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定稿.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949048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155 大小:189.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定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5页
八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定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5页
八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定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5页
八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定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5页
八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定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定稿.docx

《八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定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定稿.docx(15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八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定稿.docx

八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定稿

1.新闻两则

学习目标

1、让学生认识新闻体裁的特点。

了解新闻的六要素,把握新闻的主要内容。

2、体会本文语言准确、情感鲜明的特点。

3、认识中国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创造了人类战争史上的伟大奇迹,认识中国革命的胜利来之不易。

一、基础达标(自主完成,二人互检)

1、毛泽东(1893.12.26----1976.9.9)字,人。

新中国的缔造者,伟大的无产阶级、、。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荻港鄂豫绥靖阻遏歼灭锐不可当杜聿明

3.填空。

(1)新闻结构的五部分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新闻的六要素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设问导读(阅读课文,完成问题)

(一)整体感知:

1、了解两则新闻的背景。

2、理清结构和内容。

(二)问题研究。

请就其中的问题进行研究。

3、第一则新闻的主体部分为什么按中、西、东的顺序叙述?

西路军与东路军是同时发起渡江作战的,为什么先说西路军,再说东路军?

4、新闻主要是“用事实说话”,也可以插入简要的议论(深化内容)。

第一则新闻议论了敌人毫无斗志的原因:

一方面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另一方面国民党反动派拒绝在和平协议上签字。

这两方面的议论为什么一略一详?

先后顺序能否颠倒?

 

5、第二则新闻为什么不仅报道解放南阳的消息,而且概述一年多来南线人民解放军的战绩?

6、阅读这两则新闻后,你认为新闻具有怎样的特点?

三、巩固练习(语段阅读,重点突破)

(一)(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1000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

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

1、用“/”划出这段新闻的电头部分和导语部分。

(在题上划)

2、电头写了什么内容?

有何作用?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导语部分概括地介绍了报道事实中的哪些词语?

答:

______

4、导语部分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答:

(二)①二十一日下午五时起,我西路军开始渡江,地点在九江、安庆段。

②至发电时止,该路三十五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三分之二,余部二十三日可渡完。

③这一路现已占领贵池、殷家汇、东流、至德、彭泽之线的广大南岸阵地,正向南扩展中。

④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

⑤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

⑥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

⑦战犯汤恩伯二十一日到芜湖督战,不起丝毫作用。

1、这段文字写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与“纷纷溃退,毫无斗志”形成鲜明对比的词语有哪些?

这些词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文中“此种情况“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在分析造成“此种情况”的原因时,前一个略写,后一个详写,这样安排材料有什么作用?

4、“这”指的是什么?

“国民党的广大官兵……泄气”一句与上一句的关系是什么?

  

5、“……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是巧妙地交代这则新闻的,揭示了敌军溃退的,增强了新闻的思想性。

6、这段文字既有记叙,也有议论。

第句是议论;议论的语句起到的作用是

四、拓展延伸。

(课外链接,直击中考。

阅读下面一篇新闻,回答问题。

新华社长江前线二十二日二时电 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二十一日已有大约三十万人渡过长江。

渡江战斗于二十日午夜开始,地点在芜湖、安庆之间。

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

长江风平浪静,我军万船齐发,直取对岸。

不到二十四小时,三十万人民解放军即已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现正向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诸城进击中。

人民解放军正以自己的英雄式的战斗,坚决地执行毛主席、朱总司令的命令。

1、为这篇新闻拟一个主标题:

________。

2、方括号内的内容叫:

________。

3、找出这篇新闻的导语,在导语与主体之间划“‖”线。

(在题上划)。

4、这篇新闻用了哪两种表达方式?

答:

________、________。

用一句话概括下面文字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0个字)。

新华社北京5月9日电 对部分农村家庭经济困难的中小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的制度自2001年试行至今,我国累计约有1700万人次的贫困生获得免费提供的教科书。

据教育部有关负责人介绍,2001年,中央财政安排1亿元,为部分农村家庭经济困难的中小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

这一款项到2002年增加到2亿元,2003年进一步增加到4亿元。

单所资助面只占中西部地区贫困生的30%左右。

为此,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将继续设立并逐渐加大资助力度,努力做到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困难而失学。

2.芦花荡

学习目标

1、掌握故事情节,感受传奇人物的形象。

2、理解并体会文章景物描写的作用。

3、了解小说的特点。

一、基础达标(自主完成,二人互查)

1、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

寒噤()仄歪()转弯抹角()提防()

淀里()竹篙()飒飒()蹿了一蹿()

2、下列句子没有用比喻的一项是(  )

A.一声一声像连珠箭,射穿老头子的心。

B.老头子干瘦得像老了的鱼鹰。

C.小船在淀里,像一片苇叶。

D.她像央告那老头子。

3、指出下列句子的描写方法。

(1)可是那晒得干黑的脸,短短的花白胡子却特别精神,那一对深陷的眼睛却特别明亮。

(    )

(2)老头子直直地望着前面说:

“我没脸见人。

”(    )

(3)老头子站起来,拾起篙,撑了一下。

那小船转弯抹角钻入苇塘深处。

(    )

(4)大江大海过了多少,为什么这一次的任务,偏偏没有完成?

(    )

(5)月亮落了,半夜以后的苇塘,有些飒飒的风响。

(    )

4、找出下列句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①人们的眼再尖厉一些,就可以看见有一只小船从苇塘里掌出来。

 (  )

②老头子的身体往上窜了一窜,随着,那小船很利害地仄歪了一下。

( )

③老头子站起来,拾起篙,撑了一下。

那小船转弯末角钻入了苇塘的深处。

(  )

④鬼子们拍打着水追过去,老头子张皇失错,船却走不动。

   ( )

5、填空。

《芦花荡》的作者是(),选自《》,本文是他的()“”,他的另一篇小说是《荷花淀》,写作年代是()。

他的小说被称为“     ”。

二、设问导读(阅读课文,完成问题)

介绍背景

(一)整体阅读感知

这篇小说主要给我们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讲了一个有关他的什么故事?

 

(二)问题研究。

请你就其中两个问题进行研究。

1、故事情节的传奇。

 

2、“老头子”的性格。

 

3、怎样理解“老头子”的“过于自信和自尊”?

 

4、文中的景物描写及其作用。

 

三、巩固练习(语段阅读,重点突破)

①夜晚,敌人从炮楼的小窗子里,呆望着这阴森黑暗的大苇塘,天空的星星也像浸在水里,而且要滴落下来的样子。

到这样的深夜,苇塘里才有水鸟飞动和唱歌的声音,白天它们是紧紧藏到窝里躲避炮火去了。

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目标好像就是天上。

②敌人监视着苇塘。

他们提防有人给苇塘里的人送来柴米,也提防里面的队伍会跑了出去。

我们的队伍还没有退却的意思。

可是假如是月明风清的夜晚,人们的眼再尖利一些,就可以看见有一只小船从苇塘里撑出来,在淀里,像一片苇叶,奔着东南去了。

半夜以后,小船又飘回来,船舱里装满了柴米油盐,有时还带来一两个从远方赶来的干部。

③撑船的是一个将近六十岁的老头子,船是一只尖尖的小船。

老头子只穿一条蓝色的破旧短裤,站在船尾巴上,手里拿着一根竹篙。

④老头子浑身没有多少肉,干瘦得像老了的鱼鹰。

可是那晒得干黑的脸,短短的花白胡子却特别精神,那一对深陷的眼睛却特别明亮。

很少见到这样尖利明亮的眼睛,除非是在白洋淀上。

⑤老头子每天每夜里在水淀出入,他的工作范围广得很:

里外交通,运输粮草,护送干部;而且不带一枝枪。

他对苇塘里的负责同志说:

你什么也靠给我,我什么也靠给水上的能耐,一切保险。

⑥老头子过于自信和自尊。

每天夜里,在敌人紧紧封锁的水面上,就像一个没事人,他按照早出晚归捕鱼撒网那股悠闲的心情撑着船,编算着使自己高兴也使别人高兴的事情。

⑦因为他,敌人的愿望就没有达到。

⑧每到傍晚,苇塘里的歌声还是那么响,不像是饿肚子的人们唱的;稻米和肥鱼的香味,还是从苇塘里飘出来。

敌人发了愁。

1、第①段中“呆望”一词的具体内容有哪些?

此段属于描写,在全文起什么作用?

2、第②段“……像一片苇叶,奔着东南去了。

”“……小船又飘回来……”体现船行的什么特点?

那我们猜想的是怎样的撑船人?

 

3、文中对主人公“老头子”的外貌描写顺序是,主要抓住哪个特点来刻画的?

 

4、你什么也靠给我,我什么也靠给水上的能耐,一切保险。

”怎样理解这句话,用自己的话概括,表现人物怎样的性格?

 

5、老头子过于自信和自尊”中加点词能否去掉;这句话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4、拓展延伸

1、课文中描写了老英雄因没有圆满完成任务而懊丧、内疚、自责的心理活动,请自选角度写一段表现惭愧、内疚、自责的心理描写。

不超过200字。

 

2、文中有不少如诗如画的景物描写,仔细体味之后,请你也用几句话写写家乡的景物。

 

3、推荐阅读《白洋淀记事》之《荷花淀》,在人物形象、内容与写法上总结与本篇的异同。

 

 

3.蜡烛

学习目标

1.让学生把握记叙的要素,概括并理解文章主旨。

2.品析老妇人形象,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3.揣摩细节描写,品味其丰富意蕴及表达作用。

一、基础达标(自主完成,二人互检)

1、西蒙诺夫(1915-1979),是作家,主要作品有剧本,诗集,长篇小说,三部曲,,等.这篇文章是由翻译的.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拂晓互砾地窖烧灼鞠躬匍匐颤巍巍

耸立僵硬舀腋窝揣在屏障肃穆

3、解释成语并造句

名副其实:

造句:

永垂不朽:

造句:

二、设问导读(阅读课文,完成问题)

(一)整体感知

1、快速阅读,概括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时间:

地点:

人物:

事件:

2、文中哪些内容让你感动?

请有感情地朗读。

3、通览全文,说说你对老妇人这个人物形象的理解。

 

4、试分析本文的内容令人感动的原因。

 

(二)问题研究,请你就其中2-3个问题进行研究。

1、课文对炮火有多少次描写?

有什么作用?

2、文章对蜡烛有多少次描写?

有什么作用?

3、课文对黑色的大围巾有多少次描写?

有什么特殊意味?

 

4、一个小小的坟堆,老妇人干起来为什么那么的艰难?

5、这篇战地通讯非常感人,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这样的艺术效果是怎么产生的?

6、这篇课文为什么以“蜡烛”为题?

三、巩固练习(语段阅读重点突破)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在已经破坏的栏杆附近,耸立着一个小小的坟堆。

一支蜡烛,旁边还有生锈的洋铁片给它挡住了风,在坟堆上闪耀着柔和的火焰.蜡烛快点完了,烛芯快给蜡泪淹没了,但是那一朵小火花依然在闪烁。

站在坟旁的红军士兵们立刻脱下了帽子。

他们围着坟堆,静默地站着,看着这渐渐暗淡下去的烛光。

这时候,一个披着黑色大围巾的高身材的老妇人走近来了。

她默默地周过那些红军身边,在坟旁跪下,从黑色的大围巾底下取出又一支蜡烛来。

这一支和坟上的快点完的那一支一模一样,显然是一对。

老妇人蹲下身去拾起那蜡烛头,把那新的一支点着,插在那老地方。

她站起来的时候,行动很困难,离她最近的红军士兵小心把她扶了起来。

即使在这个当儿,老妇人也没有说话,她不过抬起眼睛来,朝这些脱了帽的肃立着的人们看了一眼,十分庄严地对他们深深一鞠躬:

然后,把她的黑色大围巾拉直了,颤巍巍地走了。

没有再或过头来,看一下那蜡烛和那些士兵。

红军士兵们目送着她走远了.他们小声地谈论着,似乎怕惊扰那肃穆的空气,他们穿过方场,走过桥,赶上他们的连队,投入战斗。

在炮火烧焦了的土地上,在炸弯了的铁器和烧死了的树木中间,那位南斯拉夫母亲的唯一珍爱的东西----她的结婚的花烛-----还是明晃晃地点在一个苏联青年的坟头。

这一点火焰是不会熄灭的.它将永远燃着,正像一个母亲的眼泪,正像一个儿子的英勇,那样永垂不朽。

1、文中画线句的含意是什么?

 

2、第五段"他们小声地谈论着",可能在谈论什么内容?

 

3、为什么作者在最后两段把"老妇人"改为"母亲"?

4、最后一段的含意是什么?

 

四、拓展延伸(课外连接,直击中考)

蜡烛的前世今生

停电的夜晚越来越少,精美的工艺蜡烛却渐渐流行起来.光线和阴影在摇曳地做着游戏,令人遐思。

蜡烛带给我们的别样温存,也许是任何照明方式都难以取代的。

①蜡烛的发展

原始人的主要照明工具是纤维浸透油脂的火把,逐渐的,油脂包裹纤维的蜡烛在很多国家被独立发明出来。

显然,蜡烛比火把和油灯更加便携轻巧,而且烛芯可以使它完全直立燃烧。

人类早期制作蜡烛的原料是动物脂肪,5000年前的埃及人把芦苇插在牛羊的脂肪中点燃,这可以算是蜡烛的雏形。

后来蜜蜂腹部蜡腺分泌出的蜂蜡、提炼自鲸鱼油脂的鲸蜡、从棕榈树叶和月桂果等植物中提取的蜡油,很快取代了牛羊脂蜡。

不过那时民间照明用的多是油灯,只有贵族和皇室才能使得起蜡烛,因为脂蜡是可以食用的,大多还非常有营养,人们可以用它来充饥。

蜡烛真正防下身价是在19世纪。

化学家从煤焦油中分离出石蜡,商人们开始用机器大量生产石蜡蜡烛,就是我们最常见的细长白蜡。

此后,曾经的“照明贵族”也就变得不那么稀罕了。

作为照明方式,蜡烛迎来了属于它的辉煌时代。

可惜好景不长,随后而来的电灯让这种亦真亦幻的光亮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

“蜡炬成灰泪始干“,越烧越短的蜡烛究竟去哪了?

燃烧时蜡由固态熔化成液态,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熄灭后又逐渐凝固。

在这个从物理到化学再到物理变化的过程中,烛芯起着关键作用。

燃烧的烛芯使周围的蜡升温熔化后发生“毛细现象“,蜡液沿着烛芯上升,作为燃料被消耗掉以后,露出更多的烛芯,继续供给燃烧。

“何当共剪西窗烛”看似浪漫,实际是见很麻烦的事,最早用两根棉线搓成的烛芯无法充分燃烧,如果没有及时把炭化的末端剪掉,蜡烛就可能熄灭。

直到1820年,一个法国人发明了三根棉线编成的辫状烛芯。

与两根棉线搓成的烛芯相比,三根棉线编成的烛芯燃烧是能自然松开,末端完全烧掉,省去了剪烛花的麻烦。

被电灯取代的蜡烛,逐渐成了停电时的备用品,但是更多时候它们被用在特殊场合。

在蜡烛发明伊始,它就被赋予了一种神秘色彩。

基督教徒很早就把蜡烛视为宗教神物。

在东方和西方的文化中,也都有为逝者长燃蜡烛的习俗,点燃的蜡烛象征着不灭的灵魂。

生日宴会上,先许个愿,再一口气吹熄蜡烛,据说能够让你梦想成真。

这个传统来源于古希腊,月亮女神生日时人们在祭坛上供奉蜂蜜蛋糕,插上点燃的蜡烛,比喻月亮撒向人间的轻柔光芒。

这个传统后来被用在希腊孩子们庆生会上,逐渐在许多国家流行开来,沿用至今。

“洞房花烛夜”时,又粗又长的红烛被称为“喜烛”。

喜烛从头烧到底,是对新人白头偕老的祝福。

如今,流行的工艺蜡烛有着各种色彩、形状和香味,它们是在蜡的基础上添加了颜料、精油等辅料。

工艺蜡烛优雅的外形被摇曳的烛光衬托着,慢慢挥发出诱人的香味,营造出温馨而浪漫的氛围。

现在,帮人减肥或戒烟的各种保健蜡也被发明出来了。

看来,蜡烛的传说仍然被书写着,也许会一直延续下去。

1、根据文意,在文中②③处的横线上拟写小标题。

①蜡烛的发展②③

2、依据第①部分内容填空。

蜡烛的发展历程:

蜂蜡

鲸蜡

蜡油

 

3、第②部分在介绍烛芯的发展变化时,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有何作用?

4、根据文意和表格内容提示,填写下面空格。

使用环境作用

①宗教习俗被视为神物,点燃的蜡烛象征灵魂不灭

④日常生活中营造浪漫气氛,具有保健作用

4.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

学习目标

1、让学生快速默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培养从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2、体会文章中铺陈和反语手法的表达效果,揣摩文章的语言。

3、感受雨果的博大胸怀和伟大的人格魅力,接受真是人类文明成果、热爱全人类文化的情感熏陶。

一、基础达标

1.给加点字注音:

给予晨曦瞥见箱箧

2.根据拼音写汉字:

惊hài()眼花liáo()乱富丽堂huáng()

3.雨果(1802—1885),国作家,代表作品小说有《》、《》、《九三年》等。

4.用“荡然无存”写一个句子:

二、设问导读

了解背景

(一)根据所学历史知识,谈谈1860年英法联军侵略中国以及火烧圆明园的情况。

(二)整体感知:

请你用一句话概括课文内容。

(三)问题研究:

1.雨果是怎样评价圆明园的?

2.在谴责英法联军的强盗行为时,作者用了不少反语,找出相应的内容,体会其作用。

 

3.你对雨果的观点如何评价?

读过课文后你对他产生了什么样的感情?

 

4.中国当年被侵略掠夺的根源是什么?

一个多世纪以来中国有了什么觉悟和进步?

 

三、巩固练习(读“有一天”到结尾)

1、简要概括选文包括的两方面容:

2、从选文中找出一处运用反语的句子,体会其真实含义。

3、我们在谴责侵略者的野蛮行径的同时,也应该反省一下我们自身。

时代发展至今,你认为我们应该有怎样的觉悟和进步?

四、拓展延展

战争与和平

两个国家打仗,打打停停,停停打打,不知打了多长时间。

这次,又因为一次不明原因的事件,两个国家的军队在边境上拉锯一般地你进我退,你退我进,已经僵持了一年多。

战争,绷紧了每个人的神经。

这天,甲国军队的将军拿起望远镜,对乙国军队驻地进行侦察。

他忽然发现乙军除了少数的士兵站岗值勤外,其他的人都集合在一处广场上,几个穿白大褂的医生匆匆忙忙地在为每一个士兵注射着什么。

将军吃了一惊,敌人是不是要搞细菌战,正在为士兵们接种疫苗?

一想到细菌战,将军忍不住打了个寒噤。

他清楚地记得军事史上记载的,他的祖辈们进行的一次细菌战的惨状,那次战争使两个国家丧失百分之六十的人,以至于两百年后的今天,他还能时常嗅到那场战争后堆成山的尸体腐败的味道。

将军再次拿起望远镜,仔细看了很久,才放下心来--这次他看清楚了,原来乙军不是在接受注射,而是在接受采血。

可采血干什么?

难道乙国军队里爆发了流行性疾病?

很快,将军得到了安插在乙军中的间谍的情报:

原来乙军驻地的一个村庄上有一个妇女临产,但在接生时发生大出血,孕妇和胎儿的生命垂危,必须立即输血,而孕妇的血型是那种罕见的RH型血,医院根本没有。

为了挽救孕妇和胎儿的生命,乙军的将军断然决定在军中寻找相同血型,现在正在给士兵们检测血型。

情报最后说:

现在正是最好的进攻时机,请将军定夺。

将军又举起望远镜看了看,下令:

“解除警戒,后退20公里。

没有人敢对将军的命令提出质疑。

将军随部队后撤后,马上召来军医,布置对所统三万官兵及驻地民众的血型检验工作,请军医尽可能找到RH型血的人。

一个小时后,在将军的部队里竟奇迹般地找到了RH型血的士兵!

将军让出了自己的座车,让人立即把他送到乙国去。

不用说,乙国的那位孕妇获救了,她顺利地生下了一对双胞胎儿子。

得知消息后,甲乙两国的边境上一片欢腾。

乙国军队的将军亲自以最高礼遇把那位献血的甲国士兵送出国境。

随后,甲国的将军为孩子送来了甲国最好的婴儿用品,乙国将军为那位献血的士兵送去了乙国最好的补晶。

两国将军还共同为孩子起了名字:

一个叫战争,一个叫和平。

有好长一段时间,边境上没有听到枪声了,取而代之的是发自肺腑的笑声:

两国在边境上巡逻的士兵相见时,还亲热地互致问候。

甲国的兵会问乙国的兵那两个孩子怎么样了,乙国的兵会问甲国那个献血的兵还好吗,亲热得像兄弟一样。

可是,不知因为什么原因,两国又打起了仗。

战争的阴影重新笼罩在两国人民的心头。

后来,在一次战斗中,一发炮弹落在乙国的战争与和平的家里,把和平炸死了,战争幸免于难。

每年在和平遇难的那一天,战争都要到他的墓前去献上一束鲜花,人们和战争一起,为和平虔诚地祈祷着……

1.文章采用对比的手法,展示了战争与和平带来的不同结果。

读完全文后,请概括这两种不同的结果。

2.作者将战争与和平比喻为一对双胞胎,你认为这个比喻恰当吗?

3.文章结尾设计让双胞胎之一“和平”死掉,而让“战争”活着,有什么深刻的寓意?

4.结尾一句“人们和战争一起,为和平虔诚地祈祷着……”中的省略号在表情达意上起什么作用?

5.本文作者想告诉我们什么?

5.亲爱的爸爸妈妈

学习目标

1、让学生整体感知文章的内容、主题。

2、体会议论和描写的作用,理解重点语句的含义。

3、教育学生热爱和平,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一、基础达标(自主完成,二人互检)

1、聂华苓,女,作家,1921年生,湖北武汉人。

著有《桑青与桃红》《千山外,水流长》《台湾轶事》等小说集,《梦谷集》等散文集,《百花文集》等翻译集。

2、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恍惚(hū)模糊(mú)肃穆(mù)纳粹(nà)

B.蜿蜒(wǎn)残酷(ù)屠杀(tú)荒谬mlù

C.屹(yì)立憧憬(jǐng)石雕(diāo)韵律(yùn)

D.笼罩(1ǒng)融合(róng)云霄(xiāo)杀戮(lū)

3、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眼花瞭乱不可明状荒谬憧憬B、响彻云霄头发班白屏障屹立

C、杀戮荡然无存赃物荒谬D、憧憬月明风清寒襟张皇失错

4、为下列句中加点的词选择正确的释义,并将序号填在括号里。

(1)纳粹将其所有的愤怒残酷地发泄在这个温和的小城里。

()

A.流淌B.发生C.尽量发出D.发展

(2)我恍惚了一下,紧紧握住他们的手。

()

A.神情兴奋B.神志不清C.神态激动D.颤抖

(3)孩子们对未来的憧憬,对生命的喜悦……()

A.向往B.设计C.猜测D.害怕

二、设问导读(阅读课文,完成问题)

(一)整体感知

1、快速阅读全文,给课文各部分取上小标题。

2、本文表达了怎样的主题?

 

3、下列文句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人潮仍沿着山路泻下。

”不仅运用了比喻的修辞,还运用了夸张的修辞。

B、“历史,现实,在雨中融合了——融成了一幅悲哀而美丽、真实而荒谬的画面。

”这句话抒发了作者矛盾的心情。

C、萨特的一段话,可以看作本文的一个纲,“沉重”与“美丽”两个主题词是对课文内容的整体把握。

D、“他和那位西德朋友一对照,就是很好的反驳。

”这句话其实就是对日本人的含蓄的批评。

(二)问题探究

请就其中的三个问题进行研究。

4、正文前面为什么引用萨特的话?

5、在文中除了与纪念活动有关的文字,作者还写了些什么?

有什么用意?

6、如把文章的标题改为“克拉库耶伐次之行”,好不好,为什么?

7、结尾处,为什么要引用死者的遗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