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鲁能巴蜀中学一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八年级物理试题卷.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135567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567.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庆市鲁能巴蜀中学一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八年级物理试题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重庆市鲁能巴蜀中学一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八年级物理试题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重庆市鲁能巴蜀中学一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八年级物理试题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重庆市鲁能巴蜀中学一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八年级物理试题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重庆市鲁能巴蜀中学一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八年级物理试题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重庆市鲁能巴蜀中学一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八年级物理试题卷.docx

《重庆市鲁能巴蜀中学一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八年级物理试题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市鲁能巴蜀中学一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八年级物理试题卷.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重庆市鲁能巴蜀中学一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八年级物理试题卷.docx

重庆市鲁能巴蜀中学一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八年级物理试题卷

重庆市鲁能巴蜀中学2019一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初2021届(二下)物理试题卷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

90分钟)

本试卷中g取10N/kg

一、选择题(本題共12个小,每小題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題意,每小題3分,共36分)

1.以下估算最贴近生活实际的是()

A.现在教室的温度为50℃B.一个中学生游泳时受到的浮力约50N

C.小明上楼梯的功率约为2000WD.物理课本从课桌上掉到地上,重力做功约2.4J

2.世界上的一切物体,无论是一粒沙、一滴水、还是一朵花……都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下列现象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A.沙尘暴起,飞沙满天B.寒冬,雪花漫天飞舞

c.阳春三月,花香袭人D.丰收季节,麦浪起伏

3.生活中的热现象随处可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早晨出现大雾,这是凝华现象

B.太阳出来后,花草上的露珠不见了,这是升华现象

C.揭开冰棒包装后会看到冰棒冒“白气”,这是液化现象

D.初冬的早晨地面上有时会出现白色的霜,这是凝固现象

4.以下有关能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有()个

斜抛出去的实心球,到最高点时动能为0;

火箭发射时,火箭的机械能守恒:

人造地球卫星从近地点绕到远地点,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竖直固定在地面上的弹簧,把压在它上面的小球弹出,这个过程中小球的机械能不变

A.0B.1C.2D.3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高压锅是利用大气压工作的

B,深海鱼到浅海后由于水压的减小所以不能成活

C.测量液体压强的工具是压强计,它是一个连通器

D.密度计是根据在不同密度的液体中所受浮力大小不同工作的

6·下列简单机械中,属于“费距离”杠杆的是()

7,如图2所示,水平面上放有一个圆柱形平底水槽,将一冰块(其中含有一个小球)投入水槽中,冰块漂浮。

己知ρ球>ρ水>ρ冰,当冰全部熔化后()

A.水对水槽底部的压强变大,水平桌面受到的压力不变

B.水对水槽底部的压强变大,水平桌面受到的压力变大

C.水对水槽底部的压强变小,水平桌面受到的压力不变

D.水对水槽底部的压强变小,水平桌面受到的压力变大

8.如图3所示,水平桌面上有两个完全相同的鱼缸甲和乙盛有适量的水,把一个橡皮泥做的小船放入乙后,小船处于漂浮状态,此时两鱼缸内的水面刚好相平,然后把它们分别放在台秤

上,则台秤的示数()

A.甲放上时大B.乙放上时大C.甲和乙放上一样大D.无法判断

9.如图4所示,重为50N的物体A在拉力F作用下沿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己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物体运动的速度为1m/s,下列分析计算正确的是()

A.物体A所受合力为5NB.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为12N

C.拉力F做功的功率为5WD.在10s内机械所做的有用功为500J

10.如图5所示,一轻质杠杆支在支架上,OA=20cm,G1为边长是5cm的正方体,G2重为20N.当OC=1Ocm时,此时G1对地面的压强为2×104pa.现用一水平拉力,使G2以2cm/s的速度向右匀速速运动,当G1对地面的压力恰好为0时,经过的时间是()

A.25sB.30sC.35sD.40s

11.两个实心小球甲和乙,己知它们的质量之比为10:

9,密度之比为2:

3。

现将甲、乙两球分别放入盛有足够多水和酒精的烧杯中,当甲、乙两球静止时,两球所受到的浮力之比为5:

3,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两物体都漂浮在液面上B.甲、乙两物体都浸没在液体中

C.甲物体的密度是0.8g/cm3D.乙物体的密度是1g/cm3

12.如图6所示,壁厚不计的圆柱形容器放在水平地面上,内装有水,上端固定的细线悬挂着正方体M(不吸水)竖直浸在水中,M有1/5的体积露出水面,此时水的深度为11cm.己知容器的底面积为200cm2、重4N,正方体M的边长为10cm、重20N。

从图示状态开始,将容器中的水缓慢抽出。

当水面下降了6cm时,细线恰好断裂,立即停止抽水。

不计细线体积和质量,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如图所示未抽出水时,容器对水平地面的压力为26N

B.细线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18N

C.M最终静止后,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900Pa

D.M最终静止后,M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1200Pa

二、填空题(本题共10个小题,每仝1分,共20分)

13.为了纪念对物理学的巨大贡献,以他的名字作为功的单位。

人用力推车,但车未被推动,则人对车功。

(填“做”或者“不做”)

14.100ml酒精和100ml水混合在一起,体积小于200ml,这个现象说明,两滴水银接近时自动结合为一滴较大的水银,这一现象说明分子间有。

15.体温计可以离开被测物体读数,是因为其有一个特殊结构,小明家有一支温度计,把它插在冰水混合物中时温度为-4℃度,把它插在沸水中时温度为96℃,那么用它来测温度为60℃的热水,它的示数为℃

16.干湿泡温度计(湿度计)是用两个相同的温度计并列制成的,使用时,其中一个温度计下端的玻璃泡包着湿布,另一个温度计的玻璃泡不包湿布.因为水在蒸发时要,(填“吸热”或者“放热”)所以,两个温度计的读数不同:

两个温度计的读数相差越大,表明空气中的水蒸气含量越(填“多”或者“少”)。

17,将未装满水且密闭的矿泉水瓶,先正立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再倒立放置,如图7所示,两次放置时,水对瓶底和瓶盖的压强分别为p甲和p乙,水对瓶底和瓶盖的压力分别为F甲和F乙,则P甲P乙,F甲F乙(填“>”或者“=”或者“<”)。

18.如图8所示是工厂里常用圆形低压吸盘搬运玻璃的情况。

图中E为一圆形吸盘,其面积为0.005m2,ABCD为一正方形平板玻璃,边长为lm,厚度为8mm,密度为2500kg/m3,则该平板玻璃的重力是N。

若吸盘能将该平板玻璃吸住并悬空,则吸盘内的气压最多为Pa。

(外界气压取105Pa)

19.己知如图9的斜面高0.3m,水平长度为0.4m,用6N沿斜面向上的拉力刚好可以使重力为8N的小木块从斜面底部匀速运动到顶部,这个过程中,拉力做的功为J,小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为N。

20,有甲、乙两个溢水杯,甲溢水杯盛满酒精,乙溢水杯盛满某种液体.将一不吸水的小球轻轻放入甲溢水杯中,小球浸没,溢出酒精的质量是40g:

将小球从甲溢水杯中取出擦干,轻轻放入乙溢水杯中,小球漂浮且有1/11的体积露出液面,且溢出液体的质量是50g,己知

,则小球的质量是g,液体的密度是

21.如图10甲所示·底面积为100cm2的圆柱形容器,底部中央固定有一根体积不计沿竖直方向的细杆,细杆的上端连接着密度为0.8g/cm3的圆柱体A,现向容器中以每秒40cm3的速度注水,同时开始计时,到注满为止·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10乙所示,则A的底面积为cm2。

当t=40s时,细杆对物体A的作用力大小为N

22.如图11所示的薄壁柱形容器,底部有一由阀门B控制的出水口,内盛有30cm深的水,现将弹簧测力计上端固定,另一端拄一个底面积为20cm2,高为7.5cm的柱形物体,把物体从接触水面开始,向下移动4.5cm,物体的上表而刚好与水面相平(水不溢出),此时容器中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Pa。

打开阀门B,放出200g水,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减小了pa。

(己知弹簧测力计每1N刻度线间的距离为lcm)

三、实验探宄和作图题(23題2分,24題6分,25题7分,26题9分共24分)

23、(l)如图12甲,物体A放在斜面上,画出斜面对A支持力的示意图,

(2)在图12乙中作出使杠杆在图示位置平衡的最小的力。

24,某同学对科学探究活动非常感兴趣,他经常在课后完成一些实聆.下面是他进行的两次尝试

(1)在学完物态变化的相关知识后,他用图13甲所示装置探究“水沸腾的特点”。

实验时,他使用的温度计是利用的原理来测量温度的。

水沸腾后,观察到温度计的示数一直如图13乙所示,由此可以总结出水沸腾的特点为。

水的沸点为℃,可能原因是当地的大气压(选填“高于”、“等于”或“低于”)一个标准大气压。

如图13丙、丁所示的两杯水被加热时水中气泡上升的情形,其中图是水沸腾前的情形。

(2)他接下来又完成了如图13戊所示的实验。

小烧杯A和大烧杯B内都装有水,A与B不接触,把B放在火上加热,使B中的水沸腾,在继续加热时烧杯A内的水沸腾(选填“会”或“不会“”)。

25.在“探究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实验中,某同学用如图14所示的同一滑轮组分别做了三次卖验,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1)表中数据编号

处数据应为,由第三次实验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可知编号

数据应为;

(2)在实验操作中应该拉动弹簧测力计:

(3)若弹簧测力计移动21cm,则物体移动cm,

(4)根据表中实验数据,你(选填“能”或者“不能")计算出图中动滑轮的重力。

(5)根据表中实验数据可知,同一滑轮组,越大,机械效率越高。

(6)进一步分析数据,可知用同一滑轮组提升不同重物至同一高度,提升的物重增加时,所做的额外功将。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26.小明同学利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矿石(不吸水)的密度,由于弹簧测力计量程太小,故借助电子秤来完成实验,操作步骤如下:

(1)如图15甲所示,烧中装适量水,置于已调零的电子秤上,电子秤的示数为

(2)如图15乙所示,将矿用细线系住(细线的体积、质量忽略不计),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上,浸没于水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N,电子秤的示数为

(3)如图15丙所示,取下弹簧测力计,将矿石缓慢沉入杯底,静止时电子秤的示数为

,则矿石的质量

=kg.小明根据所测数据,计算出了矿石的密度;

(4)同组的小红同学仔细观察了小明的实验过程,发现在图15乙所示的操作中,矿石接触到了烧杯底部,其余操作完全正确。

并指出与真实值相比,小明所测矿石密度值(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5)如图15丁所示,小红再次重复图15乙所示操作,但矿石与烧杯底部未接触,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l.8N,那么此时电子秤的示数应该为

=kg,矿石的密度为kg/m3

(6)经过分析他们还知道,图15乙中矿石对烧杯底部的压力为N

(7)在实验中找到乐趣的小明再次大胆创新,提出能否在天平和量筒都没有的情况下测出石块密度。

于是他找来了大小圆柱形容器和刻度尺设计了如图16的实验。

A.用刻度尺在大小柱形容器的外壁均匀标出刻度,并分别量出大小圆柱形容器直径,计算出大容器底面积为

,小容器底面积为

B.如图16甲所示,在大小容器内分别装入适量的水,将小容器放入大容器内,静止后小容器漂浮,读出此时大容器和小容器内液面深度分别为

C.将石块投入小容器内,石块浸没在水中,如图16乙所示,此时大容器与小容器内液面深度分别为

则石块的质量为;石块体积为;石块的密度为(均用题目所给已知量进行表示,已知水的密度为p水)

四、论述与计算题(本题共3个小题,第27題6分,第28題6分,第29題8分,共20分,解答应写出要的文字说明、步驟和公式,只写出最后结果的不能给分。

27.某小型载重汽车在一段路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所受阻力大小为4×103N,该车以20m/s的速度前进了1000m.求:

(1)该辆汽车的牵引力做了多少功?

(2)该辆汽车的牵引力做功功率是多少?

 

28.如图17甲是《天工开物》中记载的三千多年前在井上汲水的桔槔,其示意图如图乙所示。

轻质杆杠的支点0距左端

=0.5m,距右端

=0.2m。

在杠杆左端悬挂质量为2kg的物体A,右端挂边长为0.lm的正方体B,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