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发动机零部件行业分析报告.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966391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1.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汽车发动机零部件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汽车发动机零部件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汽车发动机零部件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汽车发动机零部件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汽车发动机零部件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汽车发动机零部件行业分析报告.docx

《汽车发动机零部件行业分析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汽车发动机零部件行业分析报告.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汽车发动机零部件行业分析报告.docx

汽车发动机零部件行业分析报告

2016年汽车发动机零部件行业分析报告

 

2016年9月

一、发动机零部件概述5

1、气缸体5

2、气缸盖6

3、曲轴6

二、行业管理体制和主要法律政策7

1、行业主管部门及管理体制7

2、行业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7

3、行业认证体系和行业主要标准9

(1)行业认证体系9

(2)行业标准9

三、汽车整车行业的发展状况10

1、全球汽车行业发展概况10

2、我国汽车行业发展概况11

(1)近十余年来我国汽车市场发展迅速11

(2)乘用车占据市场主导地位12

四、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概况13

1、国际汽车零部件行业概况14

(1)日韩整体发展模式15

(2)欧美独立发展模式15

2、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概况16

(1)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迅速16

(2)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趋势16

①零部件制造企业面临严格的产品质量要求16

②与整车制造企业加强新产品的合作开发力度17

③零部件制造企业的生产制造能力不断提高18

④国际整车和零部件制造企业联袂推动国内汽车零部件行业专业化、标准化发展18

(3)新能源汽车对以传统内燃机汽车为业务发展基础的发动机系统零部件制造企业的影响19

①相当时期内新能源汽车对以传统内燃机为动力的汽车替代影响有限19

②内燃机庞大的市场占有量及节能减排的巨大潜力将十分明显19

③新能源汽车的影响分析20

五、行业竞争情况20

1、尼玛克(NEMAK)21

2、银峰集团(INFUN)22

3、上海皮尔博格有色零部件有限公司22

4、上海万泰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23

六、行业进入壁垒23

1、客户资源壁垒23

2、质量体系认证、工艺过程审核和产品认可壁垒24

3、合格供应商评审壁垒24

4、技术壁垒25

5、资金壁垒26

6、规模效应壁垒26

7、设计开发和大批量稳定生产的经验壁垒27

8、人力资源壁垒27

七、行业供求和利润状况28

1、市场供求状况及变动原因28

2、行业利润水平的变动趋势及变动原因28

八、影响行业发展的因素29

1、有利因素29

(1)国家方针政策、产业政策的支持29

(2)汽车及乘用车市场需求稳步增长29

①我国经济增长为乘用车市场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30

②我国汽车保有量仍然偏低,发展后劲强劲31

③二、三线城市对汽车消费的需求开始爆发32

④公路交通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33

(3)整车制造企业的全球采购战略也为国内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提供了新的机遇34

(4)国家关于维护市场正常竞争秩序的政策带来的机遇34

2、不利因素34

(1)宏观经济及汽车行业波动的影响34

(2)关键核心技术缺乏,整体竞争能力不强35

(3)城市汽车“双限”将对乘用车短期销售产生一定的影响35

九、行业技术水平及技术特点、经营模式和行业特征36

1、行业技术水平及技术特点36

2、行业经营模式37

3、行业周期性、季节性或区域性特征37

(1)行业周期性37

(2)行业区域性38

(3)行业季节性38

十、行业上下游之间的关联性38

1、与上游行业的关联性39

2、与下游行业的关联性39

一、发动机零部件概述

汽车发动机是曲柄连杆机构以及配气机构的组合平台,由气缸体(CylinderBlock)、气缸盖(CylinderHead)、曲轴(Crankshaft)、凸轮轴(Camshaft)、连杆(Connector)五大核心部件组成,因此上述五部件行业内统称为汽车发动机核心5C件。

汽车发动机的结构如下图:

1、气缸体

气缸体是发动机其他零件或总成的安装基体,通过它把发动机的曲柄连杆机构(包括活塞、连杆、曲轴、飞轮等零件)和配气机构(包括气缸盖、凸轮轴等)以及供油、润滑、冷却等机构连接成一个整体。

2、气缸盖

气缸盖是发动机的核心零部件之一,是配气机构、进排气系统、燃烧室的载体。

3、曲轴

曲轴是发动机核心零部件之一,是动力转换和输出的关键零部件。

二、行业管理体制和主要法律政策

1、行业主管部门及管理体制

汽车零部件行业的行政主管部门为国家发改委和工信部,其主要职能为制定行业发展战略和规划,研究提出工业发展战略,拟订行业规划和产业政策并组织实施,指导行业技术法规和行业标准的拟订,审批和管理行业内的投资项目。

汽车零部件行业的行业自律性组织是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及各省级分会,其主要职能是提供调查研究建议、自律管理、信息引导、咨询服务、国际交流等各项服务。

行业技术监管部门为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2、行业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

近年以来,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行业鼓励政策,有效推动了汽车工业及零部件行业的健康发展。

3、行业认证体系和行业主要标准

(1)行业认证体系

汽车发动机零部件行业采用的主要质量体系是ISO/TS16949质量管理体系,该体系适用于汽车整车(机)制造企业及零部件生产企业。

目前,ISO/TS16949质量管理体系已成为行业内通行的认证体系,零部件生产企业必须通过该认证才具备为整车(机)制造企业配套的入门资格。

(2)行业标准

三、汽车整车行业的发展状况

1、全球汽车行业发展概况

汽车行业是全球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在制造业中占有很大比重。

汽车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与其它经济领域息息相关,对工业结构升级和相关产业发展具有明显的带动作用,具有产业关联度高、涉及面广、技术要求高、综合性强、零部件数量多、附加值大的特点。

除2008和2009年受金融危机影响外,全球汽车总产量整体呈稳步增长趋势。

目前,全球发达国家的汽车市场已趋于饱和,一些劳动密集、资源密集的汽车制造活动已经逐步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进行产业转移,中国市场因其巨大发展潜力与增长空间尤为吸引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汽车厂商通过资本合作及技术合作等多种方式进入国内市场,给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

2、我国汽车行业发展概况

(1)近十余年来我国汽车市场发展迅速

近十余年来,汽车行业和发动机行业在技术和市场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和发展,随着工业技术水平提高和汽车产业集群效应,中国正逐渐成为世界汽车制造业重要地区,我国汽车行业也取得了高速发

展。

2005-2014年,我国汽车销量年复合增长率高达1715%,汽车产量占全球产量的比例也由2005年的859%迅速增至2014年的

2643%。

自2009年成为世界汽车第一产销大国后,我国已连续六年蝉联世界第一。

2014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已分别达到2,37229万辆和2,34919万辆,其中乘用车产销1,99198万辆和1,97006万辆,同比增长1020%和99%。

(2)乘用车占据市场主导地位

从乘用车市场来看,乘用车的消费属性正在从“可选消费”到“刚性消费”的转变过程中,销量增长的驱动因素仍然是一二线城市的换购需求和三四线城市的首次购车需求,另外,三四线城市的二次购车需求正在启动中,这也将成为未来几年拉动行业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来自于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数据,2009年至2014年,我国乘用车销量年均增长率超过1392%。

2014年,我国乘用车累计生产

1,99198万辆,同比增长102%;累计销售1,97006万辆,同比增长

99%。

2014年国内乘用车市场分国别销量的情况如下图:

四、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概况

整车的零部件数量众多,按功能划分通常分为以下类别:

汽车零部件根据其进入汽车整车的不同时间阶段可以分为整车

配套市场(即OEM市场)和售后维修市场(即AM市场)。

整车配套市场是指在新车出厂之前,各汽车零部件厂商为整车提供零部件配套的市场,包括了汽车的各种零部件。

售后维修市场是指汽车在使用过程中由于零部件损耗需要进行更换所形成的市场。

一般汽车维修市场主要产品是汽车易损件,如前后保险杠、刹车盘等。

汽车气缸体、气缸盖、曲轴等发动机核心零部件以整车配套市场为主。

1、国际汽车零部件行业概况

在过去的二十多年中,大部分整车制造企业逐步由传统的纵向经营、追求大而全的生产模式向精简机构、以整车开发、整车组装为主的专业化生产模式转变,其对汽车零部件的需求越来越多地依赖外部独立的零部件供应商,汽车零部件供应商逐步独立于整车制造企业,形成了自主、完整的企业组织。

近年来,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不再简单地停留在传统的“来图、来料、来样”加工方面,而是更多地开始参与设计开发、样件制造检测、量产质量保证和市场服务等全套职责。

在此背景下,国际零部件市场也形成了博世(RobertBoschGmbH)、电装公司(DensoCorp)等跨国零部件巨头,而部分汽车零部件企业则专注于专业细分领域,如汽车发动机系统零部件市场的跨国巨头墨西哥尼玛克公司

(NEMAK)、西班牙银峰集团(INFUN),德国皮尔伯格(PierburgGmbH)、法国Montupe等。

经过多年发展,国际汽车零部件产业已经从最初主要由整车制造企业自主配套的纵向一体化发展模式,逐步演化为日韩和欧美模式并存的发展态势。

(1)日韩整体发展模式

日韩企业采用了以资本为纽带的多层次资本架构体系,日韩整车制造企业通过向零部件企业参股,形成了以大型企业为骨干,吸收大量中小企业参加的广泛资本关系网络,并以占较大比例的内部关联交易为表现形式。

这种合作体制可保证整车制造企业与零部件企业的同步发展,这种模式下,整车制造企业体系相对封闭,有时整车制造企业的供应商还会被要求不能对体系之外的客户供货。

但近年来由于新车型和新动力平台更新升级的速度加快,部分日韩整车制造企业的供应体系开始出现开放的迹象。

(2)欧美独立发展模式

以德国和美国为代表的欧美模式下,整车制造企业与零部件企业之间保持相互独立的契约关系,零部件企业向多个整车制造企业供货。

一方面,整车制造企业可以通过图纸向零部件企业招标;同时零部件企业也可以自主开发新产品供整车制造企业选择,实现各自相对独立发展。

相对而言,欧美系的整车制造企业体系比较开放,对供应商的客户范围不做过多要求。

由于整车制造企业和零部件供应商各施其责,专业化协作,加快推动了汽车行业新车型、新动力平台的更新,

新技术的推广,将逐步成为汽车整车制造企业和零部件供应商的主流合作模式。

2、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概况

(1)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迅速

得益于汽车整车制造业的快速发展,近年来,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发展速度明显加快。

2004-2013年,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规模以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由3,503亿元增至27,097亿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2552%。

围绕着国内整车制造企业配套市场和国际出口市场,目前已形成了西南、华中、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和东三省六大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成为支撑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同时也形成了一批优势零部件骨干企业。

这些企业具备一定的产品创新能力,具有多车型配套、多市场供给能力,基本保持了与整车制造企业同步开发的能力,市场竞争力较强。

(2)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趋势

①零部件制造企业面临严格的产品质量要求

汽车整车制造企业在全球范围内采购零部件,为保证产品品质,一些国际组织制定了相应行业标准,如ISO/TS16949质量管理体系以及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

同时我国的行业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也对汽车零部件产品质量和管理体系制定了相应标准,汽车零部件必须满足主管部门制定的质量标准,如3C认证等。

同时大多数整车制造企业也对其零部件供应商有自成体系的评审标准,在确定潜在供应商前通常要对供应商的技术研发能力、工艺水平、质量保障能力、生产组织能力、现有产品的技术含量、交付业绩、企业文化、人力资源及全球沟通能力等多方面进行多轮次、长时间的考核。

②与整车制造企业加强新产品的合作开发力度

近年来,传统的简单来件加工模式日益向整车制造企业与零部件制造企业之间的数据交换分享、互动开发模式转变,这也反映了整车制造企业由原先单体企业运营向产业链分工整合的转变。

为了在持续增长的中国汽车市场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国内整车制造企业都不约而同地加快了新车型和新动力平台的推出节奏。

整车制造企业出于缩短新产品的开发周期和提高开发成功率的考虑,往往都会选择长期合作的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对其某一产品或系统进行合作开发。

这种合作模式有利于整车制造企业提高合作开发的成功率,同时也有利于确保新车型或新动力平台的零部件供应,进一步巩固了和整车制造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

在这种模式下,整车制造企业和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发挥各自的技术、工艺优势,提高整体开发效率,提升产品品质,客观上为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创造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与整车制造企业的关系也逐步演变成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

③零部件制造企业的生产制造能力不断提高

国内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通过与国内外整车制造企业建立长期的产品供应合作关系,在汽车零部件的工艺设计能力、制造能力、质量控制能力等方面不断改善和提高,部分优势企业实现了从简单零件到复杂零件、单个零件到多个零件,局部零件到系统集成,在产项目到前沿项目的跨越,并具备了为整车制造企业提供系统化、模块化的零部件供应能力。

④国际整车和零部件制造企业联袂推动国内汽车零部件行业专业化、标准化发展

随着中国经济持续的快速发展和国家城镇化政策的推动,城市及农村市场的汽车消费潜力将持续获得激发,国际整车和零部件制造企业加大了在我国的投资规模,引入了先进的管理经验、设计及制造能力,客观上提高了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整体的标准化、专业化水平。

国际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大多在我国设有分支机构,如尼玛克(NEMAK)在中国境内成立了南京尼玛克铸铝有限公司和尼玛克(重庆)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西班牙银峰集团(INFUN)则成立了银峰铸造(中国)有限公司、银峰铸造(芜湖)有限公司等;与此同时,一部份消化吸收国际先进技术形成了自身核心竞争力的国内零部件企业也开始走出国门,通过直接出口或在海外设厂生产等方式,在国际市场占有了一定的份额。

(3)新能源汽车对以传统内燃机汽车为业务发展基础的发动机系统零部件制造企业的影响

①相当时期内新能源汽车对以传统内燃机为动力的汽车替代影响有限

2012年6月,国务院印发《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制定了到2020年以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为主的新能源汽车产能达200万辆的发展目标。

而2014年全国汽车产量已达到2,37229万辆。

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截至2014年底全国汽车保有量达154亿辆。

相对于目前的汽车产量和保有量,新能源汽车的占比仍然较低。

同时新能源汽车的推进遇到了诸多技术难关,如表现最突出的电池技术有待完善、续航能力有待提升、基础配套设施的不匹配,这些都直接影响着新能源汽车的推广进程。

根据会计专业公司毕马威(KPMG)2015年初对全球200名汽车行业从业者的调查问卷显示,到2025年,发动机小型化(DOWNSIZING)在汽车行业趋势的选项中仍然以49%的比例高于电动汽车的18%。

而同样来自于该调查问卷,截至2020年业内人士估计只有46%的汽车发动机为电动的。

②内燃机庞大的市场占有量及节能减排的巨大潜力将十分明显

中国内燃机工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内燃机总产量约为7,760万台,工业总产值约为3,700亿元。

内燃机仍是我国的主导

动力产品,产量和保有量有相当规模,也是实施节能减排最具挖潜空间的产品。

2011年11月,工信部发布了《“十二五”产业技术创新规划》,其中指出重点开发高效内燃机,从政策层面强调了内燃机高效利用的重要性,国内外目前已有不少低能耗高效率的内燃机出现,其优势突出,可见高效内燃机在动力市场仍有自身的发展生存空间。

目前公司配套的高效发动机如10TFox-GTDI、20TValueGTDI和15TSigma-GTDI发动机,其升功率分别达到92KW/L、89KW/L和887KW/L。

③新能源汽车的影响分析

基于上述分析,预计新能源汽车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对公司生产经营不会构成实质性的不利影响。

另外,除在高效利用内燃机方面加大技术投入外,全球汽车工业技术也瞄向了汽车轻量化的发展。

利用铝镁等合金或新材料,将先进铸造技术应用于车身结构件、底盘件等领域,能够有效提高汽车的物理强度,在实现车身轻量化的同时,达到节能减排的目标,其应用前景广阔。

对于具有生产汽车发动机复杂零部件生产能力和经验的企业,其现有工艺和装备配置水平可以覆盖汽车轻量化零部件的生产要求,一旦有市场机遇公司也可以将上述能力和经验直接平移到新能源汽车的零部件生产领域,获得市场份额。

五、行业竞争情况

目前,汽车零部件企业在为汽车整车配套的过程中,为适应整车

制造企业提出的更高要求和汽车零部件本身复杂性及专业化生产的特点,逐步形成了一级供应商、二级供应商、三级供应商等多层级业务合作关系。

由于发动机是工况极为复杂的汽车核心总成之一,加之大量高效发动机技术的应用使得其结构日趋精密、复杂、性能要求高,因此,气缸体、气缸盖、曲轴等汽车发动机核心零部件的内部构造复杂度不断提升,其对结构精密度及材料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能够生产上述发动机核心零部件的企业一般都是一级供应商。

另外,由于气缸体、气缸盖、曲轴等汽车发动机核心零部件的专业性较高,需要零部件制造企业具有成功开发、交付的经验和大批量稳定生产配套的历史数据和业绩支撑。

上述业绩和经验也是整车(机)制造企业认可选定供应商的核心标准之一,因此汽车发动机核心零部件细分市场形成了较为明显的排他性,往往只有业界具有较高认可度的专业制造企业才能获得配套资格。

目前,该类别细分配套市场同时拥有气缸体、气缸盖、曲轴等发动机核心零部件铸造和机加工生产能力且独立于整车(机)制造企业的供应商不多,公司由于拥有铸造(有色与黑色)及机加工一体化的生产能力,在市场竞争中处于相对优势地位。

1、尼玛克(NEMAK)

尼玛克(NEMAK)是全球最大的发动机气缸盖、气缸体生产商之一,是墨西哥最具实力的汽车零部件制造商之一,墨西哥企业100

强,全球汽车零部件配套供应商100强。

尼玛克公司目前是墨西哥第二大工业集团阿尔法(Alfa)集团公司旗下企业,其前身为阿尔法(Alfa)集团与福特汽车公司的合资企业,主要客户包括通用、福特、戴姆勒-克莱斯勒等全球知名企业。

尼玛克(NEMAK)专注于汽车发动机铸铝气缸盖、气缸体、悬挂系统零部件生产。

目前尼玛克(NEMAK)在中国境内投资有南京尼玛克铸铝有限公司和尼玛克(重庆)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两家生产企业,其主要客户包括长安福特等企业。

2、银峰集团(INFUN)

银峰集团(INFUN)是一家以生产中小型汽车铸件为主的公司,在全球拥有5家工厂,分布在西班牙、意大利、德国和中国,产品主要供应通用、大众、宝马、福特、奔驰等企业。

银峰集团(INFUN)在中国投资了银峰铸造(中国)有限公司和银峰铸造(芜湖)有限公司,主要生产汽车发动机、变速箱、汽车制动系统、转向系统及其他系统上用的铸件,境内投资企业主要客户包括长安福特等企业。

3、上海皮尔博格有色零部件有限公司

上海皮尔博格有色零部件有限公司是由上汽集团所属华域汽车系统股份有限公司和德国KSATAG公司共同投资建立的合资企业。

该公司在压力铸造、重力铸造、机加工、模具制造和产品检测方面拥有较为先进的技术和制造设备,主要客户包含上海大众、上海通用、

上海汽车、上汽通用五菱等企业。

4、上海万泰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上海万泰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是国内规模较大的气缸体、气缸盖生产企业,该公司主要采用压力铸造工艺,为各种汽车、电器行业及各类企业提供有色铸件和机加工产品,主要客户包括上海大众、上海通用、江淮汽车等企业。

六、行业进入壁垒

1、客户资源壁垒

对于发动机零部件制造企业而言,由于整车制造企业的动力平台具有相当的稳定性和较长的生命周期(一般会在5-7年,期间若有局部优化,生命周期将获得适当延长),一旦整车制造企业将其选定为某动力平台的零部件供应商,就倾向于同其建立长期固定的合作关系。

整车制造企业特别是全球知名品牌的合资企业对进入其供应商体系的发动机零部件制造企业认证考核时间较长,要求严格,整车制造企业会从供应商历史交付业绩、质量管理、生产能力控制的角度考虑,倾向于保持现有的供应商数量和供应链体系的稳定,以上因素使得客户资源壁垒成为潜在进入者的重要壁垒。

2、质量体系认证、工艺过程审核和产品认可壁垒

整车制造企业对零部件制造企业进行严格的选择和控制,零部件制造企业必须建立国际认可的ISO/TS16949质量管理体系及

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其中:

ISO/TS16949体系要求受审核方必须具备至少12个月的生产和质量管理记录,同时在认证有效期内,第三方独立机构每年还要进行复评。

因此获得上述认证周期较长,成本较高。

其次,整车制造企业还要对零部件制造企业的各个方面(如质量、成本、技术研发、制造、物流、管理等)进行严格的打分审核,并进行现场工艺过程审核。

最后,每一类配套产品都要经过严格的质量审核(包括该类产品历史质量业绩表现),并经过一系列的产品检测、试验、装机和测试等评估过程。

即便是已经获得订单的项目,也要经过整车制造企业严格的过程评审程序后,零部件制造企业才能实现批量生产。

因此对于新进入的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工艺过程审核和产品认可共同构成了新的市场参与者的进入壁垒。

3、合格供应商评审壁垒

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要进入整车制造企业供应链的前提是必须通过严格的第三方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同时还要满足整车制造企业的特殊标准和要求,具备客户认可的技术研发能力、质量保证能力、生产制造能力、成本控制能力等多方面的能力认定。

一般来说整车制造

企业对供应商的认证过程包括技术评审、质量体系评审、价格竞标、模具开发与制造、试验、检测、小批量生产、装机试用产品试制、小批量试用、批量生产等多个阶段。

由于认证过程较为严苛,因此从产品开发到实现大批量供货,整个过程一般需要1-2年的时间。

鉴于整车制造企业对合格供应商有着极其严格的资格认证及考核,因此零部件制造企业一旦被纳入整车制造企业的合格供应商目录,就会形成较为稳固的长期合作关系。

新进入企业需要在产品质量、生产能力、工艺过程,质量控制、价格和沟通能力等多方面显著超过原有供应商,才能获得整车制造企业的认可。

因此新进入行业的企业在市场拓展上面临着较高的合格供应商评审壁垒。

4、技术壁垒

随着汽车工业的不断发展,整车制造企业对零部件的技术含量、可靠性、精度和节能环保等要求越来越高,在选择供应商时技术实力、产品质量、制造能力、供货能力和成本控制都是其重要的考虑因素。

汽车零部件行业涉及到材料科学、铸造技术、金属加工、汽车电子、产品检测等一系列跨学科的知识和技术,具有较高的技术门槛,企业需要有深厚的技术积累和优秀的研发团队支持,才能制造出质量达到客户标准的产品。

近年来,汽车车型的更新换代周期逐步缩短,各大整车制造企业为了保证市场竞争力,往往要求供应商参与到整车产品的同步开发过程中,以保证零部件能与整车同步推出,同步升级,这就要求汽车零

部件制造企业具备较强的技术开发、生产工艺优化能力。

只有那些具有较强技术能力的企业,才有能力根据整车制造企业提供的新车型、新动力平台的各项参数来进行设计及工艺技术开发。

这类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大多形成了独特的生产工艺技术,这些生产工艺技术在提高产品性能、产品可靠性、生产效率及降低成本等方面具备独特的竞争优势。

因此,汽车零部件行业存在较高的技术壁垒。

5、资金壁垒

汽车零部件行业属于资金密集型的制造行业,前期需投入大量资金购置国内外先进的铸造和机加工生产设备、实验设备、检测仪器设备及各种工程软件等,产品生产涉及到的模具设计开发及制造、产品的开发设计、样品试制和检测的成本也较高。

同时,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又需要垫付较多的营运资金以保证原材料采购等日常经营活动的开展。

因此,较大的资金投入对新进入的投资者形成了较高的资金壁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