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次月考试题8.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96738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40.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次月考试题8.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次月考试题8.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次月考试题8.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次月考试题8.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次月考试题8.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次月考试题8.docx

《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次月考试题8.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次月考试题8.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次月考试题8.docx

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次月考试题8

河北省邢台市临西县临西镇2018-2019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月考试题

(一)

(时间:

60分钟,分数:

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35*2)

1.19世纪上半期,世界上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是()

A.中国B.美国C.法国D.英国

2.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

领导这场斗争的是()

A.魏源B.林则徐C.严复D.邓世昌

3.“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这场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它就是()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4.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逐步沦为()

A.封建社会B.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C.殖民地D.资本主义社会

5.鸦片战争对中国最突出的影响是()

A.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B.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

C.中国人民的革命任务发生了变化D.中国历史时期发生了变化

6.一次次列强的入侵,一个个屈辱的条约,记录着近代中国的苦难岁月。

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

A.《马关条约》B.《辛丑条约》C.《南京条约》D.《北京条约》

7.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赔了夫人,又折兵”不算,还搭上了许多银子,最主要的是让人家割走了中国近代第一块地(  )

A.九龙司B.澳门C.台湾D.香港岛

8.中英《南京条约》中规定的“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这一规定严重破坏了中国的()

A.贸易权B.司法权C.内河航行权D.关税权

9.中英《南京条约》中开放的通商口岸是()

A.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B.广州、厦门、福州、杭州、上海

C.广州、厦门、定海、杭州、上海D.广州、厦门、定海、杭州、天津

10.中国近代史开始于()

A.1624年B.1689年C.1771年D.1840年

11.1856年,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目的是()

A.对林则徐虎门销烟进行报复B.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C.为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D.镇压义和团运动

12.有人说,英法发动的第二次鸦片战争是“海盗式的扩张”,给中国文化和人类文明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以下最能说明这一点的是()

A.获取大量赔款B.抢劫并焚毁圆明园

C.增加新的通商口岸D.开辟新的内河航线

13.1860年10月,侵略者火烧圆明园,这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次浩劫。

这个侵略者是指()

A.英国B.英法联军C.英美联军D.八国联军

14.近代史上,南京和天津这两个城市分别是在哪两个不平等条约中被开放为通商口岸的?

()

A.《南京条约》、《天津条约》B.《南京条约》、《北京条约》

C.《天津条约》、《北京条约》D.《天津条约》、《瑷珲条约》

15.马克思说:

“俄国不花费一文钱,不出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从中国)”得到更多的好处。

这句话指的是俄国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

A.取得协定关税特权B.掠夺圆明园大量珍宝

C.获取中国大量赔款D.割占中国大片领土

16.下列关于第一、第二次鸦片战争说法正确的是(  )

①都是资本主义列强为打开中国市场而发动的 ②都使中国丧失了领土和主权 

③都强迫中国签订了不平等条约 ④两次战争的侵略者都有英国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17.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标志是()

A.金田起义B.攻占长沙C.攻占南京D.永安建制

18.清明节期间,广东某校组织全体党员到洪秀全纪念馆参观学习。

洪秀全在历史上有浓厚的一笔是因为()

A.领导虎门销烟B.领导第二次鸦片战争C.领导太平天国运动D.火烧圆明园

19.太平天国建立起与清朝对峙的政权的标志是()

A.金田起义B.太平军攻占苏州C.定都天京D.青浦大败洋枪队

20.太平天国运动由盛转衰的标志是()

A.定都天京B.太平军北伐C.天京事变D.天京陷落

21.有人说:

《天朝田亩制度》实际是一个和谐社会的公平的经济制度;也有人说:

《天朝田亩制度》是近代民主革命中一个科学的政治纲领。

你认为下列关于《天朝田亩制度》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它建立在落后的自然经济基础上

B.它与我国正在建立的和谐社会有着本质的区别

C.它反映了农民阶级的生活理想

D.只要具备一定的客观条件,它就会变为现实

22.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包括()

①奕②曾国藩③李鸿章④左宗棠⑤张之洞

A.①②③④⑤B.②③④⑤C.①②③④D.②③④

23.鲁迅回顾历史说:

“中国太难改变了……不是很大的鞭子打在背上,中国自己是不肯动弹的。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一鞭,使中国开始认识到要学习西方军事技术,于是开始了()

A.编写《海国图志》B.洋务运动C.维新变法D.辛亥革命

24.中国近代化开端于()

A.国门被打开的鸦片战争B.以“自强”“求富”为口号的洋务运动

C.推翻了封建帝制的辛亥革命D.高举“民主”“科学”的新文化运动

25.两千多年前,古罗马哲学家西塞罗说:

“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世界。

”中国近代海军最早创建于()

A.洋务运动时期B.甲午战争时期

C.鸦片战争时期D.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

26.不列颠的枪炮使洋务派深刻认识到:

“自强之道,以育人才为本;求才之道,尤宜以设学堂为先”,因此洋务派在各地创办外语学堂和军事技术学堂。

这些洋务学堂的创办()

A.促进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B.抵制外国经济势力的入侵

C.建立起先进的工业化体系D.推动中国教育近代化进程

27.洋务运动的主要活动中,最能体现洋务派初衷的是()

A.创办军事工业。

B.创办民用工业。

C.筹划海防D.培养人才

28.邓世昌对部下说:

“我们从军卫国,生死早已置之度外。

我们虽然牺牲了,但可以壮国家的声威。

”该历史场景出现在()

A.定海战役B.黄海海战C.辽东半岛战役D.威海卫战役

29.“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

这副对联对联赞颂的是甲午战争中英勇牺牲的民族英雄()

A.戚继光B.郑成功C.左宗棠D.邓世昌

30.在某次战争之后,列强欣喜若狂,声称“第二次发现了中国”。

英国一家报纸评论道:

“中国为东方一团大物,势已动摇……今欧洲之人,虽田夫野老,无不以瓜分中国为言者。

”这次战争是()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31.中英《南京条约》和中日《马关条约》的内容都涉及(  )

①割地 ②赔款 ③开放通商口岸 ④开设工厂

A.①③B.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

32.清朝北洋舰队全军覆没的战役是()

A.黄海大战B.辽东半岛战役C.威海卫战役D.平壤战役

33.《马关条约》中最能体现列强侵华进入新阶段的是()

A.赔款白银数额巨大B.增开的通商口岸深入内地

C.开辟运输新航线D.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34.甲午中日战争爆发于()

A.1883年B.1884年C.1894年D.1895年

35.甲午中日战争后提出“门户开放”政策的是()

A.英国B.法国C.美国D.俄国

二、材料分析题

3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6分)

材料一:

鸦片“流毒于天下,则为害甚巨,法当从严。

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

”——《林则徐集》

材料二:

凌青(原中国驻联合国大使,林则徐的后人)1990年讲话:

“……150多年前,中国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幕,也是世界禁毒史上的一件大事。

当前,中国再次成为毒品的受害国,希望社会各方面都来关心、支持禁毒事业。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林则徐认为鸦片的主要危害是什么?

(3)

答:

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中“光辉的一幕”指哪一历史事件?

(2)答:

_______________

(3)林则徐的禁烟运动有何历史意义?

答:

_______________

3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8分)

“清朝中期,内外交困,对如何摆脱困境,统治阶级内部一些较为开明的官员主张利用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强兵富国,摆脱困境,维护清朝统治。

(1)材料中提到的“统治阶级内部一些较为开明的官员”是指哪一派?

答:

_______________

他们在中央的代表人物是谁?

(1)答:

_______________

他们发动了什么运动?

(1)答:

_______________

前期口号:

___________后期口号:

___________

(2)他们是否达到了目的?

(1)答:

______

为什么?

(2)答:

______

3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6分)

材料一:

甲午孝钦皇太后(慈禧太后)六旬万寿庆典……用银至七百万两……铺张扬厉,备极一时之盛。

——《藏园群书题记》

材料二:

1895年,有人题联于京师城门:

“万寿无疆,普天同庆;三军败绩,割地求和。

——《尘闻偶记》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判断慈禧太后的“六旬万寿庆典”在(_________)年?

(1分)

就在国内歌舞升平的时候,哪个国家正把魔爪伸向中国?

(1分)答:

_______________

(2)材料中的“三军败绩”是指哪一战争的失败?

(2分)答:

_______________

(3)上述材料中的“割地”是指割让哪些地区?

(4分)

答:

_______________

(4)三军败绩后,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什么条约?

(2分)答:

_______________

这一条约的签订对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4分)

答:

_______________

(5)你认为“三军败绩,割地求和”说明了什么问题?

(2分)

答:

_________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军事政治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