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新能力教育.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958281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0.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生创新能力教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大学生创新能力教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大学生创新能力教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大学生创新能力教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大学生创新能力教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学生创新能力教育.docx

《大学生创新能力教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生创新能力教育.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大学生创新能力教育.docx

大学生创新能力教育

大学生创新能力教育

一、构建大学生创新教育理论与实践体系

  大学生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为目的的一种教育方式,已受到了高校的普遍重视。

从高等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当代大学生的创新能力的现状来看,必须从创新教育的目标设计、内容设计、课程设计等方面努力构建创新教育的课程理论和实践体系。

(一)大学生创新教育是时代的要求

  高等学校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摇篮,也是知识创新的重要基地。

重视和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开展创新活动,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科教兴国战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1.创新教育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高科技人才的需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一章总则第五条规定:

“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要求:

“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

  据此,高等学校要把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作为自己重要的工作目标,为培养创新人才提供更为宽松的成长环境。

  2.创新教育是迎接知识经济和新科技革命的需要

  发展知识经济,推动新科技革命的迅速发展,就必须依靠科技创新,依靠创新人才,这一时代任务必然落在创新教育的肩上。

知识经济呼唤创新教育,已成为世界各国发展经济的战略共识。

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

“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能上去。

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

靠空讲不能实现现代化,必须有知识,有人才。

”因此高等教育在培养创新人才方面有其特殊的历史使命,必须站在未来发展竞争的新的战略高度来审视高等教育发展改革的思想,解决好社会快速发展和科技进步的动力及可持续发展问题,以便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

  3.实施创新教育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突破口

  通过创新教育活动,发展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科学能力、实践能力以及自主学习的品质、创新开拓的意识等素质,是促使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重要举措。

在高等教育中,通过创新教育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必然促使人才素质结构的变化,有利于高素质人才的出现。

素质教育选择创新教育作为重要突破口,既符合时代要求,也适合国情需要。

创新教育与素质教育的珠联璧合,将开创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新局面。

(二)高等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大学生创新教育现状分析

  1.高等教育存在的问题

  

(1)重知识、轻能力。

知识与能力是评价人才质量的重要方面,掌握丰富的知识有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各方面能力,而学生综合能力的增强又有利于获得更多的新知识。

当前,高校“重知识、轻能力”现象较为普遍,过分强调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忽视陈旧知识及时必要的更新,主要采取“灌输式”而非“交流式”授课方法。

这不利于学生接受、理解和巩固知识,极易导致课业负担过重,部分学生甚至会因此丧失学习信心和兴趣,容易导致“教师厌教,学生厌学”,严重制约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素质的提高。

  

(2)重文凭、轻素质。

文凭是用以区分受教育程度或学历层次高低的凭证,文凭并不等于素质。

素质是知识和能力的综合体现。

文凭与素质两者是一种表象与本质的关系,表象是形式,本质强调的是内容。

对培养高素质人才而言,两者是缺一不可的。

但是,长期以来由于社会“重文凭、轻素质”的思想存在,许多用人单位经常以文凭高低来划分人才档次,进行人才的选拔、聘用及劳资分配。

许多学生也误认为:

只要获得了文凭,就等于获得了“绿色通行证”,其能力就必然会得到社会的承认,结果导致更多“高文凭,低水平”现象发生,有悖于高等教育宗旨。

  (3)重理论、轻实践。

传统的应试教学模式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注重抽象理论的分析、讲解,许多课程根本不安排或尽可能少安排课程实习或实验,效果并不佳,学生常常是“似是而非,蒙混过关”。

大量课程没有实践考核环节,一般只是采用卷面考试形式进行考核、评价,这都是“重理论、轻实践”思想在教育实践中的突出表现。

(4)重继承、轻创新。

当前,因受传统的“束缚式”教育模式的影响,我国高等教育仍然存在偏重于知识的原始积累,把继承性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主要指导思想,把知识继承作为教学的首要目的,把知识的“拥有量”而非知识的创新能力作为学生素质评价的重要标准,忽视了对学生进行“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继承”的教育,对“开放式”、“问题式”、“探究式”等有助于知识创新的教学方式未能广泛地加以运用,以致“高分低能,因循守旧”的庸才屡见不鲜。

  2.大学生创新能力的现状分析

  

(1)创新认知能力较弱是大学生群体的基本特征。

当代大学生,因受传统教学方法的影响,容易忽视自身创新认知能力的培养,不善于对科学知识进行局部或全面的整理归纳,不能形成网状知识脉络体系,学习知识往往靠死记硬背,理解知识往往是一知半解,运用知识往往生搬硬套,因而大大增加了知识的遗忘率。

  

(2)创新思维能力欠缺是大学生群体的显著特征。

许多大学生因缺乏经常性的创新性思维训练,平时没有养成创新思维的习惯,只善于进行单向单一性、顺向纵向性思维和分析问题。

这样即使头脑中有创新思维“火花”闪现,也会稍纵即逝,不利于在创新实践中“多出成果,出好成果”。

  (3)创新实践能力缺乏是大学生群体的突出特征。

长期以来,由于认知任务的繁重性和实践机会的有限性,加上习惯于对老师讲授的实习、实验方法按部就班地模仿,对公理、公式的运用照搬照套,造成大学生对实践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现象总是往往缺乏预见性,常表现出对外界的依赖性和不自觉性,对实践结论过于强调答案的唯一性、确定性。

以上种种不利因素的普遍存在,严重束缚了大学生创新实践品质培养和创新实践能力的不断提高。

(4)创新批判能力匮乏是大学生群体的根本特征。

在我国盲目崇拜“学术权威”思想影响下,广大学生在创新认知、创新思维和创新实践的各个环节中,普遍缺乏应有的批判精神和批判实践,不善于对权威或老师提出“挑战性”的批判或建议,生怕遭受指责或失败;也有学生误认为那是一种对前人、对知识的叛逆行为,是不道德的,会遭到新的批判,他们不敢质疑,更不敢有自己的想法。

由此可知,当代大学生的创新批判精神和批判实践亟须培养和提高。

(三)创新教育的理论构建与实践探索

   1.创新教育目标设计

  教育目标是教育方针的具体体现,是人们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和人的发展需要综合确定的产品质量规格与要求。

明确的创新教育目标,是开展创新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

创新教育的目标设计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

总目标导向原则(即设计目标体系时必须以总目标为导向,并完整而全面地体现创新教育总体目标的规定与要求)、教育领域定位原则(在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和继续教育三大领域中,创新教育具有不同的任务和特征,因此必须结合本领域的特点来确定目标体系的结构方式)、受教育者适应原则(现代教育强调以人为本,要注重受教育者的自身发展需要,实现个性化教育)。

  创新教育的基本目标是使受教育者具有一定的创新知识、创新能力和创新素质,从而构建如图所示的知识(Knowledge)、能力(Ability)、素质(Quality)目标体系,简称创新教育KAQ目标体系。

  2.创新教育内容设计

(1)创造性思维教育。

创造性思维教育是相对再现性思维教育的一种教育方式,它具有开放、求异、非显而易见等基本特征,是创造性求解问题的心理和智能基础。

我们应注重被传统教育忽视了的非逻辑思维教育,强化学生的想象、联想、灵感、直觉等思维水平,教会学生发散思维、横向思维、逆向思维等求异技巧。

  

(2)科学—人文教育。

创新教育应该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纳入自己的教育内容体系之中,一方面注重科学教育内容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也重视人文教育内容的必要性。

  (3)科技创新教育。

科技创新包括知识创新、技术发明、技术创新等实践活动。

贴近生活、贴近现实的创新教育,理应将这些方面的内容纳入教育内容体系之中。

  (4)创业教育。

创业教育是创新教育的延伸,是侧重创业精神培养的教育理念与实践。

创业精神的形成和发扬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动力,是人们开创事业的强大精神支柱。

  3.创新教育课程设计

  创新教育课程是实现创新教育目标的最重要的工具和手段。

创新教育课程有四种基本形态:

学科课程、活动课程、环境课程和创新实践活动课程。

  学科课程是基于认识客体方面的课程,其重点放在文化遗产和系统的客观知识的转移上,是各级各类学校课程教学的主体。

构建所谓学科渗透类创新教育课程,是实施创新教育的有效途径。

学科课程有三个层次的作法:

①开设专门的创造教育学科课程。

如开设《创造学原理》必修课,开设《创造性思维》、《创造发明案例分析》、《创造工程》、《创造性设计》、《创造工程学》、《新产品开发学》、《创造型人才思想品德修养》、《工程创造心理学》等选修课。

②以某门学科课程为依托和载体,在教学内容中系统安排创造教育的内容,将创造教育内容与该学科课程内容融为一体,同步进行。

如开设《管理创造学》就是以管理这门学科课程为依托和载体,通过研究管理这门学科中的创造规律来培养大学生的创造素质。

③在各门学科课程中,结合教材内容和教学特点,相互渗透创造教育的内容。

  活动课程的设置方式是在原有活动课程中,将创新教育的任务和要求融入进去。

如在班、队、团活动中结合进行创新意识的教育,在各科竞赛活动中结合创新个性品质养成的教育,在小发明、小制作、小创造活动中结合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活动课程的实践性、活动性、可操作性,不仅为学生形成各方面的能力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而且为学生的心理发展提供了十分宽松的时空背景,因而它主要可以与创新能力、创新心理品质、创新意识的培养相对应。

  环境课程主要是通过各种物质的或精神的、制度化的或非制度化的、显性的或隐性的教育影响来作用于学生的思想观念和心理发展,因而它主要可与创新意识、创新心理品质的形成相对应。

在校园文化层面上,树立起创新的校风、教风、学风;在班级环境、校园环境等物质环境建设上,不同程度地体现创新教育的主旨和目的;在板报、宣传栏、和一切可利用的载体上形成创新教育的人文环境等等。

  而创新实践活动课程,由于其影响和作用的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可以全方位提高学生的创新基本素质,因而可以与任何一个方面的教育内容相对应。

创新实践活动作为创新教育的一种课程模式,是对传统教育课程观的突破,使创新教育与其他类型的教育具有了完全不同的特点,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二、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方式与方法

  为了应对知识经济时代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必须加强对人才,尤其是创新人才的培养,而培养创新人才的核心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将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必须密切关注和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虽然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就开始倡导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但关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广泛研究,却是在90年代以后。

近十年来,已有上千篇关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专论发表,研究角度涉及创新能力培养的各个方面,大大拓展了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主要从创新能力的思想渊源及内涵、创新能力培养的影响因素和方式方法这三个角度,对目前国内外有关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做一简要综述。

  

(一)创新能力的思想渊源及内涵

   我国上千年的教育发展史,闪烁着一些简单而朴素的创新能力培养的思想和方法。

例如,两千多年前,老子就在《道德经》中提出“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的创造思想;孔子提出要“因材施教“以及“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的思想。

1919年,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第一次把“创造“引入教育领域。

他在《第一流教育家》一文中提出要培养具有“创造精神”和“开辟精神“的人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对国家富强和民族兴亡有重要意义。

1998年11月24日,江泽民同志在新西伯利亚科学城会见科技界人士时曾指出: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

”以此次讲话为契机,我国将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在教育界引发了一次对创新能力的内涵、创新能力培养的影响因素以及方式方法的大讨论。

 综观近十年的研究成果,虽然国内学者对创新能力的理解各不相同,但他们对创新能力内涵的阐述基本上可以划分为三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以张宝臣、李燕、张鹏等为代表,认为创新能力是个体运用一切已知信息,包括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等,产生某种独特、新颖、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能力。

它包括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技能等三部分,核心是创新思维。

第二种观点以安江英、田慧云等为代表,认为创新能力表现为两个相互关联的部分,一部分是对已有知识的获取、改组和运用;另一部分是对新思想、新技术、新产品的研究与发明。

第三种观点从创新能力应具备的知识结构着手,以宋彬、庄寿强、彭宗祥、殷石龙等为代表,认为创新能力应具备的知识结构包括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工具性知识或方法论知识以及综合性知识四类。

上述三种观点,尽管表述方法有所不同,但基本上能将创新能力的内涵解释清楚。

 

(二)影响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因素

  科学而完整地阐述影响创新能力培养成效的各种因素,是创新能力培养研究中的基本问题。

影响创新能力培养的因素比较多,既有社会文化、外部环境、教育水平等外部因素,也有个人素质能力参差不齐等内部因素。

但总结起来,影响创新能力培养成效的关键和直接因素有以下几方面:

  1.理念观念的束缚

  

(1)教育理念僵化。

刘树仁早在2001年就提出高校要尽快转变传统僵化落后的教育理念,摆脱传统培养模式的桎梏,以科学先进的教育理念为导航,实现由“承传型”、“标准件型”教育观念向“创新型”教育观念转变;由“应试教育”价值观向“素质教育”价值观转变;由偏重培养学生认知能力的观念向重视学生情感与更改协调发展的观念转变;由“师道尊严”向“师生民主平等”的观念转变;由重视培养学生竞争的观念向重视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的观念转变。

  

(2)传统文化的负面效应。

彭旭、胡弼成等曾提出传统的儒家文化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影响极其巨大,不可忽视。

他们认为传统儒家文化在人生态度、求知精神、怀疑精神、思维方式等四个方面有利于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而在科学精神、师生关系、功利价值、学习风气、管理模式等五方面不利于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秦祖泽、黄俊伟、唐受印等提出高校创新能力培养的阻抗因素,主要来自已有的文化传统,突出表现在文化上注重人与社会的协调与偏重“中庸”的思维方式。

要提升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成效,必须有适合创新意识生存的文化传统。

  2.教学手段单一

  教学手段单一是制约高校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成效的重要因素。

例如,岳晓东、辛雅丽等都曾经指出我国高校目前教学手段单一,教学方式多为灌输式,应该向应用式的双向教学方式转变,综合运用问题式、启发式、研讨班、讨论小组、案例教学、活动教学、游戏教学等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变单一课堂讲授为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克服“传授—接受”式教学手段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弊端,改变教师在课堂上唱“独角戏”的尴尬局面,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通过启发引导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3.教学技术落后

  先进的教学技术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潘建广、何彗星、蔡卡宁等都曾提出:

教育信息化可以优化配置并重新整合学科课程,从而以全新的教学和管理模式实现效率最大化。

计算机校园网络使教学互动更快捷、简便,教师之间、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校际之间都可以共享优质的教学资源,大大节约了资源搜集和获取的成本。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大力使用先进的教学技术,取代传统的“黑板加粉笔”模式,使学生在接触先进科学技术成果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益,推动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跨越式发展。

(三)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方式方法

   1.对传统培养措施的改进与优化

  在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方式方法上,学者们提出了很多有效的措施。

  对话是实现学习者认识能力发展的基础。

对话是一种情景,组织成员可在其中通过交流来分享信息、观念或探究某个问题。

同时对话也是一个利用个人思考引发集体思考的过程。

对话的过程,是组织成员从各自理解的前结构(原有的知识背景)出发,通过多向、多次的互动达成一种视界交融的过程,而视界交融的结果是个体认知结构的不断改组与重建,是新知识、新理念的产生与创造。

可见,基于对话协商的共同体学习过程也是成员之间(包括师生、学生与学生)在经验共享中的相互造就的过程。

在学习过程中,各成员都将他人视为知识的可能性源泉,通过对话和共同的探索活动将公共知识转化为个人知识,同时,各成员之间通过互动将个人问题转化为公共问题,借助集体智慧走出个人困境,从而构成了一种加速个人智慧学习和认识创新的良性循环。

  建构新型的师生关系,实现由“专制”向“民主”的模式转换。

民主的课堂气氛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养成民主意识、保障教学信息畅通、促进师生关系和谐发展等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教学活动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从不同的角度来说,教师和学生都是教学活动的主体。

由于这种双主体的特点,师生都应当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

教学过程又是一个师生心理沟通的过程,双方自始至终存在着理智和情感的互动,师生的关系并非是“灌输者”与“知识容器”的关系。

  陶行知先生说:

“创造力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只有民主才能解放最大多数人的创造力,并且使最大多数人之创造力发挥到最高峰。

”实施教学民主,要求教师要有“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的博大胸怀。

教室不再是教师唱独角戏的场所,而应该是师生之间进行交互对话的平台。

在大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能否营造一种民主的课堂气氛,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是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的重要制约因素。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要建立起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就必须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

无论是用丰富的教学内容吸引学生,还是用不同的教学手段调动学生,都必须要体现一个指导思想,即尊重学生和关爱学生。

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要求教师走下讲台,以学生的心理对待教材,以学生的心理看待学生。

要鼓励学生发表意见,允许学生尝试错误,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了兴趣,教师才能催开学生创新思维的花蕾。

因此,教学民主是课堂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的土壤,每一个教师都应注意不断地进行“培土、浇水和施肥”,为创新教育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二)以组织开展课外科技活动为载体

  高校引导大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也是培养他们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有效举措。

培养和造就创新型大学生要靠实践活动,实践活动既是创新意识形成和发展的源泉,又是创新能力形成和发展的载体。

创新理念、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都必须经过创新实践活动才能转化为创新能力。

通过各种课外科技创新实践活动,可以使大学生不断开阔学术视野,增加创新体验,拓展创新思维,增强创新能力,有效地激发大学生强烈的创新欲望。

强烈的创新欲望是创新型大学生的重要特征,是大学生创新行为的直接动力。

  课外科技活动之所以能促进学生发展,主要是参加者往往有兴趣;而参加科学研究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造的欲望,更重要的是在科研过程中,能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提高,使学生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

在科技活动实践中,学生在相关人员的指导下,充分发挥自身自觉性、能动性和独立性,在认识事物,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渐培养起创新意识、创新思维的能力,并能够有自己的创新见解,从而,点燃学生的创新精神。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会生存》的报告指出:

“人是在创造活动中并通过创造活动来完善他自己的。

”自洪堡倡导研究与教学相统一以来,教学与科研相结合逐渐成为大学人才培养的一项基本原则,而本科生的科研训练,更是高校创新人才的培养的关键环节。

  创新能力绝非是一种智力特征,而是一种性格素质、一种精神状态、一种综合素质。

从完整意义上看,创新能力不仅表现为对知识的摄取、改组和运用,对新思想和新技术的发明创造,而且是一种追求卓越的意识,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求的心理取向,一种主动改变自己,并改变环境的应变能力。

实践教学活动既是学生智慧与知识的发挥,也是能力与素质的综合表现,通过开展实践教学活动,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

一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大学生通过参加实践教学,可以发现科技领域有很多悬而未决的问题等待人们去研究,容易吸引大学生的好奇心和注意力。

同时,促使大学生去思考、去解决,激发大学生研究问题的兴趣、创新的欲望和创新的意识。

二是培养学生的创新人格。

让学生参加实践教学活动,鼓励学生发展个性,是对学生实施的不拘一格、因材施教的人格培育。

学生参加实践教学活动,也是克服挫折、调整心态、不断进取的过程,有助于培养严谨求实作风、协作攻关的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

  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实验等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方法的重要教学环节。

课程设计与毕业设计的选题要结合生产、科研、教学实际,优先选取既能满足教学基本要求,又能联系生产、科研实际的题目,提倡真题真做,使学生在亲身参加面向生产与科研实际的真实课题研究,思维方法得到一次全面训练的同时,又学习掌握了本专业的最新研究与工程设计方法。

在满足教学要求的前提下,应允许学生主动出击,自己找题目,鼓励学生设计新方案,根据其设计(论文)的新颖性、实用性来评判成绩。

在实验环节中,采取开放实验室,开设设计型、综合型的实验;建立校内各种实践基地和设计中心等,提供多种渠道让学生自己动手完成实验的全过程,培养其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指导学生进行规范化操作的同时,鼓励引导学生进行对实验内容及实验手段的创新。

(三)以优化创新学分制为保障

  教学管理制度是实现以培养创新能力为教育目标的重要保障。

在全面实施创新教育的大背景下,旨在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造就创新型人才的创新学分制即应运而生。

其充分体现时代特征,反映教育过程中“学生为本”的内在要求和体现包容性、竞争性等特点,在创新教育实践中发挥着激励与导向、综合与整合、调节与评价的作用。

  学分制在我国高校实行多年,目前在选课方面,学生基本可以做到自由自主,然而对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并不尽如人意,创新学分的设立正是补充和完善了学分制实施过程中这一不足,真正体现了学分制的精神本质和教育理念。

推动创新教育要以创新学分制度为平台,制定创新学分实施细则,把学校外部要求转变为学生的内在动力和自觉行为,把个别(部分)学生行为转变为全体学生行为;把创新学分从弹性指标上升到硬性要求,将创新内容纳入教学计划,把创新技能培养环节纳入其中。

  创新学分制是对现行学分制的完善和补充,是学分制的一个新的增长点。

创新学分的提出与实施不仅在理论上丰富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创新教育理论内容,而且在实践上也推进了高等教育改革向纵深方向发展。

创新学分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遵循了创新人才的培养规律和成长规律,张扬了学生的个性,从而有利于我们寻找学分制改革的新的切入点。

这场改革是以创新教育思想为指导,以构建符合未来社会经挤发展要求的人才培养模式为目的的,核心内容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如果说学分制的实施是高等教育改革从传统向现代教育模式、教育理念、教育管理机制迈出的跨越性的一步,那么,实施创新学分制将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创造条件,学生能有更多的时间和更大的空间涉猎更广博的知识,使其各方面的才能及良好的个性品质得以尽善尽美的发挥,这实际是我国与发达国家高等教育接轨的一种尝试。

  设立创新学分就是将学生的发明、制作、设计、论文、著作、竞赛等创新成果用学分进行考核的方法,是对学生创新成果给予一种特定的记载。

“创新学分”是指全日制本科生在校期间根据自己的特长和爱好从事超出本专业教学计划要求的科研和实践活动而取得的具有一定创新意义的智力劳动成果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