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黄陵中学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普通班理综doc.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955466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502.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陕西省黄陵中学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普通班理综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陕西省黄陵中学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普通班理综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陕西省黄陵中学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普通班理综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陕西省黄陵中学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普通班理综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陕西省黄陵中学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普通班理综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陕西省黄陵中学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普通班理综doc.docx

《陕西省黄陵中学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普通班理综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陕西省黄陵中学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普通班理综doc.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陕西省黄陵中学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普通班理综doc.docx

陕西省黄陵中学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普通班理综doc

黄陵中学2017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

理综试题(普通班)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组成细胞化合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A.凡是有细胞结构的生物遗传物质一定是DNA

B.RNA与DNA分子的核苷酸序列都可以储存遗传信息

C.胆固醇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在人体内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

D.鸡蛋清中加入食盐出现白色絮状物,是因为蛋白质空间结构被破坏

2.关于人体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神经系统可调节抗利尿激素的释放

B.抗利尿激素促进水被重吸收进入肾小管腔

C.有机物的氧化分解是人体产热的重要途径

D.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也有感受体温变化的功能

3.下列关于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A.癌细胞比正常细胞分裂周期长、生长快,细胞表面的糖蛋白少

B.细胞衰老时,细胞核的体积减小,核膜内折,染色质收缩、染色加深

C.在成熟的生物体中,被病原体感染细胞的清除,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

D.细胞分化使各种细胞的遗传物质有所差异,导致细胞的形态和功能各不相同

4.基因型为AaBb的某雌性哺乳动物细胞在进行细胞分裂时,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细胞分裂末期形成的核膜能与内质网相连

B.正常情况下有丝分裂后期移向细胞两极的基因均为A、a、B、b

C.若产生的卵细胞基因型是AaB,则同时形成的三个极体基因型都与该卵细胞不同

D.分裂过程中可能产生可遗传的变异

5.下列各图所示细胞均来自同一生物体,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属于有丝分裂过程的图是③④⑤

B.细胞①的形成过程:

④→③→⑤→②→⑥→①

C.图①和图②可能来自同一个初级精母细胞

D.图③④⑤⑥中都具有同源染色体

6.下面左图为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内DNA含量变化的曲线图,右图表示是某二倍体雄性动物(XY型性别决定)的一个细胞示意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细胞是次级精母细胞或第一极体,处于曲线图的c—d段时期

B.该细胞的每个染色体组中有3条染色体,包含了该生物基因组中全部DNA序列

C.若染色体②上有基因B,⑤的相同位点上有基因b,说明细胞在b—c段时期内发生了交叉互换

D.处于曲线图的c-d段的一个细胞内有0或1或2条Y染色体

7.下列物质的用途不正确的是()

A

B

C

D

物质

甘蔗

生石灰

 

液氨

亚硝酸钠

用途

甘蔗渣可以制得酒精

干燥剂、抗氧化剂

制冷剂

食品防腐剂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可用

和HCHO为原料合成

B.在酸性条件下,CH3CO18OC2H5的水解产物是CH3CO18OH和C2H5OH

C.C3H8的六氯代物共有4种,而且CH3—CH=CH—CH3与C3H6一定互为同系物

D.等物质的量的苯和苯甲酸完全燃烧消耗氧气的物质的量不相等

9.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三种短周期元素X、Y、Z,三种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之和与

Ca2+的核外电子数相等,X、Z分别得到一个电子后均形成稀有气体原子的稳定电子层结

构。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

Z>Y>X

B.CaY2与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CaY2只作氧化剂

C.Z与X形成化合物的沸点高于Z的同族元素与X形成化合物的沸点

D.CaX2、CaY2和CaZ2等3种化合物中,阳离子与阴离子个数比均为1∶2

10.东汉魏伯阳在《周易参同契》中对汞的描述:

“……得火则飞,不见埃尘,将欲制之,黄芽为根。

”这里的“黄芽”是指()

A.金B.硫C.铜D.铁

11.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中子数为35的氯原子:

ClB.氯化铵的电子式:

C.硫化氢的结构式:

H—S—HD.二氧化硅的分子式:

SiO2

12.利用太阳能分解制氢,若光解0.02mol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可生成H2的质量为0.02g

B.可生成氢的原子数为2.408×1023个

C.可生成H2的体积为0.224L(标准状况)

D.生成H2的量理论上等于0.04molNa与水反应产生H2的量

13.下列关于物质或离子检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溶液中加KSCN,溶液显红色,证明原溶液中有Fe3+,无Fe2+

B.气体通过无水硫酸铜,粉末变蓝,证明原气体中含有水蒸气

C.灼烧白色粉末,火焰成黄色,证明原粉末中有Na+,无K+

D.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溶液变浑浊,证明原气体是CO2

二、选择题:

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7题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第18~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

有选错的得0分。

14.下列说法中,符合物理学史实的是()

A.亚里士多德认为,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能运动;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将静止

B.牛顿站在“巨人”的肩上,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并且利用万有引力定律首次计算出了地球的质量

C.法拉第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即电流可以在其周围产生磁场

D.麦克斯韦首先提出了场的观点,并创立了完整的电磁场理论

15.在汽车无极变速器中,存在如图所示的装置,A是与B同轴相连的齿轮,C是与D同轴相连的齿轮,A、C、M为相互咬合的齿轮。

已知齿轮A、C规格相同,半径为R,齿轮B、D规格也相同,半径为1.5R,齿轮M的半径为0.9R。

当齿轮M如图方向转动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齿轮D和齿轮B的转动方向相同

B.齿轮M和齿轮C的角速度大小之比为9:

10

C.齿轮D和齿轮A的转动周期之比为1:

1

D.齿轮M和齿轮B边缘某点的线速度大小之比为2:

3

16.沿固定斜面下滑的物体受到与斜面平行向上的拉力F的作用,其下滑的速度–时间图线如图所示。

已知物体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常数,在0~5s、5~10s、10~15s内F的大小分别为F1、F2和F3,则()

A.F1F3

C.F1>F3D.F1=F3

 

17.如图所示,等腰直角斜劈A的直角边靠在粗糙的竖直墙壁上,一根不可伸长的轻绳一端固定在竖直墙上,另一端与半径不可忽略的光滑球B连接。

轻绳与水平方向成功30°角,现将轻绳上端点沿竖直墙缓慢向上移动,A始终处于静止状态。

则()

A.绳上拉力逐渐增大

B.竖直墙对A的摩擦力先减小后增大

C.竖直墙对A的摩擦力可能为零

D.竖直墙对A的支持力逐渐减小

18、下列关于原子及原子核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内部的重核裂变反应

B.外界环境温度升高,原子核的半衰期不变

C.原子核发生一次

衰变,该原子外层就失去一个电子

D.比结合能越大,原子核越稳定

19、图中虚线为匀强电场中与场强方向垂直的等间距平行直线,两粒子MN质量相等,所带电荷的绝对值也相等;现将M、N从虚线上的O点以相同速率射出,两粒子在电场中运动的轨迹分别如图中两条实线所示.点a、b、c为实线与虚线的交点,已知o点电势高于c点.若不计重力,则(  )

A.M带负电荷,N带正电荷

B.N在a点的速度与M在c点的速度大小相同

C.N在从o点运动至a点的过程中克服电场力做功

D.M在从o点运动至b点的过程中,电场力对它做的功等于零

20、如图所示,清洗楼房光滑玻璃的工人常用一根绳索将自己悬在空中,工人及其装备的总重量为G,悬绳对工人的拉力大小为F1,墙壁对工人的弹力大小为F2,若工人增加悬绳的长度缓慢下移,则(  )

A.F1逐渐变小B.F2逐渐变小C.F1与F2的合力变小D.G与F1的合力变小

21、如图,圆形区域内有垂直纸面的匀强磁场,三个完全相同的带电粒子,以不同的速率对准圆心O沿着AO方向射入磁场,abc是三个粒子射出磁场的位置.若带电粒子只受磁场力的作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从a处射出的粒子动能最大

B.从c处射出的粒子速率最大

C.从c处射出的粒子在磁场中运动时间最短

D.从三个位置射出的粒子做圆周运动的周期Ta<Tb<Tc

三、非选择题:

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22题~第33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

第34题~第37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22.(6分)A、B两个物块分别系在一条跨过定滑轮的软绳两端,已知A比B的质量大,1、2是两个光电门。

用此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1)实验中除了记录物块B通过两光电门时的速度v1、v2外,还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

(2)用已知量和测量量写出验证机械能守恒的表达式:

23.(11分)某同学要测量一个由均匀新材料制成的圆柱体的电阻率ρ。

步骤如下:

(1)游标卡尺测量其长度如图1所示,可知其长度为________mm;

(2)用螺旋测微器测量其直径如图2所示,可知其直径为________mm;

 

(3)选用多用电表的电阻“×1”挡,按正确的操作步骤测此圆柱体的电阻,表盘的示数如图所示,则该电阻的阻值约为________Ω;

(4)为更精确地测量其电阻,可供选择的器材如下:

电流表A1(量程300mA,内阻约为2Ω);

电流表A2(量程150mA,内阻约为10Ω);

电压表V1(量程1V,内阻r=1000Ω);

电压表V2(量程15V,内阻约为3000Ω);

定值电阻R0=1000Ω;

滑动变阻器R1(最大阻值5Ω);

滑动变阻器R2(最大阻值1000Ω);

电源E(电动势约为4V,内阻r约为1Ω);

开关,导线若干。

为了使测量尽量准确,测量时电表读数不得小于其量程的

,电压表应选________,电流表应选________,滑动变阻器应选________。

(均填器材代号)

根据你选择的器材,请在线框内画出实验电路图。

24(14分)一根粗细均匀电阻R=0.6Ω的导线弯成一个圆形线圈,圆半径r=1m,圆形线圈质量m=1kg,此线圈放在绝缘光滑的水平面上,在y轴右侧有垂直线圈平面的磁感应强度B=0.5T的匀强磁场,如图所示.若线圈以初动能Ek0=5J沿x轴方向滑进磁场,当进入磁场0.5m时,线圈中产生的电能为E=3J.求:

(1)此时线圈的运动速度的大小;

(2)此时线圈与磁场左边缘两交接点间的电压;

(3)此时线圈加速度的大小.

25(18分)如图所示,地面和半圆轨道面均光滑。

质量M=1kg、长L=4m的小车放在地面上,其右端与墙壁的距离为S=3m,小车上表面与半圆轨道最低点P的切线相平。

现有一质量m=2kg的滑块(视为质点)以v0=6m/s的初速度滑上小车左端,带动小车向右运动。

小车与墙壁碰撞时即被粘在墙壁上,已知滑块与小车表面的滑动摩擦因数μ=0.2,g取10m/s2。

(1)求小车与墙壁碰撞时的速度;

(2)要使滑块在半圆轨道上运动时不脱离,求半圆轨道的半径R的取值范围.

26.(15分)空气污染问题的治理近几年倍受关注。

(1)三效催化剂是最为常见的汽车尾气催化剂,能同时实现汽车尾气中的CO、CxHy、NOx三种成分的净化,其催化剂表面物质转化的关系如图1所示,化合物X可借助傅里叶红外光谱图(如图2所示)确定。

图1图2

①在图示的转化中,被还原的元素是,X的化学式为。

②碳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2)SCR技术可使NOx与NH3直接反应,实现无害转化。

当NO与N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

1时,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加入过量次氯酸钠可使废水中NH4+完全转化为N2,而本身被还原为NaCl。

①写出次氯酸钠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____。

②检验废水中是否存在NH4+的方法是。

③若处理废水产生了0.672LN2(标准状况),则需消耗浓度为2mol·L-1的次氯酸钠的体积为mL。

(4)利用ClO2氧化氮氧化物反应过程如下:

NO

NO2

N2

反应Ⅰ的化学方程式是2NO+ClO2+H2O==NO2+HNO3+2HCl,

反应Ⅱ的离子方程式是。

27.(14分)锂被誉为“金属味精”,以LiCoO2为正极材料的锂离子电池已被广泛用作便携式电源。

工业上常以β-锂辉矿(主要成分为LiAlSi2O6,还含有FeO、MgO、CaO等杂质)为原料来制取金属锂。

其中一种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已知:

①部分金属氢氧化物开始沉淀和完全沉淀时的pH如下表:

氢氧化物

Fe(OH)3

Al(OH)3

Mg(OH)2

开始沉淀pH

2.7

3.7

9.6

完全沉淀pH

3.7

4.7

11

②Li2CO3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如下表:

温度/℃

0

10

20

50

75

100

Li2CO3的溶解度/g

1.539

1.406

1.329

1.181

0.866

0.728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氧化物形式表示LiAlSi2O6的组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Ⅱ加入碳酸钙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

(3)流程中两次使用碳酸钠溶液,请说明前后两次使用中浓度不同的原因:

______________。

(4)洗涤所得Li2CO3沉淀要使用________(填“热水”或“冷水”),你选择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5)反应Ⅲ中生成沉淀A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将盐酸与Li2CO3完全反应后的溶液,加热蒸干得到固体,再将其熔融电解生产锂。

电解时产生的氯气中会混有少量氧气,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下列关于金属锂及碱金属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锂是碱金属,其熔点高于钠B.根据对角线原则,氢氧化锂是强碱

C.金属锂的氧化物形式十分复杂D.碱金属中密度最小的是锂,其次是钠

28.(15分)为回收利用废钒催化剂(含有V205、V0S04及不溶性残渣),科研人员最新研制了一种离子交换法回收钒的新工艺,主要流程如下:

部分含钒物质常温时在水中的溶解性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废钒催化剂,粉碎的目的是△,V0S04溶液水解显酸性,离子方程式为△

(2)工业上由V2O5冶炼金属钒常用铝热法,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引发铝热反应的操作是:

在纸漏斗中加入铝热剂后,再

(3)为了提高钒的浸出率,反应①用Na2SO3和硫酸酸浸使催化剂中的V2O5转变成可溶于水的V0S04,与水浸液合并,再通过反应②用KClO3氧化,使+4价的V氧化成易溶于水的(VO2)2SO4反应①的离子方程式为△

(4)该工艺中反应③的沉淀率是回收钒的关键之一,该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5)已知常温下NH4VO3的溶解度为0.468g/100g水,则NH4VO3的溶度积常数约为

___△___(已知V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1)。

29.(11分)酸性KMnO4溶液与H2C2O4溶液的反应通常用来研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现有甲、乙两个实验小组设计不同的实验方案如下:

甲组:

改变反应物的浓度,通过溶液褪色的时间来比较反应速率快慢。

可以使用的试剂有:

①0.2mol/LH2C2O4溶液、②0.4mol/LH2C2O4溶液、

③0.02mol/LH2C2O4溶液、④0.1mol/LKMnO4酸性溶液、⑤0.01mol/LKMnO4酸性溶液

(1)酸性KMnO4溶液与H2C2O4溶液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假设:

所用草酸溶液与高锰酸钾溶液体积比为1:

2,请从上面的五种溶液中选择本

实验所需的三种溶液(填写序号)_______________;

(3)问题讨论:

已知该实验过程中溶液温度几乎不变,但是依据实验数据发现开始一段时

间后速率却在增大。

①你认为引起该反应速率增大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欲设计实验确认,设计实验如下:

实验

编号

Xmol/LKMnO4酸性溶液/mL

Ymol/LH2C2O4溶液/mL

MnSO4溶液

/mL

褪色时间/s

1

4mL

2mL

a

2

b

c

0mL

试验中还需要补充的试剂为:

__________,体积为:

___________mL

乙组:

通过测定不同浓度的溶液生成CO2气体体积的方法来比较化学反应速率的大小。

实验装置如图,实验时分液漏斗中A溶液一次性放入B溶液中

已知乙组完成两次实验分别是Ⅰ、Ⅱ。

请完成以下各空:

(4)如何检查该装置的气密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分析所给实验仪器,实现该实验目的还欠缺的用品:

_________________。

30.(11分)气体交换情况,图丙表示光照强度与光合速率的关系,图丁表示夏季晴朗的一天,某种绿色植物在24小时内O2吸收和释放速率的变化示意图(单位:

mg/h),A、B点对应时刻分别为6点和19点。

(1)图丙A、B和C三点中______________点对应图乙状态。

(2)图丙中限制A~C段光合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______________。

若提高温度,曲线的C点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上移;下移;不动;无法确定)。

(3)图乙a、b和c结构中,产生CO2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_(填字母),消耗CO2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_(填字母)。

(4)图丁中测得该植物一昼夜的O2净释放量为300mg,假设该植物在24小时内呼吸速率不变,则该植物一天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O2总量是___________mg。

图中阴影部分所表示的O2释放量______________(大于、等于、小于)300mg。

31、(9分).某雌雄同株植物花色产生机理为:

白色前体物→黄色→红色,其中A基因(位于2号染色体上)控制黄色,B基因控制红色。

研究人员用纯种白花和纯种黄花杂交得F1,F1自交得F2,实验结果如下表中甲组所示。

组别

亲本

F1

F2

白花×黄花

红花

红花:

黄花:

白花=9:

3:

4

白花×黄花

红花

红花:

黄花:

白花=3:

1:

4

(1)根据甲组实验结果,可推知控制花色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定律。

(2)研究人员某次重复该实验,结果如表中乙组所示。

经检测得知,乙组F1的2号染色体部分缺失导致含缺失染色体的雄配子致死。

由此推测乙组中F1的2号染色体的缺失部分(包含/不包含)A或a基因,发生染色体缺失的是(A/a)基因所在的2号染色体。

(3)为检测某红花植株(染色体正常)基因型,以乙组F1红花作亲本与之进行正反交。

①若正反交子代表现型相同,则该红花植株基因型为。

②若正交子代红花:

白花=1:

1,反交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则该待测红花植株基因型为。

③若正交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反交子代红花:

黄花:

白花=9:

3:

4,则该待测红花植株基因型为。

32.(9分).阿尔茨海默病(AD,俗称“老年痴呆”)的发病机制,现在最流行的是淀粉样蛋白(Aβ)假说。

该假说认为由于Aβ“漏出”细胞膜,导致周围的神经细胞膜和线粒体膜的损伤,神经纤维缠结。

(1)由题意推测,Aβ最可能通过方式从神经细胞排出,Aβ会引起周围神经细胞突触小体中乙酰胆碱(一种兴奋性神经递质)释放量(增加/减少),使兴奋在神经细胞之间的传递速率(变快/变慢)从而使AD病患者表现出记忆障碍。

(2)AD病患者伴有神经纤维缠结这一异常细胞状态,会影响到兴奋的传导。

若缠结点在图中的(填“a”、“b”或“c”)处时,刺激产生的兴奋不会引起d处电位的变化。

(3)AD病患者会出现大量记忆性神经元数目减少的现象,据研究是由于体液中的吞噬细胞吞噬引起的,这是(填“非特异性免疫”、“细胞免疫”或“体液免疫”)执行功能的结果。

在显微镜下观察病人的神经细胞,会发现细胞核出现体积(增大/减小)、代谢(增强/减弱)、染色质收缩、染色加深等细胞衰老的特征。

33.(9分)某山区坡地生态环境破坏严重,人们根据不同坡度,分别采取保护性耕作、经济林种植和封山育林对其进行了治理。

(1)陡坡在封山育林后若干年内,经历了一年生草本、多年生草本和灌木三个阶段,其典型物种的种群密度变化如图所示。

调查植物种群密度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

若要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

图中0→a物种①密度上升,原因是在适宜条件下,物种①的__________________;b→c物种①逐渐消失,物种②密度逐渐降低到相对稳定,原因是物种②能耐受_________;c点后,在适宜气候条件下群落中最终占主导地位的植被类型将是___________。

(2)该坡地经治理后,既扩大了植被覆盖面积、增加了对大气中__________的固定,又提高了经济产出,初步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同步发展,山区坡地到灌木阶段经历了次生演替,所需时间短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从34.35题中任选一道作答

34、【物理——选修3-3】(15分)

(1)(5分)有关分子的热运动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正确答案标号。

选对1个给2分,选对2个给4分,选对3个给5分,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A.一定质量的气体,温度不变,分子的平均动能不变

B.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

C.物体的内能是物体中所有分子热运动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

D.布朗运动是由悬浮在液体中的微粒之间的相互碰撞引起的

E.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必定增加

(2)(10分)如图所示,气缸呈圆柱形,上部有挡板,内部高度为d。

筒内一个很薄的质量不计的活塞封闭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开始时活塞处于离底部

的高度,外界大气压强为1×105Pa,温度为27℃,现对气体加热。

(不计活塞与气缸间摩擦)求:

(i)当活塞刚好到达汽缸口时气体的温度;

(ii)气体温度达到387℃时气体的压强。

 

35、【物理——选修3-4】(15分)

(1)(5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填正确答案标号。

选对1个给2分,选对2个给4分,选对3个给5分,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A.若声波波源远离观察者,则观察者接收到的声波频率增大

B.声波击碎玻璃杯的实验原理是共振

C.“闻其声而不见其人”是声波的衍射现象,孔的尺寸比波长大得多时不会发生衍射现象

D.单摆在周期性外力作用下做受迫振动,其振动周期与单摆的摆长无关

E.波速公式v=λf说明波速只与波长、频率有关,与介质无关

(2)(10分)图中的实线是一列简谐波在某一时刻的波形曲线.经0.2s后,其波形如图中虚线所示.设该波的周期T大于0.2s,求:

(i)由图中读出波的振幅和波长;

(ii)如果波向右传播,波速是多大?

波的周期是多大?

 

请从36.37题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