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门凿眼 二.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970166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6.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门凿眼 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医门凿眼 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医门凿眼 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医门凿眼 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医门凿眼 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医门凿眼 二.docx

《医门凿眼 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门凿眼 二.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医门凿眼 二.docx

医门凿眼二

医门凿眼

(二)

十一验方集锦1.白降丹妙用白降丹见《医宗金鉴》外科心法。

歌曰:

白降丹是夺命丹,提脓化腐立时安,朱雄汞与硼砂入,还有硝盐白皂矾,若去硼盐红升是,生肌长肉自不难。

主治痈疽恶疮瘘管,阴阳证皆宜。

家传炼制法与书上所说大不一样,药力甚是霸道,应用也大大超出了书上主治,外贴治痛症,疗效神奇,诸如肩臂腰腿疼等,包括现代医学所说骨质增生、椎间盘突出等。

根据病痛大小、体质强弱而施药量。

常在膏药上布三点、或七星、或九宫外贴,约四小时便药力发作,如烧灼般疼痛,二日内起泡如蚕豆大,用针于泡下点破,流出恶水,用棉球擦去,莫侵淫他处。

若患者不耐疼,泡起便揭,上布生肌散,旬日痂落,病若失。

但这样遗留的疤痕较大;若病者能耐受,药不揭二十日结痂,疤痕较小。

对于上述病痛,内服药力达不到者,贴此药无不应验。

但此药用于患者,痛苦较大,还要注意患者汞过敏否(可做尺内药敏试验,针头些许白降丹贴于尺肤,有针刺感便去,观察二日),是否瘢痕体质。

2.妇科炎症外治法妇女**炎症为临床常见病,以瘙痒,白带为主要表现。

现代医学检验多是霉菌或滴虫感染,西药所用药物疗程长,副作用大,花费高,效果也不甚满意,多复发。

中医辨证治疗较复杂,一般医生不易掌握,又内服药较麻烦,病人多难接受。

我在临床中常用一捷效法,就是外治。

方:

苦参50克黄栢30克蛇床子30克荆芥30克土茯苓30克

五倍子10克明矾10克

用法:

水煎,取汁500ml,用冲洗器先冲洗内阴约一刻钟,再洗**,一日二次

即可。

此法体现了“简、便、效、廉”的特点,病人多易接受,疗效确切。

一般一周为一疗程。

3.用于小儿的小方一咳嗽

此小验方是从一个搞防疫的老医那儿学来的,用了十几年了。

就是用西药仿中药的配方一样,我们笑称“八大味”。

常用的药有感冒清、咳特灵、麻黄的那个素(25

MG的)、非那根(12.5MG的),合研为细末,服的方便又便宜,疗效可不能忽视,我几乎天天都在配。

视儿大小,病情轻重,常用感冒清3—6粒、咳特灵4—6粒、麻黄的那个素1/3—1/2粒、非那根1/2—1粒。

此为一天量,一般配个三天的,分九包,日三服,间隔6—8小时,无不良反应,非那根和麻黄的那个素副作用抵消了,同时治疗作用又协同了。

一天收个五八块钱,医患皆乐。

当然,你若认为病儿严重的话,就莫用此方了。

二泄泻小儿好乱吃东西,或受了凉,还有就是因病输液抗生素用多了,常致拉稀不止,家长常形容“顺屁股直流”,有个小窍门,就是用赤石脂(选大块,颜色纯者良)研细末,温水调服1—5克,可收立杆见影之效,价廉又安全,消化不良可配吃点儿山楂丸。

如果有脱水现象的,也可输盐水配点儿能量合剂,但千万不要再用抗生素。

上二方常同时配用,治小儿咳嗽,泻泄无数。

4.口腔溃疡方口腔溃疡不管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基本的病变都是粘膜糜烂,参考外科治疗溃疡用药不外两点,既败毒祛腐和收敛生肌。

鉴于口腔的特殊性,用药要用相对无毒的药物。

古今这样的方子不少,但从我个人的角度看,均不理想。

百姓都知道的一个名方冰硼散,从它的组方看,祛腐有余,无收敛功效,只适用于咽喉肿痛。

顾伯华先生主编的《实用中医外科学》有青吹口散方,组成为:

锻石膏、锻人中白、青黛、薄荷、黄栢、黄连、锻月石、冰片。

立方有深意,但收敛亦觉不足,且口味过苦,不适宜小儿。

我筛选药物组成一方,多年应用颇为得意,取名“新青吹口散”,组成为:

青黛5份枯矾10份五倍子10份煅人中白10份元明粉2份

月石2份冰片1份薄荷脑0.5份按比例称取,冰片、薄荷脑分别与枯矾研细,余药共为极细末,后和匀即成。

用时可以细吸管切斜口抄药末少许吹入,也可用手指沾药涂擦。

推广凡粘膜,皮肤的糜烂、流滋均可运用,如妇科宫颈糜烂,可用棉团细线缚定,清水沾湿捏干滚药末,送入宫颈处,皮炎可用粉也可调膏,小儿异位皮炎甚是难治,用此以蛋黄油调擦,效果很好,中耳炎用此药吹耳也效佳,等等。

你还可以推广应用范围。

此也可以是异病同治吧!

5.烧烫伤方烧烫伤古今医籍,民间验方很多,各有千秋。

临床所遇甚多,常思如何简单、快捷的治疗。

多年来,考古今医书,参以己见,拟一方,名曰“火龙膏”。

(理不赘述)紫草10份地榆3份大黄3份黄栢3份五倍子3份上药麻油或菜子油泡三日(油以淹药为准),上火炸焦黄勿糊,趁热沥出药油备用。

冰片1份樟脑2份轻粉0.5份血竭2份赤石脂5份上合研为细末备用。

视病变范围大小,深度而合药,大而浅者,油多用,小而深者,药加量。

调匀如稀米汤,棉签沾药涂疮面上,一日三五次不等。

药后疼即减轻,一日渗液便少,二三度一般三日结痂。

疮面有大泡者,针破放液,切勿去皮。

若保持疮面清洁无有感染者。

6.治牛皮癣方因状如牛领之皮,厚而且坚,故名“牛皮癣”,类似现代医学之神经性皮炎。

对于苔癣化的“牛皮癣”,治疗吹牛皮是不行的,说大夫不治癣,治癣就丢脸,大慨就是指的此类了。

很多患者治了很多年,医生看了很多人,方子吃了很多个,当然钱也花了很多了,实在没办法,干脆不看了。

抓抓痒痒,痒痒抓抓,抓的流血了,心里也美了。

皮是越来越厚,心是越来越烦。

原来我治此疾,也是走的老路,什么辨证施治呀,滚刺艾灸呀,包裹热烘呀....,不是效果不理想,就是治的太麻烦,有时干脆不接此活了。

细想想,不管是啥原因造成的,这个痒和厚皮要同时解决了,不都治好了吗?

古方有一些都太毒,现在不能用,弄不好会扯皮的。

我经过筛选,选着了一味毒药——斑蝥。

斑蝥一物,古医籍推选它治癣的很多,药理就不说了,只说它的用法,我是经过十多例得到的经验,疗效那是个好的很。

斑蝥研钵中轻轻捶破,加十倍的烧酒泡半月余就可用。

取上清液棉签沾涂患处,注意不要涂到好皮上。

开始不要涂次数太多,一日一次即可,以厚皮起泡为度,刺破后棉签擦净坏水,莫让流走。

干后皮便脱落。

如范围太大,不要性急,来个蚕食法,慢慢围歼。

脱一层涂一层,厚皮越来越薄,慢慢变成正常,只是有色素沉着。

在治疗过程中,剧痒也慢慢消失。

这样,恶痒、抓挠、出血、结痂、增厚的恶性循环就阻断了。

这个治法,有三个字要记住,就是“慢慢的”,莫着急。

7.外擦治疼方中医外治良法已久,良方众多。

我自制一外擦治痛方运用多年,效果肯定。

拿出以馈众友,勿嫌浅薄。

肉桂3份川草乌(各)2份白芷2份姜黄2份公丁香1份红花1份栀子1份樟脑2份上药共捣粗粉,兑60°以上白酒泡一周即可。

密封勿泄气,陈久尤良。

用时药酒少许置于掌中,摩擦患处,力道勿大,擦至发热,看皮肤耐受度而施次数。

除有红伤外,所有肌肉、关节疼痛均可用(酒精过敏者勿用)。

实疼痛科外治之良方。

8.治冻疮方此方是我十几年前医院里的一个护士给逼出来的。

药房里一王姓女孩,双手每年冬天不管怎样保暖必生冻疮,双手背尽是乌疤,一不小心就肿的像两个发面馒头,弄不好还破了,奇痒无比,又不敢抓啥,很烦脑。

方法用了不少,就是不行,便请求我给想个办法,吃药不现实,还是试试外治法吧。

用:

桂枝15克红花10克制川乌10克干姜10克红辣椒10个樟脑5克共同打碎,70%酒精泡,又加入654—2针药水20毫升。

用时双手心搓热,倒出药酒少许,慢慢摩擦双手背至发热,用几次后便不痒了,几日肿便消。

嘱来年秋后便一日擦一次以预防,观察几冬未发。

此方我用了这么多年,未有不效者。

若有水泡,针挑破涂上碘伏以防感染,擦药时勿沾到破口上,随着别处痒止肿消,破溃处也好了。

9.桃花丹金眼科,银外科。

眼科用药素以用药精巧为特点,特别是外用药常常构思巧妙而愈疾,以避刀针之害。

翼状胬肉现在之法以手术割除,但很易复发,据此病特点,我施一方,因色如桃花而名“桃花丹”。

方:

乌贼骨2份紫硇砂1份月石1份元明粉1份朱砂(水飞)备用冰片备用制法:

乌贼骨用小刀刮取细末,与硇砂、月石、元明粉合研极细末,以舌尝之无颗粒为度,后逐步加入冰片研,以舌尝之微辣为度,最后加入水飞朱砂以颜色如桃花嫩红为度。

药成小瓶存储勿泄气。

用法:

大号缝衣针柄沾药少许点大眦内,闭目。

此时眼内微疼,辛凉感可刺激流泪,少顷药力过后即止,睁目倍感清凉,重者一日二次,药不可多点,根据耐受度增减,多则眼肿如桃!

此方治翼状胬肉很多,关键是要用药坚持,重者一般二月化掉,愈后可隔日点一次月余,以杜绝复发。

10.牙痛酊俗言牙疼不是病,疼起来要人命。

牙疼原因很多,但疼终究是牙神经感受的。

龋齿便是其中病因之一,三天两头就牙疼的人,多有龋齿。

捂着腮帮子要立马止疼,看看,牙根子上有个洞洞,吃消炎药,止疼药管一会,移时又疼,耐不住干脆拔了,愿意花钱的,花个几百元补上,可那牙根弄不好还要疼。

牙质破坏了,神经外露,吃饭不小心,饭粒进去了,掏又不好掏,刺激刺激就疼起来了,更有甚者,凉气都不敢吸,小小毛病还挺折腾人的。

我有一方可片刻止疼,常用之可烧坏牙神经,便感觉不到疼了。

方:

公丁香3份细辛2份荜拨穗1份花椒1份生川乌1份共捣粗末,加70%酒精淹药二寸,再加樟脑半份,冰片半份即成,密封备用。

用法:

看龋洞大小,捏一棉团,钳子夹住沾药酒塞进洞中,咬定,口水便流出来了,不可咽下,刺激咽喉。

若洞太小,棉球塞不进去,可用小号注射器抽药酒顺小眼注入,片刻疼止。

11.尖锐湿疣尖锐湿疣俗名瘙瘊。

病理表现不说了,我有一验方,效尚好。

内服方:

苦参10克白蒺藜12克大青叶30克薏苡仁50克水煎取汁400ML,分三服。

连服一周至半月。

外用方:

苦参20克白蒺藜20克大枫子肉10克明矾10克生石灰10克共捣为粗末,加水150ML,泡三天,经常震荡,取汁过滤。

棉棒蘸药汁涂擦疣体,日数次,连用一周至半月。

12.鸡蛋的妙用鸡蛋是大家天天吃的东西,有很好的药用价值,但往往被忽视了。

今天吃鸡蛋,忽然想起来该说说了。

鸡蛋的药用可分为几个部分,壳、内膜(凤凰衣)、蛋清、蛋黄。

分别说说吧。

一壳蛋壳含碳酸钙、碳酸镁、磷酸钙及胶质等。

是一味止血、制酸的良药。

我本人就得惠过它。

我初结婚时,一次去丈人家,新人上门自然就免不了推杯换盏,被几个郎舅灌的酩酊大醉,呕吐不止,后来干脆就是干呕了。

至半夜心中嘈热不已,忽嗓中腥热,吐血夹杂酸水几口。

心想坏了,胃出血了。

时值半夜,无药可用,又不能上医院去丢人吧,若不急时制止,后果可想而知。

恍恍惚惚,寻思良策,搜肠刮肚,忆及蛋壳。

嘱妻打蛋十枚,取壳灶中烧赤,凉后用杆杖研细末,又于庭院中挖一土坑,加水搅拌,取混水一大碗烧热。

凉后送蛋壳粉慢慢服,约半小时服尽。

约一时后,嗳气几口,胃中渐渐舒适,干呕也止。

至天明几复如常了。

二内膜(凤凰衣)内膜含角蛋白,可治溃疡不敛。

关于这一点我还有个妙用,说白了,也是雕虫小技。

曾治一老者舌边溃疡,约有一角硬币大小,可疼了。

缘吃饭不小心咬破后感染所致,已快二月了,找医生治无非就是打消炎针,于事无补,也喷过锡类散等药,见效甚微。

一日到我门诊询问有无良法,我看了说没问题,一周便好,即予我的“青吹口散”,嘱日数次指沾口水粘药擦溃疡上,一周后来看看。

五日后就来了,说效果不大,我见生肌收口甚慢。

以前用此药,治小一点的口腔溃疡,最多三日就好,寻思该是用药方法的问题。

嘱煮几个鸡蛋,取下内膜,剪指甲大小,抹药后贴上,饭后再如是,晚上贴一夜。

五日便愈合了。

口腔中不能像皮肉上能贴敷料,胶布,膏药,这个小玩意儿解决了口腔中的敷贴问题。

三蛋清蛋清含有少量的纤维状粘蛋白,性味甘凉,可润肺利咽,清热解毒。

可治咽疼,烧伤,热毒肿痛等。

《伤寒论》苦酒汤治咽中伤生疮,不能言语,声不出者,用半夏(洗,破如枣核)十四枚,鸡子一枚(去黄),纳苦酒(醋)于鸡子壳中安火上,令三沸,去渣,少少含咽之。

开创了咽部给药的方法。

此法我用过,对于咽喉肿痛效极佳。

药汁极粘,少少含咽能着于喉部很久。

因蛋清有生肌的作用,且粘性较大,易于附着,用它这个特点来治宫颈糜烂很好。

取药棉一团,棉线缚定,留线头十几公分,棉团在蛋清中湿透,然后再把“青吹口散”滚上,送入宫颈部,这样也像外科的溃疡治法一样,药物也有了个载体,一日一换,拉出时可见棉团上有大量的分泌物,犹如外科的提脓生肌药换药时一样,能明显的缩短宫颈糜烂的治疗时间。

四蛋黄蛋黄主含蛋白质。

甘平,滋阴润燥,治心烦不寐,烫火伤,湿疹等。

黄连阿胶汤治少阴火化,心中烦,不得眠,即取其养阴之功。

临床常用蛋黄油治湿疹,效果特好。

主要用于小儿,因小儿皮肤娇嫩,用它药刺激较大。

我常用蛋黄油调“青吹口散”如稀粥样,治小儿异位皮炎。

此疾虽为小恙,却很顽固,用此法效奇佳。

要说的是蛋黄油的制法。

取蛋黄放锅中按碎,大火翻炒,待水汽散尽,继续大火熬制,蛋黄最终变黑,焦化成团,油也出来了,趁热滤出备用。

很简单,但我嘱病家取时却弄不出来,怕给大火熬坏了。

蛋黄油还可治小儿消化不良,腹泻。

每天取5—10毫升,分二次服,一般一二天,大便次数和性状便改变了,4—6天可愈。

若三天后无效就寻求他法。

什么是药?

很多是我们身边的东西,知道了就是药,能治病,不知道就是寻常之物。

俗言道:

药是路边草,不说你不晓!

十二医话几则1.小儿发热与泻泄小儿发热,输液而退,半日或隔日又起,化验多血象正常,缠绵旬日不解者多矣。

中医辩证也常难辨表里寒热,缘热初起常微恶寒,热至又觉恶热,或微渴,脉或平或浮或数,舌苔或薄白或薄黄或微干厚,舌质多觉正常,发热不为汗解。

余治此证,多从温热入手,看热之轻重,苔之干润而遣方用药。

常用二花连翘石膏花粉荆芥薄荷桑叶知母石斛杏仁等以清阳明气热兼以解表,根据患儿大小强弱,一般石膏荆芥用量在三十克左右,要讲究煎法,或先煎石膏,或药沸十余分便取头煎,再煎和并。

一般一日量在四百毫升即可。

若儿喜药,四至六小时一服,周日服尽,不喜药者多次少服,以接续药力,只要药到口,量喝足,约半到四五时便微微汗出,绵绵不断,一到二日便解矣!

小儿发热常夹痰饮,食滞,多用抗生素常兼泻泄,又当随证化裁。

我经常遇到月头月尾都在打吊针的小孩,这些孩子让年轻的父母伤透了脑筋,让爷爷奶奶操死了心。

现在的孩子都金贵呀!

要星星不给月亮,商店、小卖部、超市好吃的东东太多了,要啥买啥,冰冷寒凉,辛辣怪味,恣意索吃,大快朵颐,不是吃夹了食,就是吃坏了肚,有了病快打吊针(不打吊针心虚),小诊所两天没打好,快上大医院,抗生素,激素一古脑的上。

形寒饮冷而伤肺,盐水输多了,痰涎上泛,又咳又喘,药用过重了,伤了脾胃,坏了肠子,打个喷嚏,放个屁稀便便都拉了一裤裆,大人那个急啊,再换更大的医院,医生再用更好的药,啥药呀?

不还是那些素素,打了十天半个月,好了一点(还不知是不是自己好的吧),唉,过不了几天,他又感冒了,再去医院吧!

周而复始,像画圈圈,半匝在医院,半头在家里,孩子更苦了,被针打的青一块,紫一块,见了穿白衣的就吓的哭。

经常病呀,发育的也不好,不是头发毛稀黄,就是不长个,再不就是白白胖胖,外强中干,大人就问医生了,孩子是不是营养缺乏了,今天吃补品,明天又吃药,就是饭吃的少了,孩子的脾胃咋受得了哟!

说到这儿,该说正题了。

手太阴肺本属辛金,足阳明胃是为戊土,足太阴脾乃谓己土。

太阴性湿,阳明性燥。

阴易进而阳易退,湿胜者常多,燥盛者常少。

辛金化湿者十之八九,戊土化燥者百不二三,缘太阴湿土主令,辛金从土而化湿;阳明以燥金主令,戊土从金而化燥;然,己土之湿乃本气,戊土之燥为化气,故燥不敌湿,病则土湿者多而金燥者少。

燥湿调停在乎中气,中气者,土也,土弱则湿气常盛,上湿则泛滥而生寒饮,咳喘生焉;下湿则脾陷而洞下不止,泄泻作矣!

近又治一郑姓三岁小儿,可资为证。

病如上述,处六君子化裁方:

党参6克

茯苓8克白术6克炙草5克广皮3克半夏5克西砂5克焦三仙6克炒山药10克

服药二十余日,知饥能食,咳喘不生,泄泻不作矣2.怎样治痘

年轻人长痘,很常见。

但遇了很多都说用了很多方法效果不满意。

我在多年的治疗中,积累了一些方法,先略谈一二。

古人常说肺风生粉刺,经云诸疼痒疮,皆属心火,阳明主面等。

病关肺心胃,内服方枇杷叶丸甚是投方,疡科第一方仙方活命饮也很妥贴,二方化裁无不中的,无论轻重、患病长短效果都好,当然,加减用药很重要。

常用药有杷叶、黄芩、花粉、防风、甘草、连翘、二花、白芷、赤芍、丹皮、皂刺、大贝、牛子、陈皮、栀子、大黄等。

外用药必不可缺,大家都知道颠倒散,但用法要讲究,二药碾细,过筛,调入饱和石灰水中,棉签蘸药水日多次涂擦,轻症就此法便可。

如常法忌口。

3.中医的入门

想到中医的传承问题,甚感忧心。

虽说各地中医院校不少,但培养的学生基本功差,也就是说没有童子功,后来到临床中大部分被西化了,因为自己的功夫不行嘛!

忆我读大学时老觉得老师讲的书本无味,因为上学前几年就开始学医了,那时背诵的东西现在还没忘记。

十六岁时,父亲便要求打好童子功。

路有两条,一条是背诵药性赋、脉诀、医方集解等,此路好走,但功底不足,只能当个方方先生,另一条开手便攻伤寒论,此甚难,枯躁不说还不知所云,我用了两年功夫,生吞了伤寒论,时至今日绝大多数条文还记忆犹新。

后来又看了多家注解,如陈修园、黄元御、柯韵伯、尤在泾等诸名家。

初出道便治了一老太太的阑尾脓肿,老人八十二岁了,还是小脚,很瘦小,发高烧、说胡话、西医先生们说有脓毒血症,不敢开刀呀!

我初生牛犊不怕虎,家属也说死马当活马医吧!

大胆用了仲景方,也就是大承气加了几味排脓的药,好了!

此后感觉手中像有把青锋宝剑,不说无坚不摧吧,其码所遇的各科杂病,我都能应对,但所谓的绝症不敢海口,人家大医院都治不好啊!

心存畏惧嘛!

其实,我根本没有背过药性赋、脉诀,只是背了陈修园的时方歌括、长沙方歌括等,八脉慨二十八脉歌很实用。

忆我初行医时,用真武汤治愈一怪证,那是在一九九六年,我在襄樊高新区米庄镇卫生院中医门诊,当时接触的多是农村病人,小有名气。

有一老妇,五十几岁,得一怪病,时而发作已几月了,发时全身抽搐,但无角弓反张,神志清楚,几分甚至十几分方止,止后全身酸痛,痛苦异常,已不能下地劳作了。

在襄樊二汽基地医院求诊未果,转至襄樊中心医院,查不出病因,对症治疗效果也不咋的,主治医生说她的病的表现在美国医学资料有记载,国内还没有,至于是什么病也说不清楚。

回家后也吃了不少中药,效果平平,听说我还有两把刷子,便来求治。

当时发作频繁,不能行走,老头用板车拉来的,扶到诊室,还未及问情况便又发作了,躺在诊断床上,抽搐不止,全身弹动,撞击床板,呯呯有声,莫可名状。

问所服中药有蝎子蜈蚣,想必是按风湿或肝风治的吧。

诊脉沉而略细,舌苔白略腻,饮食二便尚可,别无他凭,百思不解。

想沉细之脉少阴病所属,白腻之苔可能与水湿有关,灵光一现,真武汤证有云“四肢沉重疼痛”,“身润动振振欲辟地”,若用附子、白术也不犯禁,按图索骥,姑且一试吧!

疏方(时间久了,大慨如此):

乌附片30克、生白术20克、杭白芍20克、茯苓片20克,又自作聪明地加薏苡仁50克、木瓜20克以舒筋,嘱用生姜一两同煎。

病家走后,忐忑不安,不料二日后,老俩口一起走来了,喜形于色,言药后没啥反应,吃药二次后到现在只发作过一次,心中暗喜,矢已中的。

遂又原方五剂续服。

药后说没有发了。

我说观察观察吧!

有一个小插曲儿,几月后病人又发了几次,因我不在,同诊室有一扬姓老医便开了几副镇肝熄风汤,药后反而更利害了,后又吃前方三剂,同时碾几剂为散服一月余。

追访二年未发。

想此病治疗过程也不复杂,算是歪打正着了吧,后查阅很多资料,始终搞不清是啥病。

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有是证用是药,认证无差,必然中的。

4.怎样学习《伤寒论》一《伤寒论》是古书,不要用现代医学的观点去理解《伤寒论》是在汉代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我们不能准确知道那个时代人的思想,思维模式,特别是医家,他掌握的知识是我们不好掌握的,甚至是没法知道的,用现代知识去理解几乎是行不通的。

现代医学是“实验”医学,从内看外,看的是表象,中医则不然,是以外推内,看的是本质。

二学习《伤寒论》不可能一蹶而就现在好多学子都知道学好伤寒可以成就大家,想几口就把《伤寒论》吃透了。

我的学习方法是先下死功夫,背下来。

古文深奥,言简意赅,应该玩味。

才临证不可能用好经方,时方用好了也不错,时方也是先人总结的呀!

等你学识到一定程度了,你会觉得《伤寒论》越嚼越有味,才会发现经方的魅力。

这是一个慢长的过程,需要用时间去磨你的刀,会成为一柄青锋宝剑的。

三古今《伤寒论》注疏是每位医家个人的见解《伤寒论》古今注疏何其多,临床的适用性让古今医者为其折腰。

注疏者都是有丰富经验的医家,各人有各人的理解、看法。

初学者应该多看名家注解,但要有存疑,不要迷信,要有扬弃的精神,等你有了几年甚至几十年的临证经验后,才发现有的是糟粕,有的是精华。

再高的水平也不可能完全知道仲景的想法,仲景无自注是一憾!

有医家说《伤寒论》的每一条都是医案,我很认同。

四学习《伤寒论》不能死套方证,更重要的是掌握临证正确的思辨方法仲景书中,举一返三的条文比比皆是,自设问答,条文互见的也很多,要看到仲景临证时是怎样去伪存真,探寻病机的,怎样遣方用药,加减化裁的。

后世的“八纲”、“八法”、“十剂”、“脉法”等等,其实早就自然存在于论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计算机软件及应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