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专题实验操作中招考试内容 2.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961358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52.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专题实验操作中招考试内容 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中考专题实验操作中招考试内容 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中考专题实验操作中招考试内容 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中考专题实验操作中招考试内容 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中考专题实验操作中招考试内容 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专题实验操作中招考试内容 2.docx

《中考专题实验操作中招考试内容 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专题实验操作中招考试内容 2.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专题实验操作中招考试内容 2.docx

中考专题实验操作中招考试内容2

初中生物学习材料

马鸣风萧萧精心整理制作

河北省沧州市献县垒头中学2016年生物中考

模拟练:

用显微镜观察细胞

当堂练习

1.[2015·枣庄模拟]种植玉米时,要用农药拌种以防止害虫啃咬种子,但农药并不会进入玉米种子的细胞内,原因是玉米种子的细胞具有( B )

A.细胞壁       B.细胞膜

C.细胞质D.细胞核

2.[2015·娄底模拟]如图45所示为两种生物的细胞结构示意图,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B )

图45

A.标号④所示结构是细胞核

B.图乙表示植物细胞结构示意图

C.标号②所示结构控制物质进出

D.标号①所示结构具有保护功能

3.[2015·温州]某同学在操作显微镜时,双眼注视镜头,如图46所示,其目的是为了( B )

图46

A.调节光圈大小以得到明亮视野

B.防止物镜下降过程中压到玻片

C.使镜筒缓慢上升以寻找清晰物像

D.将观察对象移至视野中央

【解析】镜筒下降时,为了防止下降过程中物镜压到玻片,眼睛应从侧面注视物镜。

4.[2015·泰安模拟]下列关于“显微镜结构及观察植物细胞的步骤”(如图47所示)的叙述,错误的是( B )

图47

A.步骤1说明对光成功

B.步骤4的操作是向左移动装片

C.该显微镜最大能将细胞放大200倍

D.步骤5的操作是换用了高倍物镜

【解析】操作4是把位于右侧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应往右移动装片。

5.某同学在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进行了如图48所示的操作,图中操作不正确的是( D )

图48

A.用手拿载玻片

B.用镊子夹取盖玻片

C.先滴加水滴再放标本

D.盖玻片左侧未接触水滴

6.用同一台显微镜观察同一标本,通过更换目镜、物镜和调节细准焦螺旋后,在视野中分别看到了下列图像,其中视野最暗的是( C )

  A     B    C     D

【解析】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越暗。

7.[2015•济宁]要使视野中单个细胞最大,你认为应选用的显微镜镜头组合是( C )

图49

A.1和4B.2和6

C.3和4D.1和6

【解析】1、2、3无螺纹为目镜,4、5、6有螺纹为物镜。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越高,镜头越长;目镜放大倍数越高,镜头越短。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少,细胞的体积越大;若要在视野内看到的细胞最大,应选用放大倍数大的目镜和物镜,其目镜和物镜的组合是短目镜3和长物镜4。

8.[2015·湖州]把萝卜块放入浓盐水中,萝卜块会皱缩。

把萎蔫的青菜放入清水中,青菜会变挺。

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时,为什么要将口腔上皮细胞涂抹在生理盐水(溶质质量分数为0.9%的氯化钠溶液)中?

__维持口腔上皮细胞的自然形状__。

能力提升

1.王刚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到一些细胞,他判断为植物细胞。

因为他观察到了( B )

A.细胞壁和细胞膜B.细胞壁和液泡

C.细胞质和细胞核D.细胞膜和细胞质

【解析】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而动物细胞没有。

2.[2014·聊城]下列各实验中,如图41所示的两种实验仪器都需要的是( B )

A.观察种子的结构

B.观察叶片的结构

图41

C.观察青霉菌

D.观察蚯蚓

图42

3.[2015·滨州]李亮同学在实验室里发现一张标签脱落的永久装片,他借助显微镜观察到如图42所示的图像,该装片属于( B )

A.植物细胞

B.动物细胞

C.病毒

D.细菌

【解析】该细胞有细胞核,却没有叶绿体、液泡、细胞壁等。

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4.[2014·广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视野中出现如图43所示的现

象,则最可能出错的步骤是( C )

A.取材       B.展平

图43

C.盖片       D.染色

【解析】视野中出现气泡是由于盖盖玻片时操作不当引起的。

5.[2014·昆明]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操作步骤有:

①取口腔上皮细胞;②滴生理盐水;③擦拭玻片;④稀碘液染色;⑤盖上盖玻片。

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D )

A.①②③④⑤   B.③②①④⑤

C.②①③⑤④D.③②①⑤④

6.[2015·娄底]如图44所示为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临时装片的两个视野,要把视野中的物像从甲图转为乙图,下列操作步骤正确的排序是( C )

甲     乙

图44

①转动细准焦螺旋 ②调节光圈

③移动装片 ④转动转换器

A.③→①→②→④B.④→③→②→①

C.③→④→②→①D.③→①→④→②

【解析】根据分析可知,首先要移动玻片把物像移动到视野中央即③,因为高倍镜的视野窄,虽然在低倍镜下能看到物像,但如果偏离视野中央的话,换上高倍镜,物像可能就不在视野中了;低倍镜换高倍镜是通过转动转换器来完成的即④;当换上高倍镜后,由于视野变窄,透光量少,视野就会变得很暗,需要调节光圈或反光镜使视野变得亮一些即②;换上高倍物镜后物像只是有点模糊,一般转动细准焦螺旋就能使物像更加清晰即①。

用高倍镜观察的操作步骤:

移动装片→转动转换器→调节光圈→转动细准焦螺旋。

7.下表是显微镜使用中的目的及对应操作,其中错误的是( C )

 

目的

操作

A

调换不同倍数的物镜

转动转换器

B

使物像更清晰

转动细准焦螺旋

C

调节物像大小

转动遮光器

D

将视野左上方的物像移到中央 

将装片向左上方移动

8.绝大多数细胞非常小,必须借助显微镜观察。

下列有关显微镜知识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B )

A.对光后,通过目镜可以看到白亮的圆形视野

B.调节反光镜对光,光线较强时用凹面镜,光线较弱时用平面镜

C.两台显微镜,1号显微镜目镜10×,物镜40×,2号显微镜目镜15×,物镜10×,要使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量最多,应选用2号显微镜

D.在使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下降镜筒时眼睛一定要注视物镜

9.[2015·宁波]如图45所示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制作的主要步骤。

图45

(1)滴在洁净载玻片中央的液体a是__生理盐水__。

(2)未经染色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放在低倍镜下观察时,细胞结构不够清晰,需用稀碘液进行染色。

染色后的细胞结构中,着色最深的是__细胞核__,该结构与生物的__遗传__密切相关。

10.[2015•连云港]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如图46所示是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结构模式图。

据图回答问题。

(注意:

“[ ]”中填数字,横线上填结构名称)

(1)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共有的基本结构是:

[⑤]细胞膜、[④]细胞质和[③]__细胞核__。

(2)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①]__叶绿体__。

(3)在“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和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和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等实验中,如果视野过亮,可以调节显微镜的什么结构使视野变暗?

__遮光器和反光镜__。

图46

【解析】

(1)从图中可以看出,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共有的基本结构是[⑤]细胞膜、[④]细胞质、[③]细胞核。

(2)[①]是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能够将光能转化为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

(3)用显微镜观察制作好的临时装片,在镜下已经找到观察物,如果视野中光线过亮,应调节显微镜的遮光器和反光镜。

11.如图47所示为某同学在实验中用到的仪器、材料及观察现象,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C )

图47

A.显微镜甲的放大倍数为200倍

B.对丙滴加碘液后②变蓝①不变蓝

C.制作口腔上皮细胞装片时选用清水

D.要使丁中细胞移到视野中央需向右上方移动装片

12.[2015·德州]小明在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时,在显微镜视野内只看清无色的细胞壁和细胞核,看不清液泡。

为了能显示细胞质与液泡的界面,此时应( D )

A.改用凹面反光镜,放大光圈

B.改用平面反光镜,放大光圈

C.改用凹面反光镜,缩小光圈

D.改用平面反光镜,缩小光圈

13.如图48所示,图甲为某同学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过程,图乙是他在显微镜下看到的一个视野。

请回答:

甲              乙

图48

(1)③过程中,从盖玻片未滴加碘液的一侧用吸水纸吸引的目的是__使碘液浸润标本__。

(2)图乙中染色最深的结构是__细胞核__,从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来看,图乙所示的部分属于__保护__组织,它由一些排列紧密的细胞构成。

14.[2014·泸州]如图49分别是显微镜结构和细胞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小芳在泸州市初中生物实验操作考试中,用显微镜观察人体的口腔上皮细胞装片,对光时视野的光线较暗,此时光圈已最大,室内光线较强,还可采取的措施是__用反光镜的凹面__。

小芳在观察装片过程中发现视野中有污点,先后转动目镜和移动装片,污点依然不动,则污点应该在__物镜__上。

(2)甲图和乙图所示的两个细胞中都能控制物质进出的结构是__②__(填写图中序号)。

图49

【解析】

(1)显微镜视野亮度的调节:

光线强时,用小光圈、平面镜调节;光线弱时,用大光圈、凹面镜调节。

若在光线不足的实验室中,应选用反光镜的凹面和大光圈。

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视野中出现了污点,污点的位置只有三种可能,目镜、物镜或玻片标本,判断的方法是转动目镜或移动玻片。

转动目镜污点动就在目镜上,不动就不在目镜上;移动载玻片,污点移动就在载玻片上,不动就不在载玻片上;如果不在目镜和载玻片上,那就一定在物镜上。

(2)动、植物细胞中都有②细胞膜、⑤细胞质、③细胞核。

其中②细胞膜能控制物质的进出。

15.请根据图410回答有关问题:

图410

(1)图甲、乙、丙分别表示使用显微镜时的一个步骤,其中图甲所示操作的目的是能够在显微镜中看到一个明亮的视野。

那么这一步骤的名称是:

__对光__。

(2)进行图乙所示操作时,眼睛注视所指部位的目的是为了避免__物镜压碎玻片标本__。

(3)在图丙状态下观察时找到相关物像后,如果需要进一步放大,操作的步骤应该是先把要观察的物像调整到视野中央,然后转动__转换器__换用高倍物镜观察,不清晰时可用细准焦螺旋调节。

【解析】

(1)甲图中还没放入装片,属于对光操作。

(2)乙图中镜筒下降,此时眼睛应注视物镜,以免物镜压碎玻片标本。

(3)低倍镜换成高倍镜时,应转动转换器。

16.某同学在观察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发现视野中的细胞有重叠现象,不宜观察。

此时,他可采取的方法是( B )

A.换用高倍目镜或物镜重新观察

B.移动装片,寻找合适的观察视野

C.选用较小的光圈和平面反光镜

D.换凹面镜并稍微调节细准焦螺旋

【解析】细胞重叠可以重新制作装片,也可以移动装片寻找合适的观察视野。

17.在使用显微镜过程中,常有压碎装片的现象发生,下表是对不同学习小组装片压碎情况及原因的调查统计结果。

则通过此表归纳出的装片压碎原因应为

( C )

   组别

操作 

结构    

一组

二组

三组

四组

五组

低/高倍镜

镜筒状态

下落中

反复中,下落时

下落中

下落中

反复中,下落时

粗/细准焦螺旋

A.用低倍镜头、镜筒下落、粗准焦螺旋

B.用低倍镜头、镜筒上升、细准焦螺旋

C.用高倍镜头、镜筒下落、粗准焦螺旋

D.用高倍镜头、镜筒上升、细准焦螺旋

【解析】主要观察表中镜头、镜筒以及粗、细准焦螺旋出现的概率,概率大的说明是主要原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