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市城关区城乡一体化第十二个五年发展规划.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954290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4.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兰州市城关区城乡一体化第十二个五年发展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兰州市城关区城乡一体化第十二个五年发展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兰州市城关区城乡一体化第十二个五年发展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兰州市城关区城乡一体化第十二个五年发展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兰州市城关区城乡一体化第十二个五年发展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兰州市城关区城乡一体化第十二个五年发展规划.docx

《兰州市城关区城乡一体化第十二个五年发展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兰州市城关区城乡一体化第十二个五年发展规划.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兰州市城关区城乡一体化第十二个五年发展规划.docx

兰州市城关区城乡一体化第十二个五年发展规划

兰州市城关区城乡一体化第十二个五年发展规划

城乡一体化是指城市与乡村在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空间布局上实现整体性协调发展,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广泛融合,形成“以城带乡,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城乡关系。

城乡一体化既是一个城乡融合的理想模式,也是一个长期的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过程。

加快推进城关区城乡一体化发展,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的重要体现,是实现城关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现实选择,是实现城关区“率先科学发展、建设首善之区”发展定位的必经之路,也是实现《实施意见》提出的未来要把城关打造成西部城市中具有强劲辐射力的一个中心城区的判断不可逾越的阶段。

  

  根据市委提出的“1355”发展总体思路和城关区提出的“123456”总体发展思路,结合城关区农村发展实际,为促进城关区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加快现代化步伐,制定本规划。

  

  一、“十一五”期间发展回顾

  

  “十一五”期间,城乡经济社会事业发展得到了全面的发展,具备了全面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基础条件。

  

  

(一)发展成就

  

  自2006年以来,在新农村建设的推动下,城关区基础设施得到明显改善,产业结构有效调整,社会事业发展迅速,城中村改造顺利进行,农民生活水平得到有效提升,生活环境不断改善。

  

  1.基础设施明显改善

  

  城关区累计投入资金4000多万元用于农村道路硬化、水利设施改造等农村基础设施的改善和提升。

建成皋兰山伏直公路,备战路至红沟村通村公路,民族村至卓家沟通村公路,石沟村通村公路,上坪村、白道坪、大浪沟、大洼山等村内主次干道,率先在全省基本实现了通村公路全覆盖;率先在全省实现农村安全饮水达标,完成8个村7161人的自来水入户,实现了农村自来水“户户通”;完成青白石大牛圈、杨家湾、石沟村普鸽沟上水改造工程,改善和新增灌溉面积近6000亩;完成南河道六座泵站拆迁还建工程,全面改善了南山地区农业和绿化灌溉面积1.3万亩;发展节水灌溉项目和科技农业项目;新建改建了12处村级组织活动阵地;投入1000多万元,用于改善新农村试点村的基础设施和环境改善。

  

  城中村拆迁改造顺利实施,安置房建设加快进行。

重大项目征地拆迁快速推进,涉及1.4万群众的拆迁安置工作平稳进行,真正实现了“无震荡”拆迁。

开工建设村民安置房32.8万平方米,其中7.6万平米已经交付使用。

  

  2.产业结构有效调整

  

  果菜产业、家具加工、运输业、休闲旅游等产业快速发展。

已初步形成皋兰山地区以高原夏菜、旅游休闲农家乐为主,青白石地区以瓜果、叶菜、家具加工为主的产业格局。

2010年全区农作物播种面积西甜瓜2316亩、高原夏菜2700亩、特色蔬菜9000亩(次)、双垄全膜玉米2000亩,完成农业增加值0.99亿元。

此外,利用城郊优势,积极引导农民发展农家乐、运输等农村二三产业,其中皋兰山民族村的努海农家乐、大洼山的桃源山庄发展势头强劲,促进农民增收效果明显,全区农民收入形成一二三产并举的特点。

  

  3.社会事业发展迅速

  

  率先在全省实现了城乡教育统筹发展规划。

青白石地区完成教育资源整合工作,将原有的6所小学整合为2所;新建改建了青石中学、二营小学教学楼、宿舍楼,实施了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创建了4所农村远程教育项目示范校;同时,以农村实用技术为培训重点,扩大了对农民的培训规模。

  

  积极推进农村公共文化建设。

在8个试点村修建了农家书屋、农村文化体育休闲活动广场,配套了体育器材和健身路径。

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完成了南北两山314户卫星地面接收设施的安装和调试工作。

  

  加强农村医务人员培训,建立了城市卫生支援农村卫生的长效机制。

建成马家沟、红沟等9个标准化卫生所,提高了农村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将涉农社区卫生中心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落实了乡村医生劳务补助。

在全面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基础上,2008年率先在全省实行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并轨,4678名农民享受了城市医保。

在全区农村建立起“120”急救体系,率先实现医疗救助体系农村地区全覆盖。

  

  加强帮困济贫工作,率先实现城乡低保一体化,保证了应保尽保。

制定了《城关区2009年农村危旧房改造计划及实施意见》,结合年底完成318户农村危旧房改造任务,完成100户农村残疾人危房改造项目,实现残疾人家庭人人享有“住有所居”的目标。

加快建立农村保险制度,已完成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工作前期摸底测算工作。

  

  积极开展“和谐村镇”、“和谐家庭”、“三争一促”、“平安村”等创建活动和“文明家庭”、“十星级文明农户”、“好儿媳、好婆婆、好妯娌”等评选活动,农民的参与性不断提高,精神面貌不断转变,形成了多层次、多样化的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格局。

  

  大力推广农村清洁能源,结合国家“家电下乡”优惠政策,制定出台了《农村太阳能推广实施方案》,率先在全省将太阳能热水器补助标准提高到40%,2009年推广太阳能热水器300户、沼气池100户,卫生厕所100户。

  

  4.试点先行成效显著

  

  自开展新农村建设以来,青白石街道上坪、白道坪、杨家湾、大浪沟村,伏龙坪街道民族、二营、三营村,东岗街道大洼山村等8个村先后被列为新农村建设试点村。

其中上坪村为2006年省市两级试点,白道坪、民族村为2007年市级试点,杨家湾村为2008年市级试点,大浪沟、大洼山、二营、三营村为2009年市级试点,通过实施试点建设,这8个村在基础设施、村庄面貌明显大幅改善的同时,农民的精神面貌也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呈现出欣欣向荣、蓬勃发展之势,在近年来省市的考核验收中,上坪、白道坪、杨家湾等3个村先后被省市评为新农村建设先进村,城关区被评为新农村建设先进县区。

  

  

(二)存在的问题

  

  目前,全区统筹城乡发展已经有了良好的开端,初步形成城乡一体的发展态势,但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城乡一体化发展大形势的要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1.主导产业优势不明显,农民增收步伐减缓

  

  从农业发展来看,初步形成了皋兰山地区“高寒冷凉型”绿色蔬菜生产和青白石地区优质苹果、蔬菜生产格局,但农产品以直接出售为主,农产品综合商品率及加工转化率低,农业产值比重占总产值的比重逐年下降。

  

  从产业化经营水平看,全区农业标准化生产、无公害基地建设取得一定进展,产业化经营水平得到较好提升,但现有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带动作用发挥不明显,农产品的产供销一体化模式不完善,绝大部分农产品分散经营,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很大。

  

  从二三产业发展看,现有二三产业只在上坪、头营、大洼山等极少数村占主导地位,小规模企业多、布局分散、产业层次较差,发展后劲不足,对劳动力吸引不足,对环境影响不容忽视。

  

  从农民收入看,2006年到2009年,农民人均村收入净增2820元,而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净增3867元,比农民净增收入多1047元,在2006年到2008年城乡居民纯收入相差951的基础上又增加了96元。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近年来不但没有缩小,反而在继续拉大。

  

  2.基础设施建设历史欠账多,农业基础依然脆弱

  

  农村道路方面,除这几年建设的试点村实现道路全硬化或部分硬化外,其余各村村内小街巷基本上以土路和沙石路面为主,路况较差,绝大多数农村没有排水、排污、排洪设施,城乡差别很大,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亟待改善。

  

  水利设施建设方面,尽管近年来维修改造了青白石大牛圈、杨家湾上造工程等多处水系,推广了抗旱节水等工程,较好的改善了农业灌溉条件,但我区水利设施大部分建设于七八十年代,水利设施老化严重,农田灌溉条件仍然较差,改造建设任务还相当繁重。

  

  村容村貌整治方面,大力发展了以“三清”、“五化”为主要内容的环境整治,推广了太阳能、沼气池等清洁能源和卫生厕所,大大提高了农民生活质量。

但目前农村人居环境依然较差,农村环境卫生长效监管任重道远。

  

  3.社会事业发展统筹难度大,城乡一体化体制尚未形成

  

  在文体方面,大部分村体育文化设施投入严重不足,存在群众无处健身、无处活动、农民文化生活单调乏味的局面。

在教育方面,全区教育的均衡发展、农村寄宿制中小学建设、农村整体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农村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及对口协作工作还需加快。

在医疗方面,农村普遍缺乏具有较高素质的农村卫生服务队伍和基本设施齐全的农村卫生服务网络。

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尚未建立,除大浪沟、大洼山村2个村外,其余村均未参加养老保险。

  

  二、发展条件及形势

  

  

(一)发展机遇

  

  1.区位优势明显

  

  城关区是兰州市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科研院所、专业院校集中,各类人才荟萃,交通便利,信息传播渠道畅通,科技服务推广体系健全,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2.纯农业生产人口少

  

  目前全区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农民不到2万人,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足1.5%,为城市带动农村,工业反哺农业,城乡互动,共同繁荣、和谐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3.生态基础逐渐改善

  

  南北两山经过多年的绿化建设,造林共计16.8万亩,有效地改善了两山地区的环境面貌,为发展生态观光休闲旅游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基础。

  

  4.国家、省、市的区域发展战略创造机遇

  

  ——国家促进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不断实施

  

  2009年12月24日,国务院正式批准实施第一个地区性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甘肃省循环经济总体规划》,为甘肃省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进一步明确了甘肃省在全国的五大战略定位,为城关区进行政策对接及项目衔接提供了切入点,《城关区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了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及加快社会事业等方面的重点任务,为城关城乡一体化发展指明了方向。

  

  随着促进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不断深化落实,甘肃经济社会得到了快速、全面的发展,目前正在进入全面提升产业层次、加快经济社会转型、促进统筹协调发展的新阶段。

这为城关区转变增长方式、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社会和谐、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和强劲动力。

  

  ——省委“中心带动”战略的积极引导

  

  甘肃省实施“中心带动,两翼齐飞,组团发展,整体推进”的区域发展战略,全面规划建设“兰白都市经济圈”为城关区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随着“兰白都市经济圈”规划的出台和实施,兰州市的产业扩散速度将会加快,一些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将会向区位优势更为突出的周边城镇转移。

城关区作为“兰白都市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区位优势十分明显,因此可以在“兰白都市经济圈”的辐射带动下,充分发挥区域发展空间的“同城效应”,促进产业升级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

  

  ——市委“再造兰州”战略的大力驱动

  

  在市委十一届七次全委(扩大)会议上,市委提出的“再造兰州”战略,指出“跳出老城建设新区,跨越发展再造兰州”从产业支撑、基础设施建设、老城改造等角度为城关区城乡一体化描绘了准确的发展路径。

  

  ——强农惠农政策的有力支持

  

  随着中央、省、市、区对城乡一体化建设和发展现代农业的高度重视,以及各项惠农政策的有力支持,通过省、市新农村试点建设,全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农村环境整治成效明显,农业生产投入和扶持力度进一步加大。

  

  

(二)制约因素

  

  1.全市发展重心转移,城市拉动力减弱

  

  近年来随着经济结构调整、发展空间局限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加之周边县区的快速发展,同时,随着市级行政中心计划西迁和两个国家级开发区优惠政策对企业吸引力的增强,以及企业“出城入园”工作的深入推进、城区批发市场的整体外迁、国家税收体制的调整,城关发展面临的形势更加严峻,挑战更加激烈。

  

  2.认识和体制惯性的影响仍严重存在

  

  一方面,由于长期受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体制的影响,重城市、轻农村,重市民、轻农民的思想观念和倾向还难以消除,农村与城市在投入体制、保障体制、教育体制、卫生体制等政策体制上的差别还难以迅速消除;另一方面,随着形势的变化,出于对土地权益以及农村计划生育政策等方面的考虑,农民产生了新的“恋土恋乡”情结,对加速推进城乡一体化也产生了一定的制约作用。

  

  3.自然条件阻碍发展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农业生产的重心由条件好的城区转向条件差的南北两山,由于两山基础设施差,自然条件恶劣,耕地面积少、以山地为主且分布零散,难以形成规模,优势产业、特色产业以及高效农业发展缓慢,农业综合效益差。

同时,随着城市规划区和工业区的拓展,土地、水资源的供需矛盾难以缓解,大部分地区生态环境非常脆弱,在持续快速发展过程中,资源和环境因素成为城乡统筹发展的瓶颈。

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如何兼顾生态改善,是今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巨大挑战。

  

  综上所述,对城关区统筹城乡发展来说,目前,既是一个战略机遇期,也是一个转型发展期,发展和制约的力量并存,但发展大于制约,机遇多于挑战。

要紧紧抓住机遇,努力克服体制障碍,着力突破发展瓶颈,扎扎实实地推进全区城乡一体化进程。

  

  三、指导思想及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富民强区为主题,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为动力,大力推进工业化、产业化、市场化、信息化和城镇化发展进程,着力实施开放兴区、三产富区、生态立区三大举措,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努力把城关区建成更适合人居、创业、发展的生态文明区,在全省率先实现城乡一体化。

  

  

(二)基本原则

  

  1.政府主导,市场运作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坚持政府主导,在体制上、政策上、工作上充分体现统筹城乡发展要求,加快建立新型的城乡关系。

充分调动农村基层干部和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作用,将市场牵引力与政府支持力有机结合起来,多元投入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实施滚动发展。

  

  2.城乡联动,双向推进

  

  一方面大力推进城市化进程,提高城市化水平,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辐射作用;另一方面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农民知识化,实现城市和乡村之间的双向联动发展。

  

  3.以人为本,协调发展

  

  统筹城乡发展必须正视现阶段社会各阶层各群体的差异性,更多地关注和致力于解决农民的利益问题,给农民更多的关怀;大力加强农村公共事业、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建设,发展农村教育、卫生和文化事业,促进农村社会发展;牢固树立发展决不能以牺牲农民利益为代价的思想,优先解决农民的基本生活保障问题;认真落实关于农民的各项政策,逐步使城乡劳动者在就业、居住、教育、社会参与、社会保障、医疗服务和公共设施与福利等方面享有平等权利。

  

  4.因地制宜,循序渐进

  

  要充分发挥农村各自的优势和作用,科学定位农村的功能;要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逐步缩小城乡差别;要坚持循序渐进,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突出重点,分步推进。

  

  四、发展目标及思路

  

  

(一)总体目标

  

  力争“十二五”期间,通过城乡一体化建设,建立比较完善的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在全市乃至全省率先基本建立优质高效的产业体系、完善便捷的基础设施体系、靓丽宜居的生态环境系统、公平普惠的社会保障体系、均衡共享的公共服务体系、长效开放的机制创新体系,城关区率先科学发展、建成首善之区。

  

  

(二)分期目标

  

  近期目标(2010-2012):

城乡一体化规划建设体系基本健全,整体实现城乡一体化。

率先建立完善城乡统一的规划、建设、管理制度、户籍管理制度、就业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事业发展制度、土地管理制度,努力在公共服务体系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以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为目标的产业优化格局初步形成,以土地合理集约经营为标志的农业产业化逐步展开,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体制机制初具雏形。

到2012年,全区农村城市化率达到68%,人均GDP达到4000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2500元,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为1.2:

1。

  

  远期目标(2013-2015):

逐步建立健全配置合理、高效统一的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的规划、投入、建设、管理和保障、服务体制机制;形成城市经济反哺农村经济,农村经济助推城市经济新格局,支柱产业和优势产业得到明显发展壮大,二三产业对农村劳动力的吸纳能力明显增强,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合理、充分流动;城乡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协调发展,形成结构优化、布局合理、优势互补、互助共荣的城乡空间系统,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基本建立,基本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到2015年,全区农村城市化率达到75%,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4700元,城乡居民收入比稳定在1.2:

1。

具体表现为:

  

  ——城乡基础设施联网

  

  基本形成覆盖城乡的“路网”、“电网”、“水网”、“气网”、“信息网”、“生态环保网”。

构建高速公路、干线公路和通村公路配套协调的现代化综合交通网络,实现村村通等级公路、通公共交通;基本形成城乡联网供水格局;燃气管道联网率达到60%;宽带网络基本覆盖全区农村;实现城乡统一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维护、管理。

  

  ——城乡空间布局一体

  

  中心城区的功能进一步完善,农民定居点规划和村庄整治建设全面完成,形成比较合理的区域空间布局和城镇结构体系,实现区域有机联系、人口相对集聚、资源集约利用。

  

  ——城乡产业发展协调

  

  以科技进步和信息化改造、提升家具制造等加工企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取得实质性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农业产业化水平显著提高,三次产业相互融合,实现城乡联动、区域均衡发展。

  

  ——城乡公共服务共享

  

  城乡社会事业发展的差距明显缩小,基本形成城乡均衡的基础教育体系、文化服务体系和公共卫生体系。

高标准普及学前教育和9年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大众化水平和办学质量进一步提高;建立完善的城乡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和疾病预防体系;城乡老年休养、娱乐、教育、康复事业加快发展,残疾人生活得到进一步改善。

  

  ——城乡社会保障对接

  

  养老、医疗、失业等基本社会保险全面覆盖,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健全,建立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完善新型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实现农村低保“应保尽保,应补尽补”,五保户自愿集中供养率100%,基本形成项目齐全、形式多样、覆盖面广、标准接近、相互衔接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

  

  ——城乡管理体制同轨

  

  基本消除城乡户籍差别,建立城乡无差别的新型户籍管理制度、城乡统一的就业管理服务制度,城乡一体的公共财政制度,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体系,逐步实现城乡居民身份、地位和待遇公平。

  

  (三)发展思路

  

  1.继续加大城关区新农村建设的力度,使城关区农村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发生重大的快速变化,在较短的时间内走上生产发展、生态良好、生活富强的现代文明发展道路;

  

  2.全面实施“服务业带动,兴工强农”的发展战略,以现代服务业—旅游业和物流业,作为发展城关区经济的“龙头”,要通过服务业带动其它产业的发展,特别是带动城市景观优化、高效物流业和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3.将产业化带动放在重要位置,加强就业人口安置、产业结构调整与资源的合理利用;

  

  4.高度重视生态建设,以城关区生态建设作为带动两山旅游业发展、保障城市景观生态安全的关键。

  

  五、主要工作

  

  

(一)改善基础设施,畅通联动通道

  

  加快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与广大居民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的交通、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实现城乡之间的资源共享。

统一规划,统筹资金,合理布局,综合开发,配套建设,分步实施。

  

  1.建立顺畅高效的城乡交通网

  

  按照建设大交通、发展大流通的发展战略,建立和完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加快推进农村道路建设,力争到2012年实现两山路网与城市路网无缝隙、无差别对接,全面完成农村小街巷改造,推动“公交下乡”,形成两山与城区“30分钟”交通圈。

  

  加快城郊道路的提档升级,修建人行道、设置路灯、完善道路交通管理设施,以盐场路为重点,积极争取省上资金扶持、加强与项目整合力度,力争在“十二五”末实现全线彻底整修,提高设计标准,建设暗沟排水系统。

延伸滨河路,对沿黄三村(杨家湾、青石湾、碱水沟)采取人车分流,保证安全通行。

  

  2.改善城乡居民住宅条件

  

  对南北两山居住条件进行摸底调查,力争在“十二五”期间,逐步对南北两山自然环境恶劣、基础设施落后、扶贫难度大的青山、石沟、马家沟、长洼山、石门沟村、虹沟、卓家沟等村实施整体搬迁、集中安置,以“群众自筹、项目整合、政府补助”的方式筹措资金,整合民心民意,集中连片建设居民安置点。

在碱水沟、二营等有条件的农村鼓励建设集中居住区。

  

  加快旧城改造、棚户区改造和城中村改造步伐,力争在“十二五”末,全面完成三大改造任务。

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土地出让收益的10%以上安排配套资金,住房公积金增值收益在提留风险准备金和管理费用后的余额全部用于廉租住房建设,尝试推行经济适用房、新建商品房、棚户区改造与廉租住房配套建设的制度。

  

  3.加强城乡供水、供电、燃气等基础设施建设

  

  推进城乡供排水管网设施统一建设和管理,实施城乡水源地保护工程,重点解决饮水水质不达标等安全饮水问题。

“十二五”末边远地区实现中心村饮用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8%,安全饮水率达到100%。

  

  按照增强电网可靠性、提高电网灵活性的要求,加强城乡电网建设、加强输变电设施建设,完善城乡供电网络,做到电网建设适度超前,推进城乡电网统一建设和管理。

“十二五”末完成全区农村电网升级改造,

  

  积极利用清洁能源,合理规划建设燃气供应设施,在城镇逐步建立以管道天然气为主体、石油液化气为补充的燃气供应体系。

“十二五”末实现主城区和新城区使用管道燃气率达到95%,农村用气率超过60%。

  

  4.完善农村生产性及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

  

  积极争取国家大中型水利工程改造项目,筹措使用好省市维修改造资金,切实抓好水利设施改造,力争在2012年之前,彻底解决南北两山普遍存在的上水难的问题,保证农业生产用水。

加大农村人畜供水配套工程投入,“十二五”期间,完成整体搬迁村的自来水配套建设,改造皋兰山供水系统,更新泵站4座,基本消除险段工程的老化问题。

  

  加快农村标准化卫生所、文化活动阵地、便民农家店或超市、司法所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力争在公用设施上实现城乡无差别,享有平等服务。

  

  5.加强城乡信息化建设

  

  大力发展现代邮政物流,推进邮政快递建设。

重点发展通信网络、传媒等信息服务业。

建设“数字城关”,实现网络资源共享。

加快城乡广播电视综合信息网建设,推广普及数字电视。

进一步提升电信网络的综合服务能力,大力支持3G网络建设和运营,“十二五”末宽带基本覆盖率达到50%,计算机用户普及率达到20%。

  

  

(二)优化产业结构及布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