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优练习1.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968869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91.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培优练习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培优练习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培优练习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培优练习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培优练习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培优练习1.docx

《培优练习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培优练习1.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培优练习1.docx

培优练习1

1.甲乙两物质的比热容分别为c1、c2,各取其一部分,并使所取部分质量之比为m1∶m2=3:

2若使所取部分各自吸收的热量之比Q1∶Q2=2:

1,则各自升高的温度为Δt1、Δt2,Δt1与Δt2之比以及c1与c2之比的比值可能分别是(   )

A.2∶3,2:

1B.3∶2,1∶2

C.3∶5,5:

2D.5∶3,2∶5

2.关于如图所示的热学实验,叙述正确的是()

A.甲图中,压紧的两铅块,下面悬挂钩码而不分开,这是由于大气压强的作用

B.乙图中,试管内的水沸腾后,水蒸气将软木塞推出,软木塞的内能的转化为它的机械能

C.丙图中,抽去玻璃隔板后,两瓶中的气体逐渐混合,这说明上面瓶中的空气密度较大

D.丁图中,金属管装有少量乙醚,迅速拉动缠在金属管外的皮绳,可使橡皮塞从管口飞出

3.用两个相同的“热得快”,分别给质量、初温都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同时加热。

两种液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已知甲液体的比热容为1.8×103J(kg·℃),则乙液体的比热容是J/(kg·℃)。

4.(7分)夏天中午海边的沙子很热但海水却很凉;傍晚海边的沙子较凉但海水却较暖和。

对此,同学们提出如下猜想:

可能是沙子吸热升温或放热降温都比水快。

为了比较水和沙子吸热本领的大小,小明和小童所

在的两探究小组都都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他们在实验前准备了火柴、酒精灯、烧杯、沙子、水、搅棒、铁架台、石棉网、温度计、秒表除此之外,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

(2)在加热过程中,小明用搅棒不断搅动的目的是;水和沙子吸热的多少是通过来反映的(选填“温度计示数”或“加热时间”)。

(3)设计实验方案时,需要确定以下控制的变量,你认为其中多余的是()

A.采用完全相同的加热方式B.酒精灯里所加酒精量相同

C.取相同质量的水和沙子D.盛放水和沙子的容器相同

(4)两小组获得的实验结论分别是:

①等质量的沙子和水升高相同的温度,加热沙子的时间短;②等质量的沙子和水加热相同的时间,沙子的温度上升得多.你认为上述结论能验证实验猜想的是(选填“仅是①”、“仅是②”或“①和②”)。

(5)探究过程中也有部分同学提出猜想:

可能是中午海水蒸发吸收热量,所以温度低;而沙子不蒸发,所以温度高,你认为上述猜想是否正确,请说明理由:

5.小明探究物质熔化和沸腾的实验如图甲所示.把20g某种固体碾碎后放入试管中,插入温度计,再将试管放在装有水的烧杯中加热.根据实验数据画出的图像如图乙所示.根据图像回答问题:

(1)这种物质是___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你判断的依据:

________

(2)这种物质的液态比热容c=3×103J/(kg·℃),从熔点升高到沸点吸热____J.实验结束时,小明发现从开始加热到实验结束的10min内消耗酒精约5g.请估算出这种装置能量的转化效率约为___________%.(酒精的热值3.0×107J/kg)

6.探究原子结构的奥秘。

【实验过程】

1910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进行了著名的α粒子(带正电)轰击金箔实验。

结果发现:

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方向前进,但是有少数α粒子却发生了较大的偏转,并且有极少数α粒子的偏转超过90°,有的甚至几乎达到180°,像是被金箔弹了回来。

【解释与结论】

(1)卢瑟福所说的“除非原子的大部分质量集中到了一个很小的结构上”中的“很小的结构”指的是。

(2)1μm金箔包含了3000层金原子,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后方向不变,说明;

A.原子的质量是均匀分布的B.原子内部绝大部分空间是空的

(3)科学家对原子结构的探究经历了三个过程,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你认为原子结构为以下的。

7.为了比较水和煤油比热容,俊羽同学用两个相同的装置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物质

煤油

体积/ml

100

125

初始温度/℃

27

27

加热时间/min

6

6

最后温度/℃

45

63

(1)实验过程中俊羽同学测出煤油的最后温度如图乙所示,为__________℃;但此数据比实际测量值__________(选填“高”或“低”),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更正错误后,测量数据记录表格中。

水和煤油的质量__________(选填“相同”或“不相同”),加热结束时,煤油的温度变化比水的温度变化__________(选填“高”或“低”),由此表明,__________(选填“水”或“煤油”)的比热容较大。

(煤油:

0.8×103kg/m3)

(3)在此实验中,如果要使水和煤油的最后温度相同,就要给水加热更长的时间,此时,水吸收的热量__________(选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煤油吸收的热量。

(4)从俊羽同学的实验设计上看,用到的主要实验方法是__________法,学习物理知识过程中,还用这种方法研究过的力学规律有:

__________(举一例)。

8.(6分)某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用酒精给10kg的水加热,同时他们绘制了如图所示的加热过程

中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像,若在6min内完全燃烧了200g的酒精,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酒精的热值约为3×107J/kg.求:

(1)酒精完全燃烧产生的热量;

(2)经过6min时间加热,水所吸收的热量;

(3)6min内酒精烧水时的热效率.

9.“五•一”期间,丹东锦江山公园花香怡人、热闹非凡.旱冰场里,只见穿着新旱冰鞋的小华用力向后一蹬,身体便飞快地向前滑去…赢得了游客的阵阵掌声.请针对这段话,写出四个语句及对应的物理知识.

例如:

“向前滑去”﹣﹣物体具有惯性.

10.(6分)小明在厨房中发现:

(1)如图所示,壶里的水烧开以后,壶嘴上方冒出一团团“白气”。

这“白气”实质上是一些,小明仔细观察又发现:

“白气”从喷出到消失要经历三个物理过程。

①靠近壶嘴的地方,我们什么也看不见。

这是因为壶内水沸腾时产生了大量的水蒸气,在壶嘴附近由于温度比较,仍然保持

②水蒸气离开壶嘴一段距离以后,,形成“白气”。

③“白气”进一步上升,分散到干燥的空气中,分散现象,我们又什么也看不见了。

⑵冬天,在炉子上烧菜时,火焰熄灭前、后一瞬间会出现如图甲、图乙所示的两种情景,你可以确定图

(选填“甲”或“乙”)是火焰熄灭后的图片。

参考答案

1.A

【解析】

试题分析:

根据热量的计算公式Q=cmΔt进行分析,把公式变形为

分别根据题目中的比例代入

计算看是否与最后的比例相符。

A.

,选项正确

B.

,故选项错误;

C.

,故选项错误;

D.

,故选项错误;

考点:

热量的计算公式Q=cmΔt的应用

2.D

【解析】

试题分析:

铅块不分开是由于分子间的引力作用的结果,不是大气压的作用,故A错;软木塞被水蒸气推出时,水蒸气对软木塞做功,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软木塞的机械能,故B错;两瓶气体的缓慢混合是由一分子不停地运动的结果,不是由于上面的气体密度大引起的,故C错;拉动皮绳时,要克服绳与管的摩擦力做功,使乙醚的内能增大,对橡皮塞做功,使橡皮塞从管口飞出,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故D正确;应选D。

【考点定位】热现象;内能的转化

3.4.2×103J/(kg·℃)

【解析】

试题分析:

由图象可知,加热90分钟,它们吸收相同的热量,质量相同,甲升高70℃,乙升高30℃,而甲的比热容是1.8×103J(kg·℃),由Q=cmΔt可以得出乙的比热容是:

4.2×103J/(kg·℃)。

考点:

比热容

4.

(1)天平;

(2)使沙子和水均匀受热、加热时间;(3)B;(4)①和②;(5)不正确、因为海水在晚上也在蒸发,而沙子不蒸发,照此推理

晚上应该海水凉,沙子暧和,而这与事实不符合

【解析】

试题分析:

(1)他们在实验前准备了火柴、酒精灯、烧杯、沙子、水、搅棒、铁架台、石棉网、温度计、秒表除此之外,为了让水和沙子和质量相同,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天平。

(2)在加热过程中,要使沙子和水均匀受热,需用搅棒不断搅动;水和沙子吸热的多少是由加热器的加热时间决定的,所以,水和沙子吸热的多少是通过加热时间来反映的。

(3)为了比较水和沙子吸热本领的大小,应控制水和沙子的质量相同、加热的仪器相同和受热面积相同,酒精灯里所加酒精量不是全部用完,不需控制酒精灯里所加酒精量相同

(4)①由Q=cm△t可知,质量和初温都相同的水和沙子,升高相同的温度,,由于水的比热容较大,吸热较多,加热时间较长,同理加热沙子的时间短;②由△t=Q/cm可知,质量和初温都相同的水和沙子,吸收的热量相同,由于水的比热容较大,则水上升的温度较慢,沙子的温度上升得多。

所以,上述结论能验证实验猜想的是①和②。

(5)猜想时应想到海水白天和晚上都在蒸发,而沙子不蒸发,照此推理

晚上也应该海水凉,沙子暧和,而这与事实不符合

考点:

比热容;热量;实验探究:

“水和沙子吸热本领”

5.

(1)晶体有固定的熔化温度

(2)24008

【解析】

试题分析:

(1)固体加热会熔化,BC段表示其熔化过程,有固定的熔化温度,所以它是晶体。

(2)根据

,将c=3×103J/(kg·℃),m=0.02kg,△t=40℃,代入公式,得到Q吸=2400J。

从熔点升高到沸点,花了2min,整个加热过程约10min,吸收的热量是这个过程的5倍,即12000J。

酒精燃烧放出的热量

能量转化的效率

考点:

晶体的熔化特点吸热公式Q吸=cm△t能量转化的效率

6.

(1)原子核 

(2)B(3)C

【解析】

试题分析:

实验中α粒子能穿过金箔,说明金箔分子间有空隙,在1μm的金箔中包含3000层金原子,只有很少的α粒子发生了较大的偏转,说明原子内部约大部分空间是空的。

在α粒子穿过金箔时,碰到了一些质量较大的很小结构,这个很小的结构质量大,但体积很小,这个“很小的结构”就是原子核。

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中,体积却很小,并且原子核带正电,电子带负电。

考点:

实验探究原子结构

7.

(1)78℃;高;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容器底部

(2)相同;高;水(3)大于(4)控制变量;探究动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的关系;探究电流大小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和深度的关系等

【解析】

试题分析:

(1)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先要弄清楚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读数时视线与液柱最高处所对刻度相垂直,并注意区分温度是零上还是零下.温度计上10℃之间有10个小格,高于0℃,为78℃.温度计的玻璃泡虽然完全浸没在液体中,但是碰到了容器底部,而底部的温度稍高点,故测出的温度比实际值高.

(2)水的质量

,煤油的质量

,故水和煤油的质量相等.煤油的温度变化

,水的温度变化

,故煤油的温度变化比水的温度变化高.水和煤油的加热时间相同即吸收的热量相同,由

可知,水的比热容较大.

(3)要给水加热更长的时间,说明水吸收的热量更多,即水吸收的热量大于煤油吸收的热量。

(4)物理学中对于多变量的问题,常常采用控制变量的方法,把多变量的问题变成多个单变量的问题;每一次只改变其中的某一个变量,而控制其余几个变量不变,从而研究被改变的这个变量对事物影响,分别加以研究,最后再综合解决,这种方法叫控制变量法;从俊羽同学的实验设计上看,他控制了水和煤油的质量、吸收的热量相同,研究温度变化多少与比热容的关系,故主要是采用了控制变量法.控制变量法是初中物理中常用的探索问题和分析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之一.探究动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的关系;探究电流大小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和深度的关系等都用到控制变量法.故答案为:

(1)78℃;高;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容器底部

(2)相同;高;水(3)大于(4)控制变量;探究动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的关系;探究电流大小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和深度的关系等.

考点:

探究物质的比热容

8.6×1062.25×10642%

【解析】

试题分析:

(1)酒精完全燃烧产生的热量:

Q放=mq=0.2kg×3×107J/kg=6×106J,

(2)由图可知,经过6min时间加热后水温由20℃达到80℃,则水吸收的热量:

Q吸=cm(t-t0)=4.2×103J/(kg•℃)×10kg×(80℃-20℃)=2.52×106J;

(3)烧水时的热效率:

η=Q吸/Q放=2.52×106J/6×106J=42%;

考点:

热量热效率

9.(A).

(1)“花香怡人”﹣物体具有扩散现象;

(2)“向后一蹬,向前滑”﹣﹣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3)“阵阵掌声”﹣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4)“新旱冰鞋”﹣﹣滚动代替滑动,可以减小摩擦

【解析】

试题分析:

(1)可以利用分子动理论来解释;

(2)脚给地以力的同时,地也会给脚一个向前的力;(3)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4)滚动代替滑动是减小摩擦力的一种重要的方法。

考点:

物理知识的运动

10.

(1)小液滴①高气态②水蒸气遇冷液化③蒸发(或汽化)

(2)甲

【解析】

试题分析:

(1)壶嘴上方冒出一团团“白气”。

这“白气”实质上是水蒸气上升的过程中遇冷液化成的小水滴。

①水蒸气液化的条件是降低温度或压缩体积。

壶内水沸腾时产生了大量的水蒸气,由于在壶嘴附近温度比较高,仍然保持气态;

②水蒸气离开壶嘴一段距离以后,上升的过程中温度越来越低,遇冷液化成小水滴,形成“白气”。

③由于蒸发可以在任何温度下进行,“白气”进一步上升,分散到干燥的空气中,发生蒸发现象,我们又什么也看不见了。

⑵冬天,在炉子上烧菜时,火焰熄灭前锅上方空气的温差较小,蒸发不明显,而火焰熄灭后一瞬间锅上方空气的温差较大,蒸发明显,会出现如图甲所示的情景。

考点:

物态变化;液化的条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