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活动教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951575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3.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综合实践活动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综合实践活动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综合实践活动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综合实践活动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综合实践活动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综合实践活动教案.docx

《综合实践活动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综合实践活动教案.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综合实践活动教案.docx

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一刷牙、漱口

一活动目标:

1、引导学生观察比较浸了醋和没有浸醋的蛋壳,了解酸会腐蚀牙齿。

2、使学生懂得饭后漱口,早晚刷牙能保护牙齿,初步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

3、通过活动,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二活动过程:

一、引出课题,激发学习兴趣。

1、放碟片《蛀牙大王》  2、提问:

动画片里的蛀牙大王为什么会有蛀牙?

二、观察讨论怎么会有蛀牙的?

1、请自照镜子,看看自己的牙齿怎么样?

2、请互相观察同伴的牙齿,看看牙宝宝上有没有洞洞。

3、讨论:

怎么会有洞洞的?

三、通过观察,了解酸会腐蚀牙齿。

1  观察浸泡在醋里的蛋壳和没浸泡在醋里的蛋壳。

2、说一说它们有什么不同?

3、讨论:

为什么浸泡在醋里的蛋壳会变黑、变软呢?

(提醒幼儿闻一闻醋的味道)教师小结:

酸能腐蚀蛋壳中的钙,所以蛋壳放在醋里会变黑变软。

5、进行小结:

我们吃过东西后,嘴巴里会有很多小的食物留下来,不马上漱口的话,时间长了,这些食物就会变的和醋一样很酸,牙齿就象刚才的蛋壳一样,会变的又黑又软,时间一长,还会出现洞洞。

四、请小朋友谈谈有蛀牙的感受:

有了蛀牙会怎么样呢?

五、讨论:

怎样保护自己的牙宝宝?

(自由想办法,边说边出示图片)

1、早晚刷牙,进食后漱口。

2、健康饮食,不食过硬、过冷、过热的食物。

睡前不吃零食,少吃糖。

3、定期检查牙齿。

六、学习正确的刷牙方法。

1给学生讲解正确的刷牙方法,并出示读读刷牙用的牙刷不宜过大,尤其年龄敎小的同学,刷牙是先在牙缸内盛好清水漱一漱口,将牙膏挤在牙刷上,刷牙一般分为两步:

A省略B省略2指出刷牙应注意的一些问题【展出相关文字】

3教师示范漱口

1、老师真高兴,今天同学们都掌握了正确的刷牙方法,老师奖励你们每人一块小饼干,别客气,现在就吃吧!

(学生吃饼干)

你们的饼干都吃下去了吗?

真的全都吃到肚子里吗?

拿出镜子,照一照,牙齿

上有什么?

我们吃的食物总会有些残渣留在牙缝里,你能想个好办法清除它吗?

(有没有更简单的方法?

2、谁会用水漱漱口呢?

你来做给大家看。

如果是自来水,我们漱漱就要吐掉。

我们下面有同学也学着他的方法来漱一漱口。

现在再照一照,有什么变化?

现在才真正把饼干吃光了!

原来,保护牙齿还有一种方法:

“漱口”。

板书:

“漱口”。

每次吃完东西都要漱漱口,那样才能保持口腔清洁。

四、总结

讨论:

讲了那么多,我们为什么要保护牙齿呢?

牙齿不仅有切断、研磨食物的功能,牙齿还能帮助我们准确发音。

为了加强人们口腔自我保健意识,我国将每年9月20日定为全国“爱牙日”。

一起读一遍(贴:

每年的9月20日是“爱牙日”)

七小结希望同学们回去努力做到早晚刷牙,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你的牙齿会越来越好,越来越白。

 

二、拉面中的数学问题

活动目的:

1、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想、实验、讨论等方式,探索拉面中的数学问题和对折的问题。

2、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明白拉面问题和对折问题的不同之处,在生活中能够准确运用。

3、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能力,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活动准备:

每个小组一根面条、一根绳子,和实践活动记录表2张,彩色纸,剪刀。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谈话引入:

朱老师有一个小外甥,名叫壮壮,他可喜欢吃牛肉面了。

有一天,他吃着吃着,突然停了下来,壮壮怎么了,原来,他想到了一个问题:

面是怎样拉成的呢?

他放下碗筷急忙来到了操作间的透明玻璃前,立即被师傅拉面的动作吸引住了。

(学生观看拉面过程)

2、谈话引入。

噢,拉面师傅原来是这样拉面的,可是,他拉了几次,拉出了多少根面呢?

壮壮很想知道,同学们,你们想知道吗?

(想)

3、揭示课题

师:

好,今天我们就一起到实践中去探索拉面中的数学问题。

(板书课题)

二、小组合作,实践探究。

(一)、小组活动一

1、出示活动要求:

(1)、观察实践活动记录表1需要记录哪些内容。

(2)、各小组合理分工,一边活动,一边做好记录。

(3)、比一比,哪组同学合作得最好,完成的最快。

在活动前还要告诉拉面的同学一个小窍门,动作要轻,要慢,这样面才不容易断。

实践活动记录表1

拉面次数

得到的根数

算式

1

2

3

4

5

……

2、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3、点评小组合作,渗透思想教育。

(感恩,不挑食)

汇报交流实验结果,老师课件出示。

4、发现规律

请同学们观察记录表1,你发现了什么规律,把你的发现在小组内说一说。

(1)、学生汇报:

每对折一次再拉长,得到的面条根数就是前一次的2倍。

(2)、引导学生把算式都改写成几个2相乘的形式,找到2的个数比次数少1的规律。

(3)、根据这个规律,那么接着往下拉,拉7次应该是几个2相乘呢?

如果拉面师傅用2根面条拉5次能得到多少根面条?

(二)、小组活动二

1、过渡:

我那小外甥也找到了拉面中的规律,骄傲神气的不得了,同学们都不愿意和他玩了,张老师为了帮助他,给他出了一道题:

有一根绳子,连续对折5次,能得到多少断绳子呢?

壮壮脱口而出:

“16根”。

同学们,他说得对吗,让我们一起来验证一下。

请各小组再次合作,一边对折绳子,一边填写记录表2,比比看,哪组先完成。

实践活动记录表2

对折次数

得到的段数

算式

1

2

3

4

5

……

2、学生活动,教师巡视。

3、汇报结果,进行交流:

对折绳子有什么规律呢?

4、分析比较:

拉面和对折绳子的规律有什么不一样呢?

5、小结:

拉面和对折绳子都是几个2相乘的积,但是拉面时第一次只拉长不对折,所以2的个数比拉面的次数少1,而对折绳子时,2的个数和对折的次数相同。

希望同学们在生活中运用时能够做出准确的选择。

三、拓展延伸

师:

在刚才的活动中,各小组分工明确,活动有序,表现得非常出色,应该得到奖励,下面请同学们自己设计出漂亮的奖励图案,怎样才能用这张纸很快的剪出8个同样大小的图案?

(对折)

1、学生设计剪纸。

用一张纸条很快的剪出8的同样大小的图案。

2、展示评比。

3、自由给认为优秀的小组赠送作品。

(说说你送花的理由)

四、总结明理

谈话:

今天咱们一起探索了拉面中的数学问题,其实生活中到处都有数学问题,只要你做个有心人,就一定会在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并能用学到的数学知识去解决更多的生活问题。

三、了解蔬菜

设计理念:

教学中抓住学生对综合实践活动课兴趣浓厚,喜欢和同伴进行活动与交流,喜欢游戏活动,喜欢在活动中展示自己的特点,引导学生亲身参与,引导学生体验发现,引导学生概括、总结,以学生的主动发展为主要目的。

学情分析: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物质越来越丰富,各种油炸食品、肯德基、麦当劳芳香四溢,吸引了许多小学生。

餐桌上的蔬菜与之相比,不及其香,不及其脆。

因此许多小朋友都有不爱吃蔬菜、偏食的习惯。

通过了解蔬菜这一探究活动,引导学生进行观察、询问、查阅资料,了解蔬菜的各种特点及其营养价值,逐步培养学生喜欢蔬菜、爱吃蔬菜的情感。

知识与技能:

认识了解生活中的蔬菜及其营养价值。

过程与方法:

教师引导,学生自己质疑,师生共同对所提出的问题进行归纳整理,学生自主探究主题。

然后,小组合作制定出解决问题的方案,依据方案,学生展开对认识蔬菜的探究活动。

对探究的结果,小组归纳整理之后,用不同的形式全班进行展示,逐步改变对蔬菜的认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

1、使学生逐步喜欢蔬菜,爱吃蔬菜。

2、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点:

认识蔬菜的营养价值

教学难点:

改变学生对蔬菜的认识(不喜欢)

教学准备:

有关蔬菜的图片资料

课程安排:

2课时

教学流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设疑激趣

导入新课

1、 猜一猜

 上课前,我们来做一个小游戏,名字叫《我说你猜》大家准备好了吗?

注意听!

1、猜谜语

引导激趣

揭示课题

①紫色树,开紫花,紫色果里装芝麻。

茄 子

②架上爬秧结绿瓜,绿瓜顶上开黄花,生着吃来鲜又脆,炒熟做菜味道佳。

黄 瓜

2、说一说

同学们,大家猜的很对,那你知道我们猜的谜语和什么有关?

  今天呀,张老师要和大家一块来了解、认识蔬菜。

2.学生说

 

  蔬 菜

 

板书课题:

蔬菜

  读课题

出活动主题

小组合作质疑

1.欣赏蔬菜图片

师问:

这些图片漂亮吗?

你们想吃吗?

1、学生欣赏蔬菜图片。

学生完成“小调查”,使学生初步了解认识蔬菜,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自己质疑,自主探究主题。

2、课堂调查

你最喜欢吃什么蔬菜?

最不喜欢什么蔬菜?

为什么?

2、学生回答问题,并简单说说理由。

3、启发思考:

关于蔬菜,同学们还有什么问题吗?

学生分小组合作交流,并在组内进行整理,将有价值的问题记录下来。

3.大胆思考,积极提问,整理归纳。

整理归纳确定主题

1、全班交流,整理归类问题,确定探究主题。

①蔬菜的种类及特点

②蔬菜的营养价值

③蔬菜的不同吃法

1、学生根据自己提出的问题,共同讨论,确定主题。

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

活动准备

确定方案

同学们,研究主题确定好了,通过什么方式来了解探究,必须要制定一个方案吧!

这该怎么确定?

发散思维,积极回答:

询问、查资料、制作卡片……

小组合作,自主探究,互相启发,体现生生互动,师生互动。

小组明确职责

1、小组确定主题后拟一个小组名称

1、拟名

2、制定活动方案

2、学生讨论,制定方案。

3、请各组明确职责

3、组内明确分工,查资料,制定活动方案,确定记录员和小组长。

4、注意问题:

①向别人询问时要有礼貌;

②查资料要保护好资料卡;

③记录时要语言简洁明确; 

课堂小结

师:

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非常愉快,关于蔬菜同学们有这么多问题,这说明同学们很善于提问题,善于思考问题,一定也善于想办法解决问题。

祝同学们在探究的过程中能够知道更多关于蔬菜的知识,希望同学们会更加喜欢蔬菜,更加爱吃蔬菜。

 

四、眼睛

课题

珍惜我们的眼睛

年级

四年

教材版本

上海科教版

设计人

闫树波

教龄

34

任教年级

五年

教材分析

本节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知道保护好眼睛的重要性从而做一个健康的少年

学生分析

教学中要特别关注哪些视力不好的学生,教育他们要改掉不良的学习生活习惯,以后要珍惜我们的眼睛

教学设计

思想

让学生发现我们生活中不正确的用眼习惯如何改掉这些不良的习惯,让学生之间互相交流,从而更加珍惜自己的眼睛。

教学目标

1、通过收集,解读资料知道视力下降的原因

2、通过讨论,知道保护视力的办法

3、通过制作小报等各种宣传方式让更多的人关注自己的眼睛。

教学重点

知道视力下降的原因

教学难点

能正确用眼珍惜自己的眼睛

教学策略与方法

1、收集资料

2、讨论交流

3、归纳总结

教学资源

视力表视频录像宣传小报等

教法设计

发现问题提问题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设计与分析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一、发现问题

1、教师让学生用一句话描述自己的眼睛,然后点评。

2、引导学生说一说眼睛都能看到哪些,从而突出眼睛的重要,可是时间长了,同学们的视力有的发生了变化

3、老师想了解你们的视力情况,谁愿意汇报。

4、听了刚才的汇报,同学们的视力都有所下降我们应该从《珍惜我们的眼睛》(板题)

二、提出问题,分析原因

1、问:

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同学们的视力下降呢?

2、引导学生说出视力下降的原因

3、播放视频了解眼睛是怎么样工作的

4、问:

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好我们的视力呢?

学生议论后归纳:

养成用眼的好习惯,调理饮食

三、解决问题加强宣传

通过广播、板报、小报等宣传用眼卫生珍惜我们的眼睛。

四、如果让你选择一种方式,现场做一下宣传,你应该怎样说,引导学生表演四、谈收获

学生活动

 

学生描述介结

 

学生交流

 

学生谈自己的视力情况

 

学生交流讨论汇报:

用眼习惯不良

 

小组讨论班内交流

 

学生现场宣传表演

设计意图

 

通过本课的设计使学生深刻地认识到:

不注意用眼卫生的害处。

从而懂得保护好眼睛的重要性,更加珍惜我们的眼睛

 

 

板书设计

珍惜我们的眼睛

造成近视的主要原因:

用眼习惯不良

遗传因素

缺乏锻炼和营养

保护眼睛的方法:

养成用眼的好习惯

调理日常饮食

课后反思

本节课通过学生交流、讨论,汇报,找出了眼睛近视的主要原因及保护好视力的方法,学生都能深刻地认识到珍惜我们的眼睛的重要性。

我想通过本课的教学,学生们都有了主动保护自己视力的意识,效果非常好。

五、爱心天使在行动

一、教学目标:

1、让每个学生都知道21世纪少年儿童应有的优良品格是认识自己,善待他人,加强合作,学会分享。

2、了解并掌握与他人友好相处的方法,做到公正、互助、诚信、利他。

二、教学准备:

事先做好调查记录,了解残疾小伙伴的情况。

三、教学过程:

1、导入:

我们的生活多么幸福,我们的学习多么快乐。

可是你知道吗?

在我们身边还有一些残疾小伙伴,他们生活在或无声或无色或无言的世界里,无法和我们一起享受欢乐,体验幸福。

但他们努力着,拼搏着,创造着引人注目的成绩。

2、课前布置大家成立“特别小分队”走访了社会福利院或困难家庭,了解残疾人的情况,做好调查记录。

交流调查的结果。

3、你知道残疾小伙伴是怎样学习、生活的吗?

把你想到的情况写下来。

小组交流。

4、试一试:

残疾小伙伴在生活中会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呢?

请你用塞耳、蒙眼、绑手、捆足等方式来体验。

大家交流体验到的感受。

5、想一想:

残疾小伙伴需要帮助,需要关爱。

通过体验,你知道他们需要哪些方面的帮助?

你能为残疾小伙伴做些什么呢?

6、写一份倡议书,让更多的小伙伴加入到爱心天使的行动中来。

7、了解周婷婷的成长故事。

听了她的故事,讲讲心里话。

8、为身边有困难的人或残疾人,献上祝福的话。

9、成立爱心基金会,自发捐款捐物,为身边有困难的人送温暖。

六、无土栽培

一、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这一手段,通过上网浏览初步掌握无土栽培技术的概念,认识其优点,了解无土栽培的各种的方法。

2、指导学生进行无土栽培大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3、通过引导学生认识无土栽培的优点,使学生了解无土栽培可以获得      无公害的“绿色食品”,它将是生态农业的发展方向,并激发学生从小就要有创新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认识无土栽培的优点,解无土栽培可以获得无公害的“绿色食品”,它将是生态农业的发展方向。

三、教学准备:

课前,教师进行上网搜集资料,制作一个无土栽培学习网;为学生进行一次上网辅导;为学生进行无土栽培大蒜实践做好准备。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谈话:

同学们你们知道地球上的植物大多都生长在哪里吗?

大家请看……(给学生看录像)

同学们说得很对。

地球上绝大多数植物都生长土壤里,地球因为这些植物更加充满生机。

但随着环境的变化,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在不断探索新的植物种植方式,下面我带大家到苏州西山现代农业示范园去瞧瞧吧!

看了这段录像你有什么发现?

你还见过其他离开土壤也能生长的植物吗?

(鼓励学生交流)

2、小结揭题:

小朋友说得真好。

这些植物离开了土壤也能生长,我们把植物的这种种植方式叫做无土栽培。

(二)运用网络,探究知识

1、质疑提问

以前你们研究过植物的无土栽培技术吗?

今天想不想研究?

能提出一些研究的问题吗?

(鼓励学生提问)

小朋友问得真好!

你们的每一个问题都很有价值,老师发现你们最关心的是以下几个问题。

1没有土壤为什么植物也能生长?

2谁发明了无土栽培?

3无土栽培有什么优点?

4无土栽培的方法有哪些,怎样进行无土栽培?

2、分组研究

(1)提问:

要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你有什么哪些办法?

(2)谈话:

办法真多,这节课我们就先用上网查找的方法来研究这些问题好吗?

为了提高我们的学习效率,下面我们采用分组合作的方法进行研究。

现在我们一共有12组,每组可以自由选择一个问题研究,研究时可以随时交流,可以三个小朋友在一台电脑上一起研究。

下面先请各小组选择研究的问题。

交流。

3、交流汇报

(1)谈话:

时间到了,小朋友先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小组内相互交流交流。

下面我们集体交流,哪一组小朋友先来?

(2)学生交流。

多表扬学生,多给予小博士称号

无土栽培栽培技术最早使用是300多年前英国科学家伍德华德。

将植物生长所需要的物质配制成营养液,再配上其他东西,来代替土壤栽培,这就是无土栽培。

l      无土栽培的优点是不受地方限制,产量高、品质好,能反季节生产,减少病害,因此无土栽培能获得无污染无公害的“绿色食品”,是未来农业发展的方向。

l      方法:

立体栽培、水培、袋培、砂石培、木屑培等

(三)指导实践

1、讲述:

通过上网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对研究无土栽培还有什么打算或?

2、指导学生做木屑栽培大蒜的实验。

同学们想自己也来动手做一做无土栽培的实验,可以。

在我们的主页上就有怎样进行无土栽培指导方法。

下面我们但三人一组,借助网络信息,合作完成一个无土栽培种植大蒜的实验,先完成的举一举手,然后交流一下为什么自己完成的那么快?

还可以去指导其他组完成任务。

老师特别要提醒大家的是实验材料中有一杯水,小心不要打翻。

开始

3、反馈情况。

在用无土栽培栽培技术合作种大蒜过程中,谁最先完成任务,为什么你们能完成的那么快?

谈谈种植的体会?

对这个已经种好的你有什么打算?

(四)总结延伸

1、谈话:

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对自己提出的问题,通过自己的研究已经成功解答问题,小朋友从问题小博士变为知识小博士、能力小博士,你们高兴吗?

还有问题了吗?

2、延伸:

(有问题很好,就带着这些问题到课后去研究,好吗?

)你们没有问题老师有个问题,:

l      作为一个苏州的小公民、小博士,你们认为无土栽培技术在我们苏州地区有推广的价值吗?

(请大家为农民叔叔阿姨出点点子)

3、结束语:

小朋友,讲得真好,老师相信未来的苏州在你们这群小博士的建设下一定会更加富强。

七、生活中的一次性物品

       

教学目的和要求:

1、了解一次性物品对保护环境的影响。

2、联系实际,提高实践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搜集和整理资料;学习处理调查数据。

4、提高创造性思维能力和综合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提高实践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课时:

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讲述: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人们被眼前出现的一幕幕情景所震惊:

公路沿线两旁满地被丢弃的盒盒袋袋、瓶瓶罐罐,一眼望不到边际;隆冬季节,光秃的树枝上挂满白色的塑料袋和塑料薄膜,被狂风吹得飘飘扬扬,哗哗作响,如同招魂的白幡,而在车站,码头或是闹市街头,扔在地上的一次性塑料饭盒令人触目惊心。

春季的郊外在才发有新绿的庄稼地里,星罗棋布地撒满了白色地膜和废弃塑料袋,使踏青的人们多了一份无奈而少去了春日踏青的情趣。

所有这一幕幕的情景预示着“白色污染”已悄然来临,同时也唤起人们对“白色污染”的防治意识。

二、学习新课:

1、动员准备阶段

(1)、看报道,初步感知什么是“白色污染”及其危害

     在确定课题之后,一些学生对主题的实践研究已经有了一定的构想,然而要想让学生在活动的整个过程中围绕关键问题有效地展开研究,还必须让他们对自己所研究课题的范畴有一定的认识。

于是,我让孩子看了一则报道:

    “白色污染”对人类的伤害究竟有多大?

所谓“白色污染”,是人们对塑料垃圾引起环境污染的一种形象称谓。

它是指用聚苯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等高分子化合物制成的各类生活塑料制品被使用后所弃置的固体废物。

由于随意乱丢乱扔,并且难于降解处理,对城市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据报道,非降解塑料制品在生产、使用、回收等环节都存在严重问题,首先,一些发泡性塑料制品在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发泡剂,破坏大气臭氧层,有的还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有些人用这种塑料制品盛装食物,有的商家甚至把做好的热饭倒入塑料袋让消费者带走食用,而当温度达到65℃以上时,塑料袋中的有害物质就会渗入食品中,对人的肝脏、肾脏、中枢神经等造成损害。

如果在使用后随意丢弃,还会造成严重环境污染,入土掩埋很难降解,有的甚至在土壤中会存在100年以上,对土壤和地下水造成持久性的污染。

2、收置收集资料:

搜集的资料内容:

(1)什么是“白色污染”?

(2)搜集、查找关于“白色污染”危害的资料;

(3)查找有关治理“白色污染”的方法;

提出要求:

同学们在资料收集的过程中要通过自己的整理有效的把内容呈现出来,以供大家查阅。

3、时间安排:

课余时间和周六、周日。

4、教给获取资料的方法。

合理分工,搜集资料;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分别到图书馆、书店、访问调查以及上网查找、搜集资料。

                        

                       第二课时(自主研究阶段)

教学重点和难点:

搜集和整理资料;学习处理调查数据。

 一、组织交流研究。

      先让孩子们再一次对自己的资料进行整理,再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个问题分列站好,即自由分组。

在新的小组中,孩子们即享用了别人的资料,也把自己收集到与研究问题无关的资料提供给了别人,

二、小组组织学习。

     因为资料得到了新的重组,各组便推选出组长组织学习,并填写了小组进一步的研究计划:

(说明:

此计划表不仅让同学们的学习研究有组织、有计划的开展下去,更指明了研究结果的展示需要提前筹划和准备,即“汇报方式”的讨论与实施。

另外,各小组每几人负责一项任务,表中“态度与效果”即是在小组成员任务完成以后,本组同学给予的一个过程性评价。

三、汇报评价

1、启发:

在这次“白色污染”的调查活动中,同学们都非常认真紧张地准备着,下面就请各小组将自己的收获说出来与大家分享。

 2、同学汇报材料,师生评议。

(同学的汇报形式多样,有展示图片、照片的,有文字、数据资料的,也有自己的体会感受的……)

3、小结、表扬好的方面,指出需改进的地方。

 

                       第三课时(解决问题阶段)

 教学重点和难点:

提高实践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提问及讨论:

1、什么是白色污染?

  

    随着科学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塑料制品的用量与日俱增。

塑料制品的在大量使用,大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质量,方便了居民的日常生活,在快节奏的时代提高了工作效率。

但是,这些塑料制品尤其上大量的废旧地膜,包装用塑料袋和一次性塑料餐具,在使用后被抛弃在环境中,给景观和生态带来了很大破坏。

由于废塑料制品大多是白色,废塑料对环境的污染称为“白色污染”。

 2、“白色污染”的危害?

     “白色污染”做为环境污染的一个组成部分。

由于其本身的性质和特殊的来源,对环境主要有两种危害,一种是视觉污染;另一种是潜在危害。

     视觉污染是指散落在环境中的废塑料制品对市容、景观的破坏,在大城市、旅游区、水体中、铁道旁散落的废塑料给人们的视觉带来不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