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人教版选修一教案第15章.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966145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62 大小:12.7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人教版选修一教案第15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高中地理人教版选修一教案第15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高中地理人教版选修一教案第15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高中地理人教版选修一教案第15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高中地理人教版选修一教案第15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人教版选修一教案第15章.docx

《高中地理人教版选修一教案第15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人教版选修一教案第15章.docx(6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地理人教版选修一教案第15章.docx

高中地理人教版选修一教案第15章

第一章地球的运动

第一节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一、教学目标

1.地球自转的基本特征;

2.地球公转的基本特征;

3.黄赤交角及其影响。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基本特征;

2.教学难点:

黄赤交角及其影响。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启发式教学法、多媒体教学辅助法。

四、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很久以前,人们一度认为地球上之所以有白天和黑夜,是因为太阳围着地球转动,然而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实际上,地球一直在自转才是造成日夜交替现象的真正原因。

于是人们开始探索由此引发的下一个问题,即:

地球已经自转了45亿年,它的初始动力来自于哪里?

对于这个问题,牛顿曾说地球自转是因为“被踢了一脚”,是谁“踢”的这一脚呢?

牛顿的答案是:

上帝。

大家都知道,虽然牛顿提出的这种观点,可以完美地解释宇宙万物为何可以如此有条不紊的运行,但是这种观点却是不可证伪的,因此不在现代科学的研究范围内。

那么从科学的角度来看,如果要说地球自转是因为“被踢了一脚”,那么是谁“踢”的这一脚呢?

由于现在还没有制造出时间机器,我们并不能回到45亿年前进行实地勘察,所以科学家只有根据之前总结出来的自然规律,以及观测到的各种现象来推测这个问题的答案。

就目前来看,在诸多理论中,“星云假说”在科学界得到的认同度是最高的。

[新课教学]:

一、地球的自转

1.概念:

地球绕其自转轴的旋转运动,叫作地球的自转。

地轴:

地球的自转轴叫地轴,它的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思考】

如果从北极上空看地球,它是作顺时针方向旋转,还是作逆时针方向旋转?

如果从南极上空看,情况又是怎样呢?

学生:

从北极上空看:

逆时针方向旋转;从南极上空看:

顺时针方向旋转。

2.方向:

地球自西向东自转。

3.周期:

自转一周的时间是1日。

(1)以太阳为参照物,则1日的时间长度为24时,称为太阳日。

(2)以遥远的恒星为参照物,则1日的时间长度为23时56分4秒,称为恒星日。

恒星日是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

4.速度:

(1)角速度:

根据自转周期,可以算出地球自转角速度约为15°每时。

地球表面除南北两极点外,任何地点的自转角速度都相等。

(2)线速度:

由于不同纬度的纬线圈长度不同,所以,不同纬度地区的自转线速度有差异。

【思考】

1.地球自转线速度由赤道至两极有什么变化规律?

2.南北两极点的角速度和线速度分别是多少?

学生:

地球自转线速度因纬度而异,自赤道向两极递减;赤道最大,极点为0;

极点

角速度

线速度

南极

0

北极

0

二、地球的公转

1.概念:

地球绕太阳的运动,叫作地球的公转。

2.方向:

同地球自转方向一致,地球公转的方向也是自西向东。

3.周期:

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是1年。

(1)以太阳作为参照物,1年的时间长度为365日5时48分46秒,称为回归年。

(2)以其他恒星作为参照物,1年的时间长度为365日6时9分10秒,称为恒星年,这是地球公转的真正周期。

4.轨道特点:

地球公转的轨迹叫作公转轨道,它是近似正圆的椭圆轨道,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5.近日点与远日点:

(1)每年的1月初,地球距离太阳最近,这个位置叫近日点;

(2)每年的7月初,地球距离太阳最远,这个位置叫远日点。

6.速度:

随着地球的公转,日地距离不断地发生细微的变化,地球公转的速度也随之发生变化。

三、黄赤交角及其影响

1.黄赤交角:

地球自转的同时也在围绕太阳公转。

过地心并与地轴垂直的平面称为赤道平面,地球公转轨道平面称为黄道平面。

赤道平面与黄道平面之间存在一个交角,叫作黄赤交角。

目前的黄赤交角是23°26′。

2.黄赤交角的影响:

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不同,地表接受太阳垂直照射的点(简称太阳直射点)是有变化的。

太阳直射的范围,最北到达北纬23°26′,最南到达南纬23°26′。

3.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北半球夏至日(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北纬23°26′。

之后,太阳直射点逐渐南移,到了秋分日(9月23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至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南纬23°26′。

之后,太阳直射点逐渐北返,春分日(3月21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到了夏至日,太阳再次直射北纬23°26′。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一共讲了三个部分:

地球自转的基本特征,地球公转的基本特征和黄赤交角及其影响。

让我们对地球的运动有了一个基本的认识。

[板书设计]

一、地球的自转

1.概念

2.方向

3.周期

4.速度

二、地球的公转

1.概念

2.方向

3.周期

4.轨道特点

5.近日点与远日点

6.速度

三、黄赤交角及其影响

1.黄赤交角

2.黄赤交角的影响

3.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第一章地球的运动

第二节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一、教学目标

1.地理自转的地理意义;

2.地理公转的地理意义。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昼夜长短和时差,昼夜长短的变化;

2.教学难点: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多媒体教学辅导法。

四、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村居》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不第后赋菊》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问刘十九》

绿蚁新酷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上述图片显示着四季的变化,那么为什么地球会有四季的变化呢?

让我们怀着这个问题进行今天的学习。

[新课教学]:

【师】我们在上节课学习了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基本特征,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下它们的地理意义。

请同学们把书翻到第7页,看一下第一部分——昼夜交替和时差(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交替

(1)昼半球与夜半球:

向着太阳的半球是白昼,称为昼半球;背着太阳的半球是黑夜,称为夜半球。

(2)晨昏圈:

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圈)。

(3)周期:

1个太阳日。

这样的周期长短适宜,使得地面白昼不会过于炎热,黑夜不会过于寒冷,有利于生命有机体的生存和发展。

2、时差

【师】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在同一纬度地区,东边的地点比西边的地点先看到日出。

这样,时间就有了早迟之分:

东边的地点比西边的地点时间要早。

而且地球为360°,自转一周为24小时,所以经度每隔多少度,地方时相差一小时呢?

板书:

(1)地方时

【生】经度每隔15°,地方时相差1小时。

经度每隔1°,地方时相差4分钟。

【师】但是使用地方时很不方便。

因为每一个地区都有各自的地方时。

所以在1884年,国际经度会议决定按统一标准划分全球时区,实行分区计时的办法。

(2)时区与区时(人为规定)

①全球共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跨经度15°。

②以本初子午线为基准,从西经7.5°至东经7.5°,划为中时区,或叫零时区。

③在中时区以东,依次划分为东一区至东十二区;在中时区以西,依次划分为西一区至西十二区。

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各跨经度7.5°,合为一个时区。

④各时区都以本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本时区的区时。

相邻两个时区的区时相差1小时。

如图,东八区的区时为120°E的地方时。

(3)国际日界线(人为规定)

为了避免日期的紊乱,1884年的国际经度会议,还规定了原则上以180°经线作为地球上“今天”和“昨天”的分界线,并把这条分界线叫作“国际日期变更线”,现改称“国际日界线”。

地球上新的一天就从这里开始。

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的区时相同,但是日期相差一天,即东十二区比西十二区早一天。

西比东大一天。

(4)实际上,在分区计时的基础上,世界各国根据本国的具体情况,采用了一些特别的计时方法。

例如,有的国家根据领土跨越经度广的实际,不同的时区分别采用不同的区时作为标准时间;有的国家为了国内各地联系方便,统一采用首都所在地的区时。

二、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运动方向的偏转——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1、方向:

在北半球向右偏转;在南半球向左偏转;在赤道上没有偏转。

2、地转偏向力:

这种现象在大规模气流和水流的水平运动中表现得最为明显。

我们把促使物体水平运动方向产生偏转的力,称为地转偏向力。

地转偏向力只改变水平运动物体的运动方向,不影响其速度。

三、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使太阳辐射在地表的分布因时因地而变化。

这种变化可以用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来描述。

昼夜长短反映日照时间的长短;正午太阳高度是一日内最大的太阳高度,反映太阳辐射的强弱。

1、昼夜长短的变化

(1)昼弧和夜弧

晨昏线把所经过的纬线分割成昼弧和夜弧。

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除了在赤道上和春、秋分日外,各地的昼弧和夜弧不等长。

如果昼弧比夜弧长,则白昼长、黑夜短;反之,则黑夜长、白昼短。

(2)北半球的下半年(春分日至秋分日):

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昼弧大于夜弧,昼长大于夜长。

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至北极四周为极昼。

其中,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皆为极昼。

南半球则反之。

(3)北半球的冬半年(秋分日至次年春分日):

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昼短夜长。

纬度越高,昼越短,夜越长,至北极四周有极夜现象。

其中,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到处出现极夜现象。

南半球则反之。

(4)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均为12时。

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1)太阳高度:

太阳光线与地平面的交角(即太阳在当地的仰角),叫作太阳高度角,简称太阳高度。

在太阳直射点上,太阳高度是90°;在晨昏线上,太阳高度是0°。

(2)正午太阳高度:

正午太阳高度就是一日内最大的太阳高度。

(3)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不同的变化:

春分日和秋分日,由赤道向南北两方降低;夏至日,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方降低;冬至日,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方降低。

(4)正午太阳高度随季节不同的变化:

在北回归线及其以北的纬度带,正午太阳高度夏至日达最大值,冬至日达最小值;在南回归线及其以南的纬度带,情况正好相反。

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各地,每年受到太阳直射两次。

四、四季更替和五带划分——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由于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时空变化,太阳辐射在一年中呈现有规律的变化,形成四季;太阳辐射从低纬度向高纬度呈有规律递减,据此可划分为五带。

1、四季更替

从天文含义看四季,夏季就是一年内白昼最长、正午太阳高度最高的季节;冬季就是一年内白昼最短、正午太阳高度最低的季节;春季和秋季是冬、夏季节的过渡季节。

为了使季节划分与气温年内变化相符合,北温带的许多国家在气候统计上把3、4、5三个月划分为春季,6、7、8三个月划分为夏季,9、10、11三个月划分为秋季,12、1、2三个月划分为冬季。

南半球与北半球的季节正好相反。

2、五带划分

以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为界,可以把地球表面粗略地划分为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和南寒带。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大量的知识,有昼夜交替、时差、地转偏向力,这些都是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还学了昼夜长短、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四节更替和五带划分,这是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这些都是需要我们认真记忆的。

[板书设计]:

一、昼夜交替和时差

1、昼夜交替

2、时差

(1)地方时

(2)时区与区时(3)国际日界线

二、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运动方向的偏转

1、方向

2、地转偏向力

三、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1、昼夜长短的变化

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1)太阳高度

(2)正午太阳高度

(3)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不同的变化

(4)正午太阳高度随季节不同的变化

四、四季更替和五带划分

第二章地表形态的塑造

第一节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一、教学目标

1.结合实例,解释内力和外力对地表形态变化的影响。

2.运用示意图,说明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

二、教学重难点

说明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多媒体教学辅助法。

四、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对庐山的险峻,毛泽东有诗赞道:

“一山飞峙大江边,跃上葱茏四百旋。

”庐山位于长江南岸、鄱阳湖之滨,山体拔地而起,四周陡立。

在海拔1100米左右,却有一片较为平坦的开阔地,并建有一座城镇。

是什么力量让庐山“飞峙”于这江环湖绕的平原上?

险峻的庐山上为什么会有一片较为平坦的开阔地?

[新课教学]:

一、内力作用

1、能量来源:

地球内部的热能。

2、内力作用的快与慢:

在自然界中,有些内力作用进行得很快,如火山喷发和地震,可以瞬间改变地表形态;

有些内力作用则进行得极其缓慢,不易被人们所察觉,但是,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会使地表形态发生显著的变化。

3、表现:

内力作用主要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

(1)地壳运动:

指岩石圈因受内力作用而发生的变位或变形,也称构造运动。

地壳运动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方式。

在地壳运动过程中,岩层在水平方向上受到压力、张力等,从而发生水平或垂直方向上的变形或变位。

大陆漂移、地面抬升和沉降、地震等都是地壳运动的反映。

(2)岩浆运动:

当岩石圈破裂时,深处岩浆沿破裂带上升,侵入岩石圈或喷出地面,这一过程叫岩浆活动。

(3)变质作用:

岩石受温度、压力等因素的影响,其成分、结构发生改变,这一过程称为变质作用。

变质作用一般发生在地壳深处,不能直接塑造地表形态;岩浆也只有喷出地表时才可以直接影响地表形态。

二、外力作用

1、能量来源:

地球外部,主要是太阳辐射能。

2、地表形态的塑造:

风化、侵蚀、搬运、堆积。

(1)风化作用:

在温度、水、大气、生物等因素的作用下,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岩石发生破碎崩解、化学分解和生物分解等,这一过程叫风化作用。

物理风化和化学风化是风化作用的两种基本类型。

(2)侵蚀作用:

流水、波浪、风、冰川等外力也对地表进行破坏,这一过程称为侵蚀作用。

(3)堆积地貌:

风化或侵蚀的产物,在流水、波浪、风、冰川等外力的作用下,被搬运离开原来的位置。

随着流速降低、风力减小或者冰川融化等,被搬运的物质逐渐沉积下来,形成堆积地貌。

3、地表形态是内力和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如果说内力作用形成地表形态的“粗毛坯”,外力作用则不断地把“粗毛坯”进行再塑造,使地表形态更加丰富多彩。

三、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1、构成地貌、形成土壤的物质基础:

岩石。

2、岩石分类(按成因):

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

(1)岩浆岩:

在地球内部巨大压力作用下,岩浆沿着岩石圈的薄弱地带侵入岩石圈上部或喷出地表,随着温度、压力的变化,冷却凝固形成岩浆岩。

常见的岩浆岩有花岗岩、玄武岩等。

花岗岩

玄武岩

(2)沉积岩:

①概念:

裸露在地表的岩石,经风化、侵蚀作用,逐渐成为砾石、沙子、泥土等碎屑物质。

这些碎屑物质被风、流水等搬运后沉积下来,经压实、固结形成沉积岩。

②分类:

按照沉积物的颗粒大小,沉积岩可分为砾岩、砂岩、页岩等。

有些沉积岩是由化学沉淀物或生物遗体堆积而成的,如石灰岩。

(3)变质岩:

地壳中已生成的岩石,在地球内部的高温、高压等条件下,成分、性质发生改变,形成变质岩。

例如,页岩变质成为板岩,石灰岩变质成为大理岩。

3、岩石圈物质的循环过程:

[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解释内力和外力对地表形态变化的影响,并且运用示意图,说明了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

要重点记忆的是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板书设计]:

一、内力作用

1、能量来源

2、内力作用的快与慢

3、表现

二、外力作用

1、能量来源

2、地表形态的塑造

三、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1、构成地貌、形成土壤的物质基础;2、岩石分类

3、岩石圈物质的循环过程

第二章地表形态的塑造

第二节构造地貌的形成

一、教学目标

1、掌握地质构造的主要类型及其形成地貌。

2、学会根据地质构造和地质剖面示意图,判断背斜、向斜和断层发生的部位。

3、理解山地对交通的影响。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

(1)地质构造的基本类型。

(2)明确板块运动与地貌的关系。

2.难点:

(1)读图判断背斜、向斜及其形成的地形。

(2)判断断层中岩层的断裂移动方向。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问答法、读图分析法

四、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20世纪60年代,我国科学家在青藏高原海拔5900米处发现一块阔叶树的树叶化石。

经鉴定,这是高山栎树叶化石,年龄为200多万年。

然而这类阔叶树现在在同纬度生长的海拔上限是3000米。

这一重要发现表明,青藏高原在近200多万年中发生了大幅度抬升。

是什么力量驱使青藏高原大幅度抬升的?

[新课教学]:

(板书)一、地质构造与地貌

在山区,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裸露地表的岩层,它们有的倾斜弯曲,有的断裂错开。

这些岩层的变形和变位,称为地质构造。

(教师提问):

请问地质构造有哪两种类型?

(多媒体演示):

褶皱和断层图片。

(学生回答):

褶皱和断层是常见的地质构造。

(板书)1、褶皱

(教师讲解):

在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挤压力作用下,岩层会发生塑性变形,产生一系列波状弯曲,叫作褶皱。

褶皱是由背斜和向斜组成的。

背斜岩层一般向上拱起,形成山岭;向斜岩层一般向下弯曲,形成谷地。

在外力长期作用下,背斜、向斜的地貌形态也会出现倒置现象。

背斜顶部因受张力产生裂隙,容易被侵蚀成谷地;而向斜槽部由于受到挤压,岩石致密,不易被侵蚀,相对高耸形成山岭。

(师生共同分析):

要真正区别向斜和背斜,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第一,从岩层的弯曲形态上来看(背斜岩层向上拱起,向斜岩层向下弯曲);第二,从岩层的新老关系上来看(老岩层在下,新岩层在上);第三,在地貌上,背斜常成为山岭,向斜常成为谷地或盆地。

但是,不少褶皱构造的背斜顶部因受张力容易被侵蚀成谷地。

而向斜槽部受到挤压,岩性坚不易被侵蚀,反而成为山岭。

(用多媒体演示地形倒置动画图)

(教师总结):

地表形态的形成和变化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教师讲解):

当内力作用产强大的压力或张力超过了岩石所能承受的限度,岩体就会发生破裂,即断层。

(板书)2、断层

(多媒体演示):

断层的形成示意图。

(教师讲授):

断层的形成一定要有明显的错动与位移。

(教师讲解):

当岩层受到的压力、张力等超出所能承受的程度,岩层就会断裂并沿断裂面发生明显的位移,称为断层。

断层的位移方向有水平和垂直两种,并由此形成不同方向上的地貌错断现象。

如果断层位移以水平方向为主,会使岩层在水平方向上被错断。

如果断层的位移以垂直方向为主,上升的岩块经风化侵蚀常成为块状山或高地,如我国的华山、庐山、泰山;相对下降的岩块,则常形成谷地或低地,如我国的渭河平原、汾河谷地。

在山地,断层沿线岩石破碎,易受风化侵蚀,常常发育成沟谷、河流。

(板书)二、板块运动和地貌

(教师提问):

陆地上大规模的山系、高原,海底延绵的山脉和狭长的海沟是如何形成的呢?

(学生回答):

是板块运动造成的。

(教师讲解):

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岩石圈是刚性的,破碎成为多个不规则的块体,即板块。

这些板块上覆于熔融的软流圈之上,一直处于缓慢的、不断的运动之中。

板块间的相互运动主要有相向、相离等形式,并因此产生不同的地貌形态。

板块内部相对稳定,两个板块之间的交界处是地壳比较活跃的地带。

板块的相向运动使得在边界处发生碰撞或俯冲,由此形成巨大山系、海沟、岛弧等不同的地貌形态。

板块相离运动形成裂谷、海洋。

在板块交界处存在两种区域,一种是张裂区(生长边界),张裂区在海上会形成海洋和海岭,张裂区在陆上会形成裂谷和断层;另一种是相撞挤压区(消亡边界),相撞挤压区在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交界处会形成海岸山脉、岛弧和海沟,相撞挤压区在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交界处会形成高大山脉。

(板书)三、山地对交通的影响

构造地貌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影响很大,其中,山地对交通的影响尤为显著。

(教师提问):

山地对交通的影响就在我们身边,那么同学们能举几个例子吗?

(学生回答):

......

(教师讲解):

与平原相比,山地相对高度和坡度大,不利于人类通行。

在山区修建交通运输线路不仅成本高,难度也比较大。

另一方面,山地地质构造复杂,坡地稳定性差,洪水形成快,水流急,都对交通运输设施和人员安全构成威胁。

因此,科学合理的交通运输布局,不仅可以降低工程造价,还能够最大限度地保证交通运输线路和通行的安全。

山区交通运输布局需要合理选择交通运输方式。

人们通常优先建造成本较低、难度较小的公路,其次才是铁路。

山区交通运输布局还应该合理选择交通运输线路。

为了降低修建难度,人们通常会在地形相对和缓的山麓、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选线,线路往往需要迂回前进。

需要翻越山岭时,为减低道路的坡度,一般采用盘山曲折的线路设计。

因此,同样的直线距离,山区的线路弯曲程度和总长度一般要大于相应的平原地区。

山区交通线的建设和选择,还需要最大限度地保护生态环境,有效防范自然灾害,尽量减少对山地景观的破坏和对耕地、林地的占用。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在山区交通线路建设中,越来越多地采用了桥(梁)隧(道)相结合的方式,不仅能够缩短里程,提高通行速度,减少通行时间,而且能够有效地避免自然灾害的威胁。

但是,桥隧比例的增加,也会大幅度增加建设费用。

课堂小结:

本部分是本节教材的重点内容。

在这部分教材中,首先介绍了“地质构造”和“构造地貌”的概念,接着重点分析了两种最常见的基本构造类型一褶皱和断层,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分析了两种构造在地表的形态和地貌特征,分析褶皱形成的不同岩层形态时,运用辩证的观点说明在外力作用的影响下,地表形态发生变化后形成的地形倒置状况。

本段教材配备有大量的原理示意图,对褶皱和断层形成加以辅助说明,这些示意图有助于学生对本段教材的形象理解,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转化。

本节教材从地表形态地貌的不断变化以及引起这种变化的作用——地质作用等内容入手,首先强调了沧海桑田的变化是地壳变动的结果,进而分析引起这种变化的作用称为地质作用,并从地质作用能量来源的角度介绍了其分类和表现形式以及不同表现形式所反映的激烈迅速的地质作用和极其缓慢的地质作用等。

这部分内容既可以看作是上-节关于岩石和地壳物质循环的继续,又可以看作是后面学习地质灾害的知识铺垫。

关于内外力作用的相互关系以及共同作用形成千姿百态的表形态,一直是过去教学中难点,新教材在这里进行了淡化处理,只是在本节教材最后讲述外力作用时进行简单描述。

板书:

第二章地表形态的塑造

第二节构造地貌的形成

一、地质构造与地貌

1、褶皱

2、断层

二、板块运动和地貌

三、山地对交通的影响

第二章地表形态的塑造

第三节河流地貌的发育

一、教学目标

1.解释内力和外力对地表形态变化的影响;

2.说明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的关系。

二、教学重难点

解释内力和外力对地表形态变化的影响。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多媒体教学辅助法。

四、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镇江地处长江下游的南岸,自唐代以来便是漕运重镇、交通咽喉。

西津渡曾经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是镇江通往江北的唯一渡口。

然而,长江在此处持续向北发生偏移,西津渡所在的南岸泥沙淤积,慢慢成了陆地。

曾经喧嚣的码头最终沉埋于地下,它所在的位置如今成为游人如织的商业街。

你知道长江岸线镇江段为什么会持续向北推移吗?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