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蜀中学学年度初二语文上册月考试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949940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9.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下蜀中学学年度初二语文上册月考试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下蜀中学学年度初二语文上册月考试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下蜀中学学年度初二语文上册月考试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下蜀中学学年度初二语文上册月考试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下蜀中学学年度初二语文上册月考试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下蜀中学学年度初二语文上册月考试题及答案.docx

《下蜀中学学年度初二语文上册月考试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下蜀中学学年度初二语文上册月考试题及答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下蜀中学学年度初二语文上册月考试题及答案.docx

下蜀中学学年度初二语文上册月考试题及答案

下蜀中学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初二月考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本次考试时间为120分钟,卷面总分为120分。

考试形式为闭卷。

2.本试卷中所有试题必须作答在答题卡上规定的位置,否则不给分。

3.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学号规范清晰地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上。

一、语文积累与运用(29分)

1、名句默写(10分)

五岭逶迤腾细浪,。

,归雁洛阳边。

商女不知亡国恨,。

僵卧孤村不自哀,。

工欲善其事,

,死而后已。

爱国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情感。

请写出你所积累的表达爱国情怀的诗句两句。

(要求本学期新学的填写一句,另外积累的填写一句)

“,。

“,。

2.下面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2分)

A.广西的苛捐杂税对瑶民特别重,广西军阀特别欺悔瑶民。

B.周副主席那干裂的嘴唇闭住了,浓密的胡须不停地抖动着,一双浓眉渐渐绉紧了。

C.画眉在树林边宛转地唱歌;锯木厂后边草地上,普鲁士兵正在操炼。

D.汽车拐进草坪,离车库还有三四米,车库门就像认识主人似的自动掀启。

3.下面一段文字是从某同学的作文中摘录的,其中有三处语病,一处应删去。

应删去的一句是()(3分)

我有一个幸福的家庭。

A全家一共有五口人:

奶奶、爸爸、妈妈和弟弟。

B我和弟弟上的学校里我们家很近。

一次爸爸出差回来了。

老远就看到他提着的那个大包鼓鼓的,准又是什么好吃的。

C弟弟和我都抢着跑过去要帮爸爸拎包,爸爸满脸笑容地说:

“你们猜猜我带回什么东西了?

”D不等我们猜着,他就用手将包打开了,原来是“十三香”手抓龙虾。

4.解释加点的词句在句子中的意思。

(8分)

拥抱之后,她就殷切地问我:

“带来了吗?

”我赶快从手提包里掏出那几颗枣核。

(《枣核》)

向上看,火把在头顶上一点点排到天空:

向下看,简直是绝壁,火把照着人的脸,就在脚底下。

(《老山界》)

“好,同志们有救了!

”他狂喜地喊道。

跑是没有力气了。

他索性把枪往怀里一抱,就地横倒身躯,沿着山坡滚下山去。

(《草》)

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

“法兰西万岁!

”(《最后一课》)

5、仿照下面示例,写一个句子。

(3分)

示例:

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像春蚕在咀嚼桑叶,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

6、“红色旅游”是指以革命纪念地、纪念物及其所承载的革命精神为吸引物,组织接待旅游者进行参观游览,实现学习革命历史知识,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和振奋精神、放松身心、增加阅历的旅游活动。

国庆期间,初二(5)班组织到后羿公园里的华东纪念馆参观学习,结束时大家想交流一下今天的学习心得,假如你是主持人,你将怎样致开场白?

(3分)

二、综合阅读(41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题(4分)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7、首联作者回想了哪些经历?

(2分)

8、诗文中“惶恐”“零丁”有哪些含义?

(2分)

(二)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9—12题。

(14分)

【甲】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

酒酣,吏二人缚一人诣王。

王曰:

“缚者曷为者也?

”对曰:

“齐人也,坐盗。

”王视晏子曰:

“齐人固善盗乎?

”晏子避席对曰:

“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所以然者何?

水土异也。

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晏子春秋》)

【乙】景公游于寿宫,睹长年负薪者,而有饥色。

公悲①之,喟然叹曰:

“令吏养之!

”晏子曰:

“臣闻之,乐贤而哀不肖,守国之本也。

君爱老而恩无所不逮②治国之本也。

”公笑,有喜色。

晏子曰:

“圣王见贤以乐贤,见不肖以哀不肖。

今请求老弱之不养,鳏寡②之无室者,论而共秩焉

”公曰:

“诺。

”于是老弱有养,鳏寡有室。

(《晏子春秋》)

注释:

①悲:

同情②逮:

到。

鳏寡:

老而无偶的男女。

论而共秩焉:

评定之后共同安置他们。

9.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

(2分)

齐人也,坐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景公游于寿宫喟然叹曰

10.用斜线“/”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只限两处。

(2分)

君爱老而恩无所不逮治国之本也

11.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6分)

(1)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2)臣闻之,乐贤而哀不肖,守国之本也。

12.根据甲乙两文,你认为晏子是一个怎样的人?

(4分)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3-16题(11分)

奇妙的植物本领

①牵牛花、金银花等攀援植物有一套非凡的本领,这就是能够依附支架,利用茎尖的“运动”不断向上爬攀。

就拿牵牛花来说,它茎的顶端10~15厘米一段,由于各个方向的表面生长速度不一致,能在空中不断改变自己的位置,而且始终以一定的方向旋转着,并以此为半径,在一圆周内遇到依附物后,就会把依附物缠绕起来,以此攀向高处去争取阳光和雨露。

②有趣的是,大多数植物的“转头运动”是有一定方向的,如金银花、菟丝花、鸡血藤等始终向右旋转,牵牛花、扁豆、马兜铃、山药等则向左旋转缠绕向上,而何首乌却是“随心所欲”地转头,有时左旋,有时右旋。

③那么,这些缠绕茎植物为什么会有固定的缠绕方向呢?

④科学家最新研究表明,植物旋转缠绕的方向特性是它们各自的祖先遗传下来的本能。

远在亿万年以前,有两种攀援植物的始祖,一种生长在南半球,一种生长在北半球。

为了获得更多的阳光和空间,使其生长发育得更好,它们茎的顶端就紧紧随时朝向东升西落的太阳。

这样,生长在南半球植物的茎就向右旋转,生长在北半球植物的茎则向左旋转。

经过漫长的适应、进化过程,它们便逐步形成了各自旋转缠绕的固定的方向。

以后,它们虽被移植到不同的地理位置,但其旋转方向的特性被遗传下来而固定不变。

而起源于赤道附近的攀援植物,由于太阳当空,它们就不需要随太阳转动,因而其缠绕方向没有固定,可随意旋转缠绕。

⑤分清植物的左旋、右旋在实践中具有重要意义。

若错把左旋植物以右旋方式缠绕在支架上,则很快就会自行脱落;若缠绕的方向与其习性相同,则会缠得更繁,顺利向上攀援,生长发育良好。

13.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

文章主要说明的是它们的什么特征?

(3分)

14.怎样理解第②段中“大多数植物的‘转头运动’是有一定方向的”?

“大多数”一词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

(2分)

15.本文使用的说明方法有哪几种?

试找出两句并结合相应的语句分析其作用。

(4分)

16.本文所采用的说明顺序是。

(2分)

(四)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7-16题(12分)。

男孩别哭

门前有溪,稍远有河,被山岭围着,村只得算山村。

山村的孩子一天的时间多是在山里度过,而雨,说下就下,它才不管你回没回家。

这样,很多时候我们必须遭遇睛出雨归的劫数。

灿烂出门,颓丧回家,这是谁也不愿经历的。

很多事情,甚至包括人生的命运,都得是这种结局。

有什么办法呢?

雨总是起于黄昏,当我们担着柴禾走在蜿蜒山道上的时候,潇潇暮雨要么从后面赶上来,要么在前面截住你,想避都避不开。

这时,心情就会像四合的暮色,突然黯淡下来。

怎么不黯淡呢?

肩上的担子这么重,家还这么远,路又这么崎岖。

雨加重了肩上的担子,又阻碍了归路的脚步,透过雨幕,家就显得更加遥远难及。

而雨,又不是平时活泼妙巧的那种,而是阴阴的,凄凄的,带点巫性,又带点魅气。

印象最深的是十岁那年秋天,我独自一人担着柴禾走在黄昏的山路上,山雨沙沙地从身后而来,像一张阴暗之网,一下子就将我罩进去了,那颗本来就因孤寂而伤感的心,便进而变得绝望。

仿佛淹过我的不是山雨,而是令人窒息的黑水。

山雨打湿我的头发,山雨浸透我的衣服,山雨像黑寡妇赖在我的柴禾里,要享受坐滑竿的感觉。

柴禾在肩上重若千钧,我把担子从左肩换到右肩,又从右肩换到左肩,稚肩在与柴担热烈切磋的过程中慢慢火辣,慢慢红肿。

脚在山路上不敢停下来,一停就颤得厉害。

终于一个趔趄,柴禾从柴担两头滑落下来,柴担弹得老远。

我一屁股坐在青石板上放声大哭。

山雨沙沙无边,冷漠地下着,没半点怜惜之情,我就哭得更伤心了。

雨浇灭了我的哭声,在山中没有半点回音,群峰座座在雨中都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我感到小小的自己被大大的世界完全给遗弃了。

我坐在青石板上,根本找不到解决的办法,只能把剩下的那一点气力也哭尽。

父亲,我的亲亲父亲,就在这时从山坳的拐角处出现了,他一下子把我从恐惧和绝望的深水区捞救上来。

我无法说出那一刻心中的感受。

我只知道,那一刻他温暖的笑容会让我珍藏一辈子,感激一辈子。

是父亲温暖的笑容给了我在这个世上继续前行的勇气,要不然我真会沿原路退离这个陌生的世界。

嗨,男孩别哭,我们回家。

父亲对我吆喝道。

然后像扶起一棵被雨淋趴的庄稼那样将我扶起。

男孩,别哭。

二十多年后,当我脱口对自己儿子也说这话时,我才发现这简简单单的四个字,竟是一种成长的标识,只是我儿子面对的不再是山雨带来的困扰。

我怀疑父亲的父亲肯定也对父亲说了这四个字,而我儿子的儿子也将会在某个未知的时刻对他儿子说出这四个字。

后来我看美国著名的成长伤感片,题目竟就用了这四个字:

《男孩,别哭》。

只是里面的主人公没能跨越这道标识,死了。

17、.本文刻画人物的手法有哪些?

请你至少从两个角度分别举例加以说明。

(3分)

18、文中的“我”是怎样一个人?

结合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3分)

19、.将文章倒数第二段中“父亲对我吆喝道”改为“父亲对我亲切地说”会影响原意的表达吗?

说出理由来。

(4分)

20、你认为文章结尾引出美国影片《男孩,别哭》,并交代主人公“死了”这一结局的用意是什么?

(2分)

三、作文(50分)

十五六岁,正值花季。

我们率真,我们自信,我们积极进取,我们充满希望。

在与亲人、同学、老师的交往中,在获取知识、参加活动的过程中,我们开始明白,生活中有成功,也有挫折,有欢乐,也有忧伤。

我们学会了理解和分享,懂得了感恩和担当……在这个年龄,我们正书写着自己的人生篇章。

请以“在我们这个年龄”为题,写一篇文章。

[提示与要求]

(1)可以写你的经历、见闻,也可以写你的思考、感悟。

(2)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否则会被扣分。

(3)抄袭是一种不良行为,相信你不会照搬别人的文章,否则会影响你的成绩。

(4)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要少于600字。

 

2011年秋学期初二语文月考试卷答题纸

一、语文积累与运用(29分)

1、名句默写(10分)

五岭逶迤腾细浪,。

,归雁洛阳边。

商女不知亡国恨,。

僵卧孤村不自哀,。

工欲善其事,

,死而后已。

“,。

“,。

2.()(2分)3.()(3分)

4.解释加点的词句在句子中的意思。

(8分)

5、仿照下面示例,写一个句子。

(3分)

6、假如你是主持人,你将怎样致开场白?

(3分)

二、综合阅读(41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题(4分)

7、(2分)

8、(2分)

(二)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9—12题。

(14分)

9.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

(2分)

坐盗得无景公游于寿宫喟然

10.(2分)君爱老而恩无所不逮治国之本也

11.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6分)

(1)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2)臣闻之,乐贤而哀不肖,守国之本也。

12.根据甲乙两文,你认为晏子是一个怎样的人?

(4分)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3-16题(11分)

13.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

文章主要说明的是它们的什么特征?

(3分)

14.怎样理解第②段中“大多数植物的‘转头运动’是有一定方向的”?

“大多数”一词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

(2分)

15.本文使用的说明方法有哪几种?

试找出两句并结合相应的语句分析其作用。

(4分)

16.本文所采用的说明顺序是。

(2分)

(四)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7-16题(12分)。

17、.本文刻画人物的手法有哪些?

请你至少从两个角度分别举例加以说明。

(3分)

18、文中的“我”是怎样一个人?

结合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3分)

19、将文章倒数第二段中“父亲对我吆喝道”改为“父亲对我亲切地说”会影响原意的表达吗?

说出理由来。

(4分)

20、你认为文章结尾引出美国影片《男孩,别哭》,并交代主人公“死了”这一结局的用意是什么?

(2分)

 

初二语文附加题

21.上文《男孩别哭》中写景的手法很多,请你举例说明其中的一个特点及其作用。

(6分)

22.下面一段文字是从某同学的作文中摘录的,其中有三处语病,一处应删去。

请选择三个句子修改一下。

(6分)

我有一个幸福的家庭。

A全家一共有五口人:

奶奶、爸爸、妈妈和弟弟。

B我和弟弟上的学校里我们家很近。

一次爸爸出差回来了。

老远就看到他提着的那个大包鼓鼓的,准又是什么好吃的。

C弟弟和我都抢着跑过去要帮爸爸拎包,爸爸满脸笑容地说:

“你们猜猜我带回什么东西了?

”D不等我们猜着,他就用手将包打开了,原来是“十三香”手抓龙虾。

病句A修改:

病句B修改:

病句C修改:

病句D修改:

23、阅读下面有关长城的文字,请谈谈你的感受或认识。

不少于两点。

(8分)

材料一墙身是城墙的主要部分,平均高度约7.8米,山岗陡峭的地方比较低些,平坦的地方比较高一些,城墙内部比较低,外部比较高。

墙基平均6.5米宽,顶部只有5.8米。

墙身内部的一面,每隔不多远就有一个券门,有石梯通到墙顶上,守城士兵可以由此上下。

墙都是用整齐的条石砌成的,内部填满泥土石块,非常坚实。

(《万里长城的构造》)

材料二尽管修造长城也具有保卫人们安居乐业的目的,但是人民对长城还是有满腔诉不完的怨恨,一块块大石头,一块块大城砖就是一条条青春的生命。

多少人在这里受苦受难死去活来啊!

一个女人又怎能把长城哭倒?

但是孟姜女的眼泪却是万民仇恨的凝聚,纵不能哭倒长城,却足以推倒暴君:

使这个冀求长生不老,万世一系,东填大海,西建阿房,南修五岭,北筑长城的秦始皇帝在人民的愤怒之下,竟不及二世而亡,有如镜花水月,灰飞烟灭。

(《万里长城断想》)

材料三我在游览赵长城时,作了一首诗,称颂赵武灵王,并且送了他一个英雄的称号。

赵武灵王是无愧于英雄的称号的。

大家都知道,秦始皇以全国的人力物力仅仅连接原有的秦燕赵的长城并加以增补,就引起了民怨沸腾。

不知什么时候起,在秦始皇面前就站着一个孟姜女,控诉这条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

甚至在解放以后,还有人把万里长城作为“炮弹”攻击秦始皇。

而赵武灵王以小小的赵国,在当时的物质和技术条件下,竟能完成这样一个巨大的国防工程而没有挨骂,不能不令人惊叹。

(翦伯赞在《内蒙访古》)

我的感受或认识:

24、请把下面的写作提纲补充完整。

要求具体地列出描写哪些景物以及这些景物的特点。

(10分)

乡村夏日(写作提纲)

第1段:

写夏日清晨的村景。

炊烟袅袅,在晨风中徐徐飘散,不一会儿如轻纱般罩住村庄。

第2段:

第3段:

写孩子们在中午时罩蝉烧蝉的经过。

第4段:

写黄昏时和夜色中乡村的情景。

第5段:

总结。

乡村的夏日永远那么美丽、祥和。

 

初二语文答案

一、语文积累与运用(29分)

1、名句默写(10分)(每空1分,有错别字则不给分)

乌蒙磅礴走泥丸

乡书何处达

隔江犹唱《后庭花》

尚思为国戌轮台

必先利其器

鞠躬尽瘁

2.D(2分)3.B(3分)

4.(8分)(本题答案意近即可,也鼓励学生有创建的表达,不必过分拘泥答案)

她就殷切地问我:

表现了友人迫不及待地希望得到枣核,体现了她思乡之情的浓烈。

(和后面的“赶快一词呼应”)

简直是绝壁:

显示了山势的陡峭,体现了红军大无畏的革命精神。

他索性把枪往怀里一抱:

一方面可以看出这位战士已没有什么力气,另一方面显示了这位小战士抢救战友急切的心情。

使出全身的力量:

这一动作倾注了他爱祖国、恨敌人的全部感情。

5、(3分)略6、(3分)略

二、综合阅读(41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题(4分)

7、

(1)勤奋读书,受到皇帝选拔,经过科举考试进入仕途;

(2)国家危急存亡的关头,自资军费,组织抗元义军。

8、包括两层含义:

一指地名,二是写出了形势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

(二)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9—12题。

(14分)

9.(2分)犯罪/同“座”;难道;在;感慨地

10.(2分)君爱老/而恩无所不逮/治国之本也(每处1分)

11.(6分)

(1)(3分)只是叶子的形状相像,它们果实的味道不同。

(关键点:

“徒”、其实”)

(2)(3分)我听说,喜好贤能的人,怜悯不幸的人,这是执掌国家的根本啊。

(关键点:

“乐”、哀”、判断句)

12.(4分)晏子是一个机智善辩、能维护国家尊严(2分)和关爱百姓、关注民生的人(2分)。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3-16题(11分)

13.缠绕茎植物(攀援植物)。

它们会朝着一定方向缠绕。

14.说明有少数植物的“转头运动”是没有固定方向的。

用“大多数”一词来限制,使说明语言更准确。

15.举例子(如金银花、菟丝花、鸡血藤等始终向右旋转,牵牛花、扁豆、马兜铃、山药等则向左旋转缠绕向上,而何首乌却是“随心所欲”地转头,有时左旋,有时右旋。

)、分类别(生长在南半球植物的茎就向右旋转,生长在北半球植物的茎则向左旋转。

)、列数字(它茎的顶端10~15厘米一段)。

作用略16.由现象到本质。

(四)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7-16题(12分)。

17、.①景物烘托;②心理、语言、行动刻画;③对比反衬;④抒情议论。

举例略。

18、“我”虽年少稚嫩,但执著、奋进,能拼搏,有勇气。

19、有影响。

①原句刻画的“父亲”,是为了突出他是“我”力量的源泉,是“我”的榜样。

若换成后者,“父亲”的形象则由“力量的化身”这个侧重点变成了写“爱”这点。

②前者更符合“父亲”的身份,表现出“父亲”刚毅的性格和更深沉、更理智的爱。

(与文章主旨贴合,突出“父亲”是“我”的榜样这一点。

20强调说明“男孩,别哭”是人类的一个共同愿望,并以一个反例来警示人们,要有勇气,坚持才能胜利。

附加题

21.①自然环境即“我”成长的环境。

②“雨”象征困难、挫折等。

③用拟人手法写“雨”,借以传达人物的心情。

④赋予“暮雨”的“暮”、“黑水”的“黑”等感情色彩。

⑤运用渲染与细腻的手法来描写,如比喻、排比及形容词叠用等。

22.(6分)

病句A修改:

全家一共有五口人:

奶奶、爸爸、妈妈、我和弟弟。

病句B修改:

删去

病句C修改:

我和弟弟都抢着跑过去要帮爸爸拎包。

病句D修改:

不等我们猜着,他就将包打开了

23、(8分)

参考:

1、长城,它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一个伟大民族智慧和力量的结晶、毅力和意志的结晶、理性和激情的结晶、汗水和血肉的结晶、融汇和凝聚的结晶。

2、长城不仅是砖瓦上石的结构,同时也是一种精神的载体,铭刻着民族的心理轨迹,凝聚了各个历史时代的人文信息,它凝结蕴含着民族性格、民族思维和理念。

也就是中华民族艰苦勤奋、坚韧刚毅、开拓进取和充满凝聚力,维护统一、热爱祖国的民族精神。

3、任何事情必须赢得老百姓的支持。

24、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