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二单元阶段测试同步训练试题1900.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965557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8.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二单元阶段测试同步训练试题1900.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二单元阶段测试同步训练试题1900.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二单元阶段测试同步训练试题1900.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二单元阶段测试同步训练试题1900.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二单元阶段测试同步训练试题1900.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二单元阶段测试同步训练试题1900.docx

《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二单元阶段测试同步训练试题1900.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二单元阶段测试同步训练试题1900.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二单元阶段测试同步训练试题1900.docx

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二单元阶段测试同步训练试题1900

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二单元阶段测试同步训练试题2019.10

 

1,在下列句中的横线上续写恰当的语句

它能让娇嫩的幼苗变成参天的大树,_________________;但是,它也能使红润的面庞布满苍老的皱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就是光阴,一位有情而又无情的魔术师。

2,将下列⑤句话按照合理顺序填入横线处,使之成为语意连贯的一段话

我爱小池,也爱溪流,是因为我爱它们的“清”和“远”。

_________________,像一位开朗的小伙、活泼的姑娘,唱着欢快的歌儿,踏着轻快的脚步,走出群山去迎接朝阳和大海。

①各种颜色的小鱼穿行其间,历历可数

②溪流蜿蜒,如一条银蛇

③小池清澈见底,汪汪一碧,宛如一块温润的碧玉

④时隐时现,游向远方

⑤绿油油的水草在水底轻轻晃动

3,下面一个句子太长,表达不清晰,将它改写为一组意思连贯的短句,不得改变原句意。

“狄德罗效应”,是一种经常可见的在没有得到某种东西时心里很平衡,生活很稳定而一旦得到了反而开始不满足认为自己应该得到的更多的“越得越不足效应”。

答:

4,把下列句子组合成语义连贯的一段话,只写序号。

[1]看见阳光的大瀑布飞泻而下,就想着醍醐灌顶,被甘醇的美酒,滤洗成一支透明的高脚杯。

[2]晚秋,我竟然这样情不自禁,面对浑然无尽的斑斓,心如铜哨,想尽情发出声响。

[3]看见鹅卵石静静躺在水底,就想着收敛自己,哪怕收敛成一滴小小的浓缩的智慧。

[4]草金黄,水澄澈,阳光浓得近乎粘稠。

[5]看见风在草地上打滚,就想着倒下身,在草地上滚几圈,哪怕滚成少年或童年。

答:

5,《扬州慢》(包括小序)写景很有特色,作者从视觉、听觉、触觉、心态等各个角度,选择富有表现力的字眼描绘了金兵劫后扬州凋蔽、残破的图景,抒发了悲怆之情。

试将这样的词语找出来,按下面类别摘录:

①写视觉形象的:

②写听觉形象的:

③直抒胸意的:

6,阅读李清照的《武陵春》,完成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1.对这首词文句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A.“风住尘香花已尽”,说盛开的花朵因受狂风的摧残已委身于尘土;“尘香”即后来陆游《卜算子》词“零落成泥碾作尘”的意思。

B.“日晚倦梳头”,说的是日色已高,倦意难消,强打精神梳妆打扮。

C.“物是人非事事休”,说的是风物依旧而人事已非。

“事事”,如国破、家亡、夫死等。

D.“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一句,写出了诗人心中无比深重的愁苦。

“舴艋舟”,狭长小船,形如舴艋。

2.对这首词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A.上片直接写愁情的深重,下片婉转地从欲遣愁泄忧而不能的角度,进一步表现愁情深重。

B.这首词集中抒写离情别绪,主题鲜明,凄楚动人。

C.全词富于想象,化无影无形的愁绪为有重量的实体,造意新奇,极富创意。

D.全词格调十分凄苦忧伤,体现了浅显而又凝练、含蓄而不深涩的艺术风格。

7,武王克商之年的选定

我国号称有五千年文明史,然而确切的纪年不足三千年,这成为世界古文明研究中的重大缺憾。

为了推动学术进步,政府决定组织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专家学者联合攻关。

1996年5月,“夏商周断代工程”(以下简称“工程”)正式启动。

经过五年的努力,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基本上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武王克商之年的选定就是成果之一。

武王克商之年是商、周的分野,确定这一年代,就可以安排西周王年,并上推商年和夏年,因而是三代年代学的关键。

学界已有44种结论,最早的为公元前1130年,最晚的为公元前1018年,前后相差112年。

诸说大体可以归结为长年、中年、短年三说。

从理论上说,以东周元年为起点,加上西周积年就是克商之年。

但是文献中提到西周积年绝对数字的,只有古本《竹书纪年》的257年和今本《竹书纪年》的281年。

依古本《竹书纪年》之说,则克商之年为公元前1027年,可惜与《尚书》等文献的相关记载大多不合。

今本《竹书纪年》的年代体系袭自唐一行的《大衍历议》,不能作为先秦史料使用。

文献学家研究了《左传》、《孟子》等文献,推断西周积年为290年左右。

为了求得克商之年,必须首先缩小搜索范围。

1997年发掘的长安县沣西18号灰坑,是“工程”的重要收获,史载,周文王受命后第6年迁都于沣河之西,次年卒,数年文后武王伐纣,可见,沣西是克商前后周人都邑之所在。

18号灰坑属于先周文化的晚期单位,其上叠压着西周初期的文化层,两者的交界,可以作为考古学上划分商、周文化的界限。

经对此遗址所采集的系列样品作14C测年,得到克商年的范围在公元前1050年--前1020年,与文献研究基本趋同,从而排除了长年说的可能性,将克商年的范围从112年缩短到30年。

在上述克商年的范围内,“工程”通过对文献和出土资料的天象记录进行天文推算,得到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1044年、公元前1027年等三个克商年的方案。

其中公元前1046年与文献、金文历谱、出土材料等符合最多,故定为首选之年。

1.联系前后文看,对第二段末句的“长年、中年、短年三说”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对克商年份的三种推测,较接近公元前1130年的属长年说,较接近公元前1018年的属短年说。

B.这是对克商年份的三种推测,较接近公元前1130年的属短年说,较接近公元前1018年的属长年说。

C.这是对克商年的范围的三种推测,范围大的叫长年说,范围小的叫短年说。

D.这是对克商年的范围的三种推测,范围大的叫短年说,范围小的叫长年说。

2.对第三自然段的中心意思的理解,恰当的一项是()

A.指出求得武王克商之年的方法是,以东周元年为起点,加上西周的积年

B.介绍提到西周积年绝对数字的两个文献

C.说明今本《竹书纪年》不能作为先秦史料使用的原因

D.说明专家推断西周积年为290年左右。

3.第四自然段说,长安沣西18号灰坑的发掘是“工程”的重要收获。

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据史载可知,沣西是周人克商前后的都邑,因此,该地的18号灰坑对求得克商之年具有重要价值。

B.18号灰坑叠压着先周和西周初期两个文化层,因此,两者的交界可以作为考古学上划分商周文化的界限。

C.对18号灰坑所采集的系列样作14C测年,便可获得一个年份范围。

该年份范围即可作为克商年的范围。

D.l4C测年所得的年份范围经文献研究确认,可予采信,从而将克商年的范围大大缩小。

4.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夏商周断代工程”是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专家联合攻关的典型范例。

B.武王克商之年的选定是安排西周王年、上推商年和夏年的关键。

C.沣西18号灰坑的发掘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是西周的都城,文物十分丰富。

D.公元前1046年是“工程”专家经过一系列复杂的程序选定的武王克商之年,具有相当大的可信度。

8,上皇赐张良娣七宝鞍,李泌言于上曰:

“今四海分崩,当以俭约示人,良娣不宜乘此。

请撤其珠玉付府库,以俟有战功者赏之。

”良娣自阁中言曰:

“邻里之旧,何至如是!

”上曰:

“先生为社稷计也。

”遽命撤之。

建宁王倓泣于廊下,声闻于上;上惊,召问之,对曰:

“臣比忧祸未已,今陛下从谏如流,不日当见陛下迎上皇还长安,是以喜极而悲耳。

”良娣由是恶李泌及倓。

上尝从容与泌语及李林甫,欲敕诸将克长安,发其冢,焚骨扬灰。

泌曰:

“陛下方定天下,奈何仇死者!

彼枯骨何知,徒示圣德之不弘耳。

且方今从贼者皆陛下之仇也,若闻此举,恐阻其自新之心。

”上不悦,曰:

“此贼昔日百方危朕,当是时,朕不保朝夕。

朕之全,特天幸耳!

林甫亦恶卿,但未及害卿而死耳,奈何矜之!

”对曰:

“臣岂不知!

所以言者,上皇有天下向五十年,太平娱乐,一朝失意,远处巴蜀。

南方地恶,上皇春秋高,闻陛下此敕,意必以为用韦妃之故,内惭不怿。

万一感愤成疾,是陛下以天下之大不能安君亲。

”言未毕,上流涕被面,降阶,仰天拜曰:

“朕不及此,是天使先生言之也!

”遂抱泌颈泣不已。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当以俭约示人表现给……看

B.奈何矜之矜夸

C.内惭不怿高兴

D.万一感愤成疾伤感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①李泌言于上曰②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B.①以俟有战功者赏之②敛赀财以送其行

C.①是以喜极而悲耳②不以恶小而为之

D.①奈何衿之②扣弦而歌之

3.下列句子分别编为4组,全都说明李泌“为社稷计”的一组是()

①当以俭约示人

②以俟有战功者赏之

③臣比忧祸未已

④陛下方定天下,奈何仇死者

⑤恐阻其自新之心

⑥上皇春秋高,闻陛下此敕,意必以为用韦妃之故,内惭不怿

A.①③⑤B.②④⑥C.①③⑥D.②④⑤

4.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皇赏赐帝妃七宝鞍,李泌从天下形势出发,不顾同乡之情,认为应反对奢侈,珠玉应奖给为国立功的将士。

B.建宁王倓称颂皇上从谏如流,实际上含有批评皇上把上皇弃置在外的做法,希望能早日迎上皇回都的意思,进谏巧妙而又尖锐。

C.李泌不同意皇上对李林甫焚骨扬灰,主要是因为朝中李林甫的党羽气焰仍然很盛,担心这样一来回结怨更深。

D.李泌提出要顾及上皇心理,如果对李林甫焚骨扬灰而使上皇感愤成疾,那就显得不仁不孝。

李泌入情入理的劝谏使皇上深受感动。

9,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

从军行王昌龄

琵琶起舞换新声,

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

高高秋月照长城。

注解:

关山,指《关山月》乐曲,乐府旧题,横吹曲辞。

此曲“伤别离也

有人说这首诗最后一句“高高秋月照长城”,写出了“无声之曲,无言之愁“。

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

为什么?

请结合全诗作简要赏析。

答:

10,落叶

贾平凹

窗外,有一棵法桐,样子并不大的,春天的日子里,它长满了叶子。

枝根的,绿得深,枝梢的,绿得浅;虽然对列相间而生,一片和一片不相同,姿态也各有别。

没风的时候,显得很丰满,娇嫩而端庄的模样。

一早一晚的斜风里,叶子就活动起来,天幕的衬托下,看得见那叶背上了了的绿的脉络,像无数的彩蝴蝶落在那里,翩翩起舞,又像一位少妇,丰姿绰约的,作一个妩媚媚的笑。

我常常坐在窗里看它,感到温柔和美好。

我甚至十分忌妒那住在枝间的鸟夫妻,它们停在叶下欢唱,是它们给法桐带来了绿的欢乐呢,还是绿的欢乐使它们产生了歌声的清妙?

法桐的欢乐,一直要延长一个夏天。

我总想那鼓满着憧憬的叶子,一定要长大如蒲扇的,但到了深秋,叶子并不再长,反要一片一片落去。

法桐就削瘦起来,寒伧起来,变得赤裸裸的,唯有些嶙嶙的骨。

而且亦都僵硬,不再柔软婀娜,用手一折,就一节一节地断了下来。

我觉得这很残酷,特意要去树下拣一片落叶,保留起来,以作往昔的回忆。

想:

可怜的法桐,是谁给了你生命,让你这般长在土地上?

既然给了你这一身的绿的欢乐,为什么偏偏又要一片一片收去呢?

来年的春上,法桐又长满了叶子,依然是浅绿的好,深绿的也好。

我将历年收留的落叶拿出来,和这新叶比较,叶的轮廓是一样的。

喔,叶子,你们认识吗,知道这一片是那一片的代替吗?

或许就从一个叶柄眼里长上来,凋落的曾经那么悠悠地欢乐过,欢乐的也将要寂寂地凋落去。

然而,它们并不悲伤,欢乐时须尽欢乐;如此而己,法桐竟一年大出一年,长过了窗台,与屋檐齐平了!

我忽然醒悟了,觉得我往日的哀叹大可不必,而且有十分地幼稚呢。

原来法桐的生长,不仅是绿的生命的运动,还是一道哲学的命题在验证:

欢乐到来,欢乐又归去,这正是天地间欢乐的内容;世间万物,正是寻求着这个内容,而各自完成着它的存在。

我于是很敬仰起法桐来,祝福于它:

它年年凋落旧叶,而以此渴着来年的新生,它才没有停滞,没有老化,而目标在天地空间里长成材了。

1981年8月16日作于静虚村

1.第七段中说:

“我忽然醒悟了,觉得往日的哀叹大可不必……”请简要回答往日哀叹的内容。

2.文章第一段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法桐树叶,表现了叶子的无比欢乐,其作用是什么。

3.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A.这篇文章写的虽然是身边最常见的事物,但却表达了一个很深的立意:

不要哀叹衰老,那是世上万物的规律。

B.这篇文章采用递进式结构,层层深入,最后才悟出“落叶”的含义。

C.第五段称叶子为“你们”,是因为这样可以使人感到亲切自然,拉近了叶子和读者之间的距离。

D.第二段写枝间的小鸟是为了衬托树叶,小鸟的欢唱进一步表现了绿的欢乐。

E.第三段用“削瘦”“寒伧”“嶙嶙”“僵硬”来描绘落叶后的法桐,是为了告诫人们如果不能及时抓住欢乐,它会转瞬即逝。

11,庆庵寺桃花

[南宋]谢枋得

寻得桃源好避秦,桃红又是一年春。

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

[注]谢枋得,南宋人,宋亡后,仍以江东提刑、江西招谕使知信州的身份抗击元兵,兵败后潜入山中,隐居达十二年之久,拒不出仕。

后被强迫北行,至元都燕京,绝食而死。

此诗即写于隐居期间。

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①谢诗“寻”和白诗“觅”的对象分别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诗主要运用的表现手法分别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请从两首诗中选一首,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要侧重一个角度,结合诗句。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邂逅霍金

葛剑雄

自从《时间简史》在中国翻译出版后,知道霍金的人越来越多。

青年学人争读《时间简史》,一时颇有洛阳纸贵之势。

我没有看过这本书,一则太忙,二则有自知之明,未必看得懂。

但我对霍金以高度残疾之身能写出如此经典著作的精神和业绩,却是充满了深深的敬意。

我知道霍金是剑桥大学的,想不到在来剑桥的第二周就见到了他。

7月15日下午,一位青年朋友约我一起去那家有百年历史的ORCHARD(果园)茶室,走过剑河边时他告诉我,傍晚霍金常在这里散步,有时可以遇见他。

于是霍金成了我们的话题,我问这位学西方哲学的博士生是否看过《时间简史》,他说看过,但也没看完。

这使我颇感自慰,我的选择看来是明智的。

六时半,当我们从茶室回家又经过剑河边时,忽然我见到前面缓缓驶来一辆轮椅车,上面坐的正是霍金--和以前在照片上见到的完全一样。

车驶近了,我却呆滞了,是敬仰,是震惊,是凝视,是沉思?

都是,或许都不是--在他经过我身边的那段时间我什么也没做,只是目送着他静静地过去。

这是一个弱小的身躯,稍向右侧倾斜地靠在--或者说是被安放在--轮椅车背上。

除了他的目光,似乎见不到他有其他动作。

他的目光显得异乎寻常,可以看成极度冷漠,也可以视为显示着超常的魅力。

我想走上前去,又下意识地摸着照相机,但我既没有移步,也没有拍照,连拍一下他的背影的念头也很快被自己否定了。

或许是霍金独特的形象震撼了我。

对于这样一位随时面对逼近的死神却依然像超人那样奋斗的人,对他的任何干扰都是一种罪恶,更不用说任何好奇的举动或过分的热情表现。

或许是周围的人感染了我。

当霍金经过时,一切都是那么平静,认识他的和不认识他的人都毫无异样,就连照料他的老护士也不靠近他的轮椅,只是默默地跟随着,大家都尊重他作为一个正常人的生存权利。

霍金的轮椅渐渐消失了,就像路上无数过往的行人一样。

霍金是不幸的,他在风华正茂时遭遇了罕见的疾病,要不,凭着他的才华和毅力,他完全能为人类作出更杰出的贡献。

霍金是幸运的,他生活在一个人的价值得到充分尊重的时代,他也生活在一个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时代,要不,他如何能完成他的著作,如何能继续他的生命和工作?

他的轮椅上装满了大大小小的机械和电脑,他的身前就有显示屏和特殊的键盘,这是IBM公司专为他设计制造的,所以他才能自如地操纵轮椅,才能传达自己的思维,才能延续他的生命。

我更庆幸霍金生活在剑桥,他完全可以像常人一样生活,不必随时面对镜头、鲜花、握手和掌声,不用应付集会、宴请、报告和表彰,因为大家都懂得个人的价值和时间的可贵。

愿霍金在平静中度过他不平凡的一生,更愿世界上其他“霍金”能像他那样幸运。

【注】霍金,英国理论物理学家,主要致力于黑洞量子力学的研究,患有肌萎缩性脊骨光侧索硬化症。

《时间简史》,是他的科普著作。

1.下面对原文的理解,不准确的两项是

A.本文从“青年学人争读《时间简史》”写起,客观再现霍金热现象,只是为了引出下文与霍金的邂逅,别无深意。

B.作者运用细节描写,表现了霍金身体的残疾和目光的异乎寻常,从而突出了他超常的毅力、智慧和做人的尊严。

C.这篇文章语言朴实深沉,耐人寻味,作者以饱蘸真情的笔墨表达了对霍金的敬仰之情,具有强烈的震撼力。

D.“霍金的轮椅渐渐消失了,就像路上无数过往的行人一样”,表现了剑桥人对霍金生存权利的尊重,作者认为这种尊重是霍金获得成功的唯一条件。

E.文章写霍金,却不局限于赞美霍金,作者用了不少笔墨写了周围人对他的态度,从而引发了对怎样尊重科学、尊重人的价值的思考。

2.从全文看,邂逅霍金前后作者的情感发展过程是:

未见霍金前,____________;见到霍金时,__________;离开霍金后,_________。

3.阅读原文回答下面问题。

①为什么说霍金是幸运的?

请分条加以说明。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文章结尾写了作者的期望,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002年霍金在浦东机场受到媒体追逐,人们争着花高价购买霍金报告的门票,在听报告时,却有人呼呼大睡,有人交头接耳。

请简评这种现象。

字数60左右。

13,天地苍茫一根骨

庞进

司马迁的祠墓在陕西的韩城市。

祠内有他的塑像:

束高发,穿红袍,长眉入鬓,双目炯炯----那眼神,有穿透历史烟云的明晰和超凡入圣的穆然;显著的还有那一袭长及心胸的须髯,给人一份文人的傲岸和学者的庄重。

据说,人受过宫刑,胡须会随之脱光,而这尊塑像,依然大须飘拂----这大概是民意使然了:

你皇上要把一个血性须眉变成一个不男不女的“太监”,可在我们老百姓的心目中,这个人依然是男子汉,顶天立地,气吞山河的男子汉!

仔细看,司马迁的塑像是稍稍有些斜的,头向北方偏着。

一种说法认为,司马迁是在遥望北方的苏武庙,因为这位在北国牧了十九年羊的汉朝使臣,和司马迁是肝胆相照的僚友。

另一种说法认为,司马迁是在遥望李陵,这位大汉名将的被迫降敌,正是司马迁罹祸的原因啊。

我是倾向于后一种说法的,我甚至觉得“李陵之祸”降临到司马迁的头上,是有某种必然性的。

不错,司马迁是一个有骨气有血性又才华横溢抱负远大的文人,这样的文人在任何一个朝代,都是社会的良心。

当李陵“提步卒不满五千,深践戎马之地”,重创十万敌骑的消息传到长安时,汉武帝刘彻是笑眯眯的,公卿王侯们也纷纷“奉觞上寿”,好听话说得长乐宫的麻雀都似乎要变成翩翩起舞的宫女。

无料几天后,李陵终因矢尽粮绝,寡不敌众而被俘降敌。

消息传来,全朝廷都哑巴了,刘彻更是“惨怆怛悼”,脸吊得像经了霜的秋茄子。

“你们还有什么话说?

”朝堂上,刘彻目扫群臣。

群臣或面面相觑,诺诺唯唯;或言李陵该千刀万剐,夷其九族不足以抵罪。

当刘彻对这样的看法眯目点头的时候,我们的太史公站了出来。

他说李陵平时克己奉公,身先士卒,有国士之风。

此次出征,孤军奋战,血染寒山,英勇可嘉。

降敌是一时无奈,日后有机会,他还会报效汉朝的。

“好你个司马迁,”刘彻震怒了,“你竟敢替叛贼说话,谁给你的胆量?

现在看来,司马迁充其量不过是说了几句公道话而已。

然而,问题倒不在于公道话本身,而在于竟然有人敢于站出来说公道话。

社会良心和专制强权在这儿发生了深刻的矛盾。

在刘彻的心目中,作臣子的差不多是一群牛马狗,鞭子下驮拉耕作,唯主子鼻息是仰,哪里有你人模人样地站在我的对面说什么公道话的权利?

对武帝刘彻,司马迁曾经抱有幻想。

做太史令,他异常勤奋,总想博得武帝的欢心。

即使站出来为李陵辩护,也是见皇上满脸的“惨怆怛悼”,禁不住效一番“款款之愚”。

然而,残酷的现实粉碎了文人的天真,他终于明白了:

刚直不阿的书生和专横残暴的帝王是冰和炭、玉和泥。

于是,不再幻想不再幽怨,为了“草创未就”的《史记》,为了“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理想和事业,他咬牙吞血,毅然决然地走向了苦难,“就极刑而无愠色”。

至此,司马迁实现了一个转变,一个御用工具向独立人格的转变。

从此,一个书生走到了一个帝王,和这个帝王赖以存在的庞大体制的对立面。

你可以摧残我的肉身,但你摧不毁我的抱负;你可以夺取我的生命,你却打不倒我的精神。

我就要谱写一部世上从来没有的大书,让这个民族记住司马迁,让这个世界记住司马迁!

也让你刘彻看看,什么是真正的文人,什么是文人的肝胆。

寒凝春华发,血沃劲草肥。

炼狱淬火,司马迁在提升精神的同时,成就了一根骨头。

好一根骨头啊!

即使面对一百个汉武帝,一千次酷刑,一万回磨难,这根骨头也不会酥软,绝不酥软!

1.下面对原文的理解,不准确的两项是

A.标题“天地苍茫一根骨”运用了借喻的修辞手法,既体现了司马迁命运的悲剧色彩,又突出了他的不屈精神。

B.作者对司马迁塑像的描写着重突出了他的眼神和胡须,表现了他的精神风貌,展现出人们心目中理想化的司马迁的形象。

C.对李陵降敌,司马迁陈述己见,完全是为了明辨是非:

被俘降敌,实属可耻,但孤军深入,没有后援,武帝亦有不可推卸之责。

D.“我们的太史公站了出来”句中的“我们”表现了作者对司马迁由衷的敬佩及为我们的民族有这样的文人而自豪的思想感情。

E.文章活用鲁迅诗句“血沃中原肥劲草,寒凝大地发春华”,是为了说明苦难成就了司马迁,使他脱颖而出,完成了千古绝唱的《史记》。

2.“司马迁在提升精神的同时,成就了一根骨头。

”其中的“提升精神”和“一根骨头”分别指什么?

答:

提升精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根骨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为什么说“李陵之祸”降临到司马迁头上是有某种必然性?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鲁迅曾说: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取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结合上文,举例谈谈你对“中国脊梁”的理解。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4题.

①(抗击“非典)这一胜利的取得,首先要归功于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奋斗。

②在抗击非典的斗争中,各级党组织和政府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扎实工作,充分发挥了核心作用和领导作用;广大党员和干部以身作则、身先士卒、经受考验,切实起到了先锋模范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