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下第五单元学导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964488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3.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下第五单元学导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六下第五单元学导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六下第五单元学导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六下第五单元学导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六下第五单元学导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六下第五单元学导案.docx

《六下第五单元学导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下第五单元学导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六下第五单元学导案.docx

六下第五单元学导案

课题

18.跨越百年的美丽(第一课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目标

三维

目标

1.学会“埃、伦”等12个生字,正确书写“冶炼、溶解、沉淀、分析、隐退、乏力、荣誉、头衔、里程碑、人声鼎沸、卓有成效”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部分。

重点

学会“埃、伦”等12个生字,正确书写“冶炼、溶解、沉淀、分析、隐退、乏力、荣誉、头衔、里程碑、人声鼎沸、卓有成效”等词语。

难点

学会“埃、伦”等12个生字,正确书写“冶炼、溶解、沉淀、分析、隐退、乏力、荣誉、头衔、里程碑、人声鼎沸、卓有成效”等词语。

教具准备

ppt

教学程序

教学活动一

出示课题,围绕题目质疑

1.板书“美丽”,请同学们谈谈对美丽的理解,你在生活中见过什么很美丽?

2.板书“跨越百年的”,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新课文《跨越百年的美丽》,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问题预设:

这篇课文写了谁的什么事?

课题的美丽表现在哪里?

什么样的美丽能跨越百年?

这里的“美丽”有什么特殊的含义吗?

“跨越百年”指的是什么时间?

课文为什么要以《跨越百年的美丽》为题……

同学们,让我们走进课文中去寻求答案。

体会情景,理解课题

教学活动二

自主预习,初读感知

1.自由练习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检查生字的认读情况,指导较难写生字的书写,12个生字要求会认会写。

2.再读课文,划出不理解的词语,通过查字、词典,联系上下文,看图或小组讨论等方法解决。

3.指生朗读课文,检查是否读得正确、通顺,重点指导较难读的句子。

4.整体感知课文,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

默读课文,解决课初提出的问题:

这篇课文写了谁的什么事?

5.再读课文,提出课文中不懂的问题。

用自己的方式自学课文,解决老师出示的问题。

教学活动三

交流资料,认识居里夫人

1.学生交流搜集的居里夫人的资料。

2.教师对居里夫人进行简单介绍和补充。

了解居里夫人的情况

教学活动四

学习生字

学会“埃、伦”等12个生字,正确书写“冶炼、溶解、沉淀、分析、隐退、乏力、荣誉、头衔、里程碑、人声鼎沸、卓有成效”等词语。

识记生字

板书设计

(生字词)

教后反思

关于居里夫人的生平,可以让学生多收集一些资料,这对于学生理解课文有一定的帮助。

课题

18.跨越百年的美丽(第二课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目标

三维

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部分。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感悟居里夫人的在科学研究中所体现出来的卓越的思想品质,体会“美丽”的深层含义。

3.感悟作者的表达方法,体会文章的语言美。

重点

感悟居里夫人的在科学研究中所体现出来的卓越的思想品质,体会“美丽”的深层含义。

难点

感悟居里夫人的在科学研究中所体现出来的卓越的思想品质,体会“美丽”的深层含义。

教具准备

ppt

教学程序

教学活动一

回顾旧知,导入新课

1.认读听写生字词。

2.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3.上节课同学们围绕着题目和课文内容提了很多问题,这节课我们就通过读课文来探讨这些问题,相信通过读书我们一定会有更多的收获和更新的认识

复习上一节课学习的知识

教学活动二

品读感悟,全班研讨

1.关于“美丽”的探讨

同学们上节课提了许多有关美丽的问题,如“课题的美丽表现在哪里?

什么样的美丽能跨越百年?

这里的“美丽”有什么特殊的含义吗?

怎样理解“这点美丽的淡蓝色的荧光,融入了一个女子美丽的生命和不屈的信念”等等。

让我们再次走入课文,去感受这份美丽。

在带着感情读的基础上研讨对课文的理解。

教学活动三

回归整体,提升认识

1.回读全文,谈谈对课题的理解。

照应问题;什么样的美丽能跨越百年?

“跨越百年”指的是什么时间?

为什么说居里夫人的美丽“跨越百年”?

课文为什么要以《跨越百年的美丽》为题……

百年是虚指:

意即“永恒”,她的伟大发现对社会的贡献永恒,她的优秀品质和人格精神永存。

2.总结收获,拓展阅读。

回顾整个过程,并找到相应的细节来理解居里夫人的个性特点。

板书设计

百年是虚指:

意即“永恒”,她的伟大发现对社会的贡献永恒,她的优秀品质和人格精神永存

教后反思

理解居里夫人的性格特点是本文的重点,因为那是一个科学家的本质特点。

课题

19.千年梦圆在今朝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目标

三维

目标

1.认识”瑰丽、尝试、火箭、捆绑、探索、惨重、穿越、振奋、规模、协作、精细、宛若、概括、评价、魄力、嫦娥奔月、炎黄子孙、积劳成疾、风华正茂”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自读自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我国航天技术的伟大成就,体会到现代科学技术成就的取得要靠一代代科技工作者艰苦的工作和不懈的努力

重点

通过自读自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我国航天技术的伟大成就,体会到现代科学技术成就的取得要靠一代代科技工作者艰苦的工作和不懈的努力

难点

通过自读自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我国航天技术的伟大成就,体会到现代科学技术成就的取得要靠一代代科技工作者艰苦的工作和不懈的努力

教具准备

小黑板

教学程序

教学活动一

激情导入,创设情境

1.播放多媒体课件,教师激情导入:

2003年10月15日上午9点,在我国九泉卫星发射中心,随着一声震耳欲聋的巨响,我国自行研制的“神州五号”飞船被送上太空。

这次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向全世界宣告了:

中国已经成为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一瞬间的改变,一瞬间的飞跃,实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飞天梦想。

2.同学们,看着这壮观的一幕,此时此刻,你最想说些什么?

带入情景

教学活动二

初读课文,自定目标

1.请同学们自由读文,结合本单元学习重点和课文前的提示,自己来确定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2.全班交流,确定本节课的共同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载人航天梦想是怎样一步一步实现的。

(3)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

快速阅读课文,找到答案

教学活动三

自读自悟,合作交流

1.自读课文,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完成学习目标。

2.小组合作,互检互评自学效果,深化提高。

3.全班交流。

体会文中所表达的情感

教学活动四

拓展读写,升华情感

1.“神州五号”载人飞船的发射成功,具有怎样的历史意义?

2.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并结合自己课前搜集的资料,谈一谈“神州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的历史意义。

3.“千年梦圆在今朝”,让富有激情与魄力的炎黄子孙怎能不高兴自豪,怎能不欢欣鼓舞?

请同学们阅读课后的“阅读链接”《炎黄飞天梦》,并结合课文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带着感情阅读课文

板书设计

古人的奇妙想象──美好的梦想

万户的火箭飞行──大胆的尝试

人造卫星的发射──突破性进展

载人航天工程的实施──艰苦的努力

“神州五号”载人飞船发射──巨大的成功

教后反思

千年梦圆,从这一个词语就体现出作者那个强烈的自豪感,要引导学生重点理解这种民族自豪感。

课题

20.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第一课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目标

三维

目标

1.学会“澡、械”等5个生字,正确书写“诞生、洗澡、漩涡、花圃、逆时针、司空见惯、无独有偶、见微知著、锲而不舍”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摘抄对自己有启发的语句。

重点

掌握生字词

难点

掌握生字词

教具准备

小黑板

教学程序

教学活动一

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请学生谈谈对课题的理解。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看看通过学习,我们会有哪些新的认识和收获。

带入情境,理解课题

教学活动二

自主预习,初读感知。

1.自由练习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检查生字的认读情况,指导较难写生字的书写,本课5个生字要求会认会写。

2.再读课文,划出不理解的词语,通过查字、词典,联系上下文,看图或小组讨论等方法解决。

3.指生朗读课文,检查是否读得正确、通顺,重点指导较难读的句子。

4.整体感知课文,理清课文的顺序。

①作者通过这篇文章要说明一个什么观点?

②作者用哪些事例来说明自己的观点?

③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课文,勾划不理解的词句。

教学活动三

学习生字

教学读音,可以由学生自主读。

口头组词,理解字的意义。

提醒在书写中应注意的问题。

练习

集中注意力学习生字

课题

20.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第二课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目标

三维

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摘抄对自己有启发的语句。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引导学生认识到到凡事多问几个为什么的重要性。

3.体会本文语言生动、准确的特色,学习用事实说明道理的写法。

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引导学生认识到到凡事多问几个为什么的重要性。

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引导学生认识到到凡事多问几个为什么的重要性。

教具准备

PPT

教学程序

教学活动一

回顾旧知,导入新课

1.认读听写生字词,

2.作者通过这篇文章要说明一个什么观点?

用哪些事例来说明自己的观点?

3.默读全文,画出文中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反复朗读。

回顾前一节课学习的内容。

教学活动二

品读感悟,全班研讨

以第二自然段为线索展开学习,先学习具体事例部分,后学习前后两部分。

1.出示第二自然段,指生朗读,就这段内容提出问题。

问题预设:

“司空见惯”“追根求源”是什么意思?

细小的、司空见惯的现象指的是什么?

不断发问,都会问什么?

这里的“?

”“!

”各指的是什么?

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去到文中所举的三个例子中,去找寻答案。

2.学习第一个事例。

3.学习第二个事例。

4.学习第三个事例。

以自学为主,自己填写表格,在小组内交流学习体会。

读第二自然段加深对这段话的理解。

5.学习一、二自然段。

读一、二自然段,围绕着课初就这段所提出的问题展开交流,重点研讨:

这里的“?

”“!

”各指的是什么?

作者这样表达有什么好处?

注意读悟结合,切忌光谈不读。

6.学习六、七、八自然段。

教学活动三

一边读课文,一边思考,并结合老师的提示去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活动四

回归整体,总结收获

1.回读全文,谈谈课题的含义。

2.全班同学交流学习收获,可从文章内容和表达方法等方面谈,教师重点强调用具体事实说明道理的写法。

3.作业:

摘抄对自己有启发的语句。

体会、概括,完成作业。

板书设计

人物

发现现象

不断发问

找到真理

谢皮罗教授

洗澡水的漩涡

为什么总朝逆时针方向旋转?

旋涡的方向与地球的自转有关。

教后反思

用表格引导学生理解、概括课文内容。

课题

21.我最好的老师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目标

三维

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自读自悟理解课文内容,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理解作者为什么认为怀特森先生是最好的老师。

3.认识到不迷信书本、不迷信权威的科学态度,是现代人必备的素质,是追求真理所需的可贵品质。

重点

认识到不迷信书本、不迷信权威的科学态度,是现代人必备的素质,是追求真理所需的可贵品质。

难点

认识到不迷信书本、不迷信权威的科学态度,是现代人必备的素质,是追求真理所需的可贵品质。

教具准备

PPT

教学程序

教学活动一

交流谈话,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你认为什么样的老师是最好的老师?

2.这节课让我们去认识一位最好的老师。

请同学们读读课文前面的阅读提示,请你根据阅读提示的要求,制定自己的学习任务

带入情景

教学活动二

自主预习,初读感知

1.自由练习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2.不理解的词语,通过查字、词典,联系上下文,看图或小组讨论等方法解决。

3.整体感知课文,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

带着问题自学课文

教学活动三

围绕提示,自读自悟

1.学生围绕阅读提示中的思考题“作者为什么说怀特森先生是他‘最好的老师?

’”来自主学习。

2.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学习心得。

结合教师的引导和前一次学习的收获,再次理解课文

教学活动四

全班交流,读中点拨

小组代表向全班汇报本组学习体会,教师组织学生就重点内容进行全班交流与研讨。

1.关注作者前后的不同情感变化。

抓住了“这算什么老师──我最好的老师”这一情感冲突,走进作者的情感世界。

2.关注对怀特森先生的认识。

感受先生与众不同的教学方式,及作者为什么说怀特森先是他“最好的老师?

3.关注文章给学生其他方面的的启示。

做好笔记

板书设计

不迷信书本、不迷信权威的科学态度,是现代人必备的素质,是追求真理所需的可贵品质

教后反思

理解科学精神,对于完全没有经历的学生来说是一个难题。

要结合学习课文来讲解。

课题

词语盘点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目标

三维

目标

1.会读写全总词语,会用词语说话。

2.练习多种方法识记词语,练习快速记忆能力。

3.认识到语文语文知识就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

重点

认识到语文语文知识就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

难点

练习多种方法识记词语,练习快速记忆能力。

教具准备

教学程序

教学活动一

明确课堂目标

这一节课我们要学习40页的词语,并且要在本节课内听写;我们还要练习用这此词语说话。

明确目标

教学活动二

读写识记

1.全班齐读词语

2.抽个别学生读词语

3.解释词语解释个别学生不容易理解的词语,比如:

彩排,就是指在舞台正式演出前的练习;走马灯,是指一种灯,里面是烛,外面画着各种形态的马,灯罩是能转动的,看起来像马在动一样,后指快速浏览,看不仔细。

等等

作好笔记,并用关联记忆的方法记住词语的意义。

教学活动三

练习说话

这一步就是让学生巩固对词语的理解。

用句子的形式帮助学生理解词语,并掌握其使用方法。

教师一个个点名,让学生使用词语说话。

并指导。

说话,听话练习。

教学活动四

听写

指名听写,并纠正。

听写检验掌握情况

板书设计

(词语解释)

教后反思

关联记忆,就是用近义词反义词的方法来识记,效果还不错。

课题

口语交际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目标

三维

目标

1、通过本次的口语交际,让学生了解科技发展对于人类来说有利有弊。

2、在交际的过程中练习口语表达能力。

重点

在交际的过程中练习口语表达能力

难点

在交际的过程中练习口语表达能力

教具准备

教学程序

教学活动一

谈话导入,引入辩题

同学们,你们知道古代人们是怎样传递信息的吗?

(信鸽、狼烟……)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的生活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如今一个电话或网上一点,就能使“天涯若比邻”变为现实,克隆羊多莉出世,超级电脑战胜国际棋王,神五、神六顺利返回,哪一件不让世人惊叹。

科技发展为我们带来了便利,但是一些新的问题也随之产生。

那么,科技的发展是利大还是弊大呢?

这就是我们今天辩论的话题。

整理各自收集好的材料

教学活动二

自选观点,分组准备

1.针对辩题提出的两种完全不同的观点,“科技的发展利大”和“科技的发展弊大”确定正反方,认为“利大”的一方为正方,认为“弊大”的一方为反方,分为两组,并推选出一名主持人。

2.各组学生在一起讨论,围绕本组选定的基本观点,从各个方面寻找理由。

分小组,选择自己观点

教学活动三

展开辩论,畅所欲言

1.主持人宣布辩论会开始;公布辩论的题目和正、反方的基本观点;介绍正、反方的主辩人及发言次序;通过辩论会有关规则,注意辩论时先表明自己的观点,然后说出理由,进行辩论。

2.先由正、反方第一主辩人陈述本方基本观点和论据,接着,各方主辩人为维护本方观点按一定顺序发言,或补充本方的支持理由,或找出对方发言的漏洞和错误进行反驳,或指出对方认识的片面,用本方观点予以纠正……

辩论、交际

教学活动四

评议总结,提高认识

1.双方辩论结束,主持人应该对整个辩论过程作出总结,吸收双方合理意见,陈述自己对问题的看法,并请老师点评。

2.教师在主持人总结的基础上,做更全面的评价指导。

结合教师的引导理解本次活动主题

板书设计

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于人类社会有利有弊,关于在于使用这些科技的人。

教后反思

科技发展与社会的关系,是一个社会性课题,虽受关注,却没有根本的解决方案。

课题

习作五

课时累计

3课时

教学目标

三维

目标

1.练习习作,写自己最想表达的作文。

2.激发学生表达真情实感的欲望,引导学生把内容写具体,语句通顺,意思表达清楚,发展学生的个性习作。

3.编辑自己的习作选,培养学生设计整理、创编等综合能力。

重点

以一篇作文来对整个小学学习进行一次总结。

难点

以一篇作文来对整个小学学习进行一次总结。

教具准备

PPT

教学程序

教学活动一

谈话导入,激发学生习作的欲望

我们每个同学都拥有一个五彩斑斓的世界,这个世界就是你们丰富多彩的生活。

在如诗如画的童年里,你们每天都遨游在生活的海洋里,在感受着生活,体验着生活。

今天,就让我们的思绪尽情驰骋,从记忆中搜寻最让你心动的生活场景,让我们大家一起分享那一个个印象深刻的人,一件件难以忘怀的事……

想想自己有什么想说给别人听的

教学活动二

自由交流,引出要求

1.小组讲述,老师引导学生先构思,有条理地讲述。

(小组交流,教师巡视。

2.全班交流。

指名讲述。

明确要求:

大家要注意倾听,等他讲完后,你们可以有礼貌地举手,提出你不明白的问题,也可以对他在台上的讲述提出你的建议和意见。

在学生评议的过程中引出习作要求:

(把自己想说的意思写具体,语句通顺,在习作中表达出真情实感。

写事:

过程具体,融入感受

写人:

事例典型,有真情实感

写景状物:

抓住特点,融入真情

在与同学的交流过程中进一步明确自己要写作的内容

教学活动三

指导习作。

1.同学们,你们的讲述很精彩。

现在,你们就用笔把它描述下来吧。

在写之前,我们先读一下习作要求。

2.指名读题,指导审题。

3.学生自由写作,先写完的学生可以到自己喜欢的同学那儿拜读他的大作,也可以把自己的习作读给你的好朋友听。

结合教师的方法指导,在头脑中构思用什么样的语言来表述。

教学活动四

修改、眷抄

同桌之间相互观摩作文,并提出修改意见,然后根据这一修改意见对自己的作文进行修改。

完成习作并修改

板书设计

写事:

过程具体,融入感受

写人:

事例典型,有真情实感

写景状物:

抓住特点,融入真情

教后反思

写作中集体指导和个别指导教师要灵活运用,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课题

回顾拓展五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目标

三维

目标

1.回顾本单元所学内容,交流感受(谈谈如何在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培养科学精神)。

2.交流小学六年来的学习收获。

3.积累成语,能理解并正确运用成语。

4.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课内阅读向课外阅读延伸,交流读书乐趣和学到的方法

重点

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课内阅读向课外阅读延伸,交流读书乐趣和学到的方法

难点

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课内阅读向课外阅读延伸,交流读书乐趣和学到的方法

教具准备

远教资源

教学程序

教学活动一

交流平台

1.交流对“科学精神”的认识。

①回顾本组的四篇课文及课外阅读的相关文章,用自己的话说说对“科学精神”的认识。

②联系实际,谈谈如何在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培养科学精神。

2.交流学习收获。

①六年的小学生活即将结束,回顾六年来你在学习中走过的每一步,感受一定会很多,让我们一起交流交流吧!

②读一读“交流平台”中的提示。

③选择感兴趣的话题在组内交流。

在交流中发表自己的意见,听取他人的见解

教学活动二

日积月累

1.读“日积月累”中的成语。

2.交流:

①你知道哪个成语的意思,说一说。

②你不懂哪个成语的意思,提出来。

3.根据意思分类

4.选择其中一两个成语练习说话。

读读记记

教学活动三

成语故事

1.自由阅读成语故事《舍本逐末》,说一说这则成语的主要内容。

2.指导学生朗读短文,交流读后受到的启示,说说“舍本逐末”的含义。

3.同桌交换阅读搜集到的成语故事,说说成语的含义。

快速阅读,理解短文

教学活动四

作业

练习词语,准备听写词语。

完成作业

板书设计

(个别词语的解释)

教后反思

在回顾拓展中要全面地训练学生的评议能力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要结合练习书进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