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信息系统总复习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95880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41.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理信息系统总复习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管理信息系统总复习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管理信息系统总复习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管理信息系统总复习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管理信息系统总复习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管理信息系统总复习题及答案.docx

《管理信息系统总复习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信息系统总复习题及答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管理信息系统总复习题及答案.docx

管理信息系统总复习题及答案

《管理信息系统》总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信息系统包括信息处理系统和信息传输系统两个方面。

(2)作业信息系统由业务处理系统、过程控制系统和办公自动化系统三部分构成。

(3)决策过程可分为情报活动、设计活动、选择活动和实施活动四个阶段。

(4)管理、信息和系统是管理信息系统的三要素。

(5)目前常用的现代化管理方法包括企业资源规划、准时制生产、最优化生产技术和敏捷制造等方法。

(6)基于管理任务的系统层次结构分为战略管理、管理控制(战术管理)、运行控制三个层次。

(7)管理信息系统的技术基础包括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数据库技术。

(8)数据处理的基本内容包括数据收集、数据转换、数据的筛选、数据的组织、数据运算、数据存储和数据输出。

(9)数据处理经历了简单应用、文件系统、数据库系统三个发展阶段。

(10)数据的逻辑结构分为线性结构和非线性结构两类,线性表、栈、队列及串为线性结构,而树和图为非线性结构。

(11)诺兰阶段模型把信息系统的成长过程划分为初装、蔓延、控制、集成、数据管理、成熟六个不同阶段。

(12)企业系统规划法(BSP)和关键成功因素法(CSF)是MIS战略规划的常用方法。

(13)BSP方法将过程和数据类两者作为定义企业信息系统总体结构的基础,它利用过程/数据矩阵(也称U/C矩阵)来表达两者之间的关系。

(14)开发管理信息系统的具体方法很多。

通常将它们分为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原型法、面向对象开发方法和CASE开发方法等几大类。

(15)用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开发MIS可分为系统分析、系统设计和系统实施三个阶段。

(16)面向对象方法具有封装性、抽象性、继承性和动态链接性四个特点。

(17)可行性分析的结果包括可以立即开发、改进原系统、目前不可行,或者需推迟到某些条件具备以后再进行几种。

(18)详细调查应遵循用户参与的原则。

(19)管理业务调查包括组织结构调查、管理功能调查和管理业务流程调查等。

(20)管理业务流程调查可以用业务流程图和表格分配图来描述。

(21)数据字典的内容主要是对数据流程图中的数据项、数据结构、数据流、处理逻辑、数据存储和外部实体等六个方面进行具体的定义。

(22)描述处理逻辑的常用工具包括判断树、判断表和结构英语表示法三种。

(23)系统设计是在系统分析阶段形成的逻辑模型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地进行信息系统物理模型的设计。

系统设计主要解决系统“怎样做?

”的问题。

(24)系统总体结构设计是否合理,对提高系统的各项指标至关重要,这些指标包括系统的可行性、可用性、可维护性、易读性、效率等。

(25)系统功能结构设计的结果,可以用功能结构图表示。

(26)功能结构图主要从功能的角度描述了系统的结构,但并未表达各功能之间的数据传递关系。

(27)系统流程图是在新系统的数据流程图的基础上绘制而成的,通常用它表达系统的执行过程。

(28)所谓模块是指一组程序语句或描述,它包括输入输出、逻辑处理功能、内部信息及其运行环境。

(29)模块独立性可以由块间耦合和块内聚合两个标准来度量。

(30)系统配置方案设计包括系统软、硬配置设计、系统总体布局设计及网络结构设计。

(31)系统总体布局是指系统的软、硬件及数据等资源在空间上的分布特征。

从信息资源管理的集中程度看,可分为集中式和分布式两种类型。

(32)系统详细设计包括代码设计、数据库设计、输入输出设计和用户界面设计等。

(33)代码分为顺序码、区间码、助忆码等。

(34)通常有算术级数法、几何级数法、质数法几种确定校验位的算法。

(35)数据库概念结构通常是用E-R图来表示,绘制E-R图的依据是系统分析阶段形成的数据流程图和数据字典。

(36)按文件的组织方式可把文件分为顺序文件、索引文件和直接存取文件。

(37)按文件用途分类可把文件分为主文件、处理文件、工作文件和周转文件。

(38)系统设计过程与系统实施过程相反,是先进行输出设计,然后再进行输入设计。

(39)常见的输入错误有数据内容本身错误、数据多余或不足、数据的延误三种类型。

(40)按照结构化程序设计的原则,所有的程序都可以由顺序结构、循环结构、选择结构三种基本逻辑结构及其组合来实现。

(41)系统测试的目的就是发现软件的错误。

(42)系统测试工作包括单元测试、组装测试、确认测试和系统测试四个步骤。

(43)逻辑覆盖是一种白盒测试方法,要求测试用例设计者对程序的逻辑结构十分清楚。

(44)逻辑覆盖法的覆盖级别由低向高可分为语句覆盖、判断覆盖、条件覆盖、判断-条件覆盖和路径覆盖五种情况。

(45)面向对象开发一般经历三个阶段:

面向对象系统分析(OOA)、面向对象系统设计(OOD)和面向对象系统实现(OOP)。

(46)常用的信息系统开发方式主要有全面专门开发、全面购置商品软件及二者的集成等三类。

(47)计算机系统的选用主要包括计算机硬件、网络设备、系统软件、开发工具及供应商的选择。

(48)编制信息系统开发项目工作计划的常用方法有甘特图与网络计划法。

(49)信息系统的日常运行管理是为了保证系统长期有效地正常运行而进行的一系列活动,具体有系统运行情况记录、系统运行的日常维护及系统的适应性维护等工作。

(50)对信息系统的评价主要包括技术与经济两个方面。

技术上的评价内容主要是系统性能。

在经济上的评价内容主要是系统的效果和效益,包括直接的和间接的两个方面。

(51)DSS表示决策支持系统;GDSS表示群体决策支持系统;DDSS代表分布式决策支持系统;IDSS表示智能决策支持系统。

(52)决策支持系统的组成主要包括DSS的概念模式、DSS的系统分析方法、DSS的系统结构、人机对话子系统、数据库子系统、模型库子系统、方法库子系统、DSS的三个技术层次等。

(53)三角式结构是由数据库子系统、模型库子系统与人机对话子系统成三角形分布的结构,也是DSS最基本的结构。

(54)从技术角度看,DSS具有专用DSS、DSS生成器与DSS工具等三个层次。

二.选择题

(1)数据:

(B)

a.就是信息

b.经过解释成为信息

c.必须经过加工才成为信息

d.不经过加工也可以称作信息

(2)计算机输入的是:

(A)

a.数据,输出的还是数据

b.信息,输出的还是信息

c.数据,输出的是信息

d.信息,输出的是数据

(3)消息中含信息量的大小,是由:

(C)

a.消息中数据的多少来确定的

b.消息的多少来确定的

c.消除不确定程度来确定的

d.消息的可靠程度来确定的

(4)信息:

(B)

a.不可能转换为物质

b.可能转换为物质

c.就是物质

d.是数据的抽象

(5)按照不同级别管理者对管理信息的需要,通常把管理信息分为以下三级:

(D)

a.公司级、工厂级、车间级

b.工厂级、车间级、工段级

c.厂级、处级、科级

d.战略级、策略级、作业级

(6)管理信息系统科学的三要素是:

(C)

a.计算机技术,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

b.管理方法,运筹学,计算机工具

c.系统的观点,数学方法和计算机应用

d.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管理工具

(7)作业信息系统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B)

a.办公自动化系统,决策支持系统,电子数据处理系统

b.业务处理系统,过程控制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

c.执行信息系统,业务处理系统,信息报告系统

d.战略信息系统,电子数据处理系统,业务处理系统。

(8)管理信息是:

(A)

a.加工后反映和控制管理活动的数据

b.客观世界的实际记录

c.数据处理的基础

d.管理者的指令

(9)决策过程中情报活动阶段的目的是:

(D)

a.调查决策的环境,收集有关数据,提供领导决策

b.广泛进行调查研究,并进行定量分析

c.广泛收集情报资料,并输入计算机供下阶段分析之用。

d.确定决策目标。

(10)决策过程中的设计活动阶段的任务是:

(C)

a.根据已收集到的数据和信息,设计决策程序

b.设计并确定实施的决策方案

c.设计出多个可供选择决策方案

d.设计出多个可供选择的初步方案,进行分析比较,从中挑出最好的决策方案。

(11)决策科学化的发展方向之一是:

(B)

a.向定量的决策发展

b.定性决策向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决策发展

c.依赖现代数学和电子计算机进行决策

d.向定量的决策发展。

(12)有关企业合并问题的决策属于:

(C)

a.结构化决策问题

b.半结构化决策问题

c.非结构化决策问题

d.管理控制问题

(13)管理信息按管理层次从上到下可分为:

(D)

a.一次信息、二次信息、三次信息

b.宏观信息、决策信息、微观信息

c.策略信息、战术信息、作业信息

d.战略信息、战术信息、作业信息。

(14)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由以下几部分结合在一起而形成的:

(C)

a.计算机硬件、计算机软件、机械制造系统

b.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决策支持系统

c.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管理信息系统

d.计算机制造系统、计算机软件系统、管理信息系统。

(15)所谓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指的是:

(A)

a.管理信息系统的组成及其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

b.管理信息系统的计算机硬件结构

c.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软件的结构

d.管理信息系统的物理结构

(16)把管理信息系统划分成生产、计划、财务、供销、劳资等子系统,是:

(C)

a.按物理结构进行划分的

b.按整体结构进行划分的

c.按职能进行划分的

d.按层次结构进行划分的

(17)专家系统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a.专家、计算机、决策工具和用户(D)

b.人机接口、计算机、专家、决策支持系统

c.计算机、专家、模型库、数据库

d.计算机、推理机、用户接口和知识库

(18)一般说,作业控制类决策问题与战略计划类决策问题的结构化程度相比:

(A)

a.前者的结构化程度高于后者

b.前者的结构化程度低于后者

c.结构化程度都很高

d.结构化程度都很低。

(19)诺兰模型是(C)

a.管理信息系统分析中提出的一个优化模型

b.研制管理信息系统的网络计划模型

c.在一个范围内有关信息系统发展规律的模型

d.在一个范围内有关信息系统的逻辑模型

(20)一个企业在计算机管理应用的发展过程中,如果它开始摆脱各下属单位自行开发信息不共享的混乱局面,而进入以整个企业进行统筹规划,并开始向数据管理为主的转换,就说明该企业进入了诺兰阶段模型的(A)

a.第三阶段(控制)

b.第四阶段(集成)

c.第五阶段(数据管理)

d.第六阶段(成熟)

(21)按照诺兰模型,信息系统发展的六个阶段是(B)

a.可以跳过某些阶段的

b.不能超越的

c.是可以前后置换的

d.仅是可以去掉第二阶段

(22)用来划分子系统的U/C矩阵由以下两者之间的关系形成:

(A)

a.管理功能和数据类

b.项目和字段

c.代码和数据项

d.管理层次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