视乳头炎的晚期等。

(三)动眼、滑车和展神经

三对脑神经共同支配眼球运动.可同时检查。

1.外观观察睑裂是否对称,是否有E睑下垂。

观察眼球有否前突或内陷,斜视和同向偏斜,眼震等自发运动。

   2眼球运动让患者头部不动,两眼注视检查者的手指.并随之向各方向转动,并检查辐辏动作。

观察有否眼球运动受限及受限方向和程度•有无复视和眼球震颤•

   3.瞳孔及其反射观察瞳孔大小、形状、位置及是否对称。

正常瞳}L呈规则圆形•双侧等大,位置居中,直径3~4mm。

小于2mm为瞳孔缩小,大于5Ⅱ蚰为瞳孔扩大•但儿童的瞳孔稍太,老年人稍小。

需要在亮处和暗处分别观察瞳孔大小以及以下内容:

   

(1)对光反射(1ightreflex):

是光线刺激引起的瞳孔收缩•感光后瞳孔缩小称为直接对光反射.对侧来感光的瞳孔也收缩称为间接对光反射。

检查时嘱患者注视远处•用电筒光从侧方分别照射瞳孔,观察收缩反应是否灵敏和对称。

如受检侧视神经损害,则直接和问接光反射均迟钝或消失I如受检侧动眼神经损害,则直接光反射消失•间接光反射保留。

   

(2)调节反射(一…odat…renex):

患者两眼注视远方,再突然注视面前20cm娃正上方的近物(辐辏动作).出现两眼会聚、瞳孔缩小。

4异常表现和定位

(1)眼睑下垂(ptosls):

H…er综合征、动眼神经麻痹、外伤等可引起单侧眼睑下垂。

MlllerFlsher综合征可引起双侧眼睑下垂。

单侧或双侧眼睑下垂也可见于某些肌病和神经肌肉接头疾病.需注意鉴别。

   

(2)眼外肌麻痹(extraocul……kpal—sy):

①中枢性眼肌麻痹:

如核上性水平凝视麻痹见于脑外伤、丘脑出血及暴及脑桥的血管病、变性病和副肿瘤性脑病}垂直凝视麻痹见于影响到中脑被盖区的广泛病变。

核问性眼肌麻痹和一个半综合征多见于脑卒中和多发性硬化。

②周围性眼肌麻痹:

可见于动眼、滑车和展神经核性和神经本身的损害(图44)•如各种脑干综合征、海绵窦病变、脑动脉瘤和天幕裂孔疝等。

   (3)眼球震颤(。

岬姐鲫us):

可表现为钟摆样、急跳性、凝视诱发性、垂直样、跷跷板样和旋转性眼震等,见于多种病因,如前庭(中枢性或周围性)和小脑性病变等。

检查时应记录出现眼震时的凝视位置、方向、幅度,有否有头位改变等诱发因素和眩晕等伴随症状。

   (4)瞳孔(pupiI);单纯瞳7L不等大可见于20%的正常人群.通常这种差异<1一。

瞳孔异常通常为一侧性,扩大见于中脑顶盖区病变、动眼神经麻痹、睫状肌及其神经节内副交感神经病变,缩小见于交感神经通路病变、阿罗瞳孔等。

除大小不等外,瞳孔异常表现还包括反应差和形状不规则等。

检查瞳孔的大小、反应性和形状可为评价自视神经到中脑的神经系统通路病变提供信息。

   (四)三叉神经

   为混合神经,主要支配面部感觉和咀嚼肌运动。

   1.面部感觉用圆头针、棉签末端搓成的细毛及盛冷热水试管(或音叉表面)分别测试面部i叉神经分布区皮肤的痛、温和触觉,用音叉测试振动觉,两侧及内外对比。

   2咀嚼肌运动首先观察是否有颞肌、咬肌萎缩。

检查肌容积时.嘱患者张闭口,同时用双手触诊双侧颞肌或咬肌。

检查咬肌和颞肌肌力时+用双手压紧双侧颚肌或咬肌.让患者做咀嚼动作,感知两侧肌张力和肌力是否对称等。

检查翼状肌时,嘱患者张口,以上下门齿中缝为标准,判定下颌有无偏斜.如下颌偏斜提示该侧翼状肌瘫痪.健侧翼状肌收缩使下颌推向病侧(图45)。

   3反射

   

(1)角膜反射(……ITeflex)(V-一Ⅶ反射):

检查者用细棉絮轻触角膜外缘,正常表现为双眼瞬目动作t受试侧瞬目称为直接角膜反射.对侧瞬目为间接角膜反射。

细棉絮轻触结合膜也可引起同样反应,称为结合膜反射。

叩击眉间区,正常表现为双眼瞬目动作不超过10次,称为眉间反射。

   

(2)下颌反射(J…eflex)(V。

一V。

反射):

嘱患者略张口,检查者将拇指置于患者下颁中央,然后轻叩拇指,引起患者下颌快速上提,正常人一般不易引出。

   4异常表现及定位三叉神经眼支、上领支或下颌支区域内各种感觉缺失见于周嗣性病变;洋葱皮样分离性感觉障碍见于核性病变;咀嚼肌无力或萎缩见于三叉神经运动纤维受损I前伸下额时,中枢性三叉神经损害下颌偏向病灶对侧,周围性(核性及神经本身)三叉神经损害下颌偏向病灶同侧}检查一侧角膜反射发现双侧角膜反射消失.见于受试侧三叉神经麻痹,此时健徊q受试则双侧角膜反射存在;下颌反射活跃,见于双侧锥体束病变。

   (五J面神经

   为混合神经,主要支配面部表情肌运动.尚支配舌前2,3昧觉纤维。

   l_面肌运动先观察额纹、眼裂、鼻唇沟和口角是否对称、有无肌痉挛.然后让患者做蹙额、皱眉、瞬目、示齿、鼓腮和吹哨等动作.可分别检查面神经的五个周围分支:

①颞支:

皱眉和蹙额;②颧支:

用力团目.使眼睑不被检查者扒开;③颊支:

笑、露齿和鼓腮l④下颁缘支:

撅嘴、吹哨l⑤颈支:

使口角伸向外下。

玲笑。

观察有无瘫痪及是否对称。

   2感觉首先检查患者的味觉。

嘱患者伸舌,检查者以棉签蘸少许食糖、食盐、醋或奎宁溶液,轻涂于一侧舌前2,3,患者不能讲话、缩舌和吞咽,然后让患者用手指出事先写在纸上的甜、成、酸、苦四个字之一。

患者于测试前要禁食和禁烟数小时,测试时需屏气以避免嗅觉的干扰。

先试可疑侧.再试对侧,每试一种溶液需用温水漱口。

面神经损害可使舌前2,3味觉丧失。

此外,尚需检查外耳道和耳后皮肤的痛、温和触觉及有无疱疹;询问患者是否有听觉过敏现象。

3.反射

(1)角膜反射:

见第V对脑神经。

(2)眼轮匝肌反射:

检查者的拇、示指将患者的外眦拉向一侧.用诊锤敲击拇指可引起同侧眼轮匝肌明显收缩(闭日),对侧眼轮匝肌轻度收缩。

周围性面瘫时眼轮匝肌反射减低,中枢性面瘫面肌痉挛时此反射增强。

   (3)掌颏反射:

敲击或划手掌引起同侧颏肌收缩,该病理反射提示锥体束受损。

双侧掌颏反射阳性也可见于正常老年人。

   4.副交感滕状神经节或其附近病变可导致同侧泪液减少.膝状神经节远端病变可导致同侧泪棱增多。

5主要异常表现及定位

(1)周围性面瘫导致眼裂上、下的面部表情肌均瘫痪,表现为患侧鼻唇淘变浅,瞬目减慢、皱纹减少以及眼睑闭合不全.睫毛征阳性。

正常人在强力闭眼时,睫毛多埋在上下眼睑之中;当面神经麻痹时,嘱患者强力闭眼.则腱毛外露(图46),称睫毛征阳性,可见于面神经管病变、Bel】麻痹等。

刺激性病变可表现为面肌痉挛。

   

(2)中枢性面瘫只造成眼裂以下的面肌瘫痪。

可见于脑桥小脑脚肿瘤。

颅底、脑干病变等。

I六】位听神经

分为蜗神经和前庭神经两部分。

1蜗神经常用耳语、表声或音叉进行检查,声音由远及近.测量患者单耳(另侧塞住)能够听到声音的距离,再同另侧耳比较,并与检查者比较。

用电测昕计检测可获得准确资料。

   

(1)Ri…试验:

比较骨导(b㈣Ⅱductlon.Bc)与气导(ai…nductlon,Ac)的听敏度.将振动的音叉(频率128Hz)置于受试者耳后乳突部(骨导).听不到声音后速将音叉置于该侧耳旁(气导),直至气导听不到声音t再检查另一侧。

正常情况下,气导能听到的时间长于骨导能听到的时同,即气导>骨导,称为R…e试验阳性。

传导性耳聋时.骨导>气导.称为R…e试验阴性l感音性耳聋时,虽气导>骨导.但两者时间均缩短。

   

(2)weber试验:

将振动的音叉置于患者额顶正中,比较双侧骨导。

正常时两耳感受到的声音相同,传导性耳聋时患侧较响,称为weber试验阳性;感音性耳聋时健侧较响.称为weber试验阴性。

   2前庭神经检查时可观察患者的自发性症状如眩晕、呕吐、眼球震颤和平衡障碍等.也可进行冷热水试验和转椅试验,分别通过变温和加速刺激引起两侧前庭神经核接受冲动不平衡而诱发眼震。

玲热水试验时患者仰卧,头部抬起30。

-灌注热水时眼震快相向同侧.冷水时快相向对侧.正常时眼震持续1_5~2秒.前庭神经受损时该反应减弱或消失。

转椅试验让患者闭目坐在旋转椅上.头部前屈80。

,向一侧快速旋转后突然停止,让患者睁服注视远处,正常应出现快相与旋转方向相反的眼震,持续约30秒,如<15秒提示前庭功能障碍。

   3异常表现和定位蜗神经的刺激性病变出现耳鸣,破坏性痛变出现耳聋。

传导性耳聋见于外耳或中耳病变;感音性耳聋主要见于内耳或耳蜗神经病变。

眩晕、呕吐、眼球震颤和平衡障碍见于前庭神经病变;玲热水试验和转椅试验有助于前庭功能障碍的评价。

   (七)舌咽神经、迷走神经

   二者在解剖与功能上关系密切.常同时受累,故同时检查。

   1.运动检查患者发音是否有声音嘶哑、带鼻音或完全失音,嘱患者发“啊”音.观察双侧软腭抬举是否一致,悬雍垂是否偏斜。

一侧麻痹时t病侧腭弓低垂,软腭上提差.悬雍垂偏向健侧(图4—7)I双侧麻痹时,悬雍垂虽居中,但双侧软腭抬举受限,甚至完全不能。

此外需询问患者是否有饮水呛咳。

2感觉用棉签或压舌板轻触患者两侧软腭及咽后壁黏膜,询问其有无感觉。

3.味觉舌咽神经支配舌后1/3味觉,检查法同面神经。

4.反射

(1)咽反射(g“greflex):

嘱患者张口,用压舌板分别轻触两侧咽后壁.正常出现咽肌收缩和舌后缩(作呕反应),舌咽、迷走神经损害时。

患侧咽反射减弱或消失。

(2)眼心反射(…10cardl…eflex):

检查者用中指与示指对双侧眼球逐渐施加压力20~30秒.正常人脉搏可减少lo~12欢/分。

此反射由i叉神经眼支传人,迷走神经心神经支传出.迷走神经功能亢进者反射加强(脉搏减少12次/分以上),迷走神经麻痹者反射减退或捎失。

   (3)颈动脉窦反射(c…tlds…srdJex):

检查者用示指与中指压迫一侧颈总动脉分叉处引起心率减慢,反射由舌咽神经传人,由迷走神经传出。

颈动脉窦过敏患者按压时可引起心率过缓、血压下降和晕厥.须谨慎行之。

   5,异常表现和定位

   (】)真性球麻痹:

一侧或双侧舌咽、迷走神经下运动神经元损害引起唇、腭、舌和声带麻痹或肌肉本身的无力被称为真性球麻痹。

一倒舌咽、迷走神经麻痹时吞咽困难不明显。

   

(2)假性球麻痹:

双侧皮质脑干束受损产生假性球麻痹,咽反射存在甚至亢进,而肌肉萎缩不明显,常伴有下颌反射活跃和强哭强笑等。

   (∞迷走神经受刺激时可出现咽肌、舌肌和胃痉挛。

   l八)副神经

   为运动神经,司向对侧转颈及同侧耸肩。

检查时让患者对抗阻力向两侧转颈和耸肩(图48),检查胸锁乳突肌和斜方肌上部功能,比较双侧的肌力和坚实度。

副神经损害时向对侧转颈和同侧耸肩无力或不能.同侧胸锁乳突肌和斜方肌萎缩、垂肩和斜颈。

(九)舌下神经

为运动神经.常与舌咽、迷走神经一起引起真性球麻痹。

观察舌在口腔内位置及形态,然后观察有否伸舌偏斜、舌肌萎缩和肌束颤动。

嘱患者做舌的侧方运动,以舌尖隔着面颊顶住检查者手指,比较两侧舌肌肌力。

异常表现及定位:

①核下性病变伸舌偏向病侧.伴同侧舌肌萎缩。

双侧舌下神经麻痹时舌不能伸出口外.出现吞咽困难和构音障碍;②核性损害除上述棱下性病变的表现外,还可见舌肌束颤;③一侧核

上性损害伸舌偏向病灶对侧,无舌肌萎缩或束颤。

五、运动系统检查

   运动系统检查包括观察肌容积、肌张力、肌力、不自主运动、共济运动,姿势和步态等。

可检测患者主动运动或对抗阻力的能力.并观察肌肉的运动幅度和运动持续时间。

(一)肌容积(r11IJsckbulk)

观察和比较双侧对称部位肌肉体积,有无肌萎缩、假性肥大t若有观察其分布范围。

除用肉眼观察外.还可以比较两侧肢体相同部位的周径,相差大于1cm者为异常。

观察有无柬颤,还可以用叩诊锤叩击肌腹诱发束颤。

下运动神经元损害和肌肉疾病可见肌萎缩;进行性肌营养不良可见肌肉假肥大.表现为外观肥大、触之坚硬.但肌力弱.常见于腓肠肌和三角肌。

   

(二)肌张力(Mcktone)

   是肌肉松弛状态的紧张度和被动运动时遇到的阻力。

检查时嘱患者肌肉放松,触摸感受肌肉硬度.并被动屈伸肢体感知阻力。

   1.肌张力减低表现为肌肉弛缓柔软.被动运动阻力减低,关节活动范围扩大。

见于下运动神经元病变(如多发性神经病、脊髓前角灰质炎)、小脑病变,某些肌源性病变以及脑和脊髓急性病变的休克期等。

   2.肌张力增高表现为肌肉较硬.被动运动阻力增加,关节活动范围缩小.见于锥体系和锥体外系病变。

前者表现为痉挛性肌张力增高,上肢屈肌和下肢伸肌张力增高明显.被动运动开始时阻力大,终了时变小.称为折刀样肌张力增高;后者表现为强直性肌张力增高.伸肌与屈肌张力均增高,向各方向被动运动时阻力均匀.也称为铅管样(不伴震颤)或齿轮样肌张力增高(伴震颤),见图4—9。

{=)肌,】(㈣clestrength)

是指肌肉的收缩力,一般以关节为中心检查肌群的伸、屈、外展、内收、旋前和旋后等功能.适用于上运动神经元病变及周围神经损害引起的瘫痪。

但对单神经损害(如尺神经、正中神经、桡神经、腓总神经)和局限性脊髓前角病变(如脊髓前角灰质炎),需要对相应的单块肌肉分别进行检查。

   1.六级(O~5级)肌力记录法检查时让患者依次做有关肌肉收缩运动.检查者施于阻力,或嘱患者用力维持某一姿势时,检查者用力改变其姿势,以判断肌力(表43).

   2肌群肌力测定可分别选择下列运动:

①肩:

外展、内收;②肘:

屈、伸;③腕:

屈.伸;④指:

屈、伸;⑤髋:

屈、伸、外展、内收;@膝:

屈、伸}⑦踝:

背屈、跖屈;⑧趾:

背屈、跖屈;◎颈:

前屈、后伸;⑩躯干:

仰卧位抬头和肩,检查者给予阻力.观察腹肌收缩力:

俯卧位抬头和肩.检查脊旁肌收缩力.

   4.轻瘫检查法不能确定的轻瘫可用以下方法检查:

①上肢平伸试验:

双上肢平举.掌心向上.轻瘫侧上肢逐渐下垂和旋前(掌心向内),见图410A。

②Ba一分指试验:

相对分开双手五指并伸直,轻瘫侧手指逐渐并拢屈曲。

③小指征:

双上肢平举.手心向下,轻瘫侧小指常轻度外展。

④Jack一征:

仰卧位双腿伸直,轻瘫侧下肢常呈外旋位。

⑤下肢轻瘫试验:

俯卧位,双膝关节均屈曲成直角,轻瘫侧小腿逐渐下落.见图4—10B。

   (四)不自主运动(1nvc】luntarym【)v㈣t)

   观察患者有否不能随意控制的舞蹈样动作、手足徐动、肌束颤动、肌痉挛、震颤(静止性、动作性和姿势性)和肌张力障碍等.以厦出现的部位、范围、程度和规律.与情绪,动作、寒冷、饮酒等的关系,并注意询问既往史和家族史。

   (五)共济运动(c00rdlnati㈣o帆nt)

   首先观察患者日常活动,如吃饭、穿衣、系纽扣、取物、书写、讲话、站立及步态等是否协调.有无动作性震颤和语言顿挫等.然后再检查以下试验:

   1.指鼻试验(flngePt…setest):

嘱患者用示指受触及前方距其05m检查者的示指,再触自己的鼻尖.用不同方向,速度,睁跟与闭眼反复进行,两侧比较。

小脑半球病变可见指鼻不准,接近目标时动作迟缓或出现动作(意向)性震颤t常超过目标(过指).称为辨距不良(dy…tna)。

感觉性共济失调睁眼指鼻时无困难.闭跟时发生障碍(图411)。

   2.反击征也称为Hol…反跳试验。

嘱患者收肩屈肘,前臂旋后、握拳.肘关节放于桌上或悬空靠近身体,检查者用力拉其腕部.受试者屈肘抵抗,检查者突然松手。

正常情况下屈肘动作立即停止,不会击中自己。

小脑疾病患者失去迅速调整能力,屈肘力量使前臂或掌部碰击自己的肩膀或面部(图412)。

   3跟一膝一胫试验(heelk—sh…吲)取仰卧位.上举一侧下肢,用足跟触及对侧膝盖.再沿胫骨前缘下移(图413)。

小脑损害抬腿触膝时出现辨距不良和意向性震颤,下移时摇晃不稳;感觉性共济失调闭眼时足跟难寻到膝盖。

4.轮替试验嘱患者用前臂快速旋前和旋后(图4—14),或一手用手掌、手背连续交替拍打对侧手掌.或用足趾反复快速叩击地面等。

小脑性共济失调患者动作笨拙,节律慢而不协调,称轮替运动障碍(dlsdladochok…la)。

   5.起坐试验取仰卧位。

双手交叉置于胸前.不用支撑设法坐起。

正常人躯干屈曲井双腿下压,小脑病变患者髋部和躯干届曲,双下肢向上抬离床面,起坐困难,称联合屈曲征。

   6.闭且难立征试验(RombergtPsT)患者双足并拢站立.双手向前平伸、闭日(图4—15)。

闭眼时出现摇摆甚至跌倒t称为R0mberg征阳性,提示关节位置觉丧失的探感觉障碍。

后索病变时出现感觉性共济失调,睁眼站立稳.闭跟时不稳;小脑或前庭病变时睁眼闭服均不稳,闭眼更明显。

小脑蚓部病变向前后倾倒,小脑半球和前庭病变向病侧慷倒。

   (六)姿势与步态(stanceandgalt)

   检查者须从前面、后面和侧面分别观察患者的姿势、步态、起步情况、步幅和速度等。

要求患者快速从坐位站起.以较慢然后较快的速度正常行走,然后转身。

要求患者足跟或足尖行走,以及双足一前一后地走直线。

走直线时可令患者首先睁眼然后闭眼.观察能否保持平衡。

站立时的阔基底和行走时的双足距离宽提示平衡障碍,可见于小脑和感觉性共济失调、弥漫性脑血管病变和额叶病变等。

   常见异常步态包括痉挛性偏瘫步态、痉挛性截瘫步态、慌张步态、摇摆步态、跨阈步态、感觉性共济失调步态、小脑步态等,详见第三章步态异常。

六、感觉系统检查

   感觉系统检查主观性强,宜在环境安静、患者情绪稳定的情况下进行。

检查者应耐心细致,尽量使患者充分配合。

检查时自感觉缺失部位查向正常部位.自肢体远端查向近端,注意左右、远近端对比.必要时重复检查.切忌暗示性提问,以获取准确的资料。

   

(一)浅感觉(superflclalsensatlon)

   1.痛觉检查时用大头针的尖端和钝端交替轻刺皮肤.询问是否疼痛。

   2触觉检查时可让患者闭目,用棉花捻成细条轻触皮肤,询问触碰部位.或者让患者随着检查者的触碰数说出“1、2、3…”。

   3.温度觉用装冷水(O~10℃)和热水(40~;o℃)的玻璃试管.分别接触皮肤,辨别冷、热感。

如痛、触觉无改变,一般可不必再查温度觉。

如有感觉障碍,应记录部位、范围和是否双侧对称等。

   

(二)深感觉(deepsensatlontpr。

p‘IoceptI…黜satlon)

   】_运动觉患者闭目,检查者用拇指和示指轻轻夹住患者手指或足趾末节两侧.上下移动5。

左右,让患者辨别“向上”、“向下”移动,如感觉不明显可加大活动幅度或测试较大关节。

   2位置觉患者闭目.检查者将其肢体摆成某一姿势,请患者描述该姿势或用对侧肢体模仿。

   3振动觉将振动的音叉柄置于骨隆起处,如手指、桡尺骨茎突、鹰嘴、锁骨、足趾.内外踝、胫骨、膝、髂前上棘和肋骨等处,询问有无振动感和持续时间,并两侧对比。

   (三)复合(皮质)感觉(synesthesi㈣satlon,corflcalsensation)

   l定位觉患者闭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