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各区二模试题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956406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164.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各区二模试题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语文各区二模试题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语文各区二模试题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语文各区二模试题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语文各区二模试题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语文各区二模试题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docx

《语文各区二模试题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各区二模试题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语文各区二模试题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docx

语文各区二模试题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

2015各区二模试题分类汇编

文言文阅读

【东城】二、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第9-12题。

(共10分)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孟子《鱼我所欲也》)

嗟夫!

大阉1之乱,缙绅2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而五人生于编伍3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

且矫诏纷出,钩党之捕4,遍于天下,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

大阉亦逡巡5畏义,非常之谋,难于猝发。

待圣人6之出,而投缳7道路,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

(张溥《五人墓碑记》)

1.大阉:

指魏忠贤。

2.缙绅:

也作“搢绅”,即士大夫。

3.编伍:

指平民。

古代编制平民户口,五家为一“伍”。

4.钩党之捕:

这里指搜捕东林党人。

钩党,被指为有牵连的同党。

5.逡巡:

欲进不进、迟疑不决的样子。

6.圣人:

指崇祯皇帝朱由检。

7.投缳(huán):

自缢。

9.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2分)

⑴故患有所不辟也⑵素不闻诗书之训

10.下列语句中的“于”与“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一句中的“于”意思相同一项是(1分)

A.生于忧患B.皆以美于徐公C.至于斟酌损益D.泻出于两峰之间者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语句。

(4分)

⑴非独贤者有是心也⑵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

12.【甲】【乙】两段文字中所谈到的“义”,含义是否相同,为什么?

(3分)

参考答案:

9.⑴通“避”,躲避⑵平时,平素评分:

共2分。

每小题1分。

10.B评分:

共1分。

11.⑴不仅只是贤人有这种本性⑵士大夫中能不改变气节的人

评分:

共4分。

每小题2分,意思对即可。

12.示例:

含义相同。

甲乙两段文字中所谈到的“义”都是指合宜的道德或行为。

评分:

共3分。

判断1分,理由2分。

【丰台】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第5-8题。

【甲】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谿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乙】

沛公乃还军霸上①。

十一月,沛公悉召诸县父老、豪桀②,谓曰:

“父老苦秦苛法久矣!

吾与诸侯约,先入关者王之,吾当王关中。

与父老约法三章耳:

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

馀悉除去秦法,诸吏民皆案堵如故③。

凡吾所以来,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无恐。

且吾所以还军霸上,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

”乃使人与秦吏行县、乡、邑,告谕之。

秦民大喜,争持牛、羊、酒食献飨④军士。

沛公又让不受,曰:

“仓粟多,非乏,不欲费民。

”民又益喜,唯恐沛公不为秦王。

(《资治通鉴·汉纪一》)

注释:

①[霸上]地名,在咸阳以西。

②[豪桀]同“豪杰”,这里指当地有名望的人。

③[案堵如故]形容秩序良好,百姓和原来一样安居乐业。

“案堵”同“安堵”,不迁动、不变更,指安居。

④[献飨]献酒食犒赏。

5.下列语句中“以”字的用法与“以天下之所顺”的“以”相同的一项是(只填字母)(2分)

A.可以一战B.不以物喜C.无从致书以观D.以塞忠谏之路

6.在古文中,“王”有不同的含义:

①统治者,②称王,③以……为王。

请根据句意,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在横线上。

(只填序号)(2分)

⑴先入关者王之⑵吾当王关中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分)

⑴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⑵沛公又让不受

8.【乙】文中沛公(汉高祖)进入咸阳城后,采取①措施,获得了②效果。

这很好地印证了【甲】文中孟子所强调的③。

(3分)

参考答案:

5.(2分)A

6.(2分)⑴③⑵②

7.(4分)

参考答案:

⑴所以君子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

(2分)

⑵沛公又推辞不接受(飨军之物)。

(2分)

8.(3分)

参考答案:

①约法三章②百姓拥护③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或: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多助之至,天下顺之”)评分说明:

每空1分,意思对即可

【西城】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选段,完成第9~12题。

项籍者,下相人也,字羽。

初起时,年二十四。

其季父①项梁,梁父即楚将项燕,为秦将王翦所戮②者也。

项氏世世为楚将,封于项,故姓项氏。

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

项梁怒之。

籍曰:

“书足以记名姓而已。

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

”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

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

籍曰:

“彼可取而代也。

”梁掩其口,曰:

“毋妄言,族矣!

”梁以此奇籍。

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

居鄛人范增,年七十,素居家,好奇计,往说项梁曰:

“陈胜败固当。

夫秦灭六国,楚最无罪。

自怀王入秦不反③,楚人怜之至今,故楚南公曰‘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也。

今陈胜首事,不立楚后而自立,其势不长。

今君起江东,楚蜂午④之将皆争附君者,以君世世楚将,为能复立楚之后也。

”于是项梁然其言,乃求楚怀王孙心⑤民间,为人牧羊,立以为楚怀王,从民所望也。

(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

注:

①季父:

父之幼弟,即小叔父。

②戮:

杀。

③怀王入秦不反:

楚怀王熊槐被秦昭王骗至武关会盟,结果被扣留,死在那里。

④蜂午:

意为蜂起,指数量很多。

⑤心:

指楚怀王的孙子熊心。

9.下列各项中的“以”字,与“梁以此奇籍”中的“以”意思相同的一项是___(2分,只填序号)

A.或以为亡(《陈涉世家》)B.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

C.不以物喜(《岳阳楼记》)D.卷石底以出(《小石潭记》)

10.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2分)

⑴素居家⑵楚虽三户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

(4分)

其季父项梁,梁父即楚将项燕,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

12.项羽能成为“西楚霸王”跟他少年时的成长经历是密不可分的。

请结合选文,就其中的某一方面谈谈你得到的启示。

(4分)

参考答案:

9.C(2分)

10.

(1)素来,向来。

(2)即使。

评分标准:

共2分,每小题1分。

11.项羽的小叔父是项梁,项梁的父亲就是楚国的将领项燕,项燕是被秦国将领王翦杀死的。

评分标准:

共4分,每句1分,整体语言通顺1分。

12.示例一:

我得到的启示是:

人要成功,应从小就有远大志向。

如项羽少年时就要学“万人敌”,这种远大的志向,为他后来成为“西楚霸王”打下了基础。

示例二:

我得到的启示是:

人要成功,就要从小接受良好的教育。

如项羽少年时得到叔父的悉心教导,这种教育为他后来成为“西楚霸王”打下了基础。

评分标准:

共4分,得到的启示2分,结合文意2分。

【通州】阅读文言文,回答第10-13题。

(共10分)

【甲】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选自郦道元《三峡》)

【乙】

自黄牛滩东入西陵界,至峡口百许里,山水迂曲,而两岸高山重嶂,非日中夜半,不见日月。

绝壁或千许丈,其石彩色,形容多所像类。

林木高茂,略尽冬春。

猿鸣至清,山谷传响,泠泠不绝。

所谓三峡,此其一也。

山松言:

常闻峡中水疾,书记及口传,悉以临惧相戒,曾无称有山水之美也。

及余来践跻此境,既至欣然,始信耳闻之不如亲见矣。

其叠崿秀峰,奇构异形,固难以辞叙。

林木萧森,离离蔚蔚,乃在霞气之表。

仰瞩俯映,弥习弥佳,流连信宿,不觉忘返。

目所履历,未尝有也。

既自欣得此奇观,山水有灵,亦当惊知己於千古矣。

(选自袁山松《宜都记》)

10.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2分)

⑴略无阙处⑵泠泠不绝

11.下列各句中的“自”与例句中的“自”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例句:

有朋自远方来

A.自三峡七百里中B.自非亭午夜分C.自黄牛滩东入西陵界D.不能妄自非薄,引喻失义

12.翻译下列句子。

(4分)

⑴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⑵绝壁或千许丈,其石彩色,形容多所像类

13.下列对【甲】【乙】两文的理解与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2分)

A.【甲】文先写了三峡的总体风貌,然后抓住三峡四季的特点,写出了三峡的奔放美、清幽美和凄婉美。

B.【乙】文描写三峡的山水之美,然后以“山松言”转入议论抒情,表达欣赏山水的喜悦之情。

C.【甲】文写猿鸣渲染环境的优美,也表现作者怀才不遇、羁旅孤寂的悲凉心境。

【乙】文写猿鸣,与其他事物共同表现三峡的生机与美丽,表达作者与众不同的喜悦之情。

D.【甲】文中“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和【乙】文中“山水迂曲,而两岸高山重嶂,非日中夜半,不见日月”在描写山势上有异曲同工之妙。

参考答案:

10.示例:

⑴缺口,空隙⑵断绝,断开评价标准:

大意符合,可赋分。

11.C

12.示例:

⑴距离有一千二百多里,就算是骑着快马乘着风,也比不了水流急速,一路直达。

⑵岸上的绝壁有的高达千丈,壁上的石头的颜色和形态,有很多类似某种什么东西的形状。

评价标准:

要求对核心词翻译准确,能够意译。

大意符合,可赋分1-2分。

13.C

【平谷】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第6-9题。

【甲】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

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

“善。

”乃下令: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

孙叔敖为楚令尹,一国吏民皆来贺。

有一老父衣粗衣冠白冠后来吊①。

孙叔敖正衣冠而见之,谓老人曰:

“楚王不知臣之不肖②,使臣受吏民之垢③,人尽来贺,子独后吊,岂有说乎?

”父曰:

“有说。

身已贵而骄人者民去也,位已高而擅权者君恶之,禄已厚而不知足者患处之④。

”孙叔敖再拜曰:

“敬受命,愿闻余教。

”父曰:

“位已高而意益下⑤,官益大而心益小,禄已厚而慎不敢取。

君谨守此三者,足以治楚矣!

”(选自《贾谊集》)

【注释】

①吊:

慰问、吊唁。

②肖:

品行不好。

③垢:

谦虚的说法,意为担任楚国的宰相。

④患处之:

患祸隐伏在那里。

⑤意益下:

越把自己看得低。

6.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入朝见威王孙叔敖正衣冠而见之B.皆以美于徐公一国吏民皆来贺

C.闻寡人之耳者愿闻余教D.朝服衣冠老父衣粗衣冠白冠

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2分)

⑴期年之后⑵身已贵而骄人者民去也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4分)

⑴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⑵位已高而擅权者君恶之

9.邹忌向齐王、“老父”向孙叔敖进言分别用了什么方法?

在与人交往中,你更欣赏哪一种?

请说说理由。

(4分)

参考答案:

6.B(2分)

7.⑴满一年⑵离开(共2分,每小题1分)

8.⑴所有大臣、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批评我过错的人,得上等奖赏。

(大臣们和各级官员及百姓,能够当面指出我有错的地方的人,便能够得到上等的赏赐。

⑵地位已经很高但是擅弄职权的人,君主会厌恶他。

(地位高而独揽大权的人,国君厌恶他。

)(共4分,每小题2分,意思对即可)

9.邹忌运用设喻的方法进谏齐王。

“老父”从反面讲道理(或直言不讳),向孙叔敖进言。

示例一:

欣赏邹忌的做法。

因为设喻的方法含蓄委婉又形象生动,让对方易于接受自己的观点或意见。

示例二:

欣赏“老父”的做法。

因为直接陈述利害,可以产生“苦口良药”的劝说效果。

(共4分,方法2分,选择1分,理由1分,意思近即可)

【昌平】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9题。

【甲】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乙】

天祥至潮阳,见弘范①,左右命之拜,不拜,弘范遂以客礼见之。

与俱入厓山,使为书招张世杰。

天祥曰:

“吾不能扞②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

”索③之固,乃书所过零丁洋诗与之。

其诗有云: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弘范笑而置之。

厓山破,军中置酒大会。

弘范曰:

“国亡,丞相忠孝尽矣,能改心以事宋者事皇上,将不失为宰相也。

”天祥泫然④出涕,曰:

“国亡不能捄⑤,为人臣者死有余罪,况敢逃其死而二其心乎!

节选自《宋史·文天祥传》

【注】①弘范:

元军元帅。

②扞(hàn):

保卫。

③索:

索要;索取。

④泫(xuàn)然:

水滴下的样子。

⑤捄:

同“救”

6.解释下列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2分)

⑴所欲有甚于生者⑵故患有所不辟也

7.“事”在古汉语中的解释有:

①官职,职务②侍奉③从事④事情。

在乙文的“能改心以事宋者事皇上”一句的加点词“事“的意思是______(只填序号)(2分)

8.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

⑴故不为苟得也⑵弘范遂以客礼见之

9.请你用自己的话说说,乙文中文天祥的哪些表现能够阐明甲文“舍生取义”的观点(3分)

参考答案:

6.(2分)

(1)比

(2)通“避”,躲避。

7.(2分)②

8.(4分)⑴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

⑵弘范于是用接待客人的礼节来接待他。

9.要点:

(2分)文天祥被俘后,不受威胁,坚决不向弘范行跪拜礼

【门头沟】阅读下列【甲】【乙】两个文段,然后完成10-13题。

(12分)

【甲】“推敲”的来历

一天,贾岛在京城长安,骑着毛驴在街上行走,随口吟成一首诗,其中两句是:

“鸟宿池中树,僧推月下门。

”贾岛觉得诗中的“推”字,用得不够恰当,想把“推”字改为“敲”字,但一时不知哪个字好。

于是,他一面思考,一面用手反复做着推门和敲门两种动作。

街上行人看到贾岛这种神情,感到十分惊讶。

不知不觉地,贾岛就骑着毛驴闯进了大官韩愈(唐宋八大家之一)的仪仗队里。

韩愈看到,十分生气地对贾岛说:

“你骑驴子怎么低着头,也不朝前面看看?

”贾岛一惊,慌忙下驴,向韩愈赔礼,并将自己刚才驴上所得诗句,因斟酌“推”“敲”二字,专心思考,不及回避的情形讲了一遍。

韩愈听后,转怒为喜,深思片刻后便说:

“还是用‘敲’字更好些。

敲表明你是一个懂得礼貌的人,,读起来也响亮些。

”贾岛连连拜谢,把诗句定为“僧敲月下门”。

贾岛因此不但没受处罚,还和韩愈交上了朋友。

“推敲”从此也就成为了脍炙人口的常用词,用来比喻做文章或做事时,反复琢磨,反复斟酌。

【乙】诗词改字

王荆公①绝句云:

“京口瓜州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吴中②士人③家藏其草,初云“又到江南岸”,圈去“到”字,注曰“不好”,改为“过”。

复圈去而改为“入”。

旋改为“满”。

凡如是十许字,始定为“绿”。

黄鲁直④诗:

“归燕略无三月事,高蝉正用一枝鸣。

”“用”字初曰“抱”,又改曰“占”,曰“在”,曰“带”,曰“要”,至“用”字始定。

注释:

①王荆公:

王安石。

②吴中:

地名,苏州。

③士人:

文人。

④黄鲁直:

黄庭坚。

10.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2分)

⑴旋改为“满”⑵凡如是十许字

11.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

⑴吴中士人家藏其草⑵至“用”字始定

12.【甲】【乙】两段文字一文一白,讲的都是古人“炼字”的故事。

你觉得,韩愈建议贾岛用“敲”而不用“推”,除了表明贾岛是一个懂礼貌的人和读起来也响亮些之外,还有什么原因?

(2分)

13.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中,为什么“绿”字比其它字好?

请作简单分析。

(4分)

参考答案:

10.⑴随即,立刻⑵这样(2分)

11.⑴吴地(苏州)有个读书人家里收藏了王安石原诗的草稿。

(2分)

⑵直到“用”字才最终定下。

(2分)

12.而且用‘敲’字更能衬托出月夜的宁静。

(2分)

13.“到”太生硬。

“过”让人感觉春天一下子过去了。

“入”描写不妥当。

风是无形的,不可用“满”形容。

“绿”好在将春风写活了,感觉春风拂过,江南一下子绿意盎然,生机勃勃。

(4分)

【顺义】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第9-11题。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

其母曰:

“汝还,顾反①为汝杀彘②。

”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

妻止之曰:

“特与婴儿戏耳。

”曾子曰:

“婴儿非与戏也。

婴儿非有智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

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

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

”遂烹③彘也。

楚厉王有警,为鼓以与百姓为戍④。

饮酒醉,过而击之也,民大惊。

使人止之,曰:

“吾醉而与左右戏,过⑤击之也。

”民皆罢。

居数月,有警,击鼓而民不赴。

乃更令明号⑥而民信之。

(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略有改动)

①反:

通“返”。

②彘(zhì):

猪。

③烹(pēng):

煮。

④戍:

防守。

⑤过:

过失。

⑥号:

标志。

9.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2分)

A.①其子随之而泣②辍耕之垄上B.①特与婴儿戏耳②孟尝君特鸡鸣狗盗之雄耳

C.①子而不信其母②欲信大义于天下D.①使人止之②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

(4分)

①顾反为汝杀彘②吾醉而与左右戏

11.上文两则故事在思想内容方面有哪些共同点?

你从中得到怎样的认识?

(4分)

参考答案:

9.(2分)B

10.(4分,每小题2分)①等我回来杀猪给你吃②我是醉酒后和近侍开玩笑

11.(4分)参考示例:

这两则故事人主公都不重视诚信,随意说出戏言,即玩笑话,从而说明了做人要讲诚信,诚信对个人、对国家都有重要意义,不讲诚信会导致不良结果。

(2分)(结合自己认识,2分)

【石景山】

(一)阅读下面三段文字,完成第9-11题。

(共13分)

(甲)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

……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

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

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

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

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节选自《活板》)

(乙)

(明清)板印①之盛,莫盛于今矣。

海内资之,粗者多而精者亦不乏。

吴会②、金陵③擅刻文献,刻本至多,巨帙④类书⑤,咸荟萃焉。

近吴中⑥官刻⑦几汗牛⑧。

(节选自明代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等古籍,有删改)

注释:

①板印:

雕版印刷。

②吴会:

地名,今天浙江绍兴。

③金陵:

地名,今南京。

④巨帙:

大部头书籍。

⑤类书:

我国古代一种大型的资料性书籍。

辑录各种书中的材料,按门类、字韵等编排以备查检。

⑥吴中:

地名,今江苏苏州南部。

⑦官刻:

官刻本,指古代中央以及地方各级行政文化机构出资或主办的出版的书籍。

⑧汗牛:

用牛运输,牛累得出汗。

这里指书籍极多。

(丙)

印刷作坊或个人要制备一副活字,需要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

如清代翟金生为了复活“传世不久即告失传”的泥活字,竭尽全家资财,费时三十年,才制成坚硬如骨的五种规格的胶泥活字10万余个。

而一部书所需的雕版通常几个月就可以制好并投入印刷。

另外,雕版使用整块的印版,在印刷过程里不易变形走样,印本品质比较稳定,有不少的精品流传于世。

民间素有“一页宋版书,一两黄金”的说法,历代藏书家都以拥有宋版书为荣。

而活字印刷,要用粘药来固版,在印刷过程中容易松动走位,影响印品质量。

再次,活板的检字、印后拆版归位,都是比较繁琐的工作,这对工匠的文化水平要求比较高。

雕版印刷对刻版工匠,首位的要求不是读书识字,而是刀法技艺。

9.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4分)

⑴兼与药相粘⑵用讫再火令药熔⑶粗者多而精者亦不乏⑷咸荟萃焉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

(4分)

⑴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⑵莫盛于今矣

11.根据甲乙两段文字的内容,请你提出一个问题,并用丙文的内容回答。

(5分)

参考答案:

9.⑴并且⑵完⑶缺乏⑷都(共4分。

每小题1分)

10.⑴有生僻的字平时没有准备的,就马上把它刻出来。

⑵没有比现在更兴盛的。

(共4分。

每小题2分)

11.示例:

问题:

我国古代活字印刷术为什么未能取代雕版印刷术?

(2分)雕版印刷与活字印刷相比,有什么优点?

(1分)

回答:

1.从印前准备看:

活字印刷比雕版印刷耗费更大的人力物力。

2.从印刷质量上看:

活字印刷品的品质不如雕版印刷品。

3.从对工匠的要求来看:

活字印刷对工匠的文化水平要求比雕版高。

(共5分。

“问题”2分;“回答”3分,每个要点1分)

附译文:

(明清时期)雕版印刷,没有比现在更兴盛的。

国内书商、个人纷纷出资,制作粗糙的很多,然而精品也不少。

吴会、金陵两地擅长雕刻(指制作雕版)文献,雕刻的版本最多,大部头的书、大型资料性书籍,都汇聚在那里。

吴中的官刻本书籍汗牛充栋。

【房山】阅读下面文段,完成7-11题。

【甲】

 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

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

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

庐陵欧阳修也。

【乙】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丙】

自渴西南行不能百步,得石渠,民桥其上。

有泉幽幽然,其鸣乍大乍细。

渠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