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研究毕业设计.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969340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201.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完整版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研究毕业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完整版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研究毕业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完整版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研究毕业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完整版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研究毕业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完整版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研究毕业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完整版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研究毕业设计.docx

《完整版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研究毕业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版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研究毕业设计.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完整版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研究毕业设计.docx

完整版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研究毕业设计

毕业论文

 

题目:

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

基础教学改革研究

所在系:

计算机科学系

专业:

学号:

作者姓名:

指导教师:

 

2014年5月5日

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研究

 

摘要二十一世纪是科技飞速发展的年代,计算机已经发展到生活中的各个领域,为适应社会发展,中等职业学校将计算机基础课程作为学生的公共必修课程之一。

本论文基于当前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现状,从中等职业学校对学生的培养目标和社会对创新人才知识结构的需求出发,以提高学生计算机学习、应用能力为指导思想,以加强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主线,初步探讨了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改革方案。

传统的教学最大的缺点就是过多的限制学生,长此以往,学生被固定的思维模式约束,缺乏创新意识,本论文中的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改革恰恰弥补了这种不足,教学改革的方案中包括了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教学思路、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多方面内容。

本论文以任务驱动法的教学改革课堂为例,在教学的过程中串联学生本来的专业内容,从而达到调动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对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现中等职业学校为社会培养实践性和创新性人才的目标。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任务驱动法;操作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人才培养

 

1.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1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研究背景

对于二十一世纪而言,全面培养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创新人才已经成为中等职业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长期以来,中等职业学校仍然有许多教师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即教师利用课本和图片等对知识进行讲解、演示,然后再让学生进行理解和模仿。

众多学科中计算机基础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教学内容和知识框架的应用性、实践性、创新性以及知识更新跟不上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变化,如果缺乏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使这门课程变成了应试教育,学生就难以达到学校培养人才的最初目的。

所以,深化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改革,必须从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各个方面入手,其中可包括教学思路、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

传统的教学模式存在缺乏创新意识、不适合当代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特点等问题,使得大多数学生对计算机基础课程缺乏足够的兴趣和学习能力。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自学能力和认识能力较差,他们对社会创新人才所需知识的重要性认知有限,通常认为使用计算机就是上网、打游戏等娱乐活动,而在计算机基础的具体学习过程中,由于课本内容繁琐、教学模式不当、师生交流等多方面因素,严重影响了学生对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兴趣和积极性。

当下,调动学生对计算机基础的学习兴趣,提高计算机课堂的教学效率和质量,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和创新精神成为教育教学中刻不容缓的重要部分。

根据实际状况对中等职业学校的计算机基础教学进行改革,使学生在掌握学科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和训练他们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学生良好而全面的综合素质。

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的产生与发展,推进了社会生产力的进步,社会正在从工业经济时代向知识经济时代过渡。

为适应时代变化的社会需求,也为中等职业学校能够培养大批创新型人才,国家规定特别设立计算机基础课程为必修公共课之一。

但是,由于大多数教师的教学模式不当,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陈旧,只注重理论传授,而缺乏实践性和操作性,导致教学效果不明显。

在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中以教师单一讲授为主,学生缺乏参与性、自主性和选择性,教学方法形式单一、手段落后,显得教学木偶化。

出现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之一就是学生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的脱节。

因此要重新审视,从根本上改革、提高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必须注重在教学过程中将学科理论、实践操作技能、师生互动交流融为一体,这就需要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对教学内容、手段和方法等进行深入的探索、研究,结合社会发展需要和生活实际,积极致力于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理念,打造学科特色的实用价值,强化实践性和创新性人才的培养。

1.2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国内外研究动态

(1)国内研究动态

我国现阶段属于发展中国家,面对快速发展的社会,国内认为对于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知识结构和应用能力应以“学生有一技之长”为主导思想,在课程设置上应结合学生特点和专业相关的结合,多注重社会实效,对课堂教学进行部分改革改进,努力调动学生对计算机基础课程学习的兴趣和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尽量减少应试的理论课程学习,结合自身实际学习国外课堂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多开设计算机应用软件课程,增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对于计算机基础课程的知识面可以不要求太深,但一定要突出计算机基础知识,能够保证学生学以致用,并且将来工作能够适用、好用。

按专业的特点,可以开设相应的计算机专业班的计算机基础课程和非专业班的计算机基础课程。

在计算机基础课程的选择上,应强调计算机应用软件的更新换代,注意选择先进并合适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并且要会巧用、妙用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把培养创新人才的精神食粮做到最有营养!

(2)国外研究动态

相较中国的计算机课堂,目前国外更多关注在具备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的条件下,计算机教师的知识与技能、心理准备、备课工作、组织教学活动、对各个教学环节的控制、与学生的交流等方面。

纵观美国等发达国家,他们的课堂教学中处处洋溢着质疑、辩论、批判、探究、创造的气氛,那些组织、营造和引领这种氛围的教师们,更善于以问题形式、主题形式、小课题形式、小项目形式和案例等形式来组织学生进行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已经达到共识的是,教育教学的基本理论,并非因计算机技术的渗透而被推翻,只不过是要在新的教学条件下如何加以运用的问题。

计算机基础教学的课堂上计算机不可能代替教师的全部工作,它也不可能自发地影响学生的发展,教师需要对计算机教学的活动进行安排、组织和指导。

在备课时,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教师要具体分析学生的特征和特性,拟定恰当的教学目的,精心选择包括软件在内的教学内容,设计好教学活动程序。

在课堂教学中,师生地位互换,以学生为主体,增强学生的个性活动,把教师的主导作用在新条件要求下充分体现出来,使计算机基础教学达到与时俱进应有的效果。

1.3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阶段,随着教育总体系的不断改革,中等职业学校的教育担负着技能型人才和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

计算机基础课程作为中等职业学校的必修课程,在中等职业学校的课程中有着重要地位并发挥着重大的作用。

近几年来由于中等职业学校各方面的快速发展,计算机基础教学面临一些不能避免的问题,例如课程内容过旧、设施设备不足、教师课堂效率过低、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等。

因此,提高教学质量,全面培养创新型人才,使其更好地为社会发展服务就显得尤为重要。

要想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就要先分析掌握目前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在课堂中存在问题,然后对问题进行具体分析、讨论,再制定出强有力的解决方案。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完成当前形势下中等职业学校的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更好的为国家、为社会培养创新型的全能人才。

(2)实际意义

根据目前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现状来看,我们不难发现:

在中等职业学校开设计算机基础课程,学生无疑是教育体系里最大的受益者,计算机基础教学为学生的将来提供了更为优越的就业条件,通过中等职业学校对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普及教学,并运用现代化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去走进课堂,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还培养了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对他们以后在社会上的发展提供了更多优越的条件,对将来社会的整体综合素质提高,起到了重要作用。

由于计算机基础课程是高端科技使用、研发的必备基础,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增加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兴趣,还要结合实际情况对传统的教学方法手段进行改革,使学生的课堂变得更立体化更形象化。

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必然要对最初的教学进行改革,采用新的教学模式,学会运用新形式的教学方法和现代化教学手段,如果不善于使用新型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那么计算机基础课程的课堂将会变得死气沉沉,完全达不到开课的最初目的。

新型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会使课堂变得生动形象,例如多媒体教学具有声情并茂、视听交融、动静交错、感染力强的特点,它的教学课件集文字、声音、图像、图形于一体,在处理图文、动画、视音频等方面的良好作用,能在很大的程度上满足学生视听感官的需要,能够便于学生理解模仿,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产生良好的学习效果。

只有达到中等职业学校开设计算机基础这门课程的目的,才能更好地为社会培养全方面人才,为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

2.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2.1调查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

本论文选取的调查对象为衡阳市职业中专的在校学生。

其中进行问卷调查的共有六个班级,它们分别是三个专业班:

计应1101班、计应1201班、计应1301班;三个非专业班:

旅游1101班、旅游1201班、旅游1301班。

由于时间和空间有限,我主要进行对比研究的班级是计应1301班和旅游1301班。

本论文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有四种,分别是文献分析法、走访调查法、问卷调查法和统计分析法。

(1)文献分析法

主要通过搜索、鉴别、整理文献,利用网络资源,图书馆书籍查阅相关资料,借鉴已有的研究成果,确定本论文研究的基本出发点,形成基本思路。

(2)走访调查法

通过走访衡阳市职业中专的学生和教师,充分了解他们对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现状的看法以及对此改革的未来期望,根据实际情况综合得出可行的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方案。

(3)问卷调查法

通过设计调查问卷,调查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关于计算机基础这门课程的学习情况和课堂状况,具体反映出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现状,以便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更好的解决方案。

(4)统计分析法

通过对问卷的具体数据进行分析,再制成相关的图表,突出问题的主要特征,以便读者更直观的了解状况,除此之外也更有利于具体问题的调查研究。

2.2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现状调查结果及现状分析

此项调查结果主要为衡阳市职业中专的学生对本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现状的问卷调查结果,其中包括计算机专业班的三个班级和非专业班的三个班级,专业班统计共有150人接受问卷调查,非专业班统计共有102人接受问卷调查。

专业班的有效问卷为147份,非专业班的有效问卷为102份。

2.2.1问卷调查结果

专业班调查问卷见附录1,问卷调查结果见表2-1。

表2-1专业班调查问卷调查结果表

Table2-1professionalclassquestionnairesurveyresultstable

关于中职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现状的调查问卷(专业班)

选项

题号

所占百分比(%)

结论

A

B

C

1

35

65

大多数同学在初中开始接触计算机。

2

45

43

12

很少有同学用计算机查阅资料。

3

16

73

11

计算机水平较好的同学占少数。

4

0

0

100

专业班为一周四节计算机基础课程。

5

43

51

6

只有少数学生对本门课程不感兴趣。

6

4

86

10

理论实践相结合的课堂更受欢迎。

7

61

27

12

学习软件应用学生更感兴趣。

8

16

57

27

多数学生喜欢共同研究学习。

9

31

57

12

多种教学手段中传统教学不被学生喜爱。

10

31

12

57

多数学生对教学方式和课堂气氛不满。

11

8

47

45

纯文本课件逐渐被课堂淘汰。

12

22

72

6

学校的计算机教学环境被多数学生认可。

13

20

60

20

学生在课堂更喜欢与教师平等交流互动。

14

24

56

20

学生对课堂的师生互动问题有很大意见。

15

4

40

56

学生希望有更多的教学手段进入课堂。

备注:

总问卷150份,回收有效问卷147份。

非专业班问卷见附录2,问卷调查结果见表2-2。

表2-2非专业班调查问卷调查结果表

Table2-2nonprofessionalclassquestionnairesurveyresultstable

关于中职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现状的调查问卷(非专业班)

选项

题号

所占百分比(%)

结论

A

B

C

1

47

53

初中开始接触计算机的同学居多。

2

61

27

12

更多的学生利用计算机只为上网。

3

9

85

6

多数学生计算机水平一般。

4

0

0

100

非专业班为一周四节计算机基础课程。

5

35

62

3

只有少数学生对本门课程不感兴趣。

6

3

77

20

全部教授的上课方式逐渐被淘汰。

7

39

39

22

非专业班的学生基础操作也比较薄弱。

8

3

79

18

多数学生喜欢共同研究学习。

9

44

56

0

学生已经不接受传统教学。

10

47

3

50

学生不感兴趣的只是课堂并非知识。

11

0

47

53

纯文本课件在学生心里已经被淘汰。

12

18

73

9

大多数学生对本校教学环境认可。

13

33

38

29

非专业班部分学生学习自主性较差。

14

41

44

15

多数学生对设备和课堂氛围感到不满。

15

3

35

62

学生希望有更多的教学手段进入课堂。

备注:

总问卷102份,回收有效问卷102份。

通过观察表2-1、表2-2,了解到中等学校的学生对计算机的使用方面没有准确的目标,他们对计算机的兴趣多数停留在上网和娱乐上,对计算机基础知识的不了解导致他们计算机水平不高,而且从专业的角度来说他们更想学习一些软件的应用和基础操作。

在计算机基础的课堂中,传统的教学模式只告诉学生应该怎么去做,并没有考虑到学生在实践中可能不实用,而且沉闷的课堂非常乏味无趣,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对这么课程学习的积极性,严重影响了学生在课堂的学习效果。

这样的课堂对学生的学习产生了不良影响,因此对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改革势在必行。

2.2.2问卷调查结果分析及原因分析

(1)专业班和非专业班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衡阳市职业中专计算机专业班和非专业班的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的同学在初中开始接触计算机,他们对计算机的认识大多数停留在上网、娱乐等方面,很少有同学会利用计算机来进行学习,由于对计算机基础知识学习的认识不够,他们的计算机水平较好的人数占不足总人数的三分之一,总体有近60%的同学对计算机基础教学兴趣不足。

而在进一步的理想课堂调查反映中,超过半数以上的同学喜欢教师运用多媒体教学,使用动态课件,并希望在课堂上能够使用更多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来与学生产生学习互动,营造出更好的学习氛围。

(2)专业班和非专业班的不同点

衡阳市职业中专计算机专业班和非专业班的调查结果显示,计算机专业班的学生较非专业班的学生而言,他们的计算机水平要较高些,对计算机基础课程学习的自觉性也较强些。

在专业班有61%的学生表示想学习软件应用的相关知识,而在非专业班仅有39%的同学想学习此类知识;在专业班,想学习计算机基础操作的学生占专业班总人数的27%,非专业班占非专业班总人数的39%。

在课堂的师生互动问题上,专业班有80%的学生喜欢分组讨论和任务驱动的互动方式,只有20%的学生喜欢师问生答的互动方式;非专业班则不同,有33%的学生喜欢师问生答的互动方式,有67%的学生喜欢分组讨论和任务驱动的互动方式,由此可见,专业班的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更高一些,兴趣更浓一些。

(3)调查结果原因分析

通过对学生的走访和问卷调查,已经了解到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对教师在课堂上的讲课方式、课堂安排和上课氛围有很大的意见。

据学生反映,他们的计算机基础课程一般都是传统模式进行,由老师理论讲述后进行指导学习,并且在课后单一的布置课后的理论作业,在课堂上仅有较少的时间去实践操作,这样的计算机基础教学几乎让他们感觉到这门课程可有可无。

出现这样现状最主要的原因是计算机基础教学的任课教师不能够及时抓住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课堂心理,抓不住学生的课堂心理就不能准确的选择教学模式运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传授学生应具备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的基础操作能力,于是在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课堂上,出现学生普遍对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兴趣不浓厚,课堂气氛沉闷,学习劲头不足、计算机水平整体不高等问题。

对衡阳市职业中专的计算机基础课堂调查反映的主要问题如下图所示:

图5-1学生使用计算机的主要目的

Figure5-1themainpurposeofthestudentsuseofcomputers

图5-3学生的计算机水平

Figure5-3thestudents'computerlevel

图5-2学生对计算机基础的兴趣

Figure5-2thestudents'interestincomputerbased

图5-4学生希望在课堂中学到的知识

Figure5-4studentslearnedinclass

图5-5学生喜欢的上课方式

Figure5-5studentslikeclasses

图5-6学生喜欢的学习方式

Figure5-6studentslikelearningstyle

(4)小结

在以上的问题分析中,得出的主要结论就是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对现在的计算机基础课堂不满,其中最主要的问题就是学生感觉计算机基础的课堂上没有吸引力,导致课堂上的学习效果不明显。

因此在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改革中,最初的重点可以放在如何提高学生对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兴趣方面上,只有学生对计算机基础知识有了学习的兴趣,有了好奇心,教师才能更好的起到课堂引导者的作用,帮助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那么在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改革中,可以从多方面来进行,比如从学校方面、从教师方面、从学生方面;再比如从教学思路方面、教学内容方面、教学模式方面、教学方法方面和教学手段方面等等。

多方面的立体改革,可以使学生的课堂更加丰富多彩,可以最大程度上激发学生对计算机基础知识学习的兴趣,并且提高学生自身的动手实践能力。

3.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研究方案

中等职业学校中的教育教学不仅要适应社会的人才需求,还要兼顾现阶段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发展需要。

现在的社会是信息化社会,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全面渗入到社会的各个领域,这样的现实状况要求学校必须对教育教学进行改革。

计算机基础课程作为中等职业学校的必修公共课,它的改革势在必行。

计算机技术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无处不在,实时性要求每一位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教师要对教学改革进行深思。

针对于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课堂所反映出来的问题,我个人认为造成这样现状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作为教师没有深入了解学生的特点,主动抓住学生的课堂心理,导致教师运用错误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去向学生传授知识,课堂效果不明显,达不到教学目的。

在我看来,中等职业学校主要为社会定向培养人才,学生的心理随社会的发展而变化,要想准确的达到教学目的就要在课堂上有针对性的改革,首先要调整教学思路,然后在甄选出实用的教学内容,最后再改进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3.1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教学思路的调整

目前,计算机基础课程已经成为中等职业学校中必不可少的一门公共课,但由于各个中等职业学校的师资力量、办学水平和能力有很大差别,因此,学校所培养出来的学生水平也必然在不同的层次上。

现在的社会对人才培养规格定位在面向国内大、中型企业,培养社会人才爱岗敬业,具有较强的再次学习能力和创造创新能力的全能型人才。

而中等职业学校则是社会所需人才的最大输出资源地,只有在学校里学习到切合实际的真东西,将来才有机会去为社会做出贡献。

纵观我国各个学校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我们不难发现,近乎所有学校的教学体系和培养目标都相差无几,这很显然是不合情理的,各个学校应该基于自身基础的办学水平来进行目标定位,制订相应的教学计划、进一步明确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最后形成自己的特色。

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大纲和教材存在明显的时间性,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不断的调整教学思路。

调整教学思路就要制定新的教学计划,心得教学计划一定要同目前计算机发展及应用现状相适应,并且要有一定的前瞻性。

除此之外,计算机基础教学还要改善老师和学生的教学环境,调整教学模式,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课堂新的教学计划应该以现代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为中心,充分利用多媒体、投影仪、教学控制软件演示等来进行直观教学,其次应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根据实际情况借用国外崭新的计算机教学方法,实现教学的主体的互换,由学生设计问题再到学生回答问题,把问题作为主线,在教师与学生间、学生与学生间相互探讨的过程中解决问题,将计算机基础知识进行专业方向普及和课程总体系的调整与革新,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达到学生多角度学习的教学目的,最后保证学生能够适应目前社会对计算机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需要。

3.2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教学内容的甄选

21世纪的教育讲究的是素质教育,而要落实素质教育,就必须实施创新教育。

为社会培养创新型人才应当成为中等职业学校教育的主旋律。

而到目前为止学校里的课堂教学仍然是实施创新教育的主要渠道。

无论在哪种课堂中相关的教材都是必不可少的,但是现在的计算机基础教材都普遍存在问题。

主要的问题表现在教材内容单调呆板,教材形式单一、内容千篇一律,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材跟不上时代的变更,一些在计算机使用中应用性较强的理论知识和科学技术不能及时的体现在课本上。

这些问题不利于当代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严重影响了计算机在中等职业学校的教育发展。

为解决此类问题,我们应该考虑更新教材内容,科学合理的设置课程体系。

对于中等职业学校而言,构建课程体系的时候应该结合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现状,然后再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分析本校学生计算机水平和社会所需人才的计算机水平之间的差异,建立适合本校学生的计算机基础教材。

我认为在制定计算机基础教材的时候还应遵循三条原则,即学科整合原则、联系学生实际与社会相结合原则、科学技术与人文相结合原则。

在三条大原则的基础下将根据学生不同层次的计算机水平将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的建设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计算机理论文化基础课程;第二,计算机操作技术基础课程;第三,计算机应用操作基础课程。

在三个层次中,根据学生特点和学科特点对教材的内容进行整合,抓住课程中的重点、难点深入浅出的进行系统学习。

针对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水平不同的学生,教师可以再保证学生实用、够用的前提下,根据不同专业对学生所学的授课内容进行相应的调整。

对以后日常工作和学习中需要且经常使用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技能重点教授,着重细解。

例如,操作系统中的中文系统、常见的文字处理软件、表处理软件、演示文稿等的使用是很重要的,也是必须学会的,应该重点介绍。

掌握当代社会所必须的计算机应用环境是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必不可少的重要部分,掌握这方面的知识有助于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在将来的工作和学习中正确使用计算机和能够简单维护计算机,这对培养社会创新型人才有着重要意义。

3.3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教学模式的调整

3.3.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