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文档江苏省常熟市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卷doc.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950715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772.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文档江苏省常熟市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卷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精编文档江苏省常熟市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卷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精编文档江苏省常熟市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卷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精编文档江苏省常熟市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卷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精编文档江苏省常熟市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卷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编文档江苏省常熟市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卷doc.docx

《精编文档江苏省常熟市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卷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文档江苏省常熟市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卷doc.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精编文档江苏省常熟市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卷doc.docx

精编文档江苏省常熟市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卷doc

江苏省常熟市2018-2019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19题,满分13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考试号、考场号、座位号、准考证号等信息用0.5毫米黑色姜水签字笔分别填写在两张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并用2B铅笔填

涂作文答题卷准考证号下方的涂点;

3.考生答题必须答在答题纸上,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无效。

第一部分(30分)

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

(6分)

古运河依(bàng)着古城墙流向远方。

滚滚的河水梢带着吴侬软语,捎带着古城墙生机(àng)然的绿从容地向前流去。

我喜欢在古城墙上慢步。

随意走在小径上,看乳白色的晨雾渐渐褪去,消失在江南早春明丽的天空下,听鸟儿“喳喳”叫着从树上乍然飞起,盘旋一圈,又落在另一探树上。

被长夜过滤后的空气丝丝缕缕(qìn)人肺腑,轻柔的晨风从运河那边赶来,拂上眼角眉梢,凉丝丝的。

这是一个静密的世界,是一个任你感觉某种苏醒、产生某种灵感与(xiá)想的充满诗情画意的世界。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①依(bàng)②生机(àng)然③(qìn)人肺腑④(xiá)想

(2)找出上文中的两个错别字,填入下表中并改正。

错别字

正确字

2.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在括号内的横线上填写相应的作家、篇名。

(10分)

①,洪波涌起。

,(曹操《观沧海》)

②,风正一帆悬。

(王湾《次北固山下》)

③不知何处吹芦管,。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④峨眉山月半轮秋,。

(李白《峨眉山月歌》)

⑤,我言秋日胜春朝。

(刘禹锡《秋词(其一)》)

⑥,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

⑦河流大野犹嫌束,。

(《潼关》)

⑧子日:

“贤哉,回也!

,,在陋巷,人不堪其优,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

”(《论语·雍也》)

3.下面是某市对三类人员使用微信情况的两份调查统计表。

请你对表中提供的倩息进行比较分析,写出在校大学生使用微信情况的结论,至少两条。

(4分)

表一:

使用微信的时间

人员

在校大学生

上班族

退休人员

每周使用微信时间

13.5小时

7小时

5.5小时

表二:

使用微信的主要目的

主要目的排名

在校大学生

上班族

退休人员

1

聊天

刷朋友圈

阅读

2

刷朋友圈

阅读

聊天

3

抢红包

聊天

刷朋友圈

4

阅读

抢红包

抢红包

4.名著阅读。

(10分)

(1)下列关于《西游记》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孙悟空忍受不了五庄观中清风、明月二位仙童的毁骂,一气之下,径到人参园里,将树推倒,人参果也遇土而入。

观主镇元大仙以袖笼擒师徒三人,后来孙悟空请得观音菩萨用净瓶中的甘露才让人参树起死回生。

B.唐僧师徒三人途经流沙河,遇到一河怪,猪八戒与之在水面上大战三次,不能取胜。

后来孙悟空到观音菩萨处请来金叉行者,金叉行者捧定葫芦,在流沙河水面上厉声高叫,

才把河怪唤出水面,并使之归属取经队伍。

C.凤仙郡之所以连年干早,是因为三年前玉帝出门视察,刚好碰上郡侯与他的儿子斗言,

一怒之下,推倒供桌,把斋天的素供喂了野狗,冒犯了玉帝。

玉帝降罪凤仙郡,立有米山、面山、黄金大锁,直等到此三事倒断,才能下雨救灾。

D.玉兔精原是广寒宫捣药的玉兔,为报私仇下界,在毛颖山中兴妖作怪。

她摄去女儿国公主,扮成假公主。

知道唐僧要路经女儿国,想招其为丈夫,采取元阳,以得道成仙。

孙悟空识破妖精,纵金箍棒打得妖怪化作清风,遁入山中。

最终太阴星君和嫦娥仙子赶到,把妖怪带回天宫。

(2)唐僧师徒一行取经途中,经过了许多国家,请结合表格中提供的内容概括,对应写出

国名。

(4分)

国家名称

内容概括

A

国王患病求医,众官请悟空上朝给国王治病。

国王被悟空医好后,说出病根是因三年前端午麒麟山妖精赛太岁掠走金圣娘娘。

悟空使计骗得妖怪金铃,溜出洞外挑战,引出那怪,用铃摇出烟、沙、火,使那怪走投无路。

B

国中有座金光寺,寺里宝塔上有颗宝珠。

因宝珠失窃,国王惩罚金光寺的和尚们。

悟空得知宝珠为龙王附马九头虫所盗,受国王之托前去擒妖取宝。

最终孙悟空在二郎神与梅山六圣的帮助下,斗败那妖九头巨鸟,骗得塔宝。

C

狮怪、象怪和鹏怪为吃唐僧肉,共同对付悟空。

悟空被鹏怪装入宝瓶,八戒被狮怪咬住,沙僧被象卷住。

悟空脱身,拜请如来,如来令文殊、普贤菩萨收伏自己坐骑青狮和白象,如来使鹏怪落在自己头上,现了原身。

D

唐僧误闯波月洞,黄袍怪夫人原是多年前被掳的公主,她放走唐僧给父王送信。

国王恳请八戒沙僧降妖。

沙僧被擒,八戒逃回,黄袍怪将唐僧变做老虎囚禁笼中。

最终悟空请来星神收回下界奎星,救出公主,恢复唐僧原身。

ABCD

(3)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

(3分)

却说那鹿力大仙在绣墩上坐看多时,他两个在高台上,不分胜负,这遗士就助他师兄一功:

将脑后短发,拔了一根,捻着一团,弹将上去,径至唐僧头上,变作一个大臭虫,咬住长老。

那长老先前觉痒,然后觉疼。

原来坐禅的不许动手,动手算榆,一时间疼痛难禁,他缩着头,就着衣襟擦痒。

八戒道:

“不好了!

师父羊儿风发了。

”沙僧道:

“不是,是头风发了。

上述文段内容是发生在取经途中的哪个国家?

描写的是唐僧与鹿力大仙哪一种斗法的场面?

最终唐僧是怎么取胜的?

第二部分阅读理解(40分)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5-6题。

(6分)

闲居初夏午睡起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宋杨万里唐李白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①与窗纱。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日长睡起无情忍,闲看儿童捉柳花②。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注】①分绿:

绿色映照在纱窗上;②柳花:

即柳絮。

5.两首诗作者抒发的感情一样吗?

请结合诗句内容,加以分析说明。

(3分)

6.与“我寄愁心与明月”一句的写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B.回首天涯,一抹斜阳,数点寒鸦。

(张可久《蟾宫曲九日》)

C.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D.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杜甫(水槛遣心》)

阅读诸葛亮的《诫子书》一文,完成7-8题。

(6分)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到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7.选出下列各组加点字的意思不回的一项()(3分)。

A.君子之行B.非学无以广才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狼》)学而时习之(《论语学而》)

C.年与时驰D.将复何及

元方时年七岁(《陈太丘与友期行》)复投之,前狼止而后狼又至(《狼》)

8.本文在论述“志”、“学”关系的时候多次运用了对比论证的手法,请结合相关语句分析说明。

(3分)

阅读下面一篇文言文,完成9-11题。

(8分)

许金不酬

明刘基

济阴之贾人①,渡河而亡其舟,栖于浮苴②之上号焉。

渔者以舟往救之。

未至,贾人急号曰:

“我济上之巨室也,能救我,予尔百金!

”渔者载而升诸③陆,则予十金。

渔者曰:

“向许百金,

而今予十金,无乃不可乎!

”④贾人勃然作色曰:

“若渔者也,一日之获几何?

而骤得十金,犹为不足乎?

”渔者黯然而退。

他日,贾人浮吕梁而下,舟薄⑤于石又覆,而渔者在焉。

人曰:

“盍救诸③?

”渔者曰:

“是许金而不酬者也!

”舣⑥而观之,遂没。

【注】:

①贾人:

商人。

②苴:

枯草。

③诸:

相当于“之于”或“之乎”。

④无乃不可乎:

恐怕不行吧。

⑤薄:

撞。

⑥舣:

叮,使船靠近。

9.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字。

(2分)

①渡河而亡其舟()②予尔百金()

③向许百金()④遂没()

10.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

①若渔者也,一日之获几何?

②是许金而不酬者也!

11.从这个故事中的商人身上,我们吸取了一个什么教训?

(2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2-14题。

(7分)

阅历与读书

①在读书的过程中,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

同一本书,在不同的人生阶段阅读,往往会有不同的理解和感受。

正如清代文学家张潮在《幽梦影》一书中写道:

“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知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

皆以阅历之深浅为所得之深浅耳。

”可见阅历对读书至关重要。

②阅历之所以会对读书所得产生深浅有别的影响,原因在于阅读并非是对作品的简单再现,而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再创造过程,人生的经历与生活的经验都会参与进来。

少年时阅历不够丰富,洞察力、理解力有所欠缺,所以在读书时往往容易只看其中一点或几点,对书中蕴含的丰富意义难以全面把握。

随着年龄的增长,眼界学识、经验阅历以及分析问题、理解问题的能力都有大幅度提升,往拄能够从更高的层次、更宽的视角观察问题,能够看得更加全面透彻。

著名学者林语堂在谈读书体验时说:

“我此时重读的论文,比幼时所读全然不同,幼时虽觉其文章有趣,没有真正魂灵的接触,未深知其文之佳境所在。

”可见,生活阅历越丰富,越有助于人们对作品的全面理解和深刻把握。

③那么,该如何丰富阅历呢?

一般来说,一个人的阅历是不是丰富,往往与其生活经历密切相关。

然而经历不等于阅历。

经历只是一种经过,形成的是对事物表象的感性的认知;而阅历则是在表象的基础上对经历进行思考、领悟、概括、提炼,是感性与理性的有机统一。

只有勤于反思,才能从经历中领悟到人生的真谛,才能让经历升华成为阅历。

但对于人生经历并不丰富的年轻人来说,要丰富自己的阅历,最有效便捷的方法是读书。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籍是人成长的良师益友。

读书,与智者对话,向圣人讨教,从他人的经历中取得经验教训,从前人的论迷中获得启迪,赢得智慧,增长阅历。

行万里路,读万卷书,人不能任意拉长生命的长度,但可以在不断经历与不断读书中拓宽生命的宽度。

④阅历助益读书,读书增长阅历,但这并不意味著二者可以互相代替。

不少人在年轻的时候,迫于升学就业的压力,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到中年后,自认为有几十年的阅历,早已洞察世事,不需要再到书中寻求人生真谛,阅读的动力大大减退。

这都是不对的。

读书和阅历都是获取知识的重要源泉,在“有字之书”中透彻理解书中寓意,在“无字之书”中深入领悟生活哲理,二者不可偏废。

无论为官经商,还是读书治学,只重读书不重阅历,极易造成主观臆断,会因脱离实际而寸步难行;只重阅历不重读书,则会导致经验主义,会因缺乏理论指引而流于平庸世俗。

只有二者紧密结合,既博览群书,又勇于实践,以读书拓展阅历,以阅历深化读书,才能做到阅历和读书相长,在二者的相辅相成中更好地学习和工作。

(有删改)

12.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作者是如何看待阅历与读书这二者的关系的。

(2分)

13.文中有两处地方引用了名家名言,请选择其中一处,分析说明其表达效果。

(3分)

14.结合上下文,请说说下面句中加点词所指代的内容。

(2分)

读书和阅历都是获取知识的重要源泉,在“有字之书”中透彻理解书中窝意,在“无字之书”中深入领悟生活哲理,二者不可偏废。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8题。

(13分)

槭树下的家

席慕容

①我先是被乌的鸣声吵醒的。

②是个夏日的清晨,大概有几十只小鸟在我窗外的槭树上集合了,除了麻雀的吱喳声之外,还有那种小绿鸟的嘤嘤声。

我认得那种声音,年年都会有一两对小绿鸟来我的树上筑巢,在那一段时间里。

我每天都能听到它们那种特别细又特别娇的鸣声,听了就让我想微笑、想再听。

③屋子里面还留有昨夜的阴暗和幽凉。

窗帘很厚,光线不容易透进来。

可是,我知道,窗户外面一定有很好的太阳。

因为,从鸟的鸣声里,可以听得出它们的雀跃和欢喜。

④而且,孩子们也开始唱歌了,就在我的窗下。

仔细分辨,唱歌的人有的是坐在矮墙上,有的是爬在树上。

他们一面唱一面嘻笑,那种只有孩子们才能发出的细嫩的歌声,还有不时因为一种极单纯的快乐才能引起的咕咭格格的笑声,让睡在床上的我听了也不禁微笑起来。

⑤原来,早起的孩子和早起的小鸟一样,是快乐得非要唱起歌来才行的啊!

⑥在这些声音里,我也听出了我孩子的声音,对一个母亲来说,自己孩子的声音总是特别突出、特别悦耳的。

一早起来不知道有些什么事情让他们觉得那么好笑的,那样清脆和固润的笑声,真有点像荷叶上的落珠,风吹过来时就滑来滑去,圈滚滚的、晶亮亮的,一直不肯安静下来。

⑦然后,忽然间传来一声低沉的喝止:

“小声一点,你妈妈还在睡觉。

⑧那是一种低沉而宽厚的男中音,是比我起得早的丈夫出去干涉了。

其实,这个时候我已经完全醒了,可是我愿意假装安静地躺在床上,享受着他给我的关怀。

⑨在阴暗和幽凉的室内,在我们干净而舒爽的大床上,我一个人伸展着四肢,静静地微笑着。

把脸贴近他的枕头,呼吸着我最熟悉的气息,枕头套的布料细而光滑,触到我的脸颊上有一种很舒服的凉意。

这是我的家,我的亲人,我热烈地爱着的生命和生活。

我虽然知道在这世间没有持久不变的事物,虽然明白时光正在一分一秒地逐渐流失,可是,能够在这一刻,能够在这个夏天的早上清楚地感觉到自己的幸福,一种几乎可以听到、看到和触摸到的幸福,我恐怕是真要感谢窗外那十几棵的槭树了。

⑩房子刚盖好的时候就种下的这些槭树,长得可真是快,七八年前只有手臂样粗细的幼

树,现在却个个都是庞然巨物了,跟着四季的变化,把我们这栋原来非常普通的平房也带得漂亮起来。

它们实在很漂亮也很尽责,春天时长出好多软软的叶子,绿得逼人,一簇簇的小花开得满树,在月亮底下每一小朵,每一小簇好像都会发亮。

夏天时给我们整片的浓荫,风吹过来,说要多凉就有多凉。

秋来时可以变得很黄很红,几乎所有路过的人都会忍不住摘下一两片。

到冬天的时候,满树的叶子都落了,屋子里就会变得出奇的明亮,而那些小绿鸟留下的窝巢就会很醒目地在枝桠之间出现了。

孩子们爬上树去拿了下来,当作宝贝一样地献给我,小小的鸟窝编织得又圆又温暖,拿在手上虽然没有一点重量,却能给人一份很扎实的快乐。

⑪对我来说,我的这一个槭树下的家,和它的小小窝巢也没有什么不一样啊!

⑫这个槭树下的家,就该是我多年来所渴望着的那一个了吧。

不过是一栋普普通通的平房,不过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家庭,不过种了一些常见的花草树木。

春去秋来,岁月不断地重复着同样的变化,而在这些极有规律的变化之中,树越长越高,我的孩子越长越大,我才发现,原来平凡的人生里竟然有着极丰盈的美,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我的心中因而常常充满了感动与感谢。

(有删改)

15.在夏日的清晨,我除了听到特别细又特别娇的鸟鸣声以外,还听到了哪两种声音?

这两种声音各有什么特点?

请概括说明。

(4分)

16.第⑨段中作者提到“能够在这个夏天的早上清楚地感觉到自己的幸福”,结合全文内

容,请你概述作者感觉到了哪些幸福的味道。

(2分)

17.本文标题为“槭树下的家”,读了整篇文章,请你说说“槭树”和“家”两者之间的

联系。

(3分)

18.请结合下面《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一段文字,试比较分析与文中画线句内容在写景方面的异同。

(4分)

不必说碧绿的菜吐,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

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

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

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

第三部分作文(60分)

19.作文。

(60分)

请以“动情一刻”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和人名;③字数不少于

600字;④卷面整洁,书写工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