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充名词解释.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964962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4.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补充名词解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补充名词解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补充名词解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补充名词解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补充名词解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补充名词解释.docx

《补充名词解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补充名词解释.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补充名词解释.docx

补充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两控区”:

酸雨、二氧化硫具有强烈的侵蚀破坏力,其中酸雨被人们称为“空中杀手”。

为防止和减轻酸雨和二氧化硫对环境的破坏,我国划分了酸雨控制区和二氧化硫控制区,采取了各项防治措施。

“两控区”共涉及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75个地市,占国土面积的11.4%。

这些地区内人口集中,工业发达,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占全国排放总量的60%以上。

ENSO现象厄尔尼诺(ElNiño)是指赤道中东太平洋表面海水的强烈增暖现象,其持续的时间可达一年左右,周期约为2-7年。

由于与厄尔尼诺相伴随的海面温度的空间和时间分布与发生在热带印度洋和太平洋表面气压型和环流的振荡现象(称为南方涛动)有密切的联系,因此将热带大气-海洋耦合系统的这种缓慢振荡现象称之为ENSO。

HEIFE(HeiheFieldExperiment)指1987年至1990年日本和中国气象学家在中国黑河地区地进行的地-气相互作用野外观测实验合作研究,亦简称黑河试验。

NDVI(theNormalizedDifferenceVegetationIndex)地面植被指数(又称标准化植被指数、植被正交指数或归一化植被指数)。

北大西洋涛动(NAO)是北大西洋地区副热带高压(亚速尔高压)和副极地低压(冰岛低压)之间大气质量变化的一种大尺度跷跷板结构,它是北大西洋地区大尺度大气环流变化的一个主要模态,其变化可以通过亚速尔高压和冰岛低压的标准化气压差来反映。

北极涛动(AO)又称北半球环状模(NAM),是北半球中纬度和高纬度两个大气环状活动带之间大气质量变化的一种全球尺度的跷跷板结构,它是北半球大气环流变化的一个主要低频模态。

AO指数可以利用35N和65N上的标准化纬向平均海平面气压差来定义。

崩岗侵蚀(Collapsinghillerosion)在径流、地下水和重力综合作用下,花岗岩厚层状松散的风化物发生崩塌后形成的特定地貌形态“岗”的侵蚀现象。

崩岗侵蚀主要分布在江西、福建和广东等省的花岗岩地区。

崩塌(Callpse)斜坡上的松散岩土块体在重力作用下,向临空一侧突然倾倒、坠落或滚翻的块体运动现象。

冰川泥石流(Glacialdebrisflow)是指发育在高山冰川和积雪边缘地带,以冰碛物、冰崩雪崩堆积物或冰缘冻土堆积物为主要固体物质补给来源,在冰川积雪融水、冰崩雪崩融水和冰湖溃决洪水等激发下形成的泥石流;以此区别于非冰川山区的,以其他松散堆积物为主要固定物质补给来源,在雨水激发下形成的暴雨泥石流。

冰雪灾害(IceandSnowdisasters)高山高原现代冰川分布区,在冰川进退、冰雪积累—消融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突发性自然灾变现象称为冰雪灾害,如冰崩、雪崩、冰湖溃决洪水和冰川泥石流等。

不确定性(Uncertainty)对于某一变量(如未来气候系统的状态)的未知程度的表示。

不确定性可以来自对已知或可知事物信息的缺乏或认识不统一。

主要来源有许多,如从数据的定量化误差到概念或术语定义的含糊,或者对人类行为的不确定预计。

因此,不确定性可以用定量估计来表示(如不同模式计算所得到的一个变化范围)或者用定性描述来表示(如反映专家小组的判断)。

残留砂(Relicsand)末次冰期冰盛期低海平面时残留在陆架外带的滨海砂质沉积称为残留砂。

其物质以细砂为主,含中粗砂和砾砂。

沉积厚度一般小于1m。

残留砂的粒度特征、矿物特征、生物遗壳等均反映古滨岸沉积环境,与目前的水深和水动力条件不符,故为残留沉积。

残余盐渍土(Residualsalt-affectedsoil)在地质历史时期形成的各类盐渍土,由于地壳上升或侵蚀基准面下切等原因,改变了原有导致土壤积盐的水文地质条件,现代积盐成土过程基本停止,其盐渍土形成过程为残余积盐过程,包括残余盐土及各类荒漠土壤。

赤潮(Redtide)赤潮为海洋中一些微藻、原生动物或细菌在一定环境条件下爆发性增殖或聚集达到某一水平,引起水体变色或对海洋中其他生物产生危害的一种生态异常现象。

赤潮生物能够大量繁殖并引发赤潮,其中有毒、有害赤潮生物以甲藻类居多,其次为硅藻、蓝藻、金藻、隐藻和原生动物等。

次生盐渍化(Secondarysalinization)不合理灌溉等人类活动使地下水位上升,可溶性盐类在表土层中积聚,引起土壤盐渍化。

这种由人为因素产生的盐渍化称为次生盐渍化。

次生盐渍土(Secondarysalt-affectedsoil)由于次生盐渍化所形成的盐渍土称为次生盐渍土。

粗糙度(roughness)又称粗糙度参数(roughnessparameter)、粗糙度长度(roughnesslength)。

表征下垫面粗糙程度的一个量(单位:

m)。

当下垫面为地面时,代表近地面平均风速(扣除湍流脉动之后的风速)为零的高度;当地面有较高的覆盖物(如城市建筑、树林、农作物)时,粗糙度表征的是与大气接触的覆盖物顶部崎岖情况(而不是地面的情况),这时平均风速为零的高度应是粗糙度和一个与覆盖物高度有关的订正值之和。

大地水准面(Geoid)密度均匀的海洋,假定其在稳定和静止状态时的表面(也就是说,没有海洋环流和除地球引力以外的其他应力)。

这表明大地水准面是重力位势不变的一个面,可以作为所有表面(平均海平面)的参考面。

大气环境质量(AtmosphericEnvironmentQuality):

大气环境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优劣程度,称大气环境质量或大气品质。

空气洁净则其大气环境质量高,如远离城市或工业区的山区;大城市或工业区的空气污染严重,其大气环境质量便低。

大气环境质量高低或好坏,常用大气污染物浓度的大小来具体衡量。

单位体积空气中,含某种污染物的多少,称为该种污染物的浓度。

根据不危害人体和生态系统与物品的考虑,人为规定污染物浓度的允许值,称为大气环境质量标准。

空气的相应污染物浓度低于规定值,称大气质量合标准,高于规定值则称大气质量超标准(简称超标),超标越多,则大气环境质量越坏。

世界各国都先后制定了各自的标准,我国于1982年首次颁布了大气环境质量标准,按地区类别执行三种等级的标准。

对于风景名胜和自然保护区等,执行一级标准;对于居民区、商业与文化区等,执行二级标准;对于工业区、交通枢纽等,执行三级标准。

大气污染物浓度常用大气采样仪,采集空气样品并进行分析而确定。

地表径流(surfacerunoff)地球表面的降水经过地面或土壤(以地下水形式)汇入河网最终流出流域出口断面的水流。

地下水矿化度(Degreeofmineralizationofground-water)单位体积地下水中所含的可溶性盐类总量。

地下水临界深度(Criticaldepthofground-water)不致引起土壤盐渍化的最小地下水埋藏深度。

地下水埋藏深度(Depthofground-water)是指地下水面与地表面的垂向距离,简称地下水埋深。

地下水位(Ground-watertable)是指地下水面相对于(黄海)基准面的高程,通常以绝对标高计算。

第四纪(Quaternary)指地球历史上约3MaBP以来的一个地质时期。

按生物地层学原测,这是一个新物种大量涌现的时期。

发生在第四纪的代表性事件是人类的诞生和大冰期的降临。

第四纪又分为更新世(Pleistocene)和全新世(Holocene)。

全新世仅指最近一万年以来,是气候转暖,冰川消退,人类文化显著进步的一个新时期。

第四纪冰期(IceAgesofQuaternary)第四纪冰期是间歇性地发生的。

两个冰期之间被称为间冰期。

冰期时,两极和高山的冰川大规模扩张,海平面大幅度降低,生物带向赤道方向压缩;间冰期时,冰川退缩,海面上升,生物带向高纬度扩展。

这种冰期间冰期气候交替具有10万年和其它万年尺度的周期。

第四纪冰期间冰期现象的解释目前最理想的理论是冰期天文理论(AstronomicaltheoryofIceAges)。

二氧化碳(CarbonDioxide):

即CO2,一种主要的大气中温室气体,有自然发生的,也有人类活动排放的。

它可以影响地球的辐射平衡,产生温室效应。

见“温室气体”。

反射率(Albedo)太阳辐射被地球表面或物体所反射的比率,常以百分数表示。

雪面具有高的反射率,土壤的反射率差异较大,植被表面和海洋的反射率较低。

地球的反射率主要因云的变化、冰、雪、叶表面积和土地覆盖状况的改变而变化

分盈亏量(英文?

)某一地区降水量和最大可能蒸发量的差值。

风沙化(Aeoliansanding)温带半湿润、湿润地区甚至热带和亚热带范围内,在具备沙物质组成的地表,干旱与风季在时间上同步,植被受人为破坏沙体裸露情况下,地表出现类似沙漠化土地的风沙活动过程。

但与干旱、半干旱地区的沙漠化土地相比,具有气候较潮湿、风沙地表景观季节变异明显、分布零星面积小、沙丘形态结构简单、易防治、收效大等特点。

辐射强迫(RadiativeForcing):

辐射强迫指的是在地球气候系统辐射能量收支平衡中外部强加的扰动。

这种扰动可由辐射活性气体浓度和太阳入射辐射的变化或影响地表吸收辐射能量的其它变化(如地表反照率的变化)所产生。

这些通过改变地球气候系统辐射收支平衡而改变气候的因子被称为辐射强迫因子。

辐射强迫(Wm-2)在数值上定义为某种强迫因子变化时所产生的对流层顶平均净辐射的变化。

干燥度(英文?

)某一地区最大可能蒸发量和降水量的比值。

感热(sensibleheat)又称显热。

是热能的一种形式。

在保持压力不变的情况下,此热能与温度成正比,温度愈高,此热能愈大,故称为感热。

(单位:

J)

感热通量(sensibleheatflux)亦称湍流热通量。

近地面气层中因湍流运动引起的地表面和空气间的热量输送。

因为这种热量输送与人们能感觉到的温度变化有关,故称感热通量。

(单位:

W*m־²)

高原低涡(plateauvortex)青藏高原低涡的简称。

夏半年形成或活动于青藏高原地区的涡。

水平尺度约500km,厚度约2~3km,500hPa高度上最清楚。

大多数高原低涡在高原切变线上生成并沿着它东移,是高原地区主要降水系统之一。

另外,在青藏高原及西南地区特殊地形和一定环流型共同作用下,亦可形成西南低涡。

高原切变线(plateaushearline)青藏高原上空切变线的简称,是高原夏季主要的降水系统,有竖切变线和横切变线两种类型。

介于两个小高压之间的竖切变线对天气影响较小;而介于两个副热带高压之间的竖切变线可带来强降水天气,但出现次数不多。

横切变线多由西风槽扫过高原时由于槽的南端移速较慢逐渐转向而形成,厚度不超过2000m;其初期在高原北部带有冷性结构,其余时期均为暖性。

海洋热膨胀(Thermalexpansion)海洋热膨胀是海平面上升的主要原因之一,它是指由于海水变暖升温而产生的体积膨胀(密度减小),从而使海平面升高。

黑潮(Kuroshiocurrent)黑潮为北太平洋西边界流,它与大西洋湾流齐名为世界瞩目的两支强流。

黑潮因其海水颜色呈深蓝,看起来似一黑色水带而得名。

它具有高温、高盐、透明度大、流幅狭窄、延伸深邃等特点,其流速很强,携带着巨大的水量和热量。

黑潮主要来自北赤道流的北向分支,从源地流经台湾以东海域,通过苏澳以东海脊进入东海,沿东海大陆架外缘向东北方向流动,并通过吐噶喇海峡流向日本以南海域,汇入北太平洋海流。

日本以南的黑潮存在“大弯曲”现象。

黑碳(BlackCarbon):

气溶胶的一种,一般根据光吸收特性、化学活性和热力稳定性确定,由煤烟、碳屑和难熔的暗有机物质组成。

大气中的黑碳气溶胶主要由人类活动排放产生,自然火灾也可以产生一部分黑碳。

滑坡(Landslide)构成斜坡的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失稳,沿斜坡内部一个或几个软弱面(带)发生剪切而产生整体下滑的灾变现象。

荒漠(Desert)气候干旱至极干旱,降水稀少,蒸发量大,植被稀疏,土地贫瘠荒凉的地带。

按地表形态和物质组成,可分为剥蚀基岩残山组成的岩漠(或岩质戈壁)、由冲洪积砾石平原组成的砾漠(又称砾质戈壁)、由沙丘组成的荒漠(又称沙质荒漠即沙漠)、由淤泥和龟裂地组成的泥漠和由盐碱地组成的盐漠等。

极端天气事件(Extremeweatherevent)极端天气事件是指在特定地区,在其统计参考分布之内的罕见事件。

“罕见”的定义各不相同,但是一般来讲,极端天气事件的出现概率都要等于或少于10或90个百分点。

按照定义,对于不同地区,极端天气也将会有不同的特征。

极端气候事件是某一特定时期内许多天气事件的平均,而平均本身是极端的(如某个季节的降水)。

加速侵蚀(Acceleratederosion)人为活动或突发性自然灾害破坏了自然生态平衡所发生的侵蚀现象。

可分为自然加速侵蚀和人为加速侵蚀两种类型。

通常所称的水土流失或土壤侵蚀系指人为加速侵蚀这种类型。

其特点为有人为活动参与,发展速度快;流失速度大于成土速度;危害性大,破坏土壤和土地资源;破坏人类生存环境。

碱化度(Exchangeablesodiumpercentage)土壤胶体中交换性钠占阳离子交换总量的百分数,称交换性钠百分比,又称碱化度。

碱化度是衡量土壤碱化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

碱土(Solonetzsoil)在成土过程中,以碱化过程为主而形成的盐渍土。

土壤胶体中含有较多的交换性钠,具有明显的碱化层,呈强碱性反应,表层土壤含盐量一般不超过5g·kg-1。

径流(Runoff)降水中没有被蒸发的部分。

在一些国家,径流仅指地表径流。

均衡基准(Isostaticdatum)在足够长的海岸线上,陆地构造升降之和趋于零,即具有均衡的性质。

各验潮站的水尺零点(局部基准)随着陆地升降而变化,不同区域陆地升降的性质、幅度、速率也有差异。

为了使各验潮站观测到的陆地升降运动具有可比性,建立一个共同的基准,即为均衡基准。

空气污染(AirPollution):

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向大气中排放了一些有害物质(称污染物),当排入量够多(污染物浓度达一定限度),则使原来洁净空气的品质下降,若这种情况维持时间够长,便会对人类、动物、植物和大气中的物品产生危害和不良影响,这种大气状态称为空气污染。

组成空气污染有三个要素:

污染源、污染物浓度、对人和生物有危害。

空气污染指数(AirPollutionIndex,简称API):

是根据空气环境质量标准和各项污染物的生态、环境效应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来确定污染指数的分级数值及相应的污染物浓度限值。

API是一种反映和评价空气质量、间接表征空气污染程度的方法,其特点是综合、简便、直观,适于表达城市短时间内空气质量状况及污染程度,将常规监测的几种空气污染物(SO2、CO、O3、PM10、TSP、NO2)的浓度简化成为单一的概念性数值形式,并分级表征空气质量状况与空气污染的程度,适用于表示城市的短期空气质量状况和变化趋势,是普遍采用的综合评价大气环境质量指标之一。

空气污染指数API=50对应的污染物浓度为国家空气质量日均值一级标准;API=100对应的污染物浓度为国家空气质量日均值二级标准;API=200点对应的污染物浓度为国家空气质量日均值三级标准。

末次冰期冰盛期(LastGlacialMaximum:

LGM)系指末次冰期中气候最冷、冰川规模最大的时段,其时间在21kaBP(或相当于14C年代18kaBP)前后,是距今最近的一个与现代环境反差最大的气候时期。

末次冰期冰盛期(LastGlacialMaximum)末次冰期为75~15kaBP,分为早、中、晚期。

早期(75~64kaBP)寒冷,中期(64~32kaBP)温暖,晚期(32~15kaBP)为末次冰期气候最寒冷的时段,称为末次冰期冰盛期(简称LGM),一般以18kaBP作为LGM的代表年代。

末次冰期冰盛期青藏高原的冰川覆盖面积为现今的7.1倍。

我国北方地区年均温比今下降7~10℃,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温5~7℃,华南地区降温2~3℃。

南极涛动(AAO)又称南球环状模(SAM),是南半球中纬度和高纬度大气质量变化的一种全球尺度的跷跷板结构,它是南半球大气环流变化的一个主要低频模态。

40S和70S上标准化纬向平均海平面气压差可作为度量AAO变化的指数。

南亚高压(SouthAsiahigh)夏季对流层上部全球最强大、最稳定和范围最大的高压。

20世纪50年代末期在分析100hPa等压面天气图时发现南亚高压,其长轴(东西向)可达180个经度。

短轴(南北向)可达40个纬度,中心位置在青藏高原上空。

这个高压虽然位于副热带地区,但从结构、性质和形成过程与大洋上对流层中低层副热带高压有很大的不同,主要是由高原的加热作用形成的。

在500hPa以下为热低压,500hPa以上转为高压,且越往上其强度越大,在150hPa附近最强,属暖性反气旋系统。

高压中心附近为上升气流,多对流活动。

南亚高压的中心位置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冬季位于菲律宾群岛附近,4月加强并向西扩展到南海,5月移至中南半岛,6月移上青藏高原,7月和8月稳定在高原及其邻近地区,9月撤离高原并逐步回到冬季位置。

夏季南亚高压的中心位置常有纬向变化,并与我国的降水天气密切相关。

泥沙输移比(Sedimentdeliveryratio)在一定时段内,通过沟道或河流某一观测断面的总输沙量,与该断面以上流域面积土壤侵蚀总量之比。

黄土颗粒细,泥沙输移比高,接近于1;一般岩石分布区泥沙输移比多小于0.5.

泥石流(Debrisflow/Debrismudflow)泥石流是产生于沟谷中或坡地上的一种饱含大量泥沙石块和巨砾的固液两相流体,呈黏性层流,稀性紊流或塑性蠕流状态,具有突然爆发,历时短暂,来势凶猛,成灾快速等特点,是山区常见的一种突发性自然灾变现象。

气候变化(ClimateChange):

气候变化是指由于自然因素或人类活动引起的全球性或区域性气候系统或气候平均状态的年代以上时间尺度上的变动。

目前科学界(包括IPCC报告)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对气候变化的定义存在明显差异,后者把气候变化定义为由于人类活动直接或间接改变大气组成成分所导致的气候的改变。

本书采用科学界的定义。

气候变化科学是当代地球科学的前沿领域之一,也是全球变化或地球系统科学研究的核心问题。

目前,人类活动引起的气候变化受到广泛的关注。

气候变化检测(Climatechangedetection)气候在所有时间尺度上不断地变化。

气候变化检测就是在某种明确的统计意义下揭示气候发生变化的过程,但不提供这种变化的原因。

气候变异(Climatevariability)指气候的平均态和其他统计量(如标准偏差、极端事件出现的频率等)在所有时间和空间尺度上的变化超出了单独天气事件的变化。

气候变异可能由系统内部的自然过程(内部变异)造成,也可能由自然或人为的外部强迫变化(外部变异)造成。

气候反馈(Climatefeedback)当某种初始物理过程的结果引发了另一种物理过程的变化,而这种变化反过来又对初始过程产生影响时,气候系统中这种各物理过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称为气候反馈。

正反馈增强初始物理过程,负反馈则使之减弱。

气候极值/极端事件(ExtremeClimateEvent)气候的定义从其本质上看与某种天气事件的概率分布有关。

当某地天气的状态严重偏离其平均态时,就可以认为是不易发生的事件。

在统计意义上,不容易发生的事件就可以称为极端事件。

某一地区的极端气候事件在另一地区可能是正常的。

平均气候的微小变化可能会对极端事件的时间和空间分布以及强度的概率分布产生巨大影响。

气候控制试验(Climatecontrolexperiments)气候模式在目前气候状态下积分若干年,形成气候模式的现在气候背景,称作控制试验,一般应该与观测的气候可以对比。

气候敏感试验(Sensitiveexperiments)考虑由于影响气候变化的某个(某些)物理因子如排放温室气体等的不同变化,利用气候模式作数值试验,称气候敏感试验。

气候模式(Climatemodel)气候系统的数值表述是建立在其各组成部分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质及其相互作用和反馈过程基础上的,用以解释全部或部分已知的性质。

气候系统可以用不同复杂程度的模式来描述,也就是说,通过某个分量或者分量组合就可以对一个模式体系进行识别。

各模式的不同可以表现以下几个方面,如空间维数,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所明确表征的程度,或者经验参数的应用水平。

耦合的大气/海洋/海冰一般环流模式(AOGCMs)给出了气候系统的一个综合表述,并存在向具有活性化学和生物的复杂模式演变的趋势。

气候模式不仅是一种学习和模拟气候的研究手段,而且还被用于实际操作,包括月、季节、年际的气候预测。

气候系统(Climatesystem)气候系统是由5个主要分量,包括大气圈、水圈、冰雪圈、陆地岩石圈和生物圈组成的,高度复杂的系统。

系统内部的相互作用和影响及外强迫如太阳活动、火山活动及人类作用等的影响都是造成气候变化的原因。

气候预测(Climateprediction)气候预测是利用气候学经验性方法,气候统计学方法,及动力气候模式等作未来月、季、年或更长时间的未来气候真实演变的定性和定量的预报结果。

气候预估(Climateprojection)气候预估是预测全球气候系统对人类排放的温室气体和硫化物气溶胶等的浓度情景(设想)或辐射强迫情景的响应,通常是建立在气候模式模拟的基础上。

气溶胶(Aerosols):

指悬浮在气体中的固体和(或)液体颗粒与气体载体共同组成的多相体系,一般粒度尺寸在0.01和10µm之间。

可分硫酸盐气溶胶、硝酸盐气溶胶、黑碳气溶胶和矿物气溶胶等类型。

其中,爱根核为直径0.01-0.1µm的大气气溶胶粒子,有时也称为超细粒子;细粒子为直径0.1-1µm的大气气溶胶粒子;粗粒子为直径1-10µm的大气气溶胶粒子。

直径>10µm的大气气溶胶粒子可以称为巨粒子。

潜热(latentheat)定温定压条件下,一个系统在可逆相变中单位质量所放出或吸收的热量。

(单位:

J/g)

潜热通量(latentheatflux)大气中的水发生相变时引起的热量输送。

例如:

水由固态转为液态或气态,需要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水由液态转为固态,或由气态转为液态,可以释放热量,温度也不变。

这种仅与相变有关的能量输送就是潜热通量。

(单位:

W*m־²)

潜在盐渍土(Potentialsalt-affectedsoil)干旱-半干旱区的农业灌溉区由于措施与管理不当,导致地下水位上升而可能引发次生盐渍化的各类土壤,即心底土体存在积盐层的土壤。

青藏高原动力作用(dynamiceffectofQinghai-Xizangplateau)青藏高原地形的季节机械阻挡作用对大气环流所产生的影响。

这种作用对冬夏环流有不同的影响。

在夏季,高原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对气流的绕流作用上,北半球35ºN以北平均槽脊的分布形势、东亚大槽的强度和位置、高原上的低压带和其北侧的高压带等都与绕流有密切关系。

在冬季,高原的作用在绕流和爬流两方面都较重要,高原上的高压脊、拉萨的温度脊等系统与动力作用有密切关系。

高原的动力作用无论冬夏季在高原地区均主要表现在对流层中下层,但高原作为整体对大气产生的动力影响可以向上传播得甚高。

另外,高原的动力作用还包括摩擦作用,它可以引起冬夏不同的准定常性摩擦层内的局地性环流及使摩擦层增高。

青藏高原热力作用(thermaleffectofQinghai-Xizangplateau)青藏高原作为一个重要的冷、热源对大气环流所产生的影响。

无论冬夏,整个高原相对于大气都是热源;而高原上空的大气相对于四周的大气在冬季是冷源,夏季是热源,且热源强度在春末夏初迅速增强。

由于这个变化,使高原近地层冬季是闭合冷高压,夏季是闭合热低压,产生了特有的高原季风。

同时冷热源的这种变化,在冬季加强了这一地区的Ha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设计艺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