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六讲备课.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968182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66.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六讲备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小六讲备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小六讲备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小六讲备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小六讲备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六讲备课.docx

《小六讲备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六讲备课.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六讲备课.docx

小六讲备课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李可染的艺术人生

李可染,1907年出生在江苏徐州一个平民之家,父亲是贫农,逃荒到了徐州,先以捕鱼为生,后来又做了厨师。

母亲是城市贫民。

双亲均不识字。

李可染的艺术世界充溢着大自然的万籁音响,而这个万籁奏鸣的世界在他童年时代已经潜入了他易感的心灵里了。

小时候第一次深深吸引他的声音,是一个沿街卖艺求乞的盲琴师奏出的悲凉琴声。

此后,每当听到那悠长的、凄心楚楚的曲调,他便怦然心动,几乎落泪。

常常,他暗随琴师,听他拉琴,默记弦音,深夜始归。

11岁的可染从此谙识不少民间曲调,还自制了一把小胡琴,并拉得一手好琴。

42岁那年,李可染画过一幅现实题材的写意人物画《卖唱图》。

这幅画在他一系列古典人物画中显得尤为特别。

月儿弯弯照九洲,几家欢乐几家愁。

为女孩伴奏的盲琴师颤动的手指触动着琴弦,似正传出声声不断、如泣如诉、万分悲凉的琴声。

那种真情实感,当是画家揉进了自己童年时代久已潜存的心音。

13岁那年,小学放暑假,可染在城墙垣道玩耍。

靠城墙有一片园林建筑,名曰“快哉亭”,后室有几位文人长者在作画。

他伏在窗外观看。

从此一连数日,天不亮就在窗外候着,恋恋不舍。

一位长者见他对画如此入迷,感叹道:

“后生可畏!

”画师们招呼他进去看画,从此可染便成了老画师们的“研墨童子”。

大清早,他就提着小桶到井边汲水,研好墨,等着看长者作画。

回到家里,他竟能把所见全幅山水大意背临下来,这使画师们大为惊讶,催促孩子拜山水画家钱食芝为师,从此开始正式学画。

他与张眺被称为“西湖边上两兄弟”,张眺爱读西方哲学、文论,可染爱读中国古籍、画史。

在张眺影响下,可染又读了不少世界文学名著。

那时,可染和张眺都学油画,西湖国立艺术院的主导思潮是后期印象派,他们在画风上一度受到了塞尚、高更的影响,但总觉得还有不足。

张眺思想敏锐,评古论今,可染以他少时拜师习国画为底蕴,从原来不会画素描、油画,到后来名震全校,这样,两兄弟又有了各自的绰号:

一个叫“张理论”,一个叫“李艺术”。

“两兄弟”作为林风眠校长亲自主考的学生,李可染考前,得张眺之助,辅导他油画,竟一发而中,被破格录取为杭州国立艺术学院的学生。

张眺落榜,经一再申诉得以入学。

他俩相互激励,学业进步很快。

1947年,经徐悲鸿先生引荐,李可染终于有幸拜齐白石为师。

齐白石第一次看到可染的写意画就十分欣赏、推崇,后来多次在可染画作上题写画跋,高度评价可染的创造精神。

白石老人曾为李作《耙草歇牛图》题跋,老人写道:

“心思手作,不愧乾嘉间以后继起高手。

”一语道破可染艺术的最大特点:

不但精于勤,而且深于思。

李可染在齐师身边10年,每天为老人磨墨理纸,看齐师作画。

白石老人的花卉,他一笔不画,但他认真学习了齐师的作画态度,用笔运墨之法,还有构思之奇伟,以及大胆独创的精神。

齐白石曾赠可染一枚构思奇巧的印章“树下童子”,即树下一人。

白石老人赠印时,对可染讲了两句古语:

“李下不整冠,瓜田不纳履。

”印章取其“不须整冠”、以洁身自好为做人本色之寓意。

李可染拜齐白石为师,同时也求教于黄宾虹。

他第一次求教黄宾虹,是带了自己大约20幅作品去的。

黄宾虹见了可染笔下的那气质厚重、笔墨浑化的水墨钟馗,大为欣赏,兴奋之极,当即要把自己收藏的元代珍品《钟馗打鬼图》送给可染。

可染因礼太厚重,敬辞未受。

师生结缘,一见如故。

黄宾虹精于画史和鉴赏。

他品评艺格高低,重要的艺术标准是“纯全内美”,一反轻薄浮华之气。

黄宾虹七十多岁以后,山水艺术大成,最后形成其浑厚无比的画风。

这一点,促进了可染以“厚重”为核心的审美观迅速成型。

李可染的山水画重视意象的凝聚。

他强调作山水画要从无到有,从有到无,即从单纯到丰富,再由丰富归之于单纯。

他在40年代的山水作品还留有朱耷、董其昌的影子,清疏简淡,是一种线性笔墨结构。

50年代以后的作品,借助于写生塑造新的山水意象,由线性笔墨结构变为团块性笔墨结构,以墨为主,整体单纯而内中丰富,浓重浑厚,深邃茂密。

李可染山水画的价值,主要是他创造性地探索出了一种新的图式,并且表现出了浑厚博大的精神力量。

李可染在1986年曾总结自己一生的创作:

假如我的作品有点成就的话,那是我深入学习传统、深入观察描写对象、深入思考、深入实践的结果。

人离开大自然、离开传统不可能有任何创造。

我现在已经七十多岁了,我一辈子都在学习和研究的过程中……

(有删改)

1.李可染是如何成为一代绘画大师的?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解答此题,可将原文内容划分层次,然后概括出各层次的内容。

根据文意,可将他的绘画成长经历分为童年从大自然中获得感悟,13岁开始学画,之后又向齐白石、黄宾虹求教,画艺日精。

最后再加以归纳整合即可得出答案。

答案:

小时候能感悟自然,在大自然中陶冶了心灵;谙识民间曲调,拉得一手好琴,丰富了艺术底蕴;13岁被画师们赏识,拜山水画家钱食芝为师,步入艺术殿堂;被破格录取为杭州国立艺术学院学生,学习油画,丰富了学养;拜齐白石为师,10年学画;求教于黄宾虹,最终成为一代书画大家。

2.李可染的绘画艺术有哪些特点?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解答此题,先对照试题要求找出相关的答题区域,再从中筛选出关键语句。

文章开头写李可染学画从自然中汲取养料,可见其画师法自然的特点;第七段用齐白石的话概括他画作的特点,不但精于勤,而且深于思;第十段中写黄宾虹称赞其画气质厚重、笔墨浑化;第十二段则从意象的凝聚、作品所展示的精神两个方面分析了其绘画特点。

答案:

①师法自然,艺术世界充溢着大自然的万籁音响。

②不但精于勤,而且深于思。

③气质厚重、笔墨浑化。

④重视意象的凝聚。

⑤作品有浑厚博大的精神力量。

(答案不求完全一致,意思对即可)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坚守良知的翻译家草婴

自1942年始,草婴就与苏俄文学结下了不解之缘。

50年代末,中苏关系的变化波及苏俄文学的译介工作。

解放日报社社长张春桥从苏联访问回国后,在文学界的一次会议上说:

“即使在苏联,肖洛霍夫的作品也是有争议的。

”这句话倾向性很明显,嗅觉灵敏人士开始改变言论,往日对肖洛霍夫的称赞都变成了贬斥。

草婴的朋友劝草婴改做别的工作,别惹火烧身。

但草婴不为所动,不改初衷,先后翻译了肖洛霍夫的《新垦地》《静静的顿河》《一个人的遭遇》等作品。

在他看来,文学是沟通两国人民心灵的桥梁,何罪之有?

后来,作为肖洛霍夫作品的中文译者,草婴被当作“帮助对象”,在批判会上接受“教育”。

1957年“反右”时,要给著名翻译家、文学评论家傅雷“戴帽子”,要求草婴写文章批判他。

草婴认为傅雷翻译态度严谨,对国家有贡献,一个字也不写。

草婴说:

“我做人有一个原则,人活着,不能说违心话、做违心事。

60年代中期,草婴计划翻译托尔斯泰的全部作品。

但很快“文化大革命”开始,草婴被定为“苏修特务”,到“五七”干校劳动改造。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草婴坚决放弃出版社的领导岗位,执着于托尔斯泰作品的翻译。

托尔斯泰作品中的人道主义精神滋育了几代中国人,鲁迅、茅盾、瞿秋白、巴金等作家先后介绍过托尔斯泰的生平、哲学思想、人生观等。

托尔斯泰几部有影响的长篇小说也有了中文译本,但大多是从英语转译的,从俄语直接翻译的不多。

托尔斯泰的作品采用现实主义表现手法,思想深刻,特别是作品中对人的精神世界细致而深刻的探索与草婴的气质特别契合,语言文字不崇尚华丽,风格也与草婴比较接近。

1978年至1998年,历时20年,草婴以一人之力完成了400万字的《托尔斯泰小说全集》的翻译。

除了草婴,世界上还没有哪个翻译家译完了博大精深的《托尔斯泰小说全集》。

草婴说:

“20年翻译托尔斯泰小说,最大的收获是让我触摸到了一个高尚的心灵。

”1987年苏联作家协会授予草婴“高尔基文学奖”。

草婴是唯一获此奖的中国作家。

可以说,草婴是中国读者了解俄罗斯文学的一扇窗户。

随着世界各国文化交流的深入,许多年轻人也加入到翻译的行列。

但有些人常常仅拿到一部分书稿就开始翻译,翻译速度惊人,一本30万字的书不到半年就译好了。

还有一些人,翻译以追求利润为目的,找出许多已有的版本,东抄一句,西抄一句,就完成了译作。

草婴认为,作为一个翻译家,一是要耐得住寂寞。

一个人关在屋子里,几本外语书、几本词典、几张稿纸、一支笔,在这样的环境里,不是过一天两天,不是一个礼拜两个礼拜,而是终身,因此一定要培养这方面的精神力量。

二是要认真。

在翻译之前要先把原著读透了,了解原著中涉及的方方面面的知识,包括作品产生的历史环境、当地的风俗习惯等。

在读原著的同时考虑这部作品值不值得翻译,适不适合自己翻译。

在他看来,翻译家就是原著作者和译文读者之间的桥梁,必须时时想到原著作者和译文读者,并对二者负责。

草婴翻译每部作品,总是逐字逐句地把原著译成中文并对译文进行检查与通读。

在完成译稿之后,又仔细阅读译文,看有没有脱漏、误解之处,并逐一加以更正。

之后,再从中文表达的角度来审阅译稿,务求译稿流畅易读。

最后才把译稿交付编辑审读。

根据编辑所提意见,认真考虑,做必要的修改。

即使是经过这样严格的步骤完成的译稿,在校样出来后,草婴仍坚持自己至少通读一遍。

作家王西彦先生说草婴在翻译的时候“有一种忘我的虔诚态度和傻子精神”。

2003年,草婴80大寿,俄罗斯驻上海总领事柯富安致函草婴:

“您是连接两个邻国伟大人民心灵的桥梁,您介绍了托尔斯泰、肖洛霍夫这样的世界大师的作品,凭着您的才华,这些名著不只属于俄罗斯。

(选自柯琳娟《草婴传》,有删改)

3.草婴为什么选择翻译托尔斯泰的作品?

请简要分析。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作答此题,要注意把握草婴对翻译托尔斯泰著作的相关看法。

文章第三段表述了草婴翻译托尔斯泰著作的具体原因,如托尔斯泰作品中的人道主义精神滋育了几代中国人,托尔斯泰作品的中文译本大多是从英语转译的等。

对其加以概括即可得出答案。

答案:

①托尔斯泰作品中的人道主义精神滋育了几代中国人,值得翻译;②托尔斯泰的作品大多是从英语转译的,从俄语直接翻译的不多,需要翻译;③托尔斯泰作品的风格与草婴的气质特别契合,适合草婴翻译。

(意思对即可)

4.草婴在文学翻译工作中的认真态度体现在哪些地方?

请简要说明。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的答题区域在文章的第四段。

可以在“二是要认真”后面寻找相关答案,比如读透原著、通读、修改等。

答案:

①翻译前,读透原著;②翻译时,逐字逐句并检查通读;③完成译稿后,反复通读审阅修改。

(意思对即可)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历史大风雨中的小人物

在《布衣:

我的父亲孙犁》中,女儿孙晓玲通过种种碎片式的记忆,勾勒出一个完整、生动的孙犁形象。

“他养的鸟在笼子里都不敢乱叫”

孙晓玲在该书“小跋”中说明了自己的写作原则:

“史实第一,文采第二。

我愿竭尽全力向广大读者、向孙犁研究者奉献一个真实可信、女儿心目中的父亲形象。

”作为孙犁最小的孩子,孙晓玲所述多是耳闻目睹的父亲的喜怒哀乐,这些回忆,朴素地写入书中,使作家孙犁的形象真切可感。

“他的房间高大、幽暗,人非常严厉,少言寡语,还有一个细节,就是连他养的鸟在笼子里都不敢乱叫。

”这是铁凝在一次拜访孙犁之后写下的回忆,似乎,当人们谈及孙犁,总免不了想象“孤高”之类的字眼。

但在女儿笔下,因为有了大量鲜活的细节“托底”,往事便有了温润、动人的质感:

亲戚来家走动,回去时孙犁总要给足路费;涂改稿子用橡皮,橡皮已用到一颗小蚕豆那么大;破手绢不知道用了多少年,薄如蝉翼;冬天不用烧开的热水洗手,害怕手凉,便用白搪瓷茶缸灌一杯凉水,置于暖气片上温热后洗手……种种碎片式的记忆,经由书写,在回忆与怀念的心意之中,变得完整、生动。

在“布衣”出版座谈会上,中国作协主席铁凝回忆与孙犁的四次见面,让她印象深刻的,一次是孙犁在自家园子捡拾收割时漏拾的黄豆,一次是在糊窗缝,印象中的孙犁总戴着袖套。

铁凝感叹:

老人一直淡泊名利、自寻寂寞、深居简出、粗茶淡饭,或许还给人以孤傲的印象,“但在我的感觉里,他的孤傲与谦逊是并存的,如同他文章的清新秀丽与冷峻睿智并存一样。

也许,阅读回忆文章的妙趣在于透过作者简朴的叙事,参透一些未必直白写下的启示。

在《人民文学》主编、评论家李敬泽看来,如果用“节俭”这样的字眼来描述孙犁一代人对待物质的态度,总欠妥帖,事实上,这种“节俭”里,包含的是一种古人的“惜物”态度。

在李敬泽看来:

“这里面,不仅仅是爱惜这个东西,而是一个人和世界的关系里,一个人和生活的关系里总是存着一个非常珍重、非常爱惜的态度,在那种高度节制、高度隐忍的状态下,有一种珍重,那是一种有情有义的态度——不仅是孙犁先生的生活习惯,同时我觉得可能也是他的审美方向。

宏大叙事中的丰富肌理

随着时间的推移,孙犁的文字价值越来越为读者所看重已是个不争的事实。

《铁木前传》是孙犁上世纪50年代的代表作,对于这部作品,李敬泽认为:

当与《铁木前传》同时代的许多作品随着时代的变迁而逐渐失去“经典”的意义和地位时,这部当初遭受非议和冷落的小说却越来越显出独特魅力,“在历史的大变化中,孙犁这样一些作家真正关切的依然是人的性格,真正的人情之微妙、人情之美。

”李敬泽说,“像孙犁这样的作家,在我们现今这个时代难以再有了,就是说在他们的生命中,曾经是高歌一赴,万死不辞,经历过历史的大风雨,但同时又能够做到淡定、沉静、低回。

我觉得这种生命的大境界可能是我们现在很难企及的。

在“布衣”一书的末尾,孙晓玲以“写给‘远行者’”为题,勾勒了父亲孙犁风雨铁骑的前半生,寥寥数笔,勾勒了“历史的大风雨”中小人物的际遇。

孙晓玲记得父亲曾带她去看望过的一位老战友——时达伯伯,孙晓玲写道:

“抗战时期,父亲八年没怎么回过家。

一天,我娘正在场院里干活,时达伯伯骑着一匹高头大马奔驰而来,把一个大绿包扔到地上,掉转马头便不见踪影。

娘打开一看原来是父亲托他捎回家的书籍……那时正是‘五一’大扫荡时期。

我从这件事里体味出三点:

一是父亲爱书如命;二是爹娘的患难与共;三是战友间的侠义与厚谊。

如此,在孙晓玲的笔端,历史的宏大叙事在个人记忆中被解析出更为丰富的肌理,对照孙犁的最后岁月——“每日只是枯坐在书房或病房中”,如此清疏的晚境,所照见的也许是一个人努力追求的理想与现实的真实距离。

(选自《第一财经日报》,有删改)

5.文中所写的孙犁是怎样一个人?

请分条概括。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解答此题,首先要找出文中有关人物描写的相关语句,对人物进行一个总体的评价;其次要根据相关语句,对人物进行多角度分析,主要是分析人物的性格、品质;最后要根据题目的提示,进行分条概括。

答案:

文中所写的孙犁是这样一个人:

看似孤高,实则极富人情味;淡泊名利、自寻寂寞、深居简出、粗茶淡饭,孤傲与谦逊并存;看似节俭,实则惜物;关注人生,注重生命的大境界;爱书如命,有侠义,为人厚道。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让数学回归中国

1951年,以振兴中国数学为己任的吴文俊放弃法国优裕的研究条件,到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工作,和张素诚、孙以丰成立拓扑组。

此时拓扑学研究的中坚力量在欧美,在法国吴文俊可以随时和老师、朋友交流,随时了解世界拓扑学的最新动态,回国后的吴文俊站在拓扑学前沿,没有人能给予吴文俊帮助和指导,只能独自摸索。

在拓扑学研究中,拓扑不变量是基本的研究对象,但从一般的拓扑不变研究入手很难,于是很多人都退而求其次,研究易算的同伦不变量,但吴文俊没有跟随潮流,而是集中精力专攻非同伦性安抚运算拓扑不变量。

经过反复探索,他引入示嵌类,开展复合形嵌入、浸入与同胚的研究,被国际数学界称为“吴示嵌类”,吴文俊获得我国第一届自然科学奖,成为中国科学院最年轻的学部委员。

后来,许多新大学生加入拓扑组。

在吴文俊的指导下,新一代学者李培信、岳景中、江嘉禾、熊金成等成长起来。

二战之后,一个重要的数学分支——代数几何得到了发展,但它的研究在国内几乎是空白。

50年代中期,法国数学家韦伊建立了严整的代数几何学体系,随后,法国数学家格罗登迪克又以此为基础,建立概型理论,创立了一整套现代代数几何学抽象理论体系,代数几何的研究走上抽象化的道路。

但吴文俊没有沿着他们的道路走,他阅读大量相关著作,开设代数几何课,从20世纪初的古典代数几何入手,特别是荷兰数学家范德瓦尔的《代数几何引论》,很快掌握了代数几何的基础,取得了重要的成果:

用奇异代数簇定义陈省身示性类。

这为日后的数学机械化的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

自进入数学殿堂直到1975年,吴文俊接受的都是西式数学教育。

此前,中国古代数学不入吴文俊的眼,此后,中国古代数学成了吴文俊心血汇聚之点。

开始看不懂全是古文的原始资料,他凭着一股子钻劲,废寝忘食地啃资料。

慢慢地,看出了门道:

西方数学是公理化数学,重因果关系;中国数学主要解决问题。

吴文俊提出:

“近代数学之所以能发展到今天,主要是靠中国数学,而非希腊数学;决定数学发展进程主要是靠中国数学,而非希腊数学。

”1976年,吴文俊开始数学机械化的研究。

数学机械化就是把数学和计算机结合,吴文俊认为计算机科学在很早就出现在中国古代数学之中,他提出了根据传统数学思想推出的几何定理证明的有效算法,1984年,出版了专著《几何定理机器证明的基本原理》,吴文俊的学生周成青在美国定理机器学术会议上,提交了论文《吴方法证明几何定理》,在现场用电脑演示,在十几分钟里证明了几百条几何定理,获得了与会的100多位国际数学界精英一致赞叹。

后来,中国科学院成立数学机械化研究中心,吴文俊任中心主任,他带领研究人员使数学机械化的研究取得蓬勃发展。

吴文俊的学生——数学机械化与自动推理平台首席科学家高小山这样评价:

“吴先生的研究有他自己的特点,就是创新性,另外就是他能抓住事物的本质。

做拓扑研究时,拓扑学刚刚艰难迟缓地发展,他抓住核心问题,为拓扑学做出了影响深远的贡献,以后从事的机器定理证明也是这样。

”1994年,吴文俊获香港求是科技基金会颁发的杰出科学家奖,会上,著名数学家、吴文俊的恩师陈省身这样评价:

“近20年来,吴文俊从事机器证明的研究,把计算机应用到纯粹数学。

他利用代数几何,对方程式求解的问题做了系统的研究。

吴文俊的工作总是独辟蹊径,富有创造性。

历史上许多大数学家,对纯粹数学与应用数学都有贡献,吴文俊保持了这个传统。

2000年,吴文俊荣获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06年,吴文俊在获得邵逸夫数学奖时说:

“对我个人而言,每次获奖都是高兴的事。

但对一个国家的科学发展而言,稍作出成绩就被大家捧成英雄,这不是好事,这说明我们的科研还在一个相对落后的阶段。

”在吴文俊看来,评价一个国家的科学发展,不能只看某一个人的成绩,要看群体的高度。

一个大国的科研领域,特别是数学领域,最好是没有英雄,大家都处于同一个高水平,共同形成一个高峰。

(有删改)

6.吴文俊在数学研究方面取得了哪些成就?

请简要概括。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解答此题,可先从原文中找出相应的答题区域,文章前面三段从三个方面介绍了吴文俊在数学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第一段写其在拓扑学方面的贡献,提出“吴示嵌类”;第二段写他在代数几何方面研究所取得的成绩;第三段写他提出几何定理证明的有效算法。

将这三方面加以概括即可。

答案:

①提出“吴示嵌类”,对拓扑学贡献很大;②研究代数几何取得了重要成果,填补了空白;③提出了几何定理证明的有效算法,影响深远。

(意思对即可)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谢家麟的创新

2012年2月14日,2011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颁给了92岁的谢家麟。

对前来祝贺的众人,精神矍铄、声音洪亮的谢家麟院士诚挚地说:

“最高科技奖是给个人的,也是给整个高能物理领域的。

1984年10月,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动工兴建,谢家麟是总设计师兼工程经理。

当时,高能加速器是尖端技术,对撞机技术又是高能加速器中的尖端,国际上认为中国这一步跳得太大。

然而,四年之后,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成功实现对撞。

高能物理研究所也跻身世界八大高能加速器中心。

谢家麟当时曾赋诗一首,表达心情:

“十年磨一剑,锋利不寻常,虽非干莫比,足以抑猖狂。

“现在回想起来,那时候有点大胆。

”谢家麟说,“但什么叫科研工作?

就是解决困难。

路都摆在那了,你顺着走,还叫什么科研工作?

科研的根本精神就是创新,就是没有路可走,自己想出条路来走。

上世纪40年代,谢家麟从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转学到斯坦福大学攻读博士,从此对粒子加速器产生了强烈的兴趣。

1952年,他的博士论文答辩出现传奇一幕。

提问的教授要谢家麟对问题做出定性的解释,他却在黑板上即时推出了方程式,解决了问题。

这完全出人意料,谢家麟被要求暂时回避。

等再进屋时,教授们已向他握手祝贺他博士答辩通过。

此时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留学生们摩拳擦掌,预备回国一显身手。

然而,谢家麟却在归国途中被拦下并禁止离境,直到1955年才回到祖国。

而这次长达四年的滞留,促成了当时世界上唯一的使用高能电子束流治癌的加速器的诞生,也打磨出一个优秀的粒子加速器专家。

当时还有斯坦福4位教授级的专家也接了同样的研制工作,谢家麟作为他们的对手,无论资历还是可供调遣的人员和资源,都不在一个量级上。

而两年后,谢家麟的医用加速器率先建成,并应用于患者的治疗。

当他1979年重访美国芝加哥费米国家实验室时,那台加速器仍在运转之中。

“这件棘手的工作,使我得以从头到尾亲自解决电子直线加速器的研制和应用的全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积累了经验,也建立了不懂可以学懂的自学信心,并懂得了培养年轻人要委以重任的‘压担子’的道理。

”谢家麟回忆说。

1955年回国后,谢家麟带领一批刚出校门的大学生,用8年时间建成了中国第一台30MeV的高能量电子直线加速器,为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研制提供了保障和检测手段。

研制这个加速器时面临的情况是“一无所知”和“一无所有”,但这项远远超前的研究工作,却为后来建造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奠定了技术基础,培养了中国加速器的人才。

“谢先生一生有两个主题,一个是竞争,一个是超前。

”熟悉谢家麟的冼鼎昌院士说,他所做的工作总是在与国际同行的竞争中进行,也总具有前瞻性。

70余岁时,谢家麟致力于一种新型光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