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惠州市届高三第三次调研考试理综化学试题 W.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96007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01.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惠州市届高三第三次调研考试理综化学试题 W.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广东省惠州市届高三第三次调研考试理综化学试题 W.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广东省惠州市届高三第三次调研考试理综化学试题 W.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广东省惠州市届高三第三次调研考试理综化学试题 W.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广东省惠州市届高三第三次调研考试理综化学试题 W.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东省惠州市届高三第三次调研考试理综化学试题 W.docx

《广东省惠州市届高三第三次调研考试理综化学试题 W.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惠州市届高三第三次调研考试理综化学试题 W.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广东省惠州市届高三第三次调研考试理综化学试题 W.docx

广东省惠州市届高三第三次调研考试理综化学试题W

7.下列实验的现象与对应结论均正确的是()

选项

操作

现象

结论

A

将浓硫酸滴到蔗糖表面

固体变黑膨胀

浓硫酸只表现脱水性

B

常温下将Al片放入浓硝酸中

无明显现象

Al与浓硝酸不反应

C

将一小块Na放入无水乙醇中

产生气泡

Na能置换出醇羟基中的氢

D

将盐酸滴入Na2CO3溶液中

产生气泡

Cl的非金属性比C强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A、利用浓硫酸的脱水性,是蔗糖中按照氢和氧2:

1脱去水,碳化,然后利用浓硫酸的氧化性,和C发生反应生成CO2和SO2,故错误;B、铝在常温下和浓硝酸发生钝化反应,产生一层致密氧化薄膜阻碍反应的进行,故错误;C、Na+CH3CH2OH→CH3CH2ONa+1/2H2↑,故正确;D、产生气泡,只能说明盐酸的酸性强于碳酸,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故错误。

考点:

考查实验方案设计的评价等知识。

8.莽草酸是合成达菲的主要原料,其结构简式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式为C7H8O5B.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C.只能发生加成反应和取代反应D.分子中含有2种官能团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A、根据有机物碳原子成键特点,其分子式为C7H10O5,故错误;B、含有碳碳双键,能和溴的四氯化碳发生加成反应,故正确;C、含有官能团是碳碳双键、羟基、羧基,能发生加成反应、加聚反应、取代反应、氧化反应等,故错误;D、含有碳碳双键、羟基、羧基,有3种官能团,故错误。

考点:

考查有机物分子式、官能团的性质等知识。

9.短周期元素X、Y、Z、W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其中W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最内层电子数的3倍。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

rW>rZ>rY>rX

B.含Y元素的硫酸盐溶液可以和强酸、强碱反应

C.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

Z>W

D.X的氢化物与X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形成离子化合物

【答案】D

考点:

考查位构性三者关系等知识。

10.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O-16N-16)()

A.1mol甲基(CH3-)所含的电子数分别为10NA

B.标准状况下,22.4L四氯化碳中含有C-Cl键的数目为4NA

C.常温常压下,1mol分子式为C2H6O的有机物中,含有C-O键的数目为NA

D.46g由NO2和N2O4组成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原子总数为3NA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A、1mol甲基中含有电子物质的量为9mol,故错误;B、标准状况下,CCl4不是气体,故错误;C、C2H6O的结构简式可能是CH3CH2OH,也可能是CH3-O-CH3,如果是乙醇,1mol乙醇含有1molC-O,如果是CH3-O-CH3,1molCH3-O-CH3含有2molC-O,故错误;D、N2O4看作是NO2,含有原子物质的量为46×3/46mol=3mol,故正确。

考点:

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等知识。

11.常温时,向一定量的硫酸铜溶液中滴加pH=11的氨水,当Cu2+完全沉淀时,消耗氨水的体积为V,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已知Ksp=2.2×10-20)()

A.若将氨水加水稀释,则稀释过程中,c(NH4+)/c(NH3▪H2O)始终保持增大

B.滴加过程中,当溶液中c(Cu2+)=2.2×10-2mol/L时,溶液的pH=9

C.滴加过程中,当溶液的pH=7时,溶液中2c(NH4+)=c(SO42-)

D.若滴加pH=11的NaOH溶液,Cu2+完全沉淀时消耗溶液的体积小于V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A、存在:

NH3·H2ONH4++OH-,加水稀释促进电离,n(NH4+)增大,n(NH3·H2O)减小,因此比值增大,故正确;B、根据Ksp=c(Cu2+)×c2(OH-),解得c(OH-)=10-9mol·L-1,因此c(H+)=10-14/10-9=10-5mol·L-1,pH=5,故错误;C、根据电荷守恒,有c(NH4+)+c(H+)=c(OH-)+2c(SO42-),因为pH=7,则c(H+)=c(OH-),因此有c(NH4+)=2c(SO42-),故错误;D、pH相同,强电解质的浓度小于弱电解质的浓度,NH3·H2O是弱电解质,Cu2+完全沉淀时消耗的溶液的体积大于V,故错误。

考点:

考查弱电解质的电离、离子浓度大小比较、溶度积的计算等知识。

12.下列实验设计能够成功的是()

A.检验亚硫酸钠试样是否变质:

试样白色沉淀沉淀不溶解→说明试样已变质

B.除去粗盐中含有的硫酸钙杂质:

粗盐精盐

C.检验某溶液中是否含有Fe2+:

试样溶液颜色无变化溶液变红色→溶液中含有Fe2+

D.证明酸性条件H2O2的氧化性比I2强:

NaI溶液溶液变紫色→氧化性:

H2O2>I2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A、NO3-在酸性条件下具有强氧化性,能把BaSO3氧化成BaSO4,对实验产生干扰,故错误;B、加入足量的Ba(NO3)2溶液,引入杂质Ba2+,故错误;C、滴加KSCN溶液,溶液不变红,滴加氯水,溶液变红,说明原溶液中存在Fe2+,故正确;D、硝酸也具有强氧化性,能把I-氧化成I2,对实验产生干扰,故错误。

考点:

考查离子的检验等知识。

13.下列有关NaClO和NaCl混合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溶液中,H+、NH、SO、I-可以大量共存

B.该溶液中,Ag+、K+、NO、NH可以大量共存

C.该溶液中,Fe2+、Fe3+、Cl-、NO可以大量共存

D.向该溶液中加入浓盐酸,每产生1molCl2,转移电子约为6.02×1023个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A、ClO-和H+生成HClO,具有强氧化性,能把I-氧化成I2,不能大量共存,故错误;B、存在离子Cl-,Ag+和Cl-生成AgCl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错误;C、ClO-和H+生成HClO,具有强氧化性,能把Fe2+氧化成Fe3+,不能大量共存,故错误;D、发生ClO-+Cl-+2H+=Cl2↑+H2O,因此产生1molCl2,转移电子1mol,故正确。

考点:

考查离子大量共存等知识。

27.(14分)肼(N2H4)通常用作火箭的高能燃料,N2O4作氧化剂。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已知:

N2(g)+2O2(g)=2NO2(g)△H=+akJ/mol

N2H4(g)+O2(g)=N2(g)+2H2O(g)△H=-bkJ/mol

2NO2(g)N2O4(g)△H=-ckJ/mol

写出气态肼在气态N2O4中燃烧生成氮气和气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

⑵工业上常用次氯酸钠与过量的氨气反应制备肼,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⑶N2、H2合成氨气为放热反应。

800K时向下列起始体积相同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N2、3molH2,甲容器在反应过程中保持压强不变,乙容器保持体积不变,丙是绝热容器,三容器各自建立化学平衡。

①达到平衡时,平衡常数K甲K乙(填“﹥”“﹤”或“=”)。

②达到平衡时N2的浓度c(N2)乙c(N2)丙(填“﹥”“﹤”或“=”)。

③对甲、乙、丙三容器的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容器气体密度不再变化时,说明此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

B.在甲中充入稀有气体He,化学反应速率加快

C.将甲中的活塞往下压至原体积的一半,平衡向右移动

D.丙容器温度不再变化时说明已达平衡状态

⑷氨气通入如图电解装置可以辅助生产NH4NO3,该电解池阴极反应式为。

⑸在20mL0.2mol/L的NH4NO3溶液中加入10mL0.2mol/LNaOH溶液后显碱性,溶液中所有离子浓度大小关系为。

【答案】

(1)2N2H4(g)+N2O4(g)=3N2(g)+4H2O(g)△H=-(a-c+2b)kJ/mol;

(2)NaClO+2NH3=N2H4+NaCl+H2O;(3)①=;②﹤(1分)③CD;(4)NO+5e-+6H+=NH4++H2O;(5)c(NO3-)﹥c(NH4+)﹥c(Na+)﹥c(OH-)﹥c(H+)。

【解析】

试题分析:

(1)①N2(g)+2O2(g)=2NO2(g),②N2H4(g)+O2(g)=N2(g)+2H2O(g),③2NO2(g)N2O4(g),③-①-2×②得出:

2N2H4(g)+N2O4(g)=3N2(g)+4H2O(g)△H=(c-2b-a)kJ·mol-1;

(2)根据反应信息,NaClO+NH3→N2H4+NaCl+H2O,NaClO中Cl化合价由+1价→-1价,化合价降低2价,NH3中N的化合价由-3价→-2价,化合价降低1价,最小公倍数为2,根据化合价升降法进行配平,因此反应方程式为:

NaClO+2NH3=N2H4+NaCl+H2O;(3)①给定的可逆反应,温度不变,则化学平衡常数不变,即K甲=K乙;②丙为绝热容器,正反应方向是放热反应,温度升高,化学反应速率加快,达到平衡时间缩短,且正反应方向是放热反应,N2的转化率降低,因此c(N2)乙小于c(N2)丙;③A、根据密度的定义,组分都是气体,气体质量不变,容器是恒容状态,气体的体积不变,因此密度不变,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故错误;B、甲中充入非反应气体,容器体积增大,组分浓度减小,反应速率降低,故错误;C、容积缩小,压强增大,反应前气体系数之和小于反应后气体系数之和,即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故正确;D、绝热容器,温度升高,当温度不再改变,说明反应达到平衡,故正确;(4)根据装置图,阴极NO→NH4+,因此阴极电极反应式为NO+6H++5e-=NH4++H2O;(5)反应后溶质为NH4NO3、NaNO3、NH3·H2O,且三者物质的量相同,溶液显碱性,说明NH3·H2O的电离程度大于NH4+水解程度,因此离子浓度大小顺序是:

c(NO3-)>c(NH4+)>c(Na+)>c(OH-)>c(H+)。

考点:

考查热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平衡常数、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电极反应式的书写、离子浓度大小比较等知识。

28.(15分)如图A、B、C、D、E五组仪器(图中a、b、c表示止水夹)可以根据需要组装成不同实验装置.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这些实验仪器进行实验,请对其方案进行完善或评价.

(1)将B、C、E相连,用浓硫酸和浓盐酸可制取氯化氢,装在分液漏斗中的试剂是  ,该实验尾气吸收装置设计有何不妥?

  ;改正后将B、D、E装置相连,用D装置中的丁试管收集满氯化氢气体,使烧杯中的水进入试管丁的操作是 。

(2)将A、C、E相连,并在丙中加入适量水,即可制得氯水,将所得氯水分为两份,进行ⅠⅡ两个实验,实验操作、现象、结论如下表所示:

序号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将氯水滴入品红溶液

品红溶液褪色

氯气与水反应的产物有漂白性

氯水中加入碳酸氢钠粉末

有无色气泡产生

氯气与水反应的产物有具有酸性

请你评价:

实验I推出的相应的结论是否合理?

 ;若不合理,请说明理由,〔若合理则无需填写) 。

实验Ⅱ推出的结论是否合理?

  ;若不合理,请说明理由,(若合理则无需填写) 。

(3)研究表明,用ClO2气体对自来水消毒效果比用Cl2更好.市售的一种新型消毒剂含两种成分,分别是NaClO3和Na2C2O4.两种成分在溶液中混合便产生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