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培训师基础知识整理.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974932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48.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培训师基础知识整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企业培训师基础知识整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企业培训师基础知识整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企业培训师基础知识整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企业培训师基础知识整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企业培训师基础知识整理.docx

《企业培训师基础知识整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培训师基础知识整理.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企业培训师基础知识整理.docx

企业培训师基础知识整理

第一章:

职业道德基本常识(P2-P10)

1、道德与职业道德

2、职业态度

3、职业道德守则

一、道德与职业道德模块(知识点部分):

1、道德的基本含义(P4):

道德是人们对自身所依存的社会关系的一种自觉反映形式,是依靠教育、舆论和人们内心信念的力量,来调整人们之间相互关系的观念、原则、规范、准则等的总合10·11。

※道德的性质、作用和发展变化都与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相适应09·11/10·11。

2.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P4):

其基本原则是集体主义。

其核心是为人民服务,也是其区别于其他社会形态道德原则的显著标志。

其基本要求是“五爱”(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10·11。

3、社会主义道德的具体表现形式(P4):

社会主义道德是由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具体形式体现的09·05/10·11。

反应个人道德修养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集中表现的是社会公德;社会和谐的基础是家庭美德;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

4、职业道德的基本含义(P4):

职业道德是指从事一定职业的人,在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行为准则,责任和义务09·05。

5、职业道德与职业培训工作的关系(P5):

1.促进职业培训事业的发展(内在驱动力);

2.调节人际关系和行为(内外协调力);

3.赢得职业声誉(外在表现力)。

二、职业态度模块(知识点部分):

1、职业态度的基本含义(P8):

职业态度是指从业人员对所从事职业的看法、认识及其在工作中的表现09·05/11·11/12·05。

2、职业态度对职业培训工作的影响(P8):

1.端正职业态度是做好职业培训工作的前提;

2.端正职业态度可以促进职业培训工作能力的提高。

3、职业态度的行程与培养(P9):

培训师的职业态度决定了质量和效果。

因此,良好的职业态度的形成与培养则成为能否做好职业培训工作的关键。

1.加强自我修养意识,提高思想境界;

2.树立终身学习意识,增强创新能力;

3.树立团队精神,增强合作意识。

三、职业道德守则模块(知识点部分):

1、职业道德守则的基本含义(P12):

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必须遵守的职业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是所有从业人员应该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

2、培训师职业道德守则的基本内容(P13):

“爱岗敬业、恪尽职守、遵纪守法、为人师表、勤于钻研、精益求精、以人为本、开拓创新、促进发展”

3、培训师职业道德守则的含义(P13):

1.爱岗敬业、恪尽职守。

1.热爱本职,兢兢业业;

2.勤奋敬业,任劳任怨;

3.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

2.遵纪守法、为人师表。

1.学习法律知识,增强法制观念;

2.严格要求自己,遵守法律章程;

3.勤于钻研、精益求精。

1.情分好学,刻苦专研;

2、精益求精,积极进取;

4.以人为本、开拓创新。

1.提高认识、勇于创新;

2.积极思考、敢于探索);

5.提高素质、促进发展。

1.积极参加各种政治和业务进修,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2.积极参加时间活动,不断提高业务水平。

4、职业道德守则对实际工作的作用(P17):

在实际工作中,培训师只有遵守职业道德守则,才能履行岗位职责,更好地位人才培养和企业发展服务。

1.提高觉悟和修养,形成良好、稳定的职业道德品质,自觉按照道德行为准则办事;

2.提高以法律和职业纪律对自身的约束力,工作中以身作则,遵纪守法;

3.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对工作一丝不苟,尽职尽责;

4.增强服务意识和创新意识,提高管理和教学水平。

 

第二章职业教育培训政策法规解读(P18-P46)

1、《宪法》法律对职业教育培训的相关要求;

2、职业教育培训政策法规解读;

3、职业教育培训有关规章制度解读。

一、《宪法》对职业教育培训的相关要求模块(知识点部分):

1、《宪法》的基本含义(P20):

国家根本大法。

由最高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修改,并颁布实施,是其他法律制定的原则和基本依据。

2、法律的基本含义(P20):

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修改和颁布实施,是强制约束性文件。

如《劳动法》、《职业教育法》等09·05

3、《宪法》有关职业教育培训的基本内容(P20):

19条“国家举办和发展各种学校和教育,包括职业教育,对劳动者进行政治、文化、科学、技术、业务的教育”;42条“公民有劳动的权力和义务……”、“国家对就业前的公民进行必要的劳动就业训练”;46条“……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力和义务

4、《劳动法》有关职业教育培训的基本内容(P21):

第3条“劳动者享有接收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力”。

第一次将职业培训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列入;首次明确提出“开发劳动者的职业技能”的概念10·11。

第8章职业培训发展的目标、职责、原则和制度。

体现了重要性和法律保障。

1.目标。

第66条从法律上确定了国家发展职业培训事业的基本目标;

2.职责。

第67条规定国家劳动行政部门、教育行政部门和其他相关业务部门对职业教育培训事业的发展应所应承担的责任;

3.原则。

第68条规定确定“先培训、后上岗”的法律原则;

4.制度。

第68条“……按照国家规定提取和使用职业培训经费”,第69条“………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从法律层面确定职业培训基本制度体系,首次以法律形式对职业培训经费的提取、使用等问题作出明确要求,首次在法律中提出证书制度。

5.意义。

首次明确法律规范,提供法律保障

5、《职业教育法》的基本概况(P22):

根据《教育法》和《劳动法》制定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包括了:

总则-职业教育体系-职业教育的实施-职业教育的保障条件-附则(共5部分

6、《职业教育法》有关职业教育培训的内容(P23):

1.职业教育培训体系。

《职业教育》进一步明确了我过职业教育培训的体系,包括3个方面:

1、职业学校教育;2、职业培训;3、其他培训;

2.主要职责。

《职教法》明确提出了各级政府、行业组织、企业、事业单位、办学机构在职业教育培训方面的主要职责。

包括:

1、各级政府的主要职责;2、行业组织和企业。

事业单位的组要职责;3、职业培训实体的职责;

3.保障条件。

《职教法》中还明确了职业教育培训的经费、师资、设施条件等方面的保障措施。

1、经费来源;2、师资建设;3、设施服务;

7、《民办教育促进法》的基本内容介绍(P25):

共十章、68条。

包括:

总则-设立-学校的组织与活动-教室与受教育者-学校资产与财务管理-管理与监督-扶持与奖励-变更与终止-法律责任-附则。

8、《就业促进法》的基本内容介绍(P27):

确立了一个方针、树立了一面旗帜、明确了六大责任、建立了五项制度、制定了十大政策,简称“116510”。

一个方针:

坚持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方针;一面旗帜:

高举公平就业的旗帜,努力创造公平就业的环境,反对就业歧视09·11;六大责任:

发展经济和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就业岗位、制定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规范人力资源市场、完善就业服务、加强职业教育和培训、提供就业援助;五项制度:

建立各级政府和劳动保障部门对就业工作组织领导的政府责任制度;建立对劳动者就业的公共就业服务与就业援助制度;建立加强对劳动力市场行为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管理制度;建立加强对人力资源素质提升的职业能力开发制度;建立加强事业之力的事业保险与预防制度;十大政策:

有利于促进就业的产业政策;有利于促进就业的财政政策;有利于促进就业的税收政策;有利于促进就业的金融政策;有利于城乡统筹的就业政策;有利于区域统筹的就业政策;有利于群体统筹的就业政策;有利于灵活就业形势的劳动和社会保险政策;对困难群体的就业援助政策;失业保险存进就业和预防失业的政策。

二、职业教育培训政策法规解读模块(知识点部分):

1、职业教育培训行政法规的基本含义(P32):

是我国当前职业培训的重要依据。

2、《关于加强职工教育工作的决定》的主题框架与主要内容(P32):

从职工教育的指导思想、工作宗旨、目标、管理制度和措施等10个方面做出规定。

1、……都要十分重视职工教育;2、……制定职工教育的长远规划和具体计划;3、……制定教学计划,明确培养目标与标准……考试制度……晋级安排工作的依据之一;4、建立专职教师为骨干,与兼职教师相结合的教师队伍……按职工总数的千分之三到千分之五比例;5、教育经费按照…工资总额的1.5%--2.5%提出,在企业成本中开支;6、…建立健全专职机构,给教师创造跟多的进修机会。

具有法典意义,指明方向,奠定基础。

3、《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主要内容(P33):

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坚持实行“先培训、后上岗”的就业制度。

4、《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的主要内容(P34):

《决定》明确了职业教育办学的指导思想和方针。

《决定》指出,职业教育要为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为经济结构和转变增长方式服务《决定》明确,以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为职业院校教育教学考核的重要指标。

《决定》明确了依靠行业、企业发展职业教育的办学策略。

《决定》指出,企业要强化职工培训,提高职工素养。

《决定》第七部分专门对就业准入制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作了规定和要求。

《决定》指明了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决定》要求逐步提高生产服务一线技能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的社会地位和经济收入。

5、《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的主要内容(P35):

《意见》分七部分,共十九条内容。

《意见》要求,加快推进人才强国战略,切实把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任务来抓。

《意见》阐释了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政治和经济意义。

《意见》明确提出了今后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政策措施,是党中央、国务院在“十一五”开局之际对高技能人才工作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

《意见》强调,要从培养、选拔、评价、激励、事业、流动、交流、保障八个环节入手,完善高技能人才工作体系。

《意见》指出,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建立和完善高技能人才考核评价、竞赛选拔和技术交流机制。

《意见》要求,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建立政府、企业、社会多渠道筹措的高技能人才投入机制。

创新人才工作机制和优化环境,本着不唯学历、不唯资历、不唯省份、不唯职称的基本原则,以品德、知识、能力、业绩作为人才评价的根本标准09·11。

6、《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的主要内容(P36):

1.明确了职业教育办学的指导思想和方针。

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

2.明确,以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为职业院校教育教学考核的重要指标。

3.明确了依靠行业、企业发展职业教育的办学策略。

4.指出,企业要强化职工培训,提高职工素质。

要认真落实一般企业按照员工工资总额的1.5%足额提取教育培训经费。

从业人员技术要求高,培训任务中可按2.5%的规定。

5.专门对就业准入制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做了规定和要求。

执行“先培训、后就业”、“先培训、后上岗”的规定。

6.职业教育要为提高劳动者组织特别是职业能力服务。

实施以提高职业技能为重点的承认继续教育和再就业培训工程。

7、《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的主要内容(P39):

5+1计划“新技师培养带动计划”、“技能再就业计划”、“能力促创业计划”、“农村劳动力技能就业计划”、“国家技能资格导航计划”、“技能敢为对接行动”

《意见》强调,要从培养、选拨、评价、激励、使用、流动、交流、保障八个环节入手,完善高技能人才工作体系。

《意见》还强调,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政府是主导,行业、企业是主体,要建立高技能人才校企合作培养制度10·11。

《意见》指出,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建立和完善高技能人才考核评价、竞赛选拨和技术交流机制09·05。

《意见》要求,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建立政府、企业、社会多渠道筹借的高技能人才投入机制。

三、职业教育培训有关队长制度解读模块(知识点部分):

1、规章制度的基本含义(P44):

行政制度和企业事业规章制度,或其他制度。

所谓行政规章,是指国务院行政管理职能部门单独或会同其他有关部门制定的相关规定,或其他领域的相关规定09·05。

2、职业培训制度相关行政规章要点解读(P44):

1.工人考核条例;2.企业职工培训规定;3.其他相关规章

3、职业资格制度建设有关行政规章要点解读(P45):

职业资格证书是由政府认定的考核鉴定机构,按照国家规定的职业技能标准或任职资格条件,对劳动者的技能水平或职业资格进行客观公正、科学规范的评价和鉴定的结果,是劳动者具有和达到某种职业所要求的知识和技能的凭证10·11,是职业标准在社会劳动者身上的体现和定位。

职业资格证书和某一项职业能力的具体要求有着密切联系,反映特定职业的实际工作标准和范围,以及劳动者从事该职业所达到的实际能力水平10·05。

第三章经济学基本常识(P47-P68)

1、市场经济基本常识

2、劳动经济学基本常识

3、经济发展中的有关新问题

一、市场经济基本常识模块(知识点部分):

1、市场的基本概念(P49):

所谓“市”指的是商品的交换过程,“场”理解为场所11·05。

市场中商品交换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一是具有商品的需求方;二是具有商品的供给方;三是凡在市场中买卖的商品均具有其自身的价格和买卖的数量。

定义:

所谓市场,就是一种商品的买方和卖方相互作用,以决定其价格和数量的过程。

所谓市场,就是一种商品的买房和卖方相互作用,以决定其价格和数量的过程10·05。

2、需求的基本概念(P49):

所谓需求,就是消费者购买某种消费品的愿望和能力。

消费者的客观消费条件决定了个人的需求因素,主要影响需求的因素有:

1.价格因素11·05;当某种商品价格上升时,对于这种商品的需求量将下降。

2.收入因素11·05;当消费者的收入减少时,某种物品的需求量随之减少,这种称为

“正常物品”;而,当消费者的收入减少时,物品的需求量反而上

升,称为“抵挡物品”。

3.相关物品的价格11·05;由于一种物品的价格下降而影响到另外一种物品的需求量,

这种物品就被视为影响物品的替代品。

4.个人嗜好11·05;

5.消费者的未来预期11·05。

3、供给的基本概念(P50):

所谓供给,是指商家提供某种消费物品的愿望和能力。

影响供给的因素:

1.价格因素09·05;当某一种物品的价格越高,则商家越愿意提供更多的供给量。

2.投入价格因素09·05;投入越大,供给量越小。

3.技术因素09·05;技术手段的更新和提高科研降低成本,这时供给量会相应增加09·05。

4.预期因素09·05。

4、市场机制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P50):

通过市场机制将解决三个问题,分别是:

为谁生产、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应用到培训中则为:

为谁培训、培训什么、如何培训。

1.为谁生产:

是指为那些掌握更多生产要素的人生产。

生产要素的供需变化直接影

响到工资、租金和利率等生产成本在人们中的分配。

2.生产什么:

这一问题取决于消费者的货币投入方向11·05/12·05。

3.如何生产:

这一问题取决于生产者之间的竞争。

5、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的关系(P51):

1.市场经济的优点10·05:

1、突出了自由竞争,通过优胜劣汰,使社会经济运行充

满了活力,丰富多彩。

2、资源配置通过市场的选择与评价,较好的与供需变化中的效用和效率相联系,可实现支援配置的较高效益和价值。

3、市场经济从本质上倡导自由、平等,提倡公平竞争。

2.计划经济手段是对市场经济不足的必要补充。

6、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律(P53):

集中表现为11种规律

1.资源配置的市场中心化规律11·05/11·11。

(1.最大限度地压缩政府对资源的配置;2.政府在配置资源过程中必须坚持市场化原则)

2.互利性的等价交换规律11·11。

(市场经济配置资源的特征:

1.资源配置以利益导向为中心;2.通过交易的方式来实现资源配置。

3.资源主体的自主性规律。

(决定了资源配置过程的三个必然性:

1.资源主体具有可以自由进入资源交易的完整的法律地位;2.资源主体以利益驱动为核心;3.资源主体具有完整的选择和支配资源的权力。

4.反垄断的自由竞争规律。

5.崇尚优势的优胜劣汰规律。

(市场在评价和选择资源的过程中,贯彻两个方面的标准分别是:

1.效用性标准;2.成本标准09·05。

6.机会均等的公平公正规律。

(包括的资源有:

信息、资金、人力、政策和准入性)

7.以契约为基础的信用经济规律。

8.维系有序性的法制原则规律。

9.以利益为形式的市场经济道德规律。

10.强调比较优势的开放规律。

11.保障弱势的社会保障规律。

7、市场经济对职业培训的影响(P55):

1.政府对职业培训的管理职能发生转变。

(社会的职业培训活动应以劳动力市场求职人员的就业前景为转移);企业内部的培训活动也必须服从于企业生产发展和效益增长对员工的需要11·11。

2.有培训形式和内容的单一、呆板,向培训形式和内容的灵活多样化转化;

3.市场竞争的市场经济发展规律被引入职业培训工作中。

(企业是市场竞争的主体,是培训的载体;企业培训工作必须同企业经营相配套;培训的有效性和竞争力与企业发展紧密相关;培训的市场竞争主要体现在培训内容和培训运行机制两个方面10·05);

4.宏观管理进一步强化。

(国家首先建立了职业分类和职业技能标准体系;依据职业分类逐步将现行的工人技术等级标准转化为职业技能标准,并与国际职业技能标准对接;建立和完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使之成为反映劳动者技能水平的主要标志和劳动力供求双方签订合同的基本依据。

5.企业行业在职业培训、技能人才培养工作中的主题地位,进一步得到了强化。

8、西方国家职业培训的发展(P56):

校企合作;产学合作等。

二、劳动经济学基本常识模块(知识点部分):

1、劳动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领域(P59):

一、考察劳动力市场的组织、运行和结果;二、对现在的和预期的劳动参与的决策;三、与劳动力资源报酬和就业相关的公共政策。

※劳动经济学是研究市场经济制度中劳动力市场现象及劳动力市场运行规律的科学。

2、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P59):

主要有四个方面:

1.劳动力资源的稀缺性(相对于社会和个人的无线需要和愿望而言,是相对的稀缺性;存在于社会历史发展的各个阶段);

2.效用最大化(个人追求-需要和愿望最大限度满足;企业利润);

3.资源利用方式的选择:

所谓资源利用方式的选择,就是指主体如何利用资源区生产物品和消费闲暇,从而达到效用最大化的决策行为。

(表现为资源的配置方式);

4.劳动力市场:

劳动力市场就是通过劳动力的供给与劳动力需求的运动,实现劳动力资源科学配置的机制和形式10·05/10·11。

与其他市场的相似:

劳动力与劳动力所有者不可分割;劳动力的形成与再生产是社会劳动的结果;劳动力在劳动过程中具有主观能动性;与其他市场的区别:

劳动者及其家庭个体的动机和行为对劳动力市场的运行有重大影响;劳动力市场的供求运动,以及就业和工资的决定机制,搜到一定制度结构的制约。

主要任务:

理解劳动力供给、劳动力需求,以及工资和就业决定机制对劳动力资源配置的作用原理)。

3、劳动力的需求弹性(P61):

是指劳动力需求量的增加对其工资水平变动的反映程度。

劳动力的需求量大幅度增加或减少时,引起工资水平的大幅度波动,这时就认为劳动力需求弹性较大11·11。

劳动力的需求虽然大幅增加或减少,但对工资水平没有明显的影响,这时就认为劳动力需求弹性较小或无需求弹性。

当市场机制较为完善,并能较好的发挥作用时,劳动力的需求弹性一般较大。

当缺乏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时,劳动力的需求弹性通常较小12·05。

4、劳动力的供给弹性(P61):

是指劳动力供给量的增减对工资水平变动的反映程度。

5、失业的含义及其种类(P62):

所谓失业是指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的状态—劳动者失去赖以维持生活的工资岗位(供给大于需求);

经济学将失业分成四类:

1.摩擦性失业(寻找工作的无业阶段-跳槽);

2.结构性失业(产业结构调整-产业消失-国有企业职工下岗)09·05/10·11;

3.周期性失业(企业倒闭);

4.季节性失业(特定季节工种—扫雪工)。

6、失业的衡量标准与失业率(P62):

失业衡量标准与失业率界定同3个概念有关:

1.就业者;如果某一个人目前或是在一周以前,在从事着有偿性的工作,这个

人就被认为是就业者09·05。

2.失业者;努力寻找工作持续4周以上,这样的人被认为是失业者11·11。

3.非劳动人口:

不属于前两类被认为是非劳动人口。

全日制在校学生,正在服役军人,家务劳动者,退休人员11·11。

(劳动力总数=1+2;失业量=劳动力总数-就业者人数;失业率=失业者人数/劳动力总数*100%)

7、自然事业率和充分就业(P63):

自然失业率,指经济正常情况下的失业量与劳动力总人数的比率(一般应控制在5%以内)09·05。

充分就业,指在自然失业率范围之内的就业水平,培训工作队实现充分就业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8、积极的就业政策与职业培训(P63)11·11:

“消极”—支付失业保险金,低保(生活救助,不会增加就业岗位);“积极”—公共就业服务,就业培训。

三、经济发展中的有关新问题模块(知识点部分):

1、外部性问题的含义及类型(P65):

1.所谓外部性是指一个人或组织的行为对其他人或组织的利益造成的影响(由市场机制引发)。

2.外部性表现形式有两种:

负外部性和正外部性10·11/11·05。

1、负外部性:

企业或个人的某种行为,对其他人或组织的利益产生了不利影响,其本身不为此支付任何补偿或承担任何责任(电视、报纸关于企业破坏生态环境的报道);

2、正外部性:

行为对他人或组织的利益产生了有利影响,其本身未得到报酬或报偿(知识产权)。

2、信息不对称的含义(P66):

指消费者和经营者之间存在着对商品有关信息了解程度不均等的现象09·05(参加了培训,却没有产生作用);

劳动力市场中的问题:

1.用人单位对学历等不了解聘请了错误的人员;2.不敢高薪聘人才,造成低薪聘庸才。

解决方法:

1、建立产品质量的第三方质量监督及认证机制(ISO9000);2、政府以法律手段加大对低质低价产品的监管;3、在人才招聘过程正,运用职业资格证书制度10·05。

3、知识经济的含义及特点(P67):

知识经济就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它直接依赖于知识和信息的生产、扩散和应用09·11/10·11(高技术产业为第一产业支柱;以智力资源为首要依托;是可持续发展的)。

其主要特征为:

1.在资源配置上以智力资源、无形资产为第一要素11·11,对自然资源通过知识和智力进行科学、合理、综合的配置。

2.人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得到空前提高(人—载体—决定性作用)。

3.知识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形态。

第四章教育培训基本常识(P69-P97)

1、教育培训基本常识;

2、教育培训统计基本常识;

3、培训经济学基本常识。

一、教育培训基本常识模块(知识点部分):

1、教育的基本含义(P72):

广义的定义:

凡是能够增进人的知识、技能,发展人的智力和体力,改善人的态度和品质的活动。

狭义的定义:

学校教育;对受教育者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系统的影响活动,以便使受教育者的行为发生某种变化,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2、教育的基本特点(P73):

1.永恒性;2.历史性;3.相对独立性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